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灣國中 九年級 109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97.95 KB
頁數
5
作者
余政道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5-17,离现在 4 16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 單題:(1~35 題,每題二分)
( ) 下列各選項 中的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 ()肆無忌「憚」「殫」精竭慮 ()「掏」心掏
肺/「淘」空公 ()纏綿「悱」惻/桃色「緋」聞 ()草木枯「萎」/山路「逶」迤。
(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組意思相同? ()「絕」/七「絕」 ()「踞」枝頭/龍蟠虎「踞」
()「拳」著一條腿/摩「拳」擦掌 ()「呱呱」墜地/「呱呱」噪啼。
( ) 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相同? ()「ㄔ」之以鼻/「ㄔ」心妄想 ()出類拔
「ㄘㄨㄟˋ」/心力交「ㄘㄨㄟˋ」 ()意見「ㄉ一ˇ」觸/「ㄉ一ˇ」毀他人 ()「ㄓㄨㄛˊ」
人才/「ㄓㄨㄛˊ」髮難數。
( ) 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相同? ()「ㄊㄢˇ」然自在/「ㄊㄢˇ」胸露背 ()
老態龍「ㄓㄨㄥ」/一見「ㄓㄨㄥ」情 ()「ㄐㄧㄥˋ」自離開/身體「ㄐㄧㄥˋ」攣 ()徒留遺
「ㄏㄢˋ」/「ㄏㄢˋ」動人心。
( ) 五柳先生傳一文中,「或置酒而招之」「之」字,其詞性與下列哪一個「之」字詞性相同? ()
無懷氏「之」民 ()送孟浩然「之」廣陵 ()項為「之」強 ()物外「之」趣。
( ) 下列各項 中的字義,何者相同? ()出郭「相」扶將/守望「相」 ()新陳代「謝」/
「謝」不敏 ()塵務「經」心/「經」世濟民 ()若「」若離/稍縱「即」逝。
( ) 下列文句標點符號的使用,何者完全正確? ()她停了一下。但鞋跟很快又若無其事的踩過地面,
響起:鏘——的銳利迴響。「啊,請、請等一下。」 ()她停了一下,但鞋跟很快又若無其事的踩過
地面,響起「鏘——」的銳利迴響——「啊?請!請等一下?」 ()她停了一下?但鞋跟很快又若無
其事的踩過地面,響起「鏘——」的銳利迴響。啊!請、請等一下! ()她停了一下,但鞋跟很快又
若無其事的踩過地面,響起「鏘——」的銳利迴響。「啊!請、請等一下。」。
( ) 曹丕:「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
文章之無窮。」根據內容,以上這段話的旨意為何? ()透過文章的書寫,感嘆生命短暫及富貴易逝
()說明文章能夠流傳,其價值勝過人的年壽與富貴 ()知識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勉人窮一生精力學
()欲建立不朽功業,須有超越個人榮辱的心胸。
( ) 關於描寫景物的成語用法,下列何者不恰當? ()夜讀忘寢,不知不覺已是「曉風殘月」的黎明
時刻了 ()士林官邸開放後,其間「花團錦簇」的美景,常吸引新人前去拍婚紗照 ()一到夏天,
墾丁就充滿「離離蔚蔚」的遊客 ()前往雪霸國家公園途中,看山勢「層巒疊嶂」,雲海環繞。
( ) 「對於師長與父母的諄諄教誨,我一刻也不敢忘記。」句中「忘記」一詞只取「忘」的意思,這就
叫做「偏義複詞」。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也屬此類? ()這幅畫模仿得維妙維肖,真看不
出有何「異同」 ()做事一定要按「輕重」緩急一一處理,切勿躁進 ()此番出門遠行,不知「吉
凶」如何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 某教授收到一封請教問題的來信這位教授一時無法確切回覆過了幾天釐清問題的癥結點後,
立即寫信回覆。請問:下選項,何者最有可能是教授回信的開頭所書寫的文字? ()久疏音訊,企
盼良殷,華翰忽至,不勝欣喜 ()來函知悉,索盡枯腸,終無所獲,懇祈見諒 ()承蒙賜教惠我
