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茄萣區成功國小-海岸人文體驗 校訂課程
校園水文走向社區二年級第二學期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理念
上學期透過老師的引導和介紹,學生已經對知識取得有一個概括的瞭解和認識,因此本學期依此基礎,讓學生實際操作鎖定一主題去借閱書籍。而對於這一主題整個方向是以愛護學校為主,導向節能減碳並走出校園進入社區,對社區有一粗淺的認識並為中年級的課程做一個引導。
二、教學設計
統整領域 | 語文、生活、健體 | 設計者 | 二年級教學團隊 | ||
實施年級 | 二年級 | 節數 | 共20節 | ||
單元名稱 | 漁村美麗校園-校園水文走向社區 | ||||
設計依據 | |||||
核心素養 | |||||
總綱核心素養 | 領綱核心素養 | ||||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A3 具備擬定計畫與實作的能力,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E-B3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 E-C1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 國E-A3運用國語文充實生活經驗,學習有步驟的規劃活動和解決問題,並探索多元知能,培養創新精神,以增進生活適應力。 健體-E-C1具備生活中有關運動與健康的道德知識與是非判斷能力,理解並遵守相關的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社會。 生活-E-A2 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 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B3 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 ||||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 |||||
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素養。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
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 |||||
學習重點 |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國語 1-Ⅰ-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1-Ⅰ-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5-Ⅰ-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5-Ⅰ-9 喜愛閱讀,並樂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 生活 2-I-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4-I-3 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5-I-1 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6-I-5 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7-I-3 覺知他人的感受,體會他人的立場及學習體諒他人,並尊重和自己不同觀點的意見。 健體 2a-Ⅰ-1 發覺影響健康的生活態度與行為。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3c-Ⅰ-2 表現安全的身體活動行為。 | 國語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Bb-I-3 對物或自然的感受。 