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洋國小第二學期學校特色課程教學計畫表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 一 年級第 二 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陳香薇老師 修正與指導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美麗的金洋社區
學習目標:
1.能調查並了解社區內的鄰里巷道及重要地方的位置所在。
2.能實際完成社區地圖。
3.能認識社區內的常見植物。
4.能遵守秩序專心聽講
5.能遵守團體規範
6.能注意自己及他人安全
7.能用心觀察周遭的自然環境
單元名稱 | 明察暗訪(共2節) | ||||||||
單 元 教 學 目 標 | 能認識金洋社區內的路名、鄰里。 能認識金洋社區內的重要位址所在。 能實際走訪社區並完成社區地圖的繪製。 能認識社區內常見的植物。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生活 1-1-1 1-1-2 1-1-3 1-1-5 4-1-3 6-1-1 9-1-1 9-1-2 綜合 1-1-1 2-1-4 4-1-1 4-1-2 4-1-3 | 【活動一】『我們去走一走』 【活動二】完成社區地 圖 【活動三】『認識社區內常見植物』 | 【活動一】『我們去走一走』 準備活動 揭示宜蘭縣地圖及南澳鄉地圖 (5分鐘) 發展活動 1.請小朋友在宜蘭縣地圖上 找出南澳鄉的所在位置。 2.請小朋友在南澳鄉地圖上找 出金洋村的所在位置 3.請小朋友敘述自己所居住 的地方。 實地的走訪金洋社區。了解 社區內的路名、鄰里及重要地方的位置所在。 6.經過實際走訪部落後,讓小朋友了解社區內重要地方的意義 綜合活動 經過實際走訪部落後,請小 朋友談談走訪後的心得。 紀錄今天的心得寫於學習單 (25分鐘) ~~第一、二、節課結束~~ 【活動二】完成社區地圖 準備活動 走訪社區後,請小朋友發表 自己記憶最深刻的社區地點,並敘述其特別之處。(5分鐘) 發展活動 請小朋友完成社區地圖。 (30分鐘) 綜合活動 請小朋友分享自己畫好的社區 地圖。(5分鐘) ~~第三節課結束~~ 【活動三】認識社區內常見植物 準備活動 問問小朋友,是否有注意到社區內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植物。(5分鐘) 發展活動 介紹數種社區內常見的植物。ex:杜鵑花、澎蜞菊、雞冠刺桐等。 實地走訪,觀察植物。(50分鐘) 綜合活動 完成『認識社區內常見植物』 之學習單。(25分鐘) ~~第四、五節課結束~~ ◎教學資源:圖卡、圖畫紙、色筆、照片、植物圖鑑、色紙、剪刀、膠水、照相機。 ◎參考資料:植物大觀plant.i000.com/ 臺灣本土植物資料庫 taiwanflora.sinica.edu.edu.tw 老松木本植物園www.cses.tcc.edu.tw ~本單元結束~ | 人權教育 1-1-3 生涯發展教育 1-2-1 兩性教育 1-1-1 1-1-2 1-3-6 | 2 1 1 | 1.觀察(上課中的學習態度.和他人配合的能力.在生活上能活用的能力) 2.問答 3.討論及參與情形 4.書面呈現(學習單.) 5.圖畫作品 頭評量 實作評量 聆聽評量 聆聽評量 觀察評量 討論評量 實作評量 |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 一 年級第 二 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陳香薇 老師 修正與指導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美麗的金洋社區
學習目標:
1能在社區地圖上標出班上小朋友的家的正確位置。
2.能知道拜訪他人時所應有的禮儀及適當的舉止行為。
3.能遵守秩序專心聽講
4.能遵守團體規範
5.能注意自己及他人安全
6.能用心觀察周遭的自然環境
單元名稱 | 何處是我朋友家(共2節) | |||||||
