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23.66 KB
頁數
8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0-21,离现在 4 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基本選擇題:(110 題每 3分,共 30 分。1130 題每題 2分,共 40 分。3140 題每題 3分,共 30 )
1. 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前後相同?
(A)「ㄓㄜˊ」紙船/百「ㄓㄜˊ」裙
(B) 蒸「ㄌㄨㄥˊ」/牢「ㄌㄨㄥˊ」
(C) 風聲鶴「ㄌ一ˋ」/鳶飛「ㄌ一ˋ」天
(D) 手「ㄨㄢˋ」/「ㄨㄢˋ」惜。
2. 下列選項「 」中的形近字,何組讀音前後相同?
(A) 勉「強」應付/項為之「強」
(B) 勝「券」在握/開「卷」有益
(C) 事有蹊「蹺」/「蹺」足而待
(D) 閃「爍」/土「礫」。
3. 下列選項中的字,何組字義前後相同?
(A) 徐噴「以」煙/「以」叢草為林
(B) 項「為」之強/「為」之怡然稱快
(C) 白日依山「盡」/二蟲「盡」為所吞
(D) 物外「之」趣/送孟浩然「之」廣陵。
4. 下列各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 他強忍眼眶中的淚水對我說:「難道你的生命僅限於這一雙手嗎?
(B) 師傳說:「要花心血苦練前,須先衡量投資抱酬率。」
(C) 那精致的花鳥刻在廟宇的屋沿上,成為不朽的記念
(D) 看了肓人畫家的故事,我應許自己:絕不辜付生命。
5. 「聽到瓦背上嘩嘩的雨聲」一句使用了狀聲詞「嘩嘩」來模擬雨聲,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也是形容雨聲的狀
聲詞?
(A) 傍晚一場小雨,「淅零零」打在玻璃窗上。
(B) 煙雨「濛濛」的西湖,遠遠看去有一種朦朧的美。
(C)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增添些許追念先人的感傷
(D) 夜裡一場「涓涓」的雨,讓旅居在外的我,陷入思鄉愁緒之中。
6. 「而有一些事卻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葉像春花也像秋草似無所見又非視而不見——童年的許多細碎事物
大體如此,不去想,什麼都沒有,一旦思想起,便歷歷如繪。」關於這段文字,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 童年往事埋藏在記憶深處,一回想便清楚呈現眼前
(B) 童年瑣事像小花小草般細碎,想要記起來很不容易
(C) 兒時痛苦的往事就讓它隨風而逝,快樂的回憶則要時常回味
(D) 兒時擁有與花草溪流接觸的經驗,會令人特別喜愛親近大自然。
7. 「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最不可能出
現在作者的「想像世界」中?
(A) 茂密的森林
(B) 起伏的山谷
(C) 凶猛的獅虎
(D) 雲遊的仙人。
8. 下列與三國人物有關的歇後語,何者說明錯誤?
(A) 關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B)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C)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D) 周瑜打黃蓋:路人皆知。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09學年度第 1期第 3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國文
命題
教師
得分
4 8
範圍
康軒版第一冊第 710
閱讀單元 5.6.7
班級
姓名
座號
2
9.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關於這段文字,下列說明何
者正確?
A)作者認為藐小微物能帶給生活許多樂趣,期許大家養成留心觀察周遭事物的習慣
(B) 為全文綱領,敘述作者能夠時常體會到「物外之趣」,是因為喜歡細心觀察事物
C)以驚喜的語氣表達對藐小微物的崇敬,也鼓勵大家多探索自然
D)將生活瑣事比喻為有情趣的事物,進而勉人多享受生活。
10. 〈下雨天,真好〉一文,作者的母親在文中具有清晰、生動的形象。下列何者最能看出其溫婉敦厚的個性?