良多,敬謹回覆 ()惠書已閱,難題費解,遲覆為歉。
( ) 「但我們或許忘了,在以前的年代,吃的、穿的、用的,一切物品用完之後都回歸大地,融入生態
體系的循環直到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才製造出大量無法進入生態循環的物品而且這些物品大多含
許多會影響健康的成分。」這段文字寫出什麼現象? ()向大自然學習全新的製造模式,讓資源不斷
循環利用 ()人類為了追求方便、舒適的生活,不斷消耗地球資源 ()對照出今昔社會使用物品的
差異及所造成的結果 ()現今人類的存在對地球而言,無異是一個大浩劫。
( ) 「富翁謂貧人曰『我家富十萬矣貧人曰:『我亦有十萬之蓄,何足為奇富翁驚問曰『汝
之十萬何在?』貧者曰『你平素有了不肯用我要用沒得用與我何異?』(笑林廣記)根據本文,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富翁的錢財遭貧人所 ()貧人嘲笑富翁過於儉嗇 ()富翁為富不仁
()貧人忌妒富翁的財產。
( ) 「不完美的狀態才充滿可能,有時甚至因而成為一種美——缺憾美。」根據這句話的文意,下列何
者的含義最適合形容缺憾美? ()歷盡紅塵俗務的喧擾後歸真返璞的狀態 ()上帝對於身心缺陷的
人一份慈悲的補 ()雖然事與願違,卻導致意料之外的驚嘆 ()許多次失敗的累積促動內心求勝
的渴望。
高雄市立大灣國中一百零九學年度國三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國文科試卷
三年 姓名: .
Created by free version of DocuFreezer
2
( ) 「創造外星生物已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了加州一個研究所將人工 DNA 分子嵌進大腸桿菌中培養
出堪稱『外星生命』的有機體,但這還不是完整的細目前科學家正努力嘗試藉此開發新的抗生素、
疫苗等,但也引發外界對於感染和倫理的疑慮。」關於這段文字的內容,下列解讀何者最恰當? ()
目前實驗仍在假設階段,還無法看到外星生物的誕生 ()藉實驗方法創造外星生物,純粹是天馬行空
的想法 ()對創造外星生物一事,各界都樂見其成 ()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已有能力製造出成熟的
外星生物。
( ) 「嬌兒呼阿爹,樹上捉蝴蝶。老眼看分明,霜黏一黃葉。」(伊似村偶成)關於這首詩的內,下列說
明何者正確? ()全詩採靜態手法寫成,用詞淺白,質樸自然 ()季節背景與「不覺商意滿林薄,
蕭然萬籟涵虛清」相同 ()詩中的阿爹技術不好,所以沒有抓到蝴蝶 ()內容表現出人與蝴蝶間互
動活潑的情形。
( ) 根據右圖,下列選項何者為其所欲表達的重點? ()百聞不如一
()百動不如一靜 ()揚湯止沸,不如去薪 ()坐而言,不如
起而行。
( ) 「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
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
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麼時也不妨熟歇。(蘇軾東坡志林)根據內容,下列何者與這段文字
的含義最接近? ()境隨心轉無入而不自得 ()來運苦盡總會甘來 ()明察秋毫處處留
心皆學問 ()身自好,良馬終有伯樂賞識。
( ) 「漯底山位於高雄市彌陀區,分布範圍長約 800 公尺、寬約 600 公尺,是彌陀區的最高點,昔日屬
軍事管制區漯底山是由泥火山所噴冒出的泥漿堆積形成的台灣最靠近海濱的惡地形其土質屬於
泥岩,不透水、顆粒微細、呈灰白或灰黑色,所以植物不容易著生。方於 2006 年撤哨,今日漯底山
已成為當地著名的觀光休閒景點。」關於這段文字的內容,下列解讀何者正確? ()漯底山因為屬於
惡地形,過去並不對外開放 ()漯底山的特殊風貌,近年來才得以展現在民眾眼前 ()底山的海
拔約八百公尺,是彌陀區境內最高 ()由於漯底山濱海的特質,使它不利於植物生長。
( ) 「宋人書如司馬溫公資治通鑑、馬貴與文獻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而其
