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是教育之本——洪蘭教授談道德與大腦科學

格式
pdf
大小
1.1 MB
頁數
3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2-09-07,离现在 13 4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全 國 新 書 資 訊 月 刊

51

民 國 1 0 1 年 7 月 號 第 1 6 3 期

  品格教育,教育之本

如 果 說, 孩 子 的 學 習 不 能 等, 那 麼,

我想,對孩子而言,對父母親而言,最重要

的,應該是「品格教育」吧!不可否認的,

如果空有學識,卻沒有道德意識,他存在

於社會,只會是一種危機;相反的,如果一

個人沒有學識,卻處處替人設想,不為非作

歹,相信也能接納於社會。無怪乎,但丁這

麼說:

「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不足,但智慧永

難彌補道德的空白」

長期推動品格、教養、閱讀的學者,莫

過於洪蘭教授。洪教授擅長以大腦科學的實

驗、知識,帶進教育現場,告訴師長,事出

必有因;洪教授經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告

訴我們,一個習慣、行為的背後,往往牽涉

於大腦神經迴路的作用,所以孩子的錯,不

是蓄意的錯,而是「不得不為」

身為師長的,其實都該閱讀洪蘭的書,

閱讀《請問洪蘭老師》這本書,讓我們知

道,對於孩子的錯,我們應該有更大的包

容;對於孩子的學習,應該循序漸進;對於

孩子的興趣,應該多元培養;對於孩子的教

養,應該從小灌輸;對於課業的要求,應該

適可而止。

洪蘭教授飽學博聞,從小在良好的教育

環境下耳濡目染,四書五經、偉人傳記、名

言錦句早能倒背如流;洪教授的文章中,不

難看見現實事件與歷史事件及引經據典的結

合,在閱讀時,除了得到教育的啟發,更能

得到豐沛的語文涵養;也難怪洪教授在自己

的專業領域外,還不忘推動閱讀、寫作,是

一位關注學習閱讀、閱讀學習最好的典範。

   大腦科學與教育涵養,看見品格真相

這本書,共分為四個章節,分別是大腦

與學習、教養與教育、品格與情緒、自我的

實踐。每一個章節,都讓我們見識到洪蘭教

授的專業,以及她對於教育的堅持、熱忱與

投入。而這本書的內容,就像是一本教養手

冊一般,不是只有關注於課業,也不是只有

關注升學,而是囊括了孩子從小的品格、教

養,乃至人際的互動、情緒的涵養,再至對

請問洪蘭老師

洪蘭著 / 天下雜誌
10101/203

頁 /21 公分

280

元 / 平裝

ISBN 9789862414682/528

教育的根與本

品格教育─《請問洪蘭老師》

林彥佑

 

◎ 高雄市林園國小教師

教育的根與本─品格教育─《請問洪蘭老師》

TAO 

background image

讀 書 人 語

.想像力是創造的根本,而閱讀是激發想像力最好的方式

52

  洪 蘭

於自我實驗及自我應驗,其實更像是馬斯洛

的金字塔理論一般,從生到老的永恒學習。

在這四個章節五十四篇文章中,全部都

是洪教授在各大報紙、雜誌所發表的文章所

集結而成的,而每一篇的文章,都來自於洪

教授針對講座提問所做的回覆,或是洪教授

針對時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再輔以古今中

外的實例做映證,或許洪教授提出的解答與

見識,未必適合每一個孩子與家長,但這種

互動式、經驗式、參與式的回應,其實也給

我們很好的教養思考!

  品格教育誰之責任?

