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特殊教育設計:認識我的身體

pdf
1.14 MB
25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1 年度特殊教育教學示例
學前特殊教育教學設計-我的身體
嘉義市林森國小吳莉蓉老師
壹、設計理念
本班為中重度特殊需求幼兒學習較同齡幼兒慢注意力不易持久抽象、
概念及組織能力弱語言理解尚可班上半數中重度特殊需求幼兒無語言表達,
無法隨情境調整行為依其需求教學設計「功能性課程取向」設定教學目標。
並根據中重度特殊幼兒本身及在適應環境時技能上的需求來選定目標培養獨立
生活的功能(何華國,2004
為了學習多元化加深基本概念「認識自己」為設計理念進行單元「我
的身體」。 運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活潑生動,又有效果的活動,設計適合幼兒
學習操作、重複練習吸引孩子的興趣去操作的活動,利用課程結合肢體動
作的訓練專注力的訓練社會互動的訓練依幼兒發展潛力提供各項刺激使
幼兒適當獲得助。適時提供視覺提示有助於特殊幼兒學習隨著學習者的個別
需求來設計,提昇自然情境教學的類化學習。
教學活動從點點名握手問好摸頭數人數來認識同學及班級人數互動中
解「 同儕」關 進而讓孩子認識自己身體五官孩子們在單元「我的身體」
進入了認識自己的領域希望藉著活動孩子透過觀察操作學習有更深的認
在活動中有更多能力的展現所以我們採用了以下的調整與策略讓特殊需求
幼兒的學習,獲得有效的學習。
貳、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學活動以「我的身體」讓特殊需求幼兒認識自己,直接操作、落實生活
體驗加深特殊需求幼兒學習運用我的身體掛圖、鏡子、拼圖、圖片、字卡,
引發特殊需求幼兒探索的動機吸引特殊需求幼兒對身體五官探索的興趣並設
計身體拼圖及連連看學習單作為練習。
二、學生分析
本班級為集中式學前特教班,班上採混齡,幼兒均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三
足歲幼兒有兩位四足歲幼兒有三位五足歲幼兒兩位其中發展能力仍有個別
差異,就班上特殊需求幼兒的能力現況描述如下:
1
(一)A生:五足歲多障中度
認知能力 1.對認知、音樂律動課程等有興趣。
2.運筆力道較不穩,會在範圍內塗色、運筆。
動作能力 1.因腦性麻痺左半部肢體受限,行動能力以單手完成。
2.平衡協調能力需加強,基本姿勢的控制情形尚可。
語言溝通 語言理解能力尚可,會用簡單語彙及動作表情做簡單的應對,
溝通能力尚需加強。
社會情緒 1.能主動分享玩具,並與他人分享,互動能力尚可。
2.喜歡角落活動,並參與其中。
3.能遵循團體規範,在明確的規則下進行遊戲。
(二)B生:五足歲自閉症重度
認知能力 注意力短暫,學習動機弱,沒有顏色、形狀、配對、對應等概
念,各種概念的認知需多加強。
動作能力 能獨立行走,但卻經常跑、跳、衝撞。不會配對拼排、插棒、
串珠,精細動作較弱。
語言溝通 無口語常以肢體、手勢、表情表達需求。
社會情緒 不主動與人互動,沒有團體活動概念與規範,需協助引導。
(三)C生:四足歲智障重度
認知能力 無認知能力,喜歡聽音樂。
動作能力 1.喜歡將物品握在手中,拿到玩具或物品也會放入口中,
2.腳膝蓋不易彎曲,走路時不太穩,容易跌倒。
語言溝通 無口語常以拉手表示願意,不喜歡時會把頭偏向一邊不理人,
以微笑、目光直視來表達。
社會情緒 1.很喜歡靠近小朋友,但不會和小朋友互動。
2.喜歡吸吮手指,手指常沾口水,小朋友不敢跟她牽手。
