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离现在 1
年 5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表 7-3 特殊教育班級課程計畫-彩虹班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語文
(國語融入
本土語)
彩虹一班
(低年級)6 節
(中、高年級)5 節
虞崇新、孫詩涵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8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組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4-I-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高組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I-3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
5-I-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5-I-7 運用簡單的預測、推論等策略,找出句子和段落明示的因果關係,理解
文本內容。
本土語
1-Ⅰ-2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閩南語語句並掌握重點。
1-Ⅰ-4 能從聆聽中建立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學習內容
低組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高組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4 常用字部首的表義(分類)功能。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Be-I-1 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法。
本土語
Bb-Ⅰ-2 學校生活。
Bb-Ⅰ-1 家庭生活。
Bg-Ⅰ-2 口語表達。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高組
能在小組課程中,透過多媒體教材、自編文本、字圖卡、繪本等媒材以聆聽、
閱讀、口說、書寫、操作教具及遊戲等方式,學習日常生活常識與詞彙語句的
使用,進而應用在日常溝通表達、生活適應與解決問題中。
中組
能在小組互動課程中,透過多媒體教材、自編文本、字圖卡、繪本等媒材以聆
聽、閱讀、指認字圖卡、描寫、操作教具及遊戲等方式,學習日常生活常識與
詞彙語句的使用,進而應用在日常溝通表達、生活適應與解決問題中。
低組
能在小組互動課程中,透過多媒體教材、自編文本、字圖卡、繪本等媒材以聆
聽、指認圖卡、操作教具及遊戲等方式,學習日常生活常識與詞彙語句的理解,
進而使用溝通輔具應用在日常溝通表達與生活適應中。
本土語
1.能夠說出簡單的招呼語。
2.能認讀課文中的重要語詞。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認識同學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
驗相關的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
指出或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
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
式,進行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
說出或指出答案
1
2
3
4
安全意識-
交通工具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
驗相關的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
指出或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
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
進行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
說出或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
語詞或相關問題的選答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
語詞或相關問題的選答
3
4
5
6
認識秋天
節慶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
驗相關的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
指出或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
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
式,進行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
說出或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
語詞或相關問題的選答
5
6
7
8
安全意識-
保護身體
居家校園
安全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
驗相關的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
指出或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
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
進行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
說出或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
語詞或相關問題的選答
7
8
9
10
認識基隆
景點名產
中山區
安樂區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
驗相關的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
指出或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
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
式,進行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
說出或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
語詞或相關問題的選答
9
10
11
12
認識基隆
景點名產
信義區
七堵區
暖暖區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
驗相關的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
指出或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
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
進行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
說出或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
語詞或相關問題的選答
11
12
13
14
認識基隆
景點名產
仁愛區
中正區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
驗相關的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
指出或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
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
式,進行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
說出或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
語詞或相關問題的選答
13
14
15
16
17
我會幫忙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
驗相關的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
指出或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
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
進行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
說出或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
語詞或相關問題的選答
15
16
17
18
19
20
歲末寒冬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
驗相關的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
指出或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
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
式,進行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
說出或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
語詞或相關問題的選答
18
19
20
安全意識-
旅遊
爬山
水域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
驗相關的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
指出或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
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
進行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
說出或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
語詞或相關問題的選答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語文
(英語)
中、高年級
(中年級)1 節
(高年級)2 節
孫詩涵
教學人數
低組: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6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中年級
1-Ⅱ-1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3-Ⅱ-1 能辨識 26 個印刷體大小寫字母。
1-Ⅱ-7 能聽懂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1-Ⅱ-9 能聽懂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1-Ⅱ-10 能聽懂簡易句型的句子。
2-Ⅱ-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2-Ⅱ-3 能說出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2-Ⅱ-5 能使用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6-Ⅱ-1 能專注於教師的說明與演示。
6-Ⅱ-2 積極參與各種課堂建議活動。
6-Ⅱ-3 樂於回答教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8-Ⅱ-2 能了解課堂中所介紹的國內主要節慶習俗。
高年級
4-Ⅱ-1 能書寫 26 個印刷體大小寫字母。
4-Ⅱ-3 能臨摹抄寫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4-Ⅱ-4 能臨摹抄寫課堂中所學的句子。
6-Ⅱ-2 積極參與各種課堂建議活動。
6-Ⅱ-3 樂於回答教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6-Ⅱ-4 認真完成教師交代的作業。
6-Ⅱ-1 能專注於教師的說明與演示。
8-Ⅱ-3 能了解課堂中所介紹的國外主要節慶習俗。
學習內容
中年級
Aa-Ⅱ-1 字母名稱。
Aa-Ⅱ-2 印刷體大小寫字母的辨識及書寫。
Ac-Ⅱ-1 簡易的教室用語。
Ac-Ⅱ-2 簡易的生活用語。
Ac-Ⅱ-3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
B-Ⅱ-1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C-Ⅱ-2 國內外主要節慶習俗。
Ae-Ⅲ-1 簡易歌謠、韻文、短文、故事及短劇。
高年級
Ac-Ⅱ-3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
B-Ⅱ-1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Ae-Ⅲ-1 簡易歌謠、韻文、短文、故事及短劇。
Ad-Ⅲ-2 簡易、常用的句型結構
C-Ⅲ-1 國內(外)招呼方式。
Ac-IV-3 常見的生活用語。
C-IV-1 國內外節慶習俗。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低組
1.能模仿教師念出英文字母或單字
2.能聽懂簡單英文指令或生活用語
3.能跟著英文歌曲的音樂擺動身體
中組
1.能指認/描寫或聽寫英文字母
2.能仿說教師唸讀的英文單字/簡易片語或簡單句子
3.能聽英文單字指認出相配的圖畫
4.能跟著音樂哼唱英文歌曲
高組
1.能說出自己英文名字
2.能在三格線上寫出英文字母 Aa-Zz
3.能抄寫英文句子並複誦
4.能跟著教師仿說出每課目標句型
5.能說出單字並背出來
6.能聽英文單字指認出相配的圖畫
7.能根據情境說出基本片語
8.能跟著音樂哼唱英文歌曲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認識 ABC
1.認識英文字母 Aa-Dd
2.認讀以 A-D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A-D 的自然發
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知道自己的英文名字
1
2
3
4
認識 ABC
、
認識
交通工具
1.認識英文字母 Ss、Tt
2.認讀以 S-T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S-T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0~12
5.學唱 abc 字母歌、Hello 兒歌
6.能說出或聽懂交通工具的英
文單字
7.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
句
3
4
5
6
7
認識 ABC
、
認識氣候
與節慶
1.認識英文字母 Ee-Hh
2.認讀以 E-H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E-H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與氣候(秋天)相關的
英文單字
7.能說出與節慶(中秋節、教師
節)相關的英文單字
5
6
7
8
認識 ABC
、
認識身體
1.認識英文字母 Uu、Vv
2.認讀以 U-V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U-V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3~15
5.學唱 abc 字母歌、Hello song
6.能說出或聽懂交通工具的英
文單字
7.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
句
7
8
9
10
認識 ABC
、
認識基隆
行政區
1.認識英文字母 Ii-Kk
2.認讀以 I-K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I-K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或聽懂與基隆行政區
(安樂區、中山區)相關的英文
單字-Keelung、school、
station……
9
10
11
12
認識 ABC
、
認識基隆
行政區
1.認識英文字母 Ww-Xx
2.認讀以 W-X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W-X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6~18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或聽懂與基隆行政區
(七堵區、暖暖區、信義區)相關
的英文單字 -Keelung 、food 、
park、station ……
11
12
13
14
15
認識 ABC
、
認識基隆
行政區
1.認識英文字母 Ll-Oo
2.認讀以 L-O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L-O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或聽懂與基隆行政區
(仁愛區、中正區)相關的英文
單 字 -Keelung 、 food 、 night
market ……
13
14
15
16
認識 ABC
、
認識學校
1.認識英文字母 Yy、Zz
2.認讀以 Y-Z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Y-Z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9~20
5.能說出或聽懂與學校相關的
英文單字
6.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
句
7.能仿說”It’s a ______.的
答句
16
17
18
19
20
認識 ABC
、
認識氣候
與節慶
1.認識英文字母 Pp-Rr
2.認讀以 P-R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P-R 的自然發音
4.能說出與氣候(冬天)相關的
英文單字
5.能說出與節慶(聖誕節、元
旦 ) 相 關 的 英 文 單 字 或 句 子 -
Merry Christmas!
Happy New Year!
17
18
19
20
認識 ABC
、
認識
戶外活動
1.認識英文字母 Aa-Zz
2.認讀以 A-Z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A-Z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20
5.學唱 abc 字母歌
5.能說出或聽懂與戶外活動相
關的英文單字
6.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
句
7.能仿說”It’s a ______.的
答句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數學
彩虹一班
4 節
虞崇新、孫詩涵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8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組
n-Ⅰ-1 理解 2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Ⅰ-7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長短。
n-Ⅰ-9-2 認識簡單時刻:整點。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形體。
d-Ⅰ-1 認識分類的模式。
n-Ⅱ-1-2 理解 1 到 100 的數和位值結構。
高組
n-Ⅰ-2 能做 20 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n-Ⅰ-3-1 能做總和 20 以內的加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n-Ⅰ-3-2 能做被減數 20 以內的減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n-Ⅰ-5 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加減法一步驟應用問題。
n-Ⅰ-9-1 認識時間單位:星期、時。
r-Ⅰ-1 認識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
n-Ⅱ-1 理解 10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及加減法的運算。
n-Ⅱ-4 應用加減計算或估算解決 100 元以內的日常生活問題。
n-Ⅱ-10-1 認識時間單位:月、日。
n-Ⅱ-10-2 認識簡單時刻:半點。
d-Ⅱ-1-1 報讀日常生活中的一維表格。
d-Ⅱ-1-2 報讀日常生活中的二維表格。
n-Ⅲ-1 理解 50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及加減法的運算。
n-Ⅲ-8 應用加減法和估算解決 500 元以內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n-Ⅲ-10 使用計算機做加減運算。
n-Ⅲ-12-1 認識時間單位:年、分。
n-Ⅲ-12-2 認識時刻:幾點幾分
學習內容
低組
N-1-1 1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N-1-4 日常生活中 1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1-5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S-1-2 基本幾何形體的操作活動(三角形、四邊形、圓形)。
D-1-1-1 基本顏色的分類,如:紅、黃、藍、綠色等。
D-1-1-2 基本圖形的分類,如:三角形、四邊形、圓形等。
D-1-1-3 錢幣的分類,如:1 元、5 元、10 元等。
N-2-1 2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位值。
N-2-5 日常生活中 2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2-12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之容量、重量與面積比較的操作活動。
N-2-13 日常生活中整點鐘的認識與應用。
N-2-14 日常生活中例行活動之時間用語,如: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日」
各做什麼活動。
S-2-1 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R-2-1-2 用實物排列比較數的大小。
N-3-1 5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N-3-1-6 日常生活中 5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3-3-1 兩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3-3 十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4-1 100 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位值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高組
N-1-2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加法計算與應用。
N-1-3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減法計算與應用。
N-1-5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N-1-6-1 日常生活中的例行活動之一天的時間用語「早上」
、
「中午」
、
「下午」
和「晚上」各做什麼活動。
N-1-6-2 日常生活中的時間用語「明天」
、
「今天」
、
「昨天」
。
R-1-1 算式與符號: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R-1-1-1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加法算式。
R-1-1-2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減法算式,
D-1-1 簡單分類: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呈現日常生活物品。
N-2-2 日常生活中總和 20 以內的加法計算與應用。
N-2-3 日常生活中被減數 20 以內的減法計算與應用。
N-2-5-5 日常生活中運用總和 20 以內的加法進行購物。
N-2-5-6 日常生活中運用被減數 20 以內的減法進行購物。
N-2-8 日常生活中 20 以內一步驟加、減法之應用。
N-2-12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之容量、重量與面積比較的操作活動。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置認識「幾時幾
分」
。
N-2-14 日常生活中例行活動之時間用語,如: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日」
各做什麼活動。
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以操作活動為主。進行辨認與描述之活動。藉由實際
物體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
,並連結幾何概念(如長、
短、大、小等)
。
S-2-5 面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
R-2-1-2 用實物排列比較數的大小。
R-2-1-3 透過直尺比較數的大小。
R-2-1-4 直接比較數字的大小。
R-2-2 兩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
R-2-4 兩數相減,被減數與減數不可互逆的關係。
D-2-1 分類與呈現: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記錄、呈現資料、生活物
件或幾何形體。討論分類之中還可以再分類的情況。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2-3 日常生活中 5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N-3-3-1 兩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3-2 五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3-3 十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17 日常生活中重要節慶或活動的日期。
D-3-1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表
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N-4-1-3 位值:
「個位」
、
「十位」
、
「百位」
。
N-4-1-5 100 元以內錢幣的認識與數算。
N-4-1-6 日常生活中 100 元以內購物活動。
N-4-4-1 日常生活中總和 100 以內的進位加法活動。
N-4-4-2 日常生活中被減數 100 以內的退位減法活動。
N-4-3-3 日常生活中 10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N-4-8-2 使用數線比較 100 以內的數的大小。
N-4-9-1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長度單位:公分。
N-4-13 日常生活中半點鐘的認識與應用。
D-4-1-1 日常生活中一維表格的報讀,如:早餐價目表、電視時刻表、公車時
刻表、飲料價目表、氣象溫度表、掃地工作表。
D-4-1-2 日常生活中二維表格的報讀,如:日課表、食品價目表、掃地工作表、
月曆。
N-5-1 200 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N-5-1-4 日常生活中 200 以內的購物活動。
N-5-3 十的倍數計數,如:能 10 個一數,數 200 以內的錢幣。
N-5-11-3 日常生活中 20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N-5-14-1 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實測:公分。
N-5-16-1 日常生活中之時鐘一大格 5 分鐘。
N-5-16-2 日常生活中之幾點幾分。
N-6-1 500 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N-6-1-3 500 元以內錢幣的認識與數算。
N-6-1-4 日常生活中 500 以內購物活動。
N-6-6-1 使用計算機做加法的運算。
N-6-6-2 使用計算機做減法的運算。
N-6-7 日常生活中時間的應用:年、月、日。
N-6-7-1 一年十二個月。
N-6-7-2 幾年幾月幾日。
N-6-9-3 日常生活中 50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低組
1.在課堂活動中,透過實作、感官體驗、觀察與模仿,理解 100 以內的數字相
關概念,包括:唱數、描寫數字、數字配對,數量、點數、數序,並應用於日常
生活中
2.在課堂活動中,能透過感官體驗、操作、作業單練習等方式,認識常用的硬
幣/紙鈔,並應用在日常生活及日常購物活動中。。
3.在情境中,運用 10 元硬幣,透過聆聽、口說的方式,理解 10 個 1 數的規則,
背誦或複誦 1~100 的 10 個一數,並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4.在課堂上,透過感官體驗、實作等方式,認識常見的數學概念,包括:形狀、
大小、配對、分類,並應用於生活中。
5.在課堂活動中,透過聆聽、模仿、操作等方式,認識簡單的日曆、月曆概念。
6.在課堂活動中,透過實作,建立時間的概念,並培養守時且規律的生活習慣。
高組
1.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等方式,
建立 500 以內的數量概念,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2.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等方式,
建立 500 以內的幣值概念,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3.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等方式,
了解加法與減法意義,並且能透過數數或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4.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觀察
等式,認識常見的數學概念,包括:形狀、大小、長短、輕重、配對、分類,並
應用於生活中。
5.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等方式,認識月曆、
日曆與時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教
學
與
評
量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具體教具、實物操作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說
明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3
4
5
數與量
低組
1.認識數字 1-20(唱數、指認、
點數)
2.描寫數字 1-20
3.數字排序 1-20
4. 10 以內數量配對操作練習
(點數、配對、拿取)。
5.精細動作操作練習(手指運
用、雙手做事、簡單運筆和塗
色)
高組
1.認識 500/1000 以內的數字
(聽說讀寫)
2.認識位值單位「個位」、「十
位」、「百位」、「千位」
3.能進行 2 個、5 個、10 個一
數。
4. 1000 以內的數量概念:認
讀、命名、書寫、填空
5.能進行 500/1000 以內的數字
大小比較
1
2
3
4
時間
低組
1.能以日常生活作息說出早上、
晚上
2.認識鐘面、時針、分針
3.認識整點
4.認識電子時鐘
高組
1.能以日常生活作息說出早上、
中午、晚上
2.認識鐘面、時針、分針
3.認識整點與半點
4.認識與報讀電子時鐘
5.可以用 5 個一數的方式報讀鐘
面上幾時幾刻
5
6
7
8
幾月幾日
星期幾
低組
1.練習撕日曆
2.認識星期一~日
3.會唸讀/背誦星期一~日
4.練習說日期:主動說/接續說/
仿說
5.練習看日曆:指出日期、跟著
說
高組
1.認識年、月、日
2.可以說出今天的日期(幾月幾
日星期幾)
3.認識星期,知道一星期有七天
4.認識星期六日;認識紅色日期
的意思-放假
5.能閱讀日曆,從日曆中找出相
關資訊回答問題
6.能閱讀月曆,從月曆中找出相
關資訊回答問題
7.指認日曆/月曆中的年、月、日
8.能在月曆中找出特定日期與
節慶
9.認識昨天、今天、明天
6
7
8
9
10
分類
與記錄
認識表格
低組
1.顏色分類配對練習
2.能夠辨認和說出顏色
3.能使用指定顏色的蠟筆塗色
高組
1.能將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2.能透過畫圈的方式記錄數量
到表格中
3.能閱讀表格中的資訊,回答
問題
4.認識一維表格、二維表格
5.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
6.由日常生活中的一維表格、
二維表格獲取訊息
9
10
11
12
分一分
與
減法
低組
1.認識數字 51-100(唱數、指認、
點數)
2.描寫數字 1-100
3.數字排序 1-100
4.認識 10 以內的分與合
5.能做 20 以內的 2 個一數
6.能做 100 以內的 10 個一數
高組
1.可以利用手指或是實物點數
做出 20 以內的減法計算
2.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
書寫進行一位數與一位數的減
法計算、應用題列式
3.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
書寫進行二位數與一位數的減
法計算、應用題列式
4.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
書寫進行二位數與二位數的減
法計算、應用題列式
11
12
13
14
15
合成
與
加法
低組
1.認識數字 21-50(唱數、指認、
點數)
2.描寫數字 1-50
3.數字排序 1-50
4. 20 以內數量配對操作練習
(點數、配對、拿取)。
5.認識 5 以內的分與合
高組
1.可以利用心算、手指或是實
物點數做出 20 以內的加法計算
2.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
式書寫進行一位數與一位數的
加法計算、應用題列式
3.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
式書寫進行二位數與一位數的
加法計算、應用題列式
4.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
式書寫進行二位數與二位數的
加法計算、應用題列式
13
14
15
16
超級
比一比
低組
1.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大或
小
2.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多或
少
3.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長或
短
高組
1.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高或
矮
2.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輕或
重
3.能在實際操作下,能進行多和
少的比較
16
17
18
19
20
錢幣
低組
1.認識 1 元、10 元、50 元:辨
識、分類、配對
2.以 1 元硬幣,進行 20 以內的
點數
3.以 10 元硬幣,進行 50 以內
的點數
4.能用 1 元和 10 元錢幣購買 50
元以內的商品
高組
1.認識不同錢幣和鈔票的幣值
2.能點數或拿出 100 元以內的
幣值
3.以 100 元鈔票進行 1000 元以
17
18
19
20
認識形狀
顏色
與方向
低組
1.顏色配對操作練習
2.透過 2 選一方式,能指認出指
定顏色
3.能握著指定顏色蠟筆塗滿方
格
4.形狀配對操作練習(○△□)
5.透過 2 選一方式,能指認出指
定形狀(○△□)
6.能將形狀圖案(○△□)塗滿
顏色
高組
1.能根據不同形狀的特徵,辨
認、說出、分類常見形狀
內的點數與拿取
4.能點數或拿出 1000 元以內的
幣值
5.錢幣夠不夠概念
6.判讀價目表
2.認識至少十種常見顏色
3.能辨識基本方位,如:上下、前
後、左右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低年級)
社會(中高年級)
全班
(低年級)2 節
(中、高年級)3 節
孫詩涵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8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人權
□
海洋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1-Ⅰ-2 透過班級、學校、家庭、文化等活動,知道每個人的異同。
1-Ⅰ-4 知道環境及其變化所造成的危險,選擇合適的應變方法以確保自己的
安全。
2-Ⅰ-1 運用感官知覺探索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等環境。
3-Ⅰ-1 願意參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心。
6-Ⅰ-3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規範與禮儀並能遵守。
7-Ⅰ-2 傾聽他人的想法,並嘗試去理解他人的意見。
中年級
1a-Ⅱ-1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環境的位置與範圍。
2b-Ⅱ-2 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3a-Ⅱ-1 透過日常觀察,提出對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感興趣的
事物與活動。
3c-Ⅱ-1 聆聽他人意見。
高年級
1a-Ⅲ-1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環境的位置與範圍。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並尊重其多樣性。
3a-Ⅲ-1 透過日常觀察,提出對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感興趣的
事物與活動。
3c-Ⅲ-1 聆聽他人意見,並能表達自己的看法。
學習內容
低年級
D-Ⅰ-1 自我與重要他人關係的認識。
D-Ⅰ-3 重要他人指令的聆聽與回應。
E-Ⅰ-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Ⅰ-2 生活規範的實踐。
中年級
Aa-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與責
任。
Aa-Ⅱ-2 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理解並尊重不同群體(可包
括年齡、性別、族群與身心條件等)文化。
Ab-Ⅱ-1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生活方式、自然與人文環境的
認識。
Ac-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可包括隱
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與責任(可包括遵守規範、尊重他人等)
。
Ac-Ⅱ-2 遇到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可包
括隱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受損時,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道。
Ba-Ⅱ-1 個人對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事物的認識與感受。
Bc-Ⅱ-1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不同的節慶與風俗習慣。
Bc-Ⅱ-2 家庭成員的組成。
高年級
Aa-Ⅲ-2 規範(可包括習俗、道德、宗教、法律等)能導引個人在家庭、學
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合宜的行為。
Aa-Ⅲ-4 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活動中能遵守社會規範,合宜
溝通及相互尊重。
Ab-Ⅲ-1 臺灣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Ab-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的交通運輸與生活方式的關聯。
Ac-Ⅲ-1 個人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例如:隱
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與責任(例如:遵守規範、尊重他人等)
。
Ac-Ⅲ-3 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常見的行政單位(例如:派出所、消防隊)。
Ba-Ⅲ-1 個人對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事物的認識與感受。
Bc-Ⅲ-1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不同的節慶與風俗習慣。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低組-低年級
1.能遵守班級上課的秩序
2.能將物品物歸原位
高組-低年級
1.能說出班級的成員
2.能遵守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的規範
