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弔人---緬懷億載金城
17.〈石滬〉詩:「漁夫把大海縮小/藏在心型石滬心中/成為愛的形狀/袖珍宇宙」此段詩意與下列何者
最相近?
(A)一生第一次在漁網作客/第一次遠離大海的關懷 (B)缺口/早已在海邊守候/看來像龍門
(C)倘若還有來生/來生我希望成為/石滬 (D)上岸的魚,最後的眼神/我無法援救
18.「深而長的/我們稱之為盤腸坑道/靴踏迴聲正是大地肺腑的誓言/而我們稱之為壕的/是望向敵人
之鄉的/也許正和敵人的母親相望/多麼深? 射手站立略可齊肩/多麼長? 足夠整個聯隊的埋
葬!/所以無可選擇的/我們必須挺立的/這個陰陽重疊的邊疆/正是屏息以待那一聲厲吼的地
方!」(<壕>鄭愁予)有關本詩說明,何者錯誤?
(A)「多麼長? 足夠整個聯隊的埋葬!」指壕溝有時如墳場,眾多同袍可能葬身於此
(B)「靴踏迴聲正是大地肺腑的誓言」表達出戰士對國家的誓死效忠
(C)「這個陰陽重疊的邊疆」指戰爭日以繼夜地進行
(D)「是望向敵人之鄉的/也許正和敵人的母親相望」指每個敵人背後都有個殷殷期盼他回家的母親、含有悲
憫之意
19.關於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一曲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屬抒情小令,韻腳有「鴉、家、馬、涯」押平聲ㄚ韻,對景物的描寫採取「由遠而近」的順序鋪敘
(B)前三句羅列九種景物,形成「鼎足對」色彩鮮活,予人一股溫暖的感受
(C)以「小橋、流水、人家」蕭條衰歇之景,烘托遊子漂泊在外的悲傷與無奈
(D)遊子身後的秋郊夕照圖,蒼茫中情景交融,被譽為「秋思之祖」
20.關於白樸〈沉醉東風.漁父詞〉一曲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運用色彩鮮明的顏色字,描繪出美好的春景及盎然生機
(B)「不識字煙波釣叟」是作者感嘆自己目不識丁,見識淺薄
(C)「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說明漁父生活的閒逸
(D)作者藉此曲抒發懷才不遇抑鬱之情
21.「卞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鬪,鬪則大著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
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有頃,兩虎果鬪,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
果有雙虎之功。」《史記.張儀列傳》下列選項,何者最符本文意旨?
(A)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B)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C)借花獻佛,一舉兩得(D)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22.「故宮啟動了網路通路,原來塵封在故宮庫房內的文物,可以透過數位典藏方式成為你我的收藏,2006 年開張的
『故宮線上精品』,成為故宮六十五萬件收藏文物展開長尾行銷的新路徑,『Old is New』計畫,則是鼓勵年輕設
計師結合故宮文物元素,開發具當代美感的新商品」。下列選項何者是本文的要旨?
(A)故宮應負起提升美學的責任 (B)營造古物新品味能拓展行銷
(C)提供年輕設計師工作機會 (D)鼓勵網路銷售取代實體店面
23.漢高祖分封功臣時,張良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彊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
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下列選項,何者是張良當
時的願望?
(A)回歸田園,拈花惹草 (B)以三寸之舌成為君王智囊 (C)功成身退,修道學仙 (D)棄萬金之資,以報
滅韓之讎
24.下列選項,何者前後兩句意思不同?
(A)誰都認為他沒有說謊 / 沒有人不認為他說謊 (B)不用氣餒,比賽輸了,沒什麼關係 /不用氣餒,比賽
輸了,有什麼關係 (C)未經同意,不能拍照 / 經過同意,才能拍照 (D)人最大的財富是舌頭 / 舌頭是
人最大的財富
25.「不敢說該說的話,至少不說不該說的話。猶如不敢挑戰罪惡,至少不應該去做惡勢力的化妝品,乃至化妝師。」
下列選項何者是作者最不認同的行為?
(A)用言語包裝罪惡 (B)不願說該說的話 (C)在惡勢力前直言不諱 (D)不敢挑戰惡勢力
26.「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爲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
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爲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
何遽不爲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淮南子.人間》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上文意旨?
(A)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B)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C)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D)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7.承上題推斷,下列選項何者是其主旨?
(A)老馬識途,何患之有 (B)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C)心猿意馬,易失良駒 (D)盲人瞎馬,歪打正著
28.「如何管束舌頭不『造禍』,並把它發揮在適當的場所來『造福』,是人生的大課題。」
下列選項何者和上文的意思最相近?
(A)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B)君子改過以全其名,小人文過以益其恥
(C)池蛙亂噪,人皆厭之;雄雞一啼,天下皆白 (D)善傾聽者,聞言必加審查
29.下列詩句前後兩句的關係,何者說明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