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5
,离现在 6
年 5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基隆市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幼兒姓名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觀察階段
幼幼班
(__學年)
小班
(__學年)
中班
(__學年)
大班
(__學年)
就讀學校
入學時間
填寫教師
基隆市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出版單位:基隆市政府教育處
指導單位:基隆市教育處特教科
行政諮詢:教育處特教科謝仲威科長
七堵國小張簡秀金校長
中正國小林志彥校長
編製指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林秀錦教授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柯秋雪教授
私立長庚科技大學幼保系-田佳靈教授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林佩蓉教授
專業諮詢:物理治療師-鄭曉倩老師
語言治療師-卓士傑老師
職能治療師-陳幸君老師
心理治療師-謝明慧老師
市立建德幼兒園退休園長-陳麗琴園長
編製研究計畫擬定執行:蘇光琦老師
編製研究人員:基隆市中正國小學前特教巡迴輔導班-
蘇光琦老師、彭美綾老師、李家惠老師
蕭靜雯老師、賀婷安老師、陳誼琳老師
基隆市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使用說明
[編制目的]
融合教育是目前特殊需求幼兒入學安置的主流,幼兒園中普遍皆有著能力與需求各異的幼兒,
隨著幼教現場對於教學多元化的重視,察覺幼兒是否達到該年齡的發展里程碑,掌握幼兒當前的發
展現況,提供適切的協助以及學習內容,即是現場教師應具備的基礎能力。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即
是「觀察」幼兒的表現,藉此「發現」幼兒的能力,進而發展出「支持」幼兒的學習策略,用以
「提升」幼兒的能力。
幼兒從一早進入幼兒園至離園的整日作息活動中,
「行為觀察」的機會無所不在,在不同作息活
動安排下的吃、喝、玩、樂、舉手投足表現皆有發展上的意義,教師可以在陪伴引導孩子的同時觀
察到他們的學習與發展。於是幫助現場教師掌握活動課程中觀察的重點,發展一套符合幼兒園作息
活動的觀察記錄表,讓教師能在每日作息活動中,用簡易又有系統的方式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讓
這些重要的資訊成為後續安排適當課程與調整支持策略的依據,即為手冊編制的目的。
[編製歷程]
編製歷程共四年四階段:
第一階段(104 年)-調查基隆市幼兒園作息安排的概況。從這些作息活動中找出普遍性、共同的
活動,以調查歸納統整後的作息活動類型與內容發展出觀察要項,做為後續觀察指標建構發展的研
究基礎。
第二階段(105 年)-完成例行性作息活動觀察指標建構:入園、餐點、午休、團體靜態與團體動
態、放學等活動 218 項觀察指標。請本市資深幼教師進行兩次指標試閱並與學者專家進行討論提出
修正建議。
第三階段(106 年)-完成作息本位觀察指標建構。共有入園、餐點、午休、團體靜態與團體動
態、放學、美勞區、語文區、益智區、扮演區、積木區等 10 大類型作息活動,31 個作息分項活
動,577 個觀察指標細項。並以全市 95 所公私立幼兒園隨機抽樣 378 位 2-6 歲幼兒,由班級導師進
行試評,統計結果作為接續編制為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的修正依據。
第四階段(107 年)-將觀察評量指標改為觀察要項紀錄參考。增加自然科學學習區觀察內容,改
變整體呈現方式,讓使用者容易閱讀以及使用,並精簡觀察內容為 340 項。概況如下:
作息活動
觀察要項
要項數
內容小計
1. 入園活動
1-1 生活禮儀
4
1-2 分離焦慮
2
1-3 簽到
3
1-4 穿脫衣物品歸位
8
1-5 如廁
11
1-6 洗手
3
31
2.餐點活動
2-1 飲水
3
2-2 用餐前準備
12
2-3 用餐中
7
2-4 餐後收拾
7
2-5 潔牙
4
33
3.團體靜態活動—
分享、報告、討論
3-1 集合點名
3
3-2 指令理解執行
5
3-3 注意力維持
4
3-4 規則遵守
4
3-5 口語表達
12
28
4.團體動態活動—
大肌肉活動
4-1 站
6
4-2 走
6
4-3 跑
3
4-4 跳
8
4-5 跨越
1
4-6 推拉滾
6
4-7 協調平衡
3
4-8 騎乘
5
4-9 球類活動
8
4-10 律動
6
4-11 團體遊戲
7
59
5.午休
5-1 自理
8
11
5-2 規則遵守
3
6.放學
6-1 收拾
3
6-2 規則執行
6
6-3 生活禮儀
2
11
7.美勞區
7-1 平面繪圖
10
7-2 立體造型
18
7-3 工藝
9
37
8.語文區
8-1 聽
3
8-2 說
8
8-3 讀
11
8-4 寫
3
25
9.益智區
9-1 基本概念
16
9-2 簡易數學概念
24
9-3 推理思考
3
9-4 人際互動
5
48
10.扮演區
10-1 想像模仿與應用
5
13
10-2 人際互動
8
11.積木區
11-1 視覺空間
6
11-2 動作操控
4
11-3 人際互動
5
15
12.自然科學區
12-1 觀察
10
12-2 實驗與操作
11
12-3 記錄與說明
4
12-4 問題解決
4
29
觀察要項總數
340
[應用範圍]
1.成長檔案記錄參考資料:可提供幼兒園在建立ㄧ般幼兒個人學習成長檔案記錄的參考資料。
2.提供教師觀察疑似發展遲緩幼兒的參考:能利用此表之發展里程碑為參考,記錄現況能力,可以
做為進ㄧ步與家長進行晤談說明的資料。
3.轉介資料:疑似落後幼兒需要進一步尋求醫療評估時,可以提供一份在教室中完整的能力概況記
錄,以供專業醫療人員在綜合評估判斷時的參考。
4.學前特教心評人員參考資料:可做為學前特教心評人員在入班觀察個案時可以參考的工具,以便
收集個案在整日作息活動中的發展表現,以及最容易出現的行為問題時段。
5.專業團隊溝通資料:當特殊教育專業人力資源介入班級時,班級導師能夠依據有系統的觀察記
錄,快速幫助專業團隊人員了解幼兒在教室作息中的發展表現,讓特教專業人員能依據教室中實際
活動的內容給予調整策略之建議。
6.個別化教育教育計畫(IEP)擬定參考資料:充分了解特殊需求幼兒的能力現況與優弱勢後,本表的
項目內容可提供擬訂 IEP 目標融入作息活動中的參考資料。
7.轉銜資料:可做為特殊生在轉學或轉銜時移交的資料之ㄧ,幫助新學校或不同階段的教師了解該
幼兒發展學習歷程時的參考。
[手冊內容以及使用說明]
1.本手冊內容分為三大部分:
(1)例行性作息活動-幼兒園中固定且規律性的作息活動,有入園、餐點、團體靜態活動、團體動態
活動、午休、放學等六大項。建議在每學年上學期 9-10 月進行觀察記錄。
(2)學習區活動-本研究對基隆市幼兒園教室學習區內容進行調查,最具普遍性且最具共通性的五大
學習區為美勞區、語文區、益智區、扮演區、積木區,與「教育部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品質評估表」
,
建議教室中可優先設置相符合,另增加多數幼兒園常設的自然科學區,共有六個學習區。建議可在
每學年下學期 2-3 月進行觀察記錄,若在上學期課程中已經開始實施學習區課程,可視實際狀況需
求彈性使用。
(3)發展領域檢索表-此部分以六大發展領域-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生活自理等
為主軸,並以幼兒園作息活動為架構的內容檢索,提供班級導師與專業團隊人員快速溝通的平台,
讓專業團隊人員在入班觀察時,能快速掌握個案在能力表現上的優弱勢,以期能提供作息活動中適
當的調整策略與學習訓練之建議。
2.作息活動整合發展領域標示
每一項作息活動安排皆有跨發展領域的特性與功能,在每一項作息活動前皆有標示以供參考。
例如:(粗)粗大動作發展領域、(細)精細動作發展領域、(語)語言發展領域、(認)認知發展領域、
(社)社會適應與情緒發展領域、(生)生活自理發展領域。
[記錄方式建議]
會(總是能表現出此種行為)
△ 有時會(學習中,有時能做到,有時無法做到,表現尚不穩定)
還不會(尚未學會或不曾表現此種行為)
/ 本項不適用(園內尚未安排此課程活動/無此類型活動)
[手冊目錄]
壹、例行性作息活動
一、入園活動
……………………………………………………………………………p.1
二、餐點活動
……………………………………………………………………………p.3
三、團體靜態活動-分享、報告、討論
………………………………………………p.5
四、團體動態活動-各項身體技能活動
………………………………………………p.7
五、午休
…………………………………………………………………………………p.10
六、放學
…………………………………………………………………………………p.11
貳、學習區活動
七、美勞區
………………………………………………………………………………p.12
八、語文區
………………………………………………………………………………p.14
九、益智區
………………………………………………………………………………p.16
十、扮演區
………………………………………………………………………………p.18
十一、積木區
…………………………………………………………………………....p.19
十二、自然科學區
………………………………………………………………………p.20
參、發展領域檢索表
一、粗大動作領域
………………………………………………………………………p.22
二、精細動作領域
………………………………………………………………………p.24
三、認知領域
……………………………………………………………………………p.28
四、語文領域
……………………………………………………………………………p.36
五、社會領域
……………………………………………………………………………p.40
六、生活自理領域
………………………………………………………………………p.43
肆、參考資料
…………………………………………………………………………………p.46
壹、例行性作息活動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一、入園活動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容列舉
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程從簡單至
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幼幼班至大班),
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況記錄時的參考。
1.
入
園
1-1
生
活
禮
儀
2-3
(社)
(認)
會用眼神
/姿勢/動作回應周圍的人、事、物。
2-3
(認)
(語)
聽到自己的名字會轉向聲源,並有所回應
(如:微笑、
揮手或說:「早」
)。
2-3
(社)
(語)
在提示下,會和熟悉的老師打招呼。
3-4
(社)
(語)
不需提示,會和熟悉的老師和同學打招呼。
備註:
1-2
分
離
焦
慮
2-6
(社)
未出現分離焦慮,能和家人說再見。
2-6
(社)
在開學約
( 4 )週之後,不再出現分離焦慮。
備註:
*若分離焦慮的時間超過 4 週,請依目前班別記錄週數。
幼幼班
( )週;小班( )週;中班( )週;大班( )週
1-3
簽
到
2-3
(認)
(細)
能辨識出自己的照片或自己的代表圖案。
3-5
(認)
(細)
能辨識出有自己的姓名或代號的欄位,並完成簽到的
動作
(畫記/蓋章)。
5-6
(認)
(細)
能依日期在自己姓名或代號的欄位上,用正確姿勢
(前三指握筆)繪圖或書寫。
備註:
1-4
穿
脫
衣
及
物
品
歸
位
2-3
(認)
(生)
會將自己的物品放入貼有照片的置物櫃。
2-3
(生)
(細)
會自己脫掉沒有鞋帶的鞋。
2-3
(生)
(細)
會自己穿好不須繫鞋帶的鞋。
2-3
(生)
(細)
會拉開衣服或書包的拉鍊。
2-3
(認)
(生)
在提示下,能將書包中不同種類物品取出,依指定
位置分類放置。
3-4
(生)
(細)
會脫掉有拉鍊外套。
3-4
(認)
(生)
會自己主動將個人物品放在指定位置上。
4-5
(認)
(生)
穿鞋子時會區辨左右腳。
備註:
1-5
如
2-3
(生)
(語)
會用動作、表情、聲音表示尿意或便意。
2-3
(生)
(認)
能知道要在小便池或小馬桶上如廁。
1
廁
2-3
(生)
(細)
如廁前後能在成人協助下穿脫褲子。
2-3
(生)
(認)
(細)
大小便後會自己沖水
3-4
(生)
(語)
會用口語表示尿意或便意。
3-4
(生)
(社)
如廁前會先敲門或觀察是否有人。
3-4
(生)
(細)
如廁前後能自行穿脫褲子。
3-4
(生)
(社)
(語)
能在如廁後,尋求成人協助擦拭。
4-5
(生)
(細)
能在大便後使用衛生紙擦拭,但有時會擦不乾淨。
5-6
(生)
(細)
能在大便後,使用衛生紙擦拭乾淨。
5-6
(生)
(細)
如廁後,能在提示下把服裝整理好
(塞上衣入裙/褲
內,可以稍微露出一部分
)。
備註:
1-6
洗
手
2-3
(生)
(細)
會自行開關水龍頭並伸出雙手沖水。
3-4
(生)
(細)
(認)
能在提醒下完成洗手步驟
(濕、搓、沖、捧、擦)。
4-5
(生)
(細)
(認)
能自行依照步驟
(濕、搓、沖、捧、擦)執行洗手
動作。
備註:
2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二、餐點活動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容列
舉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程從簡
單至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幼幼班至
大班
),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況記錄時的參
考。
2.