3.生氣時會自己打自己的大腿,有時也會用哭來表達情緒。
(四)D生:四足歲智障重度
認知能力 無認知能力,愛聽音樂,喜歡看巧虎,對聲音十分敏感
動作能力 1.不喜歡手部操作,抓握短暫無法持久。
2
2.會獨自行走,平衡不佳。
3.牽著雙手會爬上樓梯,不會下樓梯。
語言溝通 尚無口語表達,需多加強表情、手勢動作的溝通方式。
社會情緒 1.喜歡或高興時會用笑來表達,對於不喜歡的事物會用哭來表
示,只與熟悉的人互動。
2.上課常會自行走動坐不住,情緒不佳時會扯抓頭髮。
(五)E生:四足歲多障重度(天使症候群)
認知能力 對視覺刺激有反應、但無辨識及認知能力。
動作能力 1.無法獨立行走,走、跑、跳能力未發展,能短時間獨自坐在
地板上,需完全協助行動能力。
2.能抓握玩具,很喜歡將玩具放入口中咬。
語言溝通 1.目前尚無有意義之口語表達,語言缺乏,具有發聲能力,如
哭、笑
2.常會開心笑並揮動雙手、雙腳,無主動性表達語言的能力。
社會情緒 1.對於不喜歡的事物會用手推開表示拒絕,會與熟悉的人有較
多的互動。
2.在家睡眠狀況不佳,常會日夜顛倒,情緒受其影響。
(六)F生:三足歲智障重度
認知能力 1.各種概念的認知尚需加強。
2.喜歡畫圖,常以線條塗鴉呈現。
動作能力 能獨立行走,平衡協調能力不錯,具有上下樓梯等簡單運動技
能,精細操作能力佳。
語言溝通 會用簡單的口語及肢體、手勢、表情表達需求。
社會情緒 1.會模仿同儕,喜歡和小朋友互動,但常會互相撥弄小朋友。
2.喜歡探索環境和溜滑梯,有時會鑽到桌子下探索或躲貓貓。
(七)G生:三足歲智障中度
認知能力 1.知道自己的物品名稱如鞋子、餐袋、碗、茶杯、衣服。
2.注意力短暫,較無圖形視覺辨識。
3
3.喜歡拿彩色筆塗色、塗鴉。
動作能力 能獨立行走,平衡協調能力不錯,具有上下樓梯等簡單運動技
能。
語言溝通 可理解許多語彙,有時會以簡單語言或直接肢體動作表達需
求。
社會情緒 1.認識自己、父母及家人,環境的適應能力還不錯,對週遭事
物和環境表現好奇和探索。
2.會模仿同儕,喜歡和小朋友互動,很有人緣。
三、教學方法分析
本班為中重度特殊需求幼兒,教學需考量特殊需求幼兒的身心特質與學習
需求以提升學習者內在的能力與學習動機在教學示例中運用教學方法進行並
做適時的調整。
(一)學習內容的調整在此教學示例中注意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針對中重
度特殊需求幼兒的個別差異在教材方面做了簡化調整提供特殊需求幼兒在進
行「我的身體」課程活動的具體經驗與練習的機會。
(二)學習歷程的調整在此教學示例為了讓特殊需求幼兒獲得有效學習,
調整教學方法採用了以下策略:
1.多重感官教學:使用一種以上感官管道接收外界訊息(何華國,2004), 在學
習環境中盡可能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藉此提昇學生的吸收能力強化
學生的知識吸收能力並有效儲存於記憶中從各種不同的感官刺激找尋記憶
捷徑如視覺記憶、聽覺記憶動作記憶(身體動作)、以及觸覺記憶(小ㄚㄚ
兒童文學學會,2009。當學生一次能運用越多的記憶能力,那麼他的訊息汲
取以及儲存效果都會比只運用一種能力來的好利用多重感官吸引特殊需求
幼兒學習方法用圖片讓特殊需求幼兒看指認拿出身體掛圖讓特殊需
求幼兒操作黏貼身體部位運用身體各部位發出聲音從球的遊戲中增進視、
觸覺刺激,在美勞活動的手腳蓋印畫讓特殊需求幼兒體驗沾上顏料
輪流蓋手、腳印的樂趣。
2.直接教學老師應用組織精密系統層次分明的教材與教法由教師主導教學
將知識分類為基本概念規則一般認知、事實系統重視形成性評量以及教
學技術。藉由系統性發展學生的基礎知識,使學生了解應用於學習新知識之
