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一 閱來閱有趣
設計理念
有人說「打開一本書,等於打開一個世界」,閱讀可以打開人的視野,使我們的想像力不再侷限於生活週遭的經驗,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無遠弗屆。書是一生的伴侶,閱讀是一技之長。閱讀已是全世界的趨勢,如果能從小透過閱讀環境的培養,才能建立閱讀習慣,希望讓學生喜愛閱讀,由閱讀學習新知識、新觀念、新技能。若能從小培養孩子讀的習慣,我們就給了孩子一個終生受用最好的禮物。而閱讀是有方法的,心智圖的結構與大腦的神經組織類似,透過心智圖來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思考、分析、規畫和整理各種資訊的能力,是右腦開發的途徑之一。這種圖象式工具,既可以滿足學生喜歡畫圖的樂趣,讓學習變得有趣,又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文章的內容。
孩子的生活經驗中不可或缺的議題有品格、家庭及生活教育,想藉由貼近孩子世界的繪本來引導他們正確的認識,所以挑選適合的繪本來從中討論,建立正確的觀念,以達到健全身心的目標。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 二年級 | 設計者 | 二年級教師群 | ||||
跨領域/科目 | 國語、生活 | 總節數 | 8節 | ||||
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國-E-A1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
學習 重點 | 學習 表現 | 1-Ⅰ-1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C2/B1 1-Ⅰ-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C2/B1 2-Ⅰ-3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C2/B1" 3-Ⅰ-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 |||||
學習 內容 | 國語 Bb-I-1自我情感的表達。 生活 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D-I-3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 ||||||
概念架構 | 導引問題 | ||||||
1.如何引導學生能持續喜歡並且培養個人閱讀習慣? 2.如何培養班級學生進行班級共讀,並共同完成班級閱讀分享活動? 3.如何引導學生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
學習目標 | |||||||
1. 學生能持續喜歡並且培養個人閱讀習慣。 2.學生能進行班級共讀,並共同完成班級閱讀分享活動。 3.具備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討的議題才列入) | 實質內涵 |
| |||||
所融入之單元 |
| ||||||
學習資源 | 閱讀紀錄單、PPT、共讀書箱 |
教學活動設計 | ||
學習單元活動設計【單元一 閱來閱友趣】 | ||
學習活動流程 | 時間 | 備註 |
活動一:用「心」與書同行 【第一節】 一、引起動機 1.教師提問: (1)你們覺得什麼是閱讀? (2)只能在圖書館閱讀嗎? 二、發展活動 1.介紹這學期的閱讀課程內容: (1)介紹並製作心智圖:先介紹何謂心智圖後,再讓孩子利用單元一所介紹的繪本來製作心智圖。 (2)8本繪本導讀:透過共讀八本繪本,書寫學習單及闖關喜閱網來引導孩子理解書中所表達的涵義。 單元一:我可以加入你的俱樂部嗎?我有友情要出租、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 單元二:透過最喜歡媽媽了、媽媽爸爸不住在一起 單元三:爺爺的天堂筆記、一顆海龜蛋的神奇旅途、雲上的阿里 (3)自由閱讀:安排2節的圖書館自由閱讀,讓孩子們熟悉並學會使用圖書館,而且能自由選擇想閱讀的書籍,來增加孩子們閱讀的書種。 (4)心得發表:讓孩子們藉由圖畫、發表、文字等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與分享這學期的閱讀心得。 三、統整與回饋 1.說說看你最期待這學期哪一個課程呢? 2.能說出這學期的課程安排內容。 活動二:友情你我他 【第二節】 一、引起動機 1.共同閱讀「我可以加入你的俱樂部嗎?」故事內容 <欣賞封面>提問: (1)小朋友,你看到什麼? (2)猜猜看,書中在說些什麼? (3)你覺得封面給人的感覺如何? 二、發展活動 1.<欣賞插畫>讓小朋友翻閱「我可以加入你的俱樂部嗎?」這本書,請學生仔細觀察每一插畫。 三、綜合活動 1.依據故事內容回答問題 【第三節】心智圖繪製教學: 一、引起動機 教師展示「我可以加入你的俱樂部嗎?」繪本心智圖圖片PPT,並提問討論1.說一說,你從圖片當中看到了什麼?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呈現圖片PPT (1)介紹心智圖 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分析、規劃和整理各種資訊,是開發右腦的途徑之一。心智圖又被稱為靈感觸發圖,也被叫做概念地圖或思維地圖,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 (2)展示各種不同的心智圖作品 (3)說明心智圖的製作方式 心智圖有兩種:一種是聯想心智圖,用來做事物聯想的腦力激盪,可以建立聯想中心主題,使思考不致離題,幫助大腦做聯想,並記錄下來;另一種是分類分層心智圖,用來把知識分門別類,可以在大腦中建立整體架構,並可幫助記憶和學習。 手繪心智圖時,一開始就將主題擺在中央,然後開始向外擴張分枝,並利用文字、顏色、圖像等來表達內容。