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社家署2022脆弱家庭服務評估簡報

pdf
7.57 M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2022
服務對象認識與評估脆弱家庭
簡報大綱
2
前言
辨識脆弱家庭與需求
認識社福中心與服務
結語
三大目標
策略一布建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整合社會救助與福利服務
策略二整合保護性服務與高風險家庭服務
策略三、 整合加害人合併精神疾病與自殺防治服務
策略四、 整合跨部會服務體系
以家庭為中心
以社區為基礎
家庭社區為基石
前端預防更落實
簡化受理窗口
提升流程效率
整合服務體系
綿密安全網絡
3
前言:社福中心的政策依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
4
危機家庭
脆弱家庭
一般家庭
發生家庭暴力性侵害兒少/
老人/身障等保護等問題之家庭
因貧窮風險與多重問題造成物質
生理心理環境的脆弱性
重支持與服務介入之家庭
支持與照顧成員功能健全之家庭
前言:社福中心的服務對
6
倡導者
系統連結者
增能者
服務提供者
社福中心
中介者
資訊者
策略目標
為家庭築起
安全防護網
讓社區成為支
持家庭的推手
從扶貧到
脫貧自立
設置154處社福中心
積極發展脫離貧窮措施
建立因地制宜的社福中心整合模式
強化社福中心提供脆弱家庭服務量能
精進社區脆弱家庭預警機制
前言:社福中心的策略目
6
遇問題明確可找尋
法定服務體系
單位協助
問題多重(未明)者可先
社福中心
關懷e起來網站線上求助
https://ecare.mohw.gov.tw
當發現疑似脆弱家
庭需要被協助時
諮詢或協助
前言:社福中心的任務定(1)
民眾求助
家庭/社會福利服務
中心受理窗口(詳策略
)
民眾熟悉近便或法定
通報窗口(詳策略一、三)
辨別問題與
需求面向
涉及貧窮、高風險(
低危機)福利需求
學生輔導(教育)
就業協助(勞政)
少年輔導(警政)
治安犯罪(警政)福利中心整
體家庭需求
評估
就醫協助
情緒穩定/心理支持
關懷訪視
加害人處遇
加害人社區監控
現行服務網
絡機制協助 保護個
案服務
自行求助/親友求助
/網絡轉介/責任通
/主動發掘/其他
其他網絡需求 心理健康需求
安全需求及高
風險保護需求
貧窮、高風險
福利需求
其他福利需求 合作
共案
社會福利需求
整合受理窗口不漏接個案 窗口零拒絕,不錯失個案
前言:社福中心的任務定(2)
自行求助
政策
補助
督導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社區家庭
服務提供者
被通報、轉
網絡單位、團體、
機構
調查評估
提供服務
(教育、勞政、警政等部會)
執行策略
中央與地方協力合作
前言:社福中心的網絡合(1)
推動成果
第一線實務層級運作機
地方行政層級運作機制
中央決策層級運作機制 教育 勞政 警政 其他
部會
建立跨部會政
策溝通平台
(4個月1)
(定期)跨網絡
溝通平台會議
整合服
務組織
強化區域網絡
聯繫機制
落實跨網絡
整合服務
(不定期)
絡溝通機制
(合作協調會)
以家庭為中心的
跨網絡個案研討
跨資訊系統
整合機制
調
中央與地方政策溝通會議(2個月1)
(不定期或每季1)
(每季1)
前言:社福中心的網絡合(2)
辨識脆弱家庭與需求
服務對象認識與評估–脆弱家庭
01
9395年間,社會發生數起父母殺子後自殺的不幸案件,
分析此類父母生前對子女並無虐待跡象,自殺原因以失業
負債、貧困等經濟壓力最多,占57%;其次為遭受婚姻
情挫折,占22%
.02
此等幾乎非屬113保護專線通報案件,有必要擴大篩
建置兒少高風險家庭處遇服務及6歲以下弱勢兒童主動關懷
方案,建立預警機制。
03
然而,兒少高風險家庭服務,因採取服務委託(民間)方
式辦理,對亟待公權力介入之高風險家庭構成執行上困境