餐
點
活
動
2-1
飲
水
2-3
(生)
能用吸管式水壺喝水。
2-3
(生)
(細)
能手握杯子喝水,水不會從嘴角流出來。
2-3
(生)
(細)
能打開有瓶蓋的杯子
/水壺喝水。
備註:
2-2
用
餐
前
準
備
2-3
(生)
(細)
在提示下,用餐前會洗手。
2-3
(生)
(細)
(認)
在成人提示下,用餐前會拿取自己的餐具
(以顏
色或符號辨識
)。
2-3
(生)
(社)
能夠安靜在座位上等待餐點。
2-3
(生)
(社)
(語)
領取食物時,在提示後會用口語表達感謝。
3-4
(生)
(細)
(認)
在用餐前會主動拿取自己的餐具
(以顏色或符號
辨識
)。
3-4
(生)
(社)
(認)
能夠依照指示排隊前往取餐。
3-4
(生)
(社)
(語)
(認)
在詢問下能告知老師對食物的需求量
(多/
少
)。
3-4
(生)
(細)
會剝除食物的外皮或包裝紙,如:香蕉皮、餅乾
/
糖果包裝紙袋。
3-4
(生)
(細)
(粗)
取餐後能自行端碗回座位。
4-5
(生)
(社)
(語)
領取食物時,會主動用口語表達感謝。
4-5
(生)
(社)
(語)
(認)
能主動告知老師對食物的需求量
(多/少)。
4-5
(生)
(細)
會剝除食物外殼,如:剝除茶葉蛋殼。
備註:
2-3
用
餐
中
2-3
(生)
用餐時,只取用屬於自己的餐具和食物。
2-3
(生)
(細)
會用湯匙舀食物進食,灑落少許。
2-3
(生)
會撕咬、咀嚼及吞嚥較硬
(如:芭樂)或纖維較粗的食物。
3-4
(生)
(粗)
用餐時,會在椅子上保持適當的坐姿。
3-4
(生)
(細)
會用湯匙舀食物進食及喝湯,很少灑落。
2-6
(生)
能在一小時內用完餐點。
2-6
(生)
對食物有特殊偏好或挑食。
幼幼班
-喜歡:___________不喜歡:____________
小班
-喜歡:___________不喜歡:____________
中班
-喜歡:___________不喜歡:____________
大班
-喜歡:___________不喜歡:____________
3
備註:
2-4
餐
後
收
拾
2-3
(生)
(細)
能在成人示範提示下,擦拭嘴巴。
2-3
(生)
(細)
(認)
能依照教師指示處理剩餘食物。
2-3
(生)
(細)
(認)
能在成人示範提示下,擦拭並收拾自己的餐
具。
2-3
(生)
(細)
能用手指撿拾桌面或地面灑落的食物。
3-4
(生)
(細)
(認)
能在協助下使用抹布擦拭桌面並收拾餐具。
4-5
(生)
(細)
(認)
能自行擦拭桌面並收拾自己的餐具。
5-6
(生)
(細)
能夠自行擰乾抹布。
備註:
2-5
潔
牙
2-3
(生)
會用開水漱口。
3-4
(生)
(細)
會拿牙刷用清水粗略的刷牙。
4-5
(生)
(細)
會用牙刷上下左右刷牙。
5-6
(生)
(細)
(認)
會依據刷牙的步驟刷牙。
備註:
4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三、團體靜態活動
-分享、報告、討論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容列
舉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程從簡
單至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幼幼班至
大班
),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況記錄時的參
考。
3.
團
體
靜
態
活
動
|
分
享
報
告
討
論
3-1
集
合
點
名
2-3
(社)
能夠在聽到集合的提示聲
(如:音樂、鈴聲、…)後,開
始動作準備集合。
2-3
(社)
點名時間,能夠在聽到自己的名字或看到自己的名牌
時,舉手回應。
4-5
(認)
(語)
能回答關於今天是星期幾的問題。
備註:
3-2
指
令
理
解
執
行
2-3
(認)
轉換活動時,會理解執行
1 件指令。
2-3
(認)
能夠遵守老師指令,做出模仿動作
(如:定點集合、複
誦兒歌、手指謠
)。
3-4
(認)
轉換活動時,會理解執行
2 件指令。
4-5
(認)
轉換活動時,會理解執行
3 件事的常用指令。
5-6
(認)
轉換活動時,會理解執行
3 件事以上的常用指令
。
備註:
3-3
注
意
力
維
持
2-3
(認)
能維持注意力約五分鐘。
3-4
(認)
能維持注意力約十分鐘。
4-5
(認)
能維持注意力約十五分鐘。
5-6
(認)
能維持注意力約二十分鐘。
備註:
3-4
規
則
遵
守
2-3
(社)
活動進行時,在帶領示範下能參與活動。
2-3
(社)
活動進行時,已能理解不隨意離座的規則。
3-4
(社)
想要發表時,在提示下,能舉手等待老師點名。
4-5
(社)
想要發表時,能主動舉手等待老師點名。
備註:
3-5
口
語
2-3
(認)
(語)
(社)
能說出自己的名字。
2-3
(認)
(語)
能指出或說出常用的五官及身體部位名稱。
3-4
(認)
(語)
會描述當日或剛才發生事情的部分內容。
5
表
達
3-4
(認)
(語)
聽完故事或他人分享後,能用簡單句回答相關的
問題,如:故事名稱與主要人物。
4-5
(認)
(語)
(社)
能自我介紹,說出與自己相關的資訊
(如:家
人、年齡
)。
4-5
(認)
(語)
聽完故事,能說出故事名稱、主要人物、情節與
結果。
4-5
(認)
(語)
會描述最近發生的事情或經驗,但順序可能會混
淆。
4-5
(認)
(語)
(社)
能說出在活動
/學習區操作上所遇到的困難。
5-6
(認)
(語)
(社)
會適當的讚美別人或給予意見。
5-6
(認)
(語)
聽完故事,能說出主要的情節因果關係及主要人
物的情緒。
5-6
(認)
(語)
(社)
能說出在活動
/學習區操作上所遇到的困難,
嘗試提出解決方法。
5-6
(認)
(語)
能歸納或分析與主題討論相關的內容
(如:能將生
活經驗做比較、提出活動的簡單計畫或想法
)。
備註:
6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四、團體動態活動
-各項身體技能活動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
容列舉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
程從簡單至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
(幼幼班至大班),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
況記錄時的參考。
4.
團
體
動
態
活
動
|
大
肌
肉
活
動
4-1
站
2
(粗)
能自行在改變姿勢後站立不需扶物。
2-3
(粗)
能單腳站
1 秒。
3-4
(粗)
不扶任何東西,會單腳站
2 秒以上。
4-5
(粗)
會自己單腳站立
5 秒。
5-6
(粗)
會自己單腳站立
8 秒以上。
5-6
(粗)
能閉眼手插腰單腳站立。
備註:
4-2
走
2
(粗)
能自己平穩地走,停止或轉彎不會跌倒。
2-3
(粗)
會單手扶物兩腳一階上樓梯。
2-3
(粗)
會單手扶物兩腳一階下樓梯。
3-4
(粗)
不須扶持,會一腳一階上樓梯。
3-4
(粗)
不須扶持,會一腳一階下樓梯。
4-5
(粗)
能以腳跟接腳尖的方式走直線
5 步以上。
備註:
4-3
跑
2-3
(粗)
會跑步但不會閃躲障礙物。
3-4
(粗)
跑步時可以控制轉彎或折返,會閃躲障礙物。
5-6
(粗)
會順暢的跑步連續繞過障礙物。
備註:
4-4
跳
2-3
(粗)
雙腳會原地跳。
2-3
(粗)
雙腳會連續向前跳。
3-4
(粗)
雙腳會原地開合跳
(合併-打開-合併)。
3-4
(粗)
雙腳會向前跳
(30 公分左右)。
4-5
(粗)
雙腳會連續向左
/右兩側跳 3 次以上。
4-5
(粗)
雙腳會連續向前開合跳
(如:跳房子)。
4-5
(粗)
單腳會向前跳
(15 公分左右)至少 5 下。
5-6
(粗)
單腳會連續跳
8 下以上。
備註:
7
4-5
跨
越
4-5
(粗)
能抬腳跨過
30 公分的高度。
備註:
4-6
推
拉
滾
2-3
(粗)
會推動靜止的大球往前約
3 公尺遠。
2-3
(粗)
會拉住物品往前進或向後退一段距離。
2-3
(粗)
會連續側滾翻。
3-4
(粗)
會有技巧的推拉物品繞過障礙物。
3-4
(粗)
能不鬆手的拉住氣球傘。
4-5
(粗)
會雙手一前一後推滾大球前進
/後退。
備註:
4-7
協
調
平
衡
2-3
(粗)
會自己爬上溜滑梯並溜下。
2-3
(粗)
不需輔助,能在
20 公分寬的板子(無架高)上向前
走。
3-4
(粗)
能走過
20 公分寬及離地 10 公分高之平衡木。
備註:
4-8
騎
乘
2-3
(粗)
會坐腳動車,並用雙腳滑動一段距離。
3-4
(粗)
會踩踏三輪車,需協助左右轉彎。
4-5
(粗)
能雙腳交換踩踏板車前進。
4-5
(粗)
能以雙手控制扭扭車前進。
4-5
(粗)
會熟練的騎三輪車,並能控制方向。
備註:
4-9
球
類
活
動
2-3
(粗)
會將靜止的球向前踢。
2-3
(粗)
會單手過肩丟小球。
3-4
(粗)
會以抱球方式接住近距離丟來的球。
3-4
(粗)
會用球瞄準距離
1 公尺遠的目標物投擲。
4-5
(粗)
會將滾動的球以單腳踩停。
4-5
(粗)
會跑向並踢動靜止的球。
5-6
(粗)
會伸手接住不同方向丟來的球
(距離約 3 公尺遠)。
5-6
(粗)
會原地單手連續拍球
3 下。
備註:
4-10
律
2-3
(粗)
(認)
在唱遊活動中能模仿簡單動作。
3-4
(粗)
(認)
在唱遊活動中,能跟上動作
(八拍一個動作)。
8
動
3-4
(認)
在律動表演時,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4-5
(粗)
(認)
在唱遊活動中,能跟上動作
(四拍一個動作)。
4-5
(認)
在律動表演時,變換隊形後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5-6
(粗)
(認)
在唱遊活動中,能跟上動作
(兩拍一個動作)。
備註:
4-11
團
體
遊
戲
2-3
(社)
(認)
能夠跟隨老師指令或示範,完成動作
(如:排
隊
)。
2-3
(社)
(認)
會在指示下的使用遊樂設施。
3-4
(社)
(認)
參與團體活動時,會適當的輪流等待。
4-5
(社)
(認)
能夠瞭解活動或競賽的輸贏規則。
4-5
(社)
(認)
參與團體活動或其他活動會服從規則。
4-5
(社)
(認)
願意接受活動或競賽的結果,不論輸贏或是否
得到讚美
(即使有情緒,也可以在 30 分鐘內平復)。
5-6
(社)
(認)
不論大人是否在場都能遵守遊戲規則。
備註:
9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五、午休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容
列舉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程
從簡單至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幼
幼班至大班
),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況記
錄時的參考。
5.
