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心!有陷阱:觀察與問題察覺 2. 捕鼠器大解剖:拆解與運作探祕 3. 自製簡易捕鼠器:設計與實作挑戰 4. 我的捕鼠器動力車:創意改裝實驗 5. 叫我第一名:動力車競賽與評鑑

格式
doc
大小
393.5 KB
頁數
30
上傳者
ShinFub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3-11-18,离现在 21 34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主題探討系列3612


我的捕鼠器動力車

學童對於「好玩的玩具」都持有極高的興趣。本課程旨在藉由使命式的專題探究過程,讓學童透過對捕鼠器的觀察、拆解、安裝、改裝製作與探究等活動,體認簡單機械的運用,並瞭解「力」可由槓桿、皮帶、齒輪、液體(壓力)等方法來傳動。


設計者:余俊樑 台北縣沙崙國民小學 接受日期:2003/11/17



內容:

一、模組結構及使用說明

()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活動項目一覽表

()主題探討活動

()各活動科學智能培養一覽表

()學習成就評量

二、模組內各項活動之教學示例

()小心!有陷阱(閱讀與實作)

()捕鼠器大解剖(閱讀與實作)

()自製簡易捕鼠器(閱讀與實作)

()我的捕鼠器動力車(閱讀與實作)

()叫我第一名----捕鼠器動力車競賽(閱讀與實作)

三、學習手冊



使用說明:

本模組旨在透過對「捕鼠器」的觀察、拆解、安裝、改裝、製作與探究等活動,探討捕鼠器的運作機制(活動一、二、三),接著延伸探討如何運用彈簧的回復力,製作捕鼠器動力車(活動四)並加以評鑑推廣(活動五)。在本模組中,附加多個輔助鷹架(請參見附錄二、三),教師可依教學需要增添、刪減、更改教學的項目與流程。在運用這些資料時,教師可依情境來決定是由學童自行設計探究,或是引導學童設計或提供模組內已設計好的方法讓學童依樣執行。


網址:http://www.phy.ntnu.edu.tw/nstsc/http://www.naer.edu.tw/nstsc

()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我的捕鼠器動力車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教師發下捕鼠器讓學童進行活動一「小心!有陷阱」的活動,同時引導學童察覺問題(擴散性思考活動):

當初是誰發明的?發明的目的是什麼?

捕鼠器的運作機制是什麼?為什麼它的動作會那麼快?我們可以自己作一個捕鼠器嗎?要製作一個捕鼠器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捕鼠器還有沒有其他功用?可不可以改裝成其他裝置呢?可以用捕鼠器做一台動力車嗎?有哪些問題必須注意呢?這些變因之間有什麼關係?……













引導討論

確定問題

將零碎博雜的談話歸出幾個可探究的問題,例如:

  1. 捕鼠器運作的原理

  2. 「力」的傳遞與轉換

  3. 捕鼠器動力車大競賽







分工合作

進行討論

小心!有陷阱:營造一個觀察情境,讓學童自主察覺和捕鼠器有關的情境問題。

捕鼠器大解剖:藉實物拆解與拼裝復原的過程,讓學童體認捕鼠器的構造與其運作機制。

自製簡易捕鼠器:藉設計、繪圖、製作、組裝測試以及修正,展示其自製的捕鼠器。

我的捕鼠器動力車:學童利用捕鼠器,製作捕鼠器動力車。

叫我第一名--捕鼠器動力車競賽:藉由教師所設計的三項競賽:「看誰走的快?」、「看誰走的遠?」以及「看誰爬的高?」讓學童進行專題探究,並藉此讓學童體認變因對物理現象的影響。

教師講評及統整結果,提出綜合性的科學概念。











分享經驗

整合成果





綜合評鑑

推廣運用

作業、應用推廣

教學成效評鑑

發現開拓性的問題:

捕鼠器這類的械具陷阱,是怎麼來的?有相關資料文獻嗎?

還能將捕鼠器改裝成什麼裝置?……






()活動項目一覽表

選用打V

活動項目

(活動方式)

器材與資源

活動內容


1.小心!有陷阱

(實作)

短文

捕鼠器數個

學習探究單

藉由實際操弄捕鼠器的歷程,探討捕鼠器的運作機制,瞭解槓桿的形式及其原理,並建構捕鼠器的整體運作模型。

小心!有陷阱

(閱讀)

短文

捕鼠器繪圖

陷阱繪圖

全班進行閱讀後,進行「狩獵史」方面的討論。


2.捕鼠器大解剖

(實作)

捕鼠器數個

各式起子、鉗子

手套、護目鏡

學習探究單(含捕鼠器繪圖)

對捕鼠器進行實物拆解,建構捕鼠器細部運作模型。

將拆解過後的捕鼠器進行組裝復原工作,瞭解各部相互搭配下的功能。


自製簡易捕鼠器

(閱讀)

短文

繪圖

全班閱讀後,進行「如何自製簡易捕鼠器」方面的討論。

3.自製簡易捕鼠器

(實作)