進而提昇學習品質(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9。班上是中重度特
殊需求幼兒學習動機不佳、認知薄弱需事先準備教材、規劃內容設計系
統層次分明的課程一次教一個重點教完一個步驟立即檢查是否學會
動安排要逐步的呈現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驗讓特殊需求幼兒的學習有成功
4
的經驗增進學習信注重教材教法的變化以具體為主學習運用順序,
教材配合認知的程度教學活動設計要注重系統化藉由系統性發展提昇學習
品質。
3.工作分析是一個將複雜的教學目標分析精簡成一連串教學小單位的過程
於每一個教學目標的分析以學生現階段的能力為考量起點與系統化教學流
程密切配合(楊蓓瑛,2010。提昇學習動機在設計教材教法時,運用工作分
析法把學生的注意焦點簡化將教學的主要概念或大概念大項目視為主要
工作再往下細分為小項目或細目可讓特殊需求幼兒從最簡單的東西依階段
習。為了讓學習輕鬆愉快並能增進其成功經驗特別安排高功能組特殊需
求幼兒與同儕互動的機會由高功能特殊需求幼兒逐步操作示範藉著活動一
次一步驟,讓特殊需求幼兒學習、模仿,以達學習成效。
4.學習環境的調整:
1教學者的調整示例教學中提升特殊需求幼兒的學習首要維持特殊需
求幼兒的注意力單元以有趣化呈現教學者聲音能抑揚頓挫速度有
快有慢用聲調、詞、手勢、動將身體部位的名稱重覆呈現
保持和特殊需求幼兒的眼神接觸,引起學生興趣的學習。
2物理環境的調整營造一個適當的學習情境依教學情境佈置教室。活
進行依特殊需求幼兒的學習情況調整: A 生、F生、G生、B生坐在中間
的椅子,直接面對老師老師可隨時注意其學習狀況E生的擺位椅佔較
大的空間,位置安排在最旁邊C生和 D生兩位的注意力短暫,均沉浸於
「吃手」的自我狀態中就需另一名老師及助理員坐在該生身後進行動
作協助或口語提醒F 生、G生是新生這學期才剛入學尚未建立常規,
喜歡遊走自由行動,除了坐椅子增加穩定度的調整外,會請一位高功能
特殊需求幼兒輪流引導 F 生、G生進行課程活動,從直接教學中建立常
規,減少活動進行的干擾,老師也能從彼此的互動、模仿中觀察其學習
狀況。
5.評量方式的調整針對特殊需求幼兒的個別差異進行評量時我們採取以下策
略:
1實作評量的式:在示例教學中根據特殊需求幼兒實際操作口頭回答
實際完成表現所作的評量老師透過直接觀察特殊需求幼兒表現或間接的
從特殊需求幼兒作品去評量,是否達到目標。
2不同的評量標準在進行評量時對於特殊需求幼兒的個別差異有不同的
評量標準如E生多障重度無口語無辨識及認知能力無法獨立行走。
在進行教學活動評量時會注意其目光是否注視及其身體機能是否有反應
(微笑、轉抬頭、移動身體),如果有就通過;C生和 D生均是智障重度,
5
無認知能力不喜歡手部操作只要能注視或追視、觸圖卡短暫拿取
拼圖及願意手部塗上顏料就通過。B生自閉症重度,各概念學習動機弱,
進行教學活動評量時以指認和操作為主AFG生手部功能佳,
學習模仿表現佳,運用其互動能力與同儕互動促進學習。
四、課程概念與架構圖
(一)課程概念
單元目標與幼稚園課綱關聯
目標設定以活動整合幼兒日常生活習慣以活動為基礎嵌入到孩子感興趣的
功能性上去教導技能依兒童發展以適應行為、認知能力溝通能力、生理
會與情緒這五大領域(傅秀媚2006), 單元幼兒發展中以遊戲貫穿領域,
設計具體操作課程提供各種感覺活動運用身體大小肌肉的遊戲設計合宜的
學習活動在學前特教班裡,讓特殊需求幼兒能認識自己「我的身體」進行
教學活動,設定單元目標為 1.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名稱。2.介紹五官的功用。3.
