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臺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社會領域公民科8年級試題
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
18. 關於反煙團體認為應該適度再調高菸捐,以便降低吸菸人
口的主張,相關主管機關表示,目前規定之菸捐若欲調
整,必須請立法院修改相關規定。請問:主管機關此種態
度與法治社會何種基本原則有關?
(A)亮葳:政府施政需依照法律
(B)苡瑈:法律不追溯既往
(C)郁婕:法律原則需與時俱進
(D)品云:法律旨在保障人民權利。
19. 法治社會中有所謂的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請問:此原
則意指下列何者?
(A)邵喬:民主國家人民與政府都要守法
(B)姿合:法律生效後,才有拘束人民行為的效果
(C)清心:不合時宜的法律應當修改
(D)宥慈:只要犯罪,不論是否違法均須加以處罰。
20. 子賢經常於深夜與友人在家高唱卡拉 OK,因而被鄰居檢
舉,經規勸後仍不改善,最後被警察開處罰單。請問:警
察依法處罰子賢,彰顯出法律的哪些功能?
(甲)保障人民的權利
(乙)規範人們的內心想法
(丙)維護社會秩序
(丁)促進社會進步
(A)甲丙 (B)乙丁 (C)甲乙丙 (D)乙丙丁。
21. 為了維護善良風俗,法律禁止在公共場所乞討,如果不聽
勸阻,會受到處罰。上述內容是在強調法律的何種功能?
(A)保障人民權利
(B)維護社會秩序
(C)促進社會進步
(D)提升政府效能。
22. 下列有關我國《憲法》修正程序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公告半年→立法委員提案→立法委員表決→公民投票
複決→通過
(B)立法委員提案→公告半年→公民投票表決→立法委員
複決→通過
(C)立法委員提案→立法委員表決→公告半年→公民投票
複決→通過
(D)公告半年→立法委員提案→公民投票表決→立法委員
表決→通過。
23. 《教師法》第 14 條第 3項,明定老師若行為不檢有損師
道,終身不得再任教職,但大法官作出 702 號解釋,認為
該規定未給犯錯老師改正機會,有違《憲法》比例原則,
侵害工作權。關於此個案,下列何者的論述錯誤?
(A)憲法具備最高性
(B)法律牴觸憲法則無效
(C)憲法的位階高於法律
(D)憲法無原則性。
24. 下列有關法律層級的配對,何者正確?
(A)憲法→《所得稅法》
(B)法律→《人民團體獎勵辦法》
(C)行政規則→《教育部訂正國民中小學開設本土語言選
修辦法》
(D)法規命令→《軍事審判法》。
25. 臺灣素來自詡為法治國家,具備完整的法律制定程序,並
有相關的機關與人員切實執行,下列四位學生的說法,何
者錯誤?
(A)文晴:政府部門須依法行政,不得濫權
(B)伊倫:司法部門下設法院,並依法審判
(C)奕瑄:法律經立法機關三讀通過後,立刻生效
(D)語雯:行政、司法、考試及監察院皆可向立法院提案
制定或修改法律。
26. 平等權是我國《憲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之一。下列關
於平等權內涵的敘述,何者錯誤?
(A)恩允:意即每個人不因出身背景、生活環境的差異而
不同,均享有生活的尊嚴與價值
(B)粲晨:其精神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C)恩妤:真正的平等不應該存在差別待遇
(D)詠涵:政府將子女姓氏改為由父母共同約定,是追求
性別平等的做法。
27. 汶蓉在書上看到一段話:「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
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
請問:此種法律規定是為了保障人民的何種權益?
(A)平等權 (B)自由權 (C)受益權 (D)參政權。
28. 「自由權」是最早發展出來的人權觀念。下列關於自由權
的內涵,何者敘述正確?
(A)筱妤:人民可依自己喜好選擇居住處所,是人身自由
(B)盈萱:人民用信件、電話等方式交流,他人不得加以
拆閱、竊聽,屬意見自由
(C)庭萱:人民依法成立新的宗教團體,是信仰宗教自由
(D)姿吟:人民可在公開場合舉辦表演,是意見自由。
29. 政府制定《社會救助法》,明定低收入戶得向戶籍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生活扶助。請問:此項規定
旨在落實《憲法》保障人民的何種基本權利?
(A)生存權 (B)工作權
(C)財產權 (D)參政權。
30. 訴願權、訴訟權都是人民的基本權利,下列關於兩者的比
較,何者敘述正確?
(A)依涵:兩者都屬於《憲法》所保障的受益權範圍
(B)奕萱:當人民的權利受到侵害,可向法院提起訴願
(C)育慈:人民可向主管行政機關或民意機關提出訴訟
(D)子穎:兩者都是人民的權利,也是必須履行的義務。
31. 參政權是《憲法》保障人民參與政治的權利。下列相關敘
述,何者正確?
(A)只要是符合投票資格的公民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B)罷免權是指人民針對民選的公職人員,有依法定程序
使其去職的權利
(C)創制權是指人民針對法律或政策,表示同意或反對的
權利
(D)複決權是指人民有主動提出立法原則或制定政策的權
利。
32. 下列有關我國人民基本權利與義務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又寧:服兵役是《憲法》保障人民的工作權
(B)昱欣:人民若不履行納稅義務,將被處以罰鍰
(C)辰靜:人民所有的義務都規定在行政命令中
(D)曉安:選舉投票是《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利,也是人
民應履行的基本義務。
33. 國民教育的興辦,是現代國家的特徵。請問:有關我國國
民教育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目前我國義務教育年限為 12 年
(B)6 歲以下的幼童,應接受國民教育
(C)接受國民教育與否,是個人的自由
(D)受國民教育為《憲法》規定的人民基本義務。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