市立同德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生物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919.73 KB
頁數
5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27,离现在 5 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08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生物
命題
教師
得分
範圍
5-16-3
班級
姓名
座號
選擇題(每題 2分,共 100 分)
1.探險家馬可波羅周遊列國後,帶回一隻不知名的生物,馬可波羅細心
照顧並每日測量其體溫右表為此生物每月平均體溫下列關於此生
物的推測何者最合理?
(A)此生物在清晨會有曬太陽獲取熱量的習慣
(B)此生物在七、八月時食慾會降低,減少熱量產生
(C)此生物的體表佈滿毛髮,以利渡冬
(D)此生物是一種內溫動物,因為牠的體溫有時比人類還高
2.「兒童的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時,經醫師評估後,可施打生長激素進行治療,但施打生長激素對於體質特殊的人而
言,會有誘發糖尿病的風險」。根據以上敘述,請問施打生長激素可能對體質特殊的人造成什麼影響?
(A)可促進甲狀腺素的功能 (B)可抑制甲狀腺素的功能
(C)可促進胰島素的功能 (D)可抑制胰島素的功能
3.小安今年一歲,正在學習走路,經常扶著手推車到處走。下列關於小安的行為,何者屬於「反射」的作用?
(A)摔倒時立刻放聲大哭 (B)腳踢到推車時立刻縮回
(C)看到媽媽時立刻微笑走向前 (D)發現周遭有新的東西時立刻指著它
以下是小凱用插圖及文字描述某日上午所發生的事情及時間,請依圖與文字回答 46題:
4.右圖()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構造示意圖。根據上列插圖的文字描述,小凱中樞
神經系統中的甲部位與當天下列哪一時間的活動之關係最密切?
(A) 800
(B) 830
(C) 930
(D) 1005
5.小凱在衝進教室後,呼吸頻率增加而顯得氣喘吁吁。下列何者是產生此現象的原因?
(A)血液中一氧化碳濃度降低,刺激大腦增加呼吸頻率
(B)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刺激腦幹增加呼吸頻率
(C)血液中氮氣濃度增加,刺激腦幹增加呼吸頻率
(D)血液中氧氣濃度降低,刺激大腦增加呼吸頻率
6.右圖()人體內分泌系統的部分構造示意圖。根據上列圖文,
造成小凱在 740 的反應之主要激素是來自下列哪一種分泌腺?
(A)
(B)
(C)
(D)
平均體溫(°C
一月
19.7
七月
38.1
二月
20.8
八月
39.2
三月
24.4
九月
33.4
四月
26.1
十月
27.7
五月
29.5
十一月
24.1
六月
33.6
十二月
20.3
早上太晚起床我很緊
張又怕遲到心臟跳得
很快之後以驚人速度
衝向學校。
進教室後汗流不止,
呼吸加速。
課堂上老師問了很多
問題我都知道答案,
不過我沒有舉手。
體育課時要走非常窄
的平衡木但我努力的
走完了。
下課後我被同學意外
打翻的熱水燙到我立
刻縮回手但皮膚已變
紅。
圖一
圖二
2
7.將種有植株的兩相同盆栽,分別放在甲、乙兩個獨立的黑暗房間內,且將光源擺放在不同位置照射植株,經一段
時間後,其生長狀況如圖()所示。若此時把光源移開,再經一段時間後觀察莖的生長方向。若圖()為預測莖
生長方向的示意圖,則下列有關甲、乙兩處的莖生長之敘述,何者最合理?
(A)兩處的莖皆如○
1生長
(B)兩處的莖皆如○
2生長
(C)甲處的莖如○
1生長;乙處的莖如○
3生長
(D)甲處的莖如○
3生長;乙處的莖如○
1生長
8.下列有關動物激素之敘述何者正確?
(A)分泌激素的細胞與受激素影響的細胞皆位於同一器官
(B)激素必須由特定管道輸送到特定的細胞才能發生作用
(C)生物體中需要有大量激素,才能對生理功能產生明顯的影響
(D)引發昆蟲變態及蝌蚪發育成青蛙等現象,均與激素的作用有關
9.人們對榴槤的特殊氣味會有不同感受,有些人覺得香,有些人覺得臭,而不同
(A)鼻子 (B)腦幹 (C)大腦 (D)小腦
10.右圖()是人體的泌尿系統,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甲處可以形成尿素
(B)乙處可以製造尿液
(C)丙處將血液送回血管
(D)丁處將尿液中的水分再吸收
11.有關呼吸作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鳥類、魚類行呼吸作用,所呼出的氣體不同
(B)動物、植物行呼吸作用,所呼出的氣體相同
(C)植物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氣體相同
(D)青蛙用鰓呼吸、烏龜用肺呼吸,兩者所釋放的氣體不同
12.人在打噴嚏時常會產生「哈……啾」二階段的口形「啾」的口形產生時此時呼吸運動的相關構造之變化,
下列何者最合理?