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若後人之書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傳,所以然者,其視成書太易,而急於
求名故也。」(炎武日知錄)根據內容,下列推論何者最恰當? ()後代的人因為資料參閱太多,反
而容易有缺漏 ()資治通鑑與文獻通考是值得後代仔細翻閱的書 ()宋朝人寫的書因慢工出細活,
故無瑕疵作品 ()優秀作家的作品要寫得多且快,才容易成名。
( ) 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何者運用最恰當? ()你對我們有什麼不滿的地方,請儘管明說,不必
「指桑罵槐」 ()這家百年老店的名聲可說是「醍醐灌頂」,門口時常大排長龍 ()他喪偶多年,
直到去年年底才「梅花三弄」,再結良緣 ()處在這樣的亂世中,他還能堅守節操、「松柏長青」,
實屬難得。
( ) 「作者所喜愛的藍色『蜻蜓』其實只是諸多昆蟲裡的一種『阡陌』縱橫的田野裡蝴蝶、蟋蟀、
『螳螂』、蜜蜂更是常見,這些昆蟲只要是遇到癩蝦,肯定會囫圇吞下。」上列文句『 』中
的詞語,何者拆開後仍可各自成詞 ()囫圇 ()螳螂 ()阡陌 ()蜻蜓。
( ) 「百濟國使人至建業求書,逢蕭子雲將外出,維舟待發。使人於渚次候之,望船三十許步,且拜且
前。子雲遣問之,對曰:『侍中尺牘之美,遠流海外,今月所求惟在名跡。』子雲乃停船三日,書三
十紙與之。」(南史齊宗室子雲傳)關於這段文字的內容,下列理解何者正確? ()蕭子雲最後答應
濟國之人的請求,展現了君子風範 ()「尺牘之美」中的「尺牘」,在此意同於「案牘勞形」的「案
牘」 ()百濟國之人「且拜且前」展現了求賢若渴的態度 ()蕭子雲的職業應是一位靠寫書維生的
作家。
( ) 「人類的聰明,就在於他們創造了語言,並且玩著各種語言的花樣。這些語言的花樣逐漸脫離了真
實的事物也脫離了誠懇的心意,而編織成一片如煙似霧的假象。人類的愚蠢,也就在於逐漸不去揭
這層假象而寧可先入為主地就認定它是真的。因此不思不想,就隨著這層假象的翻覆而哭哭笑笑
起來這段文字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般人用語言交流思想,聰明人則用它掩飾思想
心靈關注的一切只能由雙脣說出的言語討論 侃侃而談的人播緘默不語的人收穫 入耳為真,
不探究事實,則易為表面所惑。
( ) 「詩人能寫出觸動人心的詩多半不會是因為他在詩中放進了許多偉大的字而是因為誠實(席
慕蓉)這段話的主旨與下列何者最相符? ()沒有誠實的人格特質就難以成為偉大的詩人 ()使用
3
精鍊的語言才能完成動人詩篇 ()成功的詩人都有著敏感的心靈 ()由衷的情感是詩句感人的原
因。
( ) 「榕樹,南海桂林多植之,葉如木麻,實如冬青。樹幹拳曲,是不可以為器也;其本稜理而深,是
不可以為材也;燒之無焰,是不可以為薪也。以其不材,故能久而無傷;其蔭十畝,故人以為息焉。」
(南方草木狀)根據這段對「榕樹」的介紹,並未提及下列何者? ()生長區域 ()外在形貌 ()
存條件 ()利用價值。
( )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語病 ()聽到對方一連串的指責,他一時語塞急著為自己辯駁卻發現根
本詞不達意 ()校慶活動在我們的引頸企盼下揭開序幕,整個校園皆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好不熱鬧
()即將遠赴歐洲求學的他隨著飛機漸漸升空心中頓時湧現近鄉情怯之感 ()一聽到自己的名字,
她帶著一股忐忑心情,遲疑的踩著小碎步來到講臺前。
( )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冗言贅字? ()老實說,與其和大公司合作,不如自己創業 ()他其實真的
很自責,你就別再訓斥他了 ()那些是一段令人心酸的歲月日子,真希望永遠不要再想起 ()我們
這次辦的舞會,絕對是最獨到特別的。
( )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先生是酒狂。短鬢冷沾三徑,葛巾
香染□□□高情不入時人,拍手憑他笑路旁。以上為紅樓夢中的簪菊試根據與菊花相關的人
事、物,以及近體詩的格律,判斷□處依序應分別填入何者? ()靖節/五堂春 ()臥龍/四春堂
()彭澤/九秋霜 ()諸葛/七稔月
( ) 「在流動緩慢的時間裡,莫那試著讓自己的呼吸不要因紋面儀式到來而變得急促。但當他從仰視的
