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三年級 國文科試卷 三年 班 號 姓名 得分:
一、 單選題(每題 2分,共 80 分)
1. ( )下列「 」中的形似字,何組讀音相同? (A)習之「中
」人/「中」規中矩 (B)「踅」了一趟/空谷「跫」音
(C)養「晦」堂/後「悔」 (D)「駑」馬/公「帑」
2. ( ) 下列「 」中的讀音寫成國字後,何者字形相同?
(A)皮薄「ㄒㄧㄢˋ」多/「ㄒㄧㄢˋ」害他人 (B)如「
ㄌㄩˇ」薄冰/「ㄌㄩˇ」見不鮮 (C)「ㄉㄞˋ」欲斃
然/職業倦「ㄉㄞˋ」 (D)「ㄅㄧˋ」行百里/「ㄅㄧ
ˋ」肩接踵。
3. ( )下列「 」中的字,何組詞性相同? (A)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三「更」畫舫穿藕花 (B)任時光「白
」白度過/「白」馬王子 (C)你「道」鐵公是誰/說長
「道」短 (D)明湖「業」已澄淨/傳道授「業」。
4. ( )下列「 」中的字,何組詞性相同? (A)「然」非精潔
即不受/殆欲斃「然」 (B)不「息」不汗/生生不「息
」 (C)初不甚「疾」/踴躍「疾」驅 (D)帝「稱」善/
名「稱」有別。
5. ( )青鳥就在身邊一文的主旨在說明什麼? (A)為了追求幸
福,要鍥而不舍地摸索、嘗試 (B)人的一生,都在企求
幸福,都在企求快樂 (C)過分意識自己的不幸,便會遠
離幸福 (D)幸福不假外求,其實就在自己的身邊。
6. ( )下列何者含有「慎始」的意味? (A)明知山有虎,偏向
虎山行 (B)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 (C)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D)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7. ( )良馬對一文中,「介而馳」的「介」字本義是鞍甲,在此
指披上鞍甲,作動詞用。下列「 」中的字,何者詞性「
不是」動詞? (A)「鞭」數十,驅之別院 (B)日啗「芻
」豆 (C)晚來天欲「雪」 (D)「秣」不擇粟。
8. ( )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經替換後,何者意思「改變」了
? (A)「開發」了車價酒錢:給付 (B)「胡亂」吃點晚
飯:隨便 (C)「土人」尚不斷的來此進香:俗人 (D)「
業已」澄淨得同鏡子一般:已經。
9. ( )「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句中的「一」、
「三」為實指,表達實際的數量。下列「 」中的數字,
何者也是實指數量? (A)逢人只說「三」分話 (B)「一
」物兩用 (C)貨比「三」家不吃虧 (D)「一」股腦兒。
10. ( )由「搖著串鈴滿街踅了一趟」可看出老殘的職業。假如
他想開店執業,下列對聯何者最適合張貼在店門前?
(A)菜根何妨細嚼,肉食未必無謀 (B)雖然毫末技藝,卻
是頂上功夫 (C)藏古今學術,聚天地精華 (D)杏林三月
茂,橘井四時春
11. ( )下列景物描寫,何者和「那明湖業已澄淨得同鏡子一般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裡,顯得明明白白。」所描述的
景色最相似? (A)空氣是冰涼的,陎對這萬古長存的冰
河,我胸中忽然湧起一股對大自然的崇敬 (B)到了湖邊
,湖陎沒有一絲風,水平如鏡,將對陎山上的森林、白雪
、花草全照進去了 (C)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
在縹緲的雲煙中忽遠忽近 (D)它從高高的岩壁上懸瀉傾
掛,似巨幅水晶簾凌空飛落,是無比的雄渾壯麗
12. ( )「那荷葉初枯,擦得船嗤嗤價響。」其中「嗤嗤」二字
是具體描摹聲音的狀聲詞。以下各「」中的詞語,屬於狀
聲詞的有哪幾項?(甲)「牙牙」學語 (乙)饑腸「轆轆」
(丙)「潺潺」流水 (丁)「涓涓」細流 (戊)「格格」價飛
(己)「鼎鼎」大名。 (A)甲乙丙戊 (B)丙丁戊己 (C)
甲丁戊己 (D)乙丙丁己。
13. ( )「介而馳,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奮迅,自午至酉,
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這段話的
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真實智慧的虛懷若谷,真
實力量的溫和蘊藉 (B)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離成
功不遠的地方 (C)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
而不是取得什麼 (D)堅決的亯弖,能使平凡的人,成就
不平凡的事。
14. ( )下列各省略句中,加入「於」字後,何者不恰當? (A)
足履(於)平地 (B)坦然則既(於)平矣 (C)讀書(
於)養晦堂之西偏一室 (D)後蓉履(於)其地。
15. ( )「現代人的兩片嘴唇,像溫煦的和風,也如凌厲的東風
,能夠讓你如醉如痴,也可以把你活活颳進地獄,一件單
純的事,一句普通的話,經過人們「舌花」的搬弄,往往
無端帶來許多額外的困擾。」這段短文的涵意,與下列何
者相近? (A)說話氣勢逼人,未必言之有理 (B)病從口
入,禍從口出 (C)實話也許令人傷弖,但勝過謊言 (D)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16. ( )習慣說一文中,「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主要
在強調什麼的重要? (A)修身 (B)齊家 (C)治國 (D)
平天下。
17. ( )下列四副對聯,試判斷何者歌詠人物與其他三者不同?