學習探究單(草圖表、工作分配表、工作計畫……

材料學童自備

藉由繪製草圖、選材購買、製作組裝、測試以及修正的過程,察覺物體受數個力的作用,仍可保持平衡;可以利用簡單機械做事和傳送動力等現象,最後將之展示。

探討影響捕鼠器功能的變因。

實際設計一個裝置來改善捕鼠器的觸動機制;或設計一個裝置來測量「力」與「位移」,並從中發現其關係。

瞭解力的大小可由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的程度來度量。


我的捕鼠器動力車

(閱讀)

短文

鼠夾車繪圖

全班閱讀後,進行「如何讓力傳動」方面的討論。

4.我的捕鼠器動力車(實作)

捕鼠器數個

學習探究單

其餘材料學童自備

實際將自己概念中的捕鼠器動力車繪製成草圖,再選材購買、製作組裝、測試以及修正,最後將之展示。

藉由捕鼠器動力車的製作,讓學童確實瞭解「力」可由簡單機械加以傳動的概念。

藉由捕鼠器動力車的製作,建構「力」的傳動模型。


叫我第一名 ----

捕鼠器動力車競賽(閱讀)

短文

鼠夾車競賽繪圖

全班閱讀後,進行「如何設計各類捕鼠器動力車」方面的討論。

5.叫我第一名 ----捕鼠器動力車競賽(實作)

捕鼠器

學習探究單

其餘材料學童自備

利用自製的捕鼠器動力車進行競速、續航、爬坡三方面的競賽展示。

知道影響捕鼠器動力車速度、續航力、爬坡力的變因。

藉由上述三項競賽,讓學童瞭解變因對物理現象的影響及其關連性。

知道如何運用先備概念及所學概念,製作符合需求的捕鼠器動力車。







力的傳動(一)

(閱讀)

短文

腳踏車齒輪、鏈條繪圖

全班閱讀後,進行「如何讓力傳動」方面的討論。

6.誰是奧運高手----利用捕鼠器製作投石裝置(實作)

捕鼠器數個

學習探究單

投石器繪圖

其餘材料學童自備


將自己概念中的捕鼠器投石裝置繪製成草圖,再選材購買、製作組裝、測試以及修正,最後將之展示。

藉由捕鼠器投石裝置的製作,形成「如何讓力傳動的」鷹架,讓學童瞭解「力」可藉簡單機械加以傳動。

藉由投石裝置的製作與展示,瞭解物體「拋物線運動」的軌跡。


力的傳動(二)

(閱讀)

短文

竹蜻蜓繪圖

全班閱讀後,進行「如何讓力傳動」方面的討論。

7.飛上青天 ----

利用捕鼠器製作竹蜻蜓發射裝置(實作)

捕鼠器數個

竹蜻蜓數個

塑膠水管一段

鑽孔機、棉繩

插圖繪圖

學習探究單

其餘材料學童自備

繪製捕鼠器竹蜻蜓發射裝置草圖、選材購買、製作組裝、測試以及修正,最後將之展示。

藉由竹蜻蜓發射裝置的製作,形成「如何讓力傳動的」鷹架,讓學童瞭解「力」可藉簡單機械加以傳動。

藉由竹蜻蜓發射裝置的製作,建構「力」的傳動模型。

藉由竹蜻蜓發射裝置的製作,瞭解「輪軸」與「斜面」的概念。


  1. 主題探討活動略述

「我的捕鼠器動力車」教學活動流程

說 明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會「動」的玩意對學童而言,是一項極具吸引力的玩具。而學童在自己的巧手操弄下,更可以從中培養學習的興趣、習得豐富的科學概念、認知科學的本質。因此,教師可以發下「捕鼠器」和「學習探究單」給學童,讓學童一邊操弄活動一「小心!有陷阱」的活動,並藉由「學習探究單」上的提示,引導學童察覺他們在操弄活動中所發現或所遭遇到的問題。


在本階段的教學活動中,希望學童可以經由操弄察覺以下問題:

當初是誰發明的?發明的目的是什麼?

捕鼠器的運作機制是什麼?為什麼它的動作會那麼快?我們可以自己作一個捕鼠器嗎?要如何使得捕鼠器的觸動機制更加靈敏?要製作一個捕鼠器還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捕鼠器還有沒有其他功用?可不可以改裝成投石器呢?可以用捕鼠器做一台動力車嗎?有哪些問題必須注意呢?這些變因之間有什麼關係?……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依據上述學童所察覺的問題,學童將會發現各組所察覺的問題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藉由概念圖(Concept Map)的方式引導學童逐步歸納問題,並確定課程探究的方向(聚斂性思考活動),換句話說,就是引導學童發現「製作捕鼠器動力車」這個我們預先設定的主題。


底下是「製作捕鼠器動力車」這個主題所涉及的相關子問題,供各位老師參考:

捕鼠器的原理介紹

捕鼠器的運作機制是什麼?

如何讓捕鼠器的觸動機制更加靈敏?

如何自製簡易捕鼠器?

「力」的傳遞與轉換

如何利用捕鼠器改裝製作成捕鼠器動力車,並讓車身移動?

