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融合班說故事教學指引手冊——基於通用設計的多層次課程實踐

格式
pdf
大小
895.9 KB
頁數
57
作者
Hsuan, Chung-hui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3-12,离现在 0 22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幼兒園融合班多層次課程教學指引手冊

 

以說故事為例

 

 
 
 
 
 
 
 
 
 
 
 
 
 
 
 

 

 
 
 
 

編著者:宣崇慧

 

 

出版者: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2025 年 01 月 31  

background image

  1 

 
 
 
 
 
 
 
 
 
 
 
 
 
 
 
 
 
 
 
 
 
 
 
 
 
 
 
 
 
 
 
 
 
 
 
 
 

background image

  2 

幼兒園融合班多層次課程教學指引

 

以說故事活動為例

 

 
 
 

說故事活動教學指引

 

 

前言

 

 
         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優質教育」指標,確保有教無類、公平及
高品質的教育,我國在

2023 年特殊教育法大幅修正後,朝向永續發展的融

合教育目標邁進。融合教育理念的實踐,在於教育現場及課程教學能尊重與
兼容所有人多元特質,不論其性別、年齡、種族、身份、或身心發展等差
異,其受教權能受到充分的保障。

 

 
         隨著融合教育的政策推展,目前在學前教育階段,有九成以上的特殊教
育需求幼兒安置於幼兒園融合班級中,在融合教育規劃下接受並行的普通教
育與特殊教育課程。除了經過鑑輔會鑑定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幼兒之外,幼兒
園中也潛在不少有特殊需求但尚未經過鑑定之幼兒,或是因混齡編制而發展
上較年幼的幼兒,也有來自於多元文化種族家庭之幼兒。此等幼兒需要教保
服務人員特別的觀察,進行課程調整給予支持協助。因此,幼兒園的教保服
務人員需要以多層次的課程與教學設計:第一層為「優質教育」、第二層為
「差異化的課程調整」、第三層為「個別化精神實踐」,提供通用設計的課程
與教學,使每一位幼兒都能獲得適當的教育。

 

 
         繪本說故事活動是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最常進行的課程,繪本本身具有
多元開創與藝術美學,所蘊含的故事具有不同層次的教育意義與影響力,其
視覺呈現可幫助讀寫萌發中的幼兒將語言意義連結到文本知識,增加語文理
解並促進閱讀發展。整體而言,繪本說故事活動可配合「幼兒園教保活動課
程大綱」,實踐幼兒園的教學活動,豐富幼兒在各領域發展上的學習。而對
於具有特殊需求的幼兒來說,臺南市政府教育局為推動學前特殊需求幼兒的
讀寫發展,於

108-109 年度由學前巡迴輔導老師共同研發「繪本九宮格」故

事圖書,內容設計與生活經驗結合,內容包含繪本故事,以及配合每一個繪
本故事之教學媒材與作業單,提供學前特殊巡迴輔導教師實用的繪本故事之

background image

  3 

教學指引與教材工具。此套教材從語言治療師與特殊教育的角度出發,著重
在特殊需求幼兒的語言溝通與讀寫萌發,強調個別化精神的發揮。

 

 
         本次計畫延續繪本說故事的課程活動,其重點延展至融合教育場域中的
繪本故事說演活動,在融合教育多層次課程架構與通用設計課程理念下,研
發設計多層次繪本說故事之課程教材。幼兒園因應

SDGs「優質教育」的目標

與融合教育的理念,可將多層次的課程架構的設計原理,落實在幾乎每日都
會進行的繪本說故事活動中。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應用本教學手冊,可依循
以下步驟,進行多層次繪本說故事活動之教學活動設計:

 

 
1. 認識幼兒從語言發展到閱讀發展的歷程與說故事引導重點 
2. 融合班級中「幼兒園融合教育多層次支持之課程架構」的概念說明 
3. 依據多層次課程架構之課程發展順序,設計多層次繪本說故事活動 
4. 應用「多層次課程教案表」評估幼兒發展現況並進行多層次繪本說故事活
動教案設計

 

5. 應用「多層次需求分析表」進行課程調整與個別化特殊教育需求評估 
 
         本次以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執行場域為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員工子女
非營利幼兒園,與該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合作,透過行動研究來實踐幼兒
園融合班級中的多層次課程設計,以多層次課程中的優質課程設計與課程調
整之策略行動,歷程包括:

1)研習講座說明融合班多層次課程的概念;2)

多次的課程調整與通用設計課程策略之行動;以及

3)歷次策略行動後的檢

討修正等歷程,形成本次「融合班級多層次說故事活動」之課程與教學指
引。最後,製作本套課程與教學範例之錄影簡報,作為提供推廣應用之用。

 

 
致謝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國立成功大學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的教保服務人員

 

園長

 李幸真 園長 

綿羊班

 謝旻珊老師    蕭叔肜老師 

企鵝班

 翁雅雀老師    吳琇雯老師 

計畫主持人

  

宣崇慧

   謹致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

 教授 

2025.01.31 

background image

  4 

 

     

 

第一章  理論基礎篇 

 

 

 

 

ㄧ  幼兒讀寫發展與讀寫能力的提升 

P 6 

二  幼兒園融合班級多層次課程的設計與規劃 

P 9 

   

 

第二章   融合班級中的多層次繪本說故事活動發展 

 

 

 

 

ㄧ  第一層繪本說故事的基本流程 

P 14 

二  第二層 繪本說故事的差異化支持 

P 19 

三  第三層 教保服務人員在繪本說故事活動中的個別支持與嵌

入式練習 

 
P 21 

   

 

第三章  多層次需求評估與教案指引實例 

 

 

 

 

ㄧ  中班:綿羊班 

P 26 

二  中大混齡班:企鵝班 

P 33 

   

 

   

 

附件 1  多層次繪本說故事需求分析表 

P 38 

附件 2  多層次繪本說故事活動教案格式說明 

P 40 

附件 3  多層次繪本說故事之進行範例 

P 43 

 
 
 
 
 
 
 
 
 
 
 

background image

  5 

 

 
 

 

 
 

 

 
 

 
 

 

 
 

 
 

 

 
 

 

 
 

 
 

 

 
 

 

 
 

 
 

 

background image

  6 

第一章

  

理論基礎篇

 

 
         
幼兒園融合班級多層次繪本說故事活動的研發,建立在幼兒語言與讀寫
發展以及融合班級多層次課程設計兩個論述基礎上,分述於第一章內容中。

 

 
ㄧ、幼兒讀寫發展與讀寫能力的提升

 

 
     閱讀素養的養成著重在閱讀理解能力上,幼兒的閱讀能力需從小培養,研
究發現,越早開始獨立認字閱讀的幼兒,其早期所奠定的語文基礎,會加速
帶動其後續的閱讀能力與入國小後的學科學習。閱讀理解奠定在兩個重要的
基礎能力上,第一個是從嬰幼兒階段一路發展上來的口語理解能力;第二個
則是幼兒能夠認識與唸讀出來的字彙量。因此,培養幼兒發展更好的讀寫能
力,須從小豐厚幼兒的口語理解與認字唸讀兩個重要的能力。

 

 
(ㄧ)充分激發幼兒口語聽覺理解的能力

 

 
     幼兒時期的口語聽覺理解包括兩個層次,初層次為日常生活用語對話的理
解;更進一步為故事文本的理解。

 

 
1. 生活中的語言理解 
 
     幼兒在日常對話理解以單詞或簡短的指令為主,例如:「不可以!」、「小
美請過來一下」、「小企鵝去外面排隊!」、或「拿去放好」等。理解此種日
常對話的語句,可以讓幼兒從簡單的詞彙、語調、表情等訊息中,了解對話
的內容。許多成人認為幼兒可以聽懂日常簡單對話,就表示幼兒有充分的語
言能力,並能夠適應得很好。然而,此等日常語句,其目的在於簡便的溝
通,因此,詞彙的表達單調,句子不盡完整,所表達的情境架構是片斷的,
目的在使幼兒容易聽懂訊息。這是因為,日常的對話情境主要講求溝通的效
率,並以達到溝通的目的為主,成人並不傾向使用書面語文的用詞或語調跟
幼兒對話。成人唯有在為幼兒唸讀繪本故事時,才有機會傳遞繪本中的書面
語文詞彙、完整的句子、具有故事情節的語調變化等。

 

 
 
 
 
 

background image

  7 

2. 書面語言的理解 
 
         故事文本的理解與前述一般日常會話的理解的程度與功能不同,在繪本
故事理解的歷程中,幼兒需要更高層的語言理解技能。因繪本故事的內容,
是建立在一個序列鋪陳的故事架構上,幼兒必須掌握、連貫、記住這個故事
架構內容與每一個架構中的細節,並在自己的腦海中編織出對故事情境的理
解、想像與推理。然而,幼兒的語文理解各項能力都尚在發展之中,在故事
理解方面,幼兒需要藉由語文活動引導才能更加成熟。因此,幼兒在聽成人
說故事時,需要大量的意義架構支持,才能幫助幼兒在聽讀故事的過程中,
獲得語文能力的成長。透過繪本說故事活動,能讓幼兒在聽故事與進行故事
討論的口語互動中,得到更精進的語彙、多樣的詞彙、及完整符合文法的句
子等學習機會。

 

 
3. 增進書面語言理解的方法 
 
         有用的書面語意支持可從兩個面向來說明:分別為繪本故事架構、繪本
圖畫意義的鷹架。可說明如下:

 

 

1)以「故事架構」幫助幼兒掌握故事理解的脈絡 

 
         繪本「故事架構」對幼兒理解繪本故事有幫助,繪本故事架構包括:故
事的主角與重要人物、故事發生的情境背景、故事事件的歷程、故事結果、
以及結果的延伸等。繪本說故事活動若能幫幼兒建構「故事結構」,給予故
事全面概念的掌握,並充分運用幼兒的語言基礎進行鷹架建構,可引導幼兒
聽了故事之後,依據故事架構,在心中歸納綜合故事的重點。若成人在說故
事的活動中,能為幼兒框架出每個故事在故事架構上的重點,與幼兒進行故
事內容討論,可幫助幼兒朝向更高層的故事文本理解發展。

 

 

