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
,离现在 3
年 11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三年級下學期【國際文化】
認識世界,從「新」開始(二)
一、設計理念
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在這個美麗的小島上,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族群、宗教、語
言,即使有許多的不同,仍能彼此兼容並蓄的共存,共榮共存的多元文化一直是這塊土地最
美麗的寶藏,值得我們探究與珍惜!
教師希望透過食衣住行育樂等多面向讓學生能認識新住民的文化,透過課程了解臺灣與
東南亞文化的差異,期許學生能以真摯的態度了解新住民的文化差異與背景,並學習接納尊
重與體諒,進而肯定自己與他人。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三年級下學期
設計者
三年級教學團隊
跨領域/科目 本土語文、社會
總節數
共 21 節,840 分鐘
總綱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領綱核心素養:
新-E-A1 理解新住民語言與文化,並樂於學習新住民語文。
新-E-B1 具備新住民語言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並能進行簡單的日常生活溝通。
社-E-B1 透過語言、文字及圖像等表徵符號,理解人類生活的豐富面貌,並能運用多樣的表徵符
號解釋相關訊息,達成溝通的目的,促進相互間的理解。
新-E-B2 使用各類科技、資訊與媒體來學習新住民語言與文化。
新-E-B3 樂於體驗新住民的生活藝術,欣賞新住民文化之美。
社-E-B3 體驗生活中自然、族群與文化之美,欣賞多元豐富的環境與文化內涵。
新-E-C3 認識新住民的文化特色,培養文化豐富性與國際視野。
社-E-C3 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關心本土及全球議題。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新住民語文
1-Ⅰ-1 樂於參與新住民語文學習活動。
1-Ⅱ-1 主動向他人提出新住民語文的學習問題。
2a-Ⅰ-1 能聽辨新住民語言的字母。
2a-Ⅰ-2
能聽辨所學習的新住民語言的簡單詞彙。
2b-Ⅰ-1 能掌握新住民語言的發音。
2c-Ⅰ-1 能唸出新住民語言的字母。
2d-Ⅰ-1 能書寫新住民語言的字母。
3-Ⅰ-1 能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樂相處。
3-Ⅰ-2 樂於參與多元文化活動。
3-Ⅱ-1 能以適當的禮儀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動。
社會
2b-Ⅱ-1 體認人們對生活事物與環境有不同的感受,並加以尊重。
2b-Ⅱ-2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學習
內容
新住民語文
Ac-Ⅰ-1
簡單自我介紹時的新住民語言常用語句。
Ba-Ⅱ-1
與友人互動時的問候規範。
Bc-Ⅱ-1
新住民原生國具代表性的人、事、物。
Bc-Ⅱ-3
新住民原生國的主要節慶、習俗、禁忌。
Bd-Ⅰ-1 新住民原生國的親屬、師長、同學互動方式(包括語言與非語言)與我
國的異同。
Bd-Ⅱ-3
新住民原生國的主要節慶、習俗、禁忌與我國的異同。
社會
Ba-Ⅱ-1
人們對社會事物的認識、感受與意見有相同之處,亦有差異性。
Bb-Ⅱ-1
居民的生活空間與生活方式具有地區性的差異。
Bc-Ⅱ-1 各個族群有不同的命名方式、節慶與風俗習慣。
概念架構
導引問題
1、請學生思考東南亞國家的節日和慶典活動有哪些相同處?並和台灣的節日慶典做比較。
2、請學生思考,前往東南亞國家旅遊可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做哪些行前準備?攜帶哪些行
李?
3、詢問學生還想了解尚未介紹過的東南亞文化的哪些面向?
學習目標
1、能認識泰國、緬甸、印尼的地理位置。
2、能認識並運用泰國、緬甸、印尼的簡單招呼語。
3、能認識並製作泰國、緬甸、印尼的特色食物。
4、能認識並彩繪泰國、緬甸、印尼的傳統服飾。
5、藉由認識泰國、緬甸、印尼的節日慶典,能說出與台灣節日慶典的不同處。
6、能認識泰國、緬甸、印尼的著名景點及使用貨幣。
7、能聆聽並演出泰國、緬甸、印尼的故事或傳說。
8、能理解多元文化並存,且尊重各種不同的文化。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
討的議題才列入)
實質內涵
人 J5 了解社會上有不同的群體和文化,尊重並欣賞其差異。
國 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國 E5 體認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所融入之單元 融入於第 2~19 節
學習資源
1.電腦
2.網路
3.世界地圖
4.繪本
認識世界,從「新」開始
語言
食物
服裝
節日
習俗
景點
貨幣
故事
5.照片
6.繪畫工具
7.文具
8.食材
學習單元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流程
時間
備註
--第 1 節--
(一)準備活動:
1.請新住民子女分享,自己的新住民家長來自哪一個國家?
2.展示世界地圖,詢問學生是否知道泰國、緬甸、印尼等國家的地理
位置?