促進各種感官知覺及動作的發展配合幼兒的認知發展階段以幼兒能具體感受
經驗到的讓幼兒透過遊戲的方式來學習教師安排富有刺激和合理的學習環
允許幼兒操作重視幼兒個別差異的表現以幼兒生活為中心且能以親身
體驗來了解自己身體部分器官的名稱功能透過感官以及大小肉、手眼、手
腳協調的各種學習,提昇學習效果。
6
(二)課程架構
身體部位的認識
(認知、語言)
五官的拼圖
(認知語言動作)
身體發出的聲音
(語言、動作)
肢體動作遊戲
(社會感官知覺動作
頭、頸、手、軀幹、腳
1.身體部位的介紹
2.依指令指出身體部位
3.仿說或說出身體部位名稱
4.找出身體部位圖片黏貼於掛圖上
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皮膚
1.照著鏡子依指令指出五官
2.五官拼圖的介紹
3.循序漸進完成五官拼圖
嘴吹、舌動、拍手、踏腳
1.嘴巴吹氣-呼呼呼
2.嘴巴開合-爸爸爸
3.舌頭-彈彈彈
4.手-拍拍拍
5.腳-踏踏踏
滾、推球
1.雙腳張開坐在地板上
2.雙手滾推皮球
3.站立推大龍球
手腳蓋印畫
1.調好廣告顏料
2.地板上鋪好圖畫紙
3.沾上顏料蓋手、腳印
4.擦拭手腳上的顏料
觸覺體驗
(感官知覺、動作)
7
參、單元活動設計
單元活動名稱
我的身體
教學班級
學前特教班
設計者
吳莉蓉
教學者
吳莉蓉
教學時間
150 分鐘
教材版本
自編教材
指導教授
蔡昆瀛教授、陳麗圓教授
教學資源
圖卡、字卡、掛圖、鏡子、圖畫紙顏料、球、大龍球、大方巾
學生
A F G
障礙
程度
多障中度 智障重度 智障中度
性別
年級
大班
小班
小班
學生
現況
概述
1.能表達想法和主動
回答問題。
2.能說出看過的字。
3.學習動機佳。
4.記憶力不錯。
1.有些字的發音與音調
不太正確但大部分可
了解所要表達的話。
2.
生活經驗不錯上課專
心。
3.模仿能力佳。
1.能回答問題,但聲
音較小。
2.能指認看過的物品
,但抽象概念較差
3.模仿能力佳。
學生
B
障礙
程度
自閉症重度
性別
年級
中班
學生
現況
概述
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指令。
2.尚無口語,多以手勢、肢體動作表達。
3.注意力短暫,學習動機較弱。
學生
C
D
E
障礙
程度
智障重度 智障重度 多障重度
性別
年級
小班 小班 小班
學生
現況
概述
1.無口語,能發媽~
~音。
2.無主動學習意願。
3.操作活動需在協助
下完成。
1.
無口語常以微笑和生
氣表示需求。
2.觸覺防衛,不喜歡觸
摸。
3.學習多
以視覺聽覺學
習。
1.
無口語,多以表情
聲音表達。
2.
無法獨自站立與行
走。
3.