只要運用手、腦、紙張和色筆就能畫出一張漂亮的心智圖。 三、統整與回饋 1.分享對心智圖的看法 2.期待下次自己動手開始製作心智圖嗎? 【第四節】 一、引起動機 1.欣賞動畫《有你真好》:連結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http://life.edu.tw多媒體教學 二、發展活動 1.教師介紹今天要介紹的書是「我有友情要出租」-基本資料包括(1)作者簡介 (2)繪者簡介 (3)譯者簡介。 2.教師隨著PPT慢慢導讀這個故事 3.教師提示故事重點 三、綜合活動-分享與討論 四、學習統整 1.請學生各自在圖畫紙上畫一棵沒有葉子的朋友樹,發給每位兒童數張裁剪好的不同顏色的葉子。 教師提示故事重點: (1)我們應該要主動去交朋友。 (2)要重視朋友的感受,發自內心真誠的和朋友相處。 (3)友誼是不能用金錢買來的。 (4)要好好珍惜周圍的朋友。 【第五節】動手繪製心智圖: 一、引起動機 1.複習上一堂課學到友誼是不能用金錢買來的,我們都要珍惜身邊的朋友。 2.提問:比較哪一種人你會跟他當朋友並寫在便條紙上。 3.小結:我們都想跟這樣的人做朋友,那同樣的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表現,其他人也才會想跟自己當朋友,所以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去交朋友吧! 二、發展活動 1.學著順時鐘放語詞位置(先有什麼,才有什麼) 2.老師先在黑板示範如何畫主幹跟枝幹,再讓孩子著手製作 三、統整與回饋 1.展示剪貼的心智圖作品 2.分享製作過程的心得 【第六節】 一、引起動機:共同閱讀「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故事內容 1.<欣賞封面>提問: (1)小朋友,你看到什麼? (2)猜猜看,書中在說些什麼? (3)你覺得封面給人的感覺如何? 二、發展活動 1.<欣賞插畫>讓小朋友翻閱「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這本書,請學生仔細觀察每一頁插畫。 三、綜合活動 1.依據故事內容回答問題 【第七節】動手繪製心智圖: 一、引起動機:教師帶領孩子逐頁找出故事中的重要語詞並寫在便條紙上。 二、發展活動 1.分組依段落整理語詞 2.學著順時鐘放語詞位置(先有什麼,才有什麼) 3.老師先在黑板示範如何畫主幹跟枝幹,再讓孩子著手製作 三、統整與回饋 1.展示剪貼的心智圖作品 2.分享製作過程的心得 【第八節】自由閱讀: 一、引起動機 1.老師以簡報檔複習圖書館的各項使用規則。 二、發展活動 1.分組使用書插自由借閱喜歡的書籍,在館內閱讀。 2.將閱讀完的書籍記錄於閱讀護照。 三、統整與回饋 1.實際使用借書證借一本書,並蓋上還書日期,帶回家與家人共讀。 | 40分鐘 40分鐘 40分鐘 40分鐘 40分鐘 40分鐘 40分鐘 40分鐘 | 關於教材、學習單、環境、設備、人力資源的提醒,或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
單元一閱來閱友趣評量標準 | ||||
學習目標 | 1. 學生能持續喜歡並且培養個人閱讀習慣。 2.學生能進行班級共讀,並共同完成班級閱讀分享活動。 3.具備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
學習表現 | 1.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進而習得心智圖繪製方法與技巧。 2.願意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也能專心聆聽同學的分享。 3.能透過繪本學會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
評量標準 | ||||
主 題 | 表現描述 | A 優秀 | B 基礎 | C 待加強 |
閱來閱友趣 | 1.能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能將心智圖重點內容、關鍵資料繪製出來。 2.能自己完成心智圖,並上台分享,也能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 | 1.能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能將心智圖大部分的重點內容、關鍵資料繪製出來。 2.能透過教師或同儕協助,自己完成心智圖,並願意上台分享,也能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 | 1.能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大致了解心智圖的繪製方法。 2.能透過教師或同儕協助,尚無法自己完成心智圖,但能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 | |
分數 轉換 | 90-100 | 80-89 | 79以下 |
單元二 飛閱愛
一、設計理念
有人說「打開一本書,等於打開一個世界」,閱讀可以打開人的視野,使我們的想像力不再侷限於生活週遭的經驗,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無遠弗屆。書是一生的伴侶,閱讀是一技之長。閱讀已是全世界的趨勢,如果能從小透過閱讀環境的培養,才能建立閱讀習慣,希望讓學生喜愛閱讀,由閱讀學習新知識、新觀念、新技能。若能從小培養孩子讀的習慣,我們就給了孩子一個終生受用最好的禮物。而閱讀是有方法的,心智圖的結構與大腦的神經組織類似,透過心智圖來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思考、分析、規畫和整理各種資訊的能力,是右腦開發的途徑之一。這種圖象式工具,既可以滿足學生喜歡畫圖的樂趣,讓學習變得有趣,又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文章的內容。