捕鼠器動力車大競賽

如何增加捕鼠器動力車的速度?

如何增加捕鼠器動力車的續航能力?

如何加強捕鼠器動力車的爬坡能力?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底下針對本階段主題活動的教學重點作說明:

首先,針對各班確定的子問題、學童先備知識以及教學現況,挑選適當的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之教學活動流程

捕鼠器大解剖:

教師提供捕鼠器、各式起子、鉗子、手套、護目鏡、學習探究單,讓學童經歷實物拆解與拼裝復原的過程後,繪製「捕鼠器細部解析圖」,讓學童體認捕鼠器各部分零件的功能並驗證其相互搭配起來所運用到的科學原理。

自製簡易捕鼠器:

教師提供學習探究單,要求學童經由小組討論,實際將自己概念中的捕鼠器繪製出草圖,小組自行選材購買(也可以由教師視教學現場狀況統一協助學童購買)、製作組裝、測試以及修正,最後將之展示。

我的捕鼠器動力車:

教師提供相關短文、文獻、討論題綱、參考繪圖、捕鼠器以及學習探究單,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藉由教師設計的使命式任務,讓學童利用捕鼠器,製作捕鼠器動力車。而學童經由捕鼠器動力車的製作過程可以學到槓桿、力矩、能量轉移等統整性科學概念。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叫我第一名----捕鼠器動力車競賽:

教師提供相關短文、學習探究單,讓學童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藉由教師所設計的三項競賽:「看誰走的快?」、「看誰走的遠?」以及「看誰爬的高?」讓學童針對不同需求的使命式任務去進行專題探究,並藉此讓學童體認變因對物理現象的影響,分享其他學童所提出來的方法與策略。


教師講評及統整結果,提出綜合性的科學概念。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學習成就檢覈

經過本模組教學後,希望學童對以下科學與技術認知及過程技能有所瞭解:

藉由捕鼠器動力車的製作瞭解力可以藉由槓桿、皮帶、齒輪、流體等方法來傳動與能量的轉移。

藉由一系列的實作活動,瞭解察覺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習操控變因,藉助觀察實驗與操弄事物的變化推測可能的因果關係,並提出合理的解釋。

推廣應用,引發相關研究

待答問題的引導:

捕鼠器這類的械具陷阱,是怎麼來的?有相關資料文獻嗎?

還能將捕鼠器改裝成什麼裝置?

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運用到了彈簧的回復力?

「力」,還能用其他方式傳動嗎?

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能」轉移的例子?

………


本階段的活動「小心!有陷阱」是一項實際操弄捕鼠器的活動。因此教師在讓學童操弄捕鼠器之前,應先減低其危險性(實際作法可參考附錄一);或者要求學童做好防護設備(諸如護目鏡、手套)。

本階段教師主要的教學重點是在營造一個觀察情境,鼓勵學童經由操弄捕鼠器來發現問題。倘若教師在巡視行間過程中發現學童的問題無法聚焦,可以參照「認知師徒」的理念建立鷹架。






本階段教學活動的重點,在引導學童發現並有強烈的意願想去製作「捕鼠器動力車」。

當教師第一次在班上實施概念圖教學時,建議教師帶著學童親自示範概念圖的施做方式,以利主題的發現。

「捕鼠器動力車」這個主題所涉及的相關子問題,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現場的實際狀況做出篩選。










「製作捕鼠器動力車」,高年級學童最困難解決的部分即為「如何讓捕鼠器的彈簧回復力做適當的轉換與傳動」。為此,編者在本階段提供了兩項的教學鷹架(可參考附錄AB),供教師選用。教師可以學童的先備知識以及教學現況,挑選適合的主題活動來讓學童進行探究。

在活動四:我的捕鼠器動力車的活動中,主要的教學目的是在讓學童經由捕鼠器動力車的製作過程,學到簡單機械搭配與能量轉移等統整性科學概念。因此,教師宜根據各組學童問題解決現況,主動提供問題解決主意,並以開闊的視野接受學童的策略和作法。





在活動五:叫我第一名----捕鼠器動力車競賽活動中,應避免學童因為競賽而忘卻本活動的主要教學目的與意義。








整個模組的評量方式包含:

合作學習評量:

繪製設計圖

找出與主題相關子問題的學習探究單

小組分工職掌自評表

自製捕鼠器

自製捕鼠器動力車

學習過程評量:

書面報告

口頭報告

總結性評量:

紙筆測驗

整個模組所評量的科學素養:

2354藉簡單機械的運用知道力可由槓桿、皮帶、齒輪、流體(壓力)等方法來傳動。

2353瞭解力的大小可由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的程度來度量。

8301能運用聯想、腦力激盪、概念圖等程序發展創意及表現自己對產品改變的

8302利用多種思考的方法,思索變化事物的機能和形式

8304了解製作原型的流程


(四)各主題活動有助於科學智能培養之評量細目表

素養要項

評量指標

學習活動項目

1234567

過程技能

觀察

1-3-1-1能依裝置圖或規畫的實驗步驟來執行操作

□□□□□

1-3-1-2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

1-3-1-3辨別本量與變動量之不同(例如溫度與溫度的變化)