單元教學目標 | 1能在社區地圖上標出班上小朋友的家的正確位置。 2.能知道拜訪他人時所應有的禮儀及適當的舉止行為。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生活 1-1-1 1-1-2 1-1-3 綜合 1-1-1 2-1-2 2-1-4 | 【活動一】『對號入座』 【活動二】 拜訪好朋友 | 【活動一】『對號入座』 準備活動 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及與好朋友相處的情形(10分鐘) 發展活動 1.請小朋友在社區地圖上標出 班上小朋友家的位置。 2.實際走訪其他同學家,並教 導拜訪他人時所應有的禮儀。(40分鐘) 綜合活動 【活動二】拜訪好朋友 將『拜訪好朋友』學習單的完 成並分享及鼓勵。(30分鐘) 教學資源:社區地圖、照相機、圖畫紙、色筆、色紙、剪刀、膠水、彩色圓磁 鐵。 參考資料:學生基本資料、家庭成員概況、社區地圖。 ~本單元結束~ | 生涯發展教育 1-2-1 | 2 | 1.觀察 2.問答 3.討論及參與情形 4.書面呈現(學習單) 5.從受訪人處得知拜訪者的表現 |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 一 年級第 二 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陳香薇 老師 修正與指導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美麗的金洋社區
學習目標:
1.能對金洋村有一較完整的空間概念。
2.能了解兩個戲水水域的所在位置及夏日戲水之安全要點。
3.能體認到環境的改變及隱憂。
4.能對金洋山水產生情感。
6.能遵守團體規範
7.能注意自己及他人安全
8.能簡單紀錄健行行程
9.能用心觀察周遭的自然環境
單元名稱 | 金洋「水噹噹」(共3節) | ||||||
單元教學目標 | 1.能對金洋村有一較完整的空間概念。 2.能了解兩個戲水水域的所在位置及夏日戲水之安全要點。 3.能體認到環境的改變及隱憂。 4.能對金洋山水產生情感。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生活 1-1-5 4-1-3 6-1-1 9-1-1 9-1-2 綜合 2-1-4 4-1-1 4-1-2 4-1-3 | 【活動一】『好山好水在金洋』 【活動二】 安全至上 | 【活動一】『好山好水在金洋』 準備活動 介紹金洋社區兩個戲水水域。 發展活動 實際探訪前山及後山 分享看到前山與後山的風 景與情景(55分鐘) 綜合活動 探訪後相互分享並帶小朋友至戶外寫生(20分鐘) 【活動二】安全至上 準備活動 請小朋友發表,將看到的環境 做簡單的敘述。(5分鐘) 發展活動 1接續環境的問題,進行小組 討論。 2.各小組需要去想想如何讓環境變得更美麗,並上台報告。 3.就夏日戲水的安全問題進行討論。 4.老師總歸納夏日戲水安全須知要點。(30分鐘) 綜合活動 將小組討論單及學習單完成。 並給予正向的鼓勵與回饋。(5分鐘) 教學資源:CD錄音機、圖卡、小球、圖畫紙、色筆、照片、照相機。 ~本單元結束~ | 兩性教育 1-1-1 1-1-2 1-3-6 環境教育 1-1-1 人權教育 1-1-3 | 2 1 | 1.觀察 2.問答 3.討論及參與情形 4.可否維護環境整潔 5.圖畫作品 |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二年級 第 二 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楊其葦 修正與指導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木棉花道
學習目標:
1.認識木棉花的樣子。
2.能享受走在木棉花道上。
3.能發表自己觀察木棉樹的感想。
4.能抓住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象,快樂的描畫。
5.能欣賞他人作品,並說出優點。
6.能察覺木棉花生長的方式。
7.能說出木棉花的特徵。
8.能了解木棉的功用。
9.能運用水彩漸層技巧。
10.能把看到的景象,創作成圖畫。
11.能察覺木棉花因季節而產生的變化。
12.能描述自己對木棉花改變的體驗與感覺。
13.能快樂演唱歌曲「木棉道」。
14.能正確而優美合唱歌曲。
單元名稱 | 木棉花道-初探木棉花道(共2節) | ||||||||
單 元 教 學 目 標 | 1.認識木棉花的樣子。 2.能享受走在木棉花道上。 3.能發表自己觀察木棉樹的感想。 4.能抓住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象,快樂的描畫。 5.能欣賞他人作品,並說出優點。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12 | 語文 1-1-1-1 1-1-2-1 1-1-2-2 1-2-5-3 1-4-7-1 生活 4-1-2 4-1-4 1-1-5 8-1-1 9-1-1 9-1-7 綜合 2-1-4 4-4-2 | 【活動一】 講述木棉花的故事。 【活動二】拜訪春天的木棉花道。 【活動三】發表感想。 | 【活動一】講述木棉花的故事。 引起動機:(5分鐘) 老師發問:「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聽過木棉花生長的故事?」 