A)母親閉著眼睛,給我講雨天的故事
(B) 五月黃梅天,到處黏糊糊的,母親走進走出的抱怨
C)她(母親)的額角方方正正,眉毛細細長長,眼睛瞇成一條線
D)(母親)連忙盛一大碗滿滿的白米飯,請瞎子先生吃,再給他一大包的米。
11. 〈兒時記趣〉一課第二段的物外之趣,是建立在平凡的蚊子上。關於其寫作手法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運用各種不同的視角來描寫蚊子變為鶴的過程,使人耳目一新
(B) 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將蚊子巧妙的比擬為鶴,令人感到新奇
(C)以誇張的手法描寫蚊子與鶴飛舞在空中的奇景,相當震撼人心
(D)使用對比技巧,以蚊子的渺小對比鶴的巨大,凸顯出對動物的敏銳觀察力。
12. 「這種美麗的感情要到年事稍長後才能體會出來。」這句話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B) 要知父母恩,懷裡抱兒孫
(C)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D)父母不良,則子女亦惡。
13. 關於下列文句的說明,何者正確?
(A)「屋頂上的雨水滴落下來,卻理直氣壯的在簷下匯成一道水流」意指雨水自然而然匯聚,毫無顧忌的樣子
(B) 紙船如「曹操的戰艦」,意指船隻端正平整,頗具威嚴
(C)「甫經下水即遭沉沒者」指曹操的戰艦很快沉沒
(D)「氣派儼然者」形容船首尾相連的樣子。
14. 「只盼望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摺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住風雨的船。」根據這句話下列何者是
作者的盼望?
(A)希望能教養好孩子,使他們足以承受挫折
(B) 希望能照顧好孩子,讓他們一生不愁衣食
(C)希望孩子未來一帆風順,創業能心想事成
(D)希望孩子能夠充實內在,不要只重視外表。
15. 「我們在母親十月艱辛懷胎後來到這個世界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呱呱墜地後的第一聲啼哭第一個微笑第一步蹣
、第一句牙牙學語,都是父母多少年後還能笑著說給我們聽的。當我們一天一天長大受教育、謀職結婚……,
母的心始終都在我們身上。」關於這段文字的分析,下列何者正確?
(A)父母愈把所有精神放在孩子身上,愈造成孩子的依賴
(B) 父母給予孩子生命,也連帶的影響孩子的人生之路
(C)隨著孩子年齡漸增,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光卻漸少
(D)父母陪著孩子成長,對孩子的關愛是一輩子的。
16.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裡的揮手別離/離別
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席慕蓉〈鄉愁〉「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一句,可知
作者的鄉愁如何?
(A)若有似無
(B) 模糊不清
(C)永無止盡
(D)永垂不朽。
17. 「鬥蛛之法,古未聞有,余友龔散木創為此戲。散木少與余同館,每春和時,覓小蛛腳稍長者,人各數枚,養之窗間,
較勝負為樂。」(袁宏道〈鬥蛛〉)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鬥蜘蛛的歷史悠久,直到龔散木才將之發揚光大
(B) 蜘蛛養在籠內,日日餵養便能養出精壯的蜘蛛
(C) 鬥蜘蛛的樂趣在於欣賞蜘蛛曼妙靈活的動作
3
(D) 用來比鬥的蜘蛛以腳較長的為佳。
18.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正確?
(A) 爺爺在屋前屋後蒔花種草,生活過得十分「茫然」
(B) 天色漸暗,從遠處可以望見「龐然」矗立 101 大樓的輪廓
(C) 人生總在「漠然」回首時,才發現曾經的美好歲月早已消逝
(D) 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有人對世界熱心奉獻,也有人「驀然」不顧
19. 下列何人年齡最小?
(A) 照片中的筱屏恰是二八年華
(B) 通關入境的明穎早已年過而立
(C) 正值弱冠之年的俊良嚮往環遊世界
(D) 被要求出示身分證的明蘭已屆不惑。
20. 下列詩句,何者描寫的對象是蚊子?
(A) 現在/你是夏日裡/最快樂的/水聲了
(B) 零零落落的掌聲/卻是生死交關的/捕風,捉影
(C) 你是天上的星星/為了追尋那失落的夢/向人間流浪了
(D) 兒子說/「爸爸,新年快到了/我要買新鞋子。」/爸爸說/「你要我的老命是不是?」。
21. 下列選項,何者前後句含有因果關係?