2)以繪本圖畫支持語意理解與閱讀萌發 

 
        繪本說故事活動中,幼兒除了聽老師講述故事外,也能從繪本的圖畫意
義中,得到大量的語意支持。故事繪本中的語意支持,來自於繪本中豐富的
視覺圖畫輔佐,教保服務人員可善用說故事時的語言鷹架引導,結合繪本圖
畫意義,為幼兒串連起故事情節的架構。這樣的領導,可帶給幼兒多感官的
認知統整,包括:語言聽覺理解、視覺圖畫意義概念的輔助、以及故事結構
的理解架構,有效建構幼兒讀寫萌發的基礎知識。此時期的讀寫發展基礎知

background image

  8 

識可包括:從繪本呈現上認識圖書文字概念、建立圖畫書故事與口語的關聯
理解、了解文字的功能、建立文字

-語音連結的關係、進而學習到更豐富的詞

彙。

 

 
(二)累積幼兒的視覺符號認讀與促進流暢性

 

    
1. 幼兒對書面文字符號的接觸與習得      
 
         越早接觸閱讀的幼兒,除了圖書文字概念及語言能力較豐富外,還無形
增進了閱讀理解的另一個要素

-文字認讀能力。從認知心理學來說,文字認讀

能力是人類的大腦對文字符號進行解碼的歷程,此文字符號可以是各種語言
符號,包括:拼音符號、注音符號、或中文文字等。文字符號的解碼能力與
語言能力不同之處在於,語言溝通的能力,可從嬰幼兒自小在有語言互動的
環境中而自然習得;而文字符號則必須透過指導與學習。文字符號是知識保
留的主要管道,人類文明是透過文字符號而得以保留與傳承。

 

  
2. 文字符號的習得與閱讀理解持續影響力 
      
        幼兒認字能力對其閱讀理解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力,研究發現,幼兒時期
的識字量會長期預測國小低年級的識字及閱讀理解能力,因此,認字能力在
幼兒早期讀寫萌發的引導上不容忽視。認字是一個長期連續性的發展歷程,
幼兒並不是等到國小階段才能學習識字,而是在幼兒園學習過程中,就能藉
由各種課程活動來累積認字量。台灣的學童在識字量累積不夠的時期,多靠
注音符號把不認識的字的發音表徵出來,不至於遇到不會的字就停下來,故
得以支持閱讀活動的連續性。有些幼兒在幼兒園階段因家庭、幼兒園課程活
動、或安親班課後輔導,而學會注音符號,注音符號對學習中文字來說是一
個很好的字

-音學習的橋樑,也能支持閱讀理解。所以,多數幼兒到小學低年

級的繪本、讀物等,都有注音符號呈現在國字旁邊,支持著幼兒習得閱讀的
技能。

 

 
         幼兒在成人引導下,可經由有系統的符號認讀活動,學習累積視覺符號
認讀能力。剛開始接觸文字時,幼兒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慢慢認出、指出、
或讀出看到的文字,之後隨著頻繁的閱讀活動,可使得文字與語音連結的認
讀速度越來越流暢,流暢的文字認讀,進而促進幼兒發展出獨立閱讀的技
能。在幼兒園每日的繪本說故事活動中,教保服務人員藉由繪本中的圖畫意

background image

  9 

義與文字的引導,可讓幼兒有更多文字符號與口語發音連結的學習機會,從
中豐富文字認讀、詞彙量,進而增進口語與閱讀理解的能力。

 

 
二、幼兒園融合班級多層次課程的設計與規劃

 

 
         因應融合教育下幼兒的差異化需求,教保服務人員進行多層次的通用課
程設計,以滿足不同需求的幼兒。如圖

1,多層次的課程設計包含以下三個

層次,分別為「高品質的課程與教學」、「課程調整給予差異化支持」、以及
「焦點行為指導與嵌入融合班增加學習機會」。

 

 

1 多層次課程與教學設計 

 

 

 
(ㄧ)第一層

 - 高品質的課程與教學  

 
         教保服務人員依照「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設計符合幼兒發展的
跨領域課程活動,同時,進行合宜的環境與空間規劃、合理的班級經營與有
效的親師互動。營造一個能正向支持幼兒行為與學習的課程與氛圍,幼兒在
活動過程中有穩定的情緒,接受友善的引導。教保服務人員的正向支持策

background image

  10 

略,可從通用設計課程的多元面向來思考,包括:多元參與、多元表徵、與
多元表達。

 

 
1. 多元參與 
 
         多元參與的課程與教學,所有有兒都能依自己的能力或性格,每日開心
融入班級中的一日作息及課程活動。教保服務人員可透過以下策略,經營多
元參與的全方位課程與教學。

 

1)正向的班級經營 

2)有意義、有目的性的學習活動 

3)根據幼兒發展給予適切的鷹架與引導 

4)重視幼兒的自主性,建立幼兒「自我規律」的能力與習慣 

 
        綜上所述,在多元參與的通用設計課程中,幼兒能在學習中建立自信與
安全感,進而以自己最擅長、有興趣的方式,參與班級的課程活動。

 

 
2. 多元表徵 
 
         教保服務人員呈現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活動方式,具體做法可包括: 

1)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包括:動態、靜態、團體、小組、個人等不

同形式的課程活動

 

         教學活動與教材設計提供多感官的表徵與支持,啟發幼兒透過不同感官
訊息進行活動,諸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本體覺、平衡覺等
不同感受訊息的觀察與感受之體驗。

 

 

3)兼顧各種語言符號的表徵,例如:在繪本活動中,除了圖畫與文字傳

達故事訊息外,在故事情節中搭配不同的音樂歌曲、配合身體律動表現狀
態、故事轉換成戲劇台詞等。

 

 
3. 多元表達 
 
         引導幼兒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學習成果,諸如:說話表達與作品呈現等,
可包括:文字、繪畫、連環漫畫圖示、指體表達戲劇、舞蹈、音樂等。

 

1)鼓勵並引導幼兒進行多元表達 

2)事先規劃特殊教育需求幼兒的優勢表達管道 

3)教保服務人員透過幼兒多元表達的表現,進行觀察、評量、與輔導 

background image

  11 

(二)第二層

 - 課程調整給予差異化的支持 

 
         融合班教保服務人員依據幼兒的差異性與個別需求,規劃課程調整以給
予差異化支持。教保服務人員應先觀察、思考班級幼兒的差異特質及其所延
伸的課程調整與差異化支持的需求。

 

 
1. 融合班級中的幼兒可能有哪些學習需求差異? 
          一個班級中,因以下諸等原因,使得班上幼兒在班級的一日作息與學習
歷程中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包括:混齡編制導致年齡與發展差距、特定
領域或全面發展遲緩、家庭文化與生活習慣不同、使用不同母語等。

 

 
2. 教保服務人員面對幼兒在學習需求上的差異該如何做? 
 
        教保服務人員需要在班級中的環境規劃、一日作息、課程活動、與親職
溝通上,做有目的性的調整,給予幼兒與家庭差異化的支持。諸如:環境中
提供更醒目的視覺提示、能引導生活規律的音樂或聲音提示、活動進行中的
空間安置或座位調整、可促進幼兒合作互相協助的課程設計、可幫助幼兒單
獨學習專心投入的課程設計等等。差異化支持的目的,是要讓每位幼兒都能
積極參與活動、投入學習、依循課綱指標合理成長進步。

 

 
 
(三)第三層

 - 焦點行為指導與嵌入融合班增加學習機會 

 
         第三層次的焦點行為指導與嵌入融合班增加學習機會,是融合教育中個
別化精神的展現。焦點行為指導是指,根據特殊教育需求幼兒的專業團隊討
論與個別化教育計畫評估,所擬定的長短期目標行為與能力的指導,並將長
短期目標的能力,透過工作分析與個別支持的方式,逐漸嵌入融合班課程活
動的學習中,增加多次練習與類化的機會。

 

 
1. 哪些幼兒需要第三層次的焦點行為指導與嵌入融合班教學? 
 
         融合班級中有少數幼兒,即便提供高品質課程與教學,並進行差異化課
程調整,仍然無法融入課程活動,甚至伴隨有情緒行為問題等。此等幼兒需
要進一步透過專業團隊討論其焦點行為介入的內容,以及介入及評量的方式
與時機。

 

 

background image

  12 

2. 教保服務人員應該如何做? 
 
         此等幼兒需要進一步的評估與介入,透過專業團隊成員的合作,共同觀
察、收集幼兒活動資料,將幼兒的個別適應狀況與特殊教育需求擬定在個別
化教育計畫中。

 

        若有伴隨情緒與行為問題,則需進行行為功能分析,找出行為發生的情
境與行為表現之關聯性(例如:幼兒聽故事歷程中的分心或離開座位,是否
與不感興趣的主題有關?抑或是因想上廁所、喝水等尋求內在需求滿足?或
是幼兒本身有注意力缺陷問題之生理因素等?)。

 

 
3. 常見的焦點行為的類型與列舉 
 
         幼兒園的焦點行為乃經過個別行為觀察與能力評估而決定,主要以能幫
助幼兒建立關鍵能力以適應融合幼兒園中的一日作息、課程活動、與社交技
能等。諸如:基本自我照顧的能力、與人共處的社交能力、語言溝通能力、
情緒管理能力、以及輔具應用能力等。綜合分析上述所收集的資料與幼兒在
課程環境中的需求,訂定長短期目標。

 

 
 
 
 
 
 
 
 
 
 
 
 
 
 
 
 
 
 
 

background image

  13 

 
 
 
 
 
 
 
 
 
 
 
 
 
 
 
 
 
 
 
 
 
 
 
 
 
 
 
 
 
 
 
 
 
 
 
 
 

background image

  14 

第二章

 

融合班級中的多層次繪本說故事活動發展

 

 
        本次行動研究以台南市成功大學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為場域,在該幼
兒園的兩個混齡班級中,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繪本說故事活動。研究發現,有
經驗的教保服務人員在進行繪本說故事的歷程中,會主動利用各種繪本說故
事技巧,促進幼兒上述讀寫發展。其繪本說故事的引導,可在繪本說故事過
程中,分三個層次兼顧融合班不同需求層次的學習需求:

 

 
一、

 第一層繪本說故事的基本流程 

 
主要依差異化需求評估、引起動機、說故事、故事討論、與評量等步驟進行
(如圖

1): 

 
(ㄧ)差異化需求評估

 

 
         使用「需求評估表」(附件 1),評估幼兒在參與聆聽故事、理解故事內
容、以及參與故事討論等活動歷程中,是否因個別外在因素(如:文化、母
語、家庭環境)或內在因素(如:認知發展、語言能力等)等,而產生個別
差異性,此等差異特質?是否會產生相關支持需求?教保服務人員是否可以
直接提供相關支持策略?或是需要透過相關專業團隊合作來支持該幼兒學
習?