Be-I-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卡片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為主。 Cb-I-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的關係。 Cc-I-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生活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3 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C-I-4 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E-I-4 感謝的表達與服務工作的實踐。 健體 Ca-Ⅰ-1 生活中與健康相關的環境。 Eb-Ⅰ-1 健康安全消費的原則。 | ||||
概念架構 | 導引問題 | ||||
1.學校中的植物,在你在校活動中帶給你哪些影響和方便? 2.對於這些幫助我們的校園植物,我們可以為他做什麼? 3.除了愛護這些減碳的植物外,我們還可以做到哪些動節能減碳的事呢? 4.認識完學校後,你想去社區的哪些地方?這些地方帶給你哪些特別的感受? 5.你家附近社區有哪些美食和好厝邊可以介紹給同學的呢? | |||||
教材來源 | 自編 | ||||
教學資源 | 電腦、單槍投影機、投影教材、祈禱語海報、自編教材、繪本、教學圖片、學習單、相機、畫本、美勞材料、地圖。 | ||||
學習目標 | |||||
1.認識樹木對人類的各種貢獻,不僅是製作各類實用物品,也可以美化生活,提升心靈。 2.培養學生欣賞自然、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操。。 3.學生能知道母親的心思,了解媽媽對家人的付出,培養感恩體貼、關懷親恩的情懷。 4.學生能了解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都是移民者的後代,應該學習尊重和欣賞不同的文化。 5.學生能仔細聆聽故事,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6.透過故事的呈現,學生能反思自己家裡使用能源的狀況,並經過體驗活動明白能源的重要性。 7.會辨識學校附近場所、公共設施的位置與方向。 8.了解社區的人事地物,培養兒童敏銳的觀察力,並且學習利用各種方式紀錄下來。 9.依計畫進行社區環境體驗活動,並仔細紀錄觀察結果。 10.懂得欣賞社區環境之美,透過觀察分享,說出社區環境美好的一面。 11.能藉由繪本的閱讀,願意嘗試盡一己的力量來使世界更美好。 12.引導小朋友體會「做一件讓世界更美好的事」,就是使自己成為「有用的人」的好的開始。 | |||||
教學重點 | |||||
1.了解身邊自然事物的美好及可貴,能以感恩及友善的態度和大自然做朋友。 2.以桃花心木媽媽落葉送子為例,正如同是許多新住民媽媽的寫照,為家庭辛苦付出,只求子女成 才,明瞭新住民媽媽為愛犧牲奉獻的偉大情懷。。 3.使孩子清楚明白節能減碳的概念,並同時指導正確可行的方法,使學生能從日常己身做起。 4.引導兒童實地去探索社區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了解社區和自己生活的密切關係。經由對社區活 動的參與,以培養對社區的認同,進而熱愛社區、愛護鄉里。 5.讓小朋友可以發現原來要讓世界變美麗,並不是要做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其實,只要一個小小 的行動和滿滿的愛,就可以了!所以我們都應該主動向身旁的人伸出溫暖的雙手、隨時以微笑示人、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樂、互相幫助。 |
單元 名稱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
一、 準備 活動 | 1.發下「活動手冊」和學習單,說明內容及學習程序。 2.做課程的內容瀏覽。 教學活動提示: *告知本活動流程與注意事項。 *檢查「活動手冊」是否缺業或破損。 *提醒學生依進度逐次完成學習單。 | 40 分 | 教師自編 活動手冊 學習單 | 學生自評 實踐 |
