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社會領域公民科7年級試題
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
18. 幾位同學正在分享對「文化」此概念的理解,以下哪一
位的說明完全正確?
(A)子凝:每個社會都有結婚儀式,此為文化差異
(B)佾馨:文化具有普遍性,並非是人類社會所獨有
(C)常恩:宗教屬個人信仰,不包含在文化內容之中
(D)宥蓁:文化是指某一群人共享的生活方式。
19. 下列關於文化「普遍性」的敘述,何者錯誤?
(A)文化的存在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B)每個社會都會有語言、節慶等
(C)不論是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家或是低度開發的部落,
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
(D)每個社會文化的表現方式都相同。
20. 有關主流文化與次文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與主流文化相較,次文化就是次等的文化
(B)次文化的內容一定與主流文化相反
(C)次文化顯示出同一個社會在主流文化下,仍存在著
文化的差異
(D)次文化一定會與主流文化互相排斥。
21. 同學們正在分享對「文化位階」概念的理解,以下哪一
位的說明完全正確?
(A)羽玄:通常發生在文化比較低等的國家
(B)逸涵:有助於傳統弱勢文化的積極重建
(C)凱婷:只能藉由商品或媒體等方式進行
(D)子瑜:可能出現文化之間的不平等現象。
22. 我國政府曾經長期推行國語運動造成語言上的文化位階
,以下何者較可能是其所帶來的影響?
(A)國語與其他母語地位漸趨於平等
(B)其他語言的傳承與保存獲得肯定
(C)帶動多元文化在臺灣社會的發展
(D)許多母語文化產生自我認同危機。
23. 祺紘到外籍友人家作客,看到小朋友很可愛,想要撫摸
他們的頭表示親切,但被友人阻止,因為在他們的觀念
裡,孩童頭上有神靈護佑,這樣的行為可能帶來厄運。
對於上述的文化差異,祺紘應抱持何種心態較為適當?
(A)勸導外籍友人應接受其他文化
(B)批判此傳統信仰觀念過度迷信
(C)對其文化多加了解並予以尊重
(D)堅持自身想法而拒絕改變做法。
24. 同學們正在分享對不同文化差異的看法,以下哪一位的
發言帶有「我族中心主義」的立場?
(A)庭萱:旅遊探訪不同文化,我都事先預做了解,入
境隨俗 (B)筱夏:文化是自我認同的重要根源,我支
持發展傳統戲劇 (C)喆安:次文化屬社會文化的一種
,像嘻哈文化極具感染力 (D)韻珍:新住民原有的文
化素養不佳,應放棄舊有風俗習慣。
25. 現今許多族群之間存在誤解與衝突,追究原因都是以偏
見或刻板印象評定其他文化,所以我們應該抱持何種態
度面對其他文化?
(A)香兒:文化應分出優劣,才能藉此輔導並提升劣質
文化 (B)伊帆:勿用自己民族的標準、好惡去判斷其
他文化 (C)孟昕:社會只能有一元文化,所以應統一
其他文化 (D)茲蜜:培養民族優越感,才能幫助其他
文化。
26. 我們的社會教導兒童從小就要養成尊敬他人的習慣,不
但對長輩要有禮貌,對待任何人都要謙恭有禮。所以說
,禮貌已是人們共同認可或接受的行為標準,這種符合
社會互動和諧的行為準則稱為下列何者?
(A)社會福利 (B)社會規範
(C)社會互動 (D)社會輿論。
27. 關於社會規範,下列何人的看法錯誤?
(A)依仁:「社會規範如同競賽中的比賽規則,每個人
都應遵守,否則會造成混亂。」 (B)品言:「我們從
小就被教導從事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C)慈萱:
「社會成員可以自由選擇遵守哪些社會規範,所以社會
規範其實無法建立社會秩序。」 (D)禹彤:「隨著社
會發展而愈來愈細膩,為了謀求整體的發展,社會規範
也愈顯得重要。」
28. 國外重量級學者來訪,負責接待官員因個人因素於交流
會議遲到,由於日本社會極度重視「守時」,官員未能
準時到場引發輿論批評。根據上文,以下哪一項說明正
確?
(A)與朋友相約遲到,將受到公權力處罰
(B)守時的觀念是經由法定程序制定產生
(C)守時屬宗教信仰,受到嚴密戒律約束
(D)準時赴約,是人與人相處的行為準則。
29. 「一名公車司機撿到
20
萬元,因擔心失主有急用,馬
上送至警察局,該名失主為了感謝司機,包了一個紅包
要送他,但司機婉拒並稱這是應該的,經媒體報導後,
輿論稱讚司機拾金不昧且有善心。」上述中,這名司機
被稱讚的不僅只是守法,還包含遵守下列何種社會規範
(A)風俗習慣(B)倫理道德(C)宗教信仰 (D)法律。
30. 老一輩的人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這是藉由哪一種社會規範來勸人為善?
(A)風俗習慣(B)倫理道德(C)宗教信仰 (D)法律。
31. 下列關於「宗教信仰」的敘述,何者錯誤?
(A)五倫是宗教信仰對人們日常行為的約束 (B)各個
宗教的教義不同,但是多會以各種經典和戒律來約束信
徒的行為 (C)有些宗教團體積極推動各種慈善活動
(D)宗教信仰是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之一。
32. 下列何人的行為符合「第六倫」?
(A)孔融讓梨 (B)岳飛精忠報國
(C)王祥臥冰求鯉 (D)阿文在圖書館輕聲細語。
33. 下列何種行為會受到國家以公權力加以處罰?
(A)未滿
18
歲的丁小穎騎乘機車
(B)翔甯坐公車時,沒有禮讓座位給老人
(C)丹力與力德沒有訂婚就結婚
(D)任謙在音樂廳欣賞表演時,手機鈴聲大聲響起。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