(A)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許多事,有些是過眼雲煙,倏忽即逝
(B) 我曾經有過許多紙船,在童年的無三尺浪的簷下水道航行
(C) 紙船或列隊而出,或千里單騎,或比肩齊步,或互相追逐
(D) 簷下無排水溝,庭院未鋪柏油,一下雨,便泥濘不堪。
22. 「一位特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母親是孩子最初探索世界的領航員」「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是我的母親」
上三句所要共同表述的意念為何?
(A) 有好母親才能夠接受教育
(B) 母親對子女教育影響極大
(C)溫暖母愛能開啟人的視野
(D)教導學生需要愛心與耐心。
23. 「如果你將自己的創造力想像力和未來局限於現狀那麼你的思維就會被消極的自我交談所主宰你的行為也僅限於
現實的最佳狀態。」這段話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 創意就是將事物連結在一起,把一些東西用獨到的方法整合在一起
(B) 聰明人不會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C)科學的偉大進步,來自嶄新與大膽的想像力
(D)細節在於觀察,成功在於累積。
24. 尤達:「做,或不做,沒有試這回事。」這句話是勸人如何?
(A) 勇於嘗試
(B) 謹慎思考
(C) 果敢決斷
(D) 正直耿介。
25. 下列敘述,何者最能說明〈兒時記趣〉一文的旨趣?
(A)慣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天敵,但並不是不可破除的魔咒
(B) 文學通過虛構創造理想境界,表達人們對現實的不滿及內心隱祕的欲望
(C)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
(D)井底之蛙恐怕很難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聲蟲大概從沒有感到有獨立思考之必要。
26. 據說「福」字倒貼的習俗來自清代 恭親王王府。一年春節前夕,恭親王王府有個家僕因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
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的福晉十分惱火,多虧大管家能言善道,跪在地上恭敬地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
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福晉一聽,非常高興,重賞了管家和那個貼倒福的人。事後,倒
貼「福」字之俗就由達官府第傳入百姓人家,並都願過往行人或頑童念叨幾句:「福到了!福到了!」
根據以上文字說明,關於「福」字倒貼習俗的起源,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福晉認同倒貼福字能添福,原諒了將福字貼倒的家僕
(B)大管家為了迎合恭親王的福晉,命令家僕倒貼福字
(C)大管家認為恭親王壽高、福大,所以叫家僕把福字倒貼
4
(D)倒貼習俗起源於有創意的家僕希望過往行人或頑童念:「福到了」。
27. 下列詩句何者與「元宵節」相關?
(A)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B)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C)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D)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8. 「為子女摺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住風雨的船。」句中的「風雨」象徵「困境」,下列事物的象徵意義,
何者說明不恰當?
(A) 狐狸:勇敢
(B) 紅豆:相思
(C) 鴿子:和平
(D) 杜鵑鳥:鄉愁。
29. 誇飾就表達方式而言可以分為「放大型」「縮小型」兩種「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即是將癩蝦蟆放大」
的誇飾。請判斷下列例句,不屬於放大誇飾種類?
(A) 她口渴得連一座湖的水都能喝光
(B) 他力氣大到能和一頭獅子搏鬥
(C) 這位老師的課很受歡迎,選修的學生成千上萬
(D) 三年的國中生活,一眨眼就會過去了,要好好把握啊!
30. 下列文句中,何者沒有運用「想像力」的描寫技巧來呈現?
(A) 花蓮就在那公路和鐵路的交會點上沉睡,枕著太平洋的催眠曲
(B) 寒星照在蘆葦上微微發光,猶如沾著眼淚,風吹來,便真的窸窣地哭泣了
(C) !孩子,你們是否能夠做到?難過的時候就唱歌! 下雨就撐傘
(D) 黑暗中,只聽得山腳下隱隱的濤聲,推開山窗,我剪了一片山光,一片海色。
二、題組(每題 2分,共 20 )
讀完文章後,將最適當的答案填入答案卡中。
()夏日的清晨,從校園圍牆邊走過,濃密的樹蔭下,一個小男孩正在學騎單車。
那男孩的爸爸扶著後座小孩危顫顫的跨了上去重心不太穩晃了幾下,又跳了下來男孩的父親安慰了幾句,重
新把穩車子,孩子再次跨上,左腳、右腳……車輪向前轉了,男孩的父親扶著後座,跟著慢跑。
孩子漸漸騎穩了,也騎快了,興奮的大叫:「我自己來,我自己來。」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之外。
我放緩了腳步忍不住回頭望那個父親他定定立在那兒臉上有一種滿足,也有些許悵然一時之間,心中有股莫
名的激動。
崎嶇的世路,孩子走得穩嗎?曲折的路途,孩子可曾失掉自己的方向?迷路的孩子,是否記得回家的路?
