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興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地理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57.53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9-21,离现在 5 3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 1學期年級第 1次定期考試地理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選擇題 (1-32 每題 3,33.34 2)
1. 中國西北部內陸地區降水普遍稀少但部分地區仍可以夏季高山融雪所帶來的水源發展農業請問這種農業的類型稱
為下列何者? (A)水田農業 (B)旱田農業 (C)集約農業 (D)綠洲農業。
2. 中國的人口分布大致可以黑河與騰衝連線為界其東西兩側的人口分布特性大不相同請問下列有關中國人口分布
的描述何者正確? (A)該線以西人口分布密集 (B)該線以西人口成長較快(C)該線以東人口總數較多 (D)該線以東
人口密度較小。
3. 中國的族群組成多元不同民族的分布地區因環境特性相異而使其適地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樣貌請問下列中國
哪一個地理區少數民族族系眾多文化多元而複雜? (A)雲貴高原 (B)青藏高原 (C)華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4. 印尼最大的唐人街位於雅加達的草埔(Glodok)。 草埔知名的建築物金德院,便是當地最早的華人寺廟之一。除印尼之
許多東南亞國家也有不少華人居住請問這些華人的祖先原先最可能居住在中國境內哪種地理環境? ()水草
豐美的草原 ()丘陵或沿海平原 ()群山環繞的盆地 (D)景色單調的窰洞
5. 中國的地勢大致可分成三級階梯。請問:分成三級階梯的主要依據為何? (A)平均海拔高度 (B)地形種類多寡 (C)
地質岩層排列 (D)主要山脈走向。
6. 近代以來中國人口不斷增加對糧食的需求也與時俱增傳統中國農民常透過下列哪些方式來增加糧食的生產? ()
製造堆肥以提高土壤肥沃度 ()研發殺蟲劑以利減少病蟲害 ()改良耕具用以提高耕作效率 ()發明農耕機器減少
勞力使用 ()開發邊際土地擴大耕種面積 (A)甲乙丙 (B)甲丙戊 (C)乙丙丁 (D)丙丁戊。
7. 中國地形複雜,下列哪一個地形區為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 (A)雲貴高原 (B)黃土高原 (C)青藏
高原 (D)內蒙古高原。
8. 中國某地的農民有句俗諺「三天無雨苗發黃下點急雨土沖光山洪爆發遭大殃」主要是因為該地區的土層質地鬆散,
易受流水侵蝕也導致地表形成千溝萬壑的地形特色請問這句俗諺最有可能是反映中國哪一個地形區農民的生活經
驗? (A)東南丘陵 (B)黃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準噶爾盆地。
9. 中國的人口空間分布不均,下列有關各地人口分布多寡的敘述,何者正確? (A)東南部地形多山,人口總數少於西北
(B)東北部乾燥少雨,人口密度小於西南部 (C)西南部交通不便,人口增加較東北部慢 (D)西北部工商發達,人
口移入較東南部多。
10. 近代中國的人口成長,受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響? ()政治局勢 ()天災人禍 ()經濟發展 ()族系眾多 ()
通建設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丁戊 (D)丙丁戊。
題組一
圖甲是中國牧業分區圖。請問:
11. 內蒙古高原東部以放牧為主,西側則以逐水草而居較多,造成兩地畜牧方式有所差別的原因
為何? (A)氣溫 (B)地形 (C)雨量 (D)土壤。
12. 內蒙古西側以水平移動的方式轉換牧場,青藏高原以垂直移動的方式轉換牧場,造成兩地間
牲畜不同移動方式的主要原因為何? (A)季風 (B)地形 (C)緯度 (D)距海遠近。 圖甲
題組二
海陸風向對於氣候的影響相當明顯,圖一為某地的海陸氣壓現象。請問: 圖一
13. 依圖一內容判斷,當時的氣候特色主要為何?
()乾燥東風 ()溼潤東風 ()乾燥西風 ()溼潤西風。
14. 氣壓高低會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如圖一所示。若此時陸地上出現高氣壓,最可能為哪一
個季節的大氣現象?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題組三
中國的人口總數眾多,而人口問題已成為未來重要的課題。圖二為中
國的人口分布狀況,請依圖二中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5. 圖二顯示出目前中國的重要人口問題之一為何?
()人口過多 ()分布不均 ()教育低落 ()性別不均。
16. 圖二中甲、乙連線以東的地區,因受到何種因素的影響而成為人口稠密區?