3.能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
4.能了解學校生活的作息
5.能說出自己家庭的成員
低組-中、高年級
1.能遵守班級上課的秩序
2.能將物品物歸原位
3.能認出班級的成員
4.能了解學校生活的作息
5.能認出自己的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
6.能認出自己家庭的成員
7.能認出生活中(學校/家中/浴室/山中/水域)的危險情境
高組-中、高年級
1.能說出班級的成員及特徵
2.能遵守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的規範
3.能說出自己的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
4.能了解學校生活的作息
5.能說出自己家族的成員
6.能說出生活環境(校園各地/公共資源)的功能
7.能說出基隆的特色
8.能說出新年的習俗
9.能說出遇到困難的解決方法
10.能說出生活中(學校/家中/浴室/山中/水域)的危險情境
11.能說出保護自己的方法
12.能模擬搭公車的步驟
教
學
與
評
量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說
明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
(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新一年的
班級生活
1.認識老師和同學
2.認識新的年級
3.認識新學期新的生活作息
(上學時間半天整天)
4.了解班上的班級規定
5.認識自己的負責任務
※配合國語單元、數學單元
1
2
3
4
出門
好方便
1.認識交通工具
2.認識搭乘交通工具的規則
(搭乘地點/注意事項)
3.認識時刻表
4.了解搭乘公車的方法、步驟
5.認識博愛座
6.認識過馬路的安全
7.紅綠燈的號誌辨別
※配合國語單元
3
4
5
6
我的校園
1.認識學校各處室的位置
(保健室/操場/活動中心)
2.認識學校各處室的作用
3.認識學校各地要遵守的規則
(圖書館/遊樂場)
4.認識學校的危險情境
5
6
7
8
我會保護
自己
1.了解與同學相處的身體距離
2.認識家中的危險情境
3.認識浴室的危險情境
4.了解用電器用品的注意事項
※配合國語單元
7
8
9
10
我的居住
環境
1.認識自己居住的地區
(安樂區/中山區)
2.認識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商家
(便利商店/藥店/診所……)
3.認識基隆景點
4.認識基隆的娛樂活動
5.認識基隆的特產
6.認識基隆的天氣
※配合國語單元
9
10
11
12
我居住的
城市 2
1.認識基隆的分區
(七堵區/暖暖區/信義區)
2.認識基隆景點
3.認識基隆的娛樂活動
4.認識基隆的特產
※配合國語單元
13
14
15
16
社區的
公共資源
1.認識基隆市的公共資源
2.認識基隆的公共場所
3.認識公共場所的功能
4.認識使用公共資源的規範
5.了解保護公共資源的方法
6.認識自己的權利
(愛心卡/學生卡)
11
12
13
14
我居住的
城市 1
1.認識基隆的分區
(仁愛區/中正區)
2.認識基隆景點
3.認識基隆的娛樂活動
4.認識基隆的特產
※配合國語單元
17
18
19
20
我會安全
出去玩
1.認識旅客服務中心(服務台)
2.了解出門遇到困難時該怎麼
求助(迷路/受傷)
3.了解出去玩的注意事項
4.認識山中的危險情境
5.認識水域的危險情境
※配合國語單元
15
16
17
18
19
迎接新年
1.認識耶誕節
2.認識農曆新年
3.認識基隆迎接新年的活動
4.認識家族成員
5.認識吉祥話
20
總複習 期末總複習、評量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自然
全班
(低年級)2 節
(中、高年級)3 節
虞崇新
教學人數
低組: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6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中年級
tc-Ⅱ-1 能簡單分辨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tm-Ⅱ-1 能經由觀察自然界現象之間的關係,理解簡單的概念,進而與其生活
經驗連結。
ai-Ⅱ-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以成品來表現自己構想的樂趣。
pe-Ⅱ-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
並能觀察。
高年級
tm-Ⅲ-1 能經由觀察及實驗等歷程,探索自然界現象之間的關係,建立簡單的
概念模型,並理解到有不同模型的存在。
pe-Ⅲ-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進行客觀的質性觀察。
ai-Ⅲ-2 透過成功的科學探索經驗, 感受自然科學學習的樂趣。
學習內容
中年級
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同類別動物之各
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b-Ⅱ-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INd-Ⅱ-4 空氣流動產生風。
INd-Ⅱ-6 一年四季氣溫會有所變化,天氣也會有所不同。氣象報告可以讓我
們知 道天氣的可能變化。
INd-Ⅱ-7 天氣預報常用雨量、溫度、風向、風速等資料來表達天氣狀態,這
些資料可以使用適當儀器測得。
INe-Ⅱ-5 生活周遭有各種的聲音;物體振動會產生聲音,聲音可以透過固
體、液體、氣體傳播。不同的動物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並且作為溝通的方
式。
INf-Ⅱ-4 季節的變化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INf-Ⅱ-6 地震會造成嚴重的災害,平時的準備與防震能降低損害。
高年級
INb-Ⅲ-6 動物的形態特徵與行為相關,動物身體的構造不同,有不同的運動
方式。
INb-Ⅲ-7 植物各部位的構造和所具有的功能有關,有些植物產生特化的構造
以適應環境。
INd-Ⅲ-6 生物種類具有多樣性; 生物生存的環境亦具有多樣性。
INd-Ⅲ-7 天氣圖上用高、低氣 壓、鋒面、颱風等符號來表示天氣現象,並認
識其天氣變化。
INe-Ⅲ-6 聲音有大小、高低與音色等不同性質,生活中聲音有樂音與噪音之
分,噪音可以防治。
INf-Ⅲ-5 臺灣的主要天然災害之認識及防災避難。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低組-中、高年級
在課堂中,部分口語與肢體引導下,透過多感官體驗、觀察、實作:
1.觀察日常生活中風造成的現象
2.製作玩具、樂器與正確操作玩具、樂器
3.聽懂並說出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動物叫聲/樂器聲
4.指認動物的身體部位
5.能使用合宜的方式觀察動物
6.指認植物的根、莖、葉、花朵、果實
7.能說出植物生長的基本條件
8.操作種植工具種植蔬菜
9.定期觀察並指認蔬菜的生長變化
10.觀察或觀看圖片,說出天氣狀況
11.能說出天氣預報上的天氣圖示所代表的天氣狀況
12.能說出季節與溫度變化對穿著的影響
13.能說出常見的天氣災害(颱風、梅雨)
14.能說出防範天氣災害的方法
高組-中、高年級
在課堂中,透過多感官體驗、觀察、實作:
1.說出風力大小及判讀風向
2.能藉由觀察玩具現象,觀測風力大小、風向變化
3.說出音量大小(分貝),及分辨噪音與音色
4.說出動物的身體構造與功能
5.說出動物身體功能及應對的生存方法
6.能以合適的方式觀察動物與植物
7.指認植物的根、莖、葉、花朵、果實
8.說出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9.說出不同環境下植物生長的特徵
10.操作種植工具種植蔬菜
11.定期觀察並說出植物生長情形
12.能使用溫度計等儀器判讀氣溫
13.能看懂天氣預報(天氣狀況、降雨機率、氣溫變化、紫外線指數等)
14.能說出四季應對的天氣狀況、穿著、飲食
15.能說出天氣災害對生活的影響
16.能說出防範天氣災害的方法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
(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3
4
5
6
7
尋找
風朋友
1.觀察生活中風造成的現象與
變化
2.觀測風力
3.風力玩具製作:風車
(藉由遊戲觀測風力大小)
4.觀測風向
5.玩具製作:紙飛機
(藉由遊戲觀測風力及風向)
6.認識風在生活上的應用(風
帆、風力發電)
1
2
3
4
5
6
7
植物
大發現
1.校園植物放大鏡:認識觀察及
愛護植物的方法,實際探尋校園
中的植物
2.認識植物的根
3.認識植物的莖
4.認識植物的葉
5.認識植物的花朵、果實
7.認識植物生長的條件
8.認識不同環境的植物
8
9
10
11
12
13
14
聲音
真奇妙
1.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知道生活中常見聲音及其意
義,如:鬧鐘聲、救護車聲、
上課鐘聲)
2.動物的聲音
3.認識振動產生聲音的例子
(鈴鼓、三角鐵)
4.簡單樂器製作、敲奏
5.聲音傳播的介質
6.辨識音量、音色
8
9
10
11
12
13
14
我是
小農夫
1.我是小農夫:準備種植的材料
和工具
2.我是小農夫:種植技巧(播種、
挖土、澆水)
3.植物的一生:觀察蔬菜生長情
形
4.我是小農夫:採收蔬菜與愛惜
蔬果
15
16
17
18
19
20
天氣
停看聽
1.認識生活中常見天氣現象
2.觀測天氣、氣溫
3.我會看天氣預報
4.季節與生活(氣溫、穿著、飲
食)
5.認識天氣災害
6.認識防範天氣災害的方法
15
16
17
18
19
20
動物王國
1.發現生活中的動物
2.認識動物的身體
3.認識動物的身體構造與功能
4.認識動物的生存方法
5.觀察與愛護動物的方法
6.校園動物偵查員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藝術(音樂)
中、高年級
1 節
虞崇新
教學人數
低組: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6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中年級
1-Ⅱ-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基本技巧。
1-Ⅱ-8 能結合不同的媒材進行表演。
2-Ⅱ-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2-Ⅱ-3 能欣賞同儕的表演。
3-Ⅱ-1 能參與學校與社區中的音樂活動,並展現聆賞的合宜行為。
高年級
1-Ⅲ-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進行歌唱及演奏,以表達情感。
2-Ⅲ-1 能使用語言、圖片或肢體動作,說明音樂作品的內容,以分享美感經驗。
2-Ⅲ-3 能與他人分享觀賞表演藝術的感想。
2-Ⅲ-5 能欣賞不同的藝術與文化。
1-Ⅲ-5 能探索並使用音樂元素,進行簡易創作,表達自我的思想與情感。
學習內容
中年級
音 E-Ⅱ-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表 E-Ⅱ-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音 A-Ⅱ-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 E-Ⅱ-3 跟隨伴唱帶唱歌。
音 P-Ⅱ-2 常見音樂與生活,如:生日快樂歌、聖誕歌曲、畢業歌曲等。
表 P-Ⅱ-2 學校與社區中常見的表演藝術活動。
高年級
音 P-Ⅲ-1 班級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音 P-Ⅲ-2 學校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音 E-Ⅲ-2 簡易樂器的分類與基礎演奏技巧。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能在課堂活動與生活情境中,在引導與提示下藉由肢體動作、模仿音樂情境
等方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2.能在課堂活動與生活情境中,在引導與操作下透過人聲、樂器來體驗多樣化
的音色與旋律,進而體驗各國文化的音樂風情。
3.在課堂活動,透過實際操作樂器與動作模仿,提升手部精細動作及肢體動作
協調能力,並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
4.在課堂活動,透過團體音樂遊戲與創作,感受音樂的律動,並運用於日常生
活當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3
4
5
海底
總動員
1.樂器使用:手搖鈴、鈴鼓
2.律動遊戲:白浪濤濤(彈性布
彈球遊戲)
3.音樂歌曲:釣魚記/小青蛙
1
2
3
4
5
春天的
樂章
1.樂器使用:手搖鈴、沙鈴
2.律動遊戲:梅花梅花幾月開
3.音樂歌曲:心花開
6
7
8
9
10
繽紛大地
1.樂器使用:手鼓、響棒
2.律動遊戲:滾球大遊行
3.音樂歌曲:小小世界真美妙
6
7
8
9
10
我愛
我的家
1.樂器使用:響棒、蛋沙鈴
2.律動遊戲:123 木頭人
3.音樂歌曲:溫暖的家庭
11
12
13
14
15
音樂
魔法師
1.樂器使用:手鼓、拍鐘
2.律動遊戲:聽聲音找樂器
3.音樂歌曲: 當我們同在一起
11
12
13
14
夏天的風
1.樂器使用:手搖鈴/拍鐘
2.律動遊戲:大風吹
3.音樂歌曲: 小城夏天
16
17
18
19
20
歡樂
嘉年華
1.樂器使用:棒棒糖鼓、沙鈴
2.律動遊戲:聲音的快與慢/跟
著聲音來拍手
3.音樂歌曲: 快樂時光
15
16
17
18
感恩的心
1.樂器使用:手鼓、手搖鈴
2.律動遊戲:拍球傳情
3.音樂歌曲:感謝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低年級)
視覺藝術
(中高年級)
彩虹一班
2 節
孫詩涵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8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
生命
□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4-Ⅰ-1 利用日常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簡單創作,喚起想像力。
4-Ⅰ-3 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展演或簡易創作,以增進生活樂趣。
5-Ⅰ-3 理解美的事物有多元的表現方式。
中年級
1-Ⅱ-3 能試探常見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簡易創作。
2-Ⅱ-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簡易創作。
3-Ⅱ-4 能透過物件蒐集或藝術作品,美化生活環境。
高年級
1-Ⅲ-3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表現主題。
2-Ⅲ-2 能發現日常生活中藝術作品的構成要素,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內容
低年級
C-Ⅰ-2 常見生活媒材與符號的使用。
中年級
視 E-Ⅱ-2 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墨等)、技法(硬筆畫、吹
畫、版畫、水彩畫等)、工具知能(正確安全的使用工具)。
視 E-Ⅱ-3 點線面、平面與立體簡易創作、聯想簡易創作體驗。
視 A-Ⅱ-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視 P-Ⅱ-2 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高年級
視 E-Ⅲ-1 視覺元素、色彩的辨識。
視 E-Ⅲ-2 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等)、技法(硬筆畫、吹畫、
版畫、水彩畫等)、簡易創作類型。
視 E-Ⅲ-3 簡易構圖與實作。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低組
1.能在協助下正確使用常用美勞工具。
2.能在協助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
3.能在協助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
4.能在協助下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5.能在完成作品後,能保持環境整潔。
高組
1.能獨自正確使用常用美勞工具。
2.能在部分提示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
3.能在部分提示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與心情。
4.能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5.能在完成作品後,能保持環境整潔。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3
4
大家團圓
在一起
1.將大畫作切割成小畫作,分
給學生各自完成,最後再將全
部拚成大畫作,藉由拼圖畫活
動,體會分工合作的感覺。
2.使用傳單或商品目錄剪貼完
成中秋節團圓場景。
1
2
3
4
垃圾
再利用
1.利用寶特瓶或塑膠杯進行環
保燈籠製作。
5
6
7
8
萬聖節
化妝舞會
1.搭配萬聖節系列活動進行服
裝 DIY、糖果盒子。
5
6
7
8
生活
創作家
1.利用粉筆、鹽製作彩色鹽巴
2.用彩色鹽巴製作美麗作品
9
10
11
12
大自然
真美麗
1.結合自然課程,到校園中撿
落葉。
2.透過各式落葉的拓印,以拼
貼的方式完成畫作。
9
10
11
12
媽媽
真偉大
1.用色紙製作康乃馨,並製作母
親節卡片。
13
14
15
16
歲末慶祝
活動
1.搭配歲末表演活動進行服裝
DIY。
2.利用紙盤、揉紙(高組)、圓球
(低組)、裝飾品進行聖誕花圈
製作。
13
14
15
16
安樂國小
生日快樂
1.搭配校慶活動進行服裝 DIY。
17
18
19
20
我的國旗
真漂亮
1.透過點描畫技法,使用棉花
棒、水彩繪製國旗。
17
18
19
20
我的班級
1.使用水彩手印製作出班級海
報,對於要畢業的朋友表達「永
遠是班級的一份子」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低年級)
視覺藝術
(中高年級)
彩虹一班
2 節
孫詩涵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8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
生命
□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4-Ⅰ-1 利用日常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簡單創作,喚起想像力。
4-Ⅰ-3 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展演或簡易創作,以增進生活樂趣。
5-Ⅰ-3 理解美的事物有多元的表現方式。
中年級
1-Ⅱ-3 能試探常見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簡易創作。
2-Ⅱ-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簡易創作。
3-Ⅱ-4 能透過物件蒐集或藝術作品,美化生活環境。
高年級
1-Ⅲ-3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表現主題。
2-Ⅲ-2 能發現日常生活中藝術作品的構成要素,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內容
低年級
C-Ⅰ-2 常見生活媒材與符號的使用。
中年級
視 E-Ⅱ-2 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墨等)、技法(硬筆畫、吹
畫、版畫、水彩畫等)、工具知能(正確安全的使用工具)。
視 E-Ⅱ-3 點線面、平面與立體簡易創作、聯想簡易創作體驗。
視 A-Ⅱ-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視 P-Ⅱ-2 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高年級
視 E-Ⅲ-1 視覺元素、色彩的辨識。
視 E-Ⅲ-2 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等)、技法(硬筆畫、吹畫、
版畫、水彩畫等)、簡易創作類型。
視 E-Ⅲ-3 簡易構圖與實作。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低組
1.能在協助下正確使用常用美勞工具。
2.能在協助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
3.能在協助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
4.能在協助下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5.能在完成作品後,能保持環境整潔。
高組
1.能獨自正確使用常用美勞工具。
2.能在部分提示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
3.能在部分提示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與心情。
4.能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5.能在完成作品後,能保持環境整潔。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3
4
大家團圓
在一起
1.將大畫作切割成小畫作,分
給學生各自完成,最後再將全
部拚成大畫作,藉由拼圖畫活
動,體會分工合作的感覺。
2.使用傳單或商品目錄剪貼完
成中秋節團圓場景。
1
2
3
4
垃圾
再利用
1.利用寶特瓶或塑膠杯進行環
保燈籠製作。
5
6
7
8
萬聖節
化妝舞會
1.搭配萬聖節系列活動進行服
裝 DIY、糖果盒子。
5
6
7
8
生活
創作家
1.利用粉筆、鹽製作彩色鹽巴
2.用彩色鹽巴製作美麗作品
9
10
11
12
大自然
真美麗
1.結合自然課程,到校園中撿
落葉。
2.透過各式落葉的拓印,以拼
貼的方式完成畫作。
9
10
11
12
媽媽
真偉大
1.用色紙製作康乃馨,並製作母
親節卡片。
13
14
15
16
歲末慶祝
活動
1.搭配歲末表演活動進行服裝
DIY。
2.利用紙盤、揉紙(高組)、圓球
(低組)、裝飾品進行聖誕花圈
製作。
13
14
15
16
安樂國小
生日快樂
1.搭配校慶活動進行服裝 DIY。
17
18
19
20
我的國旗
真漂亮
1.透過點描畫技法,使用棉花
棒、水彩繪製國旗。
17
18
19
20
我的班級
1.使用水彩手印製作出班級海
報,對於要畢業的朋友表達「永
遠是班級的一份子」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健康與體育
彩虹一班
2 節
虞崇新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8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1a-Ⅰ-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1c-Ⅰ-1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
2b-Ⅰ-2 願意養成個人健康習慣。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3b-Ⅰ-1 能於引導下,表現簡易的自我調適技能
3b-Ⅰ-3 能於生活中嘗試運用生活技能。
中年級
1a-Ⅱ-1 認識身心健康基本概念與意義。
1c-Ⅰ-1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
2a-Ⅰ-1 發覺影響健康的生活態度與行為。
3a-Ⅰ-1 嘗試練習簡易的健康相關技能。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2c-Ⅰ-1 表現尊重的團體互動行為
3c-Ⅰ-2 表現安全的身體活動行為。
3d-Ⅰ-1 應用基本動作常識,處理練習或遊戲問題。
4d-Ⅰ-1 願意從事規律身體活動。
高年級
1a-Ⅱ-2 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
1c-Ⅱ-1 認識身體活動的動作技能。
2b-Ⅱ-1 遵守健康的生活規範。
2c-Ⅰ-1 表現尊重的團體互動行為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2c-Ⅱ-2 表現增進團隊合作、友善的互動行為。
3c-Ⅰ-1 表現基本動作與模仿的能力。
3c-Ⅰ-2 表現安全的身體活動行為。
3d-Ⅰ-1 應用基本動作常識,處理練習或遊戲問題。
4c-Ⅰ-2 選擇適合個人的身體活動。
學習內容
低年級
Aa-Ⅰ-1 不同人生階段的成長情形。
Ab-Ⅰ-1 體適能遊戲。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Ca-Ⅰ-1 生活中與健康相關的環境。
Da-Ⅰ-1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衛生習慣。
Da-Ⅰ-2 身體的部位與衛生保健的重要性
Fa-Ⅰ-1 認識與喜歡自己的方法。
Fa-Ⅰ-2 與家人及朋友和諧相處的方式。
Ga-Ⅰ-1 走、跑、跳與投擲遊戲。
中年級
Aa-Ⅱ-1 生長發育的意義與成長個別差異。
Ab-Ⅰ-1 體適能遊戲。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Bc-Ⅰ-1 各項暖身伸展動作。
Ea-Ⅱ-1 食物與營養的種類和需求。
Ga-Ⅰ-1 走、跑、跳與投擲遊戲。
Hc-Ⅰ-1 標的性球類運動相關的簡易拋、擲、滾之手眼動作協調、力量及準確
性控球動作。
高年級
Aa-Ⅱ-2 人生各階段發展的順序與感受。
Ab-Ⅰ-1 體適能遊戲。
Ba-Ⅱ-1 居家、交通及戶外環境的潛在危機與安全須知。
Bc-Ⅱ-1 暖身、伸展動作原則。
Ga-Ⅱ-1 跑、跳與行進間投擲的遊戲。
Ia-Ⅰ-1 滾翻、支撐、平衡、懸垂遊戲。
Ib-Ⅰ-1 唱、跳與模仿性律動遊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低組
1.能做出運動流汗後擦乾、更衣並補充水分的行為及習慣。
2.能跟著老師做暖身運動,並聽從指令。
3.能辨識上體育課時,所需的運動器材名稱及使用方法。
4.能遵守遊戲規則而進行遊戲。
5.能參與分組合作或分組競賽的活動。
6.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7.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魚肉菜)
。
8.能養成運動前、後喝水和運動後洗手的習慣。
高組
1.能說出或指出運動受傷時可以請求幫忙的地方。
2.能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與口腔檢查。
3.能獨自或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保健操。
4.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5.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魚肉菜)
。
6.參與遊戲或比賽時能遵守規則。
7.能說出或指出從事休閒活動時要注意的事項。
8.能獨自或在少量協助下,實際操作運動媒材,如:大龍球、滑板車、
平衡木、彩虹河石、跳床、跑步機等。
9.能獨自或在部分協助下,實際演練各式肢體作,如:跑、匍富前進、大熊
爬、跨越、上下階梯、跳躍、攀爬等。
10.能在指導下,增進球類運動技巧及手眼動作協調、力量等控制能力,如:
傳球、換球、滾球等。
11.能培養運動前暖身、運動中保護自己的安全及運動後維護自己健康的能
力。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次
上學期
週次
下學期
單元
名稱
內容
單元
名稱
內容
1-5
球類
我最
行
體育活動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與球共舞:練習拍球、滾
球至指定位置
3.傳接高手:練習自己拋
球、自己接球
4.練習雙手滾大球
健康概念
1.食在健康:認識健康食
物,學習良好飲食習慣、不
挑食。
1-5
平衡
搖搖樂
體育活動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單腳、雙腳連續跳躍平衡
3.在高低不同的河石上連續行走
4.雙腳交替連續跨越障礙物
5.能站上平衡架維持平衡
健康概念
1.校園安全:認識校園環境的潛
在危險,學習如何注意安全、保護
自己。
6-10
逗陣
來玩
球
體育活動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傳接高手:分組練習傳接
球
4.坐姿傳接球
5.投籃練習
健康概念
1.認識自己:認識身體構
造,瞭解成長的變化,學習
促進生長的健康活動。
6-10
騎乘向
前衝
體育活動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獨立騎乘踏步車並前進
3.能控制踏步車方向前進
4.騎乘踏步車前進時能避開障礙
物
5.能獨立騎跳跳馬前進
健康概念
1.居家安全:認識居家環境的潛
在危險,學習如何注意安全、保護
自己。
11-15
跑跑
跳跳
樂
體育活動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快跑遊戲
3.擺臂練習:搭配直行、橫
移練習
4.彎道/ 直道折返行走
5.跳過障礙物
健康概念
1.家人與我:認識家庭結構
與成員,學習與家人良好的
互動方式。
11-15
足球
玩家
體育活動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能用力的將球踢出去
3.踢球直線來回前進
4.將球踢進足球框
5.分組練習用腳傳球
健康概念
1.戶外環境安全:認識戶外環境
的潛在危險,學習如何注意安全、
保護自己。
16-20
滾跳
好體
能
體育活動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以不同姿勢滾動前進:側
滾、海豹式、毛毛蟲、大熊
式
3.跳躍方式前進
4.跨步向前走
5.有氧登階
健康概念-
1.健康的心理:認識情緒,
學習表達自己的感受。
16-20
這個
我最行
體育活動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並展現與
他人分享
3.分組活動:參與同學喜歡的活
動
4.展現這學期的學習成果
健康概念-
1.概念總複習:能瞭解周遭環境
的潛在危機,說出如何避免危
險、保護自己。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低年級)
綜合活動
(中高年級)
彩虹一班
2 節
孫詩涵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8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1-I-4 覺知環境及其變化所造成的危險,運用合適的應變方法保護自己
6-I-1 覺察自己的情緒表現可能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會有影響,學習調整
情緒。
6-I-3 活動規則訂定的原因,調整自己的行為。
7-I-4 遵守約定的規範,調整自己的行動,與他人一起進行活動與分工合作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中年級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 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3a-II-1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危險的方法。
高年級
1d-III-1 覺察生命的變化與發展歷程,實踐尊重和珍惜生命。
2a-III-1 運用同理心增進人際關係。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
目標。
3a-III-1 辨識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機。
學習內容
低年級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中年級
Ad-II-1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Ad-II-2 正向思考的策略。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Ca-II-1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Ca-II-2 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法。
Ca-II-3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演練。
高年級
Ad-III-2 兒童階段的發展歷程。
Ba-III-2 同理心的增進與實踐。
Bb-III-3 團隊合作的技巧。
Ca-III-1 環境潛藏的危機。
Ca-III-2 辨識環境潛藏危機的方法。
Ca-III-3 化解危機的資源或策略。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低組-低年級
1.課堂活動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
體動作等方式,表達自身情緒及對他人的情感。
2.團體遊戲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
體動作等方式,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3.在合作競賽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
完成團體合作任務。
4.在合作競賽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
體動作等方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鼓勵同儕。
5.課堂活動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
能使用合適的動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6.課堂活動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
適當的聲音、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高組-低年級
1.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覺察圖片、影片、故事中人物及表達自身情緒。
2.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自身負面情緒,並應用在生活中。
3.團體遊戲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在合作競賽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完成
團體合作任務。
5.在合作競賽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鼓勵同儕。
6.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能使
用合適的動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7.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適當
的聲音、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8.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情感及自身想法與感受。
低組-中、高年級
1.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覺察圖片、影片、故事中人物及表達自身情緒。
2.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自身負面情緒,並應用在生活中。
3.團體遊戲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在合作競賽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完成
團體合作任務。
5.在合作競賽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對同儕的關心。
6.課堂活動中,在示範導與少量口語引導下,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能
使用合適的動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7.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適當
的聲音、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8.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情感及自身想法與感受。
高組-中、高年級
1.課堂活動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覺
察圖片、影片、故事中人物及表達自身情緒。
2.課堂活動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表達自身負面情緒,並應用在生活中。
3.團體遊戲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
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在合作競賽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完成團體合
作任務。
5.在合作競賽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
方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對同儕的關心。
6.課堂活動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能使用合適
的動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7.課堂活動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適當的聲
音、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8.課堂活動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表達對他人的情感及自身想法與感受。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繪本、桌遊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次
上學期
週次
下學期
單元
名稱
內容
單元
名稱
內容
1-6
做心
情的
主人
彩色怪獸-認識情緒
1-6
危險
糾察隊
校外篇
認識在街道行走時,容易發生的
危險
情緒分類罐:教師以繪本故
事、圖片、影片作為例子,
讓學生練習覺察情緒
遵守用路人交通安全規則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處理負
面情緒(生氣)
情境演練-模擬用路時會遇到的
危險情境,學生練習遵守交通安
全避免危險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處理負
面情緒(生氣)
拒絕陌生人邀約
跌倒了,沒關係-處理負面情
緒(焦慮、挫折容忍)
求助與保護自己的方法
跌倒了,沒關係-處理負面情
緒(焦慮、挫折容忍)
情境演練-模擬陌生人搭訕情
境,讓學生練習拒絕與求助的方
法
7-12
當
我們
玩在
一起
(1)
透過桌遊帶學生實際練習遊
戲時的禮儀、規則
桌遊:諾亞方舟、拉長島
1.輪流等待
2.遵守規則
3.接受輸贏(面對成敗的心情
調適)
4.收拾桌遊
6-11
最佳
拍檔-
團隊
合作
透過運動會趣味競賽練習,引導
學生展現合作、鼓勵、調整、共
享榮譽等團隊合作態度趣味競賽
1.輪流等待
2.遵守規則(合作、調整)
3.接受輸贏(面對成敗的心情調
適)
4.鼓勵、讚美同儕
13-15
危險
糾察
隊
教室
篇
認識教室裡容易發生危險的
地方
12-14
當
我們玩
在一起
(2)
透過桌遊帶學生實際練習遊戲時
的禮儀、規則
桌遊:海盜桶、疊疊樂
1.輪流等待
2.遵守規則
3.接受輸贏(面對成敗的心情調
適)
4.收拾桌遊
遵守教室安全規則
情境演練:模擬教室中的危險
情境,使用安全、正確的方
式進行演練
16-18
危險
糾察
隊
校園
篇
認識校園裡容易發生危險的
地方(電梯、樓梯間、知動教
室、走廊、操場、遊樂區)
15-20
成長進
行式
下一站,成長-
我(同學)要畢業了:認識畢業與
成長
遵守校園安全規則
下一站,成長-
畢業生:國中生活預告
在校生:表達感謝、練習告別(畢
業歌練唱)
情境演練:模擬校園中的危險
情境,使用安全、正確的方
式進行演練。
畢業生:邀請師長參加自己的歡
送會
在校生:製作歡送卡片
畢業生歡送會
19-20
危險
糾察
隊
家庭
篇
認識家裡容易發生危險的地
方(廚房、廁所、浴室)
長大是什麼呢?-回顧這一學年自
己的成長
認識避免危險的方法
我長大了-預告新學年新階段與
現階段的不同處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管理
彩虹一班
2 節
虞崇新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8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上學期
低組
特生 1-sP-2 使用適當的餐具進食。
特生 1-sP-3 食用前進行洗滌、剝皮或打開包裝等。
特生 1-sP-4 表現合宜的用餐禮儀與協助餐後整理。
特生 1-sP-7 表達穿著衣物的不適感並請求更換。
特生 2-sP-7 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作與資源回
收。
高組
特生 1-sP-5 選擇乾淨新鮮且於保存期限內的食物。
特生 1-sA-1 烹調用具使用前後能清洗潔淨。
特生 1-sA-2 使用適當方式加熱、沖泡、烹調簡易餐食。
特生 A-sA-6 廚房的清洗及收納。
特生 1-sA-6 使用適當方式洗濯及晾曬衣物。
特生 1-sA-8 檢查衣物破損情形並加以處理。
下學期
低組
特生 1-sP-17 完整清潔身體各部位。
特生 1-sP-18 具備洗髮、梳髮、整髮的技能。
特生 2-s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 2-sP-7 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作與資源回
收。
高組
特生 1-sA-7 整理及收納個人衣物。
特生 1-sP-16 具備洗手、洗臉、刷牙及使用牙線的技能。
特生 1-sP-17 完整清潔身體各部位。
特生 1-sP-18 具備洗髮、梳髮、整髮的技能。
特生 2-s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 2-sP-7 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作與資源回
收。
特生 2-sA-3 落實資源回收與再利用。
學習內容
上學期
低組
特生 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 A-sP-5 食物的處理。