 

 
         將以上幼兒的差異性、需求、以及支持策略評估結果,作為進行課程與
教學活動規劃的參照,加入課程與教學活動中。

 

 
 
(二)繪本說故事引起動機活動

 

 
        

在繪本故事活動中的高品質課程與教學設計,教保服務人員可透過以下

作法,提升說故事活動的品質:

 

 
1. 配合教學目的選擇適切的繪本主題 
 

1)主題可包括幼兒園的主題課程、教保服務人員擬指導的課程概念議題

(如:多元文化的介紹、性平、環保等)或幼兒繪本閱讀的賞析活動。

 

 

background image

  15 

2)透過繪本圖畫內容與故事情節,加強抽象概念的理解(如:情緒、互

助、友愛、常規紀律的重要等)

 

 

3)將幼兒生活經驗與興趣結合繪本故事,做為延展語文與讀寫發展的引

 

 
2. 引起動機階段,教保服務人員的重要任務包括 

 

1)以一個引起動機的小活動作為說故事的前事準備,例如:以一段手指

謠將幼兒注意力與情緒帶入聽故事的準備狀態。

 

 

2)言明聽故事時應遵守的規矩,包括:要注意聽老師說故事、想要發言

的時候要舉手說話等。

 

 

3)圖書概念介紹:介紹繪本的封面、書名標題、作者、出版頁、出版

社、蝴蝶頁等,引導幼兒觀察圖書的重要成分。

 

 

4)若之前讀過同一位作者的相關作品,教保服務人員會特別提出來讓幼

兒認識。若讀的是雙語翻譯的繪本,教保服務人員也會引導幼兒觀察不同語
言可用特定文字來表達。

 

 
(三)繪本說故事

 

 
         繪本說故事的過程,教師手舉繪本,唸讀繪本故事內容,並提示繪本中
的圖畫。教保服務人員一邊敘說繪本故事,一邊藉由繪本圖畫,進而引導幼
兒觀察圖畫意義與故事情節的關聯,幫助幼兒認識學習圖畫所指示的詞彙。

 

          說故事時,教保服務人員適時指著圖畫、文字,引導幼兒觀察、理解、
進而學習圖書文字表達與語言意義之間的關聯性。這對於促進幼兒閱讀萌
發,並從語言理解到閱讀理解的引導,有很大的指引作用。除了圖畫指示
外,教保服務人員也指著文字,唸出文字的發音,建立幼兒「說出的故事也
可以用文字寫出來」的概念。

 

 
(四)故事討論與評量

 

 
         繪本說故事結束後,教保服務人員帶領幼兒進行討論,幫助幼兒回憶故
事內容。可利用以下策略:

 

background image

  16 

1. 教保服務人員以故事結構提問 
 
         教保服務人員依故事結構提問,引導幼兒回顧重要問題,並協助幼兒建
立故事結構的概念。故事結構提問內容為:

 

 

1)故事主角: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誰?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WH - 

ques7on: Who? What?) 
 

2)故事情境: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有哪些地點?發生在什麼時候?

WH – ques7on: Where? When?) 

 

3)故事主要問題:(WH – ques7on: What? ) 

 故事開始的時候,發生了什麼問題?例如:動物們想要知道榴槤是什麼味
道?

 

 

4)故事接下來發生了哪些事情? 

利用回憶策略

 – 請幼兒列舉發生了哪些事情? 

先不照順序,蒐集幼兒回憶的內容,進而再引導幼兒就事件發生的順序排序
一次。

 

 

5)故事最後的結果怎麼樣? 

 

6)想一想,故事主角有哪些反應?他的感覺如何?並可連結幼兒生活經

驗的提問

 

Distance - ques7on)

 

 

2. 教保服務人員以「一起說、個別說」的形式指引討論 
 
         以教保服務人員為主導,引導幼兒進行故事結構討論。此階段先不開放
幼兒舉手回答問題,要求幼兒在聽到老師指令後,才能依老師所要求的指令
回答問題。

 

教師在開始進行活動討論前,對於幼兒參與故事討論做以下規定:

 

1)老師提問後,停頓 1 秒,接著說:「一起說」,幼兒一起回答。 

 

2)老師提問後,停頓 1 秒,接著說:「XX說」,XX個別回答。 

 

background image

  17 

         在此提問技巧下,幼兒會在等待老師說出指令時,注意聽老師的問題,
把問題放在心裡不說出來、不舉手搶答,注意力被引導至把答案放心裡準
備,等待老師「一起說」或「XX說」的指令。

 

 
         此提問技巧具有以下功能: 

1 引起全班注意聽 

2 幼兒在聽-答之間有一個時間差思考問題與答案 

3 使教學節奏順暢 

4 促進全班參與 

5  教師在提問之間做隱形支持 – 教師根據提問題目的難易度,指定不同幼兒

回答,並給予不同程度的支持

 

6 評量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程度。 

7  「一起說」:當老師需要引起全班同學的注意力與共鳴時,可以「一起

說」來引導,幼兒專注聽老師提問後,全班一起說出答案後,老師給予全班
同學正向口頭回饋。使教學進行的節奏順暢。

 

8 「XX說」:當老師運用「XX說」的策略時,XX幼兒若是程度較好或

年紀較大者,可作為其他幼兒的示範,教師可以從XX幼兒的回答內容,將
問題重複提問程度較弱或年紀較小者,讓能力較弱或年齡較小者有機會在同
儕示範下,正確回答,並獲得老師的正向回饋與成就感。

 

9 評量幼兒故事理解的程度:教師也可以利用此提問技巧,評量整體或個別

幼兒對於故事內容的理解程度,並給予適時的支持與正向的引導與支持。教
師從此引導策略中,檢測幼兒是否理解團體輪流對話的原則?是否能專心聆
聽提問的內容?是否能針對提問正確回答?

 

10教師可進一步思考教學支持:哪些幼兒需要進一步的提示、協助與支持?
如何支持?等

 

 
3. 教保服務人員藉由鷹架提問討論引導幼擴展認識新的詞彙並增長表達句

 

 

         繪本故事是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最佳媒介,教保服務人員可藉由對話鷹
架討論,引導幼兒認識更多的詞彙。例如:在本次繪本說故事的行動研究活
動中,教保服務人員以口語引導搭配圖畫意義,鷹架引導幼兒學習以下詞
彙:

 

1)由「結婚的衣服」鷹架學習「禮服」 

 

background image

  18 

2)由「縫衣服的人」鷹架學習「裁縫師」 

 

3)由「縫衣機」鷹架學習「裁縫車」 

 

4)由「有字」鷹架學習「名字」 

 

5)由「磨衣服的」至「像鯊魚的背」至「燙衣服的」鷹架學習「熨斗」 

 
         此外,教保服務人員亦藉由鷹架引導的對話歷程中,增加幼兒句子表達
的長度與完整句,由詞彙擴展至短語。例如:

 

教保服務人員:他有「拿」「剪刀」(指著剪刀),還有拿什麼?(指著量
尺)

 

幼兒:「量尺」

 

教保服務人員:「拿」「量尺」(由「單詞」鷹架成「動詞+名詞」的語句)

 

教保服務人員:他拿什麼?(指著縫線的圖畫)

 

幼兒:「拿」「線」

 

 
 
 
 
 
 
 
 
 
 
 
 
 
 
 
 
 
 
 
 
 

background image

  19 

2 第一層次高品質繪本說故事流程 

 

 

 
 
二、第二層

 繪本說故事的差異化支持 

 
         在第一層次的高品質繪本說故事引導過程中,大部分幼兒可跟隨教保服
務人員的引導,但有少數幼兒需要透過課程調整,在差異化支持下就可以參
與或動。教保服務人員評估此等幼兒的差異化需求與支持策略,思考:在團
體的繪本說故事活動中,是否有少數幼兒有參與困難?這些幼兒常有哪些困
難?有哪些行為問題?

 

 
         幼兒在繪本說故事活動中,少數幼兒常出現的問題可分成說故事歷程的
兩個部分來說明,分別是:

1)聽故事過程;以及 2)故事討論過程。 

 

差異化需

求評估

• 透過專業團隊討論進行差異化需求評估

引起動

•小活動

•書名、作者與圖文介紹

說故事

•圖畫出說演與展現

•多媒體呈現

討論

•對話-鷹架:經驗分享

•提問方式「一起說」或「XX說」
•鷹架詞彙與句子學習

評量

• 評估幼兒是否達到學習目標?
• 評估幼兒是否需要個別支持?

background image

  20 

1. 聽故事過程中 
 
         在聽故事過程中,幼兒可能會分心無法專心聆聽故事、聽不懂故事的內
容、逕自離開位置、對故事主題不感興趣或在聽故事聽之間插入其他話題
等。

 

 
2. 故事討論過程 
 
         故事討論過程中,幼兒可能會不注意聽老師的問題、舉手搶答或答非所
問、聽不懂老師的提問、或沒聽懂故事內容而失去討論的興趣或討論與主題
無關的話題。

 

 
3. 第二層課程調整與差異化支持策略 
 
         在本次行動研究中,觀察統整繪本說故事活動中,觀察紀錄幼兒常出現
需求狀況、研究團隊所提供的課程調整差異化支持支持以及具體作法,整理
如下表。

 

 

幼兒可能的情況

  支持的種類 

具體的作法

 

幼兒沒有專心聆
聽時

 

 

環境支持

 

座位調整

 

- 移開導致分心的干擾 
例如:幼兒想伸手拿旁邊的置物櫃的物品
或玩具時

 

- 將兩位一直交談的幼兒分開座位 

成人支持

 

教保服務人員提醒幼兒注意

 

- 眼神或表情提醒注意聽 
- 手勢:將書本對著幼兒指著故事圖畫 
- 叫幼兒的名字 
- 肢體提示:拉幼兒的手、拍肩膀 

幼兒無法理解故
事內容時

 

素材調整

 

- 清楚指引繪本圖畫提示 
- 給予故事結構(製表、圖示等) 
- 給予大量繪本圖畫明示引導 

隱性支持

 

- 事先說明故事脈絡 
- 同一個故事請同儕、家長或助理教師先個
別說給幼兒聽

 

background image

  21 

幼兒在故事討論
時,聽不懂老師
的提問

 

隱性支持

 