如果 樹會 說話 | 單元一:如果樹會說話(120分) 活動一:校園的綠巨人 1.引起動機: 教師以「台灣賞樹情報」一書來引起同學的學習動機。 2.發展活動: 教師提問— *你曾經看過他們嗎? *你知道校園中有這些樹嗎? 你還認識其他樹嗎? *老師揭示各種樹木圖片,讓學生知道校園裡還有其 他種類的樹木。 教師結論— *校園裡有很多樹,我們可以依據他們的不同特徵來 辨認他們。 3.討論活動:請學生分組發表與同學將在校園看過的樹 說出來,選出一棵最喜歡的樹,並畫下來。 4.完成學習單一 歸納:校園裡有很多樹木,每一棵樹都有其辨認特徵, 要認識他們並不難,而樹是最接近我們的自然,是生活環境裡最柔美的生命,他的綠色枝葉軟化了人群的剛硬線條,也平和了人類心靈,認識它、接近它,是一件愉快的事。 活動二:繪本欣賞 1.引起動機:老師播放「如果樹會說話」繪本投影教材, 並述說故事內容,在當中隨機與學生問答互動。 2.發展活動: 教師提問— *小男孩用哪些方法讓樹說話?結果如何? *老頭用哪些方法讓樹說話?琴的聲音就是樹的聲 音嗎? *小男孩長大後從事什麼工作? *主角回到砍倒的樹旁,當他彈起琴來,突然琴絃斷 了,這時候為什麼主角卻聽到樹說話了? *你認為樹會說話嗎?如果你是一棵會說話的樹,你 會跟人類說什麼話? 3.分享活動:請學生分組發表。 開放性問題無標準答案,希望學生充分表達心裡所 感。 附註說明:繪本投影教材的利用,除了讓學生聽老師說 故事外,輔助以圖畫的視覺學習,讓學生更 能專注投入,加強印象。 活動三:祈禱語 1.引起動機: 教師以上節課欣賞過的「如果樹會說話」繪本一書, 來引起同學的學習動機。 2.發展活動: 老師帶領同學唸祈禱語~ 「慢慢的平靜下來, 擁有安祥的心, 就能感受大自然的美。 輕輕的把愛送出去, 如果我們的愛是真誠無私的, 花草樹木都會和我們談心。」 3.教師結論: 說明大自然的動物、植物都是有生命、有感受的, 人們因為生活的需要必須利用大自然的資源,除此 以外,我們應該珍惜愛護他們,感謝他們對我們的 貢獻。在我們的心中是這樣充滿愛與和平的時候, 就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和花草樹木等生命做朋友。 附註說明:老師領唸祈禱語,希望學生誦讀時,能 投入情感,感受文辭之美和內涵。 4.完成學習單二 | 40 分 40分 40分 | 校園樹木 圖片 學習單 「台灣賞 樹情報」一 書 「如果樹 會說話」繪 本 投影教材 祈禱語海 報 學習單 | 實作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報告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表演 同儕互評 實作 設計製作 |
蜻蜓 飛啊 飛 | 單元二:蜻蜓飛啊飛(80分) 活動一:桃花心木媽媽 1.引起動機: 教師回顧班級學童與家人相處有趣或感人的故事, 並引導學童觀察除了動物有家庭的概念外,植物也 有家人的故事,引發學童的好奇心想聽相關的故事。 2.發展活動: *聆聽繪本故事「桃花心木媽媽」 *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為什麼大部分的樹多在秋、冬落葉? •為什麼桃花心木媽媽要在春天時把葉子掉光? •為什麼桃花心木種子寶寶長有一片薄薄的翅膀 呢? •桃花心木媽媽為什麼不把種子寶寶留在身邊呢? •如果沒有桃花心木媽媽的呵護,你想種子寶寶會 發生什麼事? •故事中出現哪些小動物? 3. 觀察桃花心木各階段的圖片 落葉→果實迸裂→種子蓄勢待發→種子乘風飛揚→ 長出葉子→開花→結果 4.教師結論: 家人對我們的愛,就像桃花心木媽媽一樣,希望我們健康平安的長大。期望學童能尊重與關懷自己周遭的人事物 附註說明: 《桃花心木媽媽》繪本,訴說新住民媽媽的故事。 連健男撰文、畫家蘇雅盈繪圖,以中文、英文及越南 語,出版《桃花心木媽媽》繪本。 這是連健男的第一本書,他形容桃花心木是愛心媽 媽,一如新住民媽媽為子女犧牲奉獻。連健男說,桃 花心木原產於中南美洲及西印度熱帶地區,由日本引 進來台,桃花心木為繁衍下一代,葉子會先掉光,讓 種子能飛遠一點,有更好的環境生長。他說,新住民 媽媽也是一樣,生活雖辛苦,更關心子女的學習成就。 活動二:護校守衛桃花心木 1.引起動機: 為什麼桃花心木會落葉?親自走在護校守衛桃花心 木下抱.碰.踩,以實際體驗引發孩子對其特徵的瞭解。 2.發展活動: *觀察、拍照、繪圖 3~4 月間初春,落葉繽紛後迅即萌 換新葉的景像及實際去撿拾桃花心木葉子,並紀錄其 特徵及紀錄 *種子會飛?風力傳播?直升機螺旋槳的說明。 *撿拾桃花心木果實,果實與種仔的特性,比較其 它果樹種子與果食的不同特性。 3. 創作活動: 分組發揮想像力,利用果實特性設計桃花心木木製 品吊飾或其他創意作品 4.教師結論: 家人對我們的愛,就像桃花心木媽媽一樣,希望我 們健康平安的長大。期望學童能尊重與關懷自己周遭 的人事物 | 40分 40分 | 繪本故事「 桃花心木 媽媽」 桃花心木 的圖片 畫本 相機 美勞材料 | 同儕互評 報告 實作 實作 同儕互評 報告 研究 |