視野看著滿臉皺紋的老嬤嬤將紋面工具一一放在自己左耳附近時他的心仍像是
有種難以抑止的澎對賽德克族而言紋面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儀式(魏德聖賽克‧
巴萊)文中畫線處最適合填入下列何者? ()西湖如鏡的湖面 ()久旱初雨的池面 ()大雨過後的
溪流 ()石子激起的漣漪
( ) 王國維在其文學評論作品人間詞話中提到:「白仁甫秋夜梧桐雨,沉雄悲壯,為元曲冠冕,然所
作天籟詞粗淺之甚不足為稼軒奴隸豈創者易而因者難巧歟?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讀者歐、
秦之詩遠不如詞足透此中消息這段評論文字所透露出的訊息並不包括下列何? ()文體在初
始階段因束縛較少,故能呈現出蓬勃的創作活力 ()兼擅多體的文學家十分罕見,每個人都有自己專
精的領域 ()使是有所名氣的文豪大家,也未必創作都能受讀者青睞 ()文學作品的內容若不能
貼近讀者的生活,便難以引起共鳴
( ) 「隨著 AI 越來越夯,反省思潮也開始崛起,日前亞馬遜公司擔心『AI 招募系統』歧視女性而放棄使
用一事,引起軒然大波。但是研究機器智慧的台大學者指出,人們不該把責任歸咎在 AI 技術,因為它
是從資料中學習過去男性被錄用的比例較高進而在篩選求職者履歷時產生偏見現象故反射出真
實的企業招募情況──科技業性別比例失衡。而我們要如何讓 AI 除去偏見行為?首先,人們應從現今
資料顯示的偏見狀況意識到生活中存在許多偏見從而促使己身反省並剔除偏見行為才可給人工
智慧乾淨不帶偏見的資料數據。」根據內容,下列何者最符合這段文字的觀點? ()開發 AI 者易將主
觀意識投射其中故應確保自己立場中立 ()欲開發出完善的 AI 系統需集合各方智慧才能避免萬
無一失 ()AI 發展未完善前應避免在職場上使用以免產生偏見 () AI 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
因此使用者應時時保持謹慎狀態。
( ) 「對內心存一分寧靜,就減少一分□□對心蘊積一分厚重就減少一分□□對胸懷擴一分大度
就減少一分□□人生多一分真誠,就減少一分煩惱根據文意缺空處依序宜填入下列何者 ()
浮沉/擱淺/狹谷 ()急躁/沉穩/寬 ()浮躁/淺薄/狹隘 ()浮誇/膚淺/小量。
( )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導致全球變暖,造成天氣乾旱或旱澇不均,最嚴重還有可能造成海
洋水位上升,淹沒大量沿海城市,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
碳可以給植物『施肥』,有利於植物的生長。但這必須有個前提,植物還活著!如果土壤被汙染,植
就會生病甚至死,我們就失去了這些向大氣中釋放氧氣的『氧氣工廠』『空氣淨化器』。」據內
容,畫線處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因此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說是當務之急 ()然而,
也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增加會帶來好處 ()但是,二氧化碳對人類來說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 ()
不只如此,過多的二氧化碳對植物來說也是一大傷害
( ) 隨園主人袁枚曾說過:「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
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屋,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
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根據內容,袁枚會認為不是借
來的書沒法讀,其理由為下列何者? ()留有主人智慧的結晶,對精進學問特別有幫助 ()自己不
4
能擁有,會認為得不到的東西總是最好 ()無法長久待在自己身邊,要趕快讀完歸還對方 ()能夠
彌補自己藏書種類的不足,使學識更多元。
二、 題組:30%(36~45 題,每題三)
A.
