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共 5頁
24.根據所學,下列有關劉鶚老殘遊記一書的敘述,何者正確?
(A)老殘遊記是四大奇書之一,也是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專書
(B)老殘行商各地,記述所見所聞,揭發當時吏治黑暗,反映民生疾苦
(C)明末社會動盪不安,作者藉此書抒發憂國憂民、悲天憫人的沉重之感
(D)老殘遊記對景物的描寫、人物個性的刻畫,文字清新簡練,一掃陳腔濫調,亦為遊記佳作。
25.下列詩詞藉著流水抒懷,何者所表達的情感異於其他三者?
(A)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B)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C)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D)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26.關於大明湖的寫作技巧,下列說明何者有誤?
(A)記敘老殘遊大明湖的山光水色,以第一人稱書寫
(B)屬於記敘文遊記類的文章,全文依遊覽的時間和行程順序寫成
(C)作者以善於景物描寫著稱,此篇採用白描法,使讀者有親歷其境之感
(D)文中採用豐富的顏色呈現,也兼具描繪靜態與動態之美,並巧用對聯,融合人文與自然之美。
27.以下皆是大明湖一文中描寫景色的文句,何者說明正確?
(A)「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寫初至濟南的特殊景觀
(B)「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形容春天百花爭妍的美景
(C)「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比喻湖面遼闊,風景如畫
(D)「一片白花映著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粉紅絨毯」指荷花在湖面的倒影,被夕陽染紅的景色。
28.王國維人間詞話:「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
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下列敘述,何者最接近這段文字的意旨?
(A)只從材料的多元及作家的真誠來評論作品,容易忽略作品價值
(B)詩人有客觀與主觀之別,其中的差異在於取材時真實成分的多寡
(C)豐富的人生經歷對不同類型的作家來說,可能是助益也可能是阻礙
(D)詩人創作需考量本身的性格,不符合作者才性的著作難以成為名作。
29.「日日,從日出到日落╱不了解疲倦的母親,這樣講╱清爽的風,是最好的電扇╱稻田,是最好看的風景╱水聲和鳥聲,
是最好聽的歌╱不在意遠方城市的文明╱怎樣嘲笑,母親╱在我家這片田地上╱用一生的汗水,灌溉她的夢」,以上詩句
表現了母親哪一種情懷?
(A)歸隱田園的渴望 (B)感慨人生的無奈 (C)歌頌大地的熱情 (D)眷戀鄉土的情衷。
30.詞語的涵義與詞性,須根據上下文意來判斷,如吳晟土一詩中「揮汗吟哦自己的吟哦」,前一個「吟哦」當動詞使用,意
思是吟詠;後一個「吟哦」當名詞使用,指作品。下列哪一選項引號中的詞語,詞性關係與題幹相同,都是前為動詞,
後為名詞?
(A)「成就」自我就是最大的「成就」 (B)這碗香菇雞湯就像「溫暖」的冬陽,「溫暖」了我的身心
(C)這齣戲的「大意」是奉勸人們凡事不可「大意」 (D)「自由」選擇工作,是憲法賦予我們每個人的「自由」。
31.「橋上遊人如織。有的人很認真地跑步,喘息聲滾搭著腳步聲,眼神專注;有的人是要去騎腳踏車的,一身帥氣勁裝,
牽著一臺與橋爭光的愛駒;有的人閒散走路,和家人、朋友、情人,一同指著遠方的燈火連岸。橋上晚風徐徐,很涼。」
(節錄自李學人人間福報•新月橋)關於這段文字的寫作方法,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描寫黃昏時海濱遊客眾多,一同嬉鬧、歡樂的情景 (B)鋪陳的景物除了遊人、燈火、晚風之外,還有馬車
(C)運用了視覺、聽覺、味覺等摹寫加強文章的豐富性 (D)先總說再分敘橋上往來活動者多樣的神態以及舉止。
32.古代反映某個時代社會現象的詩歌,其性質近似於現代的報導文學。請問下列作品中,何者不屬於這種類型?
(A)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B)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C)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D)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33.「人生萬事,總得有個變換,方覺有趣,生之於死,喜之於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時,又何嘗不然?無雨哪能見晴之可
愛,沒有夜也將看不出晝之光明。」下列哪一個選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A)勇於面對黑暗者最終能擁有光明未來 (B)事物的不同變化能讓人從中領略趣味
(C)痛苦的人生比順遂的人生更具有意義 (D)大自然的美景能夠安撫人失意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