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主題探討系列
螞蟻
螞蟻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常常聽到有人說:「生螞蟻了。」到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有螞蟻?透過觀察,讓小朋友認識螞蟻的長相、習性,學習他們的優點。但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可能帶來髒亂,因此應用在生活中,找出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預防螞蟻在屋內四處游走。
設計者:李淑珍 台南縣鹽水國民小學 接受日期:2003/11/30
內容:
一、模組結構及使用說明
(一)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二)活動項目一覽表
(三)主題探討活動
(四)各活動科學智能培養一覽表
(五)學習成就評量(開發中)
二、模組之系列教學活動
(一) 發現螞蟻(觀察什麼地方會出現螞蟻、走的路線、打招呼的方式、搬東西…)
(二) 螞蟻愛工作(實驗哪一種東西是螞蟻最喜歡吃的…)
(三) 防蟻計畫(經驗分享、家庭最有效的防蟻方法…)
三、學習手冊
使用說明:
本模組最大特色在於「每個學生觀察螞蟻,得知螞蟻的生活習性,進而應用在生活中防治螞蟻的方法。」由觀察和實驗的方法,了解螞蟻的習性,也認識了螞蟻的身體構造。以小組合作方式,找出最多的發現,培養小朋友仔細觀察的態度,以及小組的分工合作。實驗是以個人對螞蟻習性認識的試驗,以比賽的方式,可增加活動之樂趣,滿足孩子的榮譽感及求知慾。透過分享及實驗,找出一個可以防治螞蟻的最佳方法,可以讓我們的生活,不受螞蟻的干擾。本模組可引申至家庭中的蟑螂、白蟻…等生物,以知此知彼的方式,方能百戰百勝,找尋一個對自己家庭最合適的方式,以使得家庭的環境保持乾淨,有一個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
網址:http://www.phy.ntnu.edu.tw/nstsc/或http://www.naer.edu.tw/nstsc
(一)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螞
蟻
(二)活動項目一覽表
項目(活動方式) | 器材與資源 | 活動內容 |
發現螞蟻 | •學習單 •放大鏡 •二節 | 分組。 在教室及校園中尋找螞蟻的蹤影,記錄螞蟻走的路線、打招呼的方式、如何搬東西、不同螞蟻的長相。 |
螞蟻愛工作 | •可以吃的東西 •有關螞蟻的歌曲
•一節 | 請學生從家中帶來,自認為是螞蟻最喜歡吃的東西,放在教室的角落,比賽誰的東西吸引最多的螞蟻。在比賽的過程中,教唱與螞蟻有關的歌曲。 |
防蟻計畫 | •發表 •在家中試驗的學習單 •一節 | 由學生先發表家中會使用的防蟻方法,請學生在家中試驗,得知一個最有效的防蟻方法。 |
(三)主題探討活動
「螞蟻」教學活動流程 | 說明 |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螞蟻的樣子 你家有螞蟻嗎? 我們學校有螞蟻嗎? 你知道它的樣子嗎? 螞蟻的行為 它們怎麼打招呼?和我們一樣揮揮手嗎? 它們會不會打架?吵架? 它們怎麼搬東西?搬什麼東西? 它們去哪裡找東西? 怎麼回家?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它有沒有眼睛?有沒有嘴巴?有幾隻腳?它的身體長得什麼樣子?還有什麼是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 學生分組,各組在教室或校園尋找螞蟻,看哪一組有最多的發現。 小組的發現,寫在學習單上(見附件一) 第二節課發表、展示各組的發現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課前準備 小朋友,你吃什麼東西? 哪一種是你最喜歡的? 你知道螞蟻吃什麼嗎? 哪一種是它最喜歡的? 上課前一天,告之學生攜帶食物到學校來,自認為是螞蟻最喜歡吃的東西。 