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國小「橄欖樹計劃」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者:連世平老師
單元名稱 | 潛龍心.橄欖情 | ||
教案設計 | 連世平、張雅惠 | ||
適用年級 | 國小高年級 | ||
教學時間 | 150分鐘(三節課) | ||
相關領域 | 藝術與人文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社會領域。 | ||
能力指標 | 藝術與人文領域: 1-4-5-7藉由橄欖籽的拼貼畫,來表達藝術的能力。 1-3-2-2 構思表現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材技法,完成有感情、經 驗與思想的作品。 1-3-8-5 透過在藝術集體創作方式,表達自然環境之尊重、關懷與愛護。 1-4-1-10瞭解藝術創作與文化的關係,發揮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 1-4-2-4 設計關懷主題,運用適當的媒材與技法,傳達出有感情。 3-2-1-7 蒐集有關生活周遭鄉土文物或傳統民俗文物的藝文資料,並說出 其特色。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1-2-5-2-4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1-3-5-5-4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 1-4-5-5-4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 6-1-2-3-5學習如何分配工作,如何與人合作完成一件事。 6-1-1-2-1培養將自己的構想動手實作出來,以成品表現的習慣。 社會領域 1-4-3 分析人們對地方和環境的識覺改變如何反映文化的變遷。 2-1-1-9 了解學校環境的歷史變遷。 2-4-6-10 從直線前進與循環的觀點,分析歷史的變遷。 5-2-2-4 了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觀 的,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可以分享觀點與形成共識。 | ||
教學目標 |
| ||
教材分析 | 一、教學原則:
二、教材準備: (一)教師方面:數位相機、DV數位攝影機、麥克風、影片編輯軟體、錄音筆、腳架。 (二)學生方面:收集訪問的主題及內容。 | ||
教 學 流 程 | 時 間 | 使用資源 | |
一、引起動機: 1.打掃時間掃的葉子為什麼都是橄欖樹的葉子? 2.學校橄欖樹種類? 3.橄欖樹在校園有多年了?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校園橄欖史 (一)全班討論訂定主題名稱。 (二)分組問題討論: 1. 決定訪問對學校歷史清楚的耆老。 2. 訂定要訪問的題目,收集歸納,推派二位同學負責這一次的訪問活動。 -------------第一節結束------------ ☆活動二: (一)訓練及熟悉所要問的問題。 (二)對於機器使用的熟練度加以練習. (三)耆老指導發問的技巧、態度上的應對進退面對鏡項的處理方法。 (四)訪問耆老的過程。 -------------第二節結束------------ ☆活動三: (一)全班共同觀看二位同學訪談三位耆老的影片。 (二)二位同學對於該次訪談所得到的收穫。 (三)提出意見或建議事項。 (四)討論及檢討本次的內容及問題是否有改善的地方。 -------------第三節結束------------ | 15分鐘 5分鐘 25分鐘 15分鐘 5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5分鐘 5分鐘 10分鐘 | DV數位攝影機、麥克風、錄音筆、腳架 電視機、DVD播放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