給我一個酷酷的小屋 | 單元三:給我一個酷酷的小屋(200分) 活動一:節水省電生活好 1.引起動機: 老師播放「給我一個酷酷的小屋」繪本投影教材,並 述說故事內容。 2.發展活動: 內容簡介:住在森林裡的小熊因錯誤的使用能源的方 式,結果電線負荷過重引起火災,也因不懂得節約能 源,將水源耗盡而無水可救火,差點燒了自己的小屋。 結果在大象的協助之下才撲滅這場火災。透過小熊的 朋友小梅一一指出錯誤的使用方式及浪費的地方讓問 題清楚的呈現。有了這次的教訓,小熊再也不敢浪費 水及亂用電了。 老師提問: *「小熊的家要節省哪些能源?」 *「小熊家哪些地方浪費能源?」 3.教師結論: 我們要平日就養成節約能源的好習慣,並且不要任 意燃燒東西,製造二氧化碳,這樣我們才有一個健 康的地球。 4.完成學習單三 活動二:校園關電大體驗 1.引起動機: 讓學生在教室裡關電一小時(無電風扇、冷氣、無燈), 讓學生感受無電狀態, 2.發展活動:無電體驗活動 教室關電一小時 由老師與學生進行討論。 a:「沒有電的地方,人們怎麼生活?」 b:「晚上沒有電(關燈),大家可以作什麼?」 c:「如果一天只有一度電,你會作什麼?」 (說明各電器一度電可使用時間) 一度電可使用項目 一度電可使用時間 .使用電熱水器15分鐘。 .使用烘衣機48分鐘。 .使用電磁爐50分鐘。 .吹冷氣1小時。 .使用電鍋1小時又15分鐘。 .洗衣機運轉2小時又22分鐘。 .使用電腦2小時又48分鐘。 .玩Play Station III3小時。 .使用除濕機3小時又30分鐘。 .四顆傳統鎢絲燈泡亮4小時又6分鐘。 .玩Wii6小時又21分鐘。 .看電視7小時又6分鐘。 .彈電吉他20小時。 d:「如果電費越來越貴了,你會怎樣省電?」 3.發展活動二:教室開電源。 由老師與學生進行討論。 a:「剛剛一個小時的感覺?」 b:「教室有開電扇/冷氣的差異?」 c:「如果不開電扇/冷氣,如何讓教室比較涼快?」。 4.完成學習單四。 5.教師結論: 我們要平日就養成節約能源的好習慣,並且不要任意 燃燒東西,製造二氧化碳,這樣我們才有一個健康的 地球。 活動三:小水滴的旅行 1.引起動機: 故事導讀—小水滴的旅行。利用故事大量擬人的手 法,用淺顯又深刻的方式描寫水的三態變化。 2.發展活動: *水的三態(液態;固態─冰塊、果凍;氣態─水蒸氣) *等量的水—放在不同的容器中,水的量並不會增加 或減少 *生活中與「水」相關的事項: 優點:溜冰、游泳、灌溉、玩遊戲…. 缺點:水災、土石流、海嘯、地層下陷、旱災…… 如何預防:水土保持、珍惜用水、省水水龍頭、水的再利用。 3.發展活動二:擔水遊戲 老師說明遊戲規則 ﹙1﹚學生分成兩組﹐以木棍挑起兩邊各2000C.C.的水。 ﹙2﹚兩地距離30公尺。 ﹙3﹚第一組的人先擔水過去﹐換第二組的人擔水過來。 ﹙4﹚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而且水沒灑出來的組別獲勝。 4.教師結論: 體驗以前的人擔水很辛苦﹐所以要更珍惜水資源。 活動四:省水大進擊 1.引起動機: 影片「珍惜水資源」 老師提問: *沒有水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生活方便嗎?。 2.發展活動: 影片觀賞-「大愛電視 省水小撇步」 問題討論與分享 (1)請說出影片中的省水妙方。 (2)你在家中有什麼省水的方法嗎? (3)現在起你會做到哪些省水方式呢? 3.發展活動二: 省水歌謠「省水四大招」唱頌 「浪費水資源 花錢又不環保 省水小撇步從生活中做起 第一步不要泡澡改淋浴 每天省摳摳 第二步馬桶沖水兩段式 水費省一半 第三步改用省水洗衣機 乾淨又省錢 第四步隨時關緊水龍頭 你我做得到 牢記省水四撇步不但省錢又環保 讓我們落實省水四撇步 污水減少河川乾淨 環境更美好」 4.