手部操作需旁人協
助。
8
單元目標 活動目標
H
H1、認識身體各部位
的名稱。
H1-1 能依指令指出自己的身體部位。
H1-2 能依所指的身體部位說出其名稱。
H1-3 能將身體部位圖卡黏貼掛圖上。
H1-4 能完成身體部位圖卡的指認。
H2、介紹五官的功
用。
H2-1 依指令指出五官部位。
H2-2 能依所指的五官部位說出其名稱。
H2-3 能完成五官部分的拼圖。
H3、促進各種感官知
覺及動作的發展
H3-3-1
能模仿嘴巴吹氣開合彈舌發出聲音
H3-3-2 能模仿拍手、踏腳發出聲音。
H3-3-3 能和同儕完成身體聲音遊戲。
H3-4-1 能坐在地板雙手推(滾)球。
H3-4-2 能雙手接住滾球
H3-4-3 能雙手拉住大方巾搖晃。
H3-5-1 能願意接受手腳的刺激。
H3-5-2 能完成手部蓋印
H3-5-3 能完成腳部蓋印
ML
ML1認識身體各部位
的名稱。
ML1-1 協助下能指出自己的身體部位。
ML1-2 協助下能找出身體部位的圖卡
ML1-3 協助下能將身體部位圖卡黏貼掛圖上。
ML1-4 從兩張身體部位圖卡中能完成一張的指
認。
ML2、介紹五官的功
用。
ML2-1 協助下能指出五官部位
ML2-2 協助下能找出五官部位的圖卡。
ML2-3 協助下能完成五官部分的拼圖。
ML3、促進各種感官
及粗大動作的
發展。
ML3-3-1 協助下能進行氣、開合、彈的聲音
練習
ML3-3-2 協助下能模仿拍手、踏腳發出聲音。
ML3-3-3 協助下能完成同儕身體聲音的遊戲。
ML3-4-1 協助下能坐在地板雙手推(滾)球。
ML3-4-2 協助下能雙手接住滾球。
ML3-4-3 協助下能雙手拉住大方巾搖晃。
ML3-5-1 協助下能願意接受手腳的刺激。
ML3-5-2 協助下能完成手部蓋印。
ML3-5-3 協助下能完成腳部蓋印。
9
教學內容
時間
評量方式
H1-1
ML1-1
H1-2
ML1-2
H1-3
ML1-3
H1-4
ML1-4
【活動一】找一找 我的身體
一、引起動機:
請小朋友躺在全開的壁報紙上,老師依其
身體輪廓一邊描繪、一邊說出「這是頭、
頸、肩膀、手、軀幹、腳」,加深小朋友印象。
二、發展活動:
(一)展示圖卡介紹身體部位:介紹頭、
頸、肩膀、手、軀幹、腳。
(二)請一位小朋友出來,介紹其身體
部位,讓特殊需求幼兒看自己身
體,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
(三)請特殊需求幼兒根據指令指出自
己的身體部位,一一個別指導、
練習,請特殊需求幼兒實地操作。
(四)再以掛圖介紹「我的身體」,讓特
殊需求幼兒認識身體部位,請特
殊需求幼兒仿說或說出身體部位
名稱,唸的不正確者的由老師訂正
其發音。
(五)將身體大掛圖黏貼白板上,請特
殊需求幼兒找出身體部位圖片,
黏貼於掛圖上。
(六)活動進行中拿出身體部位的圖片
與字卡讓特殊需求幼兒配對,再
用身體部位的字卡讓特殊需求幼
兒找出字卡中的圖片。
三、綜合活動:
帶動特殊需求幼兒
,師生一起摸摸頭、摸
摸肩膀、插插腰、拍拍手、拍拍腿、踏踏腳,
完成身體的認識。
5
23
2
透過幼兒實際操作指
出,觀察是否能認識身
體部位
透過觀察身體部位後,
指出身體部位能否說出
名稱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能
否把身體部位的圖卡正
確黏貼。
透過身體部位的認識,
能否完成身體部位圖卡
的指認。
10
H2-1
ML2-2
H2-2
ML2-2
H2-3
ML2-3
【活動二】照一照、拼一拼
一、引起動機:照鏡子
準備一面鏡子,讓特殊需求幼兒照鏡子,觀
看鏡子中自己的容貌和表情。
二、發展活動:
(一)依指令指出五官部位,讓特殊需
求幼兒根據所指的部位說出其名
稱。
(二)認識五官部位後,教師準備五官
的拼圖, 讓特殊需求幼兒注視完
整拼圖後, 再請特殊需求幼兒練
習拼,提醒幼兒要注視拼圖一一
個別指導、練習,請特殊需求幼
兒實地操作。
(三)老師在特殊需求幼兒將拼圖放入
最後一塊完成動作時給予鼓勵增
加信心,循序漸進方式讓孩子學
會拼出完整的拼圖。
三、綜合活動:
大家一起動一動
我有頭髮摸一摸,我有眼睛眨一眨,