節選自沈星〈夏日的清晨〉
31. 父親「臉上有一種滿足,也有些許悵然。」關於這句話,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滿足的是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B)表現出既欣慰又惆悵的矛盾心情
(C)表示父子之間的相處時好時壞
(D)悵然的是孩子不知孝順。
32. 關於〈紙船印象〉與本文的比較,下列說明何者錯誤?
(A)前者寫母愛,後者寫父愛
(B)前者的「紙船」與後者的「騎車」均為表現親情的媒介
(C)兩者都是以旁觀者的立場來敘述
(D)兩者都表現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
()每年元宵過後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這段期間,各地媽祖廟都有如嘉年華會般沸騰。其中,大甲媽祖遶境更
Discovery 列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
香客可以在鎮瀾宮購買進香旗每天啟程前得持旗在香爐上繞行三圈「起馬」稟告將跟隨媽祖進香每晚媽祖到
宮廟駐駕,也要向媽祖稟告自己平安到達,稱為「落馬」手執進香旗也有禁忌,旗不能帶進廁所或浴室,也不能倒插
否則便是對神明不敬。
5
為期九天的遶境每天都有看頭第一晚大甲 鎮瀾宮起駕第一天到彰化 南瑤宮炮仔的猛烈程度是「炸到讓你走
無路」;第二天走過西螺大橋,盡覽鄉間美景;第三天駐駕新港 奉天宮,第四天是祝壽大典,迎來進香活動的最高潮;
當天午夜回駕又是另一種夜行軍風景這趟近乎體力耐力的接力賽初體驗者不妨將行程拆解今年走前三天隔年走
中間三天,分段參與,一樣可以體驗到全程的不同面貌。
張雅琳〈跟著神明去旅行〉
33. 關於「大甲 媽祖遶境」的習俗,下列何者正確?
(A) 被金氏世界紀錄列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
(B) 第一天一大早由大甲 鎮瀾宮起駕
(C) 第九天的祝壽大典是活動高潮
(D) 初體驗者可以分年分段的方式參與盛典。
(三)你坐過飛機嗎?你曾經在雲霧裡飄過來、蕩過去嗎?
我坐過一次飛機那是有一回阿公參加「糕餅工會」辦的泰國旅遊讓我跟著去的雖然泰國的大象和猴子會表演特
很有趣,可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飛行在空中時,那種浮浮沉沉的刺激好像閉著眼睛盪秋千隨時有要摔下來
的驚險只可惜窗外的雲朵美得像是雪堆,輕得像是棉絮卻因為隔著一道玻璃,只能看不能摸不曉得如果整個人鑽
進去,在裡面飄過來、蕩過去,會是什麼樣的滋味?