我們來比賽 上課時,請學生將食物放在教室或校園中已知較易有蟻踪的地方,利用一節課的時間,比賽看看誰帶來的東西吸引了最多的螞蟻,即可證明是螞蟻最喜歡吃的東西。 唱唱跳跳 螞蟻是不是一個大力士? 如果它要搬的東西又大又重,它怎麼辦? 在比賽的過程中,無法全程注視著螞蟻的動作,因此在這個時間教唱與螞蟻有關的歌曲,由歌曲中可以更了解螞蟻合作及辛勤工作的美徳,也從歌曲中可以知道更多螞蟻的知識。 小朋友,給你們三分鐘的時間討論,每一個小組唱歌的時候,要將螞蟻搬東西的樣子表演出來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了解了螞蟻的許多特性、優點,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什麼我們對它相當的討厭,並且有時家中會用較激烈的手段,比如說噴殺蟲劑,把它殺光光,利用各種方法,要將它趕出我們的生活空間。與學生討論要與螞蟻劃清界線的原因。 家中不速之客 你喜歡螞蟻嗎?為什麼? 你不喜歡螞蟻嗎?為什麼? 如果你不喜歡它到你們家作客,那要怎麼做它才不會來? 你們家都怎麼做? 你知道還可以怎麼做? 「噴水、在房間內不要吃東西、垃圾清乾淨、噴殺蟲劑…」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回家試試學習單(見附件二)上面的方法,如果你有學習單沒有的方法,把它寫上去,寫愈多愈好。試試看,哪一種方法最好。 | ⊙準備工作
⊙發表及討論 補充與螞蟻有關的資料 ⊙準備工作:
⊙思考問題: 1.須注意季節,通常在冬天不容易看到螞蟻 2.在教室中實驗,要事先知道是否有螞蟻
附件三:螞蟻搬豆 附件四:小小螞蟻 附件五:螞蟻 ⊙附件中有三首與螞蟻有關的歌曲,教師可自由選擇一首來教唱,並且可隨歌曲內容做活動 ⊙準備工作:
⊙指導如何記錄 ⊙思考問題:
⊙成果分析及研判 |
(四) 各活動之能力培養一覽表
能力指標 | 教學活動 | |||||
1 | 2 | 3 | 4 | 5 | 6 | |
1.認識周圍環境 | □□□□□□ □□□□□ □□□□□□ □□□□□□ □□□□ | |||||
2.體驗個人與群體生活 群體的歷程。 | □□□□□□ □□□□□□ □□□□□□ □□□□ □□□□□□ | |||||
3.察覺社會與生態關係 帶來新風貌。 經濟網等) 如何把全球各地的人聯結起來。 等),並願意負起維護環境的責任。 | □□□□□ □□□□□□ □□□□□□ □□□□□□ | |||||
4.探索與表現 動覺的藝術活動,感受創作的喜樂與滿足。 感受和想法。 及展演活動。 | □□□□ □□□□ □□□□□ □□□□□ | |||||
5.審美與理解 經驗。 的美感,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的特質,並尊重藝術創作者的表達方式。 | □□□□ □□□□ □□□□□□ □□□□□□ | |||||
6.實踐與應用 間的相互關連。 或與自己有關的生活空間。 | □□□□□ □□□□□ □□□□□ | |||||
7.發展科學過程技能 輕重…)。 (如溫度升高時冰會熔化)。 (如兩棵樹雖大小不同,但同屬一種)。 (如豆子成長的過程)。 (如風太大了葉子 掉滿地,木板吹倒了…)。 或相同。 (例如水的冷熱能用燙燙的、熱熱的、溫溫的、涼涼的 、冰冰的來形容)。 | □□□□ □□□□□□ □□□□□ □□□□□ □□□ □□□ □□□□ □□□□□ □□□□□□ □□□□□ □□□□ | |||||
8.提昇科學認知 狀態變化,用適當的語彙來描述所見所聞。運用現成的表格、圖表來表達觀察的資料。 8-1-2 察覺到每種狀態的變化常是由一些原因所促成的,並練習如何去操作和進行探討活動。 8-1-3 選定某一(或某一類)植物和動物,做持續性的觀察、並學習登錄其間發生的大事件。察覺植物會成長,察覺不同植物各具特徵,可資辨認。注意到植物生長需要土地、陽光及水分等良好的環境。察覺動物如何覓食、吃什麼、做什麼活動,成長時身體形態的改變等現象及現象變化的觀察。 8-1-4 觀察現象的改變(如天氣變化、物體狀態的改變),察覺現象的改變必有其原因。 8-1-5 製作各種不同的玩具,體會「力」有多種,力可使物體動起來,或使物體振動發出聲音。 8-1-6 認識與使用日常生活家用產品。(含傳播設備、交通工具、安全設備) | □□□□ □□□□□ □□□□ □□□□□ □□□□□□ □□□□□□ | |||||