我有鼻子捏一捏,我有耳朵拉一拉,
我有嘴巴動一動,認識五官真有趣。
2
26
2
透過特殊需求幼兒實際
操作指出,觀察是否能
認識五官部位。
透過觀察五官部位後,
指出五官部位能否說出
五官名稱。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
觀察是否能完成五官拼
透過幼兒實際操作,觀
察其是否能完成一起動
一動。
H3-3-1
ML3-3-1
【活動三】聲音真好玩
一、引起動機:
聲音在哪裡
請一位小朋友出來,背對老師,
請小朋友聽聲音方向(上、下、左、右)
二、發展活動:
身體的聲音
(一)我們的身體有些部位會發出聲音
,請小朋友跟著做出聲音來。 嘴巴
吹氣-呼呼呼、嘴巴開合-爸爸爸
2
23
透過觀察,檢驗其能否
隨著五官部位發出聲音
11
H3-3-2
ML3-3-2
H3-3-3
ML3-3-3
、舌頭-彈彈彈、手-拍拍拍
腳-踏踏踏。
(二)教師利用上課及遊戲中進行身體
的聲音遊戲,讓特殊需求幼兒坐在一
起,進行群體活動,老師和高功能特
殊需求幼兒示範,協助特殊需求幼兒
進行模仿的動作,讓孩子從學習中懂
得模仿,安排和同儕互拍、互動,鼓
勵一起玩。
三、綜合活動:
頭兒肩膀膝腳趾
頭兒肩膀膝腳趾、膝腳趾膝腳趾、
頭兒肩膀膝腳趾、眼兒鼻和口。
5
透過觀察,檢驗其能否
隨著四肢部位發出聲音
透過幼兒實際操作,觀
察其是否能與同伴完成
身體聲音遊戲。
H3-4-1
ML3-4-1
H3-4-2
ML3-4-2
H3-4-3
ML3-4-3
【活動四】球的遊戲
一、引起動機:
小手搖搖拍拍
小腳跑跑踏踏
身體蹲下往上跳
二、發展活動:
(一)老師和特殊需求幼兒面對面雙腳
張開坐在地板上,老師將皮球推(滾)
給特殊需求幼兒,特殊需求幼兒接住
皮球後再將皮球推(滾)給老師。
(二)示範後由幼兒兩兩一組,,請學
生實地操作。需協助的學生由老師協
助並一一個別指導與練習。
(三)活動進行練習後,再請特殊需求
幼兒站立,換推大龍球,特殊需求幼
兒接住球後再將球推給老師(需協助
的特殊需求幼兒,老師會在旁協助)
三、綜合活動:
劈哩啪啦
師生一起拉著大方巾,上面放多顆小球,
上下左右輕輕搖晃,劈哩啪啦玩著球的遊戲。
2
25
3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
觀察其能否坐在地板雙
手推(滾)球。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
觀察其能否雙手接住滾
球。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
觀察其能否雙手拉住大
方巾搖晃。
12
H3-5-1
ML3-5-1
H3-5-2
ML3-5-2
H3-5-3
ML3-5-3
【活動五】手腳蓋印畫
一、引起動機:
展示手腳蓋印畫,帶動幼兒大手牽小手,
我們一起來蓋印。
二、發展活動:
加深特殊需求
幼兒對身體的概念進行「我
的身體」美勞蓋印畫。
(一)調好廣告顏料,在地板鋪上圖畫
紙,老師示範蓋手、腳印。
(二)每個幼兒依序沾上顏料輪流蓋
手、腳印(需協助的特殊需求幼兒,
老師會在旁協助),蓋好的特殊需求幼
兒,需協助用濕毛巾擦拭,將手腳擦
拭乾淨。
三、綜合活動:作品分享
大家一起欣賞「手腳蓋印畫」作品。
2
26
2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
察其能否完成手腳的刺
激。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
察其能否完成,能完成
部蓋印。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
察其能否完成能完成腳
蓋印。
13
肆、教學評量
嘉義市林森國小浣熊班單元教學評量
單元名稱:我的身體 設計者:吳莉蓉
高組
學生
A F G
H
H1-1 能依指令指出自己的身體部位。
H1-2 能依所指的身體部位說出其名稱。
H1-3 能將身體部位圖卡黏貼掛圖上。
H1-4 能完成身體部位圖卡的指認。
H2-1 能依指令指出五官部位。
H2-2 能依所指的五官部位說出其名稱。