午
休
5-1
自
理
2-3
(生)
(認)
能夠辨識自己的寢具。
3-4
(生)
(粗)
(認)
能夠拿取自己的寢具。
3-4
(生)
(粗)
能在成人協助下,完成鋪床動作。
3-4
(生)
(粗)
(認)
在協助下能摺疊寢具並將寢具放入櫃子內。
3-4
(生)
(細)
可以自行脫衣服、褲子和襪子。
4-5
(生)
(粗)
能自行完成鋪床動作。
4-5
(生)
(粗)
(認)
能自行摺疊寢具,並將寢具放入櫃子內。
4-5
(生)
(細)
可以自行穿脫衣服、褲子和襪子。
備註:
5-2
規
則
遵
守
2-3
(生)
(認)
(社)
能夠依據教師指示安靜午休,不干擾他人。
3-4
(生)
(認)
(社)
能夠自行安靜午休,不干擾他人。
3-4
(生)
(語)
能覺察尿意,並告知老師如廁需求。
備註:
10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六、放學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容
列舉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程
從簡單至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幼
幼班至大班
),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況記
錄時的參考。
6.
放
學
6-1
收
拾
2-3
(生)
(細)
在老師協助下,將物品放到書包內。
3-4
(生)
(認)
(細)
能辨識自己的物品,並放進自己的書包內。
5-6
(生)
(認)
(細)
能夠清點個人物品,放進自己的書包。
備註:
6-2
規
則
2-3
(社)
(粗)
能在聽到老師叫喚後,會背起書包,走向門口。
2-3
(社)
(粗)
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上
/下交通車。
3-4
(社)
(認)
能夠在老師的提示或引導下,在指定的位置上排
隊準備上車。
3-4
(社)
(認)
搭交通車時會遵守規則
(如:依序上車、不能站
立、頭手不能伸出車外
...)。
4-5
(社)
(認)
放學時會自行排隊行進且不脫隊
(如:跟隨放學
路隊或行進至搭車處
)。
5-6
(生)
(認)
(社)
能知道自己搭車的梯次,並依指示行動。
備註:
6-3
生
活
禮
儀
2-3
(社)
(語)
會在引導下和熟悉的人說:「再見」。
3-4
(社)
(語)
會主動和熟悉的人道別說:「再見」。
備註:
11
貳、學習區活動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七、美勞區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容
列舉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程從
簡單至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幼幼
班至大班
),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況記錄
時的參考。
7.
美
勞
區
7-1
平
面
繪
圖
2-3
(細)
可以使用拳頭握筆隨意塗鴉。
3-4
(細)
可以使用前三指握筆,將簡單的圖案著色。
3-4
(細)
(認)
可以仿畫直線『|、
—』。
4-5
(細)
可以使用前三指握筆在範圍內著色,控制不超出邊界
1 公分左右。
4-5
(細)
(認)
可以依照圖形卡仿畫『十、
○』。
4-5
(細)
(認)
可以畫出可辨識物件的特徵
(如:人、房子、交通
工具
)。
5-6
(細)
(認)
可以依照圖形卡仿畫『
△、□、◇』。
5-6
(細)
可進行複雜、小範圍的圖案著色而不出界。
5-6
(細)
(認)
可以畫出較為複雜的圖案
/仿畫文字。
5-6
(細)
(認)
能雙手協調使用工具輔助繪圖
(如:描圖板、尺和
橡皮擦
)。
備註:
7-2
立
體
造
型
2-3
(細)
能用手指擠壓黏土。
3-4
(細)
能用兩指前端將紙撕成大塊。
3-4
(細)
能沿著粗直線剪斷約
3 公分長的寬紙條。
3-4
(細)
能用手掌心將黏土搓成長條。
3-4
(細)
能擠壓膠水瓶塗在圖形上。
3-4
(細)
能將貼紙撕下,對準目標黏貼。
4-5
(細)
能沿線將紙對摺。
4-5
(細)
能使用膠帶黏貼物品。
4-5
(細)
能用兩指前端將紙撕成紙條。
4-5
(細)
能用手掌心將黏土搓成球狀。
4-5
(細)
能沿著線剪出有角度的形狀。
4-5
(細)
能使用手掌按壓較小圖形打洞器。
5-6
(細)
(認)
能沿線剪出不規則形狀的圖形。
5-6
(細)
能用兩指前端沿線撕紙。
5-6
(細)
(認)
能使用搓揉擠壓等技巧,運用黏土創作出具體可
辨識的作品。
5-6
(細)
能使用膠帶
/雙面膠黏貼物品。
5-6
(細)
(認)
可依照簡單的步驟摺疊紙張,並完成作品。
12
5-6
(細)
能使用手掌按壓較大圖形打洞器。
備註:
7-3
工
藝
2-3
(細)
能用軟線串大珠子。
3-4
(細)
能用軟線串小珠子。
3-4
(細)
能將自己的作品用曬衣夾夾在展示區。
4-5
(細)
(認)
能用線做出上下穿洞的動作
(不一定熟練)。
4-5
(細)
(認)
能用小鑷子夾燙豆
/豆子完成作品。
4-5
(細)
(認)
能利用牙籤
/大頭針沿提示刺出圖形。
5-6
(細)
(認)
能用線依序、將兩片布上下縫合。
5-6
(細)
(認)
能利用長條紙完成上下穿梭的編織工。
5-6
(細)
(認)
能打單結。
備註:
13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八、語文區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容
列舉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程從
簡單至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幼幼
班至大班
),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況記錄
時的參考。
8.
語
文
區
8-1
聽
2-3
(認)
能在聆聽兒歌、童謠時,維持注意力。
3-4
(認)
能在聆聽短篇故事時,維持注意力。
4-5
(認)
能專心聆聽透過多媒體器材
(光碟、錄音帶)所撥放的
完整故事。
備註:
8-2
說
2-3
(語)
(認)
能用詞彙命名大多數的圖片。
2-3
(語)
(認)
能用簡單短句描述圖片中的人
/物/動作。
3-4
(語)
(認)
能夠在閱讀後回答出故事簡單因果關係。
3-4
(語)
(認)
能描述出書中畫面的細節。
4-5
(語)
(認)
能敘說一組圖片
(4 張左右)的部分連貫情節。
4-5
(語)
(認)
能完整的唱誦一整首兒歌。
4-5
(語)
(認)
能夠在重複閱讀後,獨自描述簡單的故事情節。
5-6
(語)
(認)
能夠在重複閱讀後,獨自描述完整故事情節及因
果關係。
備註:
8-3
讀
2-3
(社)
(認)
閱讀後,能將圖畫書放回原位。
2-3
(認)
能知道翻閱圖畫書的方向。
2-3
(細)
能夠逐頁翻閱硬頁書、厚紙板書
(如:《好餓好餓的
毛毛蟲》
)。
3-4
(細)
能夠逐頁翻閱各種紙類材質的繪本。
3-4
(認)
能辨別圖像與文字的不同。
4-5
(認)
能知道書名的位置與閱讀方向。
4-5
(認)
能知道一字一音的對應關係。
4-5
(認)
能知道不同文本的功能
(訊息類及敘事類文本)。
5-6
(認)
能知道書中文字的閱讀方向。
5-6
(認)
(語)
能在環境中認出常見的文字。
5-6
(認)
(語)
能利用訊息類文本解決問題。
備註:
14
8-4
寫
4-5
(認)
(細)
運用簡單圖像畫出閱讀記錄。
5-6
(認)
(細)
能運用文字
/圖像/符號畫出閱讀記錄,如:仿寫
書名或書籍編號、畫出喜歡的情境或人物等。
5-6
(語)
(認)
(細)
能自行以繪圖的方式創作有情節的圖畫書。
備註:
15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九、益智區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容
列舉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程從
簡單至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幼幼
班至大班
),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況記錄
時的參考。
9.
益
智
區
9-1
基
本
概
念
2-3
(認)
指認或配對基本顏色
(如:紅、黃、藍、綠色)。
2-3
(認)
會分類或指認基本形狀
(如:圓形、三角形、正方
形
)。
2-3
(認)
會完成
4-6 片式的拼圖。
2-3
(認)
(語)
能聽懂上、下、裡、外的指令。
2-3
(認)
能依物件外在特徵配對與分類相同物件
(如:顏色、
形狀、大小
)。
3-4
(認)
會完成
12 片式的拼圖。
3-4
(認)
(語)
能聽懂前、後的指令。
3-4
(認)
(語)
會說出基本形狀的名稱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3-4
(認)
能依物件的關聯性進行配對與分類
(如:鞋子-襪
子、牙刷-牙膏
)。
4-5
(認)
(語)
會說出、辨認形狀名稱
(基本形狀及星形、心形、
長方形、菱形
…)至少 6 種。
4-5
(認)
(語)
會指出或說出顏色名稱
(如: 紅、黃、藍、綠、
黑、白、橘、咖啡、紫色、粉紅色
…)至少 6 種。
4-5
(認)
(語)
能聽懂中間、旁邊的指令。
4-5
(認)
會完成
25 片式的拼圖。
4-5
(認)
能依物件單一條件進行配對與分類
(如:水果類-香
蕉、蘋果、鳳梨
…等)。
5-6
(認)
(語)
能區別左、右方向。
5-6
(認)
能按照物件兩種以上的條件進行配對與分類
(如:紅
色的水果-蘋果、草莓、櫻桃
…等)。
備註:
9-2
簡
易
數
學
概
念
2-3
(認)
(語)
會依序唱數
1 至 5。
3-4
(認)
(語)
會依序唱數
1 至 10。
3-4
(認)
(語)
會指認或說出數字
1 至 10。
3-4
(認)
能數出
5 以內的數量。
3-4
(認)
能進行
5 以內的數量配對。
3-4
(認)
會比較兩堆物品的多寡。
3-4
(認)
能辨認大小、長短、高矮。
4-5
(認)
(語)
會依序唱數
1 至 30。
4-5
(認)
(語)
會指認並說出數字
0 至 20。
16
4-5
(認)
能點數
10 以內的數量。
4-5
(認)
能進行
10 以內的數量配對。
4-5
(認)
(語)
會指出或說出三堆物品中「最多」和「最少」。
4-5
(認)
能照尺寸
(大小、長短、高矮、粗細)依序排列三個以
上的物品和圖案。
4-5
(認)
(語)
能辨識兩件物品的輕、重,指出
/說出「輕」或
「重」。
4-5
(認)
能比較相同容器中,溶液的多寡。
4-5
(認)
能依照兩種形式依序排列物品或圖案
(如:紅黃-紅
黃-紅黃
)。
4-5
(認)
能操作
5 以內的數合成與分解。
5-6
(認)
(語)
會依序唱數
1 至 50(可能有漏數)。
5-6
(認)
(語)
會
10 個一數,數到 100。
5-6
(認)
(語)
會指出並說出數字
0 至 100(可能會有錯誤)。
5-6
(認)
能進行
20 以內的數量配對。
5-6
(認)
會依序排列三堆物品「最少」至「最多」。
5-6
(認)
能運用
10 以內的數合成與分解。
5-6
(認)
(語)
能辨識並說出
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
備註:
9-3
推
理
思
考
4-5
(認)
(社)
能進行規則性的遊戲
(如:走迷宮、疊疊樂、圈叉
棋、五子棋、記憶翻翻盤
)。
4-5
(認)
能找出圖中不符合常理處。
5-6
(認)
能依照三種形式依序排列物品或圖案
(如:紅黃藍-
紅黃藍-紅黃藍
)。
備註:
9-4
人
際
互
動
3-4
(社)
(語)
遇到困難會忍受挫折,願意繼續嘗試或尋求協
助。
4-5
(認)
(社)
(語)
能用簡單策略解決問題
(如:有衝突時會要求
對方、離開或報告老師
)。
4-5
(認)
(社)
會與同儕玩合作性的遊戲
(如:疊疊樂、撲克牌遊
戲
)。
5-6
(認)
(社)
(語)
會商量、妥協以解決衝突
(如:「我們可以猜
拳輪流玩嗎?」
)。
5-6
(認)
(社)
能夠依遊戲規則參與競賽,並接受勝負結果。
備註:
17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十、扮演區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容
列舉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程從
簡單至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幼幼
班至大班
),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況記錄
時的參考。
10.