9.涵養科學精神 | □□□ □□□ □□□□□ □□□□□□ □□□□□□ □□□□ □□□□□ □□□□□□ □□□□□□ □□□□□□ □□□□□□ |
(五)學習成就評量(開發中)
二、模組之系列教學活動
(一)【發現螞蟻】
【教學重點】
本活動經由學生分組觀察螞蟻,找出在哪裡發現的,觀察它走的路線,如何打招呼?搬東西的樣子,把不同的螞蟻畫下來。
【教學資源】
學習單。 .時間:二節課。放大鏡。.有關螞蟻的資料
「發現螞蟻」教學示例 | 說明 |
在家庭、校園中很容易看到螞蟻,這是一個與我們生活習習相關的生物 螞蟻的樣子 你家有螞蟻嗎? 我們學校有螞蟻嗎? 你知道它的樣子嗎? 它有沒有眼睛?有沒有嘴巴?有幾隻腳?它的身體長得什麼樣子?還有什麼是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 分類 注意看,每隻螞蟻都長的一樣嗎? 螞蟻有黑的、紅的、大的、小的,都可以是不同的螞蟻。 螞蟻的行為 它們怎麼打招呼?和我們一樣揮揮手嗎? 它們會不會打架?吵架? 它們怎麼搬東西?搬什麼東西? 它們去哪裡找東西? 怎麼回家? 學生分組,各組在教室或校園尋找螞蟻,看哪一組有最多的發現 小組的發現,寫在學習單上(見附件一) 第二節課發表、展示各組的發現 小朋友,你們可以去找介紹螞蟻的事,有更多的發現,可以跟老師和其他的小朋友介紹。 | ⊙準備工作:
⊙指導如何記錄: .小組的名稱可自由命名 .學習單(見附件一) ⊙發表及討論 補充與螞蟻有關的資料 |
(二)【螞蟻愛工作】
【教學重點】
本活動經由學生從家中帶來食物,自認為是螞蟻最喜歡吃的東西,來比賽出哪一種食物會是螞蟻最喜歡吃的食物,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唱學生與螞蟻有關的歌曲。
【教學資源】
歌曲。
一節
「螞蟻愛工作」教學示例 | 說明 |
課前準備 小朋友,你吃什麼東西? 哪一種是你最喜歡的? 你知道螞蟻吃什麼嗎? 哪一種是它最喜歡的? 上課前一天,告之學生攜帶食物到學校來,自認為是螞蟻最喜歡吃的東西。 我們來比賽 上課時,請學生將食物放在教室或校園中已知較易有蟻踪的地方,利用一節課的時間,比賽看看誰帶來的東西吸引了最多的螞蟻,即可證明是螞蟻最喜歡吃的東西。 唱唱跳跳 螞蟻是不是一個大力士? 如果它要搬的東西又大又重,它怎麼辦? 在比賽的過程中,無法全程注視著螞蟻的動作,因此在這個時間教唱與螞蟻有關的歌曲,由歌曲中可以更了解螞蟻合作及辛勤工作的美徳,也從歌曲中可以知道更多螞蟻的知識。 小朋友,給你們三分鐘的時間討論,每一個小組唱歌的時候,要將螞蟻搬東西的樣子表演出來 | ⊙準備工作:
附件三:螞蟻搬豆 附件四:小小螞蟻 附件五:螞蟻 ⊙思考問題: 1.須注意季節,通常在冬天不容易看到螞蟻 2.在教室中實驗,要事先知道是否有螞蟻 ⊙附件中有三首與螞蟻有關的歌曲,教師可自由選擇一首來教唱,並且可隨歌曲內容做活動 |
(三)【防蟻計畫】
【教學重點】
本活動經由對螞蟻在生活中產生的影響,他的腳髒髒的,有時會被螞蟻咬,造成生活上的不舒適,由學生發表他所知道的防治螞蟻的方法,回家後實際操作一次,了解哪一種方法,會是最有效防治螞蟻的方法
【教學資源】
學習單。
時間:二節課。
「防蟻計畫」教學示例 | 說明 |
了解了螞蟻的許多特性、優點,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什麼我們對它相當的討厭,並且有時家中會用較激烈的手段,比如說噴殺蟲劑,把它殺光光,利用各種方法,要將它趕出我們的生活空間。 與學生討論要與螞蟻劃清界線的原因。 家中不速之客 你喜歡螞蟻嗎?為什麼? 你不喜歡螞蟻嗎?為什麼? 發表與分享 如果你不喜歡它到你們家作客,那要怎麼做它才不會來? 你們家都怎麼做? 你知道還可以怎麼做? 「噴水、在房間內不要吃東西、垃圾清乾淨、噴殺蟲劑…」 回家試試學習單(見附件二)上面的方法,如果你有學習單沒有的方法,把它寫上去,寫愈多愈好。試試看,哪一種方法最好。 | ⊙準備工作:
⊙指導如何記錄 ⊙思考問題: 。在家中找不到螞蟻,怎麼辦? 。同一項目在不同家實驗結果不同,是否造成對效果的誤解 ⊙成果分析及研判 .學習單的填寫,提醒可以請教家長 |
三、學習手冊
發現螞蟻
螞蟻在那裡?