□□□□□

比較與

分類

1-3-2-1實驗前,估量變量可能的大小及變化範圍

□□□

1-3-2-2由改變量與本量之比例,評估變化程度

□□□□□□

1-3-2-3依差異之層次,作二級以上分類

□□□□□□□

組織與

關連

1-3-3-1實驗時確認相關的變因,作操控運作

□□□□□□

1-3-3-2由主變數與應變數,找出相關關係

□□□□□□

1-3-3-3由系列的相關活動,綜合說出活動的主要特徵

□□

歸納

研判

推斷

1-3-4-1能由各不同來源的資料,構想成一個整體性的胚圖

□□□□

1-3-4-2辨識出資料的特徵及通性並作詮釋

□□□□

1-3-4-3由資料顯示的相關,推測其背後可能的因果關係

□□□□□

1-3-4-4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

傳達

1-3-5-1將資料用合適的圖表來表達

□□□□

1-3-5-2用適當的方式表述資料(例如數線、表格、曲線圖)

□□□□□

1-3-5-3清楚的傳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作適當的回應

科學與技術認知

認知層次

2-3-1-1提出問題、研商處理問題的策略、「學習」操控變因、觀察事象的變化並推測可能的因果關係。學習資料整理、設計表格、圖表來表示資料。學習由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應的情形,提出假設或做出合理的解釋

認識植物

、動物的生態

2-3-2-1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照光、溫度、溼度、土壤影響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各不相同。發現植物繁殖的方法有許多種

□□□□□□□

2-3-2-2觀察動物形態及運動方式之特殊性及共通性。觀察動物如何保持體溫、覓食、生殖、傳遞訊息、從事社會性的行為及在棲息地調適生活等生態

□□□□□□□

2-3-2-3知道動物卵生、胎生、育幼等繁殖行為,發現動物、植物它們的子代與親代之間有相似性,但也有些不同

□□□□□□□

2-3-2-4藉著對動物及植物的認識,自訂一些標準把動物、植物分類

□□□□□□□

認識物質

2-3-3-1認識物質的性質,探討光、溫度、和空氣對物質性質變化的影響

□□□□□□□

2-3-3-2探討氧及二氧化碳;氧的製造、燃燒之瞭解、氧化(生銹等)二氧化碳的製造、溶於水的特性、空氣污染等現象

□□□□□□□

2-3-3-3探討物質的溶解性質、水溶液的導電性、酸鹼性、蒸發、擴散、脹縮、軟硬等

□□□□□□□

2-3-3-4認識促進氧化反應的環境

□□□□□□□

認識環境

2-3-4-1長期觀測,發現太陽升落方位(或最大高度角)在改變,夜晚同一時間四季的星象也不同,但它們有年度的變化規則

□□□□□□□

2-3-4-2認識天氣圖上的高、低氣壓線、鋒面。觀察(資料搜集)一個颱風的興衰

□□□□□□□

2-3-4-3知道溫度高低不同,使水的存在形態改變,是形成霜、露、雲、雨、雪的原因

□□□□□□□

2-3-4-4知道生活環境中的大氣、大地與水,及它們間的交互作用

□□□□□□□

交互作用的認識

2-3-5-1知道熱由高溫往低溫傳播,傳播的方式有傳導、對流、輻射。傳播時會因材料、空間形狀而不同。此一知識可應用於保溫或散熱上

□□□□□□□

2-3-5-2藉製作樂器瞭解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音量大小、音色好壞等,知道樂音和噪音之不同

□□□□□□□

2-3-5-3瞭解力的大小可由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的程度來度量


2-3-5-4藉簡單機械的運用知道力可由槓桿、皮帶、齒輪、流體(壓力)等方法來傳動


2-3-5-5知道電流可產生磁場,製作電磁鐵,瞭解地磁、指北針。發現有些「力」可不接觸仍能作用,如重力、磁力

□□□□□□□

認識常見的科技

2-3-6-1認識日常用品的製造材料(如木材、金屬、塑膠)

□□□□□

2-3-6-2認識房屋的結構與材料

□□□□□□□

2-3-6-3認識資訊設備(如電腦主機及周邊設備)和其材料(如半導體……等)