發展活動:(10分鐘) 一、準備圖片和字卡,並配合圖片,說明木棉花外觀形狀。 二、介紹木棉花外觀顏色。 三、介紹木棉花的大小。 四、介紹木棉花生長過程中有趣的別名。 五、初步介紹木棉花成長的經過。 綜合活動:(25分鐘) 一、老師上網查詢有關木棉花的生活型態及生長的圖片。 二、將資料交給學生,分組討論木棉花的外觀樣貌。 三、完成木棉花「答課問」學習單。 ~~~~本活動結束~~~~ 【活動二】拜訪春天的木棉道。 引起動機:(5分鐘) 經過上一教學活動後,讓學生說一說對木棉花有那些具體的認識了呢?並問一問學生木棉花的外型長的怎麼樣呢? 以及詢問小朋友,在校園或社區中,有無目睹過木棉花的蹤影。 講解活動:(5分鐘)
二、提醒學童外出參觀時,需注意的事項。 三、介紹木棉花花開的特徵。 綜合活動:(20分鐘) 「木棉花在春天中飛舞之繪畫」 一、讓學生在圖畫紙上畫下木棉花的外型。
【活動三】發表感想。 發表與分享活動:(10分鐘) 請學生上台一一展示作品,並說一說自己的心得,及欣賞他人之作品。 ~~~~本活動結束~~~~ | 環境教育 1-1-1 2-1-1 | 2 2 | 觀察、表達情形、作品、參與情形。 討論式評量 完成學習單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分享與發表 與欣賞 |
單元名稱 | 神奇的木棉花(共2節) | ||||||||
單 元 教 學 目 標 | 1.能察覺木棉花生長的方式。 2.能說出木棉花的特徵。 3.能了解木棉的功用。 4.能運用水彩漸層技巧。 5.能把看到的景象,創作成圖畫。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13 | 語文 1-1-1-1 1-1-2-1 1-1-3-3 1-2-1-2 生活 4-1-2 5-1-1 7-1-1 6-1-1 9-1-1 9-1-2 9-1-7 綜合 2-1-4 | 【活動一】 木棉花的介紹 【活動二】討論木棉花的功用 【活動三】濕的水彩畫。 | 【活動一】木棉花的介紹。 引起動機:(5分鐘): 老師發問:「小朋友,你們還記得木棉花的樣子嗎?」 發展活動:(15分鐘) 一、準備圖片和字卡,並配合圖片,說明木棉花的生活習性。 二、介紹木棉花生長之環境。 三、介紹木棉花特殊生長之環境,及有趣的別名。 討論與發展活動:(10分鐘) 一、將木棉花相關部分資料,分給學生作分組討論。 二、請學生分組進行接龍遊戲,一一說出統整出來的木棉花。
【活動二】討論木棉花的功用。 引起動機:(5分鐘) 由上一教學活動讓學生說一說木棉花在環境中有哪些特殊功能。 討論與發展活動:(5分鐘) 一、收集木棉花相關資料,將資料作統整。 二、配合圖片說明木棉花在生活中的用途。 三、完成學習單。 【活動三】濕的水彩畫。 引起動機:(5分鐘) 展示木棉花水彩畫作。 並教導水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實作活動:(25分鐘) 一、讓學生把社區中木棉花的風景畫下來。 發表活動:(10分鐘) 請學生上台一一展示作品,並說一說自己的心得,及欣賞他人之作品。 ~~~~本活動結束~~~ | 環境教育 3-1-1 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環境教育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 4 | 討論式評量 完成學習單 發表與分享 口頭評量 | |||
單元名稱 | 走在木棉花道上(共2節) | ||||||||
單 元 教 學 目 標 | 1.能察覺木棉花因季節而產生的變化。 2.能描述自己對木棉花改變的體驗與感覺。 3.能快樂演唱歌曲「木棉道」。 4.能正確而優美合唱歌曲。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14 | 語文 1-1-2-1 1-1-2-2 3-1-3-1 1-2-1-2 生活 4-1-2 5-1-1 6-1-1 8-1-1 8-1-4 9-1-1 綜合 2-1-4 | 【活動一】 拜訪夏天的木棉花道。 | 【活動一】拜訪夏天的木棉花道 引起動機:(5分鐘) 讓學生說一說你曾經看過木棉花嗎?在哪些地方? 發展活動:(25分鐘) 一、介紹部落中木棉花道。 二、介紹木棉花道四季不同的變化。 三、配合圖片作說明。 綜合活動:(10分鐘) 完成學習單「木棉花道四季之美」,讓學生複習本學活動中介紹有關木棉花的利用方式。 【活動二】以撿拾來的木棉花進行創作。 講解活動:(5分鐘) 一、介紹木棉花道在社區中的位置。 二、提醒學童外出參觀時,需注意的事項。 實作活動:(15分鐘) 一、讓學生把社區中木棉花道中凋落的木棉花貼在學習單上。 二、一同創作花的童詩學習單。 發表活動:(10分鐘) 請學生上台一一展示作品,並說一說自己的心得,及欣賞他人之作品。 【活動三】歌曲教唱。(10分鐘) 將木棉花的歌曲貼於黑板 準備音樂,快樂教唱。 ~~~~本活動結束~~~~ | 4 | 完成發表與分享 口頭評量 學習單 |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三年級 第 二 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連英捷 修正與指導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南溪中的小霸王