特生 B-sP-1 衣物穿脫技巧。
特生 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 B-sP-3 衣物的清潔與收納。
特生 F-sP-1 環境衛生的觀念。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高組
特生 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 A-sP-5 食物的處理。
特生 B-sP-1 衣物穿脫技巧。
特生 A-sA-1 烹調用具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A-sA-2 食物烹調前的處理。
特生 A-sA-4 食物的烹調方式。
特生 A-sA-5 食物的保存方法。
特生 A-sA-6 廚房的清洗及收納。
特生 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 B-sP-3 衣物的清潔與收納。
特生 F-sP-1 環境衛生的觀念。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下學期
低組
特生 C-sP-3 身體的清潔方式。
特生 C-sP-4 個人清潔用品的認識。
特生 C-sP-5 個人清潔。
特生 F-sP-4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高組
特生 F-sP-1 環境衛生的觀念。
特生 C-sP-4 個人清潔用品的認識。
特生 C-sP-5 個人清潔。
特生 F-sP-4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特生 F-sA-1 居家物品的擺放與收納。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課堂中練習覺察及表達生理需求並在未來嘗試應用於不同情境。
2.在課堂中練習進食技巧與餐具的使用,學習處理食物並從中建立良好衛生習慣。
3.在課堂中練習良好的用餐禮儀。
4.在課堂中練習學習認識衣物的穿脫技巧。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次
上學期
週次
下學期
單元
名稱
內容
單元
名稱
內容
1-4
食物
糾察
隊
分辨食物是否發霉及異味
1-4
我會
整理
私領
域
分辨整齊與雜亂,並了解私領域
雜亂的缺點
低:分辨食物是否發霉及異
味
高:認識食品包裝上的有效
日期
我會整理抽屜(工作分析)
低:分辨食物是否發霉及異
味
高:認識食品包裝上的製作
日期
我會整理置物櫃(工作分析)
低:認識冰箱
高:分辨食物的存放方式
我會整理書包(工作分析)
5-8
我是
小廚
神
認識食材及烹調方式
5-8
衣物
收納
(配
合生
活管
判斷衣物適合的收納方式
認識廚房器具
摺疊衣物、吊掛衣物
(工作分析)
實作:檸檬愛玉(工作分
析)
摺疊襪子、分類襪子
(工作分析)
實作:黑糖珍珠鮮奶
(工作分析)
理)
摺疊棉被、被單、枕頭套
(工作分析)
9-12
廚房
小幫
手
認識廚房清潔
9-12
我最
乾淨
(一)
認識牙齒保健用品
練習洗杯子(工作分析)
我會刷牙(工作分析)
練習洗碗(工作分析)
我會刷舌苔(工作分析)
練習洗鍋子(工作分析)
我會漱口(工作分析)
13-16
環境
整潔
認識清潔用品、工具
(衛浴、地板)
13-16
我最
乾淨
(二)
認識盥洗用品
能運用清潔用品清潔
教室廁所馬桶、洗手台
(工作分析)
我會洗澡(工作分析)
能運用清潔用品清潔
教室廁所地板
(工作分析)
我會洗頭(工作分析)
能運用清潔用品清潔教室地
板
(工作分析)
我會吹頭髮(工作分析)
17-20
衣物
整潔
判斷衣物是否需清潔或更換
並認識洗衣用品
17-20
愛護
地球
我最
棒
認識資源回收七大類
高:認識洗衣機及操作步驟
(圖示)
低:分辨是否需更換衣物
了解資源回收對地球的益處
練習曬上衣、褲子
(工作分析)
了解未做資源回收對地球的壞處
練習曬褲子、襪子
(工作分析)
實作:分類教室內資源回收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功能性動作訓練
彩虹一班
2 節
虞崇新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
共 8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上學期
低組高組
特功 1-1 具備四肢與軀幹的關節活動能力。
特功 2-1 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3 具備移位技能。
特功 2-4 具備移動技能。
特功 2-5 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6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3-1 參與生活作息。
特功 3-2 參與學習活動。
下學期
低組高組
特功 1-1 具備四肢與軀幹的關節活動能力。
特功 2-1 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3 具備移位技能。
特功 2-4 具備移動技能。
特功 2-5 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6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3-1 參與生活作息。
特功 3-2 參與學習活動。
學習內容 上學期
特功 E-16 同樓層的移動。
特功 E-17 繞過障礙物。
特功 E-18 狹窄走廊或擁擠校園裡的移動。
特功 E-19 不同樓層間的移動。
特功 E-20 不同建築物間的移動。
下學期
特功 B-2 前臂支撐下俯臥姿勢的維持。
特功 B-3 手掌支撐下俯臥姿勢的維持。
特功 B-4 四足跪姿的維持。
特功 B-5 高跪姿的維持。
特功 B-6 地板坐姿的維持。
特功 B-7 座椅坐姿的維持。
特功 B-8 站姿的維持。
特功 B-9 蹲姿的維持。
特功 B-10 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課堂中運用功能性動作技能(關節活動能力、姿勢維持技能)參與生活作息
與學習活動。
2.在課堂中運用手部精細操作,去習得日常生活中所需的飲食技能。
3.在課堂中練習舉起與移動物品,享受球類運動的趣味。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次
上學期
週次
下學期
單元
名稱
內容
單元
名稱
內容
1-4
認識
校園
(一)
認識教務處,行經樓梯
1-4
認識
校園
(二)
認識活動中心,行經樓梯
認識學務處,行經樓梯
認識操場,行經樓梯
認識總務處,行經樓梯
認識圖書館,行經樓梯
認識課照班位置,行經樓梯
認識警衛室,行經樓梯
5-8
要吃
要努
力
食物外皮或包裝的剝除、拆
開。
5-8
家事小
幫手
我會用曬衣夾夾抹布
剝橘子、香蕉
我會用曬衣夾夾襪子
(一)
撕開小包餅乾包裝
我會用曬衣夾固定衣服
剪開大包黑糖包裝、
剪開小包即食珍珠包裝
我會用曬衣夾
9-12
要吃
要努
力
(二)
我會轉開大瓶蓋餅乾盒
9-12
我會穿
鞋子
(配合
生活管
理)
我會綁活結(工作分析)
我會關上大瓶蓋餅乾盒
我會綁活結(工作分析)
我會轉開小瓶蓋餅乾盒
我會綁蝴蝶結(工作分析)
我會關上小瓶蓋餅乾盒
我會綁蝴蝶結(應用於鞋帶上)
13-16
比手
畫腳
比手畫腳:運用下肢與上肢
動作做出指定動物
13-16
球技過
人
能將球高過於頭 10 秒鐘
比手畫腳:老虎、長頸鹿
能原地拍球至少 3 下
比手畫腳:貓咪、小狗
能拿著球走路走約 10 公尺
比手畫腳:紅鶴、雞
能移動拍下至少 2 下
17-20
要吃
要努
力
(三)
我會用筷子夾草莓
17-20
要吃要
努力
(四)
我會用筷子夾蛋餅
我會用筷子夾蘋果
我會用筷子夾洋芋片
我會用筷子夾切塊香蕉
我會用筷子夾小湯圓
我會用筷子夾橘子
我會用筷子夾小科學麵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特需課程
職業訓練
高年級
2 節
孫詩涵
教學人數
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1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特職 1-E3-1 列舉常見職業名稱。
特職 1-E3-2 連結工作目的與個人生活的關係。
特職 3-E3-1 表現移動與負重能力完成指定工作。
特職 3-E3-2 依據不同分類架構進行排列整理。
特職 3-E3-3 依據指令完成塑形工作。
特職 4-E3-1 避免工作場域中的危險狀況。
特職 5-E3-1 妥善使用公共之用品。
特職 5-E3-2 在工作結束後將工作用品歸位。
學習內容
特職 I-E1-1 工作資訊的認識與描述。
特職 I-E3-2 工作目的與個人生活的關係。
特職 II-E3-1 個人移動與負重能力的表現。
特職 II-E3-2 物品的分類、整理與裁剪裝訂。
特職 II-E3-4 職業意外災害的認識與處理方式。
特職 II-E3-5 工作場域危險狀況的認識與避免方式。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能藉由生活中職業的探索與體驗,了解各行各業所需具備的能力。
2.能練習各行各業所需要之技能。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3
4
5
6
認識工作
認識班上同學家人之職業,並
進行簡單的職業查訪,了解不
同職業的工作內容與所具備的
能力,例如:便利商店店員、廚
師、清潔人員、飲料店店員、攝
影師。
1
2
3
4
5
我是
小廚師 1
1.延續認識工作之單元,並結合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帶領
學生烹調常見的食材,例如:雞
蛋、白飯、高麗菜。
2.結合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從
體驗活動中讓學生練習分辨食
物的清潔。
7
8
9
10
我是
清潔員
1.延續認識工作之單元,並結
合綜合活動領域課程,帶領學
生 實 際 體 驗 清 潔 員 的 工 作 項
目,例如:擦玻璃、垃圾分類、
掃地、吸塵器吸地。
2.結合生活管理課程,將練習
過的清潔活動變成一系列的打
掃活動,從自身的座位整潔,到
能進行不同環境的清潔,例如:
教室、知動教室、走廊。
6
7
8
9
10
我是
小廚師 2
1.能認識常見的烹飪工具,例
如:烤箱、平底鍋、電磁爐。
2.能了解各個烹飪工具的使用
方法與注意事項,並實際體驗烹
飪食物。
11
12
13
14
我是模範
小員工 1
1.能將「飲食類、娛樂類、用品
類」進行分類。結合社區資源,
帶領學生觀察夜市攤位有販賣
哪些物品以及其工作內容,並
在教室內模擬演練。
2.結合數學課程,帶領學生在
教室模擬情境中進行找錢之活
動。
3.視情況安排在校園進行小小
攤位員工的體驗活動。
4.能在討論後瞭解不同工作內
容、工作流程、事前準備(如:
食材準備、批貨、硬體設備/器
材…等)
、事後收拾。
11
12
13
14
我是小小
攝影師
1.能認識常見的攝影或拍照工
具,例如:手機、相機、攝影機。
2.了解各個設有工具的使用方
法及注意事項,並石機拍攝照片
及錄影。
15
16
17
18
我是模範
小員工 2
1.能知道一般飲料店的工作規
範。
2.能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
3. 能 預 先 準 備 工 作 要 用 的 物
品。
4.能在結束後將工作所用的物
品歸位。
15
16
17
18
我會使用
電腦
1.練習將電腦開關機
2.練習使用電腦列印。
3.練習使用印表機複印資料。
19
20
期末統整
與
回顧
藉由課程中的照片以及影片紀
錄,回顧本學期的課程以及所
學,分享以及討論未來工作的
期待。
19
20
期末統整
與
回顧
藉由課程中的照片以及影片紀
錄,回顧本學期的課程以及所
學,分享以及討論未來工作的期
待。
特殊教育班級計畫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二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語文
(國語融入
本土語
)
低組:二、三年級
中高組:二~六年級
各
5 節
趙曼暄、盧珉庭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共 2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1 人,
共 7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
生命
□
法治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海洋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安全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組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4-I-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中高組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I-3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
5-I-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5-I-7 運用簡單的預測、推論等策略,找出句子和段落明示的因果關係,理解
文本內容。
本土語
1-Ⅰ-2能聽懂日常生活中閩南語語句並掌握重點。
1-Ⅰ-4能從聆聽中建立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學習內容
低組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中高組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4 常用字部首的表義(分類)功能。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Be-I-1 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法。
本土語
Bb-Ⅰ-2學校生活。
Bb-Ⅰ-1家庭生活。
Bg-Ⅰ-2口語表達。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高組:
能在小組課程中,透過多媒體教材、自編文本、字圖卡、繪本等媒材以聆
聽、閱讀、口說、書寫、操作教具及遊戲等方式,學習日常生活常識與詞彙
語句的使用,進而應用在日常溝通表達、生活適應與解決問題中。
中組:
能在小組互動課程中,透過多媒體教材、自編文本、字圖卡、繪本等媒材以
聆聽、閱讀、指認字圖卡、描寫、操作教具及遊戲等方式,學習日常生活常
識與詞彙語句的使用,進而應用在日常溝通表達、生活適應與解決問題中。
低組:
能在小組互動課程中,透過多媒體教材、自編文本、字圖卡、繪本等媒材以
聆聽、指認圖卡、操作教具及遊戲等方式,學習日常生活常識與詞彙語句的
理解,進而使用溝通輔具應用在日常溝通表達與生活適應中。
本土語
1.能夠說出簡單的招呼語。
2.能認讀課文中的重要語詞。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內容
單元名稱/內容
1
【認識同學】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
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
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
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
關問題的選答
1
【安全意識-交通工具】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說
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課
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指
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關
問題的選答
2
2
3
【認識秋天、節慶】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
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
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
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
3
4
4
5
5
【安全意識-保護身體、居家、校園安全】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說
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課
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指
出答案
低組
6
6
關問題的選答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關
問題的選答
7
【認識基隆景點、名產】中山區、安樂區
低組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
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
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
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
關問題的選答
7
8
8
9
9
【認識基隆景點、名產】七堵區、暖暖區
低組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說
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課
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指
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關
問題的選答
10
10
11 【認識基隆景點、名產】仁愛區、中正區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
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
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
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
關問題的選答
11
12
12
13
13
【我會幫忙】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說
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課
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指
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關
問題的選答
14
14
15
【歲末寒冬】
高組
15
16
16
17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
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
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
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
關問題的選答
17
18
18
【安全意識-旅遊、爬山、水域】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說
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課
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指
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關
問題的選答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二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數學
低組:二、三年級
高組:二~六年級
各四節
盧珉庭、趙曼暄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共 2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1 人,
共 7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組
n-Ⅰ-1 理解 2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Ⅰ-7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長短。
n-Ⅰ-9-2 認識簡單時刻:整點。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形體。
d-Ⅰ-1 認識分類的模式。
n-Ⅱ-1-2 理解 1 到 100 的數和位值結構。
高組
n-Ⅰ-2 能做 20 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n-Ⅰ-3-1 能做總和 20 以內的加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n-Ⅰ-3-2 能做被減數 20 以內的減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n-Ⅰ-5 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加減法一步驟應用問題。
n-Ⅰ-9-1 認識時間單位:星期、時。
r-Ⅰ-1 認識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
n-Ⅱ-1 理解 10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及加減法的運算。
n-Ⅱ-4 應用加減計算或估算解決 100 元以內的日常生活問題。
n-Ⅱ-10-1 認識時間單位:月、日。
n-Ⅱ-10-2 認識簡單時刻:半點。
d-Ⅱ-1-1 報讀日常生活中的一維表格。
d-Ⅱ-1-2 報讀日常生活中的二維表格。
n-Ⅲ-1 理解 50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及加減法的運算。
n-Ⅲ-8 應用加減法和估算解決 500 元以內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n-Ⅲ-10 使用計算機做加減運算。
n-Ⅲ-12-1 認識時間單位:年、分。
n-Ⅲ-12-2 認識時刻:幾點幾分
學習內容
低組
N-1-1 1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N-1-4 日常生活中 1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1-5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S-1-2 基本幾何形體的操作活動(三角形、四邊形、圓形)。
D-1-1-1 基本顏色的分類,如:紅、黃、藍、綠色等。
D-1-1-2 基本圖形的分類,如:三角形、四邊形、圓形等。
D-1-1-3 錢幣的分類,如:1 元、5 元、10 元等。
N-2-1 2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位值。
N-2-5 日常生活中 2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2-12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之容量、重量與面積比較的操作活動。
N-2-13 日常生活中整點鐘的認識與應用。
N-2-14 日常生活中例行活動之時間用語,如: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日」
各做什麼活動。
S-2-1 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R-2-1-2 用實物排列比較數的大小。
N-3-1 5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N-3-1-6 日常生活中 5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3-3-1 兩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3-3 十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4-1 100 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位值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高組
N-1-2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加法計算與應用。
N-1-3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減法計算與應用。
N-1-5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N-1-6-1 日常生活中的例行活動之一天的時間用語「早上」
、
「中午」
、
「下午」
和「晚上」各做什麼活動。
N-1-6-2 日常生活中的時間用語「明天」
、
「今天」
、
「昨天」
。
R-1-1 算式與符號: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R-1-1-1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加法算式。
R-1-1-2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減法算式,
D-1-1 簡單分類: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呈現日常生活物品。
N-2-2 日常生活中總和 20 以內的加法計算與應用。
N-2-3 日常生活中被減數 20 以內的減法計算與應用。
N-2-5-5 日常生活中運用總和 20 以內的加法進行購物。
N-2-5-6 日常生活中運用被減數 20 以內的減法進行購物。
N-2-8 日常生活中 20 以內一步驟加、減法之應用。
N-2-12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之容量、重量與面積比較的操作活動。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置認識「幾時幾
分」
。
N-2-14 日常生活中例行活動之時間用語,如: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日」
各做什麼活動。
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以操作活動為主。進行辨認與描述之活動。藉由實際
物體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
,並連結幾何概念(如長、
短、大、小等)
。
S-2-5 面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
R-2-1-2 用實物排列比較數的大小。
R-2-1-3 透過直尺比較數的大小。
R-2-1-4 直接比較數字的大小。
R-2-2 兩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
R-2-4 兩數相減,被減數與減數不可互逆的關係。
D-2-1 分類與呈現: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記錄、呈現資料、生活
物件或幾何形體。討論分類之中還可以再分類的情況。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2-3 日常生活中 5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N-3-3-1 兩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3-2 五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3-3 十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17 日常生活中重要節慶或活動的日期。
D-3-1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表
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N-4-1-3 位值:「個位」、「十位」、「百位」。
N-4-1-5 100 元以內錢幣的認識與數算。
N-4-1-6 日常生活中 100 元以內購物活動。
N-4-4-1 日常生活中總和 100 以內的進位加法活動。
N-4-4-2 日常生活中被減數 100 以內的退位減法活動。
N-4-3-3 日常生活中 10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N-4-8-2 使用數線比較 100 以內的數的大小。
N-4-9-1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長度單位:公分。
N-4-13 日常生活中半點鐘的認識與應用。
D-4-1-1 日常生活中一維表格的報讀,如:早餐價目表、電視時刻表、公車時
刻表、飲料價目表、氣象溫度表、掃地工作表。
D-4-1-2 日常生活中二維表格的報讀,如:日課表、食品價目表、掃地工作表、
月曆。
N-5-1 200 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N-5-1-4 日常生活中 200 以內的購物活動。
N-5-3 十的倍數計數,如:能 10 個一數,數 200 以內的錢幣。
N-5-11-3 日常生活中 20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N-5-14-1 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實測:公分。
N-5-16-1 日常生活中之時鐘一大格 5 分鐘。
N-5-16-2 日常生活中之幾點幾分。
N-6-1 500 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N-6-1-3 500 元以內錢幣的認識與數算。
N-6-1-4 日常生活中 500 以內購物活動。
N-6-6-1 使用計算機做加法的運算。
N-6-6-2 使用計算機做減法的運算。
N-6-7 日常生活中時間的應用:年、月、日。
N-6-7-1 一年十二個月。
N-6-7-2 幾年幾月幾日。
N-6-9-3 日常生活中 50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
1. 在課堂活動中,透過實作、感官體驗、觀察與模仿,理解 100 以內的數字相
關概念,包括:唱數、描寫數字、數字配對,數量、點數、數序,並應用於日常
生活中
2. 在課堂活動中,能透過感官體驗、操作、作業單練習等方式,認識常用的硬
幣/紙鈔,並應用在日常生活及日常購物活動中。。
3. 在情境中,運用 10 元硬幣,透過聆聽、口說的方式,理解 10 個 1 數的規
則,背誦或複誦 1~100 的 10 個一數,並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4. 在課堂上,透過感官體驗、實作等方式,認識常見的數學概念,包括:形狀、
大小、配對、分類,並應用於生活中。
5. 在課堂活動中,透過聆聽、模仿、操作等方式,認識簡單的日曆、月曆概念。
6. 在課堂活動中,透過實作,建立時間的概念,並培養守時且規律的生活習
慣。
高組
1. 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等方
式,建立 500 以內的數量概念,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2. 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等方
式,建立 500 以內的幣值概念,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3. 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等方
式,了解加法與減法意義,並且能透過數數或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4. 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觀察
等方式,認識常見的數學概念,包括:形狀、大小、長短、輕重、配對、分類,
並應用於生活中。
5. 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等方式,認識月
曆、日曆與時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具體教具、實物操作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數與量
低組
1. 認識數字 1-20 (唱數、指認、點數)
2. 描寫數字 1-20
3. 數字排序 1-20
4. 10 以內數量配對操作練習(點數、配
對、拿取)。
5. 精細動作操作練習(手指運用、雙手做
事、簡單運筆和塗色)
高組
1. 認識 500/1000 以內的數字(聽說讀寫)
2. 認識位值單位「個位」、「十位」、「百
位」
、
「千位」
3. 能進行 2 個、5 個、10 個一數。
4. 1000 以內的數量概念:認讀、命名、
書寫、填空
5. 能進行 500/1000 以內的數字大小比
較。
1
時間
低組
1. 能以日常生活作息說出早上、晚上
2. 認識鐘面、時針、分針
3. 認識整點
4. 認識電子時鐘
高組
1. 能以日常生活作息說出早上、中午、晚
上
2. 認識鐘面、時針、分針
3. 認識整點與半點
4. 認識與報讀電子時鐘
5. 可以用 5 個一數的方式報讀鐘面上幾時
幾刻
2
2
3
3
4
4
5
5
幾月幾日星期幾
低組
1. 練習撕日曆
2. 認識星期一~日
3. 會唸讀/背誦星期一~日
4. 練習說日期:主動說/接續說/仿說
5. 練習看日曆:指出日期、跟著說
高組
1. 認識年、月、日
2. 可以說出今天的 日期 (幾月幾日星期
幾)。
3. 認識星期,知道一星期有七天
4. 認識星期六日;認識紅色日期的意思-放
假。
5. 能閱讀日曆,從日曆中找出相關資訊回
答問題。
6. 能閱讀月曆,從月曆中找出相關資訊回
答問題。
7. 指認日曆/月曆中的年、月、日
8. 能在月曆中找出特定日期與節慶。
9. 認識昨天、今天、明天。
6
分類與記錄/認識表格
低組
1. 顏色分類配對練習。
2. 能夠辨認和說出顏色。
3. 能使用指定顏色的蠟筆塗色。
高組
1. 能將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2. 能透過畫圈的方式記錄數量到表格中
3. 能閱讀表格中的資訊,回答問題。
4. 認識一維表格、二維表格
5. 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
6. 由日常生活中的一維表格、二維表格
獲取訊息
6
7
7
8
8
9
9
分一分與減法
10
10 低組
1. 認識數字 51-100(唱數、指認、點數)
2. 描寫數字 1-100
3. 數字排序 1-100
4. 認識 10 以內的分與合
5. 能做 20 以內的 2 個一數。
6. 能做 100 以內的 10 個一數。
高組
1. 可以利用手指或是實物點數做出 20 以
內的減法計算。
2.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行
一位數與一位數的減法計算、應用題列
式。
3.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行
二位數與一位數的減法計算、應用題列
式。
4.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行
二位數與二位數的減法計算、應用題列
式。
11
合成與加法
低組
1. 認識數字 21-50(唱數、指認、點數)
2. 描寫數字 1-50
3. 數字排序 1-50
4. 20 以內數量配對操作練習(點數、配
對、拿取)。
5. 認識 5 以內的分與合
高組
1. 可以利用心算、手指或是實物點數做
出 20 以內的加法計算。
2.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
行一位數與一位數的加法計算、應用
題列式。
3.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
行二位數與一位數的加法計算、應用
題列式。
4.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
行二位數與二位數的加法計算、應用
題列式。
11
12
12
13
13
超級比一比
低組
1. 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大或小。
2. 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多或少。
3. 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長或短。
高組
1. 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高或矮。
2. 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輕或重。
3. 能在實際操作下,能進行多和少的比較。
14
14
15
15
16
錢幣
低組
1. 認識 1 元、10 元、50 元:辨識、分類、
配對
2. 以 1 元硬幣,進行 20 以內的點數
3. 以 10 元硬幣,進行 50 以內的點數
4. 能用 1 元和 10 元錢幣購買 50 元以內
的商品
高組
1. 認識不同錢幣和鈔票的幣值。
2. 能點數或拿出 100 元以內的幣值。
3. 以 100 元鈔票進行 1000 元以內的點數
與拿取。
4. 能點數或拿出 1000 元以內的幣值。
5. 錢幣夠不夠概念
6. 判讀價目表
16
17
17
認識形狀、顏色與方向
低組
1. 顏色配對操作練習。
2. 透過 2 選一方式,能指認出指定顏色
3. 能握著指定顏色蠟筆塗滿方格。
4. 形狀配對操作練習(○△□)。
5. 透過 2 選一方式,能指認出指定形狀(○
△□)。
6. 能將形狀圖案(○△□)塗滿顏色。
高組
1. 能根據不同形狀的特徵,辨認、說出、
分類常見形狀。
2. 認識至少十種常見顏色。
3. 能辨識基本方位,如:上下、前後、左右。
18
18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二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健康與體育
低組:二、三年級
高組:二~六年級
3 節
盧珉庭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共 2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1 人,
共 7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1a-Ⅰ-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1c-Ⅰ-1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
2b-Ⅰ-2 願意養成個人健康習慣。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3b-Ⅰ-1 能於引導下,表現簡易的自我調適技能
3b-Ⅰ-3 能於生活中嘗試運用生活技能。
中年級
1a-Ⅱ-1 認識身心健康基本概念與意義。
1c-Ⅰ-1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
2a-Ⅰ-1 發覺影響健康的生活態度與行為。
3a-Ⅰ-1 嘗試練習簡易的健康相關技能。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2c-Ⅰ-1 表現尊重的團體互動行為
3c-Ⅰ-2 表現安全的身體活動行為。
3d-Ⅰ-1 應用基本動作常識,處理練習或遊戲問題。
4d-Ⅰ-1 願意從事規律身體活動。
高年級
1a-Ⅱ-2 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
1c-Ⅱ-1 認識身體活動的動作技能。
2b-Ⅱ-1 遵守健康的生活規範。
2c-Ⅰ-1 表現尊重的團體互動行為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2c-Ⅱ-2 表現增進團隊合作、友善的互動行為。
3c-Ⅰ-1 表現基本動作與模仿的能力。
3c-Ⅰ-2 表現安全的身體活動行為。
3d-Ⅰ-1 應用基本動作常識,處理練習或遊戲問題。
4c-Ⅰ-2 選擇適合個人的身體活動。
學習內容
低年級
Aa-Ⅰ-1 不同人生階段的成長情形。
Ab-Ⅰ-1 體適能遊戲。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Ca-Ⅰ-1 生活中與健康相關的環境。
Da-Ⅰ-1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衛生習慣。
Da-Ⅰ-2 身體的部位與衛生保健的重要性
Fa-Ⅰ-1 認識與喜歡自己的方法。
Fa-Ⅰ-2 與家人及朋友和諧相處的方式。
Ga-Ⅰ-1 走、跑、跳與投擲遊戲。
中年級
Aa-Ⅱ-1 生長發育的意義與成長個別差異。
Ab-Ⅰ-1 體適能遊戲。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Bc-Ⅰ-1 各項暖身伸展動作。
Ea-Ⅱ-1 食物與營養的種類和需求。
Ga-Ⅰ-1 走、跑、跳與投擲遊戲。
Hc-Ⅰ-1 標的性球類運動相關的簡易拋、擲、滾之手眼動作協調、力量及準確
性控球動作。
高年級
Aa-Ⅱ-2 人生各階段發展的順序與感受。
Ab-Ⅰ-1 體適能遊戲。
Ba-Ⅱ-1 居家、交通及戶外環境的潛在危機與安全須知。
Bc-Ⅱ-1 暖身、伸展動作原則。
Ga-Ⅱ-1 跑、跳與行進間投擲的遊戲。
Ia-Ⅰ-1 滾翻、支撐、平衡、懸垂遊戲
Ib-Ⅰ-1 唱、跳與模仿性律動遊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
1. 能做出運動流汗後擦乾、更衣並補充水分的行為及習慣。
2. 能跟著老師做暖身運動,並聽從指令。
3. 能辨識上體育課時,所需的運動器材名稱及使用方法。
4. 能遵守遊戲規則而進行遊戲。
5. 能參與分組合作或分組競賽的活動。
6. 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7. 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魚肉菜)。
8. 能養成運動前、後喝水和運動後洗手的習慣。
高組
1.能說出或指出運動受傷時可以請求幫忙的地方。
2.能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與口腔檢查。
3.能獨自或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保健操。
4.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5.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魚肉菜)。
6.參與遊戲或比賽時能遵守規則。
7.能說出或指出從事休閒活動時要注意的事項。
8.能獨自或在少量協助下,實際操作運動媒材,如:大龍球、滑板車、
平衡木、彩虹河石、跳床、跑步機等。
9.能獨自或在部分協助下,實際演練各式肢體作,如:跑、匍富前進、大熊
爬、跨越、上下階梯、跳躍、攀爬等。
10.能在指導下,增進球類運動技巧及手眼動作協調、力量等控制能力,如:
傳球、換球、滾球等。
11.
