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特殊教育:數數1~10教學方案設計——學前特殊教育單元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25.5 KB
頁數
4
上傳者
md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0-08-13,离现在 15 7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0813 特殊教育


數數1~10教學方案設計


學前特殊教育 文/黃明煌、張菁吟


  數數是一般幼兒成長必須學習且在生活中重要的基本能力,對特殊兒童來說更是如此。有些智能障礙學生在學習數數上,常出現漏數或唱數不完整等情形,學習效果始終不佳。以下分享筆者教導「數數110」的單元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


  1計數具體物多樣化

在具體物學習數的概念方面,可以準備三至四種不一樣的計數物,讓學生比較有興趣進行長期的學習課程。特教班老師也可以向普通班老師索取一些教具情境圖,以增加教學效果。


  2結合生活化情境學習

一般學習數數時,大多會讓學生用畫圈圈的方式進行半具體或抽象學習。建議也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生活情境中,幫忙分發或點收東西。例如:中午用餐時,安排值日生制度,分配湯裡的魚丸給同學。


  3學習單設計多樣化

可參考市面上販售的學習單或練習本,讓學生完成不一樣的學習內容。例如:以往大都以畫圈圈學習半具體數數觀念,建議可使用不同大小的圓形標籤貼紙或蓋印章,除了可訓練學生精細動作,也可刺激視覺感官學習。


  4增加操作學習時間

「數」是抽象的概念,須在具體物的操作中建構概念。對抽象、理解不佳的特殊兒童來說,操作練習更加重要,必須多練習,才能將「具體──半具體──抽象」的觀念完全轉換。


教學技巧


  1加強獨立練習

剛開始學生學習不穩定時,老師從旁協助,之後漸次減少協助,讓學生自行完成時間增多。不管在學校學習或回家作業的完成,學生即使練習失敗,也要讓他知道錯在哪裡,下次教學時再給予小提示,有助於能力的養成。


  2反覆練習

特殊兒童學習能力不佳,在技能學習上需要更多時間練習。所謂「熟能生巧」,練習或過度練習,對特殊兒童的學習是必須的。


  3適當的回饋與修正

「增強」對學生的學習是一大誘因,一開始可多使用學生喜愛的增強物(糖果、餅乾或貼紙),再逐漸改以讓學生知道自己是做得很棒才會得到增強物。至於錯誤的修正,不一定要直接告訴答案,以暗示或協助方式引導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所在,讓他從錯誤中學習。


  4循序漸進的準則

一節課呈現太多教學內容,會讓學生吸收不來,甚至造成反效果,尤其是自信心不佳的學生。教學前應先確定好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免學生學習壓力過大。務必等學生達到教學目標後,再進行下一個教學進度。


  5教學生活化

特殊兒童在學習上欠缺「類化」能力,而生活中「數」的概念比比皆是。在課堂學習之餘,儘量在日常生活中以既有的題材,讓學生以學得的概念與能力作複習,比如:「小鳳,你幫老師數一數,現在桶子裡有幾顆球?」


  6納入多元評量觀念

不局限於紙上作業,口頭回答或實際情境操作都可以列入評量方式。多元評量不僅可以訓練特殊兒童類化或學習遷移的能力,也可以激發潛能。


  7運用電腦輔助教學

是特殊學生未來學習的趨勢及方向。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供反覆練習的機會。


 很多特殊孩子回到家後,缺少複習與練習機會,導致在校習得的能力無法維持長久。因此,導師應多加強家長幫助孩子課後複習的觀念與執行,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他的遷移(類化)能力會提升很多,能力的維持時間也會較長。


以合作學習 改善過動學童人際問題


教學策略 文/林桂如


  小強是名患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的小六學生,班上同學沒有人想主動接近他,經常將他視為隱形人。


 近幾年,校園中同儕毆打、欺侮的霸凌事件格外引人關注,然而,像小強一樣遭同儕的排斥、拒絕,同樣是需要正視的無形霸凌。


 融合安置在國內蔚為主流,且普通班多為身心障礙學生安置的首選。許多研究都證實,ADHD學童在持續注意力、衝動控制及活動力等方面有顯著困難,因此,當他們進入普通教育的環境中,經常表現出令教師苦惱的行為問題、低學業成就、低自尊,以及受到同儕排斥、拒絕等問題。


 在學校中,ADHD學童的同儕關係改善需求,很容易受忽略。根據統計,約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的患童曾遭到同儕排斥。因此,在教室環境中,除了應針對患童的課業與心理作有效介入外,社交行為問題處理的策略也不容忽略。具體而言,可運用的策略如下:


  1事先對班上同學做觀念溝通:讓同儕對ADHD有正確的了解,包括這類學生行為上的表現、特殊需求學生在教室中可能需要的協助等。


 2示範接納的態度:教師的真誠接納是對全班學生最好的身教,若教師本身冷淡、漠視,或默許其他同儕以言語攻擊ADHD學生,其他學生也容易群起模仿。因此,當同儕間有不當的言語或行為時,應即時予以糾正和制止。


  3表現適當的行為互動方式:教師可鼓勵同儕表現適當的互動方式,如:以口語「請幫忙」代替拉扯衣服,說話的音量控制適中等。


 4實施合作學習:為了讓班上同學間可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進而預防和改善ADHD學生的社會技巧,班級小組的規畫上可有以下原則:



 ●異質分組(依學生的課業及人際互動狀況)。

 

 

清楚說明對小組的期待。

 

鼓勵小組成員間的積極互動。

 


  相較於在個別情境中學習的學生,合作學習的環境,讓ADHD學童有較高的自尊、較能包容他人、與人合作、增加社會接納度,並有助於提升學習成就。期盼透過教師在班級中的正向引導,消弭無形霸凌,提供孩子安全、受接納的學習環境。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