我好羨慕那些跳傘和乘坐滑翔翼的人可以在空中飛翔,把風當作汽車把雲當成玩伴,好舒服好暢快
然我年紀小,不能學他們在空中飛行,可是我有阿公的紅龜店,我一樣可以享受在雲霧裡飄蕩的快樂。
每一次阿公拉開那個又高又重的大鍋蓋大灶(ㄗㄠˋ)裡面就會噴出好多好多的水蒸氣像是一朵一朵的白雲
滿整個屋子白茫茫一片,叫人看不清眼前的東西這時,我會偷偷鑽進水氣裡轉圈圈想像自己是一隻小鳥跌進一堆
雲朵,在裡頭穿過來鑽過去,自由自在地飛翔。
我們家的雲可不是普通的雲我們家的雲是香的如果那一灶蒸的是紅龜粿那麼雲裡面會飄散出菜脯(ㄈㄨˇ)
鹹鹹的古早味的香氣;如果那一灶炊的是紅麵龜那麼水氣裡就會瀰漫紅豆餡(ㄒㄧㄢˋ)甜甜的新鮮的美味。水氣
噴出來的顏色都是一樣雪白不過我只要深深吸一口氣就知道等一會兒有什麼口味的點心可吃了不論是鹹的還是甜
的,阿公做的紅龜都是那麼好吃。
通常阿公會發現我,然後說:「靠邊一點,小心燙!」
他戴上厚厚的布手套,彎身往灶裡一兜,一籠熱騰騰的龜就冒著白煙上了鐵架了。
隨著蒸籠一籠一籠上了鐵架灶上的大鐵鍋完成了任務高興地發出「咕嚕—咕嚕—」的歡呼聲探頭過去看會發
現它不只滿頭熱汗,還因為太過激動,變成一頭狂牛似的,吐出滿嘴的泡泡。
接著,阿公打開大電扇,把紅龜吹涼。
一陣風吹起我趕緊趁這空檔竄到風扇前張開雙臂體驗駕著狂風飛行的快感身旁的水氣還很飽滿雲尾一絲一
絲掃過我的臉頰瞇起眼睛,那種清涼的感覺像在浪濤裡衝,像在冰山上滑我覺得我不只是坐在飛機裡而是我自己
已經變成那一架飛機,一飛千里。
一陣陣狂風吹過雲朵和煙霧很快就不見蹤影眼前恢復了清楚明亮彷彿什麼事都不曾發生過然而空氣中還留著
濃濃的香氣,叫人怎麼也忘不了剛剛那一場短暫的奇妙經驗。
節選自《阿公的紅龜店》
34. 根據本文,作者「奇妙的飛行」指的是什麼?
(A) 和阿公參加泰國旅遊時乘坐飛機的體驗
(B) 幫阿公製作紅龜時感受到飄蕩般的快樂
(C) 蒸紅龜時飄出的煙霧彷彿自己正在飛翔
(D) 在品嘗紅龜時感覺自己像小鳥飛上雲端
35. 有關本文與〈兒時記趣〉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 均用視覺與嗅覺的摹寫手法使文章生動有趣
(B) 均提及童年與友伴一起玩耍的經驗
(C) 均描述到煙霧瀰漫及想像飛行的情節
(D) 均寫到善用想像力觀察小動物的樂趣
6
36. 「在雨中的山山樹樹,都會昂頭微笑,英姿勃發,只因他們腳踏實地,忠於土地,忠於崗位,忠於苦難而俯仰無愧。」
這段文字沒有使用下列何種修辭技巧?
(A) 轉化 (B) 排比 (C) 類疊 (D) 譬喻。
37. 根據第二段的文意,我們應當向山樹學習的道理不包括下列何者?
(A) 正正當當,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的精神
(B) 面對困境,能夠堅強接受挑戰
(C) 在誠實的失敗之中,能夠自豪而不屈
(D) 在戰鬥中,要精神煥發,要鬥志昂揚。
() 雨來的時候天還是藍的在烏雲之上一定有藍藍的天空只要你有心一見你一定可以看見這片藍天在你心裡
晶瑩剔亮蔚成永恆的顏色雖然雙瞳接觸的是厚重且逐漸下壓的烏雲但你心眼裡自有清明的世界我們又何必畏縮?
何必撐傘?何必屈服於「自然的暴力」?