發展活動三: 說明「省水標章」的意義: ◎箭頭向上,代表將中心的水滴接起,強調回歸再利 用,提高用水效率。 ◎右邊三條水帶,代表「愛水、親水、節水」,藉以鼓 勵民眾愛護水資源,親近河川、湖泊、水庫,並共 同推動節約用水。 ◎藍色代表水質純淨清徹,得之不易,務當珍惜。 ◎整體而言,水資源如不虞匱乏,大家皆歡喜,故水 滴笑臉迎人。 *鼓勵小朋友告訴家人,購買器材時(洗衣機、水龍 頭、衛浴設備時),可以選擇有省水標章的。 5.完成學習單五。 | 40分 80分 40分 40分 | 「給我一 個酷酷的 小屋」投影 教材 學習單 學習單 水的三態 圖片 遊戲器材 學習單 省水歌謠 「省水四 大招」 「省水標章 」標誌 |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報告 作業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實踐 報告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實作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表演 鑑賞 |
茄萣 趴趴 走 | 單元四:茄萣趴趴走(280分) 活動一:要到哪裡去呢 1.引起動機: 教師導讀繪本「要到哪裡去呢? 」 2.發展活動: 分享與討論 (1)小男孩出門後,經過哪一個地方讓你印象最深刻? (2)你家附近有沒有像小男孩經過的地方呢? (3)在你家附近你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哪裡呢? (4)你會不會將你家附近到學校的路線中將的這些商 店畫出路線圖呢? 3.完成學習單六。 4.教師結論:五味太郎的《要到哪裡去呢?》就是一本 可以讓讀者遊戲,感受方向、地理和人文變化,很簡 單卻又細節豐富的耐讀繪本。每一頁的道路都可以連 接到下一頁,順著箭頭走就會沿路經過各種風景,道 路也會出現越來越多分岔和變化。好像跟著戴藍帽的 小朋友一起出門郊遊,還可以把整本書轉來轉去,觀 察路上的點點滴滴,進行一場城市探險! 活動二:茄萣講古 1.引起動機: 播放茄萣社區的相片或影片。 2.發展活動: 分享與討論 (1)介紹茄萣地區的地理位置、地名由來、歷史。 (2)呈現高雄市地圖,指導孩子們說出東西南北方位。 (3)從高雄市地圖上找出茄萣區的位置。 (4)在高雄市地圖中找出鄰近茄萣區的隔壁區域。 (5)簡單說明讓學生對茄萣的四大社區有粗略認識。 3.完成學習單七。 活動三:我家在哪裡 1.準備活動: (1)茄萣地區的照片、地圖海報。 (2)請學生先問家人自家的詳細住址里別。 2.發展活動: 分享與討論 (1)利用網路搜尋(google地圖),先讓學生了解我們 的家鄉 茄萣的所在位置,再從茄萣區的地圖中找 出下茄萣地區及學校的位置。 (2)簡單複習上節提到的茄萣四大社區。 (3)展示學區附近的里別區域海報。 (4)請學生說出學校與自家居住處的里別。 3.發展活動二: (1)「準備學校周圍平面圖」,先讓學生對學校附近的 場所、公共設施的方向,有更清楚的認識。 (2)事先發下之後社區巡禮的學習單,簡單說明社區 巡禮的路線。 (3)交代各項注意安全事項。 活動四:美食大聲公 1.引起動機: 以茄萣美食的圖片或影片,帶領同學認識有名的小吃。 2.發展活動: (1)進行分享討論,請同學發表曾經去過或吃過那家有名的美食小吃。 (2)利用課後或假日與家人品嚐茄萣美食,並共同完成學習單。 (3)請同學拿出事先準備的美食小吃,分給不同組別同學品嚐,待學生都品嚐結束後,進行最受歡迎小吃投票活動,並給予獎勵。 3.完成學習單八。 活動五:成功好厝邊 1.準備活動: (1)準備社區巡禮路線圖,並提醒同學要注意沿路安全,準備購物的金錢小心攜帶及留意參觀各處基本禮儀。 (2)學習單先行解說。 2.參觀活動: (1)先出發到第一站「加油站」,讓學生了解加油站員工的工作項目,油品種類及員工工作甘苦談。 (2)再到第二站「衛生所」,讓學生了解衛生所人員的服務項目,各項設施,聽取護理人員簡單防疫衛生知識講解。 (3)最後到第三站「愛心商店」,讓學生了解商店的服務項目,進入商店前,再次提醒學生買東西的注意事項和禮貌,然後讓學生進入商店各自購買自己想買的東西,等學生都完成購買活動,在商店前集合返校。 3.發展活動: 學生分享社區巡禮和自己逛商店購物的心情和戰利品。 4.完成學習單九。 | 40 分 40 分 40 分 40分 120分 | 繪本「要到 哪裡去呢」 ? 學習單 茄萣社區 的相片或 影片 高雄市地 圖 學習單 茄萣社區 的相片或 影片 茄萣區地 圖海報 茄萣美食 的圖片或 影片 茄萣美食 小吃 學習單 社區巡禮 路線圖 學習單 | 學生自評 資料收集 作業 研究 學生自評 資料搜集及 整理 研究 實作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作業 資料蒐集整 理 資料蒐集整 理 同儕互評 報告 實作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實作 報告 |
