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微生物實習教學指引(2.6版)

格式
doc
大小
580 KB
頁數
29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7-12-04,离现在 7 32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版次:2.6

修訂日期:20176

床微生物實習教學指引

  1. 時間:依實習合約規範


  1. 練目標:提供學生實際操作臨床檢體,實地參與微生物室檢驗流程的機會,將理論所學作一連慣性的整理統合並將其應用到臨床,培養能獨立思考,自主作業的醫檢人員。

  2. 核心課程

  1. 教學光碟片(Gram Stain教學光碟)由醫檢組長介紹操作,每位學生須完成20種細菌觀察記錄

  2. 現場實習(參閱學生實習表):實習生跟隨醫檢師實際作業,依工作內容劃分為:檢體接種、一般細菌、血液培養、厭氧細菌、黴菌及結核菌等培養鑑定。在此過程中,將上課中所學的基本理論、實驗課操作過的各種鑑定技術,作各通盤性認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藉由與臨床工作人員接觸,吸取經驗。

  3. 實際操作:由現場醫檢師提供檢體讓學生練習常見菌種的鑑定及各種檢體判讀,讓學生從培養、判讀、鑑定及發報告等,整個流程自行操作,試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 特別課程:由感染管制醫檢師介紹院內感染相關課程。


三、成績評核:

項目

內容

評核者

細項比例

總配分比例

實習表現

出勤、主動性、配合度

指導醫檢師

-

15%

實習觀察紀錄

手冊紀錄內容與完整性

指導醫檢師

-

15%

實習測驗

操作觀察-培養基觀察

指導醫檢師

10%

60%

實際操作/紀錄-染色&鑑定

指導醫檢師

20%

DOPS-檢體接種

指導醫檢師

20%

盲樣測試

指導醫檢師

30%

期末測驗

教學醫檢師

20%

實習後測驗/組長口試

口試

組長

30%

10%

期末測驗

組長

70%






微生物組實習生安全衛生注意事項

安全衛生注意事項

確實被告知瞭解

  1. 觀察及操作檢體時,須穿著隔離衣、載上外科口罩及手套,必要時戴上護眼面罩/安全眼鏡。


  1. 離開實驗室須將隔離衣換下,方能離開。


    1. 換下隔離衣丟擲入隔離衣放置桶,使用過外科口罩、手套等丟擲入感染性廢棄物垃圾桶(紅色)


    1. 工作完畢後須以75%酒精消毒清潔工作桌面。


    1. 在本組內洗手請使用消毒性洗手。


    1. 實驗室禁止食用任何食物及飲料等。


    1. 儘可能勿攜帶書本及個人用品至本組,若有上述物品請放入實習生置物櫃。


    1. 請確實遵守實驗室內污染區(戴手套)與乾淨區(不戴手套)標示。


    1. 確實知道本組滅火器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


  1. 確實知道發生緊急事件時逃生路線。


  1. 儘可能不使用酒精燈操作試驗,若使用酒精燈時須遵守下列安全事項:

      1. 勿以酒精燈互相點火

      2. 已點燃酒精燈勿移動位置,若須移動位置請先熄滅火源

      3. 萬一發生酒精燈引燃桌面時勿驚慌,儘速以溼紗布覆蓋火源隔絕空氣滅火;並立即告知學長()


        1. 結核菌室:觀察及操作檢體前須換上工作服再穿上拋棄式防護衣,戴上帽子、N95口罩、手套及鞋套等,才可以進入檢體接種區。


        1. 結核菌室:穿戴防護後,感覺不適不必勉強進入檢體接種區。


        1. 結核菌室:在檢體接種區內操作試驗,動作應小心;以避免操作時產生氣霧,造成感染危險。


        1. 結核菌室:操作試驗時若發生溅灑或檢體破裂溢出,請儘速先離開檢體接種區。


        1. 採用空針操作試驗時,須以單手執針,使用完畢後針套不回套,將針頭丟入針頭棄置桶內,以避免針扎事件。丟棄空針時,不管使用或未使用皆須將針投丟至針頭棄置桶中,以避免處理人員針扎事件。


        1. 請勿戴手套開關門


        1. 確實知道緊急沖眼器所在位置及正確使用方法



學生姓名:

指導老師簽名:

分組排程

分組排程


第一週

Mon

Tue

Wed

Thu

Fri

1

環境介紹

安全衛生

實習前考試

I

A

A

A

2

I

A

A

A

3

I

A

A

A

4

I

A

A

A


I

I

A

A

I practice

Gram stain practice

Acid-fast stain practice

Gram stain practice

Acid-fast stain practice

第二週

Mon

Tue

Wed

Thu

Fri

1

A

A

A

TBintroduction

B

2

A

A

A

TBsmear

B

3

A

A

A

TB

B

4

A

A

A

TB

B


I practice

A

A

TBI

B

Gram stain practice

Acid-fast stain practice

Stain practice

TBI

B

第三週

Mon

Tue

Wed

Thu

Fri

1

TBintroduction

QC

TB

AN

B

2

TBsmear

QC

TB

AN

B

3

A(實作)

F

TB

AN

B

4

A(實作)

F

A(實作)

AN

B


A(實作)

A(實作)

A(實作)

AN

B

STAIN(實作)

TBsmear

F

F

B

第四週

Mon

Tue

Wed

Thu

Fri

1

AN

AN

MOLD

Special

筆試/口試

2

AN

AN

MOLD

Special

3

AN

AN(實作)

MOLD

Special

4

AN

AN(實作)

MOLD

Special


AN

AN(實作)

Stain practice

A(實作)

AN

AN(實作)

Stain practice

F


*本排程將依實習生實際實習進度進行調整

微生物組實習訓練計畫記錄表

實習課程

課程內容

實習重點

課程代號

日期

指導者簽名

實習簡介

  1. 建立正確實習觀念與態度

  2. 實習課程介紹

  3. 實驗室安全衛生介紹

  4. 實驗室環境介紹

  5. 實習前考試

Introduction


醫檢組長

各類檢體接種

  1. 檢體核對

  2. 採檢與傳送

  3. 培養基選擇

  4. 接種方法

  5. 至少觀察20個檢體的接種流程並填寫觀察記錄表(不填結果)

Inoculation

I



現場醫檢師

  1. 各類檢體判讀標準

  2. 常見嗜氧性細菌鑑定流程

  3. 藥敏試驗

  4. 革蘭氏染色及抹片鏡檢

  1. 培養基、試劑等品管操作

  2. 尿液檢體培養結果判讀

  3. 體液(非血液)及傷口檢體培養結果判讀

  4. 痰液及糞便檢體培養判讀

  5. Paper disc diffusion method

  6. MICE-test)操做與結果判讀

  7. MALDI-TOF原理介紹及實際操作

  8. 體液檢體陽性結果主動通知

  9. 觀察20個陽性結果各類檢體並填寫記錄表

  10. VITEK2機台用於鑑定的認

  11. 抹片革蘭氏染色及鏡檢

  12. 抗酸性染色鏡檢及陽性結果主動通知

  13. 至少各觀察10個革蘭氏染色及抗酸性染色結果並填寫觀察記錄表

Aerobic

A



現場醫檢師

血液檢體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

  1. 血液培養自動化機台的認識

  2. 陽性血瓶次培養操作

  3. 革蘭氏染色結果主動通知

  4. 藥敏操作機台Phonix的認識

  5. Paper disc diffusion MIC method差異介紹

  6. 至少觀察10個陽性血瓶革蘭氏染色結果並填寫觀察記錄表

Blood

B


現場醫檢師

厭氧性細菌培養鑑定與藥敏

  1. 厭氧箱的認識

  2. 厭氧菌的鑑定

  3. 藥敏試驗(agar dilution method)

  4. 寫出不適合做厭氧菌之檢體(至少寫3種檢體)