扮
演
區
10-1
想
像
模
仿
與
應
用
2-3
(社)
(語)
(認)
玩一些簡單的象徵性遊戲
(如:把椅子當作汽
車或把串珠當作項鍊
)。
3-4
(社)
(語)
(認)
會簡單扮演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人物特徵
(如:
父母、醫生、老師、店員
)。
3-4
(社)
(語)
(認)
在遊戲中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功能。
4-5
(社)
(語)
(認)
會扮演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人物其活動及情境
(如:媽媽煮飯、照顧小孩、做家事等)。
5-6
(社)
(語)
(認)
能以不同的詞彙、語氣和聲調扮演故事角色。
備註:
10-2
人
際
互
動
2-3
(社)
會主動接近同儕,在一旁玩,但各自玩不同的東西。
3-4
(社)
(語)
會主動參與他人一起玩
(如:問「我可以玩嗎」)。
3-4
(社)
(語)
(認)
必要時會尋求成人的協助。
4-5
(社)
(認)
同伴有困難時會主動幫忙。
4-5
(社)
(語)
(認)
會理解並參與扮演情境中的角色與內容。
4-5
(社)
(語)
能參與
2-3 人的聊天。
5-6
(社)
(語)
(認)
會和同儕商量或妥協扮演角色與內容。
5-6
(社)
(語)
(認)
能夠在
2-3 人的互動中,循著話題維持雙向溝
通。
備註:
18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十一、積木區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容
列舉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程從
簡單至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幼幼
班至大班
),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況記錄
時的參考。
11.
積
木
區
11-1
視
覺
空
間
2-3
(細)
(認)
能用積木進行平穩的堆疊
(如:排長條/堆高)。
3-4
(細)
(認)
能依照圖示模仿做出簡單的造型
(如:火車、搭
橋
...)。
4-5
(細)
(認)
能利用積木完成複雜結構的作品
(如:對稱、重複
形式的結構
)。
4-5
(細)
(認)
能依照圖示模仿做出複雜的造型
(如:動物、建築
物
…)。
4-5
(細)
(認)
能夠運用各類型組合積木自行做出可辨識特徵的
立體作品。
5-6
(細)
(認)
能夠依照指引步驟圖或說明書,組裝出完整作品
(約 8-10 個步驟)。
備註:
11-2
動
作
操
控
2-3
(粗)
能夠分次搬動
4 個以上大型積木,進行堆疊(如:柔
麗磚、原木積木
)。
2-3
(細)
(認)
能疊高
5 個大小相同的方形小積木(約 2 立方公
分
)。
3-4
(細)
(認)
能疊高
8 個大小相同的方形小積木(約 2 立方公
分
)。
4-5
(細)
(認)
能操作不同特性的積木,進行組合和拆解。
備註:
11-3
人
際
互
動
3-4
(認)
(語)
(社)
能與他人簡單說明自己創作的積木作品。
4-5
(認)
(社)
能與一位同伴共同合作完成積木作品。
5-6
(認)
(語)
(社)
能向他人詳細說明自己創作的積木作品。
5-6
(認)
(社)
能與小組同伴共同合作完成積木作品。
5-6
(認)
(語)
(社)
在意見相左時,選擇有效的策略與同伴進行
協商。
備註:
19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
十二、自然科學區
觀察日期記錄
作
息
活
動
觀
察
要
項
發展
年齡
參考
*每位幼兒發展表現速度不一,本表依照幼兒園作息內容
列舉觀察要項,要項內容由上至下是依據幼兒發展里程從
簡單至複雜而呈現,年齡發展區間從
2 歲起至 6 歲(幼幼
班至大班
),可以幫助班級老師在觀察幼兒能力現況記錄
時的參考。
12.
自
然
科
學
區
12-1
觀
察
3-4
(認)
能區辨不同動物或昆蟲的外觀特徵
(如:貓和狗的不
同
)。
3-4
(認)
能區辨植物的特徵
(如:長短、高矮、大小、味道)。
3-4
(認)
能區辨食物的特徵
(如:顏色、氣味)。
3-4
(認)
能區辨動物或昆蟲的生命徵象
(如:兔子、魚、蠶)。
4-5
(語)
(認)
能說出不同動物或昆蟲的成長變化
(如:蝌蚪長大
變青蛙、毛毛蟲長大變蝴蝶
)。
4-5
(認)
能觀察食物的特徵
(如:生熟、可食用與不可食用)。
4-5
(細)
(認)
能使用身邊物件為單位進行觀察或測量
(如:手
掌、腳、積木
)。
4-5
(細)
(認)
能使用簡單工具進行觀察
(如:放大鏡、鏡子)。
4-5
(認)
能辨識各類器材的功能
(如:鍋鏟-烹飪用具、釘耙-種
植工具、量杯
-實驗器材)。
5-6
(細)
(認)
能使用標準單位工具進行觀察和測量
(如:尺、磅
秤、溫度計
)。
備註:
12-2
實
驗
與
操
作
3-4
(社)
(細)
能協助照顧種植區的植物
(如:澆水)。
3-4
(生)
(認)
(細)
能在老師協助下做出簡單的餐點
(如:抹吐
司、搓湯圓
)。
3-4
(生)
(認)
(細)
能收拾使用過的器材
(如:材料工具的歸位)。
4-5
(社)
(細)
能照料飼養區的動物
(如:更換飼料)。
4-5
(社)
(細)
能照顧種植區的植物
(如:拔草、挖土)。
4-5
(生)
(認)
(細)
能做出簡單的餐點
(如:包水餃、捲壽司)。
4-5
(認)
(細)
能操作簡單的測量工具
(如:磅秤、量杯、量匙、
計時器、溫度計
)。
4-5
(語)
(認)
(細)
能閱讀並依據步驟操作
(如:工具說明書、食
譜或教師自製的步驟圖
)。
4-5
(生)
(社)
(認)
能正確使用相關器材並注意安全
(如:穿圍
裙、戴耐熱手套、清潔用品的使用、用電安全、危險器具
的使用
)。
4-5
(生)
(認)
(細)
能收拾使用過的器材
(如:材料工具的清洗、
擦拭
)。
5-6
(社)
(細)
能在老師協助下清洗整理飼養區
(如:籠子、飼養
箱
)。
20
備註:
12-3
記
錄
與
說
明
3-4
(語)
(認)
(細)
能以圖像或符號記錄簡單的觀察內容。
3-4
(語)
(認)
能說出教師記錄的觀察內容
(如:說出照片記錄內
容
)。
4-5
(語)
(認)
(細)
能以圖像或符號記錄多項的觀察內容。
4-5
(語)
(認)
能解說自己以圖像或符號表徵的觀察記錄。
備註:
12-4
問
題
解
決
3-4
(社)
(認)
能完成被分配的任務
(如:輪流當值日生)。
4-5
(認)
能依據實驗操作的經驗進行調整
(如:調整食物的味
道、調整照養動植物的方式
)。
4-5
(社)
(語)
能與他人協商合作完成任務
(如:一人打蛋、一人
煎蛋
)。
5-6
(語)
(認)
遇到問題時,能查詢相關資料
(如:植物、動物圖
鑑或食譜
)。
備註:
21
參、發展領域檢索表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發展領域檢索
一、粗大動作領域
觀察日期記錄
發
展
領
域
作
息
活
動
發展
年齡
參考
觀察要項內容
粗
大
動
作
領
域
2.
餐
點
活
動
3-4
(粗)
取餐後能自行端碗回座位。
3-4
(粗)
用餐時,會在椅子上保持適當的坐姿。
備註:
4.
團
體
動
態
活
動
|
大
肌
肉
活
動
2
(粗)
能自行在改變姿勢後站立不需扶物。
2
(粗)
能自己平穩地走,停止或轉彎不會跌倒。
2-3
(粗)
能單腳站
1 秒。
2-3
(粗)
會單手扶物兩腳一階上樓梯。
2-3
(粗)
會單手扶物兩腳一階下樓梯。
2-3
(粗)
會跑步但不會閃躲障礙物。
2-3
(粗)
雙腳會原地跳。
2-3
(粗)
雙腳會連續向前跳。
2-3
(粗)
會推動靜止的大球往前約
3 公尺遠。
2-3
(粗)
會拉住物品往前進或向後退一段距離。
2-3
(粗)
會連續側滾翻。
2-3
(粗)
會自己爬上溜滑梯並溜下。
2-3
(粗)
不需輔助,能在
20 公分寬的板子(無架高)上向前走。
2-3
(粗)
會坐腳動車,並用雙腳滑動一段距離。
2-3
(粗)
會將靜止的球向前踢。
2-3
(粗)
會單手過肩丟小球。
2-3
(粗)
在唱遊活動中能模仿簡單動作。
3-4
(粗)
不扶任何東西,會單腳站
2 秒以上。
3-4
(粗)
不須扶持,會一腳一階上樓梯。
3-4
(粗)
不須扶持,會一腳一階下樓梯。
3-4
(粗)
跑步時可以控制轉彎或折返,會閃躲障礙物。
3-4
(粗)
雙腳會原地開合跳
(合併-打開-合併)。
3-4
(粗)
雙腳會向前跳
(30 公分左右)。
3-4
(粗)
會有技巧的推拉物品繞過障礙物。
3-4
(粗)
能不鬆手的拉住氣球傘。
3-4
(粗)
能走過
20 公分寬及離地 10 公分高之平衡木。
3-4
(粗)
會踩踏三輪車,需協助左右轉彎。
3-4
(粗)
會以抱球方式接住近距離丟來的球。
3-4
(粗)
會用球瞄準距離
1 公尺遠的目標物投擲。
3-4
(粗)
在唱遊活動中,能跟上動作
(八拍一個動作)。
22
4-5
(粗)
會自己單腳站立
5 秒。
4-5
(粗)
能以腳跟接腳尖的方式走直線
5 步以上。
4-5
(粗)
雙腳會連續向左
/右兩側跳 3 次以上。
4-5
(粗)
雙腳會連續向前開合跳
(如:跳房子)。
4-5
(粗)
單腳會向前跳
(15 公分左右)至少 5 下。
4-5
(粗)
能抬腳跨過
30 公分的高度。
4-5
(粗)
會雙手一前一後推滾大球前進
/後退。
4-5
(粗)
能雙腳交換踩踏板車前進。
4-5
(粗)
能以雙手控制扭扭車前進。
4-5
(粗)
會熟練的騎三輪車,並能控制方向。
4-5
(粗)
會將滾動的球以單腳踩停。
4-5
(粗)
會跑向並踢動靜止的球。
4-5
(粗)
在唱遊活動中,能跟上動作
(四拍一個動作)。
5-6
(粗)
會自己單腳站立
8 秒以上。
5-6
(粗)
能閉眼手插腰單腳站立。
5-6
(粗)
會順暢的跑步連續繞過障礙物。
5-6
(粗)
單腳會連續跳
8 下以上。
5-6
(粗)
會伸手接住不同方向丟來的球
(距離約 3 公尺遠)。
5-6
(粗)
會原地單手連續拍球
3 下。
5-6
(粗)
在唱遊活動中,能跟上動作
(兩拍一個動作)。
備註:
5.