(二)發展活動:
1.展示世界地圖,教師說明泰國、緬甸、印尼等國家的地理位置及國
家概況。
2.若有學生前往過這三個國家旅遊的經驗,鼓勵其跟同學分享。
3.展示網路上搜尋的東南亞三國的生活型態圖片,請學生猜猜看是泰
國、緬甸、印尼中的哪一個國家?隨後公布答案。
(三)綜合活動:
老師歸納,雖然班上同學的成長環境有些不同,但是這些因素不會拉
遠我們的距離,因為我們都要學習包容與欣賞多元文化的差異。
--第 1 節結束--
--第 2~4 節--
(一)準備活動:
播放三種語言的歌曲,請學生猜猜看是屬於泰國、緬甸、印尼中的哪
一個國家?
(二)發展活動:
1.教師介紹泰國、緬甸、印尼所使用的語言及文字。
2.教師教導學生,使用泰國語、緬甸語、印尼語說出「你好」、「謝
謝」、「對不起」、「不客氣」、「沒關係」等簡單用語。
3.教師教導學生,使用泰國文、緬甸文、印尼文寫出「你好」、「謝
謝」、「對不起」、「不客氣」、「沒關係」等文字。
(三)綜合活動:
學生分組練習,使用正確的泰國語、緬甸語、印尼語回應對方,例如
40’
120’
世界地圖
東南亞三國
生活型態圖
片
泰國語歌
曲、緬甸語
歌曲、印尼
語歌曲
「你好」對應「你好」;「謝謝」配對「不客氣」;「對不起」配對
「沒關係」。
--第 2~4 節結束--
--第 5~7 節--
(一)準備活動:
展示三種國家的食物,請學生猜猜看是屬於泰國、緬甸、印尼中的哪
一個國家?
(二)發展活動:
1.教師介紹三個國家特色食物,泰國-青木瓜沙拉、緬甸-魚湯麵、印
尼-沙嗲。
2.教師準備材料,讓學生一起製作這三種特色食物,完成後一起品
嘗。
(三)綜合活動:
請學生分享品嘗特色食物的感覺,並且和台灣的食物口味做比較。
--第 5~7 節結束--
--第 8~10 節--
(一)準備活動:
展示傳統服飾圖片,請學生猜猜看是屬於泰國、緬甸、印尼中的哪一
個國家?
(二)發展活動:
1.教師介紹三個國家的傳統服飾,並說明材質、配色及相關特色。
2.請學生設計並彩繪具有三個國家特色的傳統服飾。
(三)綜合活動:
請學生分享並欣賞彼此的設計作品。
--第 8~10 節結束--
--第 11~13 節--
(一)準備活動:
播放節日慶典活動影片,請學生猜猜看是屬於泰國、緬甸、印尼中的
哪一個國家?
(二)發展活動:
1.教師介紹三個國家的節日慶典,泰國-潑水節、緬甸-點燈節、印尼-
宰牲節。
2.教師介紹三個國家特別的節日及文化習俗,並讓學生和台灣的文化
習俗做比較。
(三)綜合活動:
120’
120’
120’
青木瓜沙拉
魚湯麵
沙嗲
食材
傳統服飾圖
片
傳統服飾彩
繪學習單
節日慶典活
動影片
請學生發表這三個國家的節日和慶典活動有哪些相同處?以及最喜歡
其中的哪一部分?
--第 11~13 節結束--
--第 14~16 節--
(一)準備活動:
1.展示景點圖片,請學生猜猜看是屬於泰國、緬甸、印尼中的哪一個
國家?
2.展示貨幣圖片,請學生猜猜看是泰國、緬甸、印尼中的哪一個國家
所使用?
(二)發展活動:
1.教師介紹三個國家的著名景點,泰國-大皇宮、緬甸-大金石、印尼-
婆羅浮屠。
2.若有學生前往過這三個景點或台灣類似景點的旅遊經驗,鼓勵其跟
同學分享。
3.教師介紹三個國家使用的貨幣,泰國-泰銖、緬甸-緬元、印尼-印尼
盾。
(三)綜合活動:
請學生思考並寫下,前往這三個景點旅遊可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或做
哪些行前準備及攜帶哪些行李,再分享討論。
--第 14~16 節結束--
--第 17~19 節--
(一)準備活動:
詢問學生是否有閱讀過泰國尋寶記、緬甸歷險記、雅加達尋寶記的經
驗,鼓勵其跟同學分享。
(二)發展活動:
1.教師介紹三個國家的著名故事,泰國-乳海翻騰、緬甸-三個龍蛋、
印尼-覆舟山故事。
2.教師鼓勵學生以故事為劇本,分組進行角色扮演。
(三)綜合活動:
請學生加入自己的想像及創意,繪製三則故事的四格漫畫。
--第 17~19 節結--
--第 20 節--
(一)準備活動:
觀賞<四個木偶>、<大象我愛你>、<潑水過新年>多元文化繪本
影片。
120’
120’
景點圖片
貨幣圖片
故事繪本
(二)發展活動:
1.請學生分享對於哪一節課介紹的東南亞文化最感興趣?為什麼?