爰於106年起重新檢討公私部分分工,重新架構服務網
(脆弱家庭)
脆弱家庭服務的發展(1)
01
02
03
04
研訂「高風險家庭評估表」作為
評估高風險家庭之指標
93
實施「推動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
處遇實施計畫」
94
訂頒「兒童及少年高風險家庭通
報及協助辦法」
101
行政院核定「強化社會安全網計
畫」高風險家庭轉型分流為脆弱
家庭
107
脆弱家庭服務的發展(2)
家庭的脆弱性是一個多面向的概念,是由許多相互關連之因素,如持續性
財務不安全、失業、低教育程度、家庭暴力、不良親職功能、不安全或不
良住宅、以及身心健康問題等因素交織形成
家庭的脆弱性影響整個家戶,並進而讓家庭處於犯罪、中輟、長期失業或
不安定等負面環境或風險中,造成家庭被邊緣化,進而被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OECD,2015)
脆弱家庭的定義(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家庭因貧窮、犯罪、失業、物質濫用、未成年親職、有嚴重身心障礙兒童
需照顧、家庭照顧功能不足等易受傷害的風險或多重問題,造成物質、生
理、心理、環境的脆弱性,而需多重支持與服務介入的家庭。
脆弱家庭的定義(社安網計畫)
13
脆弱家庭的定義(1)
脆弱家庭 薄冰
家庭的「脆弱性」是不涉及價值判斷,僅就家庭境況
的事實呈現進行評估以掌握家庭面臨的需求、問題
及所持有資源對家庭功能發揮之影響
協助脆弱家庭
減輕壓力(移除脆弱原因)
增加支持(挹注支持資)
親職
功能不足
失業
傷病
陷困
家庭關係
衝突
23
脆弱家庭的定義(2)
15
堅固(韌性)
脆弱
1
2
脆弱家庭
如履薄冰
支撐不夠或負荷太重
將落入險境
支持家庭
賦權增能
解決問題 減輕負荷
挹注資源 培力自立
02
脆弱家庭的定義(3)
脆弱家庭 危機家庭
發生家庭暴力性侵害兒少/
老人/身障等保護等問題之家
因貧窮、風險與多重問題,造
成物質、生理、心理、環境的
脆弱性,而需多重支持與服務
介入之家庭
高風險家庭
一般家庭
足以提供物質
生心理、情感及
保護功能之家庭
16
強化社會安全網重新分流高風險家庭:危機家庭由保護系統介入;脆弱家庭由社福
中心提供家庭整合性服務。
辨識脆弱家庭
家庭經濟陷困需要接受協
工作不穩定或失業
急難變故
家庭成員因傷病有醫療或生活費用需求
家庭因債務、財務凍結或具急迫性需求
家庭關係衝突或疏離需要
受協助
親密關係、家庭成員關係衝突(未達
家庭暴力程度)或疏離致家庭成員身
心健康堪慮
兒少發展不利處境需要接
協助
主要照顧者資源或教養知能不足,
且無合適替代性照顧者或輔佐人
具特殊照顧需求兒少,致主要照顧
者難以負荷或照顧困難有疏忽之虞
兒少不適應行為,係因家庭功能薄
弱致有照顧問題
個人生活適應困難需要接
協助
自殺/自傷行為致有服務需求
因社會孤立或排除的個人致有服務
需求
家庭成員因傷病不利處境
需要接受協
家庭成員生活自理能力薄弱或其他不
利因素,致有特殊照顧或服務需求
疑似或罹患精神疾病致有特殊照顧或
服務需求
酒癮、藥癮等成癮性行為致有特殊照
顧或服務需求
家庭遭逢變故需要接受協
天然災害或意外事故等突發性事件
致家庭支持功能受損
家庭成員突發性變故致家庭支持功
能受損
脆弱家庭需求面向與脆弱性因子,係完整描繪家庭可能面臨各面向「脆弱因子樣態參考,期引導社工員以家庭為
中心評估,可完整涵蓋家庭及不同成員可能遭遇之脆弱性以決定介入或資源連結面向,更完整。開案指標
檢視
清單
概念
使用對象1:社工、網絡人員
用途:辨識脆弱,精準連結資源
需求面向與辨識因子非開
案指標,而是透過指標全
面評估家庭需求,依資源
需求決定服務方式與內容 27
辨識脆弱家庭-需求面向與脆弱性因子
工作不穩失業
家中主要生計者連續失業6個月以上
家中主要生計者突發性遭受資遣或非自願性失業。
家中主要生計者為低薪非典型就業型態
因家庭成員傷病醫療致家庭經濟陷困
