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科第1頁,共 4頁
臺北市民族實驗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一學季成就評量八年級歷史科試題 姓名:_________
選擇題(每題 3分,第 33 題4分)
1. ( )關於西周封建制度下社會階級的內
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平民
擁有土地,無須為貴族工作 (B)
可以區分為貴族、平民與奴隸三個
階級 (C)社會階級可隨時加以更
動 (D)貴族中地位最高的是諸侯。
2. (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整頓內政,
並提出「尊王攘夷」的號召。請問:
其中的「王」與「夷」分別指的是
下列何者? (A)周天子、外族 (B)
齊桓公、春秋諸國 (C)西周天子、
春秋諸國 (D)齊桓公、外族。
3. ( )秦始皇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
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
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但統一前各國
的法度、文物形式不盡相同,為了
方便統治,於是推行統一文物。請
問:統一的文物不包括下列何者?
(A)語言 (B)文字 (C)貨幣 (D)
度量衡。
4. ( )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度改行郡縣,郡
縣的長官由朝廷調派。這項重要行
政措施的轉變,對當時的政局有何
影響? (A)造成外戚與宦官的奪
權 (B)形成藩鎮割據 (C)中國自
此中央集權 (D)引發民亂。
5. ( )秦始皇廢除封建,設置郡縣。關於
郡縣制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郡縣的長官由郡縣自行推舉
(B)郡縣制度是中央集權的基礎
(C)郡縣官職是採世襲的 (D)郡縣
制度的實施,促成各地諸侯國的權
力強大。
6. (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經濟的變動劇
烈。請問:下列何者為此時期的特
色? (A)各國貨幣統一 (B)貴族
沒落與平民崛起 (C)語言文字相
同 (D)官辦學校盛行。
7. ( )「各地州郡長官每年必須向政府推
舉『孝子』、『廉吏』各一人,以
因應政府取才的需求,若有違反則
將追究相關事責。」這應該是何時
期的取才情況? (A)秦朝 (B)漢
朝 (C)西周 (D)商朝。
8. ( )「一般政府用人選才,強調的不但
是人的能力,更重視道德操守,但
是這個時代卻不一樣,選舉人才看
重的是家世背景,而非個人的才
德。這樣一來,朝中的高官厚位都
被名門貴族占據,真正的人才反而
無法被政府延攬。」上文提到的應
該是哪個時代的選才問題? (A)
西漢 (B)東周 (C)秦朝 (D)魏
晉南北朝。
9. ( )科舉考試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一種重
要選拔官員的制度,它不問家世,
不須舉薦,主要以考試成績決定取
捨,這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深
遠影響。請問:此種選才制度的施
行,開始於哪個朝代? (A)東漢
(B)曹魏 (C)隋代 (D)宋代。
10. ( )中國在歷史的發展下,逐步形成了
一整套規範嚴密的文官制度。隨著
時代演變,發展出不同的選官制
度,其中九品官人之法的創立,與
當時何種背景有關? (A)貴族沒
落、平民崛起 (B)百家爭鳴、學風
興盛 (C)社會動盪,地方推舉孝廉
難以實行 (D)世族沒落,國家用人
唯才。
11. ( )附圖是中國非常著名的建築,東周
時期就開始興建,秦代時將各國所
興建的部分連結起來。請問:這個
建築的主要作用為何? (A)預防
土地沙漠化 (B)阻擋北方外族的
入侵 (C)當作國與國之間的邊界
(D)加強中央對於各地的控制。
12. ( )絲路的開通,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
流,其中又以哪個宗教的傳入,對
中國文化影響最深遠? (A)佛教
(B)道教 (C)天主教 (D)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