□□□□□□□

科學本質


3-3-0-1能由科學性的探究活動中,瞭解科學知識是經過考驗的

□□

3-3-0-2知道有些事件(如飛碟)因採證困難,無法做科學性實驗

□□□□□□□

3-3-0-3發現運用科學知識來作推論,可推測一些事並獲得證實

3-3-0-4察覺在「以新觀點看舊資料」或「以新資料檢視舊理論」時,常可發現出問題

□□□

3-3-0-5察覺有時實驗情況雖然相同也可能因存在著未能控制的因素之影響,使得產生的結果有差異

□□

科學態度

細心切實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

5-3-1-2知道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

5-3-1-3相信現象的變化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果,需營造什麼變因

□□□□□

思考智能

批判思考

6-3-1-1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合理的求證和質疑

□□□□□

創造思考

6-3-2-1察覺不同的辦法,常也能做出相同的結果

□□□□□

6-3-2-2相信自己常能想出好主意來完成一件事

□□□

6-3-2-3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

解決問題

6-3-3-1能規畫、組織探討的活動

□□□□□

6-3-3-2體會在執行的環節中,有許多關鍵性的因素需要考量

□□

科學應用


7-3-0-1察覺運用實驗或科學的知識,可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

7-3-0-3能規劃、組織探討的活動

□□□□□

7-3-0-4察覺許多巧妙的工具常是簡單科學原理的應用

科技的發展

科技的

本質

4-3-1-1認識科技的分類

□□□□□□□

4-3-1-2了解機具、材料、能源

□□□□□□□

科技的

演進

4-3-2-1認識農業時代的科技

□□□□□□

4-3-2-2認識工業時代的科技

□□□□□□□

4-3-2-3認識資訊時代的科技

□□□□□□□

4-3-2-4認識國內、外的科技發明與創新

□□□□□□□

科技與

社會

4-3-3-1了解社區常見的交通設施、休閒設施等科技

□□□□□□□

設計與製作


8-3-0-1能運用聯想、腦力激盪、概念圖等程序發展創意及表現自己對產品改變的

□□□□□

8-3-0-2利用多種思考的方法,思索變化事物的機能和形式

□□□□□□

8-3-0-3認識並設計基本的造形

□□

8-3-0-4了解製作原型的流程

□□


(五)學習成就評量

(待開發)

二、模組內各項活動之教學示例

(一)「小心!有陷阱」教學活動示例

  1. 教學重點:

    1. 營造一個觀察情境,鼓勵學童自行或是以小組的方式經由操弄捕鼠器來發現問題。

    2. 指導學童在進行本活動時應注意的實驗安全手則。

  2. 教學資源:

    1. 捕鼠器數個。

    2. 捕鼠器繪圖。

    3. 陷阱繪圖。

    4. 學習探究單(一)。

  3. 使用說明:

    1. 本活動建議安排10-20分鐘,讓學童藉由捕鼠器的操弄來引發動機、察覺問題。

    2. 本活動備有以下附錄,供教學時採用:

附錄一:捕鼠器安全改造建議

附錄二:學習探究單(一)

附錄三:學習探究概念圖

  1. 「小心!有陷阱」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童確定問題】

教學示例一

教師直接將捕鼠器分發給學童(每組一個):

這是什麼東西?誰可以說說看?

這些捕鼠器還沒有拆封,你們知道它要怎麼用嗎?試試看!

誰可以說說看捕鼠器該如何正確使用呢?

從剛剛的操作活動中,你有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地方?你想要知道些什麼?

教學示例二

教師將捕鼠器放在演示桌上作教學示範後,再將捕鼠器分發給學童:

這是什麼東西?誰可以說說看?

誰可以說說看捕鼠器該如何正確使用呢?

親自操作看看……特別注意喔,你有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地方?你想要知道些什麼?


【協助學童獲取資料】

教學示例

教師分發「學習探究單」後,再引導學童利用「樹狀圖」寫出自己的想法:

想想看,在操弄捕鼠器的過程中,你有什麼想法出現?

邊操作邊想一想,你想研究哪些問題?





【鼓勵學童提出想法】

教學示例

教師可以請學童各組發表其想法,並將學童想研究的問題板書,再藉由概念圖(Concept Map)的方式引導學童逐步歸納問題,並確定課程探究的方向:

說說看,你想研究哪些問題?

想一想,這些問題有沒有相似的地方?該怎麼辦?

學童可能歸納出以下想法:

捕鼠器的運作機制是什麼?

如何讓捕鼠器的觸動機制更加靈敏?

如何自製簡易捕鼠器?

如何利用捕鼠器改裝製作成捕鼠器動力車,並讓車身移動?

如何增加捕鼠器動力車的速度?

如何增加捕鼠器動力車的續航能力?

如何加強捕鼠器動力車的爬坡能力?

【激勵學童推廣應用】

教學示例

教師順著學童所歸納出來的結論,提出底下問題,藉以承接下一個活動:

想想看,捕鼠器是由哪些部分組裝而成的?你怎麼知道的?

這些部分如何運作?你是怎麼知道的?



為避免坊間的捕鼠器對學童造成傷害,可參考附錄一事先進行改造。














可參考附錄二之學習探究單。

樹狀圖是一種擴散性的思考圖形組織體,類似樹枝形狀,由一個主題延伸發展至多個子題,也有人稱之為蜘蛛圖或是網狀圖。




可參考附錄三之學習探究概念圖。


(二)「捕鼠器大解剖」教學活動示例

  1. 教學重點:

    1. 對捕鼠器進行實物拆解,建構捕鼠器細部運作模型。

    2. 將拆解過後的捕鼠器進行組裝復原工作,瞭解各部相互搭配下的功能。

    3. 繪製「捕鼠器細部解析解說圖」

  2. 教學資源:

    1. 捕鼠器數個。

    2. 工具箱數個,外加手套、護目鏡……等裝備。

    3. 學習探究單(二)。

  3. 使用說明:

    1. 本活動為實作課程,建議安排60-80分鐘,讓學童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對捕鼠器進行拆解、組裝、繪圖等學習歷程。

    2. 活動進行中,務必指導學童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安全的維護手則。

    3. 本活動備有以下附錄,供教學時採用:

附錄四:學習探究單(二)

  1. 「捕鼠器大解剖」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童確定問題】

教學示例

教師承接上一個活動所提出的結論,提出底下問題:

想一想,捕鼠器是由哪些部分組裝而成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這些部分是如何運作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要如何證明你的想法呢?