當雨點在藍天下聚成氣候其勢足以興風作浪便從天而降有時無聲而下雨絲細細的,斜斜的有時淅瀝而下
音叮叮的,咚咚的。有時滂沱而下其勢若萬馬奔騰,沛然莫之能禦。不管如何下法,無聲好,淅瀝也好,滂沱也好
在雨中的山山樹樹會昂頭微笑英姿勃發只因他們腳踏實地,忠於土地忠於崗位,忠於苦難而俯仰無愧風雨裝
飾了他們堅強的品格他們也強調了風雨的存在面對暴力且能夠向暴力微笑對苦難而不畏縮所以風雨成為他們的
一部分。
洪醒夫 〈撐傘印象〉
窮人 托爾斯泰
漁夫的妻子貞娜坐在漁舍的爐火旁修補老舊的船帆,屋子狂風呼嘯,拍打在岸上的海浪湃湃作響……,院子又黑又
海上風雨肆虐舍裡卻是非常暖和泥土地掃得很乾淨爐子裡的火還沒熄滅架子上的碗盤光亮光亮的。
在海上暴風雨的怒吼聲中,五個孩子躺在罩著白色蚊帳的床上睡覺。打魚的丈夫一早就承著自己那條小船出海去,到現
在都還沒回來,轟隆的浪濤和怒號的強風讓貞娜聽了不禁害怕起來。
音質粗澀的老木鐘敲過十點、十一點……,丈夫還沒回家。貞娜陷入沉思。丈夫不顧自身安危,即使天氣寒冷,狂
風暴雨,仍然出外打魚,而她也是從早到晚手邊的工作從沒停過。結果呢?只能勉強養家餬口,小孩沒有鞋子可以穿,
不管夏天還是冬天,都是光著腳ㄚ子跑來跑去,家裡吃不起小麥做的麵包──幸好還有足夠的黑麥麵包可以果腹,平常
吃飯唯一的配料就只有魚。「唉,小孩健康沒事已經謝天謝地了,還有什麼好抱怨的。」貞娜心想,又留意了一下暴風
雨的狀況。「他人現在到底在哪裡?神啊,請保佑他平安無事,可千萬別出什麼意外才好。」她一邊說,一邊在胸口畫
十字。
上床睡覺還太早。貞娜爬起身,包上厚厚的頭巾,點亮油燈,走出家門,看看海上的風雨平靜點了沒,天亮了沒,
燈塔的燈是不是還亮著,有沒有丈夫那條船的蹤影,但是海面上什麼也看不到。風吹走她的頭巾,也吹得某個鬆脫的東
西不斷敲打隔壁茅舍的門板貞娜想起她傍晚的時候就打算過去探望探望臥病在床的鄰居「連個照顧她的人都沒有
貞娜心想,然後敲了敲門,聽聽屋內的動靜……,沒有回應。
「這個寡婦的命也真不好,」貞娜站在門邊暗忖,「生了兩個小孩,可是什麼都要靠自己。」更慘的是還生病!哎
呀,這個寡婦真是不幸,我一定要進去看看她。」
貞娜敲了又敲,依然沒有回應。
「哎,隔壁的!」貞娜喊道。「該不會出了什麼事吧?」一想到這,她一手把門推開。
茅舍裡又濕又冷。貞娜舉起油燈,想看清楚生病的鄰居在哪裡。映入眼簾的是正對著門的床鋪,鄰居就躺在上面,
悄無聲息,像死人一樣,一動也不動。貞娜把燈拿近,對,就是她,她的頭往後仰,冰冷、發青的臉上沒有生氣,安詳
而平靜。沒了血色的手臂像是要去拿什麼東西似的,垂掛在甘草堆外。就在死者附近,有兩個熟睡的小嬰孩,捲翹的金
髮,胖乎乎的臉蛋,蓋著一條舊的連衣裙。他們蜷縮身子,頭靠著頭,緊緊依偎在一起。看來做母親的趕在臨死前,拿
舊頭巾裹起他們的小腳,用自己的連衣裙替他們蓋上。這兩個孩子的呼吸平順緩勻,睡得又甜又沉。
貞娜抱起搖籃和小孩用頭巾把他們裹緊帶回家去她的心跳得很猛烈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
又為什麼要這樣做;她只知道,她沒辦法置之不理。
到家後,她把兩個熟睡的嬰孩抱上床,讓他們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然後急忙拉上蚊帳。她的臉色蒼白,忐忑不
安,她的確良心過意不去。「該怎麼跟他說才好呢?」她自言自語,「開什麼玩笑,自己有五個孩子要養,還嫌他操煩
得不夠多嗎……,是他回來了嗎?不是,還沒!幹麼要帶他們回家!他鐵定會狠狠揍我一頓!不過那也是自找的,我是
真的該打。是他回來了!不是啊!嗯,還沒回來也好!」
7
38.「預測」指讀者閱讀時會根據文章線索及相關的背景知識去推測文章內容的發展包括作者或主角的情感法和行動。
請問以下四個讀者誰並未根據文章線索及背景知識進行合理預測?
