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障礙者之心理議題
•哈維和萬林威(Harval&Greenway,1984)研究發現肢障者比一
般人的自我價值感低落,有較高的焦慮,對自己缺乏整體性的
概念。而其主要心理障礙包括:
•常感孤立、自我設限:由於無法行動自如、活動範圍受限,所
接觸的生活領域及經驗也隨之受限,因而產生物理空間的孤立
感。再者,少數肢障者由於對自身的障礙具有高度的自卑,會
避免與人接觸,在心理上則形成孤立,影響了自身與別人的情
感交流。
•自我貶抑:自卑感未必是每個障礙者的人格特質,但部分肢障
者由於長期生活需依賴他人,難免自覺無能而自慚形穢。生理
缺陷活動受限,在部分遊戲或職業競爭中居於劣勢,亦多少帶
來自憐與自卑,因此常引發肢障者自我價值感偏低。再者肢障
者在他人好奇的注視、無知孩童的取笑,或某些人不合宜的同
情心表現下,時時觸及傷痛而難自我肯定。
•對前途悲觀:障礙程度較高者,由於長期仰賴他人,內心容易
敏感與沉浸缺乏安全感的焦慮中,深恐別人嫌惡而遺棄。輕微
者,則擔憂身形殘缺影響職業或生涯規劃的發展,因此他們會
比一般人更早思考未來求職、婚姻、個人健康等問題,外顯行
為上就容易呈現猶疑不定、缺乏自信、討好、過度表現、焦慮
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