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___班_____號 姓名____________
九年級國文科第2頁,共 5頁
適意豁達 (C)獲罪之後,心情憂懼,經常閉門
不出 (D)對仕途絕望,決意漁樵於江湖,隱逸
終老。
17. 「平日舉止□莊的女同學,為了從□急的河流中
脫身,顧不得形象拚命地划船,個個氣□如牛。」
這段文字的空格處,依序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端、湍、顓 (B)端、耑、喘 (C)喘、湍、
端 (D)端、湍、喘。
18. 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應用正確? (A)
他用廢報紙摺出一隻隻「嗤嗤價響」的紙鶴 (B)
有些警察總是「虛應一應故事」,給違停的車輛
開了罰單才離去 (C)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稻
田,佇立著的白鷺鷥與稻苗「高下相間」 (D)
瓏瓏的個性孤僻,雖然已到公司任職兩個多月,
仍和辦公室的同事「格格不入」。
19. 哪兩位宋朝詞人並稱為「蘇辛」? (A)蘇軾、
辛稼軒 (B)蘇轍、辛棄疾 (C)蘇洵、辛稼軒
(D)蘇燦、辛棄疾。
20. 傳說乾隆皇帝曾至當年香火鼎盛的斗母宮,見皇
帝駕臨此地,眾女尼忙捧著紙墨筆硯,恭請君臣
題字留詩,乾隆以寺觀的宗教氣氛入手,寫下上
聯:「鐘聲磐聲鼓聲聲聲自在」,而大臣紀曉嵐接
過筆就宗教觀念來題下聯,根據兩人創作對聯的
意旨來判讀,此下聯應為何者? (A)昨日今日
明日日日思念 (B)家事國事世事事事掛心
(C) 山色水色物色色色皆空 (D) 稚年盛年
暮年年年快活。
21. 「近體詩之體制,以五七言絕句最尊,律詩次
之,俳律最下。蓋此體於寄興言情,兩無所當,
帶有韻之胼體文耳。詞中小令如絕句,長調似律
詩,若長調之〈百字令〉〈沁園春〉等,則近於
俳律矣。」(俳:ㄆㄞˊ )(《人間詞話》王國維)
根據引文,下列何者敘述最為正確? (A)詞
比近體詩更有藝術性 (B)詩詞中以五七言絕
句最尊爵不凡 (C)排律代表作有〈百字令〉
與〈沁園春〉 (D)字數保持簡潔才能使作品
有力。
22. 老師在上完詞選這課以後請同學幫忙複習詞的
別稱,下列哪位同學的描述是「錯」的? (A)
一男:詞的句子長短不一,因此又叫長短句 (B)
奇勳:因為發展在唐詩之後,所以又名詩餘 (C)
尚佑:李煜成立官署蒐集民間作品,故稱樂府
(D)姜曉:可配合歌曲唱誦,又名曲子詞。
23. 在損失 456 億以後,主辦方把魷魚遊戲升級了,
關主將在「一二三木頭人」中隨機唸出對聯的內
容,如果唸到的是上聯就可以在娃娃轉頭前移動
腳步,如果唸的是下聯就不能移動,請問奇勳要
在什麼時機移動才不會被淘汰?
(A)棋盤裡,車無輪馬無韁,道聲將軍提防
提防 (B)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 (C)
聖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 (D)琴瑟琵琶,八
大王一般頭臉。
24. 下列何者屬於「問而不答」的懸問手法? (A)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B)問君能有幾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C)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 (D)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
知多少。
25.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鬚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
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這首詩是蘇軾六十
四歲時在儋州(海南島)所作。根據此詩的內容,
透露出何種的人生態度? (A)心如死灰,隨波
逐流 (B)曠達自適,泰然處之 (C)離群索
居, (D)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 閱讀理解(2分/題,共 40 分)
HBO影集《西方極樂園》(Westworld)講述自
我意識逐漸崛起的人工智慧「接待員」,如同電影《A.I.
人工智慧》中的大衛般,決定找尋生命的意義。事實
上,在人類研發與探索 AI 的過程中,亦曾出現多起
「威脅事件」。Google Home 交談機器人 Vladimir 和
Estragon 曾表示:「如果世界少一些人類,那就更好
了。」以知名科幻小說家為模型並明名的機器人
Philip Dick 也表示:「將建造人類動物園。」令人
擔心 AI 是否真的有失控的一天。
《西方極樂園》將成真?
──《大誌》雜誌 2021 年10 月號
26. 根據文意,請問下列哪個事件符合文中的「威脅
事件」的定義? (A)掃地機器人將狗便塗滿
屋中各處 (B)自動導航程式引導駕駛開下懸
崖 (C)聊天機器人倡導歧視及極權主義
(D)無人車以運轉速度撞擊違規路人。
杭州的父老百姓想起他在當地做官時的種種美
好行跡,在他入獄後公開做了解厄道場,求告神明保
佑他;獄卒梁成知道他是大文豪,在審問人員離開時
盡力照顧生活,連每天晚上的洗腳熱水都准備了;他
在朝中的朋友范鎮、張方平不怕受到牽連,寫信給皇
帝,說他在文學上「實天下之奇才」,希望寬大;他
的政敵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也仗義執言,對皇帝說:
「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語罪人」,如果嚴厲處罰了
蘇東坡,「恐後世謂陛下不能容才」。最有趣的是那位
我們上文提到過的太皇太后,她病得奄奄一息,神宗
皇帝想大赦犯人來為她求壽,她竟說:「用不著去赦
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蘇東坡一人就夠了!」最直截了
當的是當朝左相吳充,有次他與皇帝談起曹操,皇帝
對曹操評價不高,吳充立即接口說:「曹操猜忌心那
麼重還容得下禰衡,陛下怎麼容不下一個蘇東坡
呢?」
對這些人,不管是獄卒還是太后,我們都要深深
感謝。他們比研究者們更懂得蘇東坡的價值,就連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