H2-3 能完成五官部分的拼圖。
H3-3-1 能模仿嘴巴吹氣、開合、彈舌發出聲音。
H3-3-2 能模仿拍手、踏腳發出聲音。
H3-3-3 能和同儕完成身體聲音遊戲。
H3-4-1 能坐在地板雙手推(滾)球。
H3-4-2 能雙手接住滾球。
H3-4-3 能雙手拉住大方巾搖晃。
H3-5-1 能願意接受手腳的刺激。
H3-5-2 能完成手部蓋印。
H3-5-3 能完成腳部蓋印。
※評量標準:「○」表示獨立完成 「△」表示需協助或提示
14
中低組
學生
B C D E
ML
ML1-1 協助下能指出自己的身體部位。
ML1-2 協助下能找出身體部位的圖卡。
ML1-3 協助下能將身體部位圖卡黏貼掛圖上。
ML1-4 從兩張身體部位圖卡中能完成一張的
指認。
ML2-1 協助下能指出五官部位。
ML2-2 協助下能找出五官部位的圖卡。
ML2-3 協助下能完成五官部分的拼圖。
ML3-3-1 協助下能進行吹氣開合、彈舌的聲
音練習。
ML3-3-2 協助下能模仿拍手、踏腳發出聲音。
ML3-3-3
協助下能完成同儕身體聲音的遊戲
ML3-4-1 協助下能坐在地板雙手推(滾)球。
ML3-4-2 協助下能雙手接住滾球。
ML3-4-3 協助下能雙手拉住大方巾搖晃。
ML3-5-1 協助下能願意接受手腳的刺激。
ML3-5-2 協助下能完成手部蓋印。
ML3-5-3 協助下能完成腳部蓋印。
※評量標準:「○」表示通過 「△」表示待加強
15
◆幼兒姓名
具體目標
評量方式
1-1 活動進行特殊需求幼兒在老師的引導
下依指令指出自己的身體部位,如:頭、
脖子、肩膀、肚子、手、腳。
透過幼兒實際操作指出觀察是
否能認識身體部位。
1-2
進行身體部位的指認後老師說出身體
部位名稱,請特殊需求幼兒依所指的身體
部位說出其名稱。
透過觀察身體部位後指出身體
部位能否說出名稱。
1-3 展示大掛圖於白板特殊需求幼兒能
在老師的示範(協助)下,將身體部位圖
卡黏貼掛圖上。
透過實際操作觀察能否把身體
部位的圖卡正確黏貼。
1-4 活動過程特殊需求幼兒能在老師的示
(協助)成身體部位圖卡的指認
透過身體部位的認識能否完成
身體部位圖卡的指認。
2-1 活動進行特殊需求幼兒在老師的引導
下能依指令指出五官部位,如:頭髮、眼
睛、耳朵、鼻子、嘴巴
透過特殊需求幼兒實際操作
出,觀察是否能認識五官部位。
2-2
進行五官部位的指認後老師說出五官
部位名稱,請特殊需求幼兒依所指的五官
部位說出其名稱。
透過觀察五官部位後指出五官
部位能否說出五官名稱
2-3
活動過程老師示範操作五官拼圖特殊
需求幼兒在老師的示範(協助)下,能完
成五官部分的拼圖。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觀察是否
能完成五官拼圖。
3-1 進行身體聲音遊戲動,老師示範操作
五官發出聲音,特殊需求幼兒在老師的示
範(協助)下,能模仿嘴巴吹氣、開合、
彈舌發出聲音。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觀察是否
能完成五官發出聲音。
3-2
進行身體聲音遊戲活動老師示範操作
四肢發出聲音,特殊需求幼兒在老師的示
範(協助)下,能模仿拍手、踏腳發出聲
音。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觀察是否
能完成四肢發出聲音。
3-3
進行身體聲音遊戲活動老師示範和學
生一起發出聲音後,同儕彼此能完成身體
聲音遊戲。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觀察其能
否完成身體聲音遊戲。
4-1
活動進行身體動作球的遊戲特殊需求
幼兒在老師的示範(協助)下,能坐在地
板雙手推(滾)球。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觀察其能
否完成雙手推(滾)球
4-2
活動進行身體動作球的遊戲特殊需求
幼兒在老師的示範(協助)下,能雙手接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觀察其能
否完成雙手接住滾球。
16
