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教學計劃表 九十六學年第二學期
科目名稱: 科學遊戲 | 授課教師 :許銘津 |
開課系班級:通識二 | 授課時數 : 每週二小時 |
授課地點: 美勞館303B室 | 電話:(03) 8227106 轉 1856 |
研究室: 美勞館303A室 | Email:mjhl @mail.nhlue.edu.tw |
一、教學目標
透過遊戲的方式,使學生以創新的方式來體會自然科學之美好、了解自然科學的本質與發現過程及基礎知識、培養學生應用與欣賞科學的技能。並藉由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與評量,來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而不是支離破碎的科學知識。能以課程統整的方式來學習自然科學,以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的挑戰。也盼望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幫助同學學習如何團隊合作,互相學習。同時,也希望透過靈活的課程設計,建立人文與科學的會通管道,引導學生對現代社會中的科技整合有進一步瞭解。也希望學生能學得基本的網路科技的知識與能力,靈活的運用資訊科技來學習自然科學。強調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並以探究的精神瞭解自然界,並協助學生學習如何將所學的科學原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學內容
教材包括老師或同學設計的科學遊戲或是改編出版社所出版的科學遊戲書籍。
物理、化學、生物、地科相關的科學遊戲
迪士尼「玩科學」錄影帶。
角色扮演科學家的故事或科學史。
自由創作:由同學自由創作或改編科學遊戲。從第二次主持開始,同學如果自己願意設計,可以不需要用老師所設計的點子
網站資源:科學遊戲目錄、科學遊戲、台北市國中理化輔導團科學遊戲、科學遊戲
科學遊戲的教學網站:http://create.nhlue.edu.tw/mj-sg/
三、教學方法
1. 老師提問、引導、說明疑惑及示範教學
2. 透過學生本位之科學實驗或遊戲來啟發同學的創造力與科學探究精神
3. 期中考的試教:科學實驗或遊戲
看錄影帶及問題討論: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
自由創作
分組討論與發表、練習當主持人、觀察員
老師提供科學遊戲相關的科學原理ppt 當作學生學習的鷹架,但主持組學生要改良之。
全班綜合討論
四、教學評量
平時成績(50%):
出席率:佔10%,本課程的設計主要是希望同學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在團隊互動中發揮創造力,參與上課是絕對必要的。因此,每次沒有來的同學扣總分一分,因為事假、病假或公假有事先或事後以證件請假者,扣分得減半。全學期缺席不得超過四次,超過者,本項分數為零分。
上課參與與主持:佔30%,同學上課時要積極參與活動,要熱心助人,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每組一學期預計會主持兩次,每次主持的分數各佔15%,主持組請事先借數位相機來幫大家拍學習歷程、活動及作品的照片,之後要將照片上傳到科學遊戲網路工作室的「活動照片」,但是每次上傳的照片不可超過10張,所以負責拍照的同學要多拍幾張,選擇最好的10張上傳。組員要一齊要討論如何進行設計課程,若同組同學參與度很低時,請用email 告訴老師。同學的出席及參與對於本課程的學習至為重要,對於分數影響很大,請同學自重自愛,除非不得已,盡量不要請假。
平時表現:佔10%,包括上課時的熱心參與實作或討論及填答問卷認真的情況。
期中考(30%):請同學利用科學遊戲網路工作室的「學習日誌」建置學習歷程檔案,紀錄六次上課的活動(自由選擇,但不包括期末考的單元)。每個單元要寫一篇學習日誌,每篇日誌的字數不得少於200字。寫的方式有五種類型,包括心得感想、科學原理或相關資源網站的重點或摘要、應用的例子、問題或困擾、討論或記錄實驗記錄。在引用他人資料時要註明出處,並且不可用複製貼上的模式,如經老師發現的話,該篇學習日誌的分數為0分。