成功 心社 區 | 單元五:成功心社區(120分) 活動一:花婆婆 1.準備活動: (1)教師於課前將繪本【花婆婆】掃描圖檔及文字檔, 並製作成電腦簡報檔(PowerPoint)。 (2)利用電腦媒體方式,全體學生共同閱讀繪本,引 發學習興趣。 2.發展活動: 分組討論分享 (1)艾莉絲聽了爺爺的故事後,她有什麼願望?爺爺 又跟她說了什麼? (2)你覺得花婆婆有做到她答應爺爺的第三件事嗎? (3)故事中,花婆婆做了什麼事,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4) 花婆婆之前為什麼會被叫做「怪婆婆」? (5) 動腦想看看,我們除了可以種花,還有沒有其他 的方法也可以讓居住的環境變得更美好? 3.教師結論: *對人微笑 * 寫一篇好文章,多說溫暖、鼓勵的話 *愛惜資源,認真打掃校園 * 用心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生命 * 照顧受傷的小動物 * 創作一首好聽的樂曲 做一件讓世界更美好的事,可以從自己身邊的事物開 始,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像花婆婆一樣,身體力行實踐 且終身不渝,這個世界一定會越來越美麗。 4.完成學習單十。 活動二:美麗新世界 1.引導活動: 教師再一次與學生討論與歸納,我們的社區生活環境哪裡是美好的地方?哪些是需要改善的環境問題? 2.發展活動: 分組討論分享 (1)所觀察到的社區環境具有哪些特色和優缺點? (2)社區的環境給你的感覺如何?哪個角落最吸引你 呢?為什麼? (3)你看到社區環境中,那一件事情最有趣,或是那 一件事情令你印象深刻? (4) 社區環境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哪些影響? (5) 理想的社區要有什麼要素? (6) 我可以為我們的社區做什麼事? 3.教師結論: 社區除了有漂亮的房子、便利的商店,乾淨的街道, 還需要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彼此尊重包容,不起 衝突,不任意破壞環境也很重要,大家要嘗試做一 些使我們環境變得更美好的事情。 4.完成學習單十一。 活動三:走向未來 1.引導活動: 簡單敘述且回顧本學期五大主題, 曾經教過的課程。 2.發展活動: 分組討論分享,並展示完成的各份 學習單,由老師修正、講評。 3.教師結論: 學校和社區是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到的地方,透過本學期課程,希望學生參與活動中,認識學校與社區,體 會兩者之美,吸取親身經驗,培養愛校愛家鄉的情感,逐步畫出美好的願景。 4.完成的學習單十二。 | 40 分 40 分 40 分 | 花婆婆簡 報檔 學習單 學習單 學習單 |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鑑賞 報告 報告 鑑賞 研究 同儕互評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作業 資料蒐集整 理 |
附錄(一)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 學習目標 | 表現任務 | 評量方式 |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
如果樹會說話 | 1.認識樹木對人類的各種貢獻,不僅是製作各類實用物品,也可以美化生活,提升心靈。 2.培養學生欣賞自然、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操。 | 能個人口頭報告校園中樹木名稱和其特徵,並感謝他們對我們的貢獻。 | 實作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 學習單 |
