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春深雨過西湖好,百卉爭妍,蝶亂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C)別來春半,觸目愁斷腸,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下列文句的意涵分析,何者正確?
(A)生子當如孫仲謀。——意近於「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B)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意近於「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C)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意近於「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D)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意近於「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
笑春風」
根據下列兩首作品的內容,請問表格裡的說明何者正確?
(甲)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乙)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李煜虞美人)
每到過年,書聖王羲之家門口的春聯常在深更半夜被人揭去,讓他十分困擾。有一年過年前,王羲之刻意貼出一副
不太吉利的春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果然沒人再揭走了。等到大年初一天亮,他再出門將春聯
的下半截補上,眾人看了齊聲稱妙。下列何者最可能是王羲之補上的下半截?
(A)昨日至/今日行 (B)今日至/昨日行
(C)昨日行/今日至 (D)今日行/昨日至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是以聲音反襯山間水際的幽靜。下列文句何者也是運用此手法
?
(A)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B)啼鳥弄花疏,遊蜂飲香遍
(C)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D)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駢體文是古代中國一種特有的文言文文體,其句式多由四字或六字(四六句)及對仗構成,故又稱四六文、駢儷或
駢體。具駢文特點而押韻者稱駢賦,然其因為文章受限於追求藝術技巧之故,適於寫景而不適於敘事。駢文興盛於
南北朝,因當時儒學衰微,盛行追求藝術之風氣,文學作品傾向較重文辭修飾,然漢字本便有適合使用偶句的特點,
在戰國漢代文人如李斯、賈誼,文章便已多用偶句,具後世駢文之雛形。士族的提倡文學觀念的發展純文學觀念和
聲律說,也促使駢文興盛。」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駢文的名稱是因為內容而來
(B)駢文寫作技巧注重文辭修飾
(C)因皇帝貴族的推廣而促使駢文興盛
(D)漢字的特性導致駢文適於寫景而不適於敘事
文學體裁各有其特色,請將下列作品按照「古詩、樂府、近體詩、宋詞」的順序排列出來,正確的排序應為?
(甲)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乙)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
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丙)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丁)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A)丙丁甲乙 (B)丙甲丁乙 (C)甲丙乙丁 (D)丁丙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