午
休
3-4
(粗)
能夠拿取自己的寢具。
3-4
(粗)
能在成人協助下,完成鋪床動作。
3-4
(粗)
在協助下能摺疊寢具並將寢具放入櫃子內。
4-5
(粗)
能自行完成鋪床動作。
4-5
(粗)
能自行摺疊寢具,並將寢具放入櫃子內。
備註:
6.
放
學
2-3
(粗)
能在聽到老師叫喚後,會背起書包,走向門口。
2-3
(粗)
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上
/下交通車。
備註:
11.
積
木
區
2-3
(粗)
能夠分次搬動
4 個以上大型積木,進行堆疊(如:柔麗
磚、原木積木
)。
備註:
23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發展領域檢索
二、精細動作領域
觀察日期記錄
發
展
領
域
作
息
活
動
發展
年齡
參考
觀察要項內容
精
細
動
作
領
域
1.
入
園
活
動
2-3
(細)
能辨識出自己的照片或自己的代表圖案。
2-3
(細)
會自己脫掉沒有鞋帶的鞋。
2-3
(細)
會自己穿好不須繫鞋帶的鞋。
2-3
(細)
會拉開衣服或書包的拉鍊。
2-3
(細)
如廁前後能在成人協助下穿脫褲子。
2-3
(細)
大小便後會自己沖水
2-3
(細)
會自行開關水龍頭並伸出雙手沖水。
3-4
(細)
會脫掉有拉鍊外套。
3-4
(細)
如廁前後能自行穿脫褲子。
3-4
(細)
能在提醒下完成洗手步驟
(濕、搓、沖、捧、擦)。
3-5
(細)
能辨識出有自己的姓名或代號的欄位,並完成簽到的動
作
(畫記/蓋章)。
4-5
(細)
能在大便後使用衛生紙擦拭,但有時會擦不乾淨。
4-5
(細)
能自行依照步驟
(濕、搓、沖、捧、擦)執行洗手動作。
5-6
(細)
能依日期在自己姓名或代號的欄位上,用正確姿勢
(前
三指握筆
)繪圖或書寫。
5-6
(細)
能在大便後,使用衛生紙擦拭乾淨。
5-6
(細)
如廁後,能在提示下把服裝整理好
(塞上衣入裙/褲內,
可以稍微露出一部分
)。
備註:
2.
餐
點
活
動
2-3
(細)
能手握杯子喝水,水不會從嘴角流出來。
2-3
(細)
能打開有瓶蓋的杯子
/水壺喝水。
2-3
(細)
在提示下,用餐前會洗手。
2-3
(細)
在成人提示下,用餐前會拿取自己的餐具
(以顏色或符
號辨識
)。
2-3
(細)
會用湯匙舀食物進食,灑落少許。
2-3
(細)
能在成人示範提示下,擦拭嘴巴。
2-3
(細)
能依照教師指示處理剩餘食物。
2-3
(細)
能在成人示範提示下,擦拭並收拾自己的餐具。
2-3
(細)
能用手指撿拾桌面或地面灑落的食物。
3-4
(細)
在用餐前會主動拿取自己的餐具
(以顏色或符號辨識)。
3-4
(細)
會剝除食物的外皮或包裝紙,如:香蕉皮、餅乾
/糖果
包裝紙袋。
24
3-4
(細)
取餐後能自行端碗回座位。
3-4
(細)
會用湯匙舀食物進食及喝湯,很少灑落。
3-4
(細)
能在協助下使用抹布擦拭桌面並收拾餐具。
3-4
(細)
會拿牙刷用清水粗略的刷牙。
4-5
(細)
會剝除食物外殼,如:剝除茶葉蛋殼。
4-5
(細)
能自行擦拭桌面並收拾自己的餐具。
4-5
(細)
會用牙刷上下左右刷牙。
5-6
(細)
能夠自行擰乾抹布。
5-6
(細)
會依據刷牙的步驟刷牙。
備註:
5.
午
休
3-4
(細)
可以自行脫衣服、褲子和襪子。
4-5
(細)
可以自行穿脫衣服、褲子和襪子。
備註:
6.
放
學
2-3
(細)
在老師協助下,將物品放到書包內。
3-4
(細)
能辨識自己的物品,並放進自己的書包內。
5-6
(細)
能夠清點個人物品,放進自己的書包。
備註:
7.
美
勞
區
2-3
(細)
可以使用拳頭握筆隨意塗鴉。
2-3
(細)
能用手指擠壓黏土。
2-3
(細)
能用軟線串大珠子。
3-4
(細)
可以使用前三指握筆,將簡單的圖案著色。
3-4
(細)
可以仿畫直線『|、
—』。
3-4
(細)
能用兩指前端將紙撕成大塊。
3-4
(細)
能沿著粗直線剪斷約
3 公分長的寬紙條。
3-4
(細)
能用手掌心將黏土搓成長條。
3-4
(細)
能擠壓膠水瓶塗在圖形上。
3-4
(細)
能將貼紙撕下,對準目標黏貼。
3-4
(細)
能用軟線串小珠子。
3-4
(細)
能將自己的作品用曬衣夾夾在展示區。
4-5
(細)
可以使用前三指握筆在範圍內著色,控制不超出邊界
1
公分左右。
4-5
(細)
可以依照圖形卡仿畫『十、
○』。
4-5
(細)
可以畫出可辨識物件的特徵
(如:人、房子、交通工
具
)。
4-5
(細)
能沿線將紙對摺。
25
4-5
(細)
能使用膠帶黏貼物品。
4-5
(細)
能用兩指前端將紙撕成紙條。
4-5
(細)
能用手掌心將黏土搓成球狀。
4-5
(細)
能沿著線剪出有角度的形狀。
4-5
(細)
能使用手掌按壓較小圖形打洞器。
4-5
(細)
能用線做出上下穿洞的動作
(不一定熟練)。
4-5
(細)
能用小鑷子夾燙豆
/豆子完成作品。
4-5
(細)
能利用牙籤
/大頭針沿提示刺出圖形。
5-6
(細)
可以依照圖形卡仿畫『
△、□、◇』。
5-6
(細)
可進行複雜、小範圍的圖案著色而不出界。
5-6
(細)
可以畫出較為複雜的圖案
/仿畫文字。
5-6
(細)
能雙手協調使用工具輔助繪圖
(如:描圖板、尺和橡皮
擦
)。
5-6
(細)
能沿線剪出不規則形狀的圖形。
5-6
(細)
能用兩指前端沿線撕紙。
5-6
(細)
能使用搓揉擠壓等技巧,運用黏土創作出具體可辨識的
作品。
5-6
(細)
能使用膠帶
/雙面膠黏貼物品。
5-6
(細)
可依照簡單的步驟摺疊紙張,並完成作品。
5-6
(細)
能使用手掌按壓較大圖形打洞器。
5-6
(細)
能用線依序、將兩片布上下縫合。
5-6
(細)
能利用長條紙完成上下穿梭的編織工。
5-6
(細)
能打單結。
備註:
8.
語
文
區
2-3
(細)
能夠逐頁翻閱硬頁書、厚紙板書
(如:《好餓好餓的毛
毛蟲》
)。
3-4
(細)
能夠逐頁翻閱各種紙類材質的繪本。
4-5
(細)
運用簡單圖像畫出閱讀記錄。
5-6
(細)
能運用文字
/圖像/符號畫出閱讀記錄,如:仿寫書名或
書籍編號、畫出喜歡的情境或人物等。
5-6
(細)
能自行以繪圖的方式創作有情節的圖畫書。
備註:
11.
積
木
區
2-3
(細)
能用積木進行平穩的堆疊
(如:排長條/堆高)。
2-3
(細)
能疊高
5 個大小相同的方形小積木(約 2 立方公分)。
3-4
(細)
能依照圖示模仿做出簡單的造型
(如:火車、搭橋...)。
3-4
(細)
能疊高
8 個大小相同的方形小積木(約 2 立方公分)。
26
4-5
(細)
能利用積木完成複雜結構的作品
(如:對稱、重複形式
的結構
)。
4-5
(細)
能依照圖示模仿做出複雜的造型
(如:動物、建築
物
…)。
4-5
(細)
能夠運用各類型組合積木自行做出可辨識特徵的立體作
品。
4-5
(細)
能操作不同特性的積木,進行組合和拆解。
5-6
(細)
能夠依照指引步驟圖或說明書,組裝出完整作品
(約 8-
10 個步驟)。
備註:
12.
自
然
科
學
區
3-4
(細)
能協助照顧種植區的植物
(如:澆水)。
3-4
(細)
能在老師協助下做出簡單的餐點
(如:抹吐司、搓湯
圓
)。
3-4
(細)
能收拾使用過的器材
(如:材料工具的歸位)。
3-4
(細)
能以圖像或符號記錄簡單的觀察內容。
4-5
(細)
能使用身邊物件為單位進行觀察或測量
(如:手掌、
腳、積木
)。
4-5
(細)
能使用簡單工具進行觀察
(如:放大鏡、鏡子)。
4-5
(細)
能照料飼養區的動物
(如:更換飼料)。
4-5
(細)
能照顧種植區的植物
(如:拔草、挖土)。
4-5
(細)
能做出簡單的餐點
(如:包水餃、捲壽司)。
4-5
(細)
能操作簡單的測量工具
(如:磅秤、量杯、量匙、計時
器、溫度計
)。
4-5
(細)
能閱讀並依據步驟操作
(如:工具說明書、食譜或教師
自製的步驟圖
)。
4-5
(細)
能收拾使用過的器材
(如:材料工具的清洗、擦拭)。
4-5
(細)
能以圖像或符號記錄多項的觀察內容。
5-6
(細)
能使用標準單位工具進行觀察和測量
(如:尺、磅秤、
溫度計
)。
5-6
(細)
能在老師協助下清洗整理飼養區
(如:籠子、飼養箱)。
備註:
27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發展領域檢索
三、認知領域
觀察日期記錄
發
展
領
域
作
息
活
動
發展
年齡
參考
觀察要項內容
認
知
領
域
1.
入
園
活
動
2-3
(認)
會用眼神
/姿勢/動作回應周圍的人、事、物。
2-3
(認)
聽到自己的名字會轉向聲源,並有所回應
(如:微笑、揮
手或說:「早」
)。
2-3
(認)
能辨識出自己的照片或自己的代表圖案。
2-3
(認)
會將自己的物品放入貼有照片的置物櫃。
2-3
(認)
在提示下,能將書包中不同種類物品取出,依指定位置
分類放置。
2-3
(認)
能知道要在小便池或小馬桶上如廁。
2-3
(認)
大小便後會自己沖水
3-4
(認)
會自己主動將個人物品放在指定位置上。
3-4
(認)
能在提醒下完成洗手步驟
(濕、搓、沖、捧、擦)。
3-5
(認)
能辨識出有自己的姓名或代號的欄位,並完成簽到的動
作
(畫記/蓋章)。
4-5
(認)
穿鞋子時會區辨左右腳。
4-5
(認)
能自行依照步驟
(濕、搓、沖、捧、擦)執行洗手動作。
5-6
(認)
能依日期在自己姓名或代號的欄位上,用正確姿勢
(前
三指握筆
)繪圖或書寫。
備註:
2.
餐
點
活
動
2-3
(認)
在成人提示下,用餐前會拿取自己的餐具
(以顏色或符
號辨識
)。
2-3
(認)
能依照教師指示處理剩餘食物。
2-3
(認)
能在成人示範提示下,擦拭並收拾自己的餐具。
3-4
(認)
在用餐前會主動拿取自己的餐具
(以顏色或符號辨識)。
3-4
(認)
能夠依照指示排隊前往取餐。
3-4
(認)
在詢問下能告知老師對食物的需求量
(多/少)。
3-4
(認)
能在協助下使用抹布擦拭桌面並收拾餐具。
4-5
(認)
能主動告知老師對食物的需求量
(多/少)。
4-5
(認)
能自行擦拭桌面並收拾自己的餐具。
5-6
(認)
會依據刷牙的步驟刷牙。
備註:
28
3.