孩子的生活經驗中不可或缺的議題有品格、家庭及生活教育,想藉由貼近孩子世界的繪本來引導他們正確的認識,所以挑選適合的繪本來從中討論,建立正確的觀念,以達到健全身心的目標。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 二年級 | 設計者 | 二年級教師群 | ||||
跨領域/科目 | 國語、生活 | 總節數 | 6節 | ||||
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國-E-A1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
學習 重點 | 學習 表現 | 1-Ⅰ-1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C2/B1 1-Ⅰ-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C2/B1 2-Ⅰ-3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C2/B1" 3-Ⅰ-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 |||||
學習 內容 | 國語 Bb-I-1自我情感的表達。 生活 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D-I-3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 ||||||
概念架構 | 導引問題 | ||||||
1.如何引導學生能持續喜歡並且培養個人閱讀習慣? 2.如何培養學生樂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的能力? 3.如何讓學生能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並了解家人的多元角色與責任? | |||||||
學習目標 | |||||||
1. 學生能持續喜歡並且培養個人閱讀習慣。 2.具備樂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的能力。 3.學生能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並了解家人的多元角色與責任。 | |||||||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討的議題才列入) | 實質內涵 |
| |||||
所融入之單元 |
| ||||||
學習資源 | 閱讀紀錄單、PPT、共讀書箱 |
教學活動設計【單元二 飛閱愛】 | ||
學習單元活動設計 | ||
學習活動流程 | 時間 | 備註 |
活動一:我的家庭 (每一本繪本導讀討論進行兩節課: 第一節課先進行繪本內容導讀,第二節課針對繪本內容完成學習單並延伸探討) (第九、十節)家庭議題繪本導讀1 一、引起動機 1.教師展示繪本封面與書名 「媽媽爸爸不住在一起了」 (1)說一說,你從繪本的封面看到了什麼? (2)說一說,從封面和書名,你覺得這本故事書可能在說些什麼?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導讀繪本內容 (1)詢問學生在畫面中看到了什麼? (2)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繪本內容 (3)導讀過程中,請學生說說看覺得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 三、統整與回饋 1.故事問題探討: (1)對於繪本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 (2)喜歡或是不喜歡繪本的哪個部分?為什麼? (3)說說看這本繪本希望我們了解什麼? (4)教師引導學生統整故事內容。 2.完成閱讀學習單 3.回家與家人分享導讀的繪本故事內容 (第十一、十二節) 家庭議題繪本導讀2 一、引起動機 1.教師展示繪本封面與書名 「最喜歡媽媽了」 (1)說一說,你從繪本的封面看到了什麼? (2)說一說,從封面和書名,你覺得這本故事書可能在說些什麼?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導讀繪本內容 (1)詢問學生在畫面中看到了什麼? (2)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繪本內容 (3)導讀過程中,請學生說說看覺得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 三、統整與回饋 1.故事問題探討: (1)對於繪本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 (2)喜歡或是不喜歡繪本的哪個部分?為什麼? (3)說說看這本繪本希望我們了解什麼? (4)教師引導學生統整故事內容。 2.完成閱讀學習單 3.回家與家人分享導讀的繪本故事內容 活動二:好書交換 (第十三、十四節)好書交換與閱讀分享 一、引起動機 1.教師提問與討論 (1)最喜歡哪一本導讀過的繪本?為什麼? (2)如果要讓你推薦一本書給同學們看,你會推薦哪本書?(以自己閱讀過且沒有導讀過的書籍為主) (3)請學生思考接下來去圖書館借書時,想要借哪一本書回來與同 學們分享。 二、發展活動 1.帶領學生至圖書館借閱自己要推薦的書籍 2.學生輪流上台分享自己推薦的書籍內容 (1)介紹書名、故事大綱 (2)說明要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3)介紹自己最喜歡這本書的哪部分,有何特別之處 3.自由交換閱讀彼此推薦的書籍 三、統整與回饋 1.分享今天閱讀到最印象深刻的一本書 2.教師說明閱讀護照,學生以完成閱讀護照紀錄 3.回家與家人分享今天閱讀的繪本故事內容 | 5分鐘 35分鐘 30分鐘 10分 鐘 5分鐘 35分鐘 3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25分鐘 5分鐘 | 關於教材、學習單、環境、設備、人力資源的提醒,或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