- 多問幾次相同的提問,先以「一起說」讓
全班回答,再以「XX說」讓少數能力優
的同學回答。讓聽不懂題目的幼兒,能夠
在多次的提問

-回答脈絡中,理解老師的提

問。教保服務人員透過如此提問示範多次
後,再以「XX說」引導能力較弱的同學
回答,並輔以圖畫視覺支持,創造參與與
成功的機會。

 

幼兒在故事討論
時,一再地舉手
搶答

 

成人支持

 

- 口語提示,要「一起說」(伴隨手勢)或
「叫到你的名字才能說」

 

 
三、第三層:教保服務人員在繪本說故事活動中的個別支持與嵌入式練習

 

 

         

若幼兒在第一層優質繪本說故事活動脈絡中,也得到第二層的課程調整

與差異化支持,仍有參與課程與學習上的困難,表示,幼兒可能在行為或語
言等基本能力上,與一般幼兒有太大的落差,需要經過專業團隊合作進行個
別評估,找出參與學習活動所需要的基本重要技能,將此等技能擬定入個別
化教育計畫的長短期目標中,由專業團隊共同合作,引導幼兒學習建立此等
重要的基礎技能,並將此等技能嵌入融合般的故事活動中有多次練習與類化
的機會,教保服務人員並從活動中做多次的評量。

 

 
         

在融合班的繪本說故事活動中,滿足少數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幼兒能參與

繪本故事活動、聆聽故事內容、參與問題與討論。第三層次的支持系統,是
透過專業團隊的跨專業合作,才能達成。跨專業的服務的支持系統,可依融
合班級、幼兒園、以及相關專業支持來說明:

 

 
(一)融合班級

 

 
1. 成員 
 
         融合班級中的主要工作成員包括:教保服務人員、特教學生助理員、以
及實習生或家長。

 

 
 

background image

  22 

2. 主要工作內容 
 

1)共同備課討論進行的方式。 

 

2)分工:主教說故事、搭班老師協助觀察與評量、特教學生助理員與實

習生或家長提供個別協助

 

 

3)與相關專業人員或特殊教育教師充分溝通,建立支持性的合作平台,

讓相關專業人員了解融合班級的環境與課程活動,聽取相關專業人員的建
議,落實特殊教育教學策略與相關輔具的使用。

 

 

4)在融合班級的不同情境中,觀察紀錄幼兒是否達到個別化教育計畫的

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

 

 

5)觀察紀錄特殊教育需求幼兒嵌入融合班級中,是否有達到個別化教育

計畫所訂定的相關目標?紀錄幼兒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現情形,蒐集完備的資
料與相關專業人員討論與修正。例如:教保服務人員以故事結構配合清楚圖
示引導時,可觀察與個別化教育計畫相關的以下目標之質量表現,並作紀
錄:

 

1  特殊教育需求幼兒的「專心聆聽故事」時間是否有拉長?「分心」的時間

是否有減少?「聆聽」表現的觀察紀錄

 

2  特殊教育需求幼兒「故事理解」的程度是否有提高?在不同程度的支持下

(如:先個別聽一次故事了解故事脈絡、先個別練習一次不同的故事提問、
在視覺圖示提示支持下回答問題),正確回答故事內容提問的程度是否有提
高?回答語句表現如何?詞彙豐富程度是否有增加?等

 

 
 
(二)幼兒園

 

 
1. 成員 
  
         以幼兒園行政人員為特殊教育需求之協調管道,協助將相關資源與人力
帶入融合班。主要成員為幼兒園主任

/園長等行政人員。 

 
 
 

background image

  23 

2. 主要工作內容 
 
         行政端的主要工作內容可包括: 
 

1)邀請相關專業人員安排相關專業研習或工作坊,研討繪本故事的說演

技巧。

 

 

2)語言治療師或特教老師到園服務時,即時傳達班級老師遇到的困難,

或安排入班觀察、個案討論,增加專業人員與教師的專業互動之機會。

 

 

3)提供教材輔具支持,根據相關專業人員的建議,提供各種讀寫活動的

教材或輔具:如有聲書籍、圖畫放大讀本、以及各項評估需求的輔具之借用
或購置。

 

 

4)聽取班級教師的困難或想法,親自入班觀察,從不同專業角度給予建

議與支持。

 

 
(三)相關專業支持

 

 
1. 成員 
 
         繪本故事活動參與或學習困難的幼兒,在其參與及語言學習上的特殊教
育與相關專業團隊成員主要為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教師或語言治療師。

 

 
2. 主要工作內容 
 

1)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的擬定與執行。 

 

2)提供標準化或非表準化評估說明。 

 

3)評估融合班級環境中的特殊教育需求,給予環境支持或輔具建議。 

 

4)直接給予特殊教育需求幼兒特殊教育或復健服務,教學目標為明確的

個別化學習目標與教學策略,如:溝通訓練與語言治療、故事理解架構、專
注力個別訓練、降低問題行為的發生策略等。

 

 

background image

  24 

5)上述學習目標與教學策略,應與教保服務人員溝通討論,嵌入幼兒園

課程活動與一日作息中,並與幼兒園教師討論不同情中評量幼兒嵌入後的學
習表現。

 

 

6)討論評估下若有需要 

1 入班協同示範教學,示範教學的內容包括:指導特定的特殊教育教學策略

(如:視覺圖示提示策略的使用時機、應用方式、難易度分配等)、特殊輔
具的應用(溝通字卡、圖卡、提示卡等特殊教育教材的使用時機、應用方
式、難易度分配等)。

 

2 如班指導或幫忙觀察教保服務人員,是否正確使用特殊教育教學策略、教

材、與相關輔具。

 

 
 
 
 
 
 
 
 
 
 
 
 
 
 
 
 
 
 
 
 
 
 
 
 
 
 

background image

  25 

 
 
 
 
 
 
 
 
 
 
 
 
 
 
 
 
 
 
 
 
 
 
 
 
 
 
 
 
 
 
 
 
 
 
 
 
 

background image

  26 

第三章

  

多層次需求評估與教案指引實例

 

 
 
一、中班:綿羊班

  

 
(ㄧ)需求評估:多層次需求分析表使用範例

 

融合班教保服務人員: 雅雅老師                       日期:2024 年 8 月  29 日 

小班   V 中班   大班   混齡 

人數:中班 24 名(15 女、9 男) 

活動:故事說演活動 

1. 多數幼兒能參與團討活動,坐著安靜聆聽故事,並參與故事討論。 

2. 有 5 名幼兒,不具特殊教育需求幼兒身份,但需要教師進行差異化課程調

整(A1、A2、A3-3 人)。 

3. 綿羊班有 3 位經鑑輔會鑑定具有特殊教育需求之發展遲緩幼兒(B1、B2、
B3) 
 

background image

  27 

第一層級 

第一層級優質幼兒教育的脈絡下,說故事活動流程分為「引起動機」、「說故

事」、以及「故事討論」三個部分。 

形式:老師主導 

環境安排

 

1. 幼兒以一般幼兒園團討方式,團體集合坐在地上面向老師。 

2. 教師在前方坐在小椅子上,手持繪本進行說故事引導。 

3. 特殊教育需求幼兒坐在小椅子上,由另一位教保服務人員隨時協助。

 

1. 分析班級幼兒聽故事與故事討論活動中,是否出現以下問題?請勾選並

寫下幼兒名字 

聽故事前 

聽故事時 

故事討問時 

V  集合聽故事時動作慢 

幼兒:A2 
 

V  離開位置做其他事情 

幼兒:A1 

V  東張西望 

幼兒:A1 

V  找鄰座同學 

幼兒:A3 

V  發呆、分心 

幼兒:A2、A3 


 認知能力較弱聽不懂

故事內容 
幼兒:B1、B2、B3 

V  聽不懂問題 

幼兒:B1、B2、B3 


 回答問題時延遲 

幼兒: 

V  沒聽懂故事情節無法

回答 
幼兒:B1、B2、B3 

V  搶著發言 

幼兒:A3-3 

V  說著與故事主題無關

/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幼兒:A1 

 

 

 

 

 

 

background image

  28 

2. 支持策略 
 
聽故事前 

聽故事時 

故事討問時 

V  轉銜音樂提醒動作

快:全班 
 

V  容許延長時間,教保

服務人員陪伴未完成的
工作,並持續提醒堅持 
幼兒:A1 


可在其他地方聽故事

(如:習慣的座位、喜
歡的坐墊) 
 


作息工作圖卡 

 


自律延長 5 分鐘 



自律延長 10 分鐘 



其他 

V  教保服務人員即時提

醒 (眼神、肢體、或手
勢) 
幼兒:A2 

V  協同老師身體協助

(如:摸頭、抓手等)
幼兒專心維持:A1、
A2、A3 

V  事先先聽一次故事,

了解故事大意 B1、B2、
B3 

V  以繪本圖畫與故事架

構提示 幼兒:B1、B2、
B3 

V  適時點名幼兒觀察繪

本圖畫並給予成功的機
會 B1、B2、B3 

V  適時點名幼兒回答鷹

架提問並給予成功的機
會 B1、B2、B3 

V 「一起說」或「個別

說」的策略:全班 
 

V  以故事架構做對話式

鷹架提問策略給予成功
回答的機會:全班 

V   給予更多故事內容

線索 B1、B2、B3 

V  重述、解釋、或引導

問題 B1、B2、B3 

V  提醒現在討論的主題

是…A2 

V  另一位老師在旁協助

引導回答:B1、B2、B3 
 

 
 
 
 
 
 
 
 
 
 
 

background image

  29 

(二)教案範例 
 

第一層:整體班級描述 

年齡組成:中班 24 名(15 女、9 男) 

多數幼兒能參與團討活動,坐著安靜聆聽故事,並參與故事討論。 

但中班年紀較小,教師須在講完故事後,讓學生去上廁所、喝水後,再回來

進行故事提問。 

整體課程目標 

語-1-1 理解互動對象的意圖

 

語-1-5 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與功能

 

社-1-2 覺察自己與他人內在想法的 不同

 

情-1-2 覺察與辨識生活環境中他人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分齡學習指標 

語-中-1-1-2 理解團體互動中輪流說話的規則 

語-中-1-5-2 理解故事的角色與情節

 

社-中-1-2-1 覺察自己和他人有不同的想法、感受、需求 
情-中-1-2-2 辨識各種文本中主角的情緒 
 
特殊需求幼兒之長期目標 
語-中-1-5-2 理解故事的角色與情節

 