團
體
靜
態
活
動
|
分
享
、
報
告
、
討
論
2-3
(認)
轉換活動時,會理解執行
1 件指令。
2-3
(認)
能夠遵守老師指令,做出模仿動作
(如:定點集合、複
誦兒歌、手指謠
)。
2-3
(認)
能維持注意力約五分鐘。
2-3
(認)
能說出自己的名字。
2-3
(認)
能指出或說出常用的五官及身體部位名稱。
3-4
(認)
轉換活動時,會理解執行
2 件指令。
3-4
(認)
能維持注意力約十分鐘。
3-4
(認)
會描述當日或剛才發生事情的部分內容。
3-4
(認)
聽完故事或他人分享後,能用簡單句回答相關的問題,
如:故事名稱與主要人物。
4-5
(認)
能回答關於今天是星期幾的問題。
4-5
(認)
轉換活動時,會理解執行
3 件事的常用指令。
4-5
(認)
能維持注意力約十五分鐘。
4-5
(認)
能自我介紹,說出與自己相關的資訊
(如:家人、年齡)。
4-5
(認)
聽完故事,能說出故事名稱、主要人物、情節與結果。
4-5
(認)
會描述最近發生的事情或經驗,但順序可能會混淆。
4-5
(認)
能說出在活動
/學習區操作上所遇到的困難。
5-6
(認)
轉換活動時,會理解執行
3 件事以上的常用指令
。
5-6
(認)
能維持注意力約二十分鐘。
5-6
(認)
會適當的讚美別人或給予意見。
5-6
(認)
聽完故事,能說出主要的情節因果關係及主要人物的情
緒。
5-6
(認)
能說出在活動
/學習區操作上所遇到的困難,嘗試提出
解決方法。
5-6
(認)
能歸納或分析與主題討論相關的內容
(如:能將生活經
驗做比較、提出活動的簡單計畫或想法
)。
備註:
4
團
體
動
態
活
動
|
大
肌
2-3
(認)
在唱遊活動中能模仿簡單動作。
2-3
(認)
能夠跟隨老師指令或示範,完成動作
(如:排隊)。
2-3
(認)
會在指示下的使用遊樂設施。
3-4
(認)
在唱遊活動中,能跟上動作
(八拍一個動作)。
3-4
(認)
在律動表演時,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3-4
(認)
參與團體活動時,會適當的輪流等待。
4-5
(認)
在唱遊活動中,能跟上動作
(四拍一個動作)。
4-5
(認)
在律動表演時,變換隊形後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4-5
(認)
能夠瞭解活動或競賽的輸贏規則。
4-5
(認)
參與團體活動或其他活動會服從規則。
29
肉
活
動
4-5
(認)
願意接受活動或競賽的結果,不論輸贏或是否得到讚美
(即使有情緒,也可以在 30 分鐘內平復)。
5-6
(認)
在唱遊活動中,能跟上動作
(兩拍一個動作)。
5-6
(認)
不論大人是否在場都能遵守遊戲規則。
備註:
5.
午
休
2-3
(認)
能夠辨識自己的寢具。
2-3
(認)
能夠依據教師指示安靜午休,不干擾他人。
3-4
(認)
能夠拿取自己的寢具。
3-4
(認)
在協助下能摺疊寢具並將寢具放入櫃子內。
3-4
(認)
能夠自行安靜午休,不干擾他人。
4-5
(認)
能自行摺疊寢具,並將寢具放入櫃子內。
備註:
6.
放
學
3-4
(認)
能辨識自己的物品,並放進自己的書包內。
3-4
(認)
能夠在老師的提示或引導下,在指定的位置上排隊準備
上車。
3-4
(認)
搭交通車時會遵守規則
(如:依序上車、不能站立、頭
手不能伸出車外
...)。
4-5
(認)
放學時會自行排隊行進且不脫隊
(如:跟隨放學路隊或
行進至搭車處
)。
5-6
(認)
能夠清點個人物品,放進自己的書包。
5-6
(認)
能知道自己搭車的梯次,並依指示行動。
備註:
7.
美
勞
區
3-4
(認)
可以仿畫直線『|、
—』。
4-5
(認)
可以依照圖形卡仿畫『十、
○』。
4-5
(認)
可以畫出可辨識物件的特徵
(如:人、房子、交通工
具
)。
4-5
(認)
能用線做出上下穿洞的動作
(不一定熟練)。
4-5
(認)
能用小鑷子夾燙豆
/豆子完成作品。
4-5
(認)
能利用牙籤
/大頭針沿提示刺出圖形。
5-6
(認)
可以依照圖形卡仿畫『
△、□、◇』。
5-6
(認)
可以畫出較為複雜的圖案
/仿畫文字。
5-6
(認)
能雙手協調使用工具輔助繪圖
(如:描圖板、尺和橡皮
擦
)。
5-6
(認)
能沿線剪出不規則形狀的圖形。
30
5-6
(認)
能使用搓揉擠壓等技巧,運用黏土創作出具體可辨識的
作品。
5-6
(認)
可依照簡單的步驟摺疊紙張,並完成作品。
5-6
(認)
能用線依序、將兩片布上下縫合。
5-6
(認)
能利用長條紙完成上下穿梭的編織工。
5-6
(認)
能打單結。
備註:
8.
語
文
區
2-3
(認)
能在聆聽兒歌、童謠時,維持注意力。
2-3
(認)
能用詞彙命名大多數的圖片。
2-3
(認)
能用簡單短句描述圖片中的人
/物/動作。
2-3
(認)
閱讀後,能將圖畫書放回原位。
2-3
(認)
能知道翻閱圖畫書的方向。
3-4
(認)
能在聆聽短篇故事時,維持注意力。
3-4
(認)
能夠在閱讀後回答出故事簡單因果關係。
3-4
(認)
能描述出書中畫面的細節。
3-4
(認)
能辨別圖像與文字的不同。
4-5
(認)
能專心聆聽透過多媒體器材
(光碟、錄音帶)所撥放的完
整故事。
4-5
(認)
能敘說一組圖片
(4 張左右)的部分連貫情節。
4-5
(認)
能完整的唱誦一整首兒歌。
4-5
(認)
能夠在重複閱讀後,獨自描述簡單的故事情節。
4-5
(認)
能知道書名的位置與閱讀方向。
4-5
(認)
能知道一字一音的對應關係。
4-5
(認)
能知道不同文本的功能
(訊息類及敘事類文本)。
4-5
(認)
運用簡單圖像畫出閱讀記錄。
5-6
(認)
能夠在重複閱讀後,獨自描述完整故事情節及因果關係。
5-6
(認)
能知道書中文字的閱讀方向。
5-6
(認)
能在環境中認出常見的文字。
5-6
(認)
能利用訊息類文本解決問題。
5-6
(認)
能運用文字
/圖像/符號畫出閱讀記錄,如:仿寫書名或
書籍編號、畫出喜歡的情境或人物等。
5-6
(認)
能自行以繪圖的方式創作有情節的圖畫書。
備註:
9.
益
智
區
2-3
(認)
指認或配對基本顏色
(如:紅、黃、藍、綠色)。
2-3
(認)
會分類或指認基本形狀
(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2-3
(認)
會完成
4-6 片式的拼圖。
2-3
(認)
能聽懂上、下、裡、外的指令。
31
2-3
(認)
能依物件外在特徵配對與分類相同物件
(如:顏色、形
狀、大小
)。
2-3
(認)
會依序唱數
1 至 5。
3-4
(認)
會完成
12 片式的拼圖。
3-4
(認)
能聽懂前、後的指令。
3-4
(認)
會說出基本形狀的名稱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3-4
(認)
能依物件的關聯性進行配對與分類
(如:鞋子-襪子、
牙刷-牙膏
)。
3-4
(認)
會依序唱數
1 至 10。
3-4
(認)
會指認或說出數字
1 至 10。
3-4
(認)
能數出
5 以內的數量。
3-4
(認)
能進行
5 以內的數量配對。
3-4
(認)
會比較兩堆物品的多寡。
3-4
(認)
能辨認大小、長短、高矮。
4-5
(認)
會說出、辨認形狀名稱
(基本形狀及星形、心形、長方
形、菱形
…)至少 6 種。
4-5
(認)
會指出或說出顏色名稱
(如: 紅、黃、藍、綠、黑、
白、橘、咖啡、紫色、粉紅色
…)至少 6 種。
4-5
(認)
能聽懂中間、旁邊的指令。
4-5
(認)
會完成
25 片式的拼圖。
4-5
(認)
能依物件單一條件進行配對與分類
(如:水果類-香
蕉、蘋果、鳳梨
…等)。
4-5
(認)
會依序唱數
1 至 30。
4-5
(認)
會指認並說出數字
0 至 20。
4-5
(認)
能點數
10 以內的數量。
4-5
(認)
能進行
10 以內的數量配對。
4-5
(認)
會指出或說出三堆物品中「最多」和「最少」。
4-5
(認)
能照尺寸
(大小、長短、高矮、粗細)依序排列三個以上
的物品和圖案。
4-5
(認)
能辨識兩件物品的輕、重,指出
/說出「輕」或
「重」。
4-5
(認)
能比較相同容器中,溶液的多寡。
4-5
(認)
能依照兩種形式依序排列物品或圖案
(如:紅黃-紅黃
-紅黃
)。
4-5
(認)
能操作
5 以內的數合成與分解。
4-5
(認)
能進行規則性的遊戲
(如:走迷宮、疊疊樂、圈叉棋、
五子棋、記憶翻翻盤
)。
4-5
(認)
能找出圖中不符合常理處。
4-5
(認)
能用簡單策略解決問題
(如:有衝突時會要求對方、離
開或報告老師
)。
4-5
(認)
會與同儕玩合作性的遊戲
(如:疊疊樂、撲克牌遊戲)。
32
5-6
(認)
能區別左、右方向。
5-6
(認)
能按照物件兩種以上的條件進行配對與分類
(如:紅色
的水果-蘋果、草莓、櫻桃
…等)。
5-6
(認)
會依序唱數
1 至 50(可能有漏數)。
5-6
(認)
會
10 個一數,數到 100。
5-6
(認)
會指出並說出數字
0 至 100(可能會有錯誤)。
5-6
(認)
能進行
20 以內的數量配對。
5-6
(認)
會依序排列三堆物品「最少」至「最多」。
5-6
(認)
能運用
10 以內的數合成與分解。
5-6
(認)
能辨識並說出
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
5-6
(認)
能依照三種形式依序排列物品或圖案
(如:紅黃藍-紅
黃藍-紅黃藍
)。
5-6
(認)
會商量、妥協以解決衝突
(如:「我們可以猜拳輪流玩
嗎?」
)。
5-6
(認)
能夠依遊戲規則參與競賽,並接受勝負結果。
備註:
10.
扮
演
區
2-3
(認)
玩一些簡單的象徵性遊戲
(如:把椅子當作汽車或把串
珠當作項鍊
)。
3-4
(認)
會簡單扮演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人物特徵
(如:父母、醫
生、老師、店員
)。
3-4
(認)
在遊戲中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功能。
3-4
(認)
必要時會尋求成人的協助。
4-5
(認)
會扮演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人物其活動及情境
(如:媽媽
煮飯、照顧小孩、做家事等
)。
4-5
(認)
同伴有困難時會主動幫忙。
4-5
(認)
會理解並參與扮演情境中的角色與內容。
5-6
(認)
能以不同的詞彙、語氣和聲調扮演故事角色。
5-6
(認)
會和同儕商量或妥協扮演角色與內容。
5-6
(認)
能夠在
2-3 人的互動中,循著話題維持雙向溝通。
備註:
11.