單元二飛閱愛評量標準 | ||||
學習目標 | 1. 學生能持續喜歡並且培養個人閱讀習慣。 2.具備樂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的能力。 3.學生能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並了解家人的多元角色與責任。 | |||
學習表現 | 1.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進而習得學習單書寫方法與技巧。 2.願意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也能專心聆聽同學的分享。 3.透過學習單表達出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並了解家人的多元角色與責任。 | |||
評量標準 | ||||
主 題 | 表現描述 | A 優秀 | B 基礎 | C 待加強 |
飛閱 愛 | 1.能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能將學習單重點內容、關鍵資料書寫出來。 2.能自己完成學習單,並上台分享,也能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 | 1.能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能將學習單大部分的重點內容、關鍵資料書寫出來。 2.能透過教師或同儕協助,自己完成學習單,並願意上台分享,也能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 | 1.能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大致了解學習單的書寫方法。 2.能透過教師或同儕協助,尚無法自己完成學習單,但能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 | |
分數 轉換 | 90-100 | 80-89 | 79以下 |
單元三 生命的閱章
設計理念
有人說「打開一本書,等於打開一個世界」,閱讀可以打開人的視野,使我們的想像力不再侷限於生活週遭的經驗,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無遠弗屆。書是一生的伴侶,閱讀是一技之長。閱讀已是全世界的趨勢,如果能從小透過閱讀環境的培養,才能建立閱讀習慣,希望讓學生喜愛閱讀,由閱讀學習新知識、新觀念、新技能。若能從小培養孩子讀的習慣,我們就給了孩子一個終生受用最好的禮物。而閱讀是有方法的,心智圖的結構與大腦的神經組織類似,透過心智圖來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思考、分析、規畫和整理各種資訊的能力,是右腦開發的途徑之一。這種圖象式工具,既可以滿足學生喜歡畫圖的樂趣,讓學習變得有趣,又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文章的內容。
孩子的生活經驗中不可或缺的議題有品格、家庭及生活教育,想藉由貼近孩子世界的繪本來引導他們正確的認識,所以挑選適合的繪本來從中討論,建立正確的觀念,以達到健全身心的目標。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 二年級 | 設計者 | 二年級教師群 | ||||
跨領域/科目 | 國語、生活 | 總節數 | 7節 | ||||
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國-E-A1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
學習 重點 | 學習 表現 | 1-Ⅰ-1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C2/B1 1-Ⅰ-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C2/B1 2-Ⅰ-3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C2/B1" 3-Ⅰ-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 |||||
學習 內容 | 國語 Bb-I-1自我情感的表達。 生活 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D-I-3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 ||||||
概念架構 | 導引問題 | ||||||
1.如何引導學生能持續喜歡並且培養個人閱讀習慣? 2.如何透過繪本讓學生能理解死亡的意義,進而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 3.如何培養學生喜歡與他人討論、分享自己閱讀的文本。 | |||||||
學習目標 | |||||||
1.學生能持續喜歡並且培養個人閱讀習慣。 2.透過繪本讓學生能理解死亡的意義,進而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 3.培養學生喜歡與他人討論、分享自己閱讀的文本。 | |||||||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討的議題才列入) | 實質內涵 |
| |||||
所融入之單元 |
| ||||||
學習資源 | 閱讀紀錄單、PPT、共讀書箱 |
教學活動設計【單元三 生命的閱章】 | ||
學習單元活動設計 | ||
學習活動流程 | 時間 | 備註 |