(A) 竈門炭治郎作者托爾斯泰是俄國十九世紀作家擅長描寫社會現實,由題目〈窮人〉可以預測這篇小說應該是在
描述當時俄國窮人的困窘與掙扎
(B) 竈門禰豆子由小說一二段內容可知房舍雖然破舊貞娜卻將家裡打掃得乾淨舒適同時由其沉思的內容可知貞
娜是位賢慧知足的婦人
(C) 我妻善逸寡婦席夢因突然暴斃只能任由兩個孩子衣不蔽體地蜷縮於又濕又冷的屋子裡我們可以預測貞娜見到
此景,可能會引發內心強烈的母愛,進而收養兩個孩子
(D) 嘴平伊之助貞娜雖家境貧窮小孩眾多又知曉丈夫漁獲不佳由貞娜毫不猶豫地抱起小孩帶回家的舉動
應該是個母愛豐沛的人,儘管內心忐忑不安,還是會跟丈夫坦白實情。
39.「摘要」指擷取重要訊息,忽略不重要訊息,並經由統整歸納,形成能代表文章主旨的簡要敘述。請問下列摘要何者錯
誤?
故事結構
摘要內容
(A)
背景
角色:貞娜、貞娜丈夫、席夢、兩位孤兒
地點:漁舍
時間:暴風雨的夜晚至清晨
(B)
情節
貞娜無意中發現鄰居席夢去世,雖然家境貧困,又擔心被丈夫責罵,仍毫不猶豫
收養了鄰居遺留的兩位幼兒。
(C)
結局
貞娜知道丈夫願意收養兩位孤兒後,馬上將小孩抱出來,送到丈夫懷中。
(D)
主旨
窮人物質生活雖貧困仍擁有善良慈愛的內在品格啟示讀者縱使外在條件困窘
人的內心依然可以堅守溫暖及良善。
門板嘎吱響了一聲,彷彿有人走進來。貞娜打了個哆嗦,稍稍從椅子上站起。「不,還是沒人!天啊!我到底為什
麼要做這種事?這叫我現在要怎麼面對他?」貞娜靜靜地一直坐在床邊想個不停。
雨停了,天也亮了,但風還是颼颼地颳個不停,海也還是一樣波濤洶湧。
突然,門砰一聲打開,一股海上吹來的新鮮空氣竄進屋內。身材魁梧、皮膚黝黑的漁夫身後拖著濕漉漉的破網,走
進房間說:「貞娜,我回來了!」
「啊!妳回來啦!」貞娜說完,就此打住,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哎呀,昨晚真是驚險!太可怕了!」
「對啊,對啊,天氣很不好!那你這趟出海有收穫嗎?」
「慘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一條魚也沒補到還把網子弄破了糟啊糟透了!」我跟你說這天氣真的是……
印象中,這麼可怕的晚上我還真沒碰過,還談什麼收穫不收穫的!可以活著回家就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哎,那
我不在的時候你做了什麼啊?」
漁夫把網子拖進房間後,一屁股坐到火爐旁。
「我嗎?」貞娜臉色發白說「我啊……在家縫縫補補的……風颳得那麼兇害我怕得要死擔心你有什麼萬一
「對啊,對啊,」他的丈夫嘀咕著,「遇到這種爛天氣真是活見鬼了!但是又能怎麼辦呢?」
兩人沉默了半晌。
「你知道嗎?」貞娜說:「隔壁的席夢死了。」
「哦?」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走的,可能是昨天吧。她死得真慘,她應該放心不下那兩個小孩,畢竟他們還那麼小……一個
連話都不會說,一個也才剛學會爬而已。」
貞娜沒再說下去。漁夫皺起眉頭,臉色凝重,若有所思的模樣。
「哎呀,竟然有這種事!」他搔了搔頭說:「能怎麼辦呢?我們應該去把小孩帶過來,不然等他們睡醒,跟一個死
人在一起行嗎?哎,好啦,我們辛苦一點,總是有辦法的!快去把小孩抱過來啊!」
但是貞娜沒起身。
「你是怎麼?不想嗎?貞娜,你是怎麼了?」
「他們就在這裡。」貞娜說完,拉開蚊帳。
全文選自《閱讀理解》 27
8
40. 依照劇情發展,若要以折線圖表示主角貞娜的情緒起伏,下列圖表何者最正確?
(A)
(B)
(C)
(D)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