源自於日本的網路流行語「中二病」,是借用「中學二年級」青春期的行為狀態,形容一個人總是「自
我感覺良好」活在自我世界或總是有自高自大的言行專科醫師表示,在醫學上並沒有「中二病」這種疾
病,但確實青春期孩子處於轉大人時期,容易有自我中心意識,倘若「中二」特質一直持續到成年之後,
且自我意識愈趨嚴重、難與他人相處,則有可能是「自戀型人格障礙」,需透過心理治療輔導加以改善。
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醫學上雖沒「中二病」但確實自我中心的人格特質,普遍能在青少年
身上看見處於轉大人階段的青春期孩子,總認為自己「長大了」,對於生活周遭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及做法
,不希望父母干涉,而形成難以溝通的狀態,也成為網路用語泛指的「中二病」特質,及自我意識膨脹、
自大、自滿也難以相處。
楊聰財說,現代社會少子女化,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悉心呵護照顧,很多人過了10歲之後就出現青春期
的「中二」特質,而此種特質甚至會延長至25歲;但如果成年後依舊有高度自我中心,總是有高高在上的
態度,有可能成為「自戀」的人格特質,又被稱為「水仙花性格」(希臘神話中的納西瑟斯在水邊顧影自
憐,最後變成水仙花的故事)
至於如何跟「中二」相處?楊聰財建議,針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們不妨用平行的態度、朋友的角度
和孩子們相處,遇到難以溝通的狀況無須硬碰硬。而面對難以相處的「中二」成人,硬碰硬常常無解,楊
聰財建議需用「理直氣柔」的態度溝通,讓「中二」成年人逐漸了解他人的想法與立場,才能互動交流並
建立良好關係。 (節錄自聨合報
自大難相處,你知道「中二病」嗎?)
( ) 根據本文所述,下列哪一個人,最可能有「中二病」? ()一路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阿強 ()
不顧課業全心投入社團無視師長擔心的小明 ()喜歡跟爺爺撒嬌常忘記帶作業去學校的小花 ()
兼具正義與智慧,將同伴從歹徒手中救出的大華。
( ) 根據本文所述,下列何者是與「中二」者最適合的相處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忍一
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 ()道不同,不相為謀。
B.
流感(influenza)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臨床上常引起之症狀
括:發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喉嚨痛及咳嗽等,對於老人、幼童或慢性病患者等高危險群,可能造成
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世界上有兩個不同的流感好發季節以北半球而言,約在每年11月至隔年3月之間以南半球而言,約
在每年6月至9月之間。依其流行之程度可分為世界大流行、地區流行、局部地方流行以及零星病例。
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呼吸道的飛沫傳染,可經由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之飛沫而傳染給其他人。
另外,流感病毒可在低溫潮溼的環境中存活數小時,故亦可經由接觸傳染,例如:經手接觸口沫或鼻涕等
黏液之病毒傳播途徑。流感潛伏期通常約為半天到4天,平均2天。在臺灣雖然一年四季都有病例發生,但
仍以秋、冬季較容易流行流行期多自12月至隔年3月之可傳染期則因人而異,成人大約在症狀出現後
3~5天,小孩則可達7~10天。
人類傳染病流行史中,早在西元前四世紀就有流感流行的記載。1658,義大利威尼斯的一次流感大
流行造成約6萬人死亡。從十九世紀到現在,流感病毒已在全世界發生了多次大流行,二十世紀就發生過3
次大流行:1918H1N1亞型的「西班牙流感」1957H2N2亞型的「亞洲流感」1968H3N2亞型的「香港
流感」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罕見的造成全球約4000萬人死亡,亦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事件之一,
其中一波大流行也傳入臺灣,在當時造成本地約25000人死亡。根據1918~1920年的「臺灣人口動態
計」,當臺灣流感疫情的第一波高峰發生於191811~12,共6320人死於流感到了19201~2,疫情
再次爆發,又有9607人死於流感。不過,上述的數字應為低估,因為流感的症狀與其他呼吸道疾病類似,
很容易會被誤判 (改寫自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認識流感疫苗教學手冊)
( ) 根據內容,本文的主題應為下列何者? ()流感病毒的傳染性與致命性 ()人類對抗流感病毒之
演進史 ()接種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評估 ()臺灣的流感概況與監視。
( ) 關於流感的傳染特性,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一旦人被傳染流感後大多會立即發病 ()飛沫傳
染為流感病毒的唯一傳染途徑 ()流感在尚未發病前就具有極高的傳染 ()低溫潮溼的環境最適
合流感病毒的傳播。
5
( ) 下列關於「流感」的敘述,何者正確? ()北半球流感好發季節為秋冬時節,南半球則相,為
春、夏時節 ()1918 H1N1 亞型的「西班牙流感」,流行程度是屬於世界大流行 ()1658 年在義
大利威尼斯發生的流感,為人類史上最早對流感的發現 ()臺灣在 1918 年發生的流感疫情,是屬於
H2N2 亞型的「亞洲流感」。
C.