住滾球。
4-3
活動進行身體動作球的遊戲特殊需求
幼兒在老師的示範(協助)下,能雙手拉
住大方巾搖晃。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觀察其能
否完成雙手拉住大方巾搖晃。
5-1
活動進行手腳蓋印特殊需求幼兒在
老師的示範(協助)下,能願意接受手腳
的刺激。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觀察其能
否完成手腳的刺激。
5-2
活動進行手腳蓋印特殊需求幼兒在
老師的示範(協助)能完成手部蓋印。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觀察其能
否完成,能完成手部蓋印。
5-3
活動進行手腳蓋印特殊需求幼兒在
老師的示範(協助)能完成腳部蓋印。
透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觀察其能
否完成能完成腳部蓋印
*未發展-示該行為未發展或表現 *發展中-已發展或表現該行為*熟練-常常表現該行為
伍、 教學說明與注意事項
一、課程設計的調整因應中重度特殊需求幼兒的個別差計教學活動前
先擬定一套評量表以作為設計活動之基準讓課程更符合特殊需求幼兒發
展的學習。
二、課程活動的調整平時固定觀察記錄其學習表現有助於瞭解特殊需求幼兒
的需求,明確界定課程活動的指導方式,可增進教學活動的可行性。
三、同儕示範協助的調整本示例教學中有一位是大班具有簡單語言表達的特殊
需求幼兒能主動協助同儕其餘須在引導下才會互動在活動中老師仍需
給於指令並和助理員的協助,才能順序完成。
四、增加教學次數示例教學活動中運用多重感官教學提昇學習興趣直接教學
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驗工作分析在活動安排逐步的呈現教學活動可依照
特殊需求幼兒的能力,增加教學次數以觀察學習成效。
五、特幼班的教學與作息因班上特幼生障礙程度為中重度設計者雖示例採每
個獨立活動各 30 分鐘,實際執行時仍配合班級的日常作息進行,班上大團
體教學分組教學角落活動或戶外活動以及利用點心或用餐時間的活動
本位教學,以重覆學習。
17
陸、教學專業活動紀錄
小朋友當模特兒示範,讓老師畫小朋友的身體輪
廓,老師一邊畫一邊說出身體部位。
請小朋友當模特兒示範
依身體部位介
軀幹、肚子、腳,讓大家認識身體部位,看我們很專注
喔!
18
讓小朋友照鏡子 觀看鏡子中自己的容貌和表情 小朋友能
依指令指出五官部位,很棒吧!
請小朋友在五官臉譜拼圖中 出自己拚的五官
拼圖,小朋友很認真地找並拼出五官
19
利用上課及遊戲中進行身體的聲音遊戲,請小朋
友聽聲音指出方向(上、下、左、右)
協助小朋友倆倆
互動進行,讓小朋友從學習中和同儕互拍、
互動
一起玩。
20
請小朋友推大龍球,教助員在旁協助小朋友接住球後
再將球推給老師,進行球的遊戲。
師生一起拉著大方巾,上面放多顆小球,上下左右輕
輕搖晃,劈哩啪啦玩著球的遊戲。
21
協助小朋友,手沾上顏料後,老師握著小朋友沾有顏
料的手往圖畫紙上蓋手印,好好玩真開心。
協助小朋友將腳沾上顏料後老師拿起小朋友沾有顏
料的腳往圖畫紙上蓋腳印。
22
參考文獻
何華國(2004)。
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
。台北市:五南。
小ㄚㄚ兒童文學學會2009
多重感官學習模式
2009 9 30 日。取
http://sclroctw.blogspot.com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9
教學原理
。台北市:心理。
楊蓓瑛(2010
身心障礙教材教法
。台北市:五南。
傅秀媚(2006
早期療育
。台中市:華格那。
23
附件一:學習單(一)
請將下列身體圖片剪成四片,讓幼兒進行身體拼圖組合練習
24
附件二:學習單(二)
請將下列左邊五官圖片,在右邊找出正確字卡連起來
嘴巴
鼻子
耳朵
25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