社-中-1-2-1 覺察自己和他人有不同的想法、感受、需求 
情-中-1-2-2 辨識各種文本中主角的情緒 
 
特殊需求幼兒之短期目標 
語-中-1-5-2 理解故事的角色與情節 8/15  
語-中-1-5-2 能說出故事主角的名字和發生的事情 8/15  
(「故事結構」與「提問支持」、「圖畫提示」、「成人引導」、「事先聽故事」
策略) 
 

background image

  30 

第二層級:少數幼兒需要差異化支持與課程調整 

綿羊班共有 5 名幼兒,不具特殊教育需求幼兒身份,但需要教師進行差異化

課程調整。其聽故事活動情形與教師擬定的支持策略之說明如下: 

幼兒聽故事活動情形 

支持策略 

A1(女):無法融入團體,會遊走。有興趣的活
動會參與,發表時語速緩慢需等待他說完,若
未讓其達成想完成的事情,會引發情緒,容易
干擾團體。 
 
A2(男):活動參與度高,常常搶著發言,但內
容多圍繞在自己有興趣的話題。 
 
 
 
 
A3(男):無法專注在團體活動中,容易分心。
愛與附近同儕聊天、玩耍,影響秩序。 

支持策略:需有另一位老
師協助陪伴,讓她滿足表
達的內容,安撫她的情緒  
 
支持策略:重申發言的規

:1.需先舉手由老師點名

發言,2.尚未輪到自己時需
要等待。3. 提醒現在討論
的主題是… 
 
 
支持策略:秩序提醒、點
名回答問題。 

第三層級:特殊幼兒個別化焦點行為介入與支
持 
綿羊班有三位經鑑輔會鑑定具有特殊教育需求
之幼兒 
 
B1-發展遲緩 
身體發展及健康狀況與同儕無異 
語言:僅能以簡單語句與老師對話、表達需
求。 
社會:與同儕互動能力弱,在團體活動中分心
游離狀態。 
情緒:不順心時,生氣、小聲哭泣 
 
B2-發展遲緩 
身體動作與健康:大小肌肉發展較無力 
認知:理解、注意、數概念等較同儕弱 

1. 事先先聽一次故事,了
解故事大意 B1、B2、B3 
2. 以繪本圖畫與故事架構
提示 幼兒:B1、B2、B3 
3. 適時點名幼兒觀察繪本
圖畫並給予成功的機會
B1、B2、B3 
4. 適時點名幼兒回答鷹架
提問並給予成功的機會
B1、B2、B3 
 
5. 給予更多故事內容線索
B1、B2、B3 
6. 重述、解釋、引導問
題、或同儕示範 B1、B2、
B3 

background image

  31 

語文:僅能以簡單語句與老師對話、表達需求 
社會:同理能力弱,同儕紛爭時不知入何處理 
情緒:不順心時,生氣、哭泣。老師安撫後可
改善 
 
B3-發展遲緩 
身體動作、健康、認知與同儕無異 
語文:構音困難 
社會:內向 
情緒:不順心時,生氣、哭泣 

V 另一位老師在旁協助引
導回答:B1、B2、B3 
 

故事活動與支持需求 
活動順序  活動內容 

差異化支持調整 

特殊需求幼兒
個別化支持 

說故事
前,建立
聽故事與
答題規則 

1. 手指謠 
2. 聽故事規則 
- 仔細聆聽故事 
- 發言規則 
- 同儕說話時要學習等待 

A1-由一位老師在旁
協助陪伴及提醒秩序 
 
A2、A3-老師注視確
認其有聽到規則。 

B1、B2、B3-
能專心坐在自
己的位置上,
跟著老師的指
示做出反應 
1. 協同老師協
助坐在位置並
跟著團體活動 

說故事 
 

1. 介紹書本名稱、作
者、出版社、封面、封
底、蝴蝶頁 
 
2. 說故事:以繪本圖畫
引導語意理解 
 

A1-由一位老師在旁
協助陪伴及提醒秩
序。 
A2-想發言時,老師
以注視、口頭提醒需
等待老師點到名字。 
A3-老師以注視或拍
手方式,提醒孩子將
注意力放回活動中。 

B1、B2、B3-
能坐在自己的
位置上,專心
聆聽故事 
1. 先聽過一次
故事 
2. 協同老師協
助專心的維持 
 

故事提問 
1. 運用
「故事結
構」提問 

1. 故事內容回顧-鷹架式
對話 
2. 生活經驗連結-自由言
談 

A1-由一位老師在旁
協助陪伴及提醒秩
序。 
A2-想發言時,老師
以注視方式,及口頭

B1、B2、B3-
能回答老師的
提問 
支持: 

background image

  32 

2.「一起
說」、「X
X說」 

提醒需等待老師點到
名字。 
A3- 
1.老師以注視或拍手
方式,提醒孩子將注
意力放回活動中。 
2.點名請孩子發言,
參與回答。 

1. 提問故事結
構的問題,並
以圖畫書引導
答案 
2. 協同老師在

旁協助回答 

 

 
(三)故事結構鷹架式對話提問範例 
 


角 

1.

  誰開了一家服裝店?(全班) 

2.

  湯姆先生的工作是什麼?(普生) 


題 

1.

  湯姆先生的工作是什麼?(全班) 

2.

  誰會找湯姆先生做衣服? 

3.

  湯姆先生請誰來幫忙做鯨魚小姐的禮物?(全班) 


境 

1.

  湯姆先生工作的地方是哪裡?(全班) 

2.

  湯姆先生工作的時候會用到那些工具?(個別+圖畫提示) 

3.

  有哪些動物來請湯姆先生做衣服?(嵌入+圖畫提示) 


程 

1.

  湯姆先生早上起來後做了些什麼事情呢?(全班) 

2.

  湯姆先生幫兔子做了什麼衣服?(嵌入+圖畫提示) 

3.

  湯姆先生用什麼東西幫毛毛蟲做衣服呢?(嵌入+圖畫提示) 

4.

  長頸鹿爸爸請湯姆先生做了一件什麼樣的衣服?(普生-個別) 

5.

  猴子妹妹做了什麼衣服?(普生-個別) 

6.

  小青蛙他們做了什麼衣服?(普生-個別) 

7.

  豬小弟想要一件什麼樣的睡衣?(普生-個別) 

8.

  是誰想要送禮物給鯨魚小姐呢?(個別或全班) 


展 

1.

  你覺得排隊的大象想要什麼樣子的衣服呢?(全班) 

2.

  為什麼猴子小姐要小聲的說她想要的衣服呢?(全班) 

3.

  如果你是鯨魚小姐,你想要收到什麼樣子的衣服當 作生日

禮物呢?(全班) 

延伸題:(舉手討論) 
1.

  你穿的衣服是去哪裡買的呢? 

2.

  你有排隊去做什麼事情呢? 

 

background image

  33 

二、中大混齡班:企鵝班 
 
(一)需求評估:多層次需求分析表使用範例 

融合班教保服務人員: 珊珊老師                           日期:2024 年 8 月 15 日 

小班   V 中班  V大班  V混齡 

人數:大班 20 名;中班 3 名(7 女、16 男) 

活動:繪本說故事活動 

1. 多數幼兒能參與團討活動,坐著安靜聆聽故事,並參與故事討論。 

2. 有 5 名幼兒,不具特殊教育需求幼兒身份,但需要教師進行差異化課程調

整(A1、A2、A3-3 人)。 

3. 綿羊班有 1 位經鑑輔會鑑定具有特殊教育需求之發展遲緩幼兒(B1) 
 

第一層級 

第一層級優質幼兒教育的脈絡下,說故事活動流程分為「引起動機」、「說故

事」、以及「故事討論」三個部分。 

形式:老師主導 

環境安排 

1. 幼兒以一般幼兒園團討方式,團體集合坐在地上面向老師。 

2. 教師在前方坐在小椅子上,手持繪本進行說故事引導。 

3. 特殊教育需求幼兒坐在小椅子上,由另一位教保服務人員隨時協助。 

1. 分析班級幼兒聽故事與故事討論活動中,是否出現以下問題?請勾選並

寫下幼兒名字 

聽故事前 

聽故事時 

故事討問時 

V 集合聽故事時動作慢  V 離開位置做其他事情 

聽不懂問題 

background image

  34 

幼兒:A2 
 

幼兒:A1 
V 東張西望 
幼兒:A1、A2 
找鄰座同學 
幼兒:A3 
V發呆、分心 
幼兒:A2 
認知能力較弱聽不懂故
事內容 
幼兒: 

 

幼兒: 
回答問題時延遲 
幼兒: 
沒聽懂故事情節無法回
答 
幼兒: 
V搶著發言 
幼兒:A3-3 
V 說著與故事主題無關/
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幼兒:A3-3 

2. 支持策略如下: 
 
聽故事前 

聽故事時 

故事討問時 

V  轉銜音樂提醒動作

快:全班 
 

V  容許延長時間,教保

服務人員陪伴未完成的
工作,並持續提醒堅持 
A2 


 可在其他地方聽故事

(如:習慣的座位、喜
歡的坐墊) 
 


 作息工作圖卡 

 


 自律延長 5 分鐘 



 自律延長 10 分鐘 



 其他 

V  教保服務人員即時提

醒 (眼神、肢體、或手
勢) 
幼兒:A1、A2 

V  協同老師身體協助

(如:摸頭、抓手等)
幼兒專心維持:A1、
A2、A3-3、B1 


 事先先聽一次故事,

了解故事大意 

V  以繪本圖畫與故事架

構提示 幼兒:全班 


 適時點名幼兒觀察繪

本圖畫並給予成功的機
會 


 適時點名幼兒回答鷹

架提問並給予成功的機
會 

V 「一起說」或「個別

說」的策略:全班 
 

V  以故事架構做對話式

鷹架提問策略給予成功
回答的機會:全班 


 給予更多故事內容線

索 
 


 重述、解釋、或引導

問題 

V  提醒現在討論的主題

是…A3-3 

V  另一位老師在旁協助

引導回答:A1、A2、
A3-3、B1 
 

 

background image

  35 

(二)教案範例 
 

第一層:整體班級描述 

年齡組成:大班 20 名;中班 3 名,共 23 名(7 女、16 男) 

多數幼兒能參與團討活動,坐著安靜聆聽故事,並參與故事討論。 

整體課程目標 

語-1-1 理解互動對象的意圖

 

語-1-5 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與功能 
語-2-2 以口語參與互動

 