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歸於腐壞、澌盡、泯滅而已。而眾人
之中,有聖賢者,固亦生且死於其間,而獨異於草木、鳥獸、眾人者,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也。其所
以為聖賢者,修之於身,施之於事,見之於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注釋:澌:音ㄙ,竭盡、滅絕。】 (歐陽脩
送徐無黨南歸序
( ) 對於本文的理解,下列何者正確? ()聖賢生時若有異象,死後才能不朽 ()死有輕如鴻毛與重
如泰山之別,而草木、鳥獸、眾人之死則多屬前者 ()世間萬物皆會死,因此死不足懼,當以平常心
看待 ()聖賢之所以歷世而猶不朽,就在於能完成三不朽。
( ) 本文主要是在說明何種道理? ()說明聖賢之所以死而不朽的原因 ()道出人若不為聖賢便與草
木同朽的真理 ()道出聖賢對於世人的重要性 ()說明聖賢長生不老的祕密。
D.
二十三日,乘三板登岸。高不越丈,浮沙沒骭,草木不生;有水師裨將統兵二千人暨一巡檢司守之
。澎湖凡六十四島澳,悉斷續不相聯屬,彼此相望,在煙波縹緲間。遠者或不可見,近者亦非舟莫即。澳
有大小,居民有眾寡,然皆以海為田,以魚為糧;若需米穀,雖升斗必仰給臺郡,以磧不堪種植也。居
人臨水為室,潮至,輒入人室中,即官署不免。頃之歸舟,有罟師鬻魚者,持巨蟹二枚,赤質白文,其狀
甚異,又鯊魚一尾,重可四五斤,猶活甚,余以付庖人,用佐午炊。庖人將剖魚,一小鯊從腹中躍出,剖
之,乃更得六頭,以投水中,皆游去,始信鯊魚胎生。
刻出港,泊澳外。舟人駕三板登岸,汲水畢,各謀晚餐。余獨坐舷際,時近初更,皎月未上,水波
不動,星光滿天,與波底明星相映:上下二天,合成圓器。身處其中,遂覺宇宙皆空。
注釋:○三板:即舢舨。○骭:小腿。○裨將:副將。○臺郡:臺灣。 罟師:漁夫。 鬻:賣。】
(節錄自郁永河
裨海紀遊)
( ) 澎湖屬於海島地型,本文中對於居民捕魚為食亦有所描寫。以下選項所述,何者可從文章中得到印
證? ()澎湖海域雖然廣闊,然除了鯊魚外,並無其他物種 ()對於鯊魚,廚師只取所需,不趕盡
殺絕,亦是保護海洋資源 ()從捕食鯊魚的過程中,作者了解到鯊魚屬於卵生 ()當地居民以小鯊
魚為餌,誘捕母鯊魚,再交給庖人料理。
( ) 作者登船上岸後,對於澎湖島澳有了初步認知。小明依據本文做了以下摘要,請問何者需要修正
()島嶼間彼此能相望,較遠的可能看不見,近的也需搭船才能抵達 ()澎湖一共有六十四座島嶼,
彼此之間斷斷續續不相連接 ()島嶼間較少往來,防守的事務還是以臺灣本島的政府機構為主 ()
每座島上的居民有多有少,大多把海當成田地,把魚當成糧食。
( ) 住在澎湖島上的大業發現家裡米穀的產地都是來自臺灣本島,感到疑惑的他決定問爺爺,下列哪
一個最有可能是爺爺的回答? ()因為澎湖人把魚類當作主食,對米穀的需求不高 ()因為澎湖
海洋資源豐富,當地人種植米穀的意願不高 ()因為澎湖靠海,種植米穀常會被海水淹沒 ()因為
澎湖的環境以沙地為主,並不適合米穀生長。
Created by free version of DocuFreezer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