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國文科八年班號姓名
一、選擇(每題兩分)
1.下列「」中的字音,何者錯誤?
(A)「霎」時間→ㄕㄚˋ
(B)ㄧ「簍」水果→ㄌㄡˊ
(C)「屬」之廷尉→ㄓㄨˇ
(D)日「啗」芻豆→ㄉㄢˋ。
2.下列各組「」中的注音,何者前後相同?
(A)「傾」囊相授/一見「傾」心
(B)「否」極泰來/「否」認到底
(C)行「潦」川流/窮途「潦」倒
(D)怒髮衝「冠」/獨「冠」群芳。
3.下列選項「」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者字形前後相同?
(A)天「ㄓㄨ」地滅/「ㄓㄨ」連九族
(B)情有獨「ㄓㄨㄥ」/莫「ㄓㄨㄥ」ㄧ是
(C)水壩「ㄒㄧㄝˋ」洪/「ㄒㄧㄝˋ」下行李
(D)涉獵廣「ㄈㄢˋ」/「ㄈㄢˋㄈㄢˋ」之輩。
4.下列詞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奼紫煙紅 (B)優心忡忡
(C)黎民百姓 (D)空中盤玄。
5.下列「」中的字,何組意思前後相同?
(A)「盡」力縮矮/造飲輒「盡」
(B)若無事「然」/殆欲斃「然」
(C)變化多「端」/品行「端」正
(D)於是使「騎」捕/郎「騎」竹馬來。
6.「匍匐」一詞是不可分開獨立成義的聯綿詞,下列詞語,
何者與此相同?
(A)粗糙 (B)澆淋
(C)取捨 (D)徘徊。
7.下列選項「」中的字,何者詞性前後相同?
(A)禮賢「下」士/不恥「下」問
(B)初不甚「疾」/踴躍「疾」驅
(C)廷尉奏「當」/廷尉「當」是也
(D)忙中有「錯」/民安所「錯」其手足。
8.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何者詞意前後相同?
(A)一個人如果沒有主見,就容易被他人「左右」/現代
人常為名利「左右」
(B)他受到長官的當面誇獎,感到十分「風光」/田園「風
光」令人心曠神怡
(C)巷口的那家海鮮店,標榜「經濟」實惠/「經濟」不景
氣,知名餐飲店也吹起熄燈號
(D)新嫁娘初到夫家,翌日黎明即起身「洗手」作羹湯/小
張在家人不斷規勸下,終於決定金盆「洗手」。
9.田園之秋選一文,作者陳冠學為何會說大自然很像戲劇?
(A)大自然是虛幻、不切實際的存在
(B)大自然化育萬物,萬物欣欣向榮
(C)面對人類破壞,大自然展開反撲
(D)大自然景象變化萬千,令人讚嘆。
10.「若非番薯田在家屋邊,近在咫尺,真要走避不及。」這
句話含有假設語氣。下列文句,何者的語氣與此相同?
(A)今天,我就要你作主 (B)事關重大,盼君明察
(C)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 (D)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11.田園之秋選一文中文句,下列何者的描寫最具有動態感?
(A)抬頭一看,黑壓壓的,滿天烏雲
(B)只覺滿天無數黑怪,張牙舞爪,盡向地面攫來
(C)遇到這樣氣勢萬鈞的大西北雨前奏,誰也不能逞英雄
(D)像今天這種大西北雨的序幕前奏,可名為惡魔與妖巫之
出世。
12.「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望湖樓醉書)此詩為蘇軾得意之作,
描繪出夏日陣雨完整的歷程。下列文意敘述何者有誤?
(A)「黑雲翻墨未遮山」寫烏雲密布之象
(B)「白雨跳珠亂入船」寫細雨霏霏之景
(C)「卷地風來忽吹散」寫煙消雲散之速
(D)「望湖樓下水如天」寫雨過天青之麗。
13.氣候諺語是先民累積長久的生活經驗而成。下列諺語的說
明,何者錯誤?
(A)「九月颱,無人知」─九月的颱風接二連三,多不勝數
(B)「西北雨,落袂過田岸」─夏天的西北雨下雨範圍不大
(C)「春天後母面」─春天氣候善變,就像繼母的臉色一般
(D)「驚蟄大地一聲雷」─春雷初響,大地萬物開始生長。
14.「太陽又出來了,一片清新的空氣、鮮潔的色彩,彷彿聽
見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牧羊人之歌〉」是以聽覺
印象描寫視覺印象。下列各文句的感覺移轉摹寫方式,何
者說明正確?
(A)昨夜的月色/至少有一瓣是甜的:以視覺印象描寫味覺
印象
(B)髮香蜿蜒而來/如清泉流過唇際:以聽覺印象描寫嗅覺
印象
(C)好一團波濤洶湧大合唱的紫色:以聽覺印象描寫視覺印
象
(D)馬蹄聲,孤獨又憂鬱的自遠至近,灑落在沉默的街上成
白色的小花朵:以觸覺印象描寫視覺印象。
15.「沒有一個不是被震懾得氣脫委頓的」使用了「雙重否定」
來表示「加強肯定」。下列詞語何者亦屬於這種情況?
(A)無法無天 (B)無微不至
(C)無牽無掛 (D)不學無術。
16.「秣不擇粟」的「秣」原指馬的飼料,在良馬對一文中作
動詞用,為「吃飼料」之意,這種轉變詞性的修辭法稱為
「轉品」。下列「」中 的字,何者「沒有」使用此種修辭?
(A)但微「頷」之 (B)「鞭」數十,驅之別院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17.有關良馬對一文的寫作手法,下列何者正確?
(A)篇幅雖短,但詞藻華麗,「對偶」修辭居多,寓意深刻
(B)以對話形式寫成,其中宋高宗對岳飛的讚許是本文重心
(C)利用誇飾寫作技巧,將良馬和劣馬作深入的描繪與比較
(D)譬喻貼切,隱含賢才應自重自愛,暗示上位者要善待賢才
18.(甲)屬「之」廷尉 (乙)上使立誅「之」 (丙)唯陛下察
「之」 (丁)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戊)今法如此而更重
「之」。以上五個「之」字指犯人的有哪些?
(A)甲乙丁 (B)甲丙戊 (C)乙丙丁 (D)乙丙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