學習目標:
1.能認識毛蟹的生態習性。
2.能瞭解毛蟹的生長型態。
3.能說出毛蟹生長的條件及環境。
4.能以本國語言唸出毛蟹的童詩。
5.能以拼貼的方式表現出毛蟹在外型上的特色。
6.能愛護自然環境。
7.能培養主動探索知識之精神。
8.認識毛蟹的故鄉—南澳南溪的生態環境。
9.了解生態環境變遷與人為開發的關係。
10.了解人與生態環境多元之關係及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的重要性。
11.能主動關心生態環境。
12.認識毛蟹的故鄉—南澳南溪的生態環境。
13.了解生態環境變遷與人為開發的關係。
14.了解人與生態環境多元之關係及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的重要性。
單元名稱 | 南溪中的小霸王—毛蟹的秘密(共4節) | ||||||||
單 元 教 學 目 標 | 1.能認識毛蟹的生態習性。 2.能瞭解毛蟹的生長型態。 3.能說出毛蟹生長的條件及環境。 4.能以拼貼的方式表現出毛蟹在外型上的特色。 5.能愛護自然環境。 6.能培養主動探索知識之精神。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11 12 | 社會 1-2-1 描述地方或區域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自然 1-2-1-1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自然 2-1-2-1選定某一(或某一類)植物和動物,做持續性的觀察、並學習登錄其間發生的大事件。察覺動物如何覓食、吃什麼、做什麼活動,成長時身體形態的改變等 自然 2-2-2-2知道陸生(或水生)動物外型特徵、運動方式,注意到如何去改善生活環境、調節飲食,來維護牠的健康 藝文 1-2-2 嘗試以視覺、聽覺及動覺的藝術創作形 式,表達豐富的想像與創作力。 藝文 8-3-0-3認識並設計基本的造形 | 【活動一】 認識毛蟹 【活動二】 毛蟹佳話(畫) | 【活動一】認識毛蟹 引起動機:(10分鐘) 準備毛蟹的圖片數張,讓學生說一說曾經看過毛蟹嗎?什麼時候會見到牠呢?讓學生自由發表。 發展活動:(30分鐘) 一、講解毛蟹的生態習性,並配合教學圖一,說明毛蟹的生活習性。 二、介紹毛蟹生長之環境及食性。 三、介紹毛蟹由卵成長至成蟹的經過。 四、介紹毛蟹生長過程中的大眼幼蟲的迴游生長方式,並配合教學圖二說明。 五、介紹毛蟹的雌蟹雄蟹的分別方法,並配合教學圖三說明雌雄毛蟹外觀上的不同。 綜合活動:(40分鐘) 一、上網查詢有關毛蟹的生活型態及生長的過程。 二、完成學習單「毛蟹的秘密檔案」。 ~~~~本活動結束~~~~ 【活動二】毛蟹佳話(畫) 引起動機:(10分鐘) 經過上一教學活動後,讓學生說一說對毛蟹有那些具體的認識了呢?並問一問學生毛蟹的外型長的怎麼樣呢? 講解活動:(20分鐘)
二、比較河裡的毛蟹與海中的螃蟹有哪些不同呢? 三、介紹毛蟹最大的特徵—螯上的毛,並說明功用。 四、複習上一活動中提到的分辨雌雄毛蟹的方法。 實做活動:(40分鐘) 「毛蟹貼畫」 一、讓學生在圖畫紙上畫下毛蟹的外型。
發表與分享活動:(10分鐘) 請學生上台一一展示作品,並說一說自己的心得,及欣賞他人之作品。~~~~本活動結束~~~~ | 環境教育 3-1-1 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資訊教育 1-2-1 了解資訊科技在人類生活之應用。 | 2 2 | 口頭評量 完成學習單 口頭評量 討論式評量 |
單元名稱 | 拜訪毛蟹的家—探訪南澳南溪(共6節) | |||||||