積
木
區
2-3
(認)
能用積木進行平穩的堆疊
(如:排長條/堆高)。
2-3
(認)
能疊高
5 個大小相同的方形小積木(約 2 立方公分)。
3-4
(認)
能依照圖示模仿做出簡單的造型
(如:火車、搭橋...)。
3-4
(認)
能疊高
8 個大小相同的方形小積木(約 2 立方公分)。
3-4
(認)
能與他人簡單說明自己創作的積木作品。
4-5
(認)
能利用積木完成複雜結構的作品
(如:對稱、重複形式
的結構
)。
33
4-5
(認)
能依照圖示模仿做出複雜的造型
(如:動物、建築
物
…)。
4-5
(認)
能夠運用各類型組合積木自行做出可辨識特徵的立體作
品。
4-5
(認)
能操作不同特性的積木,進行組合和拆解。
4-5
(認)
能與一位同伴共同合作完成積木作品。
5-6
(認)
能夠依照指引步驟圖或說明書,組裝出完整作品
(約 8-
10 個步驟)。
5-6
(認)
能向他人詳細說明自己創作的積木作品。
5-6
(認)
能與小組同伴共同合作完成積木作品。
5-6
(認)
在意見相左時,選擇有效的策略與同伴進行協商。
備註:
12.
自
然
科
學
區
3-4
(認)
能區辨不同動物或昆蟲的外觀特徵
(如:貓和狗的不
同
)。
3-4
(認)
能區辨植物的特徵
(如:長短、高矮、大小、味道)。
3-4
(認)
能區辨食物的特徵
(如:顏色、氣味)。
3-4
(認)
能區辨動物或昆蟲的生命徵象
(如:兔子、魚、蠶)。
3-4
(認)
能在老師協助下做出簡單的餐點
(如:抹吐司、搓湯
圓
)。
3-4
(認)
能收拾使用過的器材
(如:材料工具的歸位)。
3-4
(認)
能以圖像或符號記錄簡單的觀察內容。
3-4
(認)
能說出教師記錄的觀察內容
(如:說出照片記錄內容)。
3-4
(認)
能完成被分配的任務
(如:輪流當值日生)。
4-5
(認)
能說出不同動物或昆蟲的成長變化
(如:蝌蚪長大變青
蛙、毛毛蟲長大變蝴蝶
)。
4-5
(認)
能觀察食物的特徵
(如:生熟、可食用與不可食用)。
4-5
(認)
能使用身邊物件為單位進行觀察或測量
(如:手掌、
腳、積木
)。
4-5
(認)
能使用簡單工具進行觀察
(如:放大鏡、鏡子)。
4-5
(認)
能辨識各類器材的功能
(如:鍋鏟-烹飪用具、釘耙-種植
工具、量杯
-實驗器材)。
4-5
(認)
能做出簡單的餐點
(如:包水餃、捲壽司)。
4-5
(認)
能操作簡單的測量工具
(如:磅秤、量杯、量匙、計時
器、溫度計
)。
4-5
(認)
能閱讀並依據步驟操作
(如:工具說明書、食譜或教師
自製的步驟圖
)。
4-5
(認)
能正確使用相關器材並注意安全
(如:穿圍裙、戴耐熱
手套、清潔用品的使用、用電安全、危險器具的使用
)。
4-5
(認)
能收拾使用過的器材
(如:材料工具的清洗、擦拭)。
34
4-5
(認)
能以圖像或符號記錄多項的觀察內容。
4-5
(認)
能解說自己以圖像或符號表徵的觀察記錄。
4-5
(認)
能依據實驗操作的經驗進行調整
(如:調整食物的味
道、調整照養動植物的方式
)。
5-6
(認)
能使用標準單位工具進行觀察和測量
(如:尺、磅秤、
溫度計
)。
5-6
(認)
遇到問題時,能查詢相關資料
(如:植物、動物圖鑑或
食譜
)。
備註:
35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發展領域檢索
四、語文領域
觀察日期記錄
發
展
領
域
作
息
活
動
發展
年齡
參考
觀察要項內容
語
文
領
域
1.
入
園
活
動
2-3
(語)
聽到自己的名字會轉向聲源,並有所回應
(如:微笑、揮
手或說:「早」
)。
2-3
(語)
在提示下,會和熟悉的老師打招呼。
2-3
(語)
會用動作、表情、聲音表示尿意或便意。
3-4
(語)
不需提示,會和熟悉的老師和同學打招呼。
3-4
(語)
會用口語表示尿意或便意。
3-4
(語)
能在如廁後,尋求成人協助擦拭。
備註:
2.
餐
點
活
動
2-3
(語)
領取食物時,在提示後會用口語表達感謝。
3-4
(語)
在詢問下能告知老師對食物的需求量
(多/少)。
4-5
(語)
領取食物時,會主動用口語表達感謝。
4-5
(語)
能主動告知老師對食物的需求量
(多/少)。
備註:
3.
團
體
靜
態
活
動
|
分
享
、
報
告
、
討
論
2-3
(語)
能說出自己的名字。
2-3
(語)
能指出或說出常用的五官及身體部位名稱。
3-4
(語)
會描述當日或剛才發生事情的部分內容。
3-4
(語)
聽完故事或他人分享後,能用簡單句回答相關的問題,
如:故事名稱與主要人物。
4-5
(語)
能回答關於今天是星期幾的問題。
4-5
(語)
能自我介紹,說出與自己相關的資訊
(如:家人、年齡)。
4-5
(語)
聽完故事,能說出故事名稱、主要人物、情節與結果。
4-5
(語)
會描述最近發生的事情或經驗,但順序可能會混淆。
4-5
(語)
能說出在活動
/學習區操作上所遇到的困難。
5-6
(語)
會適當的讚美別人或給予意見。
5-6
(語)
聽完故事,能說出主要的情節因果關係及主要人物的情
緒。
5-6
(語)
能說出在活動
/學習區操作上所遇到的困難,嘗試提出
解決方法。
5-6
(語)
能歸納或分析與主題討論相關的內容
(如:能將生活經
驗做比較、提出活動的簡單計畫或想法
)。
備註:
36
5.
午
休
3-4
(語)
能覺察尿意,並告知老師如廁需求。
備註:
6.
放
學
2-3
(語)
會在引導下和熟悉的人說:「再見」。
3-4
(語)
會主動和熟悉的人道別說:「再見」。
備註:
8.
語
文
區
2-3
(語)
能用詞彙命名大多數的圖片。
2-3
(語)
能用簡單短句描述圖片中的人
/物/動作。
3-4
(語)
能夠在閱讀後回答出故事簡單因果關係。
3-4
(語)
能描述出書中畫面的細節。
4-5
(語)
能敘說一組圖片
(4 張左右)的部分連貫情節。
4-5
(語)
能完整的唱誦一整首兒歌。
4-5
(語)
能夠在重複閱讀後,獨自描述簡單的故事情節。
5-6
(語)
能夠在重複閱讀後,獨自描述完整故事情節及因果關係。
5-6
(語)
能在環境中認出常見的文字。
5-6
(語)
能利用訊息類文本解決問題。
5-6
(語)
能自行以繪圖的方式創作有情節的圖畫書。
備註:
9.
益
智
區
2-3
(語)
能聽懂上、下、裡、外的指令。
2-3
(語)
會依序唱數
1 至 5。
3-4
(語)
能聽懂前、後的指令。
3-4
(語)
會說出基本形狀的名稱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3-4
(語)
會依序唱數
1 至 10。
3-4
(語)
會指認或說出數字
1 至 10。
3-4
(語)
遇到困難會忍受挫折,願意繼續嘗試或尋求協助。
4-5
(語)
會說出、辨認形狀名稱
(基本形狀及星形、心形、長方
形、菱形
…)至少 6 種。
4-5
(語)
會指出或說出顏色名稱
(如: 紅、黃、藍、綠、黑、
白、橘、咖啡、紫色、粉紅色
…)至少 6 種。
4-5
(語)
能聽懂中間、旁邊的指令。
4-5
(語)
會依序唱數
1 至 30。
4-5
(語)
會指認並說出數字
0 至 20。
4-5
(語)
會指出或說出三堆物品中「最多」和「最少」。
4-5
(語)
能辨識兩件物品的輕、重,指出
/說出「輕」或
「重」。
4-5
(語)
能用簡單策略解決問題
(如:有衝突時會要求對方、離
37
開或報告老師
)。
5-6
(語)
能區別左、右方向。
5-6
(語)
會依序唱數
1 至 50(可能有漏數)。
5-6
(語)
會
10 個一數,數到 100。
5-6
(語)
會指出並說出數字
0 至 100(可能會有錯誤)。
5-6
(語)
能辨識並說出
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
5-6
(語)
會商量、妥協以解決衝突
(如:「我們可以猜拳輪流玩
嗎?」
)。
備註:
10.
扮
演
區
2-3
(語)
玩一些簡單的象徵性遊戲
(如:把椅子當作汽車或把串
珠當作項鍊
)。
3-4
(語)
會簡單扮演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人物特徵
(如:父母、醫
生、老師、店員
)。
3-4
(語)
在遊戲中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功能。
3-4
(語)
會主動參與他人一起玩
(如:問「我可以玩嗎」)。
3-4
(語)
必要時會尋求成人的協助。
4-5
(語)
會扮演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人物其活動及情境
(如:媽媽
煮飯、照顧小孩、做家事等
)。
4-5
(語)
會理解並參與扮演情境中的角色與內容。
4-5
(語)
能參與
2-3 人的聊天。
5-6
(語)
能以不同的詞彙、語氣和聲調扮演故事角色。
5-6
(語)
會和同儕商量或妥協扮演角色與內容。
5-6
(語)
能夠在
2-3 人的互動中,循著話題維持雙向溝通。
備註:
11.
積
木
區
3-4
(語)
能與他人簡單說明自己創作的積木作品。
5-6
(語)
能向他人詳細說明自己創作的積木作品。
5-6
(語)
在意見相左時,選擇有效的策略與同伴進行協商。
備註:
12.
自
然
科
學
區
3-4
(語)
能以圖像或符號記錄簡單的觀察內容。
3-4
(語)
能說出教師記錄的觀察內容
(如:說出照片記錄內容)。
4-5
(語)
能說出不同動物或昆蟲的成長變化
(如:蝌蚪長大變青
蛙、毛毛蟲長大變蝴蝶
)。
4-5
(語)
能閱讀並依據步驟操作
(如:工具說明書、食譜或教師
自製的步驟圖
)。
4-5
(語)
能以圖像或符號記錄多項的觀察內容。
38
4-5
(語)
能解說自己以圖像或符號表徵的觀察記錄。
4-5
(語)
能與他人協商合作完成任務
(如:一人打蛋、一人煎
蛋
)。
5-6
(語)
遇到問題時,能查詢相關資料
(如:植物、動物圖鑑或
食譜
)。
備註:
39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發展領域檢索
五、社會領域
觀察日期記錄
發
展
領
域
作
息
活
動
發展
年齡
參考
觀察要項內容
社
會
領
域
1.
入
園
活
動
2-3
(社)
會用眼神
/姿勢/動作回應周圍的人、事、物。
2-3
(社)
在提示下,會和熟悉的老師打招呼。
3-4
(社)
不需提示,會和熟悉的老師和同學打招呼。
3-4
(社)
如廁前會先敲門或觀察是否有人。
3-4
(社)
能在如廁後,尋求成人協助擦拭。
2-6
(社)
未出現分離焦慮,能和家人說再見。
2-6
(社)
在開學約
( 4 )週之後,不再出現分離焦慮。
備註:
*若分離焦慮的時間超過 4 週,請依目前班別記錄週數。
幼幼班
( )週;小班( )週;中班( )週;大班( )週
2.
餐
點
活
動
2-3
(社)
能夠安靜在座位上等待餐點。
2-3
(社)
領取食物時,在提示後會用口語表達感謝。
3-4
(社)
能夠依照指示排隊前往取餐。
3-4
(社)
在詢問下能告知老師對食物的需求量
(多/少)。
4-5
(社)
領取食物時,會主動用口語表達感謝。
4-5
(社)
能主動告知老師對食物的需求量
(多/少)。
備註:
3.