()地勢較高 ()氣溫涼爽 ()礦藏豐富 ()氣候溼潤。
17. 若以地區而言,下列中國哪一個地區的人口分布較為稀疏? ()珠江三角洲
()長江中下游平原 ()華北平原 ()東北平原。 圖二
18. 就中國人口分布的狀況而言,其影響因素不包括下列何者? ()產業 ()地形 ()氣候 ()面積。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 1學期年級第 1次定期考試地理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題組四
中國面積相當廣大,人口眾多,目前仍是以第一級產業活動為主。圖三為該國境內的農牧業活動分布
圖,請根據圖三中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圖三
19. 圖三中呈現了中國境內的農業及牧業活動的分布地區根據其位置判斷其分界線最主要為下
列何者? ()年降水量 500 毫米 ()等高線 500 公尺
()年均溫 0℃等溫線 ()一月月均溫 0℃等溫線。
20. 圖三中呈現了水田區及旱田區,通常在旱田區適合種植的主要農作物中,下列何者為非?
()小麥 ()玉米 ()高粱 ()稻米。
21. 畫分水田區和旱田區的界線有()等高線 500 公尺 ()年溫差 20 ()一月月均溫 0℃等
溫線 ()年降水量 750 毫米等雨量線。正確的是哪兩項?
()甲乙 ()丙丁 ()甲丁 ()乙丙。
題組五
圖四是中國三大氣候類型分布圖,圖中有甲~戊六地點,請問:
22. 圖四中何者的夏季月均溫可能最低? (A) (B) (C) (D)己。
23. 圖四中何者的年溫差可能最大? (A) (B) (C) (D)己。
24. 圖中哪一地的年降雨量最多,年均溫最高,[蕉風椰影,碧海藍天]充滿熱帶風情? 圖四
(A) (B) (C) (D)
25. 在旅遊雜誌上看到一篇記載中國鐵路特色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寫著「這一條路線的火車車廂
特別設有氧氣供應設備,以防乘客高山症的發生。」這段文字是在介紹圖四中哪一個地的火車
特徵? (A) (B) (C) (D)己。
26. 圖五為某地的氣候資料。此氣候圖屬於圖四中何地的氣候類型?
(A) (B) (C) (D)丁。
題組六
圖六甲、乙、丙、丁為小新暑假的旅遊計畫路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圖五
27. 小新從甲路線到乙路線時必須要在當地市集購買適應當地氣候與當地的交通工具
請問他應該購買哪一種交通工具最適合? (A)駿馬 (B)犛牛 (C)水牛 (D)駱駝
28. 從甲路線到丙路線的路途當中,小新最需注意會有什麼狀況發生? (A)天氣高溫而
中暑 (B)夜間溼氣重得皰疹 (C)日夜溫差大易傷寒 (D)植被茂密而蟲蛇多。
29. 行至丁路線時,小新在此地住宿蒙古包,適逢夏季,依照風向來說,要讓帳篷開門吹
到自然風來降低暑熱他應該要將帳篷的門朝向哪一個方向? (A)東北方 (B)西北
(C)東南方 (D)西南方。
圖六
題組七
中國目前的人口數約為全世界人口的
15,因此各項人口的相關問題便成了亟待解決的課題。請問:
30. 中國目前透過各種方法以降低其人口的成長,但效果不盡理想。這和下列哪一項因素的關係最大?
()政府效能不彰 ()鄉村文盲過多 ()人口總數過多 ()傳統觀念難改。
31. 目前中國的人口問題除了人數過於龐大之外,還有許多嚴重的問題,但不包括下列何者?
()人口結構失衡 ()教育水準低落 ()人口分布不均 ()勞動人口不足。
會考題
32. 下列為四張中國重要山脈與地形區的相對位置圖,其中,何者北方的方位標示應指向圖中右側?
(A) (B) (C) (D)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 1學期年級第 1次定期考試地理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3
33. 附圖為中國某一氣候資料的等值線分布圖,圖中甲<乙<丙<丁,則該氣候資料應為下列何者?
(A)年雨量 (B)年溫差 (C)七月均溫 (D)年雨量變率。
34. 中國某行政區的南部位於農牧過渡地帶因氣候乾燥少雨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及自然災害頻繁被聯合國認
為是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因此 2011 年當地政府對人民實施搬遷計畫。上述行政區應是圖中何者?
(A) (B) (C) (D)丁。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