單元 教學 目標 |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13 14 15 | 自然 1-2-1-1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自然 5-2-1-2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語文 2-2-2-2 能在聆聽過程中,系統歸納他人發表之內容。 藝文 1-2-2 嘗試以視覺、聽覺及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像與創作力。 藝文 2-2-7 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 自然 1-2-3-2能形成預測式的假設 自然 3-2-0-1知道可用驗證或試驗的方法來查核想法 自然 6-2-3-1養成主動參與工作的習慣 自然-2-4-1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 【活動一】 認識南溪 【活動二】 話(畫)我家鄉 【活動三】 保護生態小勇士 | 【活動一】認識南溪 引起動機:(10分鐘) 讓學生準備到戶外教學之用具(紙、筆),並整隊出發至南溪。 討論與發展活動:(100分鐘) 請學生觀察南溪河流的環境,並記錄在筆記本上。 請學師看一看河裡有哪些實務事毛蟹最喜歡的食物呢? 讓學生找一找河裡含有哪些小生物呢?並記錄在筆記本上。 請學生翻一翻河裡的石頭,看一看下面藏了什麼東西呢? 看看溪邊有沒有垃圾呢?讓學生協助將環境整理乾淨。 綜合活動:(10分鐘) 一、讓學生說一說到南溪邊看到的環境有什麼? 二、說一說以前的南溪和現在的南溪有沒有不一樣呢?請學生說一說為什麼。 ~~~~本活動結束~~~~ 【活動二】話(畫)我家鄉 引起動機:(20分鐘) 由上一教學活動讓學生說一說南溪的環境中有哪些特色。 實作活動:(40分鐘) 一、讓學生把南溪中最喜歡的風景畫下來。 發表活動:(20分鐘) 請學生上台一一展示作品,並說一說自己的心得,及欣賞他人之作品。 ~~~~本活動結束~~~~ 【活動三】保護生態小勇士 引起動機:(5分鐘) 讓學生想一想,如果全部的毛蟹都被人抓光的時候,隊南溪會有什麼影響呢? 發展活動:(20分鐘) 一、介紹「食物網」的概念,準備繩子數條,讓學生拉住繩子,之成一面網子。並說明生活環境中就是由許多種生物所形成的食物網。
討論綜合活動:(15分鐘) 一、請學生討論活動中的繩子和排球各代表什麼意義。 二、如果毛蟹是某一個學生所代表,當繩子掉落時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呢? 三、當一種生物消失時,生態環境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 四、毛蟹的蹤跡已不像以往一樣容易發現了,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保護這些南溪中最珍貴的毛蟹呢? ~~~本活動結束~~~~ | 環境教育 3-1-1 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環境教育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環境教育 2-1-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生涯發展教育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 3 2 1 | 討論式評量 發表與分享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 四年級第 二 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蕭嘉興 老師 修正與指導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泰雅民俗植物饗宴
學習目標:
(一)認識泰雅的民俗植物。
(二)能辨別10種民俗植物並說出它們的用途
(三)能製作民俗植物解說名牌。
(四)能用心觀察自然。
(五)能分工及團隊合作。
單元名稱 | 泰雅草堂(共8節) | |||||||
單元教學 目標 | (一)能認識泰雅的民俗植物。 (二)能辨別10種民俗植物並說出它們的用途 (三)能製作民俗植物解說名牌。 (四)能用心觀察自然。 (五)學會原住民傳統技能。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綜合4-2-2 合 4-2-2 綜合4-1-3 | 【活動一】 好有”植”感 【活動二】 大顯神通 【活動三】 GaGA的分享 【活動四】 分享你我 | 準備活動 (一)預先蒐集臺灣高山植物相關資料。 (二)探尋金洋部落周遭環境植物生態。 (三)實際探訪耆老留存植物製作的器物(草編)。 (四)實際探訪耆老認識食用植物的種類。 (五)交通車。 (六)礦泉水。 <活動一>:好有”植”感(40’) (一)阿媽的苧麻田 1.引起動機:引導小朋友了解植物和我們生活上的關係。 2.