【協助學童獲取資料】

教學示例

教師將捕鼠器、工具箱、手套、護目鏡、學習探究單分發給學童:

擬定拆解流程

捕鼠器是由哪些部分組裝而成的?請你設法一項一項的拆解下來。

拆解的過程中,哪一個部分應該第一個進行?那個部分可以最後再進行?誰先誰後,有沒有關係?

請小組討論,安排出你們的拆解流程後,實際動手做做看。

推測零件功能

這些拆下來的小東西有什麼功能?想一想,將小組討論出來的答案記錄在學習探究單上。

擬定組裝流程

你有沒有辦法將它們再組裝回去呢?該怎麼做?

請小組討論,安排出你們的組裝流程後,實際動手做做看。

驗證零件功能

每個小零件的功能都和你原先想的一樣嗎?你怎麼知道的?


【鼓勵學童提出想法】

教學示例

教師發下學習探究單,指導學童繪製「捕鼠器解析圖」,並邀請學童將之展示:

說說看,你想怎麼樣呈現這張解析圖?這樣子呈現別人看得懂嗎?

想一想,該由誰來繪製這張解析圖?其他人又該做什麼事情呢?要如何分配工作,才能將自己這組的能力展示出來?

說說看,經過拆解與組裝的過程,對於捕鼠器你知道了些什麼?


【激勵學童推廣應用】

教學示例

教師歸納總結學童發表出來的結論,提出底下問題,藉以承接下一個活動:

想想看,你已經知道捕鼠器運作的機制嗎?它是如何運作的?

有沒有辦法讓捕鼠器的感應更靈敏呢?要怎麼做呢?

如果要你做一台捕鼠器,你會怎做?要準備哪些東西?該注意哪些細節?












可參考附錄四之學習探究單。























可參考附錄四之學習探究單,並指導學童以該組之共識來完成解析圖。


(三)「自製簡易捕鼠器」教學活動示例

  1. 教學重點:

    1. 藉由繪製草圖、選材購買、製作組裝、測試以及修正的過程,察覺力的大小可由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的程度來度量;察覺物體受數個力的作用,仍可保持平衡;察覺利用簡單機械做事和傳送動力。

    2. 實際設計一個裝置來改善捕鼠器的觸動機制;或設計一個裝置來測量「力」與「位移」,並從中發現其關係。

    3. 探討影響捕鼠器功能的變因。

  2. 教學資源:

    1. 學童自備器材。

    2. 工具箱數個,外加手套、護目鏡……等裝備。

    3. 學習探究單(三)。

  3. 使用說明:

    1. 本活動為實作課程,建議安排80-120分鐘,而且上課時程應有所間隔,讓學童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將心中的作品藉由繪製草圖、選材購買、製作組裝、測試以及修正等學習歷程來學習。

    2. 在本活動中應鼓勵學童留下他製作與設計的學習歷程。

    3. 活動進行中,務必指導學童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安全的維護手則。

    4. 本活動備有以下附錄,供教學時採用:

附錄五:學習探究單(三)(內含設計草圖、工作分配表、工作計畫流程)

附錄六:同儕自評表(一)

  1. 「自製簡易捕鼠器」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童確定問題】

教學示例

教師承接上一個活動所提出的結論,提出底下問題:

想一想,捕鼠器是由哪些部分組裝而成的?它們各自有什麼功能?這些部分是如何運作的?

如果要你做一台捕鼠器,你會怎做?要準備哪些東西?該注意哪些細節?工作該怎麼分配呢?


【協助學童獲取資料】

教學示例

教師將工具箱、手套、護目鏡、學習探究單分發給學童,而學童自備器材:

繪製捕鼠器設計圖

捕鼠器是由哪些部分組裝而成的?你想如何設計你的捕鼠器?

設計圖該如何呈現才能協助你製作捕鼠器呢?

請小組討論後,實際動手做做看。

擬定工作分配表

想一想,有哪些事情要做?(該由誰來繪製這張設計圖?其他人又該做什麼事情呢?)要如何分配工作,才能將自己這組的能力展示出來?

擬定製作組裝流程

啊!這麼多工作要進行,想一想,哪一項工作要先做?哪一項工作可以慢一點做呢?

請小組討論,安排出你們的組裝流程後。


【鼓勵學童提出想法】

教學示例

教師指導學童繪製「捕鼠器設計草圖」、填寫「工作分配表」、「工作計畫流程」,並邀請學童將之展示:

說說看,你想怎麼樣呈現你們的工作計畫?這樣子呈現別人看得懂嗎?