社-1-2 覺察自己與他人內在想法的 不同 

 
分齡學習指標 

語-中/大-1-1-2 理解團體互動中輪流說話的規則 

語-中-1-5-2 理解故事的角色與情節 
語-大-1-5-2 理解故事的角色、情節與主題 
語-中-2-2-2 以清晰的口語表達想法 
語-大-2-2-2 針對談話內容表達疑問或看法

 

社-中/大-1-2-1 覺察自己和他人有不同的想法、感受、需求 
 
特殊需求幼兒之長期目標 

語-中-1-1-2 理解團體互動中輪流說話的規則 

語-中-1-5-2 理解故事的角色與情節 
語-中-2-2-2 以清晰的口語表達想法 
社-中-1-2-1 覺察自己和他人有不同的想法、感受、需求 
 
特殊需求幼兒之短期目標 
語-中-1-5-2 理解故事的角色與情節 8/15  
語-中-2-2-2 能主動說出故事的內容 8/15  
(「故事結構」與「提問支持」、「圖畫提示」、「成人引導」策略) 

 

第二層級:少數幼兒需要差異化支持與課程調整 

background image

  36 

企鵝班共有 5 名幼兒,不具特殊教育需求幼兒身份,但需要教師進行差異化

課程調整。其聽故事活動情形與教師擬定的支持策略之說明如下: 

幼兒聽故事活動情形 

支持策略 

A1(大男):較常無法坐在位子上聽故事,
會站起來或靠在桌子上。 
 
 
A2(大男):會在團體內,但容易發呆、動
作較慢到團體課程,所以前段故事內容或
課程會沒有參與到。 
 
 
A3-3 人(1 大男 2 大女):活動參與度高,當
老師故事講到有關於生活連結的情節,常
搶著發言。 

支持策略:另一位老師協助留意
該位幼兒的狀況,如無法專心坐
在位子上,會協助提醒。 
 
支持策略:主教老師會用一首歌
的時間,提醒大家要集合上課
了,另一位老師會從旁觀察,如
沒有加速會口語提醒該位幼兒。 
 
支持策略:在故事開始前,重申
舉手發言的規則

,如老師沒有點

名回答,則需要練習等待。 

第三層級:特殊幼兒個別化焦點行為介入與支持 B1 
企鵝班有一位經鑑輔會鑑定具有特殊教育需求之幼兒 
認知、語文方面與同儕幼兒發展無異,但專注力短,工作較無耐性。 
社會情緒發展遲緩,包括:在團體中不主動與人進行社會互動、容易情緒抗
奮。 
故事活動與支持需求 
活動順序 

活動內容 

差異化支持調
整 

特殊需求幼兒
個別化支持 

說故事前,建立聽
故事與答題規則 

1. 手指謠 
2. 聽故事規則 
- 專心聽故事 
- 發言規則 
- 同儕說話時要學習等待 

另一位老師提
醒注意 

如差異化支持 

說故事 
 

1. 介紹書本名稱、作者、
出版社、封面、封底、蝴
蝶頁 
2. 說故事 

專心提示: 
1. 說故事老師
以眼神、口頭
體醒 

如差異化支持 

background image

  37 

2. 另一位老師
協助肢體提醒 

故事提問 
1. 運用「故事結
構」提問 
2.「一起說」、「X
X說」 

1. 故事內容回顧-鷹架式
對話 
2. 生活經驗連結-自由言
談 

輪流、等待提
示: 
1. 注視、口頭 
2. 肢體 

如差異化支持 

 
(三)故事結構鷹架提問範例 
 


角 

1. 誰幫約瑟縫了一條奇妙的毯子?(全班) 
2. 爺爺幫約瑟縫了一條奇妙的什麼呢?(全班) 


題 

3.  爺爺幫約瑟做了一條什麼?(全班) 
4. 誰幫約瑟想辦法呢?(全班) 
5. 爺爺幫約瑟做了什麼事情?(全班) 


境 

6. 爺爺拿什麼東西喀吱、喀吱的剪呢?(全班) 
7. 爺爺用什麼東西縫衣服?(個別+圖畫提示) 
8. 爺爺幫約瑟做了什麼?(嵌入+圖畫提示) 


程 

9.

  約瑟什麼時候會找爺爺幫忙呢?(個別) 

10.

 小老鼠一家住在哪裡?(嵌入+圖畫提示) 

11.

 吊帶褲上縫了什麼東西?(嵌入+圖畫提示) 

12.

 毯子怎麼了?為什麼要找爺爺幫忙?(個別) 

13.

 背心怎麼了?為什麼要找爺爺幫忙? (個別) 

14.

 是誰發現外套縮水了? (個別) 

15.

 手帕破破爛爛了怎麼辦?(個別) 

16.

 是誰發現約瑟的鈕扣不見了?(個別) 

17.

 釦子丟了為什麼爺爺不能幫忙? (個別或全班) 


展 

1. 在家裡遇到問題你會先找誰幫忙? 
2. 你的寶貝遺失了怎麼辦?? 
3. 你的衣服不能穿了怎麼辦? 
4. 衣服可以回收再利用,還有甚麼東西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5. 遇到問題時,你會找爺爺幫忙嗎? 

 
 
 

background image

  38 

附件 1 多層次需求分析表 

 

融合班教保服務人員:       老師                             日期:     年     月       日 

小班   中班  大班  混齡 

人數:小班     名;中班     名;大班       名(     女、     男) 

活動:故事說演活動 

 
 
 
 
 
 

第一層級 

第一層級優質幼兒教育的脈絡下,說故事活動流程分為「引起動機」、「說故

事」、以及「故事討論」三個部分。 

形式:老師主導 

環境安排 

1. 幼兒以一般幼兒園團討方式,團體集合坐在地上面向老師。 

2. 教師: 

3. 特殊教育需求幼兒:

 

1. 分析班級幼兒聽故事與故事討論活動中,是否出現以下問題?請勾選並

寫下幼兒名字 

聽故事前 

聽故事時 

故事討問時 



 集合聽故事時動作慢 

幼兒: 



 離開位置做其他事情 

幼兒: 


 東張西望 



 聽不懂問題 

幼兒: 


 回答問題時延遲 

background image

  39 

 

幼兒: 


 找鄰座同學 

幼兒: 


 發呆、分心 

幼兒: 


 認知能力較弱聽不懂

故事內容 
幼兒: 

 

幼兒: 


 沒聽懂故事情節無法

回答 
幼兒: 


 搶著發言 

幼兒: 


 說著與故事主題無關

/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幼兒: 

2. 支持策略 
 
聽故事前 

聽故事時 

故事討問時 



 轉銜音樂提醒動作快 

 


 容許延長時間,教保

服務人員陪伴未完成的
工作,並持續提醒堅持 
幼兒: 


 可在其他地方聽故事

(如:習慣的座位、喜
歡的坐墊)幼兒: 
 


 作息工作圖卡 

幼兒: 
 


自律延長 5 分鐘 

幼兒: 



自律延長 10 分鐘  

幼兒: 



其他: 



 教保服務人員即時提

醒 (眼神、肢體、或手
勢)幼兒: 


 協同老師身體協助

(如:摸頭、抓手等)
幼兒專心維持 幼兒: 


 事先先聽一次故事,

了解故事大意 幼兒: 


 以繪本圖畫與故事架

構提示 幼兒: 


 適時點名幼兒觀察繪

本圖畫並給予成功的機
會 
幼兒: 


 適時點名幼兒回答鷹

架提問並給予成功的機
會 
幼兒: 



「一起說」或「個別

說」的策略:全班 
 


 以故事架構做對話式

鷹架提問策略給予成功
回答的機會:全班 


 給予更多故事內容線

索 


 重述、解釋、或引導

問題 


 提醒現在討論的主題

是… 


 另一位老師在旁協助

引導回答: 
 

 

background image

  40 

附件 2 多層次繪本說故事活動教案格式與說明 

        請評估班級整體幼兒的狀況、班級幼兒語文表現差異化的情形、以及班
級中特殊教育需求幼兒的需求,依照以下思考引導,設計一個融合班的繪本
說故事活動課程方案。 
 
(一)多層次說故事教案使用說明 
 
1. 描述整體班級幼兒組成,如年齡、性別、多元文化、家中主要使用的語言
等等 
2. 描述少數需要差異化支持的策略(如:延長時間或即時提示) 
3. 特殊需求幼兒個領域的現況描述與需求評估 
4. 選定課程目標 
5. 訂定分齡學習指標 
6. 訂定特殊需求幼兒之長期目標 
7. 根據所訂定之長期目標,訂定短期目標 
8. 設計課程活動與規劃活動順序與規則 
9. 對應左欄的活動內容,分析少數需要差異化支持的策略 
10. 根據左欄的活動,規劃特殊需求幼兒的短期目標 
 
 
 
 
 
 
 
 
 
 
 
 
 
 
 
 
 

background image

  41 

(二)多層次課程與教學設計方案表 
 

1. 整體幼兒班級及發展現況描述 
年齡組成: 
 
性別組成: 
 
2. 少數需要差異化支持的策略 
 
 
 
 
3. 特殊需求幼兒現況描述 
- 身體動作與健康 
- 認知 
- 語文 
- 社會 
- 情緒 
 

4. 課程目標 
 
 
 
5. 分齡學習指標 
 
 
 
 
 
6. 特殊需求幼兒之長期目標 
 
 
 
 
7. 特殊需求幼兒之短期目標 
 

活動順序
與規則 

8. 活動內容 

9. 差異化支持
策略 

10. 特殊需求
幼兒短期目標 
(專業團隊討
論) 

教師說故
事: 
 
 
 

幼兒專心聽故事 
1. 幼兒專心聆聽故事的狀況
如何?(幫助全班提起注意
力的「指令」或「手勢」有
哪些?) 
2. 哪幾位幼兒需要提醒專心
聽?我們可以給予他們什麼
支持? 

鷹架提示 
1. 多元提示:圖片、眼神、叫
名、提問(Prompt) 

background image

  42 

應架式對
話提問 
 
 
 
 
 
 
 
 

1. 討論指令:「一起說」「X
X說」 
2. 故事架構鷹架提問 
             

鷹架提示策略 
 
 
1. 當幼兒無法正確回應時,老
師可運用的回應方式-加入其他
信息、提示、評估 
2. 當少數幼兒總是答錯時,教
師直接示範或是利用同儕示範 

  

(三)故事結構之鷹架是提問引導 

1. 故事主角: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誰?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WH - question: 
Who? What?) 
2. 故事情境: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有哪些地點?發生在什麼時候?(WH 
– question: Where? When?) 
 