  5. 至少觀察10個陽性結果檢體並填寫觀察記錄表

Anaerobic

AN


現場醫檢師

分枝桿菌培養鑑定與藥敏試驗

  1. P2負壓實驗室的認識

  2. 拋棄式防護衣穿脫步驟

  3. 檢體前處理與培養流程

  4. 觀察5個陽性菌株菌落並記錄之

  5. BACTEC MGIT 960機台的認識

  6. 螢光染色與鏡檢

  7. 觀察10個螢光染色抹片並記錄之含5個陽性結果

  8. 藥敏試驗觀察操作及結果判讀

Mycobacteria

TB


現場醫檢師

黴菌培養鑑定

  1. 各類檢體判讀標準介紹

  2. Yeast的鑑定,Slide culture methodWindow test,及India ink preparation method操作及判讀

  3. VITEK2機台用於鑑定及藥敏操作的認識

  4. Lactophenol cotton blue染色與鏡檢

  5. 至少觀察10個陽性結果檢體(5yeast5mold)並填寫觀察記錄表亦可以觀察光碟片內存檔

Fungus

F


現場醫檢師

試劑品管

  1. 培養基、試劑、染劑、抗生素紙錠等品管操作

  2. 品管規則及頻率介紹

QC


現場醫檢師

特別課程

院內感染相關課程與操作

Special lecture


感控醫檢師

考試

  1. 檢體實作

  2. 期末筆試/口試


實際操作

筆試/口試


現場醫檢師

特殊醫檢師

醫檢副組長

醫檢組長





實際操作(Blind sample practice

實習重

日期

指導者簽名

菌種鑑定

Enterobactericeae, including E. coli, K. pneumoniae

E. cloacae, S. marcescens, Proteus spp., M. morganii, Salmonella spp.等,由現場醫檢師決定4種細菌的鑑定並將結果記錄於操作記錄表


現場醫檢師


Glucose non-fermenting GNB, including P. aeruginosa

A. baumannii, S. maltophilia等,由現場醫檢師決定2種細菌的鑑定並將結果記錄於操作記錄表


現場醫檢師


Fastidious GNB, including Haemophilus influenzae,
Neisseriae spp.
等,由現場醫檢師決定1種細菌的鑑定並將結果記錄於操作記錄表


現場醫檢師


Gram positive cocci, including Streptococcuspneumoniae, group B streptococcus, group A streptococcus, Enterococcus spp. Staphylococcusaureus, S. epidermidis

由現場醫檢師決定2種細菌的鑑定並將結果記錄於操作記錄表


現場醫檢師


Gram positive bacilli, including Corynebacterium spp.,

C. jeikeium, Listeria spp., Nocardia spp.

由現場醫檢師決定1種細菌的鑑定並將結果記錄於操作記錄表


現場醫檢師

檢體接種與判讀

檢體種類:SputumUrineBody fluidPus/Wound

Stool,由現場醫檢師給每人3種檢體進行接種練習,並將培養與鑑定結果記錄於實際檢體操作記錄表


現場醫檢師

Paper disc diffusion method

由現場醫檢師決定3個臨床檢體操作藥敏試驗


現場醫檢師

Gram stain/

Acid-fast stain

鏡檢測試

由現場醫檢師決定5個臨床檢體操作Gram stain5個臨床檢體操作操作Acid-fast stain



現場醫檢師



真菌鑑定


Yeast種類:C. albicans, C.glabrata,C.tropicalis,

C. krusei,由現場醫檢師決定2種細菌的鑑定並將結果記錄於操作記錄表



現場醫檢師

陽性血瓶製作抹片鏡檢

由現場醫檢師決定2個陽性血瓶操作Gram stain


現場醫檢師



厭氧菌鑑定/藥敏


由現場醫檢師決定2株厭氧菌進行鑑定與藥敏試驗操作



現場醫檢師


臨床微生物實習前考題

  1. 請問下列細菌在顯微鏡下形態為何?

      1. E. coli

      2. Staphylococcus aureus

      3.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4. Campylobacter jejuni

      5. Haemophilus influenzae

      6. Neisseria gonorrhoeae

      7. Pseudomonas aeruginosa

      8. Corynebacterium spp.

      9. Acinetobacterium baumannii

      10. Bacillus spp.

  2. 培養基
    請說明下列培養特性(selective, enrichment or differential)主要成分(包含指示劑、抑制劑、醣類或是主要的growth factor等)及其用途

      1. BAP

      2. Chocolate

      3. GN broth

      4. Thioglycollate

      5. Thayer-Martin

      6. TCBS

      7. Muller Hinton agar

      8. XLD

      9. SDA

      10. Lowenstein-Jensen medium

  3. 生化反應
    請說明下列化反映的原理及其反應結果的判讀

      1. TSI

      2. Citrate

      3. Urea

      4. SIM

      5. VP

      6. 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7. Oxidase

      8. Catalase

      9. Coagulase

      10. X-V factor

  4. 請說明下列細菌可用上述(二)何種培養基培養?培養溫度(253742)?適合環境為何(CO2 incubatorMicroaerophilic)?

適合培養

適合環境

Acinetobacterium baumannii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Neisseria gonorrhoeae



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coccus faecalis



Haemophilus influenzae



Campylobacter jejuni



Pseudomonas aeruginosa




  1. a-請問如何操作及判讀disk diffusion method









b-依細菌種類之不同,需選擇不同培養基執行藥敏試驗,請完成下表格。


細菌種類

培養基

Staphylococcus


N. gonorrhoeae


Haemophilus



  1. 簡述MALDI-TOP質譜儀機台原理?