因疾病、傷害事故就醫所生健保之部分負擔醫療費用或健保給付未涵蓋之醫療
用,以最近三個月之累計,達新臺幣3萬元以上,且影響家庭成員日常生活。
急難變故
因天災、意外或非個人因素致家庭經濟陷困,且影響家庭成員日常生活。
家庭因務、財務凍結或具迫性需求
產或存款帳戶因遭強制執行、凍結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時運用,致生活陷於困境
18
*註:參考樣態係提供辨識之參考,家庭脆弱性仍須視情況評估,不限於此。
脆弱性因子
脆弱性因子3
脆弱性因子2
參考樣態:
脆弱性因子1
參考樣態1
參考樣態
參考樣態:
參考樣態2
參考樣態3
辨識脆弱家庭-需求面向(1) 家庭經濟陷困需要接受協
天然災害意外事故突發性事件致家庭支持功能受損
因天然災害或意外災害致家庭成員生命、財嚴重受損,影響家庭基本生活功能
家庭成員突發性變故致家庭支持功能受損
家庭成員死亡或失蹤。
家庭成員入獄服刑。
家庭成員突患重大傷病
19
脆弱性因子
參考樣
態:
參考樣態1
參考樣態2
參考樣態3
脆弱性因子2
*註:參考樣態係提供辨識之參考,家庭脆弱性仍須視情況評估,不限於此。
辨識脆弱家庭-需求面向(2) 家庭支持系統變化需要接受協助
親密關係衝突(未達家暴)或疏離致家庭成員身心健康堪慮
主要照顧者與夫妻、同居人、伴侶間經常發生口語衝突、冷戰等,致影響家庭成員日常生活
主要照顧者離婚、失婚後與他人同居,且頻繁更換同居人,致影響家庭成員日常生活
20
脆弱性因子1
參考樣態1
參考樣態2
參考樣態3
參考樣態4
*註:參考樣態係提供辨識之參考,家庭脆弱性仍須視情況評估,不限於此。
辨識脆弱家庭-需求面向(3) 家庭關係衝突或疏離需要接受協
家庭成員(如親子、手足、代間關)中時常爭吵、有帶年幼子女與人同居、或有離家出
走之念頭,致影響家庭成員日常生活。
非親屬關係同住人口眾多,家庭關係衝突或疏離,致影響家庭成員日常生活
脆弱性因子2家庭成員關係(未達家暴)或疏離家庭成員身心健康堪慮
主要照顧者資源教養知能不足,且無合適替代性照顧者或輔佐人
主要照顧者失蹤或失聯,且無合適替代性照顧者或輔佐人
主要照顧者資源匱乏或資源不無力提兒少基本生活所需或無法協助兒發展所需資源
未成年父母且親職功能不足
學齡前子女數3個以上之家庭且家庭功能不足。
居住不穩定,一年搬遷3次以上。
具有特殊照顧需求之兒少,致主要照顧者難以負荷或照顧困難有疏忽之虞
發展遲緩兒童
身心障礙兒少。
罹患重大疾病兒少
兒少不適應行為致有照顧問題,因家庭功能薄弱致有照顧問題
因兒少個人或家庭功能薄弱,致有擅自離家、遊蕩或自我傷害等不適應行為
21
脆弱性因子1
參考樣態1
參考樣態
參考樣態3
脆弱性因子
脆弱性因子3
參考樣態4
參考樣態5
參考樣態1
參考樣態2
參考樣態3
參考樣態:
*註:參考樣態係提供辨識之參考,家庭脆弱性仍須視情況評估,不限於此。
辨識脆弱家庭-需求面向(4) 兒少發展不利處境需要接受協助
家庭成員生活自理能力薄弱或其他不利因素致有特殊照顧或服務需求
有關失能、失智或身心障礙,應優先由長照管理系統及身心障礙服務系統服務
其餘生活自理能力薄弱或其他不利因素,致有特殊照顧或服務需求。
疑似或罹患精神疾病致有特殊照顧或服務需
疑似或罹患精神疾病致家庭成員無力照顧,或影響家庭成員日常生活。
有醫療照顧需求,應同步連結或轉介各地衛生單位
酒癮、藥癮等成癮性行致有特殊照顧或服務需求
使用具成癮性、濫用性等麻醉藥品或酒精致家庭成員無力照顧、未獲適當照顧,或
影響家庭成員之日常生活。
有醫療照顧或戒癮服務需求,應同步連結或轉介各地衛生單位。
22
脆弱性因子1
脆弱性因子2
脆弱性因子3
參考樣態
參考樣態
參考樣態2
參考樣態
參考樣態2
*註:參考樣態係提供辨識之參考,家庭脆弱性仍須視情況評估,不限於此。
辨識脆弱家庭-需求面向(5) 家庭成員有不利處境需要接受協
自殺/自傷行為致有服務需
自殺或自傷行為致家庭成員無力照顧、未獲適當照顧,或影響家庭成員之日
常生活。
有自傷行為,且依自殺通報之簡式健康量表(俗稱心情溫度計)分數 10 分以上