發展活動: (1)有哪些植物是以前祖先們會用在日常生活上。 (2)藥用植物的神奇。 3.綜合活動: 請小朋友舉出曾經見過的植物並說出如何運用。 (二)小農夫阿翔的最愛(40’) 1.引起動機: 阿翔要告訴大家以前外祖父母到山上種香菇的情形。 2.發展活動: 有哪些植物是用來栽植香菇。 3.綜合活動: 請小朋友舉出生活環境中栽植香菇的植物名稱。 (三)山豬被困住了(80’) 1.引起動機: 植物也很有力量,獵人們怎樣挑選好的植物材料製作獵具。 2.發展活動: (1)介紹4種民俗植物。 (2)簡單介紹狩獵的方法。 3.綜合活動:請小朋友實際操作完成一項狩獵技巧。 <活動二>:大顯神通(40’) (一)製作植物解說名牌 1.引導活動: 每一個人都有名字,所以,別人才會認識你,植物也不例外。請你說說看,在校園所看到的植物中,說出認識的植物名稱。 2.發展活動: (1)查訪校園。(2)查訪部落周遭環境。 (3)製作名牌並完成標識。 3.綜合活動: (1)小組報告。2)綜合歸納。(3)完成學習單。 <活動三>:GaGA的分享 (80’) (一)色香味具全的植物 1.引導活動: (1)有些是我們拿來當食物的植物。 (2)你最喜歡吃的是? (3)介紹4種民俗植物。 2.發展活動:烹調野菜 (1)請學生家長協助準備野菜材料。 (2)小朋友觀察、實作如何烹調並完成記錄。 3.綜合活動: (1)品嚐野菜大餐。(2)回饋與分享。 <活動四>:分享你我他(40’) 1.利用多媒體簡報介紹、住屋樣式、食用器物等。 2.所蒐集書面資料-小組報告。3.綜合歸納:4.交代作業:學習單 | 家政教育 環境教育、生活教育、家政教育 環境教育 | 4 1 | 學習態度評量 口語評量 小組合作評量 實作評量 觀察紀錄 學習態度評量 口語評量 小組合作評量 實作評量 觀察紀錄 學習態度評量 口語評量 小組合作評量 實作評量 觀察紀錄 |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五年級第二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鄭轅緒 修正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揭開神秘湖的面紗
學習目標:
1.認識湖泊各個時期的特色。
2. 瞭解湖泊的成因。
3. 學習濕地生態及其保存意義。
4. 瞭解神秘湖之地理位置。
5. 知道神秘湖之演替特色。
6. 認識神秘湖的特有生態。
7. 培養對金洋山水的情感。
單元名稱 | 湖的一生(共2節) | ||||||||
單元 教學目標 | 1.認識湖泊各個時期的特色。 2.瞭解湖泊的成因。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 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3 | 9/13 ~ 9/17 | 社會 1-3-1 自然與科技 7-3-0-2 綜合活動 1-3-6 | 【活動一】 天然的鏡子~湖泊 【活動二】 湖泊之謎 | 【活動一】天然的鏡子~湖泊 準備活動: 宜蘭湖泊的照片、資料。 (10分鐘) 發展活動: 1.介紹湖泊的童年.青少年.壯年和老年 (10分鐘) 2. 請孩子們上網查湖泊的相關資料。 (20分鐘) 綜合活動: 1.請孩子上台報告查詢的資料 2.將資料張貼在公佈欄。 (40分鐘) ~~~本單元結束~~~ | 環境教育 3-3-1 | 2 |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診斷評量 實作評量 報告評量 檔案評量 |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五年級第二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鄭轅緒 修正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揭開神秘湖的面紗
學習目標:
1.認識湖泊各個時期的特色。
2. 瞭解湖泊的成因。
3. 學習濕地生態及其保存意義。
4. 瞭解神秘湖之地理位置。
5. 知道神秘湖之演替特色。
6. 認識神秘湖的特有生態。
7. 培養對金洋山水的情感。
單元名稱 | 揭開神秘湖的面紗(共8節) | ||||||||
