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私立玉山高級中學104學年度差異化教學教案
教學科目 | 基本設計Ⅱ | 單元名稱 | 圖文整合構成 |
授課教師 | 廖芸萱 | 授課班級 | 室1-1 |
授課日期 | 105.03.25 | 授課節數 | 共2 節 |
學生分析 | 1.學生於上半學期已透過「基本設計Ⅰ」課程中習得幾何圖形Logo和各類字 形的繪製與上色方式,並於課堂上操作,繪製出指定圖文。 2.一年級下學期於「基本設計Ⅱ」課程中,複習上學期圖文字體時發現學生 對於圖文繪製步驟或調色技法,記憶程度各有不同,約40%的學生對於圖形 繪製步驟不太熟悉,60%的同學則對於繪製字形不太擅長。 | ||
教學方法 | 在安排圖文整合教學時,依據學生對於課程內容熟悉之程度,先將學生分為4組每組6人,各組中均有強弱之學生,藉以相互幫助引導,教師則於課堂中針對學生不熟悉的課程部分,進行個別指導,全班均以「圖文繪製實作」的方式,增加其對於圖文整合的應用技法。 | ||
評量方式 | 1.完成指定字形繪製,並繳交作品。 2.完成圖形繪製與正確上色,並繳交作品。 | ||
教學資源 | 1.教材來源:自備教材 2.使用教具:黑板、西卡紙、描圖紙、廣告顏料、筆刷、代針筆、尺、鉛筆、圓規刀 | ||
教學目標 |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1-1 瞭解字形繪製的規則。 1-2 瞭解圖形繪製的規則。 1-3 培養圖文整合的構造思考。
2-1 瞭解字形繪製的技巧。 2-2 瞭解圖形繪製的技巧。 2-3 訓練學生圖文整合的正確方式。 三、情意方面: 3-1 增進圖文繪製觀察能力。 3-2 瞭解繪圖時的正確觀念與態度。 3-3 體會作品完成時的成就感。 | 1-1-1 能清楚字形繪製的規則。 1-2-1 能清楚圖形繪製的規則。 1-3-1 能回答圖文整合時的思考結果。 2-1-1 繪製字形時能正確判斷步驟。 2-2-1 繪製圖形時能正確判斷步驟。 2-3-1 能以正確的架構繪製出指定圖文。 3-1-1 能判別圖文繪製的精確度。 3-2-1 能以正確的觀念與態度繪圖。 3-3-1 能自我鼓勵期許。 |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 | 教具 | 時間 | 評量 | 備註 |
1-1-1 2-1-1 1-2-1 2-2-1 1-3-1 2-3-1 3-1-1 3-2-1 3-3-1 | 壹、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 (一)教師方面 1.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 2.製作教案 4.準備教學教材、繪圖用紙 5.設計實作流程 (二)學生方面 1.準備所需繪圖器具 ------------------------------ 二、發展活動 (一)點名 (二)說明課程大綱 (三)確認學生用具是否齊全 貳、瞭解先備知識(進行前測) 一、 瞭解圖文繪製程序 說明繪製圖形和字形時,須注意的程序步驟。 二、 進行前測 觀察學生於繪製圖文時,對於步驟的記憶是否清晰,請學生實際以繪製圖文作答,以此完成前測。 三、 進行檢討 針對學生完成的前測作品進行個別批閱與檢討。 參、理論講解與實作示範 一、 說明繪製字形的方式 如何繪製基準線框、字形的比例分配、代針筆的使用。 二、 說明繪製圖形的方式 如何繪製鉛筆線框、圖形尺寸的拿捏、製圖工具使用。 三、 說明圖文整合的方式 講解圖文整合時需要注意的步驟與方式。 肆、學生實作練習(實施後測) 一、 依照前測結果將學生分組。 二、 學生繪製練習 給予學生指定之圖文,開始實際操作作品,示範字形與圖形的繪製,教師則個別指導學生繪製程序。 | 點名單 講義 板書 板書 口述 講義 板書 繪圖工具 繪圖用紙 講義 口述 板書 講義 板書 講義 板書 講義 繪圖工具 繪圖用紙 | 第一堂 1分鐘 4分鐘 5分鐘 5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第二堂 7分鐘 8分鐘 5分鐘 5分鐘 25分鐘 | 實際操作 完成作品 |
臺中市私立玉山高級中學104學年度差異化教學成果紀錄
實施科目 | 基本設計Ⅱ | 授課教師 | 廖芸萱 | |
實施班級 | 室1-1 | 參與人數 | 24人 | |
執行成果 | ||||
■ 執行前測時,發現學生對於圖文繪製步驟或調色技法,記憶程度各有不同,約40%的學 生對於圖形繪製步驟不太熟悉,60%的同學則對於繪製字形不太擅長。 ■ 學生經過實作練習並完成圖文作品後,已可透過回憶操作過程回答出正確的圖形和字形 之注意事項及繪圖步驟。 ■ 學生已經由本次課程實作得到複習,並增深對於圖文架構與繪圖步驟的印象。 | ||||
照片紀錄 | ||||
|
| |||
照片說明:教師於板書說明課程內容 | 照片說明:學生實際操作情形 | |||
|
| |||
照片說明:學生前測完成的字形作品 | 照片說明:實際操作之完成作品(後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