能培養運動前暖身、運動中保護自己的安全及運動後維護自己健康的能
力。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 內容
單元名稱 / 內容
1
體育活動-球類我最行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與球共舞:練習拍球、滾球至指定位置
3.傳接高手:練習自己拋球、自己接球
4.練習雙手滾大球
健康概念-
1.食在健康:認識健康食物,學習良好飲
食習慣、不挑食。
1
體育活動-平衡搖搖樂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單腳、雙腳連續跳躍平衡
3.在高低不同的河石上連續行走
4.雙腳交替連續跨越障礙物
5.能站上平衡架維持平衡
健康概念-
1.校園安全:認識校園環境的潛在危險,
學習如何注意安全、保護自己。
2
2
3
3
4
4
5
5
6 體育活動-逗陣來玩球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傳接高手:分組練習傳接球
4.坐姿傳接球
5.投籃練習
健康概念-
1.認識自己:認識身體構造,瞭解成長的
變化,學習促進生長的健康活動。
6
體育活動-騎乘向前衝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獨立騎乘踏步車並前進
3.能控制踏步車方向前進
4.騎乘踏步車前進時能避開障礙物
5.能獨立騎跳跳馬前進
健康概念-
1.居家安全:認識居家環境的潛在危險,
學習如何注意安全、保護自己。
7
7
8
8
9
9
10
10
11 體育活動-跑跑跳跳樂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快跑遊戲
3.擺臂練習:搭配直行、橫移練習
4.彎道/ 直道折返行走
5.跳過障礙物
健康概念-
1.家人與我:認識家庭結構與成員,學習
與家人良好的互動方式。
11
體育活動-足球玩家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能用力的將球踢出去
3.踢球直線來回前進
4.將球踢進足球框
5.分組練習用腳傳球
健康概念-
1.戶外環境安全:認識戶外環境的潛在危
險,學習如何注意安全、保護自己。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體育活動-滾跳好體能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以不同姿勢滾動前進:側滾、海豹式、
毛毛蟲、大熊式
3.跳躍方式前進
4.跨步向前走
5.有氧登階
健康概念-
1.健康的心理:認識情緒,學習表達自己
的感受。
16
體育活動-這個我最行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並展現與他人分享
3.分組活動:參與同學喜歡的活動
4.展現這學期的學習成果
健康概念-
1.概念總複習:能瞭解周遭環境的潛在危
機,說出如何避免危險、保護自己。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二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
(低年級)
自然科學
(中高
年級
)
低組:二、三年級
高組:二
~六年級
低年級:
1 節
中高年級:
2 節
趙曼暄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共 2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1 人,
共 7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3 探索生活現象,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5 動手試驗,將習得的探究方法及技能,運用於生活與學習。
中年級
tc-Ⅱ-1 能簡單分辨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tm-Ⅱ-1 能經由觀察自然界現象之間的關係,理解簡單的概念,進而與其生
活 經驗連結。
ai-Ⅱ-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以成品來表現自己構想的樂趣。
pe-Ⅱ-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
並能觀察。
高年級
tm-Ⅲ-1 能經由觀察及實驗等歷程,探索自然界現象之間的關係,建立簡單
的概念模型,並理解到有不同模型的存在。
pe-Ⅲ-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進行客觀的質性觀察。
ai-Ⅲ-2 透過成功的科學探索經驗, 感受自然科學學習的樂趣。
學習內容
低年級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中年級
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同類別動物之各
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b-Ⅱ-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INd-Ⅱ-4 空氣流動產生風。
INd-Ⅱ-6 一年四季氣溫會有所變化,天氣也會有所不同。氣象報告可以讓我
們知 道天氣的可能變化。
INd-Ⅱ-7 天氣預報常用雨量、溫度、風向、風速等資料來表達天氣狀態,這
些資料可以使用適當儀器測得。
INe-Ⅱ-5 生活周遭有各種的聲音;物體振動會產生聲音,聲音可以透過固
體、 液體、氣體傳播。不同的動物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並且作為溝通的方
式。
INf-Ⅱ-4 季節的變化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INf-Ⅱ-6 地 震 會造 成嚴 重 的災 害,平時的準備與防震 能降低損害。
高年級
INb-Ⅲ-6 動物的形態特徵與行為相關,動物身體的構造不同,有不同的運動
方式。
INb-Ⅲ-7 植物各部位的構造和所具有的功能有關,有些植物產生特化的構造
以適應環境。
INd-Ⅲ-6 生物種類具有多樣性; 生物生存的環境亦具 有多樣性。
INd-Ⅲ-7 天氣圖上用高、低氣 壓、鋒面、颱風等符號 來表示天氣現象,並
認 識其天氣變化。
INe-Ⅲ-6 聲音有大小、高低與音色等不同性質,生活中聲音有樂音與噪音之
分,噪音可以防治。
INf-Ⅲ-5 臺灣的主要天然災害 之認識及防災避難。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低年級
在課堂中,大量肢體引導與協助下,透過多感官體驗、觀察、實作:
1. 觀察日常生活中風造成的現象
2. 製作玩具、樂器與正確操作玩具、樂器
3. 指認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聲音/動物叫聲/樂器聲
4. 指認大樹、小花
5. 操作種植工具種植蔬菜
6. 觀察天氣,指認晴天、雨天、陰天圖卡
高組-低年級
在課堂中,部分口語與肢體引導下,透過多感官體驗、觀察、實作:
1. 觀察日常生活中風造成的現象
2. 製作玩具、樂器與正確操作玩具、樂器
3. 聽懂並說出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聲音/動物叫聲/樂器聲
4. 分辨風力、音量的大小與音色之不同
5. 說出常見動物名稱(如:狗、貓、獅子、小鳥等)
6. 能使用合宜的方式觀察動物
7. 指認植物的葉、花朵
8. 操作種植工具種植蔬菜
9. 指認蔬菜生長的變化
10.觀察或觀看圖片,說出天氣狀況
11.說出季節與溫度變化對穿著的影響
低組-中、高年級
在課堂中,部分口語與肢體引導下,透過多感官體驗、觀察、實作:
1. 觀察日常生活中風造成的現象
2. 製作玩具、樂器與正確操作玩具、樂器
3. 聽懂並說出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動物叫聲/樂器聲
4. 指認動物的身體部位
5. 能使用合宜的方式觀察動物
6. 指認植物的根、莖、葉、花朵、果實
7. 能說出植物生長的基本條件
8. 操作種植工具種植蔬菜
9. 定期觀察並指認蔬菜的生長變化
10.觀察或觀看圖片,說出天氣狀況
11.能說出天氣預報上的天氣圖示所代表的天氣狀況
12.能說出季節與溫度變化對穿著的影響
13.能說出常見的天氣災害(颱風、梅雨)
14.能說出防範天氣災害的方法
高組-中、高年級
在課堂中,透過多感官體驗、觀察、實作:
1. 說出風力大小及判讀風向
2. 能藉由觀察玩具現象,觀測風力大小、風向變化
3. 說出音量大小(分貝),及分辨噪音與音色
4. 說出動物的身體構造與功能
5. 說出動物身體功能及應對的生存方法
6. 能以合適的方式觀察動物與植物
7. 指認植物的根、莖、葉、花朵、果實
8. 說出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9. 說出不同環境下植物生長的特徵
10.操作種植工具種植蔬菜
11.定期觀察並說出植物生長情形
12.能使用溫度計等儀器判讀氣溫
13.能看懂天氣預報(天氣狀況、降雨機率、氣溫變化、紫外線指數等)
14.能說出四季應對的天氣狀況、穿著、飲食
15.能說出天氣災害對生活的影響
16.能說出防範天氣災害的方法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尋找風朋
友
單元一:尋找風朋友
1. 觀察生活中風造成的現象
與變化
2. 觀測風力
3. 風力玩具製作:風車
(藉由遊戲觀測風力大小)
4. 觀測風向
5. 玩具製作:紙飛機
(藉由遊戲觀測風力及風
向)
6.認識風在生活上的應用(風
帆、風力發電)
1
植物大發
現
單元一:植物大發現
1.校園植物放大鏡: 認識觀察
及愛護植物的方法,實際探尋校
園中的植物
2.認識植物的根
3.認識植物的莖
4.認識植物的葉
5.認識植物的花朵、果實
7.認識植物生長的條件
8.認識不同環境的植物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聲音真奇 單元二:聲音真奇妙
8
我是小農 單元二:我是小農夫
9
妙
1. 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知道生活中常見聲音及其
意義,如:鬧鐘聲、救護車
聲、上課鐘聲)
2. 動物的聲音
3. 認識振動產生聲音的例子
(鈴鼓、三角鐵)
4. 簡單樂器製作、敲奏
5. 聲音傳播的介質
6. 辨識音量、音色
9
夫
1.我是小農夫:準備種植的材料
和工具
2.我是小農夫:種植技巧(播種、
挖土、澆水)
3.植物的一生:觀察蔬菜生長情
形
4.我是小農夫:採收蔬菜與愛惜
蔬果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動物王國
單元三:動物王國
1. 發現生活中的動物
2. 認識動物的身體
3. 認識動物的身體構造與功
能
4. 認識動物的生存方法
5. 觀察與愛護動物的方法
6. 校園動物偵查員
15
天氣停看
聽
單元三:天氣停看聽
1.認識生活中常見天氣現象
2.觀測天氣、氣溫
3.我會看天氣預報
4.季節與生活(氣溫、穿著、飲
食)
5.認識天氣災害
6.認識防範天氣災害的方法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二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
(低年級)
社會
(中高年級)
低組:二、三年級
高組:二
~六年級
低年級:
1 節
中高年級:
2 節
盧珉庭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共 2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1 人,
共 7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人權
□
海洋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1-Ⅰ-2透過班級、學校、家庭、文化等活動,知道每個人的異同。
1-Ⅰ-4知道環境及其變化所造成的危險,選擇合適的應變方法以確保自己的
安全。
2-Ⅰ-1運用感官知覺探索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等環境。
3-Ⅰ-1願意參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心。
6-Ⅰ-3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規範與禮儀並能遵守。
7-Ⅰ-2傾聽他人的想法,並嘗試去理解他人的意見。
中年級
1a-Ⅱ-1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環境的位置與範圍。
2b-Ⅱ-2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3a-Ⅱ-1透過日常觀察,提出對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感興趣的
事物與活動。
3c-Ⅱ-1聆聽他人意見。
高年級
1a-Ⅲ-1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環境的位置與範圍。
2b-Ⅲ-2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並尊重其多樣性。
3a-Ⅲ-1透過日常觀察,提出對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感興趣的
事物與活動。
3c-Ⅲ-1聆聽他人意見,並能表達自己的看法。
學習內容
低年級
D-Ⅰ-1自我與重要他人關係的認識。
D-Ⅰ-3重要他人指令的聆聽與回應。
E-Ⅰ-1生活習慣的養成。
E-Ⅰ-2生活規範的實踐。
中年級
Aa-Ⅱ-1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與責
任。
Aa-Ⅱ-2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理解並尊重不同群體(可包
括年齡、性別、族群與身心條件等)文化。
Ab-Ⅱ-1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生活方式、自然與人文環境的
認識。
Ac-Ⅱ-1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可包括隱
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與責任(可包括遵守規範、尊重他人等)。
Ac-Ⅱ-2遇到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可包
括隱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受損時,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道。
Ba-Ⅱ-1個人對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事物的認識與感受。
Bc-Ⅱ-1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不同的節慶與風俗習慣。
Bc-Ⅱ-2家庭成員的組成。
高年級
Aa-Ⅲ-2規範(可包括習俗、道德、宗教、法律等)能導引個人在家庭、學
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合宜的行為。
Aa-Ⅲ-4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活動中能遵守社會規範,合宜
溝通及相互尊重。
Ab-Ⅲ-1臺灣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Ab-Ⅲ-2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的交通運輸與生活方式的關聯。
Ac-Ⅲ-1個人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例如:隱
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與責任(例如:遵守規範、尊重他人等)。
Ac-Ⅲ-3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常見的行政單位(例如:派出所、消防隊)。
Ba-Ⅲ-1個人對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事物的認識與感受。
Bc-Ⅲ-1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不同的節慶與風俗習慣。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低年級
1.能遵守班級上課的秩序
2.能將物品物歸原位
高組-低年級
1.能說出班級的成員
2.能遵守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的規範
3.能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
4.能了解學校生活的作息
5.能說出自己家庭的成員
低組-中、高年級
1.能遵守班級上課的秩序
2.能將物品物歸原位
3.能認出班級的成員
4.能了解學校生活的作息
5.能認出自己的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
6.能認出自己家庭的成員
7.能認出生活中(學校/家中/浴室/山中/水域)的危險情境
高組-中、高年級
1.能說出班級的成員及特徵
2.能遵守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的規範
3.能說出自己的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
4.能了解學校生活的作息
5.能說出自己家族的成員
6.能說出生活環境(校園各地/公共資源)的功能
7.能說出基隆的特色
8.能說出新年的習俗
9.能說出遇到困難的解決方法
10.能說出生活中(學校/家中/浴室/山中/水域)的危險情境
11.能說出保護自己的方法
12.能模擬搭公車的步驟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
(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新一年的
班級生活
1.認識老師和同學
2.認識新的年級
3.認識新學期新的生活作息
(上學時間半天整天)
4.了解班上的班級規定
5.認識自己的負責任務
※配合國語單元、數學單元
1
2
3
4
出門
好方便
1.認識交通工具
2.認識搭乘交通工具的規則
(搭乘地點/注意事項)
3.認識時刻表
4.了解搭乘公車的方法、步驟
5.認識博愛座
6.認識過馬路的安全
7.紅綠燈的號誌辨別
※配合國語單元
3
4
5
6
我的校園
1.認識學校各處室的位置
(保健室/操場/活動中心)
2.認識學校各處室的作用
3.認識學校各地要遵守的規則
(圖書館/遊樂場)
4.認識學校的危險情境
5
6
7
8
我會保護
自己
1.了解與同學相處的身體距離
2.認識家中的危險情境
3.認識浴室的危險情境
4.了解用電器用品的注意事項
※配合國語單元
7
8
9
10
我的居住
環境
1.認識自己居住的地區
(安樂區/中山區)
2.認識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商家
(便利商店/藥店/診所……)
3.認識基隆景點
4.認識基隆的娛樂活動
5.認識基隆的特產
6.認識基隆的天氣
※配合國語單元
9
10
11
12
我居住的
城市 2
1.認識基隆的分區
(七堵區/暖暖區/信義區)
2.認識基隆景點
3.認識基隆的娛樂活動
4.認識基隆的特產
※配合國語單元
13
14
15
16
社區的
公共資源
1.認識基隆市的公共資源
2.認識基隆的公共場所
3.認識公共場所的功能
4.認識使用公共資源的規範
5.了解保護公共資源的方法
6.認識自己的權利
(愛心卡/學生卡)
11
12
13
14
我居住的
城市 1
1.認識基隆的分區
(仁愛區/中正區)
2.認識基隆景點
3.認識基隆的娛樂活動
4.認識基隆的特產
※配合國語單元
17
18
19
20
我會安全
出去玩
1.認識旅客服務中心(服務台)
2.了解出門遇到困難時該怎麼
求助(迷路/受傷)
3.了解出去玩的注意事項
4.認識山中的危險情境
5.認識水域的危險情境
※配合國語單元
15
16
17
18
19
迎接新年
1.認識耶誕節
2.認識農曆新年
3.認識基隆迎接新年的活動
4.認識家族成員
5.認識吉祥話
20
總複習
期末總複習、評量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二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
(低年級)
視覺藝術
(中高年級)
低組:二、三年級
高組:二
~六年級
1 節
盧珉庭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共 2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1 人,
共 7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
生命
□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4-Ⅰ-1利用日常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簡單創作,喚起想像力。
4-Ⅰ-3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展演或簡易創作,以增進生活樂趣。
5-Ⅰ-3理解美的事物有多元的表現方式。
中年級
1-Ⅱ-3能試探常見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簡易創作。
2-Ⅱ-5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簡易創作。
3-Ⅱ-4能透過物件蒐集或藝術作品,美化生活環境。
高年級
1-Ⅲ-3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表現主題。
2-Ⅲ-2能發現日常生活中藝術作品的構成要素,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內容
低年級
C-Ⅰ-2常見生活媒材與符號的使用。
中年級
視E-Ⅱ-2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墨等)、技法(硬筆畫、吹畫、
版畫、水彩畫等)、工具知能(正確安全的使用工具)。
視E-Ⅱ-3點線面、平面與立體簡易創作、聯想簡易創作體驗。
視A-Ⅱ-1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視P-Ⅱ-2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高年級
視E-Ⅲ-1視覺元素、色彩的辨識。
視E-Ⅲ-2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等)、技法(硬筆畫、吹畫、版
畫、水彩畫等)、簡易創作類型。
視E-Ⅲ-3簡易構圖與實作。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
1.能在協助下正確使用常用美勞工具。
2.能在協助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
3.能在協助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
4.能在協助下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5.能在完成作品後,能保持環境整潔。
高組
1.能獨自正確使用常用美勞工具。
2.能在部分提示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
3.能在部分提示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與心情。
4.能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5.能在完成作品後,能保持環境整潔。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3
4
大家團圓
在一起
1.將大畫作切割成小畫作,分
給學生各自完成,最後再將全
部拚成大畫作,藉由拼圖畫活
動,體會分工合作的感覺。
2.使用傳單或商品目錄剪貼完
成中秋節團圓場景。
1
2
3
4
垃圾
再利用
1.利用寶特瓶或塑膠杯進行環
保燈籠製作。
5
6
7
8
萬聖節
化妝舞會
1.搭配萬聖節系列活動進行服
裝 DIY、糖果盒子。
5
6
7
8
生活
創作家
1.利用粉筆、鹽製作彩色鹽巴
2.用彩色鹽巴製作美麗作品
9
10
11
12
大自然
真美麗
1.結合自然課程,到校園中撿
落葉。
2.透過各式落葉的拓印,以拼
貼的方式完成畫作。
9
10
11
12
媽媽
真偉大
1.用色紙製作康乃馨,並製作母
親節卡片。
13
14
15
16
歲末慶祝
活動
1.搭配歲末表演活動進行服裝
DIY。
2.利用紙盤、揉紙(高組)、圓球
(低組)、裝飾品進行聖誕花圈
製作。
13
14
15
16
安樂國小
生日快樂
1.搭配校慶活動進行服裝 DIY。
17
18
19
20
我的國旗
真漂亮
1.透過點描畫技法,使用棉花
棒、水彩繪製國旗。
17
18
19
20
我的班級
1.使用水彩手印製作出班級海
報,對於要畢業的朋友表達「永
遠是班級的一份子」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二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藝術與人文
(音樂)
(生活)
低組:二、三年級
高組:二
~六年級
低年級:
1 節
中高年級:
2 節
趙曼暄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共 2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1 人,
共 7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中年級
1-Ⅱ-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基本技巧。
1-Ⅱ-8 能結合不同的媒材進行表演。
2-Ⅱ-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2-Ⅱ-3 能欣賞同儕的表演。
3-Ⅱ-1 能參與學校與社區中的音樂活動,並展現聆賞的合宜行為。
高年級
1-Ⅲ-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進行歌唱及演奏,以表達情感。
2-Ⅲ-1 能使用語言、圖片或肢體動作,說明音樂作品的內容,以分享美感經
驗。
2-Ⅲ-3 能與他人分享觀賞表演藝術的感想。
2-Ⅲ-5 能欣賞不同的藝術與文化。
Ⅲ-5 能探索並使用音樂元素,進行簡易創作,表達自我的思想與情感。
學習內容
低年級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中年級
音 E-Ⅱ-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表 E-Ⅱ-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音 A-Ⅱ-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 E-Ⅱ-3 跟隨伴唱帶唱歌。
音 P-Ⅱ-2 常見音樂與生活,如:生日快樂歌、聖誕歌曲、畢業歌曲等。
表 P-Ⅱ-2 學校與社區中常見的表演藝術活動。
高年級
音 P-Ⅲ-1 班級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音 P-Ⅲ-2 學校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音 E-Ⅲ-2 簡易樂器的分類與基礎演奏技巧。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能在課堂活動與生活情境中,在引導與提示下藉由肢體動作、模仿音樂情境
等方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2.能在課堂活動與生活情境中,在引導與操作下透過人聲、樂器來體驗多樣化
的音色與旋律,進而體驗各國文化的音樂風情。
3.在課堂活動,透過實際操作樂器與動作模仿,提升手部精細動作及肢體動作
協調能力,並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
4.在課堂活動,透過團體音樂遊戲與創作,感受音樂的律動,並運用於日常生
活當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內容
單元名稱/內容
1
【海底總動員】
1.樂器使用:手搖鈴、鈴鼓
2.律動遊戲:白浪濤濤(彈性布彈球遊戲)
3.音樂歌曲:釣魚記/小青蛙
1
【春天的樂章】
1.樂器使用:手搖鈴、沙鈴
2.律動遊戲:梅花梅花幾月開
3.音樂歌曲:心花開
2
2
3
3
4
4
5
5
6
【繽紛大地】
1.樂器使用:手鼓、響棒
2.律動遊戲:滾球大遊行
3.音樂歌曲:小小世界真美妙
6
【我愛我的家】
1.樂器使用:響棒、蛋沙鈴
2.律動遊戲:123 木頭人
3.音樂歌曲:溫暖的家庭
7
7
8
8
9
9
10
10
11
【音樂魔法師】
1.樂器使用:手鼓、拍鐘
2.律動遊戲:聽聲音找樂器
3.音樂歌曲: 當我們同在一起
11
【夏天的風】
1.樂器使用:手搖鈴/拍鐘
2.律動遊戲:大風吹
3.音樂歌曲: 小城夏天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歡樂嘉年華】
1.樂器使用:棒棒糖鼓、沙鈴
2.律動遊戲:聲音的快與慢/跟著聲音來
拍手
3.音樂歌曲: 快樂時光
16
【感恩的心】
1.樂器使用:手鼓、手搖鈴
2.律動遊戲:拍球傳情
3.音樂歌曲:感謝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二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
(低年級)
綜合活動
(中高
年級
)
低組:二、三年級
高組:二
~六年級
2 節
盧珉庭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共 2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1 人,
共 7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1-I-4 覺知環境及其變化所造成的危險,運用合適的應變方法保護自己
6-I-1 覺察自己的情緒表現可能對生活周遭的人、 事、物會有影響,學習調
整情緒。
6-I-3 活動規則訂定的原因,調整自己的行為。
7-I-4 遵守約定的規範,調整自己的行動,與他人一起進行活動與分工合作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中年級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 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3a-II-1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危險的方法。
高年級
1d-III-1 覺察生命的變化與發展歷程,實踐尊重和珍惜生命。
2a-III-1 運用同理心增進人際關係。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
目標。
3a-III-1 辨識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機。
學習內容
低年級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中年級
Ad-II-1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Ad-II-2 正向思考的策略。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Ca-II-1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Ca-II-2 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法。
Ca-II-3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演練。
高年級
Ad-III-2 兒童階段的發展歷程。
Ba-III-2 同理心的增進與實踐。
Bb-III-3 團隊合作的技巧。
Ca-III-1 環境潛藏的危機。
Ca-III-2 辨識環境潛藏危機的方法。
Ca-III-3 化解危機的資源或策略。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低年級
1. 課堂活動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自身情緒及對他人的情感。
2. 團體遊戲中,
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3. 在合作競賽中,
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完成
團體合作任務。
4. 在合作競賽中,
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鼓勵同儕。
5. 課堂活動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能使
用合適的動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6. 課堂活動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適當
的聲音、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高組-低年級
1.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
覺察圖片、影片、故事中人物及表達自身情緒。
2.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
方式,表達自身負面情緒,並應用在生活中。
3. 團體遊戲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 在合作競賽中,
在示範與
大量口語引導下
,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完成團
體合作任務。
5. 在合作競賽中,
在示範與
大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
等方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鼓勵同儕。
6.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
大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能使用合
適的動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7.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
大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適當的聲
音、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8.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
大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體動作等