只要有螞蟻想吃的,就可以看到它們。
螞蟻是什麼樣子?
仔細觀察就可以看清它的真面目。
你說:「你好。」 我說:「你好。」
螞蟻怎麼打招呼呢?
靠過來,輕輕告訴你,我的發現。
螞蟻最喜歡吃什麼?
我們來比賽,看螞蟻最喜歡誰準備的大餐?
螞蟻愛工作
螞蟻雄兵出動了,它怎麼搬東西?
大家分工合作把好吃的搬回家。
防蟻計畫
我不喜歡螞蟻到我的家,該怎麼做?
只要保持環境的清潔,螞蟻就不會不請自來了。
附
件一
組的發現
小組成員:
螞蟻的樣子(畫下來) | 我們幫它取的名字 | 它走過的地方(畫下來) | 它搬什麼東西 | 我們還有其他的發現 |
附
件二
我是年班的
方法 | 效果 |
房間內不放吃的東西 | |
廚房剩餘的東西清乾淨 | |
噴水 | |
噴殺蟲劑 | |
其他的方法… | |
幫效果打分數:完全沒有看到螞蟻,給它4個○
偶爾看到螞蟻,給它3個○
常常看到螞蟻,給它2個○
附件三:螞蟻搬豆
螞蟻搬豆
一隻螞蟻在洞口,找到一粒豆,用盡力氣搬不動,只是連搖頭。
左思右想好一會,想出好辦法,回洞請來好朋友,合力抬著走。
(二)歌曲教唱及歌詞探討(約35分鐘)
1.教師教學童唱「螞蟻搬豆」歌曲(見附件)。
2.討論歌詞內容
(1)為何一隻螞蟻搬不動一粒豆?
(2)這隻螞蟻最後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呢?
(3)班級中有哪些事要做好,才能使我們的班級表現更好呢?這些事只要一個人就能做好嗎?
(4)你覺得自己可以為班級做些什麼呢?
資料來源(http://www.nani.com.tw/big5/content/2002-07/17/content_16567.htm)
蚂蚁搬豆
1 2 3 3 | 2 3 5 | 6 5 3 6 | 5 — | 5·6 5 3 | 1 2 3 | 6·5 2 3 | 1一 |
-只 蚂蚁 在洞 口 看见 一粒 豆 ,用力 搬也 搬不 动 急得 直摇 头。
1 2 3 3 | 2 3 5 | 6 5 3 6 | 5 — | 5·6 5 3 | 1 2 3 | 5 3 2 3 | 1— |
小小蚂蚁 想一 想 想出 好办 法, 回洞 请来 好朋 友 搬着 -起 走。
資料來源(http://hu99.myetang.com/y%20e/16.htm)
附
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教學資源一●常見動物的故事 螞蟻報恩 在一個秋陽高照的日子裡, 有一隻螞蟻,抬著一大塊餅乾,向湖這邊走來。 「今天好熱,教人受不了。」螞蟻把食物放在草坪上,坐下來休息。 「哇!好極了!那裡有湖水,可以喝個痛快,順便洗個臉。」 螞蟻太高興了,衝得太快,一不小心,就掉進湖裡去了。 「救命啊!」螞蟻大聲喊叫。 在湖畔樹上休息的麻雀,聽到了螞蟻的叫聲。 「螞蟻兄,趕快抓住這個!」麻雀銜了一片樹葉,丟進水裡。 螞蟻趕緊爬上葉子,順著水流,飄向岸邊。 「謝謝你,麻雀兄。要不是你幫忙,我可能沒命了。」螞蟻向麻雀謝了又謝。 幾天以後…… 麻雀正在一棵大樹上休息,涼風徐徐吹來,但麻雀一點也沒有察覺到危險已經迫近了── 原來,一個從樹下經過的獵人,看到麻雀,正用箭瞄準牠。 麻雀仍舊悠然自得的「吱!吱!」叫著。 這時,站在一旁的螞蟻看到了︰「哇!不好了,非想個辦法救救麻雀不可。」 螞蟻想到一個妙計─爬到獵人腳上,用力咬了一口。 「哇!」獵人大叫一聲。 麻雀發現獵人,立刻飛走了。 (伊索寓言) (資料來源http://www.nani.com.tw/big5/content/2003-01/29/content_3099.htm) |
