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 1學期 8年級第 1次定期考試歷史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1~20 題每題 3分/21~30 題每題 4分)
( )01、商朝、周朝建立以來,統治者為了管理新取得的疆土而推行封建制度,賜予被分封者土地及治理地方的權力,藉
此穩固統治。請問:下列哪一人物不會是被分封的對象?
(A)天子有血緣關係的弟弟 (B)天子的岳父 (C)戰功顯赫的大臣 (D)因孝順被舉薦的百姓。
( )02、封建制度是鞏固西周政治、社會秩序的主要力量,而當時的貴族須配合下列哪一項制度,才得以使封建制度維持
運作? (A)禮樂制度 (B)郡縣制度 (C)太學制度 (D)推舉孝廉。
( )03、某本傳記中寫道:「□□曾在齊國實施一系列的改革使其趨於富強,並要求各地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協
助小國攘除夷狄等族群的威脅,終於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成為中原第一霸主。」請問:上述傳記中□□是指誰?
(A)管仲 (B)商鞅 (C)嬴政 (D)張騫。
( )04、戰國時代以來,各國君主紛紛講究富國強兵之法,其中尤其以何人的變法最為成功,奠定其國家統一中國的基礎?
(A)周公 (B)張騫 (C)商鞅 (D)管仲。
( )05、「君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其下有輔佐推動政務的宰相,以及文武官員,地方上的郡縣長官也由君王直接任命。
這些大小官員大部分不再是憑血緣世襲的封建貴族,而是平民出身的才學之士。」請問:上文最能說明中國歷史
上何種情況的發展? (A)世族社會的萌芽 (B)地方諸侯的割據 (C)禮樂制度的規範 (D)中央集權的形成。
( )06、周王室東遷後,鄭國由於國勢強大,久久不履行諸侯對天子的義務。依據周朝規定,封國國君三年不入朝進貢,
即被視為叛逆。周王於是號召一些小國軍隊,合力討伐鄭國,結果為鄭國所敗,率軍親征的周王也中箭,差點被
俘。請問:上述史實反映出何種政治上的變化?
(A)戰爭規模逐漸變小 (B)天子地位日漸低落 (C)封建體系愈趨穩固 (D)儒家思想屹立不搖。
( )07、承上題,導致周王室東遷的主要原因為何? (A)犬戎入侵 (B)諸侯叛變 (C)匈奴入侵 (D)民變四起。
( )08、右圖為中國歷史上某位皇帝的功績, 請問:是指哪一位歷史人物?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北魏孝文帝。
( )09、吳大任是東周時代的平民,在他的生活中可能見到哪一景象?
(A)拜孔子為師,學習法家思想
(B)聽聞齊王任用商鞅推動改革
(C)天子地位高,諸侯屏障中央
(D)國君唯才是用,平民可任官。
( )10、歷史老師在課堂中說道:「中國在貴族掌政的階段,平民沒有受教育的機會,但隨著貴族階層沒落,貴族流落民
間靠講學維生,造成私人講學風氣盛行,且國與國之間競爭激烈,國君競相爭取人才,能力傑出者甚至可以居卿
相之位……。」請問:老師講述的現象應該出現在下列何時期?
(A)西周時期 (B)春秋戰國時期 (C)秦漢時期 (D)魏晉南北朝。
( )11、李小威出身於世家大族,他結交的朋友都是和他同樣出身的人,他的父親與哥哥也長期擔任政府高級官員,掌控
政治權力,及擁有免賦稅、免勞役等特權。請問:下列哪一種人才選拔辦法的實施,是造成世族壟斷政治權力的
主要原因? (A)採行封建世襲 (B)實施九品官人之法 (C)地方官推舉孝子、廉吏 (D)採用科舉制度。
( )12、漢代選人任官時多以熟讀哪一家學術經典為標準,使累世為官的經學世家地位漸形重要?
(A)法家 (B)墨家 (C)道家 (D)儒家。
( )13、下表是小諾整理的鮮卑姓與漢姓的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