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共 4頁
20.已知使 1 g 的水溫度上升 1℃所需的熱量等於 1卡,而使 1 g 的甘油溫度上升 1℃所需的熱量小於 1卡。若將 50g、
30℃的水與 50g、90℃的甘油混合,且混合過程中並無熱量散失,也未產生揮發或蒸發的現象,則下列何者最可能
為此混合液體的末溫?(A)小於 30℃ (B)介於 30~60℃ (C)等於 60℃ (D)介於 60~90℃。
21.質量 20 公克,30℃的水,吸收 500 卡的熱量後,溫度上升了多少℃?
(A) 55℃ (B) 40℃ (C) 25℃ (D) 20℃
22.下列有關常見物質的化學式正確的有幾個?
甲、氧化鎂 MgO 乙、氯氣 Cl 丙、二氧化碳 CO2 丁、硫酸銅 CuSO3 戊、氫氧化鈉 NaOH
(A) 4 個 (B) 3 個 (C) 2 個 (D) 1 個
23.在一大氣壓下,甲、乙、丙、丁四組實驗中的容器內分別裝有一支溫度計及冰或水,當四組實驗分別達熱平衡時,
如圖所示。已知此時其中一支溫度計的溫度顯示為 4°C,則此溫度計應屬於哪一組實驗?
甲 乙 丙 丁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4.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常伴隨能量的變化,下列何者為放熱反應?
(A)粉紅色的氯化亞鈷試紙烘乾之後變藍色 (B)固態乾冰昇華變成二氧化碳氣體
(C)裝熱水時空氣中會出現白色煙霧 (D)氧化汞照光會分解產生氧氣和汞
25.下圖中兩容器中裝有等量且同溫度的水,若加熱相同的時間後,請問何處的溫度最低?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6.有關於原子結構的發展史及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電子帶負電,為英國科學家湯姆森所發現 (B)拉塞福發現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環繞原子核
運動 (C)查兌克認為原子核會帶正電是因為中子的存在 (D)三種粒子發現的先後順序為電子—質子—中子
27.以溫度 60℃、質量 M1公克、比熱 0.4 cal/g-℃的甲液體與溫度為 20℃、質量 M2公克、比熱 0.1 cal/g-℃的乙液體混
合,其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如下圖,若混合過程中無熱量的散失,兩液體也未發生揮發或蒸發的現象,求兩液體質量
M1與M2的比為何?(A) 1:3 (B) 1:4 (C) 4:3 (D) 3:4
28.此X物質的沸點是多少度? (A) 0℃ (B) 40℃ (C) 80℃ (D) 120℃
29.請問哪一個過程吸收的熱量最多? (A) O 至A (B) A 至B (C) B 至C (D)C 至D
30.試求出 X物質液態時的比熱? (A) 0.2 cal/g-℃ (B) 0.3 cal/g-℃ (C) 0.5 cal/g-℃ (D) 0.8 ca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