(A)肺漸變大 (B)橫膈上升 (C)胸腔變大 (D)肋骨上舉
13.下列有關人體代謝產生的含氮廢物之敘述,何者正確?
(A)尿素主要在肝臟合成 (B)尿素對細胞的毒性比氨大
(C)含氮廢物主要是由醣類代謝後所產生 (D)含氮廢物主要經由呼吸系統排出體外
14.研究員在不同氣溫條件下,測量某受試者呼氣、尿液、汗液和糞便中
的水分,利用這些數據計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右表所示。
根據此表,若受試者在測試期間生理現象皆正常穩定,且空氣中的溼
度保持在固定的範圍內,則推測在氣溫 711℃的環境下,此受試者
最可能發生下列何種現象?
(A)呼氣時不會失去水分
(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較尿液少
(C)以糞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較尿液多
(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熱時增加
15.下表為甲細胞和乙細胞內有無兩種特定生理作用的比較。根據此表推測甲、乙細胞內特定構造的有無,下列敘述
何者最合理?
(A)僅甲細胞含有粒線體 (B)僅甲細胞含有葉綠體
(C)僅乙細胞含有粒線體 (D)僅乙細胞含有葉綠體
16.關於人體神經系統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神經元是神經系統中負責傳遞訊息的基本單位
(B)人體的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
(C)周圍神經是由 12 條腦神經和 31 條脊神經構成
(D)受器在接收刺激後,會將訊息經由感覺神經元傳導至中樞神經
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mL
來源
氣溫 3438
氣溫 2125
呼氣
250
350
尿液
1000
1400
汗液
1750
450
糞便
200
200
圖三
圖四
圖五
3
17.()為人體心臟、肝臟和腎臟之間血液循環的示意圖,箭頭代表血液流動的方向,
甲、乙、丙及丁分別代表不同的血管。根據此圖的血液流動方向,分別比較甲和
乙、丙和丁血液中的尿素濃度,下列何者最合理?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
18.動物所產生的各種反應,主要是由下列哪兩個器官系統共同控制?
(A)消化系統、循環系統 (B)循環系統、神經系統
(C)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 (D)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
19.()為某園區內的標示牌。根據此圖,若管理員想將此組標示牌再加上「外溫動物區」
及「內溫動物區」,關於此想法是否適當及其原因,下列說明何者最合理?
(A)適當,左方全為外溫動物,右方全為內溫動物
(B)適當,左方全為內溫動物,右方全為外溫動物
(C)不適當,左方全為外溫動物,但右方不全為內溫動物
(D)不適當,左方全為內溫動物,但右方不全為外溫動物
20.當受器連續接受刺激後,有時會降低對刺激的敏感度,我們稱此現象為什麼?
(A)神經衰弱 (B)知覺失調 (C)感覺遲頓 (D)感覺疲勞
21.動物的行為可分為本能,和需經過後天學習的,下列何者不屬於動物的本能行為?
(A)蜘蛛結網捕食昆蟲 (B)導盲犬協助盲人過馬路
(C)候鳥冬天遷徙到溫暖的地方 (D)腳踩到尖物立即縮回
22.關於「後像」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後像為凝視物體一段時間後,將視線移開所看到的影像
(B)物體影像之所以會暫時存留,是因為視覺暫留所引起的
(C)後像的形狀、顏色均與原物不同
(D)電視、雨絲、走馬燈的呈像原理也屬於視覺暫留。
23.有關食物中的蛋白質在人體內轉化為尿液的代謝過程,下列何者錯誤?
(A)食物中的蛋白質會經由人體的消化作用分解成胺基酸
(B)胺基酸經運輸蛋白進入細胞後,由粒線體行呼吸作用轉化成氨
(C)氨透過血液運送至肝臟後,會被解毒而轉化成毒性較低的尿素
(D)尿素經血液運送至腎臟並過濾成尿液後,最後由輸尿管排出體外
24.含羞草的小葉受到碰觸時會立刻閉合,此現象稱為什麼?對植物具有何意義?