3. 故事主要問題:(WH – question: What? ) 
 故事開始的時候,發生了什麼問題? 
- 動物們想要知道榴槤是什麼味道 
如果幼兒不理解老師問什麼? 
則利用完成句子 Completion :  
 
 
4. 故事接下來發生了哪些事情? 
(Recall – 請幼兒列舉發生了哪些事情?)先不照順序、再排序一次 
 
5. 故事最後的結果怎麼樣? 
 
6. 想一想,故事主角有哪些反應?他的感覺如何?連結幼兒生活經驗的提問 
(Distance - question) 

 
 

background image

  43 

附件 3  多層次繪本說故事之進行範例 

 

第一層級優質幼兒教育的脈絡下,說故事活動流程分為「引起動機」、「說故

事」、以及「故事討論」三個部分。說明如下: 

形式:老師主導 

環境安排: 

1. 幼兒以一般幼兒園團討方式,團體集合坐在地上面向老師。 

2. 教師在前方坐在小椅子上,手持繪本進行說故事引導。 

 

第一部分:引起動機,內容包括:說明聽故事的規則、引起動機活動、以

及觀察認識繪本結構與圖文。 

1. 聽故事規則說明 

綿羊班的小朋友,我們要來聽故事囉!聽故事之前,雅雅老師要提醒你們幾

件事情: 

老師:第一個,必須用哪裡聽?(耳朵) 

幼兒:耳朵 

老師:那小嘴巴…(嘴巴手勢) 

幼兒:閉起來 

老師:用眼睛看。 

2. 引起動機活動:例如-手指歌。 

3. 觀察認識繪本結構與圖文,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 

(1)書名、作者與出版社 

老師:今天的故事書叫什麼名字? 

老師帶領口語加手勢引導幼兒一同唸:「湯姆的服裝店」 

background image

  44 

老師:作者呢?(手勢指著封面作者處引導幼兒) 

老師:作者的名字叫「湯姆牛」 

幼兒:湯姆牛(幼兒齊聲) 

老師:出版社是「信誼基金會」 

幼兒:信誼基金會(幼兒齊聲) 

老師:有小朋友問我,「湯姆的服裝店」那「湯姆」是誰? 

幼兒:幼兒 1-湯姆我知道!幼兒 2-是兔子嗎?幼兒 3-裡面那個人! 

老師:喔!讓我們來看看,湯姆到底是誰,好不好?! 

(老師將繪本稍微舉高) 

老師:讓我們來看一下喔!封面大家剛剛都有講喔!封面有:兔子(手指兔

子引導)、有看到裡面有做了一個人(手指著人引導)、還有猴子(手沒有指

猴子)…猴子在哪裡?在哪裏?(讓幼兒尋找)這個嗎(手指著猴子)? 

(幼兒紛紛指著繪本封面的猴子) 

老師:在這裏。 

老師:好,那我們要來看看,湯姆是誰喔!準備好了嗎? 

(老師開始準備翻頁) 

(2)蝴蝶頁 

(老師翻開蝴蝶頁) 

老師:蝴蝶頁是橘色欸!為什麼是橘色的呢? 

幼兒:是皮膚色! 

(3) 書名頁 

(老師翻到書名頁) 

老師:「湯姆的服裝店」(用手指著書名逐字唸出) 

幼兒:「湯姆的服裝店」(幼兒齊聲) 

background image

  45 

(老師將書本稍微提高讓幼兒觀察書名頁) 

幼兒 1:湯姆是人! 

幼兒 2:湯姆是人不是猴子喔?! 

老師:哦!湯姆先生原來是人不是猴子喔! 

 

語文、作者、譯者、繪者 

 

 

第二部分:說故事流程,本次實驗方式為採教師主導的方式,依各故事繪

本情節主軸依序展開。教師善加運用各種口語及聲音表達技巧、繪本圖畫

提示、肢體語言、以及故事重點提問等技巧, 

老師:湯姆先生每天很早就起床囉!(一手呈現繪 p1 圖案;一手向上伸直

做起床動作) 

老師:起床之後,他會先去陽台做運動。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做完運動之

後呢….(一手呈現繪本 p2 圖案;一手做運動。) 

老師:要去刷牙、洗臉(翻至繪 p3)。 

幼兒:還有梳頭髮(幼兒觀看繪 p3 圖案)。 

老師:湯姆先生要刮刮他的鬍子(手指繪 p3 圖案:刮鬍子),還要去蹲廁所

要嗯嗯一下(手指繪 p3 圖案:坐廁所),然後,好了之後,要把頭髮梳整齊

(手指繪 p3:梳頭髮),接下來呢,她換上了紅色背心跟他最喜歡的紫色長

褲,準備要開始他一天的工作(手指繪 p4 圖案)。 

(翻頁至 p5 前,停 1 秒,確定每位幼兒都有專心) 

老師:湯姆先生是專門為動物縫衣服的裁縫師。 

background image

  46 

(確認幼兒能夠理解「

裁縫師

」詞彙,老師先以眼神引導幼兒,將幼兒注意

力放在湯姆先生正在做的工作圖案,手指繪 p5 湯姆先生,並提醒幼兒) 

老師:湯姆先生正在做什麼?(老師表現出好奇語調,手指湯姆先生正在做

的工作) 

幼兒:縫衣服。 

老師:小眼睛趕快仔細看喔!看看他用了什麼東西,我等一下要問你們。我

剛才有說,答案先想在心裡。趕快用小眼睛仔細看。(提示幼兒:觀察、把

觀察到的裁縫用具記在心裡) 

 

老師:喔!每天有好多動物來請湯姆先生幫他們做衣服。好長的動物(手指

著繪 p6 動物的隊伍),他們在做什麼?(鷹架式對話提問) 

幼兒:排隊。 

老師:排隊。排到這裡來,喔!後面還有誒(把隊伍指一次)。他們來請湯

姆先生「做衣服」(做衣服對應「裁縫師」新詞彙,加強語氣「做-衣-服」) 

幼兒:好多人喔! 

老師: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客人是誰?(引起動機,翻至繪 p7) 

幼兒:兔子 

老師:叮咚!門打開了!湯姆先生就說:歡迎光臨!很高興為您服務!請問

你今天要做什麼衣服呢?兔子麗莎就說:湯姆先生,我想要一件可以比蝴蝶

還要漂亮的衣服喔! 湯姆先生說:沒問題! 

老師:你看,他先把兔子抱起來,他要幫兔子量量看,看看他的身體多大多

長,才知道要做什麼樣的衣服。(稍微抬高繪本 p7 頁面,停頓 1-2 秒後,翻

至 p8) 

background image

  47 

老師:衣服做好了!好漂亮喔!你看!好漂亮的衣服喔!蝴蝶都來跟我一起

跳舞了。湯姆先生真的不會讓我們失望。 

老師:湯姆先生幫兔子做了一件好漂亮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鷹架式對話-

幼兒根據提問與圖畫線索開始回答)?(提問-視覺提示) 

幼兒 1:花花。幼兒 2:還有,紅色的裙子。 

老師:是紅色的裙子,上面有什麼?(手指繪 p8) 

幼兒:花花。 

老師:對!花花! 

幼兒:是黃色的嗎? 

老師:喔!盧蘇說黃色的花朵。 

幼兒:白色的…我看不出來…蝴蝶…(幼兒開始觀察-說出自己發現到的) 

老師:好停~!(停止混亂,引導幼兒聆聽他人回答、與個別回答問題)維

新說! 

老師:維新說,蝴蝶在哪裡? 

幼兒:他的頭上嗎? 

老師:你說的是哪一隻?(把繪 p8-9 圖案靠近維新視線) 

幼兒:(用手指,沒有口語回答) 

老師:你看,蝴蝶真的來陪兔子跳舞了呢!(手指繪 p8-9 每一隻蝴蝶) 

老師:那第二個客人是誰呢?(鷹架式提問,停頓 1-2 秒) 

幼兒:幼兒 1:不知道?幼兒 2:小雞?(提供思考預測,停頓 3 秒) 

老師:第二個客人是—毛毛蟲。有幾隻?1 隻、2 隻、3 隻、4 隻、5 隻(翻

繪本至 p10-11,手指毛毛蟲及口語數數支持,引導幼兒數數) 

老師:哇!陳昱有跟著我一起數。大家再來跟著我數數看(手指毛毛蟲支

持,引導幼兒數數) 

background image

  48 

老師:毛毛蟲也要來做衣服呢!他們在湯姆先生的耳朵旁邊說,我們要去參

加甲蟲先生的聖誕舞會,想要有一套溫暖又漂亮的服裝。湯姆先生,你可以

幫我們嗎?湯姆先生說:嗯!我想一想!要怎麼做,才可以做出適合毛毛蟲

的衣服呢?(手勢-想一想) 

幼兒:毛毛蟲這麼小! 

老師:對喔!毛毛蟲這麼小!阿有說得很好喔!毛毛蟲這麼小,那什麼衣服

才會適合毛毛蟲呢? 

幼兒:小花的手套跟桶子 

老師:喔!尹馨說,湯姆先生後來用什麼東西來做毛毛蟲的衣服? 

幼兒:襪子 

老師:手套跟…五根手指頭,對不對?(引導幼兒觀察繪本 p11) 

幼兒:襪子…、什麼….(幼兒紛紛探頭觀察繪本 p11) 

老師:來!綿羊班停!維希說好像襪子喔!因為,湯姆先生把哪裡剪掉了?

喀嚓!喀嚓!你看,這隻手套跟這隻手套,哪裡不一樣? 

幼兒:一個長、一個短 

老師:一個長、一個短喔!你看這隻手套這邊,為什麼要被剪掉啊?!湯姆

先生把手指頭的地方剪下來,做了 5 隻毛毛蟲。(繼續引導幼兒觀察繪本 P11

的圖畫變化)懷哲有數數看喔!大家來找找看,這裡有幾隻毛毛蟲?1、2、

3、4… 

幼兒:那邊還有一隻! 

