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7
,离现在 10
年 25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別輕忽重聽
聽覺是人類與外界環境溝通的橋樑。國人聽覺障礙的成因,以「老年性重聽」最為常見。
根據研究,65 至 75 歲的銀髮族中,約 1/4 有聽覺障礙,而 75 歲以上的銀髮族,為聽覺障
礙所苦的,更高達四成。老年性重聽的臨床特徵為伴隨年紀增加的兩側對稱性、漸進性的
聽力損失,其中尤其以高頻的聲音最常受到影響。老年性重聽不僅阻礙了病人與週遭環境
的溝通,減少病人自理生活的能力,也間接影響了病人身邊親友的生活品質。隨著國人人
口組成的逐年老化,老年性重聽未來勢必成為我們必須正視的重大健康議題。
人類耳朵由外耳、中耳及內耳所構成。聲音由外耳收集,振動耳膜後經由中耳的三個聽小
骨傳入內耳,由內耳耳蝸的聽覺毛細胞接收聲波刺激後,將聲波轉換成電流,再經由聽神
經將電流傳入腦部,進而產生聽覺。老年性重聽的發生,多係肇因於內耳耳蝸及聽神經的
退化。
目前已知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會加速老年性重聽的發生,因此如
果有高血壓、糖尿病,應定期服藥,適當控制可減緩聽力退化。另外有研究指出,缺乏礦
物質(如鈣、鋅),也會引起老年性重聽,故平常應留意多攝取礦物質。抽菸會導致血管
收縮,影響血液循環,進而影響聽力,宜戒菸。日常生活亦應避免進出高噪音場所,若不
得已需暴露高度噪音,應確實配戴防護用具(如耳塞、耳罩),以減少噪音傷害。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研究指出,老年性重聽與失智症之間具有關聯。因為聽覺屬於神經
系統的一部分,聽力出現退化,同時可能也是其他神經系統出現退化的徵兆。而且因為重
聽老人聽不清楚旁人說話,妨礙與他人互動,進而導致社交能力退縮及情緒低落,這些心
理層面的問題,亦會加速老年性失智的病程。
因此,若發現家中長者因重聽影響日常生活,必須及早處理。老年性重聽的處理方式,可
根據病人的聽力損失程度來決定。正常聽力的成人可聽到的最小聲音應小於 25 分貝;若可
聽到的最小聲音介於 26~40 分貝,屬於輕度聽損,此時細聲交談困難,若工作上需靈敏的
聽力,如須經常開會或從事音樂表演等,可考慮使用助聽器;若可聽到的最小聲音介於 41
~70 分貝,屬於中度聽損,此時一般交談困難,應考慮使用助聽器;若可聽到的最小聲音
介於 71~90 分貝,屬於重度聽損,此時大聲交談困難,必須使用助聽器;若可聽到的最小
聲音大於 91 分貝,則屬於極重度聽損,此時已無法正常交談,助聽器效果也有限,可能須
考慮植入人工耳蝸,即俗稱的人工電子耳。
根據以往經驗,銀髮族罹患重聽之初,對於使用助聽器,常心生抗拒,一般想選配助聽器
時,往往重聽都已經超過 5~7 年以上,此時因長年聽損導致聽神經萎縮,聽覺愈加遲鈍,
語音辨別率顯著下降,即便使用助聽器,對於病人在聽的品質成效上,也已大打折扣。因
此,配戴助聽器應愈早愈好,於聽力退化之早期使用助聽器,可確實提升病人語音聽辨能
力,改善聽損於日常生活中造成的困擾,進而提高病人配戴助聽器的意願。
銀髮族朋友們,平常宜注意聽力保養,避免感染、外傷及噪音暴露,維持規律正常的生活
作息,以預防聽力損失。若有聽力方面的困擾,則應及早接受檢查,適時處理,才能避免
其他相關神經生理機能的退化,確保身心健康。
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吳振吉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