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甲、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
乙、小舟真一葉,下有暗浪喧。夜棹醉中發,不知枕几偏。天明問前路,已度千重山。嗟我亦何為,
此道常往還。未來寧早計,既往復何言。 (蘇軾〈和陶飲酒其五〉)
(A)為了償還債務,他居然「身先士卒」搶劫銀行,實在糊塗!
(B)做事應三思而後行,若「優柔寡斷」,往往容易鑄成大錯,難以收拾。
(C)現代社會人情漸趨淡薄,大家多半選擇明哲保身,「見義勇為」的人愈來愈少了。
(D)宋經理總是「暴虎馮河」,一意孤行,對於部屬的建議完全不予理會,導致公司業績一落千丈。
( )28.〈與荒野相遇〉:「每一時的鼻息耳目都浸潤在自然裡,風霜雪雨皆是心情,鳥獸蟲魚盡是點滴。」下列何
者最不符合這段文字所表達的心境? (A)心凝形釋,與萬物冥合 (B)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C)近水
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D)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 )29.
根據甲、乙兩首詩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甲乙兩首詩皆為古體詩,韻腳完全相同 (B)甲詩寫閒適之情,乙詩寫忘懷得失之理
(C)甲詩的「欲辨已忘言」,是因為陶潛沉默是金 (D)乙詩的「既往復何言」,是因蘇軾絕意仕宦。
( )30.「瓷器的注漿、整形接件、窯燒、施釉,各個程序都是令人□□□□的關卡,只要一個小細節不到位,便
會□□□□。這些成功率不及一成的作品除了要繼承符合品牌價值的基因,更要具備無可取代的極致美感,
方能在市場中□□□□,流傳久遠。」根據文意脈絡,缺空處依序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心驚膽戰/功虧一簣/脫穎而出 (B)用心良苦/功虧一簣/平分秋色
(C)用心良苦/瑕不掩瑜/脫穎而出 (D)心驚膽戰/瑕不掩瑜/平分秋色。
( )31.曹學佺〈錢伯庸文序〉:「今之作文者,如人相見,作揖曲躬之際,闊別致謝,寒溫都盡。及其執茶對坐,
別無可說,不過再理前詞,往往重複。又如俗人唱曲,以一句為數句,以一字為數字,不死不活,希圖延場;
及其當唱之處,則又草草讀過而已。」作者認為今日作文的毛病是下列何者?
(A)結構有頭無尾 (B)習慣長話短說 (C)修辭不夠精美 (D)內容貧乏冗贅。
( )32.「作家黃春明一生吃過不少苦頭,八歲喪母,頑皮打架,被大人視為壞小孩,老師動不動就處罰他,苦不
堪言,常自憐自艾。初二的導師送他劇作家契訶夫和沈從文的短篇小說,開啟了他的文學之路。閱讀之後,
他不再自憐,他說:『自憐就像蛹在繭裡,時間到了,就要咬破蛹,去變成蝴蝶,寬廣的世界在那裡等著牠
去飄、去飛。』」下列何者說明,最貼近作者的觀點?
(A)人不輕狂枉少年,不必後悔,因為過去都會是未來的養分
(B)貴人是改變命運的重要推手,勉勵自己也成為別人的貴人
(C)自憐是自我限制的框架,只有自己突破框架,才能改變生命
(D)文學是開啟燦爛生命的不二法門,只有閱讀才能昇華心靈。
( )33.下列各組「 」中的語詞,何者詞性前後相同?
(A)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是一種美德/他時常「批評」同學的缺點
(B)樹梢間「顫動」著蕭颯的風聲/陽光停在昆蟲的翅膀上微微「顫動」著
(C)滿天星光「點綴」著夏日的夜空/紅色的楓葉是秋季山林間最美的「點綴」
(D)看著偏遠小村莊蕭條的景象,我的內心無比「惆悵」/他孤零零地走在大街上,「惆悵」地望著遠方。
( )34.說話行文時,不當的字詞必除之而後快。下列文句中,何者沒有出現冗詞贅字?
(A)他所犯下的罪行無非罄竹難書,難怪引起社會大眾的公憤
(B)黃昏的暮靄在空中幻化成異樣的色彩,真是美不勝收啊!
(C)若是總經理願意出面協商,這個棘手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地消除了
(D)學者呼籲政府應重視高齡化社會可能產生的問題,及早制定因應措施。
( )35.
根據上文,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小綠葉蟬在初夏之際即大舉侵襲茶園,吸吮嫩葉的汁液
(B)獵蛛是小綠葉蟬的天敵,捕食牠時會產生一種芳香氣味
(C)採用友善的耕作方式,使生物各得其所,便是生命和諧共存的實踐
(D)被小綠葉蟬吸吮過的茶葉,因茶樹自身產生代謝物質而芳香甘甜。
( )36.「和你們一樣/(甲)以疏疏朗朗的葉,朗朗舉向/(乙)我歸來,以盤錯交結的根/(丙)深深伸入/(丁)遼闊
的天空/(戊)厚厚的土壤中」這首吳晟的〈檳榔樹〉,依照詩意推斷,下列何者為本詩的正確排序?
(A)甲乙丁戊丙 (B)乙丙戊甲丁 (C)丁甲戊乙丙 (D)戊乙甲丙丁。
每年七、八月間,茶園會出現芝麻粒般大小的小蟲隱身於茶樹之間,專門吸吮茶葉嫩芽的汁液而造成
茶葉萎縮捲曲,牠就是小綠葉蟬。茶樹遇此侵襲時,會迅速在體內產生一種氣味芳香的代謝物質,引誘小綠
葉蟬的天敵──獵蛛──來捕食牠,於是得以存活。至於被吸吮過的茶葉,因富含小綠葉蟬的分泌物,再經製
茶過程的化學變化而產生特殊的蜂蜜般的香味,並多了份甘甜──這就是蜜香茶的秘密。
原本被茶農視為害蟲的小綠葉蟬,搖身一變成了寶。奇妙的是,當茶農視牠為益蟲時,很自然地改變了
農人與土地的關係,而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也使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具體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