觀察記錄成績:

觀察記錄表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1

I


檢體:Urine

培養基:

種法:

11

I


檢體:Body fluid-

培養基:

種法:

2

I


檢體: Urine

培養基:

種法:

12

I


檢體: Body fluid-

培養基:

種法:

3

I


檢體: Urine

培養基:

種法:

13

I


檢體: Body fluid-

培養基:

種法:

4

I


檢體:Sputum

培養基:

種法:

14

I


檢體:Wound

培養基:

種法:

5

I


檢體: Sputum

培養基:

種法:

15

I


檢體: Wound

培養基:

種法:

6

I


檢體: Sputum

培養基:

種法:

16

I


檢體:BAL

培養基:

種法:

7

I


檢體:Stool

培養基:

種法:

17

I


檢體:BAL

培養基:

種法:

8

I


檢體: Stool

培養基:

種法:

18

I


檢體:BAL

培養基:

種法:

9

I


檢體: Stool

培養基:

種法:

19

I


檢體:CSF

培養基:

種法:

10

I


檢體:Campyobacter

培養基:

種法:

20

I


檢體:CSF

培養基:

種法:




觀察記錄表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1

Gram

Stain



11

Acid-fast

Stain



2

Gram

Stain



12

Acid-fast

Stain



3

Gram

Stain



13

Acid-fast

Stain



4

Gram

Stain



14

Acid-fast

Stain



5

Gram

Stain



15

Acid-fast

Stain



6

Gram

Stain



16

Acid-fast

Stain



7

Gram

Stain



17

Acid-fast

Stain



8

Gram

Stain



18

Acid-fast

Stain



9

Gram

Stain



19

Acid-fast

Stain



10

Gram

Stain



20

Acid-fast

Stain





觀察記錄表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1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1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2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2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3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3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4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4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5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5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6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6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7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7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8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8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9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9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0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20

A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菌落型態觀察紀錄表

培養

Acinetobacterium baumannii



E. coli



Proteus mirabilis



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coccus faecalis



Bacillus spp.



Corynebacterium spp.



Klebsiella pneumonia



β-streptococcus Gr.A



S. maltophilia










觀察記錄表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blood smear Gram stain)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1

B



1

AN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2

B



2

AN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3

B



3

AN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4

B



4

AN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5

B



5

AN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6

B



6

AN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7

B



7

AN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8

B



8

AN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9

B



9

AN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0

B



10

AN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觀察記錄表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1

螢光染色抹片




11

TB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2

螢光染色抹片




12

TB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3

螢光染色抹片




13

TB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4

螢光染色抹片




14

TB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5

螢光染色抹片




15

TB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6

螢光染色抹片




16

TB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7

螢光染色抹片




17

TB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8

螢光染色抹片




18

TB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9

螢光染色抹片




19

TB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10

螢光染色抹片




20

TB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觀察記錄表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課程

代號

實驗室

編號

結果

1

F

Yeast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2

F

Yeast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3

F

Yeast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4

F

Yeast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5

F

Yeast


培養基:

型態描述:

菌名:







6Mold



7Mold



8Mold

9Mold

10Mold




Direct Smear Atlas觀看記錄


Self-test 正確率1st

Self-test 正確率2nd

    1. 請列出已完成學習的細菌名稱:


    1. 請列出已完成學習的細菌名稱:





















2. 經過此光碟學習,您覺得自己的細菌抹片判讀能力:

(1)明顯退步(2)稍為退步(3)持平(4)稍為進步(5)明顯進步

3.學生回饋


4.教師回饋



染色鏡檢型態實作成績:

實作記錄表-1

Gram stain

檢體種類

抹片上檢體塗抹大小

抹片染色品質





















Acid-fast stain

檢體種類

抹片上檢體塗抹大小*

抹片染色品質*





















*檢體塗抹大小:請以長乘以寬表示(2, 1分)

*染色品質:(3, 2, 1分)

*結果:每題5分。

*10100

染色及觀察描述型態實作成績:

實作記錄表-2

請製作下列菌種的Gram stain及觀察描述型態

1. S. aureus


2. N. gonorrhoeae


3.P. aeruginosa


4.H. influenzae


5.C. jejuni



Gram stain結果:10型態描述:10

*結果:每題20, 100分。






Blind sample 實作成績:

實作記錄表-3

編號

Specimen

Plate reading/

抹片結果

操作TEST名稱

鑑定結果

1





2





3






4





5






每題10



編號

Specimen

Plate reading/

抹片結果

操作TEST名稱

鑑定結果

6





7





8






9





10







每題10



抗生素紙錠實作成績:

實作記錄表-4

抗生素紙錠操作記錄單

菌名



藥物名稱

抑制圈大小

mm

結果

S/I/R

藥物名稱

抑制圈大小

mm

結果

S/I/R

藥物名稱

抑制圈大小

mm

結果

S/I/R























































































































實作記錄表-5

鑑定套組操作記錄單

鑑定套組名稱

操作步驟

確認菌株

ID GP FOR VITEK2

ID GN FOR VITEK2

ID YST FOR VITEK2










實作記錄表-6

MIC(E-test)操作與結果判讀記錄單

測試菌株

操作步驟

結果判讀










實作記錄表-7

MALDI-TOF/傳統鑑定操作記錄單

未知菌落

測試結果

確認結果

MALDI-TOF

鑑定菌株結果

MALDI-TOF

Score

傳統鑑定結果

1





2





3






MALDI-TOF每個檢體鑑定花費時間約為

傳統鑑定每個檢體鑑定花費時間約為

評核人簽名:


厭氧菌鑑定藥敏操作記錄單

編號

抹片結果

鑑定操作

藥敏操作

確認結果

1





2





每題25, 50

評核人簽名:

真菌鑑定及陽性血瓶抹片實作成績:

實作記錄表-8

真菌鑑定操作記錄單

編號

抹片結果

操作TEST名稱

鑑定結果

確認結果

1





2





每題25, 50

實作記錄表-9

陽性血瓶製作抹片鏡檢操作記錄單

編號

血瓶種類

接種培養基

抹片結果

確認結果

1





2





每題25, 50


臨床微生物實習DOPS評量表

項目:實際操作:檢體接種、後續培養及結果判讀

學生姓名: 測驗日期:


低於80需再接受輔導

  1. 操作內容

注意事項

配分

得分

評語

Urine檢體

1.在培養基上標示檢體標號


10



2.檢體接種前需先勻均混合

右左搖晃,均勻混合5秒鐘以上。

10/15



3.0.001 mL loop沾取尿液


10



4.以半定量方式接種於BAP/EMB

20



5.操作LE strip

  1. 二分鐘後判讀

10/15



6.記錄LE結果

  1. LE1+時,若為導尿檢體,需再加用0.01 mL loop進行半定量接種。

10



7.0.01 mL loop沾取尿液

10/NA



8.以定量方式接種於BAP/EMB





9.檢體蓋緊歸位,培養基放入CO2 incubator培養

10

10.動作流暢度、整體的表現

10

Sputum檢體

11.在培養基及玻片上標示檢體標號


10



12.打開痰盒之蓋子


10



13.直接以無菌棉棒取有膿痰和血的檢體

應採取痰液較濃處,或含有血液之處,且塗的厚薄度要一致。

10



14.接種BAP/EMBCNACHO培養基之第一區


10



15.確認Loop滅菌完全


10


16.以三區劃法劃開

每劃完一區,就要將loop滅菌完全,才能再接種下一區。

20


17.以棉籤取有膿痰和血的檢體作一片抹片


10


18.檢體蓋緊歸位,培養基放入CO2 incubator培養


10


19.動作流暢度、整體的表現


10


Body fluid檢體




二、在培養基上標示檢體標號


20


三、當檢體量>1 mL時,先以3,000 rpm,離心15分鐘,以無菌dropper取沈澱物接種。


20/NA


四、當檢體量≦1mL,直接以無菌dropper吸檢體接種。


NA/20


五、確認Loop滅菌完全


10


六、以三區劃法劃開


30


七、檢體蓋緊歸位


10


八、培養基放入CO2 incubator培養


10


結果紀錄:

請將培養鑑定反應結果、報告紀錄於




















測驗結果: 通過需再訓練再訓練日期: ____________


受訓學生﹕ (簽名) 日期﹕

醫檢師: (簽名) 日期﹕




穿脫防護衣步驟記錄









































穿脫防護衣步驟記錄

  1. 請寫下你穿脫拋棄式防護衣的步驟

穿的步驟

脫的步驟




  1. 請寫出穿脫拋棄式防護衣的注意事項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