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情感及自身想法與感受。
低組-中、高年級
1.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
覺察圖片、影片、故事中人物及表達自身情緒。
2.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
方式,表達自身負面情緒,並應用在生活中。
3. 團體遊戲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 在合作競賽中,
在示範與
少量口語引導下
,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完成團
體合作任務。
5. 在合作競賽中,
在示範與
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
等方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對同儕的關心。
6.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導與
少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能使用
合適的動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7.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
少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適當的聲
音、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8.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
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
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情感及自身想法與感受。
高組-中、高年級
1. 課堂活動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覺察圖
片、影片、故事中人物及表達自身情緒。
2. 課堂活動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
表達自身負面情緒,並應用在生活中。
3. 團體遊戲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達
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 在合作競賽中,
在
少量口語引導下
,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完成團體合作
任務。
5. 在合作競賽中,
在
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對同儕的關心。
6. 課堂活動中,在
少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能使用合適的動
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7. 課堂活動中,在
少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適當的聲音、表
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8. 課堂活動中,在
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
表達對他人的情感及自身想法與感受。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
分解
▓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
區分性教學
▓
其他:繪本、桌遊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
座位安排
▓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做心情的
主人
彩色怪獸-認識情緒
1
危險糾察
隊【校外
認識在街道行走時,容易發生
的危險
2
情緒分類罐:教師以繪本故
事、圖片、影片作為例子,讓
學生練習覺察情緒
2
篇】
遵守用路人交通安全規則
3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處理負
面情緒(生氣)
3
情境演練-模擬用路時會遇到的
危險情境,學生練習遵守交通
安全避免危險
4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處理負
面情緒(生氣)
4
拒絕陌生人邀約
5
跌倒了,沒關係-處理負面情
緒(焦慮、挫折容忍)
5
求助與保護自己的方法
6
跌倒了,沒關係-處理負面情
緒(焦慮、挫折容忍)
6
情境演練-模擬陌生人搭訕情
境,讓學生練習拒絕與求助的
方法
7
當我們玩
在一起
(1)
透過桌遊帶學生實際練習遊戲
時的禮儀、規則
桌遊:諾亞方舟、拉長島
1. 輪流等待
2. 遵守規則
3. 接受輸贏(面對成敗的心情
調適)
4. 收拾桌遊
7
最佳拍檔-
團隊合作
透過運動會趣味競賽練習,引
導學生展現合作、鼓勵、調
整、共享榮譽等團隊合作態度
趣味競賽
1. 輪流等待
2. 遵守規則(合作、調整)
3. 接受輸贏(面對成敗的心情
調適)
4. 鼓勵、讚美同儕
8
9
8
10
9
11
10
12
11
13
危險糾察
隊【教室
篇】
認識教室裡容易發生危險的地
方
12
當我們玩
在一起(2)
透過桌遊帶學生實際練習遊戲
時的禮儀、規則
桌遊:海盜桶、疊疊樂
1. 輪流等待
2. 遵守規則
3. 接受輸贏(面對成敗的心情
調適)
4. 收拾桌遊
14
遵守教室安全規則
13
15
情境演練:模擬教室中的危險
情境,使用安全、正確的方式進
行演練。
14
16
危險糾察
隊【校園
篇】
認識校園裡容易發生危險的地
方(電梯、樓梯間、知動教室、
走廊、操場、遊樂區)
15
成長進行
式
下一站,成長-
我(同學)要畢業了:認識畢業與
成長
17
遵守校園安全規則
16
下一站,成長-
畢業生:國中生活預告
在校生:表達感謝、練習告別
(畢業歌練唱)
18
情境演練:模擬校園中的危險
情境,使用安全、正確的方式
進行演練。
17
畢業生:邀請師長參加自己的歡
送會
在校生:製作歡送卡片
19
危險糾察
隊【家庭
篇】
認識家裡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
(廚房、廁所、浴室)
18
畢業生歡送會
20
認識避免危險的方法
19
長大是什麼呢?-回顧這一學年
自己的成長
20
我長大了-預告新學年新階段與
現階段的不同處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二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英語
低組:三、四、五年級
高組:三~六年級
中年級:
1 節
高年級:
2 節
盧珉庭
教學人數
低組:三年級 2 人、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共 4 人。
高組: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中年級
1-Ⅱ-1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3-Ⅱ-1 能辨識 26 個印刷體大小寫字母。
1-Ⅱ-7 能聽懂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1-Ⅱ-9 能聽懂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1-Ⅱ-10 能聽懂簡易句型的句子。
2-Ⅱ-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2-Ⅱ-3 能說出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2-Ⅱ-5 能使用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6-Ⅱ-1 能專注於教師的說明與演示。
6-Ⅱ-2 積極參與各種課堂建議活動。
6-Ⅱ-3 樂於回答教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8-Ⅱ-2 能了解課堂中所介紹的國內主要節慶習俗。
高年級
4-Ⅱ-1 能書寫 26 個印刷體大小寫字母。
4-Ⅱ-3 能臨摹抄寫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4-Ⅱ-4 能臨摹抄寫課堂中所學的句子。
6-Ⅱ-2 積極參與各種課堂建議活動。
6-Ⅱ-3 樂於回答教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6-Ⅱ-4 認真完成教師交代的作業。
6-Ⅱ-1 能專注於教師的說明與演示。
8-Ⅱ-3 能了解課堂中所介紹的國外主要節慶習俗。
學習內容
中年級
Aa-Ⅱ-1 字母名稱。
Aa-Ⅱ-2 印刷體大小寫字母的辨識及書寫。
Ac-Ⅱ-1 簡易的教室用語。
Ac-Ⅱ-2 簡易的生活用語。
Ac-Ⅱ-3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
B-Ⅱ-1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C-Ⅱ-2 國內外主要節慶習俗。
Ae-Ⅲ-1 簡易歌謠、韻文、短文、故事及短劇。
高年級
Ac-Ⅱ-3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
B-Ⅱ-1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Ae-Ⅲ-1 簡易歌謠、韻文、短文、故事及短劇。
Ad-Ⅲ-2 簡易、常用的句型結構
C-Ⅲ-1 國內(外)招呼方式。
Ac-IV-3 常見的生活用語。
C-IV-1 國內外節慶習俗。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
1. 能模仿教師念出英文字母或單字
2. 能聽懂簡單英文指令或生活用語
3. 能跟著英文歌曲的音樂擺動身體
中組
1. 能指認/描寫或聽寫英文字母
2. 能仿說教師唸讀的英文單字/簡易片語或簡單句子
3. 能聽英文單字指認出相配的圖畫
4. 能跟著音樂哼唱英文歌曲
高組
1. 能說出自己英文名字
2. 能在三格線上寫出英文字母 Aa-Zz
3. 能抄寫英文句子並複誦
4. 能跟著教師仿說出每課目標句型
5. 能說出單字並背出來
6. 能聽英文單字指認出相配的圖畫
7. 能根據情境說出基本片語
8. 能跟著音樂哼唱英文歌曲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認識 ABC
1.認識英文字母 Aa-Dd
2.認讀以 A-D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A-D 的自然
1
認識 ABC
、
認識
1.認識英文字母 Ss、Tt
2.認讀以 S-T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S-T 的自然發音
2
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知道自己的英文名字
2
交通工具
4.認讀英文數字 10~12
5.學唱 abc 字母歌、Hello 兒歌
6.能說出或聽懂交通工具的英
文單字。
7.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句
3
認識 ABC
、
認識氣候
與節慶
1.認識英文字母 Ee-Hh
2.認讀以 E-H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E-H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與氣候(秋天)相關的
英文單字
7.能說出與節慶(中秋節、教
師節)相關的英文單字
3
4
4
5
5
認識 ABC
、
認識身體
1.認識英文字母 Uu、Vv
2.認讀以 U-V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U-V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3~15
5.學唱 abc 字母歌、Hello song
6.能說出或聽懂交通工具的英
文單字
7.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句
6
6
7
7
8
認識 ABC
、
認識基隆
行政區
1.認識英文字母 Ii-Kk
2.認讀以 I-K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I-K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或聽懂與基隆行政區
(安樂區、中山區)相關的英文
單字-Keelung、school、
station……
8
9
9
認識 ABC
、
認識基隆
行政區
1.認識英文字母 Ww-Xx
2.認讀以 W-X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W-X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6~18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或聽懂與基隆行政區
(七堵區、暖暖區、信義區)相關
的英文單字 -Keelung 、food 、
park、station ……
10
10
11
11
12
認識 ABC
、
認識基隆
行政區
1.認識英文字母 Ll-Oo
2.認讀以 L-O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L-O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或聽懂與基隆行政區
(仁愛區、中正區)相關的英文
單字-Keelung、food、night
market ……
12
13
13
認識 ABC
、
認識學校
1.認識英文字母 Yy、Zz
2.認讀以 Y-Z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Y-Z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9~20
5.能說出或聽懂與學校相關的
英文單字
6.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句
7.能仿說”It’s a ______. 的答句
14
14
15
15
16
認識 ABC
、
認識氣候
與節慶
1.認識英文字母 Pp-Rr
2.認讀以 P-R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P-R 的自然發音
4.能說出與氣候(冬天)相關的
英文單字
5.能說出與節慶(聖誕節、元
旦)相關的英文單字或句子-
Merry Christmas!
Happy New Year!
16
17
17
認識 ABC
、
認識
戶外活動
1.認識英文字母 Aa-Zz
2.認讀以 A-Z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A-Z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20
5.學唱 abc 字母歌
5.能說出或聽懂與戶外活動相
關的英文單字
6.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句
7.能仿說”It’s a ______. 的答句
18
18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二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功能性動作訓練
低組:二、三年級
高組:二~六年級
中低年級:2 節
高年級:3 節
趙曼暄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共 2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1 人,共
7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
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
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
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上學期
低組高組
特功 1-1 具備四肢與軀幹的關節活動能力。
特功 2-1 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3 具備移位技能。
特功 2-4 具備移動技能。
特功 2-5 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6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3-1 參與生活作息。
特功 3-2 參與學習活動。
下學期
低組高組
特功 1-1 具備四肢與軀幹的關節活動能力。
特功 2-1 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3 具備移位技能。
特功 2-4 具備移動技能。
特功 2-5 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6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3-1 參與生活作息。
特功 3-2 參與學習活動。
學習內容
上學期
特功 E-16 同樓層的移動。
特功 E-17 繞過障礙物。
特功 E-18 狹窄走廊或擁擠校園裡的移動。
特功 E-19 不同樓層間的移動。
特功 E-20 不同建築物間的移動。
下學期
特功 B-2 前臂支撐下俯臥姿勢的維持。
特功 B-3 手掌支撐下俯臥姿勢的維持。
特功 B-4 四足跪姿的維持。
特功 B-5 高跪姿的維持。
特功 B-6 地板坐姿的維持。
特功 B-7 座椅坐姿的維持。
特功 B-8 站姿的維持。
特功 B-9 蹲姿的維持。
特功 B-10 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課堂中運用功能性動作技能(關節活動能力、姿勢維持技能)參與生活作
息與學習活動。
2. 在課堂中運用手部精細操作,去習得日常生活中所需的飲食技能。
3. 在課堂中練習舉起與移動物品,享受球類運動的趣味。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次
上學期
週次
下學期
單元
名稱
內容
單元名
稱
內容
1-4
認識
校園
(一)
認識教務處,行經樓梯
1-4
認識校
園
(二)
認識活動中心,行經樓梯
認識學務處,行經樓梯
認識操場,行經樓梯
認識總務處,行經樓梯
認識圖書館,行經樓梯
認識課照班位置,行經樓梯
認識警衛室,行經樓梯
5-8
要吃
要努
力
(一)
食物外皮或包裝的剝除、拆
開。
5-8
家事小
幫手
我會用曬衣夾夾抹布
剝橘子、香蕉
我會用曬衣夾夾襪子
撕開小包餅乾包裝
我會用曬衣夾固定衣服
剪開大包黑糖包裝、
剪開小包即食珍珠包裝
我會用曬衣夾
9-12
要吃
要努
力
(二)
我會轉開大瓶蓋餅乾盒
9-12
我會穿
鞋子
(配合
生活管
理)
我會綁活結(工作分析)
我會關上大瓶蓋餅乾盒
我會綁活結(工作分析)
我會轉開小瓶蓋餅乾盒
我會綁蝴蝶結(工作分析)
我會關上小瓶蓋餅乾盒
我會綁蝴蝶結(應用於鞋帶上)
13-
16
比手
畫腳
比手畫腳:運用下肢與上肢
動作做出指定動物
13-16
球技過
人
能將球高過於頭 10 秒鐘
比手畫腳:老虎、長頸鹿
能原地拍球至少 3 下
比手畫腳:貓咪、小狗
能拿著球走路走約 10 公尺
比手畫腳:紅鶴、雞
能移動拍下至少 2 下
17-
20
要吃
要努
力
(三)
我會用筷子夾草莓
17-20
要吃要
努力
(四)
我會用筷子夾蛋餅
我會用筷子夾蘋果
我會用筷子夾洋芋片
我會用筷子夾切塊香蕉
我會用筷子夾小湯圓
我會用筷子夾橘子
我會用筷子夾小科學麵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二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管理
低組:二、三年級
高組:二
~六年級
中低年級:3 節
高年級:4 節
趙曼暄
盧珉庭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共 2 人。
高組:二年級 1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1 人,共
7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
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
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
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上學期
低組
特生 1-sP-2 使用適當的餐具進食。
特生 1-sP-3 食用前進行洗滌、剝皮或打開包裝等。
特生 1-sP-4 表現合宜的用餐禮儀與協助餐後整理。
特生 1-sP-7 表達穿著衣物的不適感並請求更換。
特生 2-sP-7 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作與資源回
收。
高組
特生 1-sP-5 選擇乾淨新鮮且於保存期限內的食物。
特生 1-sA-1 烹調用具使用前後能清洗潔淨。
特生 1-sA-2 使用適當方式加熱、沖泡、烹調簡易餐食。
特生 A-sA-6 廚房的清洗及收納。
特生 1-sA-6 使用適當方式洗濯及晾曬衣物。
特生 1-sA-8 檢查衣物破損情形並加以處理。
下學期
低組
特生 1-sP-17 完整清潔身體各部位。
特生 1-sP-18 具備洗髮、梳髮、整髮的技能。
特生 2-s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 2-sP-7 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作與資源回
收。
高組
特生 1-sA-7 整理及收納個人衣物。
特生 1-sP-16 具備洗手、洗臉、刷牙及使用牙線的技能。
特生 1-sP-17 完整清潔身體各部位。
特生 1-sP-18 具備洗髮、梳髮、整髮的技能。
特生 2-s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 2-sP-7 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作與資源回
收。
特生 2-sA-3 落實資源回收與再利用。
學習內容
上學期
低組
特生 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 A-sP-5 食物的處理。
特生 B-sP-1 衣物穿脫技巧。
特生 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 B-sP-3 衣物的清潔與收納。
特生 F-sP-1 環境衛生的觀念。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高組
特生 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 A-sP-5 食物的處理。
特生 B-sP-1 衣物穿脫技巧。
特生 A-sA-1 烹調用具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A-sA-2 食物烹調前的處理。
特生 A-sA-4 食物的烹調方式。
特生 A-sA-5 食物的保存方法。
特生 A-sA-6 廚房的清洗及收納。
特生 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 B-sP-3 衣物的清潔與收納。
特生 F-sP-1 環境衛生的觀念。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下學期
低組
特生 C-sP-3 身體的清潔方式。
特生 C-sP-4 個人清潔用品的認識。
特生 C-sP-5 個人清潔。
特生 F-sP-4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高組
特生 F-sP-1 環境衛生的觀念。
特生 C-sP-4 個人清潔用品的認識。
特生 C-sP-5 個人清潔。
特生 F-sP-4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特生 F-sA-1 居家物品的擺放與收納。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課堂中練習覺察及表達生理需求並在未來嘗試應用於不同情境。
2. 在課堂中練習進食技巧與餐具的使用,學習處理食物並從中建立良好衛生習慣。
3. 在課堂中練習良好的用餐禮儀。
4. 在課堂中練習學習認識衣物的穿脫技巧。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次
上學期
週次
下學期
單元
名稱
內容
單元
名稱
內容
1-4
食物
糾察
隊
分辨食物是否發霉及異味
1-4
我會
整理
私領
域
分辨整齊與雜亂,並了解私領域
雜亂的缺點
低:分辨食物是否發霉及異
味
高:認識食品包裝上的有效
日期
我會整理抽屜(工作分析)
低:分辨食物是否發霉及異
味
高:認識食品包裝上的製作
日期
我會整理置物櫃(工作分析)
低:認識冰箱
高:分辨食物的存放方式
我會整理書包(工作分析)
5-8
我是
小廚
神
認識食材及烹調方式
5-8
衣物
收納
(配
合生
活管
理)
判斷衣物適合的收納方式
認識廚房器具
摺疊衣物、吊掛衣物
(工作分析)
實作:檸檬愛玉(工作分
析)
摺疊襪子、分類襪子
(工作分析)
實作:黑糖珍珠鮮奶
(工作分析)
摺疊棉被、被單、枕頭套
(工作分析)
9-12
廚房
小幫
手
認識廚房清潔
9-12
我最
乾淨
(一)
認識牙齒保健用品
練習洗杯子(工作分析)
我會刷牙(工作分析)
練習洗碗(工作分析)
我會刷舌苔(工作分析)
練習洗鍋子(工作分析)
我會漱口(工作分析)
13-16
環境
整潔
認識清潔用品、工具
(衛浴、地板)
13-16
我最
乾淨
(二)
認識盥洗用品
能運用清潔用品清潔
教室廁所馬桶、洗手台
(工作分析)
我會洗澡(工作分析)
能運用清潔用品清潔
教室廁所地板
(工作分析)
我會洗頭(工作分析)
能運用清潔用品清潔教室地
板
(工作分析)
我會吹頭髮(工作分析)
17-20
衣物
整潔
判斷衣物是否需清潔或更換
並認識洗衣用品
17-20
愛護
地球
我最
棒
認識資源回收七大類
高:認識洗衣機及操作步驟
(圖示)
低:分辨是否需更換衣物
了解資源回收對地球的益處
練習曬上衣、褲子
(工作分析)
了解未做資源回收對地球的壞處
練習曬褲子、襪子
(工作分析)
實作:分類教室內資源回收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語文
(國語融入
本土語
)
低組:二、四年級
高組:三~六年級
各
6 節
楊惠茹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3 人、四年級 2 人,共 5 人。
高組: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共 5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
生命
□
法治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海洋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安全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組
1-I-4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5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1-I-6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4-I-6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I-7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的國字。
中高組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I-3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
5-I-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5-I-7 運用簡單的預測、推論等策略,找出句子和段落明示的因果關係,理解
文本內容。
本土語
1-Ⅰ-2能聽懂日常生活中閩南語語句並掌握重點。
1-Ⅰ-4能從聆聽中建立主動學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學習內容
低組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中高組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4 常用字部首的表義(分類)功能。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Be-I-1 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法。
本土語
Bb-Ⅰ-2學校生活。
Bb-Ⅰ-1家庭生活。
Bg-Ⅰ-2口語表達。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高組:
能在小組課程中,透過多媒體教材、自編文本、字圖卡、繪本等媒材以聆
聽、閱讀、口說、書寫、操作教具及遊戲等方式,學習日常生活常識與詞彙
語句的使用,進而應用在日常溝通表達、生活適應與解決問題中。
中組:
能在小組互動課程中,透過多媒體教材、自編文本、字圖卡、繪本等媒材以
聆聽、閱讀、指認字圖卡、描寫、操作教具及遊戲等方式,學習日常生活常
識與詞彙語句的使用,進而應用在日常溝通表達、生活適應與解決問題中。
低組:
能在小組互動課程中,透過多媒體教材、自編文本、字圖卡、繪本等媒材以
聆聽、指認圖卡、操作教具及遊戲等方式,學習日常生活常識與詞彙語句的
理解,進而使用溝通輔具應用在日常溝通表達與生活適應中。
本土語
1.能夠說出簡單的招呼語。
2.能認讀課文中的重要語詞。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內容
單元名稱/內容
1
【認識同學】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
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
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
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
關問題的選答
1
【安全意識-交通工具】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說
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課
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指
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關
問題的選答
2
2
3
【認識秋天、節慶】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
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
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
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
關問題的選答
3
4
4
5
5
【安全意識-保護身體、居家、校園安全】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說
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課
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指
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6
6
7
【認識基隆景點、名產】中山區、安樂區
低組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
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
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
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
關問題的選答
7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關
問題的選答
8
8
9
9
【認識基隆景點、名產】七堵區、暖暖區
低組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說
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課
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指
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關
問題的選答
10
10
11 【認識基隆景點、名產】仁愛區、中正區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
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
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
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
關問題的選答
11
12
12
13
13
【我會幫忙】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說
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課
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指
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關
問題的選答
14
14
15
【歲末寒冬】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15
16
16
17
17
18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
說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
課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
指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
關問題的選答
18
【安全意識-旅遊、爬山、水域】
高組
1.能認讀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字詞