2.詢問學生還想了解尚未介紹過的東南亞文化的哪些面向?並請其蒐
集資料。
3.請學生分享回家蒐集的東南亞文化資料。
(三)綜合活動:
利用 Kahoot!設計東南亞文化題組,分組有獎徵答,答對題數最多組
別獲勝。
--第 20 節結束--
40’
多元文化繪
本影片
Kahoot! 東
南亞文化題
組
附錄(一)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
工具
簡 單 打 招
呼
簡單打招呼
能運用與辨認不同語
言的打招呼用語。
角 色 扮 演
簡 單 對 話
內容
表現任務
學習單
剪貼簿
特色食物 特色食物
能認識並製作東南亞
地周遭的特色食物和
物產。
簡 單 說 出
東 南 亞 地
區 食 物 特
色
表現任務
學習單
傳統服飾 傳統服飾
能欣賞東南亞不同樣
式的服裝。
畫 出 或 設
計 東 南 亞
服 飾 與 配
件
實作評量
學習單
節日慶典 節日慶典
能理解多元文化並
存,且尊重各種不同
的文化。
寫出或說
出東南亞
的節日
實作
學習單
著 名 景 點
及 貨 比 使
用
著名景 點及 貨比使
用
能理解多元文化並
存,且尊重各種不同
的文化。
寫出或說
出東南亞
的著名景
點與貨幣
實作
學習單
故 事 或 傳
說
故事或傳說
能理解多元文化並
存,且尊重各種不同
的文化。
寫出或說
出東南亞
地區的重
要的故事
內容
實作
學習單
多 元 文 化
繪本
多元文化繪本
能理解多元文化並
存,且尊重各種不同
的文化。
寫出或畫
出東南亞
地區的重
要的故事
內容
實作
學習單
附錄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能認識並理解多元文化並存的意義,且尊重各種不同的文化。
學習表現
3-Ⅰ-2 樂於參與多元文化活動。
評量標準
主
題
表
現
描
述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認 識
世
界 ,
從
「 新
」 開
始
1. 能 使 用 正 確
的 東 南 亞 語 言
回應同儕。
2. 能 製 作 一 道
東南亞料理。
3. 能 設 計 並 彩
繪 東 南 亞 傳 統
服飾。
4. 能 發 表 東 南
亞 國 家 的 節 日
和 慶 典 活 動 相
同處。
5. 能 發 表 前 往
東 南 亞 國 家 旅
遊 該 注 意 的 行
前準備。
6. 能 以 東 南 亞
故 事 為 劇 本 ,
分 組 進 行 角 色
扮演。
1. 能 使 用 正 確
的 東 南 亞 語 言
回應同儕。
2. 能 製 作 一 道
東南亞料理。
3. 能 設 計 並 彩
繪 東 南 亞 傳 統
服飾。
4. 能 發 表 東 南
亞 國 家 的 節 日
和 慶 典 活 動 相
同處。
5. 能 發 表 前 往
東 南 亞 國 家 旅
遊 該 注 意 的 行
前準備。
6. 能 以 東 南 亞
故 事 為 劇 本 ,
分 組 進 行 角 色
扮演。
1. 能 使 用 正 確
的 東 南 亞 語 言
回應同儕。
2. 能 製 作 一 道
東南亞料理。
3. 能 設 計 並 彩
繪 東 南 亞 傳 統
服飾。
4. 能 發 表 東 南
亞 國 家 的 節 日
和 慶 典 活 動 相
同處。
5. 能 發 表 前 往
東 南 亞 國 家 旅
遊 該 注 意 的 行
前準備。
6. 能 以 東 南 亞
故 事 為 劇 本 ,
分 組 進 行 角 色
扮演。
1. 能 使 用 正 確
的 東 南 亞 語 言
回應同儕。
2. 能 製 作 一 道
東南亞料理。
3. 能 設 計 並 彩
繪 東 南 亞 傳 統
服飾。
4. 能 發 表 東 南
亞 國 家 的 節 日
和 慶 典 活 動 相
同處。
5. 能 發 表 前 往
東 南 亞 國 家 旅
遊 該 注 意 的 行
前準備。
6. 能 以 東 南 亞
故 事 為 劇 本 ,
分 組 進 行 角 色
扮演。
未達
D 級
評
分
指
引
對於六項表現
描述各有 100
%-90%的完成
水準。
對於六項表現
描述各有 89%
-80%的完成水
準。
對於六項表現
描述各有 79%
-70%的完成水
準。
對於六項表現
描述各有 69%
-60%的完成水
準。
未達
D 級
評
量
工
具
實作評量:
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實際操作、作品製
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分數
轉換
95-100
90-94
85-89
80-84
79 以下
分數轉換: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分數(級距可調整)。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