(A)向光性,有利植物行光合作用 (B)睡眠運動,有利植物生長發育
(C)向觸性,可爭取生存空間 (D)觸發運動,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
25.人體吸入的氧氣,最後是在下列何處被消耗掉?
(A)細胞 (B)肺部 (C)血液 (D)鼻腔
26.下列有關人體各種物質排出體外的過程,何者不可稱為排泄作用?
(A)水分由皮膚排汗到體外 (B)二氧化碳由肺部呼出體外
(C)尿液由腎臟形成後排出體外 (D)食物殘渣由肛門排出體外
27.人體的肝臟沒有下列哪種功能?
(A)將血液中的氨轉變成尿素 (B)分泌膽汁
(C)過濾血液,將其中的尿素加以分離 (D)調節血糖濃度
28.右圖()中,哪一階段代表胰島素分泌增加,使血糖進入肝臟轉變為肝糖?
(A) (B)
(C) (D)
29.下列何者為內溫動物產生體溫的主要原因?
(A)心臟的搏動 (B)衣服的保暖
(C)養分的分解 (D)攝入高熱量的食物
30.呼吸作用的主要目的為何?
(A)製造養分 (B)產生能量 (C)儲存養分 (D)排除廢物
圖六
圖七
圖八
4
31.雅萍最近情緒容易緊張,且體重持續減輕,醫生認為可能是甲狀腺素分泌失調所造成的結果,此時醫生若想知道
雅萍的甲狀腺素分泌量是否正常,應該使用下列哪一種方法檢驗?
(A)直接抽取甲狀腺內的激素做檢查 (B)由靜脈抽取血液做檢查
(C)收集尿液做檢查 (D)收集糞便做檢查。
32.有關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神經系統由神經元所組成,內分泌系統由腦垂腺、腎上腺和汗腺等腺體組成
(B)通常神經系統的作用快速、短暫,而內分泌系統的作用則緩慢、持久
(C)內分泌系統的影響範圍通常較神經系統廣泛
(D)植物雖然沒有神經系統,但仍可產生激素來因應環境變化調節身體機能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 33.35.
當人處於寒冷環境時低溫刺激了皮膚裡的冷覺受器冷覺受器將信息透過神經傳入體溫調節中樞通過中樞的分析、
綜合再使相關神經引起皮膚血管收縮減少皮膚的血流量從而使皮膚的散熱量減少等反應同時皮膚的豎毛肌收縮
生雞皮疙瘩肌肉也產生不自主顫慄使熱量增加上述過程中,還可促進腎上腺的分泌活動使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導致體內代謝活動增強,熱量增加。
33.寒流來襲,人在戶外臉色會較為蒼白,其原因及作用為何?
(A)血管收縮,減少散熱 (B)血管收縮,增加散熱
(C)血管擴張,減少散熱 (D)血管擴張,增加散熱
34.下列何種情況發生,能使人體增加體熱?
(A)皮膚血管舒張 (B)皮膚的豎毛肌舒張,產生雞皮疙瘩
(C)腎上腺素分泌減少 (D)肌肉不自主顫慄
35.請依所學判斷,幼兒發高燒時,下列何種處理方式,才是正確的退燒方式?
(A)用溫水擦拭全身,可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體熱散出
(B)用溫水擦拭全身,可使皮膚血管收縮加速體熱散出
(C)用冷水擦拭全身,可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體熱散出
(D)用冷水擦拭全身,可使皮膚血管收縮加速體熱散出
禹姗與素滿在學校做「測定反應時間」的實驗,禹姗握尺讓尺自由滑落,
如圖所示,素滿看到尺滑落便快速將尺接住,並記錄尺滑落的距離,
試回答回答 36.38.
36.本實驗中反應的訊息傳遞過程為何? ()受器()()動器()()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
(A)甲乙丁己丙 (B)甲戊乙丁丙 (C)甲戊乙丁己丙 (D)丙己乙丁戊甲
37.素滿接尺
5
次的距離分別是 30 cm26
cm28
cm30
cm
26
cm,由表可推算素滿的反應時間為多少秒?
尺滑落的距離cm
20
22
24
26
28
30
反應時間(秒)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A) 0.21 (B) 0.22 (C) 0.23 (D) 0.24
38.在這個實驗中,若接尺的練習次數增加,則所測得的反應時間有何變化?
(A)反應時間增長 (B)反應時間縮短 (C)反應時間維持不變 (D)反應時間一下長一下短
如圖()為人體內分泌腺分布圖,試依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39.某人身處在不寒而慄的恐怖氣氛裡,難免會有膽顫心驚、心情異常
緊張、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瞳孔放大、消化道肌肉動作減緩、血
壓上升、血糖增高等現象,這是圖中何者分泌增加所致?