團
體
靜
態
活
動
|
分
享
、
報
告
、
討
論
2-3
(社)
能夠在聽到集合的提示聲
(如:音樂、鈴聲、…)後,開
始動作準備集合。
2-3
(社)
點名時間,能夠在聽到自己的名字或看到自己的名牌
時,舉手回應。
2-3
(社)
活動進行時,在帶領示範下能參與活動。
2-3
(社)
活動進行時,已能理解不隨意離座的規則。
2-3
(社)
能說出自己的名字。
3-4
(社)
想要發表時,在提示下,能舉手等待老師點名。
4-5
(社)
想要發表時,能主動舉手等待老師點名。
4-5
(社)
能自我介紹,說出與自己相關的資訊
(如:家人、年
齡
)。
4-5
(社)
能說出在活動
/學習區操作上所遇到的困難。
5-6
(社)
會適當的讚美別人或給予意見。
5-6
(社)
能說出在活動
/學習區操作上所遇到的困難,嘗試提出
解決方法。
備註:
40
4
團
體
動
態
活
動
|
大
肌
肉
活
動
2-3
(社)
能夠跟隨老師指令或示範,完成動作
(如:排隊)。
2-3
(社)
會在指示下的使用遊樂設施。
3-4
(社)
參與團體活動時,會適當的輪流等待。
4-5
(社)
能夠瞭解活動或競賽的輸贏規則。
4-5
(社)
參與團體活動或其他活動會服從規則。
4-5
(社)
願意接受活動或競賽的結果,不論輸贏或是否得到讚美
(即使有情緒,也可以在 30 分鐘內平復)。
5-6
(社)
不論大人是否在場都能遵守遊戲規則。
備註:
5.
午
休
2-3
(社)
能夠依據教師指示安靜午休,不干擾他人。
3-4
(社)
能夠自行安靜午休,不干擾他人。
備註:
6.
放
學
2-3
(社)
能在聽到老師叫喚後,會背起書包,走向門口。
2-3
(社)
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上
/下交通車。
2-3
(社)
會在引導下和熟悉的人說:「再見」。
3-4
(社)
能夠在老師的提示或引導下,在指定的位置上排隊準備
上車。
3-4
(社)
搭交通車時會遵守規則
(如:依序上車、不能站立、頭
手不能伸出車外
...)。
3-4
(社)
會主動和熟悉的人道別說:「再見」。
4-5
(社)
放學時會自行排隊行進且不脫隊
(如:跟隨放學路隊或
行進至搭車處
)。
5-6
(社)
能知道自己搭車的梯次,並依指示行動。
備註:
8.
語
文
區
2-3
(社)
閱讀後,能將圖畫書放回原位。
備註:
9.
益
智
區
3-4
(社)
遇到困難會忍受挫折,願意繼續嘗試或尋求協助。
4-5
(社)
能進行規則性的遊戲
(如:走迷宮、疊疊樂、圈叉棋、
五子棋、記憶翻翻盤
)。
4-5
(社)
能用簡單策略解決問題
(如:有衝突時會要求對方、離
開或報告老師
)。
4-5
(社)
會與同儕玩合作性的遊戲
(如:疊疊樂、撲克牌遊戲)。
41
5-6
(社)
會商量、妥協以解決衝突
(如:「我們可以猜拳輪流玩
嗎?」
)。
5-6
(社)
能夠依遊戲規則參與競賽,並接受勝負結果。
備註:
10.
扮
演
區
2-3
(社)
玩一些簡單的象徵性遊戲
(如:把椅子當作汽車或把串
珠當作項鍊
)。
2-3
(社)
會主動接近同儕,在一旁玩,但各自玩不同的東西。
3-4
(社)
會簡單扮演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人物特徵
(如:父母、醫
生、老師、店員
)。
3-4
(社)
在遊戲中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功能。
3-4
(社)
會主動參與他人一起玩
(如:問「我可以玩嗎」)。
3-4
(社)
必要時會尋求成人的協助。
4-5
(社)
會扮演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人物其活動及情境
(如:媽媽
煮飯、照顧小孩、做家事等
)。
4-5
(社)
同伴有困難時會主動幫忙。
4-5
(社)
會理解並參與扮演情境中的角色與內容。
4-5
(社)
能參與
2-3 人的聊天。
5-6
(社)
能以不同的詞彙、語氣和聲調扮演故事角色。
5-6
(社)
會和同儕商量或妥協扮演角色與內容。
5-6
(社)
能夠在
2-3 人的互動中,循著話題維持雙向溝通。
備註:
11.
積
木
區
3-4
(社)
能與他人簡單說明自己創作的積木作品。
4-5
(社)
能與一位同伴共同合作完成積木作品。
5-6
(社)
能向他人詳細說明自己創作的積木作品。
5-6
(社)
能與小組同伴共同合作完成積木作品。
5-6
(社)
在意見相左時,選擇有效的策略與同伴進行協商。
備註:
12.
自
然
科
學
區
3-4
(社)
能協助照顧種植區的植物
(如:澆水)。
3-4
(社)
能完成被分配的任務
(如:輪流當值日生)。
4-5
(社)
能照料飼養區的動物
(如:更換飼料)。
4-5
(社)
能照顧種植區的植物
(如:拔草、挖土)。
4-5
(社)
能正確使用相關器材並注意安全
(如:穿圍裙、戴耐熱
手套、清潔用品的使用、用電安全、危險器具的使用
)。
4-5
(社)
能與他人協商合作完成任務
(如:一人打蛋、一人煎蛋)。
5-6
(社)
能在老師協助下清洗整理飼養區
(如:籠子、飼養箱)。
備註:
42
[幼兒園作息活動觀察記錄手冊]-發展領域檢索
六、生活自理領域
觀察日期記錄
發
展
領
域
作
息
活
動
發展
年齡
參考
觀察要項內容
生
活
自
理
領
域
1.
入
園
活
動
2-3
(生)
會將自己的物品放入貼有照片的置物櫃。
2-3
(生)
會自己脫掉沒有鞋帶的鞋。
2-3
(生)
會自己穿好不須繫鞋帶的鞋。
2-3
(生)
會拉開衣服或書包的拉鍊。
2-3
(生)
在提示下,能將書包中不同種類物品取出,依指定位置
分類放置。
2-3
(生)
會用動作、表情、聲音表示尿意或便意。
2-3
(生)
能知道要在小便池或小馬桶上如廁。
2-3
(生)
如廁前後能在成人協助下穿脫褲子。
2-3
(生)
大小便後會自己沖水
2-3
(生)
會自行開關水龍頭並伸出雙手沖水。
3-4
(生)
會脫掉有拉鍊外套。
3-4
(生)
會自己主動將個人物品放在指定位置上。
3-4
(生)
會用口語表示尿意或便意。
3-4
(生)
如廁前會先敲門或觀察是否有人。
3-4
(生)
如廁前後能自行穿脫褲子。
3-4
(生)
能在如廁後,尋求成人協助擦拭。
3-4
(生)
能在提醒下完成洗手步驟
(濕、搓、沖、捧、擦)。
4-5
(生)
穿鞋子時會區辨左右腳。
4-5
(生)
能在大便後使用衛生紙擦拭,但有時會擦不乾淨。
4-5
(生)
能自行依照步驟
(濕、搓、沖、捧、擦)執行洗手動作。
5-6
(生)
能在大便後,使用衛生紙擦拭乾淨。
5-6
(生)
如廁後,能在提示下把服裝整理好
(塞上衣入裙/褲內,
可以稍微露出一部分
)。
備註:
2.
餐
點
活
動
2-3
(生)
能用吸管式水壺喝水。
2-3
(生)
能手握杯子喝水,水不會從嘴角流出來。
2-3
(生)
能打開有瓶蓋的杯子
/水壺喝水。
2-3
(生)
在提示下,用餐前會洗手。
2-3
(生)
在成人提示下,用餐前會拿取自己的餐具
(以顏色或符
號辨識
)。
2-3
(生)
能夠安靜在座位上等待餐點。
2-3
(生)
領取食物時,在提示後會用口語表達感謝。
43
2-3
(生)
用餐時,只取用屬於自己的餐具和食物。
2-3
(生)
會用湯匙舀食物進食,灑落少許。
2-3
(生)
會撕咬、咀嚼及吞嚥較硬
(如:芭樂)或纖維較粗的食物。
2-3
(生)
能在成人示範提示下,擦拭嘴巴。
2-3
(生)
能依照教師指示處理剩餘食物。
2-3
(生)
能在成人示範提示下,擦拭並收拾自己的餐具。
2-3
(生)
能用手指撿拾桌面或地面灑落的食物。
2-3
(生)
會用開水漱口。
3-4
(生)
在用餐前會主動拿取自己的餐具
(以顏色或符號辨識)。
3-4
(生)
能夠依照指示排隊前往取餐。
3-4
(生)
在詢問下能告知老師對食物的需求量
(多/少)。
3-4
(生)
會剝除食物的外皮或包裝紙,如:香蕉皮、餅乾
/糖果
包裝紙袋。
3-4
(生)
取餐後能自行端碗回座位。
3-4
(生)
用餐時,會在椅子上保持適當的坐姿。
3-4
(生)
會用湯匙舀食物進食及喝湯,很少灑落。
3-4
(生)
能在協助下使用抹布擦拭桌面並收拾餐具。
3-4
(生)
會拿牙刷用清水粗略的刷牙。
4-5
(生)
領取食物時,會主動用口語表達感謝。
4-5
(生)
能主動告知老師對食物的需求量
(多/少)。
4-5
(生)
會剝除食物外殼,如:剝除茶葉蛋殼。
4-5
(生)
能自行擦拭桌面並收拾自己的餐具。
4-5
(生)
會用牙刷上下左右刷牙。
5-6
(生)
能夠自行擰乾抹布。
5-6
(生)
會依據刷牙的步驟刷牙。
2-6
(生)
能在一小時內用完餐點。
2-6
(生)
對食物有特殊偏好或挑食。
幼幼班
-喜歡:___________不喜歡:____________
小班
-喜歡:___________不喜歡:____________
中班
-喜歡:___________不喜歡:____________
大班
-喜歡:___________不喜歡:____________
備註:
5.
午
休
2-3
(生)
能夠辨識自己的寢具。
2-3
(生)
能夠依據教師指示安靜午休,不干擾他人。
3-4
(生)
能夠拿取自己的寢具。
3-4
(生)
能在成人協助下,完成鋪床動作。
3-4
(生)
在協助下能摺疊寢具並將寢具放入櫃子內。
3-4
(生)
可以自行脫衣服、褲子和襪子。
3-4
(生)
能夠自行安靜午休,不干擾他人。
44
3-4
(生)
能覺察尿意,並告知老師如廁需求。
4-5
(生)
能自行完成鋪床動作。
4-5
(生)
能自行摺疊寢具,並將寢具放入櫃子內。
4-5
(生)
可以自行穿脫衣服、褲子和襪子。
備註:
6.
放
學
2-3
(生)
在老師協助下,將物品放到書包內。
3-4
(生)
能辨識自己的物品,並放進自己的書包內。
5-6
(生)
能夠清點個人物品,放進自己的書包。
5-6
(生)
能知道自己搭車的梯次,並依指示行動。
備註:
12.
自
然
科
學
區
3-4
(生)
能在老師協助下做出簡單的餐點
(如:抹吐司、搓湯圓)。
3-4
(生)
能收拾使用過的器材
(如:材料工具的歸位)。
4-5
(生)
能做出簡單的餐點
(如:包水餃、捲壽司)。
4-5
(生)
能正確使用相關器材並注意安全
(如:穿圍裙、戴耐熱
手套、清潔用品的使用、用電安全、危險器具的使用
)。
4-5
(生)
能收拾使用過的器材
(如:材料工具的清洗、擦拭)。
備註:
45
肆、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資料]
1.
丹佛兒童發展篩檢測驗第二版
2.
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
3.
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
4.
嬰幼兒早期療育課程綱要-評估手冊
5.
兒童發展評估表(修訂版)
6.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7.
教育部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品質評估表
46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