期末考成績(20%):科學遊戲期末考,每組同學要設計一個學生本位的科學實驗或遊戲的活動,並且要實際主持上課。內容包括實驗或遊戲名稱、使用器材、步驟、實驗或遊戲活動設計及所牽涉的科學原理,請用word 檔交作業。可以參考網路或圖書上的科學遊戲,但是要加以延伸或加入自己的創意,不要用複製貼上的方式,如果是完全拷貝的話,本項分數為零分,請將參考的紙本與網路資料影印一份給老師,以核對設計內容與原先內容的相似性。
五、參考書籍
E. Richard Churchill, LouisV. Loesching,[曼德爾]Muriel Mandell著/林佳蓉譯(1999):365個簡單有趣的科學遊戲,臺北市:方智出版社,索書號303.4 8743 88
阿爾德利(Ardley,Neil)著;陳順發譯(民86):打開科學大門101,進入科學遊戲世界。台北市/台灣麥克,索書號J 303.4 8534 86
六、教學預定進度
次別
上課日期
教學內容與重點
相關事項
1
2月26日
課程簡介與協商,介紹科學遊戲網路工作室、分組玩吹吹球遊戲,吹球接力賽主持組提示
簡介課程,討論學習目標,體驗在遊戲中學科學,第一組主持
2
3月4日
迪士尼錄影帶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瞭解科學整體性的知識與概念,第二組主持
3
3月11日
透過火的燃燒之科學史瞭解科學是如何演進的、科學本質及科學家的故事
角色扮演,訓練同學表演、表達的能力,幫助同學瞭解科學知識進展的歷程,第三組主持
4
3月18日
紙飛機遊戲:如何飛的高又遠,主持組提示
迪士尼錄影帶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應用科學知識或方法融入日常生活,第四組主持
5
3月25日
非主持組的組別要自行準備三個蘋果及一把水果刀。主持組要準備牙籤及比賽優勝獎品、相關的科學原理及活動(請參閱主持組提示)。本節課以蘋果模擬地球,採類比教學法,讓同學瞭解蘋果與地球有何相似點或相異點。接著切蘋果成最多等分,引導同學瞭解等分與近似的差別,也藉著切開蘋果的變黃,讓同學思考蘋果變色的原理。最後進一步玩蘋果陀螺,並以比賽方式引導同學作競賽。培養學生具有科學理性與人文精神會通的觀點與態度。第五組主持
6
4月1日
探索校園植物:主持組請在校園找五個地方,將預先找好的植物藏在某個塑膠袋中。上課時給同學一個提示指引其到該區域尋找。
用比手劃腳的方式讓同學猜出植物的名稱,接著用ppt 檔介紹這次上課的植物,請彰顯植物的美麗身影與其科學性質(例如名稱、特性及用途)。主題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具備主動探究科學知識與參與科學活動的精神。與社會、語文及藝術領域結合,寫有關校園植物的詩、謎語、故事或散文。第六組主持
7
4月8日
請主持組盡量彰顯動物之美,並且幫助其他同學瞭解生物的變態與多樣性, 及引導同學思考在動物保育及經濟發展之間如何拿捏,協助同學學習如何對科學事件作多元角度的觀察與思維。第一組主持
8
4月15日
幫助學生體認科學活動與社會文化互為影響的關係,培養學生具有對科學事件作有系統分析、應用與批判的能力,導入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的教學。幫助同學瞭解科技帶給人類社會何種衝擊,以及人類社會如何規範科技的發展。今天是交期中學習日誌截止日期。第二組主持
9
4月22日
建議題目:桂河大橋。主持組要準備12罐紙裝的飲料及24張A4的紙張,引導同學比比看哪一組能在一張A4紙上疊的最多東西及疊的最高。
看看哪一組可以疊最多最重,引導同學透過動手實作及競賽的方式來體會一張紙可以撐起多少的重量。第三組主持
10
4月29日
建議題目:連環泡,主持組提示
引導學生透過製作不同的泡泡,學習控制變因,瞭解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歷程,第四組主持
11
5月6日
以哥白尼「日心說」故事幫助學生在面對生活環境事件或是權威之見解時,能具有懷疑的精神,提出理性判斷與見解,第五組主持
12
5月13日
建議題目:天然指示劑,主持組提示
指示劑與溶液的酸鹼性,訓練同學形成假說,並以實驗來檢驗假說。
第六組主持
13
5月20日
第一組期末演示
觀摩教學,培養學生綜合、組織與規劃、設計的能力。
14
5月27日
第二組期末演示
同上
15
6月3日
第三組期末演示
同上
16
6月10日
第四組期末演示
同上
17
6月17日
第五組期末演示
同上,發放「科學遊戲學習感受問卷」
18
6月24日
第六組期末演示
各組要交期末考簡報與word檔,請參閱優秀作品集,回收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