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國文科第1頁,共 5頁
臺北市民族實驗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一學季成就評量 八年級國文科試題
一、 字音字形(每格 1分,12 分)
1. 口「ㄓㄨ」筆伐
2. 民情「ㄩˊ」論
3. 「ㄐㄧㄠˇ」潔月光
4. 小心謹「ㄕㄣˋ」
5. 「ㄓㄢˋ」抖不止
6. 「ㄅㄧㄢˋ」論比賽
7. 千里「迢」迢
8. 自出機「杼」
9. 「嗟」來之食
10.朝「暾」暮雲
11.天上星「宿」
12.涇「渭」分明
二、 選擇題(每格 2分,26 分)
1. 下列何者含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感嘆?
(A)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B)庭中
有奇樹,綠葉發華姿 (C)纖纖濯素手,
札札弄機杼 (D)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
語。
2. 下列「成語」和歷史人物配對,何者正確?
(A)老嫗能解:李白 (B)一字千金:韓
信 (C)約法三章:劉邦 (D)韋編三絕:
孔明。
3. 「纖纖擢素手」的「素」字,是「潔白」
的意思。下列各項的「素」字,何者也是
「潔白」的意思? (A) 「素」月當空
(B)「素」昧平生 (C) 「素」食主義
(D) 衣食樸「素」。
4. 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
形相同? (A)聞者為沾「ㄐㄧㄣ」/榮
民「ㄐㄧㄣ」貼 (B)母「ㄇㄛˋ」喪不
臨/「ㄇㄛˋ」契絕佳 (C)未盡反「ㄅ
ㄨˇ」心/亡羊「ㄅㄨˇ」牢 (D)使「ㄦ
ˇ」悲不任/「ㄦˇ」虞我詐。
5. 〈張釋之執法〉一文中,下列哪一項是張
釋之在辦案的過程中所強調的原則?
(A)危害國君,罪不容赦 (B)刑罰輕重,
因人而異 (C)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D)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6. 「在古人之後,議古人之失,易;處古人
之位,為古人之事,則難。」這句話的涵
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 不可以律
己之律律人 (B)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C) 事非經過不知難 (D)今之視古,亦
猶後之視今。
7. 下列「」中的字,何者讀音「不同」?(A)
「即」興表演/「既」往不究 (B)緝「捕」
歸案/「哺」育後代 (C)百鍊鋼成繞指
「柔」/「蹂」躪百姓 (D)不容抵「賴」
/猶如天「籟」。
8. 「聞蹕,匿橋下。」中的「聞」字意思與
下列選項何者相同? (A)「聞」香下馬
(B)國際新「聞」 (C)略有所「聞」
(D)臭不可「聞」。
9. 古典詩歌之中常見「類疊」的用法,請問
下列詩句之中,何者「並未」使用類疊?
(A)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B)
上言長相思,下言加餐飯 (C)相去日
已遠,衣帶日已緩 (D)纖纖濯素手,
札札弄機杼。
10. 詩人席慕容在〈一棵開花的樹〉中以第一
人稱書寫,詩中常見「你、我」的用法,
請問下列誰的推論最為正確?(A)柏恩:
為了讀起來有韻律感 (B)智棋:為了
能讓讀者有共鳴 (C)津瑜:為了還原
對話的情境 (D)莞長:為了還原作者
的經歷。
11. 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牛郎與織女相會之
日,此日婦女多會對月穿針引線,在庭院
中祭拜,乞求雙手靈巧,長於刺繡,此即
「乞巧節」由來,請問下列詩句何者是在
描述這項習俗?(A)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鉤 (B)正抽碧絲鏽紅羅,
忽聽黃鶯斂翠蛾 (C)欲教針線嬌難解,
暫弄琴書性已便 (D)家人競喜開妝鏡,
月下穿針拜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