3.能抄寫國字語詞
4.能進行圖文配對
5.運用所學文字進行與生活經驗相關的
造詞
6.觀看影片,從三選一的選項,指出或說
出答案
中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描/仿寫簡單筆畫國字與姓名的部件
4.能進行圖卡與字卡配對
5.透過剪貼、著色、圈選等方式,進行課
文詞語學習
6.觀看影片,從二選一的選項,說出或指
出答案
低組
1.能聆聽課文內容
2.能指認課文圖卡
3.能透過溝通輔具來進行課文語詞或相關
問題的選答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數學
低組:二、四年級
高組:三~六年級
各五節
黃珮茹
教學人數
低組:二年級 3 人、四年級 2 人,共 5 人。
高組: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2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共 5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組
n-Ⅰ-1 理解 2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Ⅰ-7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長短。
n-Ⅰ-9-2 認識簡單時刻:整點。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形體。
d-Ⅰ-1 認識分類的模式。
n-Ⅱ-1-2 理解 1 到 100 的數和位值結構。
高組
n-Ⅰ-2 能做 20 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n-Ⅰ-3-1 能做總和 20 以內的加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n-Ⅰ-3-2 能做被減數 20 以內的減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n-Ⅰ-5 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加減法一步驟應用問題。
n-Ⅰ-9-1 認識時間單位:星期、時。
r-Ⅰ-1 認識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
n-Ⅱ-1 理解 10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及加減法的運算。
n-Ⅱ-4 應用加減計算或估算解決 100 元以內的日常生活問題。
n-Ⅱ-10-1 認識時間單位:月、日。
n-Ⅱ-10-2 認識簡單時刻:半點。
d-Ⅱ-1-1 報讀日常生活中的一維表格。
d-Ⅱ-1-2 報讀日常生活中的二維表格。
n-Ⅲ-1 理解 50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及加減法的運算。
n-Ⅲ-8 應用加減法和估算解決 500 元以內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n-Ⅲ-10 使用計算機做加減運算。
n-Ⅲ-12-1 認識時間單位:年、分。
n-Ⅲ-12-2 認識時刻:幾點幾分
學習內容
低組
N-1-1 1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N-1-4 日常生活中 1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1-5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S-1-2 基本幾何形體的操作活動(三角形、四邊形、圓形)。
D-1-1-1 基本顏色的分類,如:紅、黃、藍、綠色等。
D-1-1-2 基本圖形的分類,如:三角形、四邊形、圓形等。
D-1-1-3 錢幣的分類,如:1 元、5 元、10 元等。
N-2-1 2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位值。
N-2-5 日常生活中 2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2-12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之容量、重量與面積比較的操作活動。
N-2-13 日常生活中整點鐘的認識與應用。
N-2-14 日常生活中例行活動之時間用語,如: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日」
各做什麼活動。
S-2-1 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R-2-1-2 用實物排列比較數的大小。
N-3-1 5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N-3-1-6 日常生活中 5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3-3-1 兩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3-3 十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4-1 100 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位值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高組
N-1-2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加法計算與應用。
N-1-3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減法計算與應用。
N-1-5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N-1-6-1 日常生活中的例行活動之一天的時間用語「早上」
、
「中午」
、
「下午」
和「晚上」各做什麼活動。
N-1-6-2 日常生活中的時間用語「明天」
、
「今天」
、
「昨天」
。
R-1-1 算式與符號: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R-1-1-1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加法算式。
R-1-1-2 日常生活中 1 到 10 的減法算式,
D-1-1 簡單分類: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呈現日常生活物品。
N-2-2 日常生活中總和 20 以內的加法計算與應用。
N-2-3 日常生活中被減數 20 以內的減法計算與應用。
N-2-5-5 日常生活中運用總和 20 以內的加法進行購物。
N-2-5-6 日常生活中運用被減數 20 以內的減法進行購物。
N-2-8 日常生活中 20 以內一步驟加、減法之應用。
N-2-12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之容量、重量與面積比較的操作活動。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置認識「幾時幾
分」
。
N-2-14 日常生活中例行活動之時間用語,如: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日」
各做什麼活動。
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以操作活動為主。進行辨認與描述之活動。藉由實際
物體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
,並連結幾何概念(如長、
短、大、小等)
。
S-2-5 面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
R-2-1-2 用實物排列比較數的大小。
R-2-1-3 透過直尺比較數的大小。
R-2-1-4 直接比較數字的大小。
R-2-2 兩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
R-2-4 兩數相減,被減數與減數不可互逆的關係。
D-2-1 分類與呈現: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記錄、呈現資料、生活物
件或幾何形體。討論分類之中還可以再分類的情況。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2-3 日常生活中 5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N-3-3-1 兩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3-2 五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3-3 十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17 日常生活中重要節慶或活動的日期。
D-3-1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表
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N-4-1-3 位值:
「個位」
、
「十位」
、
「百位」
。
N-4-1-5 100 元以內錢幣的認識與數算。
N-4-1-6 日常生活中 100 元以內購物活動。
N-4-4-1 日常生活中總和 100 以內的進位加法活動。
N-4-4-2 日常生活中被減數 100 以內的退位減法活動。
N-4-3-3 日常生活中 10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N-4-8-2 使用數線比較 100 以內的數的大小。
N-4-9-1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長度單位:公分。
N-4-13 日常生活中半點鐘的認識與應用。
D-4-1-1 日常生活中一維表格的報讀,如:早餐價目表、電視時刻表、公車時
刻表、飲料價目表、氣象溫度表、掃地工作表。
D-4-1-2 日常生活中二維表格的報讀,如:日課表、食品價目表、掃地工作表、
月曆。
N-5-1 200 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N-5-1-4 日常生活中 200 以內的購物活動。
N-5-3 十的倍數計數,如:能 10 個一數,數 200 以內的錢幣。
N-5-11-3 日常生活中 20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N-5-14-1 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實測:公分。
N-5-16-1 日常生活中之時鐘一大格 5 分鐘。
N-5-16-2 日常生活中之幾點幾分。
N-6-1 500 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活動。
N-6-1-3 500 元以內錢幣的認識與數算。
N-6-1-4 日常生活中 500 以內購物活動。
N-6-6-1 使用計算機做加法的運算。
N-6-6-2 使用計算機做減法的運算。
N-6-7 日常生活中時間的應用:年、月、日。
N-6-7-1 一年十二個月。
N-6-7-2 幾年幾月幾日。
N-6-9-3 日常生活中 50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
1. 在課堂活動中,透過實作、感官體驗、觀察與模仿,理解 100 以內的數字相
關概念,包括:唱數、描寫數字、數字配對,數量、點數、數序,並應用於日常
生活中
2. 在課堂活動中,能透過感官體驗、操作、作業單練習等方式,認識常用的硬
幣/紙鈔,並應用在日常生活及日常購物活動中。。
3. 在情境中,運用 10 元硬幣,透過聆聽、口說的方式,理解 10 個 1 數的規
則,背誦或複誦 1~100 的 10 個一數,並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4. 在課堂上,透過感官體驗、實作等方式,認識常見的數學概念,包括:形狀、
大小、配對、分類,並應用於生活中。
5. 在課堂活動中,透過聆聽、模仿、操作等方式,認識簡單的日曆、月曆概念。
6. 在課堂活動中,透過實作,建立時間的概念,並培養守時且規律的生活習
慣。
高組
1. 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等方
式,建立 500 以內的數量概念,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2. 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等方
式,建立 500 以內的幣值概念,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3. 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等方
式,了解加法與減法意義,並且能透過數數或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4. 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影音媒材、觀察
等方式,認識常見的數學概念,包括:形狀、大小、長短、輕重、配對、分類,
並應用於生活中。
5. 在課堂活動或日常情境中,透過實作、學習單練習、問答等方式,認識月
曆、日曆與時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具體教具、實物操作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數與量
低組
1. 認識數字 1-20 (唱數、指認、點數)
2. 描寫數字 1-20
3. 數字排序 1-20
4. 10 以內數量配對操作練習(點數、配
對、拿取)。
5. 精細動作操作練習(手指運用、雙手做
事、簡單運筆和塗色)
高組
1. 認識 500/1000 以內的數字(聽說讀寫)
2. 認識位值單位「個位」、「十位」、「百
位」
、
「千位」
3. 能進行 2 個、5 個、10 個一數。
4. 1000 以內的數量概念:認讀、命名、
書寫、填空
5. 能進行 500/1000 以內的數字大小比
較。
1
時間
低組
1. 能以日常生活作息說出早上、晚上
2. 認識鐘面、時針、分針
3. 認識整點
4. 認識電子時鐘
高組
1. 能以日常生活作息說出早上、中午、晚
上
2. 認識鐘面、時針、分針
3. 認識整點與半點
4. 認識與報讀電子時鐘
5. 可以用 5 個一數的方式報讀鐘面上幾時
幾刻
2
2
3
3
4
4
5
5
幾月幾日星期幾
低組
1. 練習撕日曆
2. 認識星期一~日
3. 會唸讀/背誦星期一~日
4. 練習說日期:主動說/接續說/仿說
5. 練習看日曆:指出日期、跟著說
高組
1. 認識年、月、日
2. 可以說出今 天的日 期 (幾月幾日 星期
幾)。
3. 認識星期,知道一星期有七天
4. 認識星期六日;認識紅色日期的意思-放
假。
5. 能閱讀日曆,從日曆中找出相關資訊回
答問題。
6. 能閱讀月曆,從月曆中找出相關資訊回
答問題。
7. 指認日曆/月曆中的年、月、日
8. 能在月曆中找出特定日期與節慶。
9. 認識昨天、今天、明天。
6
分類與記錄/認識表格
低組
1. 顏色分類配對練習。
2. 能夠辨認和說出顏色。
3. 能使用指定顏色的蠟筆塗色。
高組
1. 能將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2. 能透過畫圈的方式記錄數量到表格中
3. 能閱讀表格中的資訊,回答問題。
4. 認識一維表格、二維表格
5. 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
6. 由日常生活中的一維表格、二維表格
獲取訊息
6
7
7
8
8
9
9
分一分與減法
10
10 低組
1. 認識數字 51-100(唱數、指認、點數)
2. 描寫數字 1-100
3. 數字排序 1-100
4. 認識 10 以內的分與合
5. 能做 20 以內的 2 個一數。
6. 能做 100 以內的 10 個一數。
高組
1. 可以利用手指或是實物點數做出 20 以
內的減法計算。
2.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行
一位數與一位數的減法計算、應用題列
式。
3.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行
二位數與一位數的減法計算、應用題列
式。
4.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行
二位數與二位數的減法計算、應用題列
式。
11
合成與加法
低組
1. 認識數字 21-50(唱數、指認、點數)
2. 描寫數字 1-50
3. 數字排序 1-50
4. 20 以內數量配對操作練習(點數、配
對、拿取)。
5. 認識 5 以內的分與合
高組
1. 可以利用心算、手指或是實物點數做
出 20 以內的加法計算。
2.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
行一位數與一位數的加法計算、應用
題列式。
3.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
行二位數與一位數的加法計算、應用
題列式。
4. 能使用計算機或是橫式、直式書寫進
行二位數與二位數的加法計算、應用
題列式。
11
12
12
13
13
超級比一比
低組
1. 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大或小。
2. 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多或少。
3. 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長或短。
高組
1. 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高或矮。
2. 能在實際操作下,指認出輕或重。
3. 能在實際操作下,能進行多和少的比較。
14
14
15
15
16
錢幣
低組
1. 認識 1 元、10 元、50 元:辨識、分類、
配對
2. 以 1 元硬幣,進行 20 以內的點數
3. 以 10 元硬幣,進行 50 以內的點數
4. 能用 1 元和 10 元錢幣購買 50 元以內
的商品
高組
1. 認識不同錢幣和鈔票的幣值。
2. 能點數或拿出 100 元以內的幣值。
3. 以 100 元鈔票進行 1000 元以內的點數
與拿取。
4. 能點數或拿出 1000 元以內的幣值。
5. 錢幣夠不夠概念
6. 判讀價目表
16
17
17
認識形狀、顏色與方向
低組
1. 顏色配對操作練習。
2. 透過 2 選一方式,能指認出指定顏色
3. 能握著指定顏色蠟筆塗滿方格。
4. 形狀配對操作練習(○△□)。
5. 透過 2 選一方式,能指認出指定形狀(○
△□)。
6. 能將形狀圖案(○△□)塗滿顏色。
高組
1. 能根據不同形狀的特徵,辨認、說出、
分類常見形狀。
2. 認識至少十種常見顏色。
3. 能辨識基本方位,如:上下、前後、左右。
18
18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英語
低組:四年級
高組:三~六年級
中年級
1 節
高年級
2 節
黃珮茹
教學人數
(三年級)1 人;(四年級)4 人;(五年級)1 人;(六年級)1 人,共 7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中年級
1-Ⅱ-1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3-Ⅱ-1 能辨識 26 個印刷體大小寫字母。
1-Ⅱ-7 能聽懂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1-Ⅱ-9 能聽懂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1-Ⅱ-10 能聽懂簡易句型的句子。
2-Ⅱ-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2-Ⅱ-3 能說出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2-Ⅱ-5 能使用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6-Ⅱ-1 能專注於教師的說明與演示。
6-Ⅱ-2 積極參與各種課堂建議活動。
6-Ⅱ-3 樂於回答教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8-Ⅱ-2 能了解課堂中所介紹的國內主要節慶習俗。
高年級
4-Ⅱ-1 能書寫 26 個印刷體大小寫字母。
4-Ⅱ-3 能臨摹抄寫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4-Ⅱ-4 能臨摹抄寫課堂中所學的句子。
6-Ⅱ-2 積極參與各種課堂建議活動。
6-Ⅱ-3 樂於回答教師或同學所提的問題。
6-Ⅱ-4 認真完成教師交代的作業。
6-Ⅱ-1 能專注於教師的說明與演示。
8-Ⅱ-3 能了解課堂中所介紹的國外主要節慶習俗。
學習內容
中年級
Aa-Ⅱ-1 字母名稱。
Aa-Ⅱ-2 印刷體大小寫字母的辨識及書寫。
Ac-Ⅱ-1 簡易的教室用語。
Ac-Ⅱ-2 簡易的生活用語。
Ac-Ⅱ-3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
B-Ⅱ-1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C-Ⅱ-2 國內外主要節慶習俗。
Ae-Ⅲ-1 簡易歌謠、韻文、短文、故事及短劇。
高年級
Ac-Ⅱ-3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
B-Ⅱ-1 第二學習階段所學字詞及句型的生活溝通。
Ae-Ⅲ-1 簡易歌謠、韻文、短文、故事及短劇。
Ad-Ⅲ-2 簡易、常用的句型結構
C-Ⅲ-1 國內(外)招呼方式。
Ac-IV-3 常見的生活用語。
C-IV-1 國內外節慶習俗。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
1. 能模仿教師念出英文字母或單字
2. 能聽懂簡單英文指令或生活用語
3. 能跟著英文歌曲的音樂擺動身體
中組
1. 能指認/描寫或聽寫英文字母
2. 能仿說教師唸讀的英文單字/簡易片語或簡單句子
3. 能聽英文單字指認出相配的圖畫
4. 能跟著音樂哼唱英文歌曲
高組
1. 能說出自己英文名字
2. 能在三格線上寫出英文字母 Aa-Zz
3. 能抄寫英文句子並複誦
4. 能跟著教師仿說出每課目標句型
5. 能說出單字並背出來
6. 能聽英文單字指認出相配的圖畫
7. 能根據情境說出基本片語
8. 能跟著音樂哼唱英文歌曲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認識 ABC
1.認識英文字母 Aa-Dd
2.認讀以 A-D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A-D 的自然
1
認識 ABC
、
認識
1.認識英文字母 Ss、Tt
2.認讀以 S-T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S-T 的自然發音
2
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知道自己的英文名字
2
交通工具
4.認讀英文數字 10~12
5.學唱 abc 字母歌、Hello 兒歌
6.能說出或聽懂交通工具的英
文單字。
7.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句
3
認識 ABC
、
認識氣候
與節慶
1.認識英文字母 Ee-Hh
2.認讀以 E-H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E-H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與氣候(秋天)相關的
英文單字
7.能說出與節慶(中秋節、教
師節)相關的英文單字
3
4
4
5
5
認識 ABC
、
認識身體
1.認識英文字母 Uu、Vv
2.認讀以 U-V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U-V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3~15
5.學唱 abc 字母歌、Hello song
6.能說出或聽懂交通工具的英
文單字
7.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句
6
6
7
7
8
認識 ABC
、
認識基隆
行政區
1.認識英文字母 Ii-Kk
2.認讀以 I-K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I-K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或聽懂與基隆行政區
(安樂區、中山區)相關的英文
單字-Keelung、school、
station……
8
9
9
認識 ABC
、
認識基隆
行政區
1.認識英文字母 Ww-Xx
2.認讀以 W-X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W-X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6~18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或聽懂與基隆行政區
(七堵區、暖暖區、信義區)相關
的英文單字 -Keelung 、food 、
park、station ……
10
10
11
11
12
認識 ABC
、
認識基隆
行政區
1.認識英文字母 Ll-Oo
2.認讀以 L-O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L-O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10
5.學唱 abc 字母歌
6.能說出或聽懂與基隆行政區
(仁愛區、中正區)相關的英文
單字-Keelung、food、night
market ……
12
13
13
認識 ABC
、
認識學校
1.認識英文字母 Yy、Zz
2.認讀以 Y-Z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Y-Z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9~20
5.能說出或聽懂與學校相關的
英文單字
6.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句
7.能仿說”It’s a ______. 的答句
14
14
15
15
16
認識 ABC
、
認識氣候
與節慶
1.認識英文字母 Pp-Rr
2.認讀以 P-R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 P-R 的自然發音
4.能說出與氣候(冬天)相關的
英文單字
5.能說出與節慶(聖誕節、元
旦)相關的英文單字或句子-
Merry Christmas!
Happy New Year!
16
17
17
認識 ABC
、
認識
戶外活動
1.認識英文字母 Aa-Zz
2.認讀以 A-Z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A-Z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20
5.學唱 abc 字母歌
5.能說出或聽懂與戶外活動相
關的英文單字
6.能仿說”What’s this?的問句
7.能仿說”It’s a ______. 的答句
18
18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
(低年級)
自然科學
(中高年級)
生活:二年級
自然:三~六年級
低年級:
1 節
中高年級:
2 節
黃珮茹
教學人數
(二年級)3 人;(三年級)1 人;(四年級)4 人;(五年級)1 人,(六年級)1 人,
共 10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3 探索生活現象,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5 動手試驗,將習得的探究方法及技能,運用於生活與學習。
中年級
tc-Ⅱ-1 能簡單分辨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tm-Ⅱ-1 能經由觀察自然界現象之間的關係,理解簡單的概念,進而與其生
活 經驗連結。
ai-Ⅱ-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以成品來表現自己構想的樂趣。
pe-Ⅱ-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
並能觀察。
高年級
tm-Ⅲ-1 能經由觀察及實驗等歷程,探索自然界現象之間的關係,建立簡單
的概念模型,並理解到有不同模型的存在。
pe-Ⅲ-2 能正確安全操作適合學習階段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進行客觀的質性觀察。
ai-Ⅲ-2 透過成功的科學探索經驗, 感受自然科學學習的樂趣。
學習內容
低年級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中年級
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同類別動物之各
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b-Ⅱ-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INd-Ⅱ-4 空氣流動產生風。
INd-Ⅱ-6 一年四季氣溫會有所變化,天氣也會有所不同。氣象報告可以讓我
們知 道天氣的可能變化。
INd-Ⅱ-7 天氣預報常用雨量、溫度、風向、風速等資料來表達天氣狀態,這
些資料可以使用適當儀器測得。
INe-Ⅱ-5 生活周遭有各種的聲音;物體振動會產生聲音,聲音可以透過固
體、 液體、氣體傳播。不同的動物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並且作為溝通的方
式。
INf-Ⅱ-4 季節的變化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INf-Ⅱ-6 地 震 會造 成嚴 重 的災 害,平時的準備與防震 能降低損害。
高年級
INb-Ⅲ-6 動物的形態特徵與行為相關,動物身體的構造不同,有不同的運動
方式。
INb-Ⅲ-7 植物各部位的構造和所具有的功能有關,有些植物產生特化的構造
以適應環境。
INd-Ⅲ-6 生物種類具有多樣性; 生物生存的環境亦具 有多樣性。
INd-Ⅲ-7 天氣圖上用高、低氣 壓、鋒面、颱風等符號 來表示天氣現象,並
認 識其天氣變化。
INe-Ⅲ-6 聲音有大小、高低與音色等不同性質,生活中聲音有樂音與噪音之
分,噪音可以防治。
INf-Ⅲ-5 臺灣的主要天然災害 之認識及防災避難。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低年級
在課堂中,大量肢體引導與協助下,透過多感官體驗、觀察、實作:
1. 觀察日常生活中風造成的現象
2. 製作玩具、樂器與正確操作玩具、樂器
3. 指認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聲音/動物叫聲/樂器聲
4. 指認大樹、小花
5. 操作種植工具種植蔬菜
6. 觀察天氣,指認晴天、雨天、陰天圖卡
高組-低年級
在課堂中,部分口語與肢體引導下,透過多感官體驗、觀察、實作:
1. 觀察日常生活中風造成的現象
2. 製作玩具、樂器與正確操作玩具、樂器
3. 聽懂並說出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聲音/動物叫聲/樂器聲
4. 分辨風力、音量的大小與音色之不同
5. 說出常見動物名稱(如:狗、貓、獅子、小鳥等)
6. 能使用合宜的方式觀察動物
7. 指認植物的葉、花朵
8. 操作種植工具種植蔬菜
9. 指認蔬菜生長的變化
10.觀察或觀看圖片,說出天氣狀況
11.說出季節與溫度變化對穿著的影響
低組-中、高年級
在課堂中,部分口語與肢體引導下,透過多感官體驗、觀察、實作:
1. 觀察日常生活中風造成的現象
2. 製作玩具、樂器與正確操作玩具、樂器
3. 聽懂並說出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動物叫聲/樂器聲
4. 指認動物的身體部位
5. 能使用合宜的方式觀察動物
6. 指認植物的根、莖、葉、花朵、果實
7. 能說出植物生長的基本條件
8. 操作種植工具種植蔬菜
9. 定期觀察並指認蔬菜的生長變化
10.觀察或觀看圖片,說出天氣狀況
11.能說出天氣預報上的天氣圖示所代表的天氣狀況
12.能說出季節與溫度變化對穿著的影響
13.能說出常見的天氣災害(颱風、梅雨)
14.能說出防範天氣災害的方法
高組-中、高年級
在課堂中,透過多感官體驗、觀察、實作:
1. 說出風力大小及判讀風向
2. 能藉由觀察玩具現象,觀測風力大小、風向變化
3. 說出音量大小(分貝),及分辨噪音與音色
4. 說出動物的身體構造與功能
5. 說出動物身體功能及應對的生存方法
6. 能以合適的方式觀察動物與植物
7. 指認植物的根、莖、葉、花朵、果實
8. 說出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9. 說出不同環境下植物生長的特徵
10.操作種植工具種植蔬菜
11.定期觀察並說出植物生長情形
12.能使用溫度計等儀器判讀氣溫
13.能看懂天氣預報(天氣狀況、降雨機率、氣溫變化、紫外線指數等)
14.能說出四季應對的天氣狀況、穿著、飲食
15.能說出天氣災害對生活的影響
16.能說出防範天氣災害的方法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
名稱
內容
單元
名稱
內容
1
尋找
風朋
友
單元一:尋找風朋友
1. 觀察生活中風造成的現象與變
化
2. 觀測風力
3. 風力玩具製作:風車
(藉由遊戲觀測風力大小)
4. 觀測風向
5. 玩具製作:紙飛機
(藉由遊戲觀測風力及風向)
6.認識風在生活上的應用(風帆、
風力發電)
1
植物
大發
現
單元一:植物大發現
1.校園植物放大鏡: 認識觀察及愛護
植物的方法,實際探尋校園中的植物
2.認識植物的根
3.認識植物的莖
4.認識植物的葉
5.認識植物的花朵、果實
7.認識植物生長的條件
8.認識不同環境的植物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聲音
真奇
妙
單元二:聲音真奇妙
1. 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 知道生活 中常見 聲 音及其意
義,如:鬧鐘聲、救護車聲、上課
鐘聲)
2. 動物的聲音
3. 認識振動產 生聲音 的 例子 (鈴
鼓、三角鐵)
4. 簡單樂器製作、敲奏
5. 聲音傳播的介質
6. 辨識音量、音色
8
我是
小農
夫
單元二:我是小農夫
1.我是小農夫:準備種植的材料和工
具
2.我是小農夫:種植技巧(播種、挖土、
澆水)
3.植物的一生:觀察蔬菜生長情形
4.我是小農夫:採收蔬菜與愛惜蔬果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動物
王國
單元三:動物王國
1. 發現生活中的動物
2. 認識動物的身體
3. 認識動物的身體構造與功能
4. 認識動物的生存方法
5. 觀察與愛護動物的方法
6. 校園動物偵查員
15
天氣
停看
聽
單元三:天氣停看聽
1.認識生活中常見天氣現象
2.觀測天氣、氣溫
3.我會看天氣預報
4.季節與生活(氣溫、穿著、飲食)
5.認識天氣災害
6.認識防範天氣災害的方法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
(低年級)
社會
(中高年級)
低年級:二年級
中高年級:三~六年級
低年級:1 節
中高年級:3 節
楊惠茹
教學人數
二年級