單 元 教 學 目 標 | 1. 瞭解神秘湖之地理位置。 2. 知道神秘湖之演替特色。 3. 認識神秘湖的特有生態。 4. 認知濕地生態及其保存意義。 5. 培養對金洋山水的情感。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 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3 | 9/13 ~ 9/17 | 社會 1-3-1 自然與科技 7-3-0-2 綜合活動 1-3-6 | 【活動一】 神秘之湖 【活動二】 與大師有約 【活動三】 揭開神秘湖的面紗 | 【活動一】神秘之湖 準備活動: 1.神秘湖的數位照片。 2.社大「邱錦和老師」的個人 網頁。 (20分鐘) 發展活動: 1. 介紹神秘湖。 (20分鐘) 2. 請孩子們上網查湖泊的相關資料。 (80分鐘) 綜合活動: 1.將資料匯集成冊。 2.歸檔。 (40分鐘) ~~第一~四節課結束~~ 【活動二】與大師有約 準備活動: 1.聯繫「邱錦和老師」能來上 課的時間。 2.請每位孩子至少寫一個提問的問題。 3.準備錄影機、錄音筆等器材。 (20分鐘) 發展活動: ~有請邱老師~ 1.介紹神秘湖的演替現象。 2. 介紹神秘湖的特有生態。 (80分鐘) 綜合活動: 1.請孩子提問,請邱老師回答。 2.期待下次實地探查之行。 (20分鐘) ~~第五~七節課結束~~ 【活動二】揭開神秘湖的面紗 準備活動: 1.與「邱錦和老師」確認踏查 的時間。 2.請孩子再複習之前所蒐集的資料。 3.準備錄影機、錄音筆等器材。 (20分鐘) 發展活動: ~再請邱老師~ 1.依踏查動線,介紹神秘湖的動植物。 2. 介紹神秘湖「陸域、林澤、草澤、水澤」等四種湖泊的演替現象。 3. 介紹神秘湖是哪些珍貴動植物種源基因庫。 4. 介紹保護神秘湖的原因和方法。 (160分鐘) 綜合活動: 1.請孩子提問,請邱老師回答。 2.再次提醒孩子湖泊生態保育 的重要性。 (20分鐘) ~~第八~十二節課結束~ ~~~本單元結束~~~ | 環境教育 3-3-1 | 8 | 觀察評量 診斷評量 實作評量 報告評量 檔案評量 實作評量 觀察評量 診斷評量 口頭評量 觀察評量 診斷評量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觀察評量 |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六年級第二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蕭啟星 修正與指導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老金洋尋根之旅
學習目標:
1.能學會完整的閱讀一篇文章並摘取出重點。
2.能夠熟悉旅遊筆記的表現方式。
3.能學會以鄰近部落的經驗來印證並充實即將進行的課程。
4.能瞭解並找尋出自己對尋根之旅的意義及看法。
5.藉由影像紀錄的呈現來爬梳小朋友天馬行空的想像。
6.能由影像的紀錄方式來思索所謂的紀錄觀點。
7.能瞭解影像的局限性進而珍惜實際走訪的經驗。
8.能凝聚老金洋尋根之旅課程的向心力及學習方向。
9.能從地圖上尋找自己所需的資料並對南澳鄉有一定的空間概念。
10.能選擇地形找到適合搭帳篷的地點,並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快速搭好帳篷。
11.能共同討論出行前所需準備的物件並妥善分配負責之人。
12.能充分運用前面六堂課所習得之知識、技能。
13.能體驗並想像祖先生活的情形。
14.能產生認同及愛護並進而發揚泰雅文化之情懷。
單元名稱 | 文獻解讀(共2節) | ||||||||
單元教學 目標 | 能完整的閱讀一篇文章並摘取出重點。 能熟悉旅遊筆記的表現方式。 能以鄰近部落的尋根經驗為基礎來印證即將進行的課程。 能瞭解尋根的意義所在。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6 | 3.21 至 3.25 | 社會領域 1-3-3 語文領域 2-2-2-2 2-3-2-1 2-4-2-1 | 文 獻 解 讀 | 教學資源: 宜蘭文獻雜誌第24期文章-遺棄的部落南澳武塔舊社之行、自製學習單。 準備活動: 簡單介紹文章的出處,並說明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來龍去脈以及內容的簡單介紹整理。10分鐘 發展活動: 1.先帶領小朋友瀏覽過一遍。15分鐘 2.以問題提問的方式讓小朋友明瞭文章之重點所在,並完成學習單。15分鐘 3.整理文章的整體架構凸顯出作者所關切、所找尋的意義為何?並進而思索自己所關切、所找尋的東西為何?15分鐘 4.由小朋友提出問題。10分鐘 綜合活動: 整理並回答小朋友問題,之後試圖導引小朋友的思考方向-這趟尋根之旅的意義?並做好心理準備。15分鐘 | 生涯發展教育 1-4-1 環境教育 3-2-1 | 2 節 | ※提問的層次及深度 ※整理文章的能力 ※回答問題的流暢度 ※學習單的完成度 |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六年級第二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蕭啟星 修正與指導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老金洋尋根之旅