(A) (B) (C) (D)
40.古代的太監是去掉哪一種腺體,所以不長鬍鬚、個性較溫和?
(A) (B) (C) (D)
41.圖中何者分泌過多時,會造成神經興奮、體重減輕的症狀?
(A) (B) (C) (D)
42.關於人體中鈣的濃度,是由哪個腺體所調節?
(A) (B) (C) (D)
43.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中,哪一個腺體可分泌激素以調控其他內分
泌腺的分泌?
(A) (B) (C) (D)
圖九
5
()為「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操作過程之一,試回答下列問題。
44.()的甲、乙兩個錐形瓶內,若將乾燥氯化亞鈷試紙夾在橡皮塞與瓶口的縫隙中,
哪一瓶的試紙會先變色?變為何種顏色?
(A)甲瓶,變藍色 (B)甲瓶,變粉紅色
(C)乙瓶,變藍色 (D)乙瓶,變粉紅色
45.甲瓶中的萌芽綠豆靜置一段時間後,會產生哪種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
此氣體又是何種作用所產生的?
(A)氧氣,光合作用 (B)二氧化碳,呼吸作用
(C)氧氣,呼吸作用 (D)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46.要維持生物體內環境恆定,下列哪一項說明錯誤?
(A)當血液中水分減少時,會引起口渴的感覺 (B)血液中水分減少時,排尿量也會減少
(C)血液中含糖量減少時,會引起飢餓的感覺 (D)血液中含糖量減少時,會使儲存在組織中的糖消耗率降低
47.如圖(十一)所示,玻璃瓶甲、乙、丙、丁裝置密封後置於黑暗中,30
分鐘後,哪一瓶中之氧氣含量最高?
(A) (B) (C) (D)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 48.50.
<愛的萬物論>描寫 1960 年代劍橋大學物理系學生史蒂芬 霍金與文學系學生潔恩 懷爾德在校園裡相識相戀的故事
求學期間霍金發現自己的動作愈來愈笨拙包括時常不知緣由地摔跤划船也有困難後來經醫師診斷為漸凍症並宣判
只有兩年壽命。然而,在潔恩的堅持下,兩人很快結婚成家,不僅撐過了醫生預估的兩年,還先後育有三個子女。
雖然身體狀況愈來愈遭,但在羅傑 彭羅斯等教授觀點的啟發和導師丹尼斯的幫助下,霍金對黑洞和時空起點等未知領
域的理論愈來愈著迷並有所貢獻。他的重要發現包括:與羅傑 彭羅斯共同提出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理論性預測黑洞
會發散輻射(現稱霍金輻射)、最早提出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聯合解釋的宇宙論等。
霍金患有的漸凍症為罕見的運動神經元疾病又稱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病情會隨著年月逐漸惡化至嚴重。
霍金後期已是全身癱瘓無法發聲需要對方拿著字母卡用食指逐個字母指當指到霍金想要的字母時他會揚起眉毛
樣慢慢地把整個單字拼出來。後來,電腦專家華特 沃特斯送給他一個稱為「平等者」的程式,可以稍微操控他的手在螢幕
上選擇單字單詞或字母晚年霍金的健康更加惡化後他開始使用臉頰肌肉來控制他的通訊設備每分鐘大約可以輸出一
個字。
2009 年,霍金不再能獨立駕駛他的輪椅,呼吸愈加困難,無法自主呼吸,時常需要使用人工呼吸器,更有幾次嚴重到
送醫。
2018 314 日,霍金的家人發表霍金過世的聲明,享年 76 歲。
48.若鍵盤為「受器」,電腦主機為「中樞神經」,下列何者類似於「運動神經」?
(A)喇叭 (B)連接鍵盤到電腦主機的傳輸線 (C)印表機 (D)連接電腦主機到螢幕的傳輸線
49.下列哪種神經傳導途徑,是晚年的史蒂芬 霍金可以完成的?
(A)單腳站立 (B)用手控制遙控器 (C)感覺光線刺激 (D)呼叫好友的名字
50.請問:患有「漸凍症」的患者,為何無法自主呼吸?
(A)為腦幹的疾病,會影響呼吸的中樞 (B)為運動神經元的疾病,會影響呼吸運動
(C)為小腦的疾病,會因失去平衡而無法呼吸 (D)為大腦的疾病,會影響控制呼吸的意識中樞
圖十
圖十一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