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對〈湖心亭看雪〉一文文句的解讀,何者錯誤? (A)「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凸顯當時氣候之寒冷
(B)「獨往湖心亭看雪」:「獨」字點出作者不同流俗的高雅情懷 (C)「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表現作者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悅 (D)「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運用三個「與」字,生動寫出上下皆白、 渾
然一片的景象。
17.有關〈麥帥為子祈禱文〉一文和朱自清的〈背影〉的比較說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8.對於崔瑗〈座右銘〉的理解,下列前後文句關係何者最接近? (A)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行事但求無愧我心,豈能
凡事盡如人意 (B)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懟則不可不忘 (C)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無以己長訐人之短,無以己拙忌人之長 (D)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君子有含垢納汙之量,只為與世浮沉之行。
19.貼切的量詞,能增加文章的美感,下列短文中的□處,請選出正確的量詞:
(A)座、團、面、幅(B)尊、抹、股、幀 (C)樽、道、番、副 (D)具、抹、陣、張
20.下列史實,何人的經歷與「生於憂患」無關? (A)荊軻為解救天下蒼生,刺殺秦王 (B)句踐臥薪嘗膽,終於復國
(C)司馬遷受宮刑後,忍辱負重完成《史記》(D)范仲淹早年困苦求知,斷齏畫粥,最終成為一代名臣。
21.下列文句「」中的成語或名言,何者運用不恰當? (A)陳老師退休後,領悟了「滾石不生苔」的道理,每天練瑜珈和
做有氧運動,因此身心保持得非常健康 (B)學習最怕「一暴十寒」,若不能持之以恆,到頭來將一事無成 (C)他們的感
情會造成今日決裂的結果,只能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是他人介入調解,還是難以順利解決 (D)這是一
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必須確定方向「一傅眾咻」,才能精益求精。
22.下列人物的行為或言論與〈座右銘〉一文的涵義理解,何者說明有誤? (A)韓信的一飯千金、知恩圖報——受施
慎勿忘 (B)陶淵明不慕榮利、淡泊明志——世譽不足慕 (C)顏淵:「願無伐善,無施勞」——無說己之長
(D)子路的暴虎馮河、死而無悔——柔弱生之徒。
23.「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前兩句的主語是他人,第三句主語才是自己,下列何者的前後句主語不同? (A)困
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B)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C)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D)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24.「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
腳,而論《兵法》。」關於這段文字與下列何者文句意思最不相近?(A)人無遠慮,必有近憂(B)人之有德慧術智
者,恆存乎疢疾(C)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D)世界榮譽的桂冠,是用荊棘編織而成。
25.下列有關〈麥帥為子祈禱文〉文句與名言的配對,何者正確? (A)真實力量的溫和蘊藉/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B)對未來善加籌畫,但是永遠不忘記過去/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C)不要以願望代替實際作為/千里之行,始於足
下 (D)在誠實的失敗之中,能夠自豪而不屈,在獲得成功之際,能夠謙遜而溫和/言必信,行必果。
26.下列各句處世嘉言,依上下文意加以推敲,何者正確? (A)罪惡的行為,要是姑息縱容,不加懲罰,那就是無形的默
許。(英 莎士比亞) (B)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鏡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窗子。(林清玄)
(C)人之所以寂寞,是因為他們不去築牆,反而修橋,把自己圍堵起來。(美 愛默生) (D) 人生不是一根短短的火
炬,而是一枝由我們暫時拿著的蠟燭,我們一定要把它燒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英 蕭伯納)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