說說看,你們的工作計畫。

各位同學想一想,他們所擬定的工作計畫,可行嗎?有什麼優點?或者是有什麼缺失是他們沒有想到的?


【激勵學童推廣應用】

教學示例

教師歸納總結學童發表出來的結論,提出底下問題,藉以承接下一個活動:

歸納與整理

將同學所給予的意見做歸納整理,取捨後執行。

測試及修正

每個小零件的功能都和你原先想的一樣嗎?你怎麼知道的?

想想看,你所製作的捕鼠器有辦法運作嗎?

有沒有辦法讓捕鼠器的感應更靈敏呢?要怎麼做呢?

進行「自製簡易捕鼠器觀摩博覽會」並展示操作。












可參考附錄五之學習探究單。


















可參考附錄五之學習探究單。也可以鼓勵學童自行製作表格或修改其展現方式。




可參考附錄六:同儕自評表。









可參考附錄五之學習探究單。



(四)「我的捕鼠器動力車」教學活動示例

  1. 教學重點:

    1. 實際將自己概念中的捕鼠器動力車繪製成草圖,再選材購買、製作組裝、測試以及修正,最後將之展示。

    2. 藉由捕鼠器動力車的製作,讓學童確實瞭解「力」可由簡單機械加以傳動的概念。

    3. 藉由捕鼠器動力車的製作,建構「力」的傳動模型。。

  2. 教學資源:

    1. 捕鼠器數個。

    2. 學童自備器材。

    3. 工具箱數個,外加手套、護目鏡……等裝備。

    4. 學習探究單(四)。

  3. 使用說明:

    1. 本活動為實作課程,建議安排120-160分鐘,而且上課時程應有所間隔,讓學童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將心中的作品藉由繪製草圖、選材購買、製作組裝、測試以及修正等學習歷程來學習。

    2. 在本活動中應鼓勵學童留下他製作與設計的學習歷程。

    3. 活動進行中,務必指導學童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安全的維護手則。

    4. 本活動備有以下附錄,供教學時採用:

附錄七:學習探究單(四)(內含設計草圖、工作分配表、工作計畫流程)

附錄八:同儕自評表(二)

附錄九:捕鼠器動力車製作方法

  1. 「我的捕鼠器動力車」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童確定問題】

教學示例

教師發下捕鼠器及相關器材、學習探究單,並提出底下問題:

想一想,如果要利用捕鼠器做一台「車車」,我們可以利用到捕鼠器的哪些地方?

哪些部位的功能是可以利用的?你為什麼這麼想?

動力來自於哪裡?怎麼用?

如果要你做一台捕鼠器動力車,你會怎做?要準備哪些東西?該注意哪些細節?工作該怎麼分配呢?


【協助學童獲取資料】

教學示例

教師適時指導學童「如何讓捕鼠器的彈簧回復力做適當的轉換與傳動」:

繪製捕鼠器動力車設計圖

捕鼠器動力車是由哪些部分組裝而成的?你想如何設計你的捕鼠器動力車?

要如何才能讓捕鼠器的彈簧回復力做適當的轉換與傳動,當作車車的動力呢?

如果你需要協助,你可以從哪些地方蒐集到相關的資料呢?

設計圖該如何呈現才能協助你製作捕鼠器動力車呢?

請小組討論後,實際動手做做看。

擬定工作分配表

想一想,有哪些事情要做?(該由誰來繪製這張設計圖?其他人又該做什麼事情呢?)要如何分配工作,才能將自己這組的能力展示出來?

擬定製作組裝流程

啊!這麼多工作要進行,想一想,哪一項工作要先做?哪一項工作可以慢一點做呢?

請小組討論,安排出你們的組裝流程後。


【鼓勵學童提出想法】

教學示例

教師指導學童繪製「捕鼠器動力車設計草圖」、填寫「工作分配表」、「工作計畫流程」,並邀請學童將之展示:

說說看,你想怎麼樣呈現你們的工作計畫?這樣子呈現別人看得懂嗎?

說說看,你們的工作計畫。

各位同學想一想,他們所擬定的工作計畫,可行嗎?有什麼優點?或者是有什麼缺失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力的轉換方式可行嗎?


【激勵學童推廣應用】

教學示例

教師歸納總結學童發表出來的結論,提出底下問題,藉以承接下一個活動:

歸納與整理

將同學所給予的意見做歸納整理,取捨後執行。

測試及修正

每個小零件的功能都和你原先想的一樣嗎?力的轉換方式可行嗎?和你原先想的一樣嗎?你怎麼知道的?

想想看,你所製作的捕鼠器動力車有辦法運作嗎?

想想看,要如何對捕鼠器動力車進行測試?要怎麼做呢?測試過程該注意哪些東西呢?

測試的結果要修正嗎?問題出在哪裡?怎麼修正?