活動一:生命的奧妙 (第十五、十六節) 生命教育議題繪本導讀1 一、引起動機 1.教師展示繪本封面與書名「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1)說一說,你從繪本的封面看到了什麼? (2)說一說,從封面和書名,你覺得這本故事書可能在說些什麼?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導讀繪本內容 (1)詢問學生在畫面中看到了什麼? (2)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繪本內容 (3)導讀過程中,請學生說說看覺得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 三、統整與回饋 1.故事問題探討: (1)對於繪本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 (2)喜歡或是不喜歡繪本的哪個部分?為什麼? (3)說說看這本繪本希望我們了解什麼? (4)教師引導學生統整故事內容。 2.完成閱讀學習單 3.回家與家人分享導讀的繪本故事內容 (第十七、十八節) 生命教育議題繪本導讀2 一、引起動機 1.教師展示繪本封面與書名「一顆海龜蛋的神奇旅途」 (1)說一說,你從繪本的封面看到了什麼? (2)說一說,從封面和書名,你覺得這本故事書可能在說些什麼?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導讀繪本內容 (1)詢問學生在畫面中看到了什麼? (2)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繪本內容 (3)導讀過程中,請學生說說看覺得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 三、統整與回饋 1.故事問題探討: (1)對於繪本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 (2)喜歡或是不喜歡繪本的哪個部分?為什麼? (3)說說看這本繪本希望我們了解什麼? (4)教師引導學生統整故事內容。 2.完成閱讀學習單 3.回家與家人分享導讀的繪本故事內容 (第十九、二十節) 生命教育議題繪本導讀3 一、引起動機 1.教師展示繪本封面與書名「雲上的阿里」 (1)說一說,你從繪本的封面看到了什麼? (2)說一說,從封面和書名,你覺得這本故事書可能在說些什麼?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導讀繪本內容 (1)詢問學生在畫面中看到了什麼? (2)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繪本內容 (3)導讀過程中,請學生說說看覺得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 三、統整與回饋 1.故事問題探討: (1)對於繪本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 (2)喜歡或是不喜歡繪本的哪個部分?為什麼? (3)說說看這本繪本希望我們了解什麼? (4)教師引導學生統整故事內容。 2.完成閱讀學習單 3.回家與家人分享導讀的繪本故事內容 活動二: 總複習 (第二十一節) 一、引起動機 1.教師和學生一起回想這學期學過的內容。 (1)說一說,心智圖是什麼? (2)說一說,這學期讀過了哪幾本故事書? 二、發展活動 1.教師複習繪本內容 (1)詢問學生本學期讀過的書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本? (2)教師請學生共同分享 (3)分享過程中,請學生說說看從書中你學到了什麼? 三、統整與回饋 1.分享過程中,請學生說說看從書中你學到了什麼? 2.回家與家人分享學習心得。 | 10分鐘 30分鐘 10分鐘 30分鐘 10分鐘 3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40分鐘 | 關於教材、學習單、環境、設備、人力資源的提醒,或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
單元三生命的閱章評量標準 | ||||
學習目標 | 1.學生能持續喜歡並且培養個人閱讀習慣。 2.透過繪本讓學生能理解死亡的意義,進而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 3.培養學生喜歡與他人討論、分享自己閱讀的文本。 | |||
學習表現 | 1.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進而習得學習單書寫方法與技巧。 2.願意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也能專心聆聽同學的分享。 3.透過學習單表達出死亡的意義,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 | |||
評量標準 | ||||
主 題 | 表現描述 | A 優秀 | B 基礎 | C 待加強 |
生命的閱章 | 1.能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能將學習單重點內容、關鍵資料書寫出來。 2.能自己完成學習單,並上台分享,也能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 | 1.能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能將學習單大部分的重點內容、關鍵資料書寫出來。 2.能透過教師或同儕協助,自己完成學習單,並願意上台分享,也能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 | 1.能透過觀察聆聽、閱讀、實作,大致了解學習單的書寫方法。 2.能透過教師或同儕協助,尚無法自己完成學習單,但能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表。 | |
分數 轉換 | 90-100 | 80-89 | 79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