3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4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共 10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人權
□
海洋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1-Ⅰ-2透過班級、學校、家庭、文化等活動,知道每個人的異同。
1-Ⅰ-4知道環境及其變化所造成的危險,選擇合適的應變方法以確保自己的
安全。
2-Ⅰ-1運用感官知覺探索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等環境。
3-Ⅰ-1願意參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心。
6-Ⅰ-3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規範與禮儀並能遵守。
7-Ⅰ-2傾聽他人的想法,並嘗試去理解他人的意見。
中年級
1a-Ⅱ-1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環境的位置與範圍。
2b-Ⅱ-2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3a-Ⅱ-1透過日常觀察,提出對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感興趣的
事物與活動。
3c-Ⅱ-1聆聽他人意見。
高年級
1a-Ⅲ-1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環境的位置與範圍。
2b-Ⅲ-2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並尊重其多樣性。
3a-Ⅲ-1透過日常觀察,提出對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感興趣的
事物與活動。
3c-Ⅲ-1聆聽他人意見,並能表達自己的看法。
學習內容
低年級
D-Ⅰ-1自我與重要他人關係的認識。
D-Ⅰ-3重要他人指令的聆聽與回應。
E-Ⅰ-1生活習慣的養成。
E-Ⅰ-2生活規範的實踐。
中年級
Aa-Ⅱ-1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與責
任。
Aa-Ⅱ-2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理解並尊重不同群體(可包
括年齡、性別、族群與身心條件等)文化。
Ab-Ⅱ-1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生活方式、自然與人文環境的
認識。
Ac-Ⅱ-1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可包括隱
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與責任(可包括遵守規範、尊重他人等)。
Ac-Ⅱ-2遇到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可包
括隱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受損時,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道。
Ba-Ⅱ-1個人對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事物的認識與感受。
Bc-Ⅱ-1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不同的節慶與風俗習慣。
Bc-Ⅱ-2家庭成員的組成。
高年級
Aa-Ⅲ-2規範(可包括習俗、道德、宗教、法律等)能導引個人在家庭、學
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合宜的行為。
Aa-Ⅲ-4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活動中能遵守社會規範,合宜
溝通及相互尊重。
Ab-Ⅲ-1臺灣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Ab-Ⅲ-2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的交通運輸與生活方式的關聯。
Ac-Ⅲ-1個人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例如:隱
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與責任(例如:遵守規範、尊重他人等)。
Ac-Ⅲ-3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常見的行政單位(例如:派出所、消防隊)。
Ba-Ⅲ-1個人對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事物的認識與感受。
Bc-Ⅲ-1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不同的節慶與風俗習慣。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低年級
1.能遵守班級上課的秩序
2.能將物品物歸原位
高組-低年級
1.能說出班級的成員
2.能遵守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的規範
3.能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
4.能了解學校生活的作息
5.能說出自己家庭的成員
低組-中、高年級
1.能遵守班級上課的秩序
2.能將物品物歸原位
3.能認出班級的成員
4.能了解學校生活的作息
5.能認出自己的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
6.能認出自己家庭的成員
7.能認出生活中(學校/家中/浴室/山中/水域)的危險情境
高組-中、高年級
1.能說出班級的成員及特徵
2.能遵守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的規範
3.能說出自己的生活環境(班級/學校/居住地附近/公共場所/交通工具)
4.能了解學校生活的作息
5.能說出自己家族的成員
6.能說出生活環境(校園各地/公共資源)的功能
7.能說出基隆的特色
8.能說出新年的習俗
9.能說出遇到困難的解決方法
10.能說出生活中(學校/家中/浴室/山中/水域)的危險情境
11.能說出保護自己的方法
12.能模擬搭公車的步驟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
(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新一年的
班級生活
1.認識老師和同學
2.認識新的年級
3.認識新學期新的生活作息
(上學時間半天整天)
4.了解班上的班級規定
5.認識自己的負責任務
※配合國語單元、數學單元
1
2
3
4
出門
好方便
1.認識交通工具
2.認識搭乘交通工具的規則
(搭乘地點/注意事項)
3.認識時刻表
4.了解搭乘公車的方法、步驟
5.認識博愛座
6.認識過馬路的安全
7.紅綠燈的號誌辨別
※配合國語單元
3
4
5
6
我的校園
1.認識學校各處室的位置
(保健室/操場/活動中心)
2.認識學校各處室的作用
3.認識學校各地要遵守的規則
(圖書館/遊樂場)
4.認識學校的危險情境
5
6
7
8
我會保護
自己
1.了解與同學相處的身體距離
2.認識家中的危險情境
3.認識浴室的危險情境
4.了解用電器用品的注意事項
※配合國語單元
7
8
9
10
我的居住
環境
1.認識自己居住的地區
(安樂區/中山區)
2.認識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商家
(便利商店/藥店/診所……)
3.認識基隆景點
4.認識基隆的娛樂活動
9
10
11
12
我居住的
城市 2
1.認識基隆的分區
(七堵區/暖暖區/信義區)
2.認識基隆景點
3.認識基隆的娛樂活動
4.認識基隆的特產
※配合國語單元
5.認識基隆的特產
6.認識基隆的天氣
※配合國語單元
13
14
15
16
社區的
公共資源
1.認識基隆市的公共資源
2.認識基隆的公共場所
3.認識公共場所的功能
4.認識使用公共資源的規範
5.了解保護公共資源的方法
6.認識自己的權利
(愛心卡/學生卡)
11
12
13
14
我居住的
城市 1
1.認識基隆的分區
(仁愛區/中正區)
2.認識基隆景點
3.認識基隆的娛樂活動
4.認識基隆的特產
※配合國語單元
17
18
19
20
我會安全
出去玩
1.認識旅客服務中心(服務台)
2.了解出門遇到困難時該怎麼
求助(迷路/受傷)
3.了解出去玩的注意事項
4.認識山中的危險情境
5.認識水域的危險情境
※配合國語單元
15
16
17
18
19
迎接新年
1.認識耶誕節
2.認識農曆新年
3.認識基隆迎接新年的活動
4.認識家族成員
5.認識吉祥話
20
總複習
期末總複習、評量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
(低年級)
藝術
-美勞(中高年級)
全班
2 節
楊惠茹
教學人數
二年級
3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4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共 10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
生命
□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4-Ⅰ-1利用日常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簡單創作,喚起想像力。
4-Ⅰ-3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展演或簡易創作,以增進生活樂趣。
5-Ⅰ-3理解美的事物有多元的表現方式。
中年級
1-Ⅱ-3能試探常見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簡易創作。
2-Ⅱ-5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簡易創作。
3-Ⅱ-4能透過物件蒐集或藝術作品,美化生活環境。
高年級
1-Ⅲ-3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表現主題。
2-Ⅲ-2能發現日常生活中藝術作品的構成要素,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習內容
低年級
C-Ⅰ-2常見生活媒材與符號的使用。
中年級
視E-Ⅱ-2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墨等)、技法(硬筆畫、吹畫、
版畫、水彩畫等)、工具知能(正確安全的使用工具)。
視E-Ⅱ-3點線面、平面與立體簡易創作、聯想簡易創作體驗。
視A-Ⅱ-1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視P-Ⅱ-2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高年級
視E-Ⅲ-1視覺元素、色彩的辨識。
視E-Ⅲ-2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等)、技法(硬筆畫、吹畫、版
畫、水彩畫等)、簡易創作類型。
視E-Ⅲ-3簡易構圖與實作。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
1.能在協助下正確使用常用美勞工具。
2.能在協助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
3.能在協助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
4.能在協助下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5.能在完成作品後,能保持環境整潔。
高組
1.能獨自正確使用常用美勞工具。
2.能在部分提示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
3.能在部分提示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與心情。
4.能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5.能在完成作品後,能保持環境整潔。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2
3
4
大家團圓
在一起
1.將大畫作切割成小畫作,分
給學生各自完成,最後再將全
部拚成大畫作,藉由拼圖畫活
動,體會分工合作的感覺。
2.使用傳單或商品目錄剪貼完
成中秋節團圓場景。
1
2
3
4
垃圾
再利用
1.利用寶特瓶或塑膠杯進行環
保燈籠製作。
5
6
7
8
萬聖節
化妝舞會
1.搭配萬聖節系列活動進行服
裝 DIY、糖果盒子。
5
6
7
8
生活
創作家
1.利用粉筆、鹽製作彩色鹽巴
2.用彩色鹽巴製作美麗作品
9
10
11
12
大自然
真美麗
1.結合自然課程,到校園中撿
落葉。
2.透過各式落葉的拓印,以拼
貼的方式完成畫作。
9
10
11
12
媽媽
真偉大
1.用色紙製作康乃馨,並製作母
親節卡片。
13
14
15
16
歲末慶祝
活動
1.搭配歲末表演活動進行服裝
DIY。
2.利用紙盤、揉紙(高組)、圓球
(低組)、裝飾品進行聖誕花圈
製作。
13
14
15
16
安樂國小
生日快樂
1.搭配校慶活動進行服裝 DIY。
17
18
19
20
我的國旗
真漂亮
1.透過點描畫技法,使用棉花
棒、水彩繪製國旗。
17
18
19
20
我的班級
1.使用水彩手印製作出班級海
報,對於要畢業的朋友表達「永
遠是班級的一份子」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低年級)
藝術-音樂
(中高年級)
低年級:二年級
中高年級:三~六年級
低年級:
1 節
中高年級:
1 節
黃珮茹
教學人數
(二年級)3 人;(三年級)1 人;(四年級)4 人;(五年級)1 人,(六年級)1 人,
共 10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
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中年級
1-Ⅱ-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基本技巧。
1-Ⅱ-8 能結合不同的媒材進行表演。
2-Ⅱ-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2-Ⅱ-3 能欣賞同儕的表演。
3-Ⅱ-1 能參與學校與社區中的音樂活動,並展現聆賞的合宜行為。
高年級
1-Ⅲ-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進行歌唱及演奏,以表達情感。
2-Ⅲ-1 能使用語言、圖片或肢體動作,說明音樂作品的內容,以分享美感
經驗。
2-Ⅲ-3 能與他人分享觀賞表演藝術的感想。
2-Ⅲ-5 能欣賞不同的藝術與文化。
Ⅲ-5 能探索並使用音樂元素,進行簡易創作,表達自我的思想與情感。
學習內容
低年級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中年級
音 E-Ⅱ-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表 E-Ⅱ-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音 A-Ⅱ-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 E-Ⅱ-3 跟隨伴唱帶唱歌。
音 P-Ⅱ-2 常見音樂與生活,如:生日快樂歌、聖誕歌曲、畢業歌曲等。
表 P-Ⅱ-2 學校與社區中常見的表演藝術活動。
高年級
音 P-Ⅲ-1 班級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音 P-Ⅲ-2 學校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音 E-Ⅲ-2 簡易樂器的分類與基礎演奏技巧。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能在課堂活動與生活情境中,在引導與提示下藉由肢體動作、模仿音樂情
境等方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2.能在課堂活動與生活情境中,在引導與操作下透過人聲、樂器來體驗多樣
化的音色與旋律,進而體驗各國文化的音樂風情。
3.在課堂活動,透過實際操作樂器與動作模仿,提升手部精細動作及肢體動
作協調能力,並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
4.在課堂活動,透過團體音樂遊戲與創作,感受音樂的律動,並運用於日常
生活當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內容
單元名稱/內容
1
【海底總動員】
1.樂器使用:手搖鈴、鈴鼓
2.律動遊戲:白浪濤濤(彈性布彈球遊戲)
3.音樂歌曲:釣魚記/小青蛙
1
【春天的樂章】
1.樂器使用:手搖鈴、沙鈴
2.律動遊戲:梅花梅花幾月開
3.音樂歌曲:心花開
2
2
3
3
4
4
5
5
6
【繽紛大地】
1.樂器使用:手鼓、響棒
2.律動遊戲:滾球大遊行
3.音樂歌曲:小小世界真美妙
6
【我愛我的家】
1.樂器使用:響棒、蛋沙鈴
2.律動遊戲:123 木頭人
3.音樂歌曲:溫暖的家庭
7
7
8
8
9
9
10
10
11
【音樂魔法師】
1.樂器使用:手鼓、拍鐘
2.律動遊戲:聽聲音找樂器
3.音樂歌曲: 當我們同在一起
11
【夏天的風】
1.樂器使用:手搖鈴/拍鐘
2.律動遊戲:大風吹
3.音樂歌曲: 小城夏天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歡樂嘉年華】
1.樂器使用:棒棒糖鼓、沙鈴
2.律動遊戲:聲音的快與慢/跟著聲音來
拍手
3.音樂歌曲: 快樂時光
16
【感恩的心】
1.樂器使用:手鼓、手搖鈴
2.律動遊戲:拍球傳情
3.音樂歌曲:感謝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生活
(低年級)
綜合活動
(中高年級)
低年級:二年級
中高年級:三~六年級
低年級:
1 節
中高年級:
2 節
黃珮茹
教學人數
(二年級)3 人;(三年級)1 人;(四年級)4 人;(五年級)1 人,(六年級)1 人,
共 10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1-I-4 覺知環境及其變化所造成的危險,運用合適的應變方法保護自己
6-I-1 覺察自己的情緒表現可能對生活周遭的人、 事、物會有影響,學習調
整情緒。
6-I-3 活動規則訂定的原因,調整自己的行為。
7-I-4 遵守約定的規範,調整自己的行動,與他人一起進行活動與分工合作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中年級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 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3a-II-1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危險的方法。
高年級
1d-III-1 覺察生命的變化與發展歷程,實踐尊重和珍惜生命。
2a-III-1 運用同理心增進人際關係。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
同目標。
3a-III-1 辨識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機。
學習內容
低年級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中年級
Ad-II-1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Ad-II-2 正向思考的策略。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Ca-II-1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Ca-II-2 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法。
Ca-II-3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演練。
高年級
Ad-III-2 兒童階段的發展歷程。
Ba-III-2 同理心的增進與實踐。
Bb-III-3 團隊合作的技巧。
Ca-III-1 環境潛藏的危機。
Ca-III-2 辨識環境潛藏危機的方法。
Ca-III-3 化解危機的資源或策略。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低年級
1. 課堂活動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自身情緒及對他人的情感。
2. 團體遊戲中,
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體
動作等方式,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3. 在合作競賽中,
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完
成團體合作任務。
4. 在合作競賽中,
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體
動作等方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鼓勵同儕。
5. 課堂活動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能使
用合適的動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6. 課堂活動中,在大量口語引導與肢體協助下,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適當
的聲音、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高組-低年級
1.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
覺察圖片、影片、故事中人物及表達自身情緒。
2.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
方式,表達自身負面情緒,並應用在生活中。
3. 團體遊戲中,在示範與大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 在合作競賽中,
在示範與
大量口語引導下
,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完成團
體合作任務。
5. 在合作競賽中,
在示範與
大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鼓勵同儕。
6.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
大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能使用
合適的動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7.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
大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適當的
聲音、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8.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
大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適當的聲音、表情、肢體動作
等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情感及自身想法與感受。
低組-中、高年級
1.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
覺察圖片、影片、故事中人物及表達自身情緒。
2.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
方式,表達自身負面情緒,並應用在生活中。
3. 團體遊戲中,在示範與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 在合作競賽中,
在示範與
少量口語引導下
,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完成團
體合作任務。
5. 在合作競賽中,
在示範與
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
作等方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對同儕的關心。
6.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導與
少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能使
用合適的動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7.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
少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適當的
聲音、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8. 課堂活動中,在示範與
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
等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情感及自身想法與感受。
高組-中、高年級
1. 課堂活動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覺察圖
片、影片、故事中人物及表達自身情緒。
2. 課堂活動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
表達自身負面情緒,並應用在生活中。
3. 團體遊戲中,在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
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4. 在合作競賽中,
在
少量口語引導下
,能用合宜的態度與動作,完成團體合作
任務。
5. 在合作競賽中,
在
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
方式,表達對輸贏的感受與對同儕的關心。
6. 課堂活動中,在
少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教室、學校、家裡時,能使用合適的
動作操作物品或行動,使其避免危險。
7. 課堂活動中,在
少量口語引導下,
模擬在遇到危險時,能透過適當的聲音、
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示拒絕或尋求幫忙。
8. 課堂活動中,在
少量口語引導下
,透過合適的語句、表情、肢體動作等方
式,表達對他人的情感及自身想法與感受。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
分解
▓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
區分性教學
▓
其他:繪本、桌遊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
座位安排
▓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做心情的
主人
彩色怪獸-認識情緒
1
危險糾察
隊【校外
篇】
認識在街道行走時,容易發生
的危險
2
情緒分類罐:教師以繪本故
事、圖片、影片作為例子,讓
學生練習覺察情緒
2
遵守用路人交通安全規則
3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處理負
面情緒(生氣)
3
情境演練-模擬用路時會遇到的
危險情境,學生練習遵守交通
安全避免危險
4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處理負
面情緒(生氣)
4
拒絕陌生人邀約
5
跌倒了,沒關係-處理負面情
緒(焦慮、挫折容忍)
5
求助與保護自己的方法
6
跌倒了,沒關係-處理負面情
緒(焦慮、挫折容忍)
6
情境演練-模擬陌生人搭訕情
境,讓學生練習拒絕與求助的
方法
7
當我們玩
在一起
(1)
透過桌遊帶學生實際練習遊戲
時的禮儀、規則
桌遊:諾亞方舟、拉長島
1. 輪流等待
2. 遵守規則
3. 接受輸贏(面對成敗的心情
調適)
4. 收拾桌遊
7
最佳拍檔-
團隊合作
透過運動會趣味競賽練習,引
導學生展現合作、鼓勵、調
整、共享榮譽等團隊合作態度
趣味競賽
1. 輪流等待
2. 遵守規則(合作、調整)
3. 接受輸贏(面對成敗的心情
調適)
4. 鼓勵、讚美同儕
8
9
8
10
9
11
10
12
11
13
危險糾察
隊【教室
篇】
認識教室裡容易發生危險的地
方
12
當我們玩
在一起(2)
透過桌遊帶學生實際練習遊戲
時的禮儀、規則
桌遊:海盜桶、疊疊樂
1. 輪流等待
2. 遵守規則
3. 接受輸贏(面對成敗的心情
調適)
4. 收拾桌遊
14
遵守教室安全規則
13
15
情境演練:模擬教室中的危險
情境,使用安全、正確的方式進
行演練。
14
16
危險糾察
隊【校園
篇】
認識校園裡容易發生危險的地
方(電梯、樓梯間、知動教室、
走廊、操場、遊樂區)
15
成長進行
式
下一站,成長-
我(同學)要畢業了:認識畢業與
成長
17
遵守校園安全規則
16
下一站,成長-
畢業生:國中生活預告
在校生:表達感謝、練習告別
(畢業歌練唱)
18
情境演練:模擬校園中的危險
情境,使用安全、正確的方式
進行演練。
17
畢業生:邀請師長參加自己的歡
送會
在校生:製作歡送卡片
19
危險糾察
隊【家庭
篇】
認識家裡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
(廚房、廁所、浴室)
18
畢業生歡送會
20
認識避免危險的方法
19
長大是什麼呢?-回顧這一學年
自己的成長
20
我長大了-預告新學年新階段與
現階段的不同處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健康與體育
低組:二、四年級
高組:三~六年級
3 節
黃珮茹
教學人數
(二年級) 3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4 人;
(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共 10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低年級
1a-Ⅰ-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1c-Ⅰ-1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
2b-Ⅰ-2 願意養成個人健康習慣。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3b-Ⅰ-1 能於引導下,表現簡易的自我調適技能
3b-Ⅰ-3 能於生活中嘗試運用生活技能。
中年級
1a-Ⅱ-1 認識身心健康基本概念與意義。
1c-Ⅰ-1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
2a-Ⅰ-1 發覺影響健康的生活態度與行為。
3a-Ⅰ-1 嘗試練習簡易的健康相關技能。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2c-Ⅰ-1 表現尊重的團體互動行為
3c-Ⅰ-2 表現安全的身體活動行為。
3d-Ⅰ-1 應用基本動作常識,處理練習或遊戲問題。
4d-Ⅰ-1 願意從事規律身體活動。
高年級
1a-Ⅱ-2 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
1c-Ⅱ-1 認識身體活動的動作技能。
2b-Ⅱ-1 遵守健康的生活規範。
2c-Ⅰ-1 表現尊重的團體互動行為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2c-Ⅱ-2 表現增進團隊合作、友善的互動行為。
3c-Ⅰ-1 表現基本動作與模仿的能力。
3c-Ⅰ-2 表現安全的身體活動行為。
3d-Ⅰ-1 應用基本動作常識,處理練習或遊戲問題。
4c-Ⅰ-2 選擇適合個人的身體活動。
學習內容
低年級
Aa-Ⅰ-1 不同人生階段的成長情形。
Ab-Ⅰ-1 體適能遊戲。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Ca-Ⅰ-1 生活中與健康相關的環境。
Da-Ⅰ-1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衛生習慣。
Da-Ⅰ-2 身體的部位與衛生保健的重要性
Fa-Ⅰ-1 認識與喜歡自己的方法。
Fa-Ⅰ-2 與家人及朋友和諧相處的方式。
Ga-Ⅰ-1 走、跑、跳與投擲遊戲。
中年級
Aa-Ⅱ-1 生長發育的意義與成長個別差異。
Ab-Ⅰ-1 體適能遊戲。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Bc-Ⅰ-1 各項暖身伸展動作。
Ea-Ⅱ-1 食物與營養的種類和需求。
Ga-Ⅰ-1 走、跑、跳與投擲遊戲。
Hc-Ⅰ-1 標的性球類運動相關的簡易拋、擲、滾之手眼動作協調、力量及準確
性控球動作。
高年級
Aa-Ⅱ-2 人生各階段發展的順序與感受。
Ab-Ⅰ-1 體適能遊戲。
Ba-Ⅱ-1 居家、交通及戶外環境的潛在危機與安全須知。
Bc-Ⅱ-1 暖身、伸展動作原則。
Ga-Ⅱ-1 跑、跳與行進間投擲的遊戲。
Ia-Ⅰ-1 滾翻、支撐、平衡、懸垂遊戲
Ib-Ⅰ-1 唱、跳與模仿性律動遊戲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低組
1. 能做出運動流汗後擦乾、更衣並補充水分的行為及習慣。
2. 能跟著老師做暖身運動,並聽從指令。
3. 能辨識上體育課時,所需的運動器材名稱及使用方法。
4. 能遵守遊戲規則而進行遊戲。
5. 能參與分組合作或分組競賽的活動。
6. 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7. 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魚肉菜)。
8. 能養成運動前、後喝水和運動後洗手的習慣。
高組
1.能說出或指出運動受傷時可以請求幫忙的地方。
2.能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與口腔檢查。
3.能獨自或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保健操。
4.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5.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魚肉菜)。
6.參與遊戲或比賽時能遵守規則。
7.能說出或指出從事休閒活動時要注意的事項。
8.能獨自或在少量協助下,實際操作運動媒材,如:大龍球、滑板車、
平衡木、彩虹河石、跳床、跑步機等。
9.能獨自或在部分協助下,實際演練各式肢體作,如:跑、匍富前進、大熊
爬、跨越、上下階梯、跳躍、攀爬等。
10.能在指導下,增進球類運動技巧及手眼動作協調、力量等控制能力,如:
傳球、換球、滾球等。
11.