進行「捕鼠器動力車觀摩博覽會」並展示操作,聽聽大家的意見。
















可參考附錄七之學習探究單。

如果學童無法想出適當的辦法,教師可參考附錄九之捕鼠器動力車製作方法並適時介紹之。


















可參考附錄七之學習探究單。也可以鼓勵學童自行製作表格或修改其展現方式。




可參考附錄八:同儕自評表。









可參考附錄七之學習探究單。









可參考附錄八:同儕自評表。




(五)「叫我第一名--捕鼠器動力車競賽」教學活動示例

  1. 教學重點:

    1. 利用自製的捕鼠器動力車進行競速、續航、爬坡三方面的競賽展示。

    2. 知道影響捕鼠器動力車速度、續航力、爬坡力的變因。

    3. 藉由上述三項競賽,讓學童瞭解變因對物理現象的影響及其關連性。

    4. 知道如何運用先備概念及所學概念,製作符合需求的捕鼠器動力車。

  2. 教學資源:

    1. 學童自製的捕鼠器動力車數輛。

    2. 學童自備器材。

    3. 工具箱數個,外加手套、護目鏡……等裝備。

    4. 學習探究單(五)。

  3. 使用說明:

    1. 本活動為實作課程,建議安排80-120分鐘,而且上課時程應有所間隔(間隔時程可以長一些,教師可先進行其他單元,再回頭進行此一活動),讓學童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將心中的作品藉由繪製草圖、選材購買、製作組裝、測試以及修正等學習歷程來學習。

    2. 在本活動中應鼓勵學童留下他製作與設計的學習歷程。

    3. 活動進行中,務必指導學童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安全的維護手則。

    4. 本活動備有以下附錄,供教學時採用:

附錄十:學習探究單(五)(內含設計草圖、工作分配表、工作計畫流程)

附錄十一:同儕自評表(三)

附錄十二:捕鼠器動力車競賽手冊

  1. 「叫我第一名--捕鼠器動力車競賽」教學活動示例

活動流程

說明

【協助學童確定問題】

教學示例

教師發下學習探究單及相關器材,並提出底下問題:

我們要進行一場「捕鼠器動力車競賽」。

想一想,要怎麼樣才能讓你的「車車」跑得更快?我們可以改裝捕鼠器動力車的哪些地方?

想一想,要怎麼樣才能讓你的「車車」跑得最遠?我們可以改裝捕鼠器動力車的哪些地方?

想一想,要怎麼樣才能讓你的「車車」成為爬坡高手?我們可以改裝捕鼠器動力車的哪些地方?


【協助學童獲取資料】

教學示例

教師適時指導學童「如何讓捕鼠器的彈簧回復力在不同變因下做適當的轉換與傳動」:

繪製捕鼠器動力車設計圖

如果你參加的是「競速」項目,那要如何才能讓捕鼠器的彈簧回復力做適當的轉換與傳動,當作車車的動力呢?如果你參加的是「續航」項目、「爬坡」項目的競賽呢?

如果你需要協助,你可以從哪些地方蒐集到相關的資料呢?

設計圖該如何呈現才能協助你製作捕鼠器動力車呢?

請小組討論後,實際動手做做看。

擬定工作分配表

想一想,有哪些事情要做?(該由誰來繪製這張設計圖?其他人又該做什麼事情呢?)要如何分配工作,才能將自己這組的能力展示出來?

擬定製作組裝流程

啊!這麼多工作要進行,想一想,哪一項工作要先做?哪一項工作可以慢一點做呢?

請小組討論,安排出你們的組裝流程後。


【鼓勵學童提出想法】

教學示例

教師指導學童繪製「捕鼠器動力車設計草圖」、填寫「工作分配表」、「工作計畫流程」,並邀請學童將之展示:

說說看,你想怎麼樣呈現你們的工作計畫?這樣子呈現別人看得懂嗎?

說說看,你們的工作計畫。

各位同學想一想,他們所擬定的工作計畫,可行嗎?有什麼優點?或者是有什麼缺失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力的轉換方式可行嗎?


【激勵學童推廣應用】

教學示例

教師歸納總結學童發表出來的結論,提出底下問題,藉以承接下一個活動:

歸納與整理

將同學所給予的意見做歸納整理,取捨後執行。

測試及修正

每個小零件的功能都和你原先想的一樣嗎?力的轉換方式可行嗎?和你原先想的一樣嗎?你怎麼知道的?

想想看,你所製作的捕鼠器動力車有辦法運作嗎?

想想看,要如何對捕鼠器動力車進行測試?要怎麼做呢?測試過程該注意哪些東西呢?

測試的結果要修正嗎?問題出在哪裡?怎麼修正?

捕鼠器動力車競賽:

進行「捕鼠器動力車競賽」。

別人是怎做的?他們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有什麼不同?

如何從競賽中學得別人的長處呢?

捕鼠器動力車製作歷程觀摩回顧:

做一本小書,展示你辛苦的學習歷程。
















可參考附錄十之學習探究單。























可參考附錄十之學習探究單。也可以鼓勵學童自行製作表格或修改其展現方式。



可參考附錄十一:同儕自評表。









可參考附錄十之學習探究單。









可參考附錄十二:同儕自評表。


三、學習手冊

(待開發)


四、附錄

(待開發)

3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