老師:喔!還有一隻跑到這裡來了(繼續引導幼兒觀察繪本 p11 的圖畫細

節) 

老師:第三個客人是誰?(引起幼兒注意下一個段落,準備翻到繪本 p12-

13,約停止 1-2 秒) 

background image

  49 

幼兒:小雞 

老師:讓我們來看看喔!哇!是黃色的….(鷹架式對話) 

幼兒:長頸鹿 

老師:長頸鹿爸爸說,湯姆先生,我想要有一件各種顏色鈕扣的襯衫,湯姆

先生,可以幫我做一件嗎? 

老師:你看,湯姆先生拿了一個東西誒!他要來量看看,長頸鹿先生他到底

有多長?他才可以做出適合他的襯衫啊!(手指著繪本 p12 長頸鹿先生手中

的東西,引導幼兒觀察細節) 

老師:這裡有好多「東西喔」!(手指繪本 p13 長頸鹿衣服的鈕扣,引導幼

兒觀察鈕扣)。因為長頸鹿說,他想要做一件有好多顏色「鈕扣」的襯衫。 

老師:接下來是誰呢?(翻頁至 p14-15) 

老師:哇!是一個猴子喔!有一個猴子小姐、有一個猴子先生。猴子小姐好

害羞喔!你看她臉紅紅的。(手指繪本 p14 引導幼兒觀察兩隻猴子的細節-性

別) 

老師:我們要結婚了(老師降低音量,營造情境引導幼兒更注意聽) 

老師:恭喜你誒!猴子小姐要請湯姆先生做什麼?(手指繪本 p15 的猴子小

姐,引導幼兒觀察細節與整體) 

幼兒:結婚的衣服 

老師:他們要結婚了,他們要來做一套結婚的「禮服」喔!恭喜猴子小姐跟

猴子先生! 

老師:接下來的客人是誰?(翻頁至 p16-17) 

幼兒:青蛙(齊聲) 

老師:好多青蛙喔!有幾隻? 

幼兒:123456….(幼兒紛紛指著會本數著) 

background image

  50 

老師:等一下,我們把手手伸就來一起數。(引起全班注意) 

老師:喔!盧蘇很棒喔!盧蘇有把手手伸出來跟我們一起數喔!(立即口頭

增強個別幼兒) 

老師、幼兒:1 隻、2 隻、3 隻、4 隻、5 隻、6 隻、7 隻、8 隻。(齊聲數,引

導幼兒點數) 

幼兒:幼兒 1:8 隻。幼兒 2: 老師,那裡還有 1 隻,那裡還有 1 隻小隻的。

(老師手指指出第 9 隻) 

老師:喔!9 隻!9 隻小青蛙。 

老師:最小的這隻青蛙就說,湯姆先生,我叫做 8 弟喔!可是,我爸爸啊!

每次都會叫錯我的名字誒!會把我叫成哥哥。爸爸都認不出來我是誰,可以

幫幫我們嗎?湯姆先生說,好,我了解了解,我會幫你們做一套可以讓爸爸

認出你們的衣服喔! 

老師:湯姆先生做了什麼?(手指繪本 p17 提示) 

幼兒:有「字」的衣服。 

老師:有「名字」的衣服(鷹架「字」

à「名字」)!你看,湯姆先生把名

字都寫在衣服上。這樣爸爸看到那一件衣服,就知道誰是誰了。(準備引起

幼兒思考與討論) 

幼兒:爸爸在那邊。 

老師:小朋友你看,這裏 9 隻小青蛙,那爸爸有沒有來? 

幼兒:沒有喔….(部分幼兒搖頭,部分幼兒有離題的談話。) 

老師:哇!下一位客人是豬小弟(加快節奏翻頁至 p18-19,引開剛才離題的

談話) 

老師:豬小弟說,我想要一件讓他們看不到我的睡衣喔!這樣會不會很困難

啊?!湯姆先生說,不會不會!我幫你想辦法。 

background image

  51 

老師:豬媽媽找不到豬小弟在哪裡誒!因為他的睡衣怎麼樣?你有找到豬小

弟嗎?(指引幼兒觀察繪本 p19)(鷹架提問 1) 

老師:有找到的舉手。(全班舉手) 

老師:手放下!(全班討論) 

老師:你們有找到豬小弟,那你們有看到他的睡衣嗎?(口語討論引起幼兒

觀察繪本)(鷹架提問 2) 

幼兒:沒有 

老師:沒有誒!那誰知道為什麼我們看不到他的睡衣呢?(鷹架提問 3) 

 

幼兒:幼兒 1,在身體上。 

老師:來!我們來看看!喔!豬小弟在這裡誒(手指繪本 p18 豬小弟)! 

老師:豬小弟他的衣服跟他的棉被是一樣的嗎?(鷹架 1) 

老師:有誒!所以,你看,媽媽進來的時候,媽媽就找不到豬小弟在哪裡

喔!(鷹架 2) 

老師:最後!最後一位客人是大嘴鳥。(翻頁至 p20-21)大嘴鳥在湯姆先生耳

朵上機哩咕嚕嘰哩咕嚕...,湯姆先生就皺著眉頭,喔!生日禮物啊!是

什麼樣的生日禮物呢?那天晚上,湯姆先生就在那邊想了又想,想了又想。

要做出他的特別的生日禮物,湯姆先生就決定了…. 

老師:第二天(提高音量,翻頁至 p22-23),他請了所有的動物來幫他的忙

喔!(停頓 3 秒)大家有看到嗎?超多的。每個動物都有做自己的事情。

(繼續讓幼兒觀察繪本 p22-23) 

老師:獅子先生做了什麼?拿剪刀。那長頸鹿呢?(一 一手指引導) 

幼兒:量尺 

老師:拿量尺 

background image

  52 

老師:章魚呢? 

幼兒:拿縫線。(

幼兒進步,到 V+N

) 

幼兒:他拿針?烏龜(幼兒開始觀察不同的動物手中拿的東西) 

老師:陳俞,湯姆先生拿什麼啊?(個別支持) 

幼兒:他拿線 

老師:對,他拿線 

幼兒:他那上面有一個針。 

老師:生日禮物做好了嗎?做好了(翻頁至 p24-25)!你看,把它包起來,

包得好漂亮喔!所有的動物都一起來幫忙喔!嘿咻!嘿咻! 

幼兒:雅雅老師,上面沒有打開。(暫不翻開繪本 p24-25 內頁的延伸圖案,

引起注意) 

老師:我沒有要打開!他們要把禮物搬去哪裡? 

幼兒:大嘴鳥的地方。 

老師:一起來看看吧!(慢慢翻開繪本 p24-25 內頁的延伸圖案) 

老師:鯨魚小姐,生日快樂!(拿高繪本)喔!他們做的生日禮物是什麼? 

幼兒:幼兒 1,眼鏡。幼兒 2,泳衣 

老師:品好說… 

幼兒:泳衣(多數幼兒開始觀察)(老師慢慢將書闔起來) 

 

第三部分:故事內容討論與經驗分享。內容包括:說明聽故事的規則、引

起動機活動、以及觀察認識繪本結構與圖文。 

 1. 討論規則說明: 

background image

  53 

再提醒一次,如果老師做出這個動作(齊聲手勢),就是要請所有的同

學…(幼兒:一起講);那如果雅雅老師想要一個一個講的時候,我會手手轉

一轉,看到老師手手轉一轉的時候,小嘴巴要先…(幼兒:閉起來) 

2. 提醒注意力活動: 

拍手三下,準備好了嗎?(停 3 秒讓幼兒安靜下來注意聽) 

 

3. 進行故事內容有關的提問(依故事結構): 

老師:請問你,是誰開了一家服裝店呢?(齊聲手勢-一起講)(主角) 

幼兒:湯姆先生(齊聲回答) 

老師:很好! 

老師:湯姆先生的工作是什麼呢??(齊聲手勢-一起講)(情境 1) 

幼兒:縫衣服(齊聲回答) 

老師:縫衣服的工作也叫做「裁縫師」 

老師:湯姆先生的服裝店,是在幫誰做衣服呢??(齊聲手勢-一起講)(情

境 2) 

幼兒:動物(齊聲回答) 

老師:湯姆先生最後,請了誰一起幫鯨魚小姐做衣服呢??(齊聲手勢-一起

講)() 

幼兒:他的好朋友 

老師:他的好朋友是誰??(齊聲手勢-一起講) 

幼兒:動物 

老師:湯姆先生工作的地方是哪裡呢?祐得說(轉手指) 

幼兒:衣服 

老師:是「地方」喔! 

background image

  54 

老師:湯姆先生工作的地方是哪裡呢?懷哲說 

幼兒:店裡 

老師:服裝店?(齊聲手勢-一起講) 

幼兒:服裝店 

老師:湯姆先生剛剛在工作的時候,用到了哪些工具呢?盧蘇說(轉手指) 

幼兒:?? 

老師:湯姆先生在工作的時候,用到了哪些工具呢?盧蘇說(翻開書本給予

幼兒提示) 

幼兒:剪刀 

老師:有用到剪刀,很好。湯姆先生工作的時後,還有用捯什麼工具呢?林

錫說(給訊息:繪本圖畫) 

幼兒:線 

老師:有用到線,很好。還有什麼呢?易恩說(視覺訊息增加:指著圖案) 

幼兒:「磨」衣服的。 

老師:有人知道它是什麼嗎?(永珍說:指著圖案) 

幼兒:很像鯊魚的背! 

老師:它是燙衣服的。它叫「熨斗」。它叫什麼?一起說 

幼兒:熨斗(齊聲回答) 

老師:這個叫什麼?子婷說。(指著裁縫車的圖案提示) 

幼兒:縫衣服的。縫衣機。 

老師:它叫做:「裁縫車」。一起說。 

幼兒:「裁縫車」(齊聲) 

老師:我等一下還是要問你喔!(老師翻下一頁,引起幼兒持續注意) 

老師:有哪一些小動物來找湯姆先生做衣服呢?小慧說。(呈現繪本圖畫) 

background image

  55 

幼兒:大象 

老師:大象,小慧看到了。永嘉說。(呈現繪本提示) 

幼兒:兔子。 

老師:永嘉看到了兔子。安圖說。 

幼兒:馬。 

老師:安圖看到了馬。語誠說,你看到了什麼動物?(呈現繪本圖畫) 

幼兒:長頸鹿。 

老師:語誠看到了長頸鹿。冠諺說,你看到了什麼?(呈現繪本圖畫) 

幼兒:嗯! 

老師:你看到了什麼?(拿近,指圖畫提示,指著鱷魚) 

幼兒:鱷魚! 

 

 

 

 

 

 

 

 

 

 

 

 

background image

  56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