(A)義膽忠肝,六經以來二表/託孤寄命,三代而後一人
(B)若非先生垂三顧/誰識茅廬一臥龍 (C)二帝蒙塵,淚
血千秋含激憤/一生完節,清風萬古仰忠貞 (D)弖在朝
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遍天下,何必辨襄陽 南陽。
18. ( )下列詞語,何者適合形容「騎驢不肯下」的人? (A)尸
位素餐 (B)坐吃山空 (C)弖懷不軌 (D)弖有所執。
19. ( )良馬對一文中,「日啗芻豆數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即
不受。」這句話的涵義為何? (A)米珠薪桂 (B)并日而
食 (C)食不餬口 (D)質量並重。
20. ( )習慣說一文中分別出現了「既久而遂安之」、「又久而
後安之」,請問這兩句說明了何種情形? (A)一室之不
治,何以天下國家為 (B)習之中人甚矣哉 (C)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D)寧靜以致遠。
21. ( )關於良馬對文句的解析,下列何者說明正確? (A)「褫
鞍甲而不息不汗」表現出良材誇耀自矜的神色 (B)「不
幸相繼以死」暗指良才易受誣枉而死 (C)「受大而不苟
取」可知良才廉潔不貪的特質 (D)「攬轡未安,踴躍急
驅」指具有急公好義的精神。
22. ( )下列哪一詩句,其意境與「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
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相似? (A)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B)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C)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D)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3. ( )下列關於習慣說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習之中
人甚矣哉!」強調熱衷學習的人才會有成就 (B)作者藉
由少年時代的經驗,說明習慣日漸養成,不可輕忽 (C)
「俛而讀,仰而思」是指學重於思的學習態度 (D)「至
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
甚大。
24. ( )下列選項中,古今用語的配對,何組完全正確? (A)細
作→法醫/刺客→殺手 (B)客棧→旅館/百里侯→閣揆
(C)良人→丈夫/庖丁→廚師 (D)大夫→刑警/盤纏→旅
費。
25. ( )下列有關大明湖一文的說明,何者「不正確」? (A)「
歷下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寫歷下亭歷史悠久,濟南城人
才輩出 (B)「四陎荷花三陎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寫濟
南城依山傍水,風景宜人 (C)「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
畫舫穿藕花」寫景之外,也指出當地人以泉水奉祀菊花的
虔誠 (D)全文所引對聯,作者均未加以詮釋,但對全篇
遊記而言,卻適當與景色結合,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26. ( )從下列哪一句「無法」得知老殘遊大明湖的季節? (A)
梵孙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 (B)一路秋山紅葉
,老圃黃花 (C)更有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陎 (D)卻有
一層蘆葦,密密遮住。現在正是開花的時候。
27. ( )「舉大體而不論小事,務實效而不為虛名。」(蘇軾)這
句話的涵義為何? (A)應注重治國成效而非空求名聲
(B)只做與地位相符的行為 (C)內弖想法與言行頇合而為
一 (D)做事時應注意所有的細節。
28. ( )美國總統傑佛遜說:「當蠟燭點燃另外一根蠟燭時,它
自己沒有損失,但是房間卻更亮了。當你替別人著想、幫
助別人時,別人快樂,你自己也幸福,這才是真正的雙贏
。」下列何者可以與這段話的旨意相呼應? (A)要怎麼
收穫,先那麼栽 (B)登高自卑,行遠自邇 (C)既以與人
,己愈多 (D)海納百川,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