品格教育在臺灣的教育中,已成為越來

越重要的議題了。雖然名為品格「教育」

但我認為不是單純為「教育部門」的事,而

是攸關「整體社會部門」的責任。前陣子,

許多人一直在論辯究竟要不要將操行分數取

消,似乎都不是重點,因為品格衍生出的

「行為與態度」才是真正要去思考的。

如果家庭與學校一直教導孩子品格的

重要性,但公眾人物卻視之如敝屣,那麼品

格教育不會有成功的一天。許多人一看到社

會亂象,就歸咎於教育失敗,但身為教師的

我,只能感嘆:

「如果大環境不配合,就算投

入多少教師在啟發與教育品格的課程上,一

切還是會完蛋的!」因此我們不能小看品格

教育對於社會的影響性。

  品格的階段性任務

在 小 學, 我 們 期 許 孩 子 能 守 時、 誠

實、一介不取、尊師重道等基本原則與普

世價值,更教他們要有禮貌,不和別人打

架……,在中學的課程裡,我們要加考公民

與道德,或是類似的法律常識,來期許學生

認識社會層面與社會法條,也讓他們對自己

的行為負責。在大學裡,我們期許大學生能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位學生都有

能力為社會付出,對於不公義、不道德的行

為,要有發出聲音的勇氣與能耐,踏入社

會,我們要培養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胸襟,當個

有遠見的知識份子。但我們從小到大的品格

教育,好像越來越與社會脫節。

品格教育是一個由內而外,由己而推向

他人的同心圓過程,一個不會唸書的孩子,

也許會呆呆地坐在教室,異想天開,但一個

沒有品格的人,除了異想天開之外,還會更

巧妙無所不用其極地獲得他想要的東西。

因此,我認為,品格教育要由更多的部

門與社會機構一起宣導,才能事半功倍。

  品格教育融入時事

若要實施品格教育,不妨考慮以「結合

時事」的方式來落實。打開報紙、電視,每

天都有不同的國內國外、正面負面、社會娛

樂文教體育等不同的新聞,當然,許多不同

的報導內容,也存在一些「品格教育」的元

素在裡頭,只是看教師如何去取捨罷了!

就以這一、二年最受人矚目的陳樹菊女

士為例,其實就是最好的教材,尤其她說過

的那些話,更可以整理成表格,提供給學生

做為寫作與閱讀的題材,無形中就融入了品

格教育。又或者娛樂性的歌唱節目,每位上

TAO 

background image

全 國 新 書 資 訊 月 刊

53

民 國 1 0 1 年 7 月 號 第 1 6 3 期

教育的根與本─品格教育─《請問洪蘭老師》

臺表演的歌手,總是以最賣力的方式,展現

最耀眼的一面,而背後努力練唱、彩排的過

程,何嘗不是代表著愈挫愈勇、把事情做到

最完美的品格教育?

不只正面光明的新聞可以做為教材,許

多負面的新聞也可以讓學生去思考:如果你

是當事人,你會怎麼做?他這麼做的理由,

錯在哪裡?藉由師生不斷的討論、抽絲剝

繭,也可以得到崇高的新聞價值。例如:許

多飆車少年的事件,不妨讓學生思考:如果

他們想藉由飆車來發洩情緒,這種行為恰當

嗎?又如許多飆車少年認為飆車、替人打抱

不平、結黨鬥毆是「講義氣」

,可以請學生

去思考,什麼是正義、道德、勇氣?它們究

竟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又或捷運不讓座的事

件、惡意擋住救護車、任意粗言咆哮……,

究竟是情緒處理不當?或是還有什麼問題?

以新聞的方式融入品格教育,不但每天

都可以接觸到不同的品格議題,還可以讓學

生多關心周遭發生的大小事,讓孩子知道,

品格教育是活生生地在這個社會上發生,而

不是只有課本裡的道德說教。

  品格落實,上行下效

在民主、自由的學風之下,孩子們較

過去活潑、創新、快樂許多,也因為如此,

讓洪教授不免擔心學生因此而失去自律的規

準, 所 以, 洪 教 授 認 為, 品 格、 道 德、 教

養,已成了時下最重要的教育課題。沒有道

德的人,就像行屍走肉一般,更像一顆未爆

彈,隨時可能影響週遭的人事物。

論語: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

之風,必偃」

,道德,就像是一陣風一般,孩

子就像小草,需要吹拂、需要滋潤,我們師

長就得扮演好風的角色,避免吹痛了他們,

也得扮好陽光的角色,避免晒傷了他們。真

切地奉行品格教育與道德操守,人性必能綻

放光輝。

 

TAO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