附件七教學資源二 ‧防治螞蟻、果蠅簡易秘方自己動手 | 【記者薛荷玉、王淑瑛‧專題報導】 |
防治螞蟻、果蠅,不一定要採用化學藥劑,專家就有不少方便、容易的防治法。先用糖誘引螞蟻出洞,循線找到螞蟻出入洞穴,灌入痱子粉、胡椒粉或辣椒粉,螞蟻就會從此說「拜拜!」防治果蠅更簡單,水果放進冰箱,果皮殘渣立刻用垃圾袋密封,一周後,果蠅就會消失。至於拜拜供奉的鮮果,用保鮮膜把水果包覆,果蠅就無法孳生了。 古早時防蟻缽,也是不少專家推薦的好方法,因家中食物多堆放在餐桌上,螞蟻最愛在餐桌上出沒,傳統農家常使用防蟻缽墊在四只桌腳下,缽內灌水,就可防止螞蟻涉水而上。較傳統的雜貨店或塑膠五金行內,仍可買到防蟻缽,買不到也可以自己製作;只要用四個小水盆,盆內放小磚塊,讓桌腳立在小磚塊上,再於盆中蓄水即可。為免有些跌入水盆的螞蟻誤打誤撞地游上桌腳,在防蟻缽內滴幾滴沙拉油,螞蟻的氣孔被油脂塞住即會死亡。 因為螞蟻的蟻窩多在室外庭院或盆栽中,有時只要用手指抹過螞蟻從室外爬往室內的行經路線,或捏死幾隻螞蟻,讓牠發出警示,蟻群就會「分封」爬往別處了。防治螞蟻、果蠅這些都市害蟲基本原則是,切斷牠的食物來源,儘量不要讓任何果皮、剩飯剩菜暴露環境中,經過7~10天後,這些蟲蟲就會死亡或另覓棲身之所。 | |
【2003/08/12 民生報】 |
資料來源(http://udnpaper.com/udnpaper/PIE0008/43769/web/)
附件八教學資源三
壹、參考書籍
編號 | 書名 | 作者 | 頁次 | 出版社 | 出版年 |
1 | 走向大自然(都市一) | 人蟻大戰p134-p139 | 華一書局 | 民81 | |
2 | 有趣的知識文庫-昆蟲與蜘蛛 | P18-p19 | 時華圖書 | ||
3 | 奇妙的昆蟲世界 | 螞蟻如何回到自己的家?p20-p23 | 護幼文化 | 民81 | |
4 | 101號星球(家裡常見的昆蟲) | 林間奇遇-自然探索之旅2 p33-p41 | 方向文化 | 民81 | |
5 | 動物生活百科-黑山蟻 | 華一書局 | |||
6 | 光復自然圖鑑系列13-螞蟻 | 光復書局 | |||
7 | 奇妙的動物世界 | 螞蟻 p83 | 一流文化 | ||
8 | 中國孩子的自然圖書館45-螞蟻王國 | 圖文出版社 | 民72 | ||
9 | 送蜜給螞蟻 | 張淑美 | 中華兒童叢書 | 民87 |
貳、參考網站:
1. 昆蟲之網http://www.insect.net.hk.ro/
2. 中國科普博覽昆虫博物館http://science.yam.com/insect/anecdote/ncd304.html
昆蟲生長調節劑家蟻蟻后產卵量之影響http://www.entsoc.org.tw/chinese/publication/journal/j_chinese/15vol/no3/5.htm
南e網http://www.nani.com.tw/big5/content/2003-01/29/content_3099.htm
夢想與實踐的田野生物學家http://www.ylib.com/author/wilson/ants1.htm#no2
附件九
教學成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