單元名稱 | 影像閱讀(共2節) | ||||||||
單元教學目 標 | 藉由影像紀錄的呈現來爬梳小朋友天馬行空的想像。 能由影像的紀錄方式來思索所謂的紀錄觀點。 能瞭解影像的局限性進而珍惜實際走訪的經驗。 能凝聚老金洋尋根之旅課程的向心力及學習方向。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7 | 3.28 至 4.1 | 語文領域 2-1-2-3 | 影 像 閱 讀 | 教學資源: 兩年前老金洋尋根之旅所拍攝的光碟、南澳的泰雅人、南澳鄉歷史。 準備活動: 簡單介紹兩年前老金洋尋根之旅所行走的路徑、方式、參加對象及時空背景。5分鐘 發展活動:60分鐘 觀賞影片。 適時暫停補充說明並穿插影像未呈現出的其他。 偶爾加注沿途生態及景觀講解並旁及金洋的人文歷史。 綜合活動:15分鐘 整理分析影像紀錄內容的觀點及局限。最後整合兩次課程的學習,讓即將進行的尋根之旅,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及學習方向。 | 資訊教育 5-3-2 生涯發展教育 1-4-1 兩性教育 1-3-6 環境教育 3-3-1 | 2 節 | ※題問的深度及層次 ※發表意見或看法的方式 ※欣賞及學習的態度 |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六年級第二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蕭啟星 修正與指導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老金洋尋根之旅
單元名稱 | 快速搭帳篷(共2節) | |||||||
單元教學目標 | 能從地圖上尋找自己所需的資料並對南澳鄉有一定的空間概念。 能選擇地形找到適合搭帳篷的地點,並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快速搭好帳篷。 能共同討論出行前所需準備的物件並妥善分配負責之人。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8 | 4 至 4. 8 | 綜合活動 1-3-5 3-3-1 健康與體育 6-2-1 社會領域 1-3-4 | 準 備 初 始 | 教學資源:自製南澳鄉大地圖、帳篷。 準備活動: 以南澳鄉大地圖來說明老金洋所在位置以及可以到達老金洋的三條路徑並說明三條路徑產生的時空背景。20分鐘 發展活動: 小朋友分三組,每組派出一人先和老師一起搭帳篷,邊搭邊學。15分鐘 分組練習,教師視情況指導。15分鐘 三組比賽,標準是又快又堅固。10分鐘 綜合活動:20分鐘 先由小朋友提出三天野外露營所需東西,一一呈現於黑板。 老師補充小朋友未想到的東西。 分配(需注意重量、兩性差異及個人物件或團體物件) | 兩性教育 2-3-2 生涯發展教育 3-2-1 環境教育 3-2-2 3-1-2 | 2 節 | ※學習態度及吸收狀況 ※實做練習 ※參與情形及認真程度 |
宜蘭縣金洋國小學校特色課程「六年級第二學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蕭啟星 修正與指導者: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期總主題:老金洋尋根之旅
單元名稱 | 探訪老金洋(共12節) | |||||||
單元教學目標 | 能充分運用前面六堂課所習得之知識、技能。 能體驗並想像祖先生活的情形。 能產生認同及愛護並進而發揚泰雅文化之情懷。 | |||||||
週 次 | 實施 時間 | 能力指標 | 活動名稱 | 教學策略(含時間分配) | 配合重大議題 | 節 數 | 評量方式 | |
9 | 4.11 至 4.15 | 社會領域 1-3-3 健康與體育 6-2-3 5-2-3 綜合領域 2-3-2 | 探訪老金洋 | 第一天 從金洋搭車至澳花。長老帶領祈福。 分配背負物件。出發沿和平北溪上行。溯溪、認識沿途景觀。抵達老金洋山下平坦之溪畔(傍晚)分配工作(三組) 搭帳篷、找木頭、升火、整理炊煮工具及材料、耆老講故事。授獵之夜 第二天 前往老金洋舊部落。實際觀察老金洋部落遺址。部落耆老介紹講解。 懷想沉澱心情。反回營地。升火煮飯。 營火之夜(成年禮)。 第三天長老感恩祈福 * 返程 | 兩性教育 2-3-2 1-3-6 生涯發展教育 3-2-1 1-4-1 環境教育 3-2-2 3-1-2 3-3-1 | 12節 | *互相合作的態度 *學習認真程度 *是否遵守與長輩的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