蜻蜓飛啊飛 | 1.學生能知道母親的心思,了解媽媽對家人的付出,培養感恩體貼、關懷親恩的情懷。 | 能說出對家人的愛,並能尊重與關懷自己周遭的人事物 | 同儕互評 報告 實踐 | 學習單 |
給我一個酷酷的小屋 | 1.透過故事的呈現,學生能反思自己家裡使用能源的狀況,並經過體驗活動明白能源的重要性。 | 1.能表現出隨手關掉不用的電和水。 2.能個人口頭報告出節水省電的方法。 |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報告 實踐 實作 | 學習單 |
茄萣趴趴走 | 1.會辨識學校附近場所、公共設施的位置與方向。 2.了解社區的人事地物,培養兒童敏銳的觀察力,並且學習利用各種方式紀錄下來。 | 1.能小組報告學校附近的地理位置、地名由來和歷史。 2.能小組報告茄萣的四大社區。 | 學生自評 資料收集 作業 實作 同儕互評 | 學習單 |
成功心社區 | 1.依計畫進行社區環境體驗活動,並仔細紀錄觀察結果。 2.懂得欣賞社區環境之美,透過觀察分享,說出社區環境美好的一面。 | 1.能小組報告社區環境具有哪些特色和優缺點? 2.能小組報告出理想的社區要有什麼要素?而我可以為社區做什麼事? |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報告 作業 資料蒐集整理 | 學習單 |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第 五 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二)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 1.認識樹木對人類的各種貢獻,不僅是製作各類實用物品,也可以美化生活,提升心靈。 2.學生能知道母親的心思,了解媽媽對家人的付出,培養感恩體貼、關懷親恩的情懷。 3.學生能了解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都是移民者的後代,應該學習尊重和欣賞不同的文化。 4.透過故事的呈現,學生能反思自己家裡使用能源的狀況,並經過體驗活動明白能源的重要性。 5.依計畫進行社區環境體驗活動,並仔細紀錄觀察結果。 6.懂得欣賞社區環境之美,透過觀察分享,說出社區環境美好的一面。 7.能藉由繪本的閱讀,願意嘗試盡一己的力量來使世界更美好。 | |||||
學習表現 | 國語 1-Ⅰ-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5-Ⅰ-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5-Ⅰ-9 喜愛閱讀,並樂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 生活 2-I-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6-I-5 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7-I-3 覺知他人的感受,體會他人的立場及學習體諒他人,並尊重和自己不同觀點的意見。 健體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3c-Ⅰ-2 表現安全的身體活動行為。 | |||||
評量標準 | ||||||
主 題 | 表現描述 | A 優秀 | B 良好 | C 基礎 | D 不足 | E 落後 |
校園水文走向社區 | 能完整的介紹校園中動植物特徵、並能完整說出學校附近的地理人文、優缺點和未來的展望。 | 能完整的介紹校園中動植物特徵、並能完整說出學校附近的地理人文、優缺點。 | 能介紹大部分校園中動植物特徵、並能說出學校附近大部分的地理人文。 | 只能局部介紹校園中動植物特徵、只能局部說出學校附近的地理人文。 | 未達 D級 | |
評分 指引 | 未達 D級 | |||||
評量工具 | 1.實作 2.學生自評 3.同儕互評 4.實踐 5.資料收集 | |||||
分數 轉換 | 95-100 | 90-94 | 85-89 | 80-84 | 79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