(中重度情緒困擾)或自殺想 2 分以上(中等程度)者。
於知悉有自殺行為情事時,進行自殺防治通報作業
23
脆弱性因子1
參考樣態1
參考樣態2
參考樣態3
因社會孤立或排除的個致有服務需求
社會孤立:與他人缺乏相同的網絡或得到會支持
非正式資源連結薄弱:指被社會排除的家庭或個人,缺乏和社會的接觸或溝
通包含身體、社會或心理因素的排除。
缺乏親屬、朋友、社群、職場、鄰居、宗教團體、學校、醫師、社區機構、
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照顧及社會服務資源。
非屬社會救助法第 17 條所定對象
脆弱性因子2
參考樣態1
參考樣態
參考樣態
參考樣態4
*註:參考樣態係提供辨識之參考,家庭脆弱性仍須視情況評估,不限於此。
TIP:以上都是「脆弱家庭」評估時需辨識之家庭脆弱性,並依脆弱性協助媒合轉介資源
【第1線受理通報或諮詢時,即有明確議題,可依需求直接轉介資源(無須通報脆弱家庭再轉介),以加速服務】
辨識脆弱家庭-需求面向(6) 個人生活適應困難需要接受協助
各網絡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核心
除了眼前的個案,網絡人員於訪視/服務過程也需關注到其他家庭成員或整個家
庭狀況是否需要協助。
請注意是否有疏漏
某位家庭成員行蹤?
他可能也需要幫助。
偕同訪視了解個案及
其家庭成員。
察言觀色留意家庭關
係與親疏距離。
關注成員及環境推敲
經濟境況及照顧情形
24
脆弱家庭服務-網絡單位的辨識與合作(1)
網絡成員很重要!
個案問題需求明確時,可直接循網絡單位現有
服務管道由各網絡人員提供協助,使個案可以
立即獲得協助。
問題多重或未明,可通報社會福利服務中心
用脆弱家庭辨識指標,協助整體評估家庭需求,
連結跨網絡單位的合作,共同服務。
25
的需求和隱憂視而不見可能會錯失改變這個家庭的
機會
脆弱家庭服務-網絡單位的辨識與合作(1)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接獲前項通報後,應對前項家庭進行訪視評
視其需結合警政、教育、戶政、衛生、財政、金融管理、勞政、移民或其他相關
機關提供生活、醫療、就學、托育及其他必要之協助
訪視顯有困難或兒童及少年行方不明,經警察機關處理、尋查未果,涉有犯罪嫌疑
者,得經司法警察機關報請檢察機關處理
脆弱家庭通報:法定網絡合作
26
通報
評估
網絡
合作
網絡合作
非單向通報
是雙向協同服務
認識社福中心與服務
服務對象認識與評估–脆弱家庭
專業
跨域
在地化
社會福利
服務中心
家庭福利
服務中心
兒少及家
庭支持服
務中心
家庭(福利)
服務中心
何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
社福中心家福中
家支中心、家
庭中心!!
同一個單位嗎?
認識社福中心-發展(1)
各縣市因不同時期設
立,名稱略有不同 29
WELFARE
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
發展
93 年行政院通過
家庭政策,提出
建立社區為範圍
的家庭支持中
心,預防與協助
處理家庭危機。
98年起實驗性補
14 縣市設置
19 處家庭福利服
務中心
實驗期
70 年起,台北市
因應社會需要與社
工制度發展,首先
設置社福中心,成
為社工紮根社區的
據點
萌芽期
102年整併單親
中心,強調家庭
中心理念。推動
家庭中心建置計
畫。建立輔導團
隊、分級訓練、
工作計畫與績效
評核、成果發表
等系統化、一致
化的服務模式。
補助14縣設置42
處家庭福利服務
中心
塑型期
107年強化社會
安全網計畫規劃
全國普及布建社
福中心,規劃4
年內完成全國
154處社福中心
布建,建構區域
福利服務輸送網
發展期
認識社福中心-發展(2)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