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蘇東坡突圍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透過第一人稱「我」表達自身想法,主觀敘述蘇東坡的境遇與心態的轉變
(B) 用烈士、俘虜等對比的方式,將蘇東坡的無奈表達得淋漓盡致
(C) 引用蘇東坡詞句,表達他雖處困厄卻不願隨俗的堅持
(D) 巧用排比將抽象的「成熟」具象化,詮釋蘇軾沉潛後的圓融內斂。
關於我們的饕餮時代一文的寫作手法說明,何者不正確?
(A) 全文藉物說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零食早已支配人們的認知與習慣
(B) 作者將那難以抑制的貪吃欲望,比喻成「饕餮」附身,凸顯人們對零食的無法抗拒
(C) 作者提出統計數據,從過去經濟蕭條到現今社會繁榮,零食的銷量跟經濟飛升成正比
(D) 以「零食」作為主題,探討零食對身體的影響,且運用調查資料來闡述零食帶來的危害。
蘇東坡
答李端叔書:「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
自喜漸不為人識。」根據這段文字,對於蘇東坡當時境況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蘇東坡心情鬱悶,最終黯然離世 (B)因獲罪而被漁夫樵夫看輕責罵
(C)寄情自然懷抱,心情漸漸趨向曠達 (D)決意隱居於江湖,過著漁樵生活。
從蘇東坡突圍一文「一種洗刷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不陡峭的高度。」下列何者不符合這
段話的涵義?
(A) 學會不那麼鋒芒畢露,不用當眾指出別人的錯誤,不管是否出於好心、氣勢壓過他人
(B) 從只聽自己想聽的話語,能夠接受別人給的評價,無論是讚美或是批評
(C) 不再將所有希望投注在一個遠大的夢想上,開始為生活中小事情、近期完成的小小成就感到滿足
(D) 人難免對現狀有不滿、遇上挫敗,可以對家人、朋友暴露出来,盡情傾倒自己的抱怨不滿。
「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他,真
正地成熟了。」依據這段話,推測下列詩詞,何者是蘇軾貶謫黃州時所作?
(A)平野水雲溶漾,小樓風日晴和。濟南何在暮雲多?歸去奈愁何
(B)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C)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D)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蘇軾仕途坎坷,貶謫多處地方,遭受無數挫折和苦難,在他的詩詞文賦裡展露無遺。黃州時期他蓄積了寫
作的素材與能量。在文學創作上展現高峰期,如前、後赤壁賦、念奴嬌 赤壁懷古、記承天夜遊等,都是此
一時期的代表之作。」根據這段文字,可得知下列何事?
(A) 蘇軾作品內容不合時宜以致官運坎坷 (B) 蘇軾自生命的困頓中突圍,激發自身文藝創作新境界
(C) 從蘇軾遭貶之創作可以感悟生命的真諦 (D) 蘇軾此時期的創作皆屬於寄情山水的抒懷之作。
詩文裡面經常利用字詞聲母或韻母的重疊來營造特殊的效果。例如:「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中的
「縹緲」就是韻母相同的疊韻詞。下列詩句「 」中的詞語,何者也是疊韻詞?
(A) 「蹉跎」遊子意,眷戀故人心 (B)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C) 只恐雨「淋漓」,又見春蕭索 (D) 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駱難。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鬚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這首詩是蘇軾六十四歲時在儋
州所作。根據此詩的內容,透露出何種的人生態度?
(A) 曠達自適,泰然處之 (B) 胸無大志,隨波逐流
(C) 離群索居,自得其樂 (D)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一棵樹企圖長得更高,渴求更多的光明,那麼根就必須更捉住黑暗的深深土地。」運用了兩種修辭技巧,
下列哪一選項「未使用」相同修辭?
(A) 脂肪窒息焦慮,糖漿淹死憂傷
(B) 從頭開始的輕鬆感,取代因成功伴隨的沉重壓力
(C) 會不會狂噬暴食,把正常食物當成垃圾食物吃呢
(D) 用狂吃貪食,填補壓力在生活中輾出來的坑坑洞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