能培養運動前暖身、運動中保護自己的安全及運動後維護自己健康的能
力。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 內容
單元名稱 / 內容
1 體育活動-球類我最行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與球共舞:練習拍球、滾球至指定位置
3.傳接高手:練習自己拋球、自己接球
4.練習雙手滾大球
健康概念-
1.食在健康:認識健康食物,學習良好飲
食習慣、不挑食。
1
體育活動-平衡搖搖樂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單腳、雙腳連續跳躍平衡
3.在高低不同的河石上連續行走
4.雙腳交替連續跨越障礙物
5.能站上平衡架維持平衡
健康概念-
1.校園安全:認識校園環境的潛在危險,
學習如何注意安全、保護自己。
2
2
3
3
4
4
5
5
6 體育活動-逗陣來玩球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傳接高手:分組練習傳接球
4.坐姿傳接球
5.投籃練習
健康概念-
1.認識自己:認識身體構造,瞭解成長的
變化,學習促進生長的健康活動。
6
體育活動-騎乘向前衝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獨立騎乘踏步車並前進
3.能控制踏步車方向前進
4.騎乘踏步車前進時能避開障礙物
5.能獨立騎跳跳馬前進
健康概念-
1.居家安全:認識居家環境的潛在危險,
學習如何注意安全、保護自己。
7
7
8
8
9
9
10
10
11 體育活動-跑跑跳跳樂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快跑遊戲
3.擺臂練習:搭配直行、橫移練習
4.彎道/ 直道折返行走
5.跳過障礙物
健康概念-
1.家人與我:認識家庭結構與成員,學習
與家人良好的互動方式。
11
體育活動-足球玩家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能用力的將球踢出去
3.踢球直線來回前進
4.將球踢進足球框
5.分組練習用腳傳球
健康概念-
1.戶外環境安全:認識戶外環境的潛在危
險,學習如何注意安全、保護自己。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體育活動-滾跳好體能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以不同姿勢滾動前進:側滾、海豹式、
毛毛蟲、大熊式
3.跳躍方式前進
4.跨步向前走
5.有氧登階
健康概念-
1.健康的心理:認識情緒,學習表達自己
的感受。
16
體育活動-這個我最行
1.大肌肉暖身、伸展活動
2.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並展現與他人分享
3.分組活動:參與同學喜歡的活動
4.展現這學期的學習成果
健康概念-
1.概念總複習:能瞭解周遭環境的潛在危
機,說出如何避免危險、保護自己。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特殊需求-
生活管理
全班:二~六年級
高年級:五、六年級
全班:1 節
高年級:1 節
楊惠茹
教學人數
二年級
3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4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共 10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
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
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
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上
學
期
低組
特生 1-sP-2 使用適當的餐具進食。
特生 1-sP-3 食用前進行洗滌、剝皮或打開包裝等。
特生 1-sP-4 表現合宜的用餐禮儀與協助餐後整理。
特生 1-sP-7 表達穿著衣物的不適感並請求更換。
特生 2-sP-7 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作與資源回收。
高組
特生 1-sP-5 選擇乾淨新鮮且於保存期限內的食物。
特生 1-sA-1 烹調用具使用前後能清洗潔淨。
特生 1-sA-2 使用適當方式加熱、沖泡、烹調簡易餐食。
特生 A-sA-6 廚房的清洗及收納。
特生 1-sA-6 使用適當方式洗濯及晾曬衣物。
特生 1-sA-8 檢查衣物破損情形並加以處理。
下
學
期
低組
特生 1-sP-17 完整清潔身體各部位。
特生 1-sP-18 具備洗髮、梳髮、整髮的技能。
特生 2-s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 2-sP-7 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作與資源回收。
高組
特生 1-sA-7 整理及收納個人衣物。
特生 1-sP-16 具備洗手、洗臉、刷牙及使用牙線的技能。
特生 1-sP-17 完整清潔身體各部位。
特生 1-sP-18 具備洗髮、梳髮、整髮的技能。
特生 2-s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 2-sP-7 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作與資源回收。
特生 2-sA-3 落實資源回收與再利用。
學習內容
上
學
期
低組
特生 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 B-sP-1 衣物穿脫技巧。
特生 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 F-sP-1 環境衛生的觀念。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高組
特生 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 A-sP-5 食物的處理。
特生 B-sP-1 衣物穿脫技巧。
特生 A-sA-1 烹調用具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A-sA-5 食物的保存方法。
特生 A-sA-6 廚房的清洗及收納。
特生 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 B-sP-3 衣物的清潔與收納。
特生 F-sP-1 環境衛生的觀念。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下
學
期
低組
特生 C-sP-3 身體的清潔方式。
特生 C-sP-4 個人清潔用品的認識。
特生 C-sP-5 個人清潔。
特生 F-sP-4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高組
特生 F-sP-1 環境衛生的觀念。
特生 C-sP-4 個人清潔用品的認識。
特生 C-sP-5 個人清潔。
特生 F-sP-4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特生 F-sA-1 居家物品的擺放與收納。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課堂中練習覺察及表達生理需求並在未來嘗試應用於不同情境。
2. 在課堂中練習進食技巧與餐具的使用,學習處理食物並從中建立良好衛生習慣。
3. 在課堂中練習良好的用餐禮儀。
4. 在課堂中練習學習認識衣物的穿脫技巧。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次
上學期
週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內容
單元名稱/內容
1-4
食
物
糾
分辨食物是否發霉及異味
1-4
我
會
整
分辨整齊與雜亂,並了解私領域雜亂的
缺點
低:分辨食物是否發霉及異味
我會整理抽屜(工作分析)
察
隊
高:認識食品包裝上的有效日期
理
私
領
域
低:分辨食物是否發霉及異味
高:認識食品包裝上的製作日期
我會整理置物櫃(工作分析)
低:認識冰箱
高:分辨食物的存放方式
我會整理書包(工作分析)
5-8
我
是
小
廚
神
認識食材及烹調方式
5-8
衣
物
收
納
判斷衣物適合的收納方式
認識廚房器具
摺疊衣物、吊掛衣物(工作分析)
實作:檸檬愛玉(工作分析)
摺疊襪子、分類襪子(工作分析)
實作:黑糖珍珠鮮奶(工作分析)
摺疊棉被、被單、枕頭套(工作分析)
9-12
廚
房
小
幫
手
認識廚房清潔
9-12
我
最
乾
淨
1
認識牙齒保健用品
練習洗杯子(工作分析)
我會刷牙(工作分析)
練習洗碗(工作分析)
我會刷舌苔(工作分析)
練習洗鍋子(工作分析)
我會漱口(工作分析)
13-16
環
境
整
潔
認識清潔用品、工具(衛浴、地板)
13-16
我
最
乾
淨
2
認識盥洗用品
能運用清潔用品清潔教室廁所馬
桶、洗手台(工作分析)
我會洗澡(工作分析)
能運用清潔用品清潔教室廁所地
板(工作分析)
我會洗頭(工作分析)
能運用清潔用品清潔教室地板
(工作分析)
我會吹頭髮(工作分析)
17-20
衣
物
整
潔
判斷衣物是否需清潔或更換並認
識洗衣用品
17-20
愛
護
地
球
我
最
棒
認識資源回收七大類
高:認識洗衣機及操作步驟(圖示)
低:分辨是否需更換衣物
了解資源回收對地球的益處
練習曬上衣、褲子(工作分析)
了解未做資源回收對地球的壞處
練習曬褲子、襪子(工作分析)
實作:分類教室內資源回收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彩虹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特殊需求-
功能性動作訓練
全班:二~六年級
中高年級:三~六年級
高年級:五、六年級
全班:1 節
中高年級:2 節
高年級:3 節
楊惠茹
教學人數
二年級
3 人、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4 人、五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共 10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
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
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
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法治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品德 □科技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性別平等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上
學
期
特功 1-1 具備四肢與軀幹的關節活動能力。
特功 2-1 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3 具備移位技能。
特功 2-4 具備移動技能。
特功 2-5 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6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3-1 參與生活作息。
特功 3-2 參與學習活動。
下
學
期
特功 1-1 具備四肢與軀幹的關節活動能力。
特功 2-1 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3 具備移位技能。
特功 2-4 具備移動技能。
特功 2-5 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6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3-1 參與生活作息。
特功 3-2 參與學習活動。
學習內容
上
學
期
特功 E-16 同樓層的移動。
特功 E-17 繞過障礙物。
特功 E-18 狹窄走廊或擁擠校園裡的移動。
特功 E-19 不同樓層間的移動。
特功 E-20 不同建築物間的移動。
下
學
期
特功 B-2 前臂支撐下俯臥姿勢的維持。
特功 B-3 手掌支撐下俯臥姿勢的維持。
特功 B-4 四足跪姿的維持。
特功 B-5 高跪姿的維持。
特功 B-6 地板坐姿的維持。
特功 B-7 座椅坐姿的維持。
特功 B-8 站姿的維持。
特功 B-9 蹲姿的維持。
特功 B-10 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課堂中運用功能性動作技能(關節活動能力、姿勢維持技能)參與生活作
息與學習活動。
2. 在課堂中運用手部精細操作,習得日常生活中所需的飲食技能。
3. 在課堂中練習舉起與移動物品,享受球類運動的趣味。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次
上學期
週次
下學期
單元
名稱
內容
單元
名稱
內容
1-4
認識
校園
(一)
認識教務處,行經樓梯
1-4
認識
校園
(二)
認識活動中心,行經樓梯
認識學務處,行經樓梯
認識操場,行經樓梯
認識總務處,行經樓梯
認識圖書館,行經樓梯
認識課照班位置,行經樓梯
認識警衛室,行經樓梯
5-8
要吃
要努
力
(一)
食物外皮或包裝的剝除、拆
開。
5-8
家事
小幫
手
我會用曬衣夾夾抹布
剝橘子、香蕉
我會用曬衣夾夾襪子
撕開小包餅乾包裝
我會用曬衣夾固定衣服
剪開大包黑糖包裝、
剪開小包即食珍珠包裝
我會用曬衣夾
9-12
要吃
要努
力
(二)
我會轉開大瓶蓋餅乾盒
9-12
我會
穿鞋
子
我會綁活結(工作分析)
我會關上大瓶蓋餅乾盒
我會綁活結(工作分析)
我會轉開小瓶蓋餅乾盒
我會綁蝴蝶結(工作分析)
我會關上小瓶蓋餅乾盒
我會綁蝴蝶結(應用於鞋帶上)
13-16
比手
畫腳
比手畫腳:運用下肢與上肢動
作做出指定動物
13-16
球技
過人
能將球高過於頭 10 秒鐘
比手畫腳:老虎、長頸鹿
能原地拍球至少 3 下
比手畫腳:貓咪、小狗
能拿著球走路走約 10 公尺
比手畫腳:紅鶴、雞
能移動拍下至少 2 下
17-20
要吃
要努
力
(三)
我會用筷子夾草莓
17-20
要吃
要努
力
(四)
我會用筷子夾蛋餅
我會用筷子夾蘋果
我會用筷子夾洋芋片
我會用筷子夾切塊香蕉
我會用筷子夾小湯圓
我會用筷子夾橘子
我會用筷子夾小科學麵
表 7-3 特殊教育班級課程計畫-潛能班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 1 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國語
二年級 A 組
6 節
陳玫年
教學人數
二年級 3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2-Ⅰ-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3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
4-Ⅰ-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6-I-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學習內容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 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 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 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5 1,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6 1,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2 篇章的大意。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課堂活動中,透過聽講、視覺提示、團體討論的方式,學習聆聽不同的
媒材及說出聆聽的內容,並願意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2.在課堂活動中,能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且能
讀懂與第一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並透過大量閱讀培養閱讀的樂趣。
3.在課堂活動中,透過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學習識字,並表現
主動參與、樂於學習的態度。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新學期新
希望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 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
音與用法
3. 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 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 句型練習
1
春天的顏
色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2
一起做早
餐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2
花衣裳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3
走過小巷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3
彩色王國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4
我會自己
讀(一)
外婆的小幫手
4
我會自己
讀(一)
顏色跑到哪裡去了
5
運動會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5
爸爸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6
水上木偶
戲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6
我的家人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7
小鎮的柿
餅節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7
愛笑的大
樹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8
我會自己
讀(二)
生日派對
8
我會自己
讀(二)
種花
9
第一次月
考複習
1.複習生字語詞讀音、寫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4.課文唸讀
9
第一次月
考複習
1.複習生字語詞讀音、寫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4.課文唸讀
10
10
11
國王的新
衣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11
月光河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12
聰明的小
熊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12 黃狗生蛋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13
大象有多
重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13 神筆馬良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14
我會自己
讀(三)
小綿羊和大灰狼
14
我會自己
讀(三)
勇士射太陽
15 我愛冬天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15
快樂的探
險家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5.句型練習
16
遠方來的
黑皮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16
小讀者樂
園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17 新年快樂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17
巨人山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的筆順、部件、讀音
與用法
3.念讀課文理解課文文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句型練習
18
我會自己
讀(四)
卑南族男孩的年祭
18
我會自己
讀(四)
黑熊村的圖書館
19
第二次月
考複習
1.複習生字語詞讀音、寫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4.課文唸讀
19
第二次月
考複習
1.複習生字語詞讀音、寫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4.課文唸讀
20
20
基隆市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潛能 2 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國語
二年級 B 組
6 節
新進 1
教學人數
二年級 3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2-Ⅰ-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3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
4-Ⅰ-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6-I-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學習內容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 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 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 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5 1,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6 1,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2 篇章的大意。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2.能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3.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4.利用簡單的造字原理,認識國字。
5.能掌握國字筆畫順序,寫出正確的國字。
6.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了解意義及用法。
7.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8.能圖像文本輔助下,了解圖中訊息及課文大意。
9.能認識課文生活常用句型學習組句或造句。
10.能認識用注音符號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11.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第三冊
第一課
打招呼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
第四冊
第一課
彩色心情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2
第三冊
第一課
打招呼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2
第四冊
第一課
彩色心情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3
第三冊
第二課
爬梯子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3
第四冊
第二課
勇敢超人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4
第三冊
第三課
勇氣樹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4
第四冊
第三課
小波氣球
飛上天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5
語文天地
一
1. 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 回答問題
5
語文天地
一
3. 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4. 回答問題
6
第三冊
第四課
一天的時
間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6
第四冊
第四課
小水珠,
去哪裡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7
第三冊
第五課
小書蟲
1.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7
第四冊
五課
生日快樂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8
第三冊
第六課
從自己開
始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8
第四冊
第六課
給地球的
一封信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9
語 文 天 地
二
1.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 回答問題
9
語 文 天 地
二
1.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回答問題
10
複習段考
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10
複 習 段 考
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11
第三冊
第七課
等兔子來
撞樹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1
第四冊
第七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2
第三冊
第八課
角和腳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2
第四冊
第八課
老 園 丁 的
話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3
第三冊
第九課
赤腳國王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3
第四冊
第九課
小 小 說 書
人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4
語 文 天 地
三
1.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回答問題
14
語 文 天 地
三
1.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回答問題
15
複 習 第 七
至九課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15
複 習 第 七
至九課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16
第三冊
第十課
去農場玩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6
第四冊
第十課
點金術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7
第三冊
第十一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17
第四冊
第十一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幸福湯圓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我喜歡你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8
第三冊第
十二課
到野外上
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
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8
第四冊
第十二課
如 果 , 我
的房間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
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9
語文天地
四
1.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回答問題
19
語文天地
四
1.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回答問題
20
複 習 段 考
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20
複 習 段 考
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21
總複習
1.部首遊戲
2.拼讀或指認語詞闖關競賽
3.造句接龍遊戲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 1 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數學(抽離)
二年級 A 組
4 節
鄭家禾
教學人數
二年級 3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n-Ⅰ-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Ⅰ-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Ⅰ-3 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解題。
n-Ⅰ-4 理解乘法的意義,熟練十十乘法,並初步進行分裝與平分的除法活動。
n-Ⅰ-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簡單兩步驟應用問題。
n-Ⅰ-6 認識單位分數。
n-Ⅰ-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n-Ⅰ-8 認識容量、重量、面積。
n-Ⅰ-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r-Ⅰ-1 學習數學語言中的運算符號、關係符號、算式約定。
r-Ⅰ-2 認識加法和乘法的運算規律。
r-Ⅰ-3 認識加減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s-Ⅰ-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d-Ⅰ-1 認識分類的模式,能主動蒐集資料、分類,並做簡單的呈現與說明。
學習內容
N-2-1 一千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表。
位值單位「百」
。位值單位換算。
N-2-2 加減算式與直式計算:用位值理解多位數加減計算的原理與方法。初期
可操作、橫式、直式等方法並陳,二年級最後歸結於直式計算,做為後續更大
位數計算之基礎。直式計算的基礎為位值概念與基本加減法,教師須說明直式
計算的合理性。
N-2-3 解題:加減應用問題。加數、被加數、減數、被減數未知之應用解題。
連結加與減的關係。
N-2-4 解題:簡單加減估算。具體生活情境。以百位數估算為主。
N-2-5 解題:100 元、500 元、1000 元。以操作活動為主兼及計算。容許多元
策略,協助建立數感。包含已學習之更小幣值。
N-2-6 乘法:乘法的意義與應用。在學習乘法過程,逐步發展「倍」的概念,
做為統整乘法應用情境的語言。
N-2-7 十十乘法:乘除直式計算的基礎,以熟練為目標。
N-2-8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乘)。加減混合、加與乘、減與乘之應
用解題。不含併式。不含連乘。
N-2-9 解題:分裝與平分。以操作活動為主。除法前置經驗。理解分裝與平分
之意義與方法。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發現問題和乘法模式的關連。
N-2-10 單位分數的認識:從等分配的活動(如摺紙)認識單部分為全部的「幾分
之一」
。知道日常語言「的一半」
、
「的二分之一」
、
「的四分之一」的溝通意義。
在已等分割之格圖中,能說明一格為全部的「幾分之一」
。
N-2-11 長度:
「公分」
、
「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2-12 容量、重量、面積:以操作活動為主。此階段量的教學應包含初步認
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不同的量應分不同的單元學習。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置認識「幾時幾
分」
。含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N-2-14 時間:
「年」
、
「月」
、
「星期」
、
「日」
。理解所列時間單位之關係與約定。
R-2-1 大小關係與遞移律:
「>」與「<」符號在算式中的意義,大小的遞移關
係。
R-2-2 三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綜合。可併入
其他教學活動。
R-2-3 兩數相乘的順序不影響其積:乘法交換律。可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R-2-4 加法與減法的關係:加減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以操作活動為主。進行辨認與描述之活動。藉由實際
物體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並連結幾何概念(如長、
短、大、小等)。
S-2-2 簡單幾何形體:以操作活動為主。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辨認與描
述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的幾何特徵並做分類。
S-2-3 直尺操作:測量長度。報讀公分數。指定長度之線段作圖。
S-2-4 平面圖形的邊長:以操作活動與直尺實測為主。認識特殊幾何圖形的邊
長關係。含周長的計算活動。
S-2-5 面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D-2-1 分類與呈現: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記錄、呈現資料、生
活物件或幾何形體。討論分類之中還可以再分類的情況。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能認識 200 以內數,並進行 200 以內數的位值與化聚。
2. 能認識定位板「百位」的位名。
3. 透過賣場情境引導,能在固定的錢幣數量中進行付款活動。
4. 能做二位數的加法問題
5. 能做二位數的減法問題
6. 能利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
7. 能認識公分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並進行長度的實測。
8. 能透過實測培養長度的量感。
9. 能使用直尺處理與線段有關的問題。
10.能做長度(公分)的合成和分解。
11.透能過生活情境,認識加減法的互逆關係。
12.能做簡單的生活應用問題。
13.透過附件圖卡的大小比較,認識面積
14.能做面積的直接比較,以及面積的個別單位比較。
15.能認識兩步驟加法生活問題。
16.能認識兩步驟減法生活問題。
17.能認識及使用「倍」的數學語言。
18.能認識 2、5、4、8、3、6、9、7 的乘法,並解決被乘數為 2、5、4、8、
3、6、9、7 的乘法問題(乘數≦10)
。
19.能認識乘法意義及用法,並能在給定的情境中以乘法解決生活問題。
20.複習報讀整點和半點時刻。
21.能報讀鐘面上的時刻是幾時幾分,並能認識數字鐘,與鐘面時刻相對應。
22.能直接比較相同容器的液量多少。
23.能直接比較不同容器的液量多少。
24.能做兩物品容量的直接、間接比較。
25.能建立 1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進行 1000 以內數的位值、化聚。
26.能進行 1000 以內的說、讀、聽、寫、做。
27.能認識 500 元和 1000 元的幣值及錢幣(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
的混合使用。
28.能用>和<的符號表示 1000 以內數量的大小關係。
29.能理解加法/減法直式計算,並使用加法/減法直式解決三位數的加法問題
(二次進位)/ 三位數的減法問題(一次退位)
。
30.能連結加與減的關係,解決「加數未知」
、
「減數未知」
、
「被加數未知」和「被
減數未知」的問題。
31.能做簡單的十位、百位數的加減估算。
32.能認識生活中物體上的平面、邊和角,並能知道簡單平面圖形的邊、頂點和
角,並點數個數。
33.能認識正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邊長關係。
34.認識年、月、日的關係。
35.認識大月、小月,以及平年、閏年。
36.能查月曆點數日數,並能查月曆點數指定天數後的日期。
37.認識一星期。
38.能查月曆做年、月、星期和日的化聚。
39.能解決 10、1、0 的乘法問題。
40.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乘法交換律。
41.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問題(先乘後加、減,不含併式;先加、減後
乘,不含併式)
。
42.能認識公尺,了解公尺和公分的關係,並進行公分和公尺的單位換 算,以
及解決以公尺為單位的長度加減及乘法問題。
43.透過實測培養長度的量感,並進行估測。
44.能對生活中的事物做分類,進行大分類下的小分類,並能用圖畫、文字或表
格記錄分類的分類之結果。
45.能認識立體圖形的面。
46.能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及其頂點、邊和面的個數,並知道正方體和長方體的
邊與邊、面與面的關係。。
47.能操作具體物解決等分除問題,並能使用圖像表徵解決等分除問題,進而使
用乘法算式記錄解題過程。
48.在連續量的情境中,認識平分的意義,以及認識單位分數的意義,含分子、
分母的用語。
49.
知道日常語言「的一半」、「的二分之一」、「的四分之一」的溝通意義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
稱
內容
1
200 以內
的數
1.以 100 以內的量為起點,逐次
累加 1、10,建立 200 以內的數
詞序列。
2.透過唱數活動,學習和建立
200 以內的數詞序列。
3.透過操作圖卡、觀察和討論,
表徵 200 以內的數。
4.認識定位板百位的位值名。
5.利用操作圖卡,進行 200 以
內數的化聚。
1
1000 以
內的數
1.100 為起點,逐次累 100,建立
1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
2.從 100 開始,100 個一數,唱數
到 1000,再倒數回 100。
3.透過代表「百」
、
「十」
、
「一」的
積木表徵 1000 以內的數。
4.透過積木表徵數量,能將 1000 以
內的數分解成幾個百、幾個十和幾
個一。
5.透過定位板,建立個、十、百、
千位值概念。
2
200 以內
的數
1.透過觀察和操作圖卡,表示
指定的錢數。
2.能在指定的錢幣數量中進行
付款活動。
3.進行比較 200 以內兩量的多
少。
4.透過觀察和操作定位板,進
行比較 200 以內兩數的大小。
5.透過觀察和討論,比較 200
以內兩數的大小,並用>和<
符號來表示。
2
1000 以
內的數
1.利用生活情境情境引導學生認
識 100 元、500 元、1000 元的錢幣。
2.透過錢幣圖卡的操作,知道各種
面值錢幣兌換的方法。
3.能計數錢幣總及用圖像畫出指
定錢數。
4.能使用錢幣進行付錢、找錢活
動。
5.能比較 1000 以內兩量的多少。
6.透過定位板,引導學生依序從百
位、十位、個位來比較兩數的大小。
7.能使用>、<或=的符號,記
錄兩數大小關係。
3
二位數的
加減法
1.透過定位板做二位數(不進
位)的加法直式計算
2.透過定位板做二位數(進位)
的加法直式計算
3.透過定位板做二位數(不退
位)的減法直式計算
4.透過定位板做二位數(退位)
的減法直式計算
3
重量
1.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物體的重
量
2.透過操作和討論,讓學生進行兩
物品重量的直接比較。
3.認識天秤
4
二位數的
加減法
1.理解比較型(比較量未知)的
加法問題,並進行解題。
2.理解比較型(比較量未知)的
減法問題,並進行解題。
3.理解比較型(差異量未知)的
相差問題,並進行解題。
4
重量
1.利用天平進行兩物的重量的
直接比較
2.利用天平進行三物的重量的
間接比較
5
認識公分
1.透過觀察和操作,使用公分
刻度尺測量白色積木長度,知
道 1 公分的長度及培養量感。
2.實作進行長度的累加,察覺
幾個 1 公分就是幾公分。
3.透過觀察和操作,察覺公分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並進
5
加加減
減
1.透過具體物或圖像,進行三位數
加一位數的加法直式計算教學。
2.進行三位數加二位數、三位數加
三位數的加法直式計算。
3.透過具體物或圖像,進行三位數
加一位數的減法直式計算教學。
4.進行三位數減二位數、三位數
行長度的實測。
4.進行長度估測,培養量感,並
實際測量,檢驗估測的結果。
減三位數的減法直式計算。
6
認識公分
1.使用公分刻度尺,畫出或做
出指定的長度。
2.使用公分刻度尺分段測量,
察覺物件的總長度,並能用加
法算式記錄。
3.解決長度的合成問題,並能
用加法算式記錄。
4.解決長度的分解問題,並能
用減法算式記錄。
6
加加減
減
1.引導學生使用線段圖及圖示理
解題意,解決被加數未知的應用問
題。
2.引導學生使用線段圖及圖示理
解題意,解決被減數未知的應用問
題。
3.以剪紙帶情境布題,讓學生經
驗概數的意義。
4 以買東西情境布題,進行生活情
境中十位數及百位數的加減
法估算。
7
加減應用
1.透過觀察和討論罐子裡彈珠
數量的變化情形,察覺加減法
的互逆關係。
2.透過積木(類離散量)引入線
段圖,讓學生經由觀察和討論,
理解線段圖,並察覺加法和減
法的相互關係。
3.透過觀察和討論,利用加減
互逆的關係來進行驗算
7
平面圖
型與立
體圖形
1.利用附件三角形圖卡,認識簡單
平面圖形的邊、角和頂點,並點數
圖形上邊、角和頂點的數量。
2.學生透過觀察,點數各圖形上
邊、角和頂點的數量。
3.透過觀察討論瞭解圖形周界、
內部及外部定義
4.能計算出圖形的周長
8
加減應用
1.以生活情境布題,解決加數
未知的應用問題。
2.以生活情境布題,解決減數
未知的應用問題。
8
平面圖
型與立
體圖形
1.學生透過觀察附件的正方體和
長方體,認識形體的面、邊和頂點。
2.學生透過觀察與分類,認識正方
體和長方體。
3.學生透過點數知道正方體頂點
和邊的個數,並透過測量正方體的
每條邊,發現正方體的每條邊長相
等的性質。
3.學生透過描下正方體的每個面,
發現正方體面的個數和各面的形
狀和大小關係。
4.學生透過點數知道長方體面、
頂點和邊的個數,並透過描下長
方體的每個面,發現長方體面的
個數和各面的形狀及個數關係。
9
容量
1.透過倒水的操作活動,讓學
生觀察容器中的液量
2.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容器
盛裝液量的最大限度,認識容
器的容量。
3.透過操作,進行直接比較相
同容器的液量多少。
4.透過操作,進行直接比較不
同容器的液量多少。
9
乘法
1.以課本情境布題,進行被乘數為
10 的倍數問題教學,並讓學生用乘
法算式記錄。
2.進行被乘數為 1、0 的倍數問題
教學,並讓學生用乘法算式記錄。
3.使學生熟練 10、1、0 的乘法,
並理解某數乘以 0 等於 0。
10
容量
1.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
進行容量間接比較。
2.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和操
10
乘法
1.教師以課本的情境布題,透過矩
陣型情境,認識乘法交換律。
2.教師揭示乘法百格表掛圖,指
作,使用個別單位實測的方法
比較兩個容器。
導學生認識被乘數和乘數在表上
的位置,讓學生完成九九乘法
表。
11
加減兩步
驟
1.進行兩步驟加法問題的解題
活動。
2.進行兩步驟減法問題的解題
活動。
11
公尺與
公分
1.透過 1 公尺的直尺,讓學生認識
1 公尺等於 100 公分,並透過操作
1 公尺的尺,培養 1 公尺的量感。
2.讓學生複製 1 公尺的長度,並透
過累加,知道幾個 1 公尺就是幾公
尺。
3.能測量物件的長,並以「公尺」
為單位報讀。
4 學生利用已知的長度,估測生活
中物品的長。
12
加減兩步
驟
1. 利用橫式記錄,再計算加減
混合問題。
12
公尺與
公分
1 讓學生進行「公分」和「公尺」
的化聚。
2 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
和討論,進行公尺的加、減
、乘等問題。
13 乘法(一)
1.透過觀察和討論,經驗生活
中「倍」的語言,並用連加算
式紀錄
2.認識乘法算式與乘法算式中
被乘數、乘數和積的名詞
13
乘與加
減兩步
驟
1.透過圖像或具體情境,解決先乘
再加的兩步驟問題。
2.利用先乘再加的算式,解決問
題。
3.透過圖像或具體情境,解決先乘
再減的兩步驟問題。
4.利用先乘再減的算式,解決問
題。
14 乘法(一)
1.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數字和
符號的意義
2. 能背誦 2、5、4、8 的乘法
表
3. 能列出乘法算式解題。
14
乘與加
減兩步
驟
1.以生活情境布題,引導學生透過
具體情境,解決先加再乘的兩步驟
問題。
2.以生活情境布題,引導學生透
過具體情境,解決先減再乘的兩
步驟問題。
15
時間
1.能報讀整點和半點時刻。
2.能分辨短針就是時針;長針
就是分針。
3.實際操作到分針走一格就是
1 分鐘。
4.透過操作和觀察,進行時刻
的報讀幾點幾分
15
年、
月、日
1.學生透過查年曆,知道一年有 12
個月,連續 12 個月是一年。
2.學生透過查月曆,知道每個月的
天數,認識大月和小月,並透過觀
察每年 2 月的天數,認識平年和閏
年。
3.學生透過查月曆,點數出某一
段時間的日數。
16
時間
1. 能 做 鐘 面 時 刻 和 數 字 鐘 對
應。
2.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數字
鐘的報讀和操作活動。
3.透過觀察和操作,察覺幾時
到幾時是經過多久的時間。
4.經由觀察和操作,察覺某時
刻經過幾小時後的時刻。
16
年、
月、日
1.學生透過查月曆,點數指定日數
後的日期。
2.學生透過查月曆知道一星期有 7
天。
3.學生透過查月曆,知道每個月大
約有 4 星期。
4.以生活情境重新布題,讓學生
進行星期和日數的化聚。
17 乘法(二)
1.透過觀察和討論,列出乘法
算式解題,並能知道乘法算式
17
分裝與
平分
1.教師以課本分餅乾的情境布題,
讓學生透過操作花片,分裝多個具
中各數字和符號的意義。
2.能背誦 3、6 乘法表,並進行
解題
體物的活動,解決包含除問題。
2.教師以課本綁氣球的情境布題,
讓學生透過圖像及畫圈的方式,解
決包含除的問題。
3.教師以課本分裝彈珠的情境布
題,引導學生用減法算式或乘法算
式記錄包含除問題的解題過程。
4 教師以課本串手鍊的情境布題,
引導學生用乘法算式記錄解題過
程,並能說明包含除問題的解題
記錄。
18 乘法(二)
1.能藉由手指頭記憶 9 的乘
法。
2.能背誦 9、7 乘法表,並進
行解題
18
分裝與
平分
1.教師以課本分餅乾的情境布題,
讓學生透過操作花片,分裝多個具
體物的活動,解決包含除問題。
2.教師以課本綁氣球的情境布題,
讓學生透過圖像及畫圈的方式,解
決包含除的問題。
3.教師以課本分裝彈珠的情境布
題,引導學生用減法算式或乘法算
式記錄包含除問題的解題過程。
4.教師以課本串手鍊的情境布
題,引導學生用乘法算式記錄解
題過程,並能說明包含除問題的
解題記錄。
19
面的大小
比較
1.透過實際操作對面作定義
2.透過操作和觀察,進行面的
直接比較
3.進行附件圖卡的大小比較,
並認識面積。
19
認識分
數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透過
觀察、討論和操作,知道「平分」
的意義和自己的分法。
2.學生透過操作附件等分 2、4、8
段,進行解題活動。
3.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進
行連續量的平分活動。
4.說明分數的意義,分數的記法與
寫法,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單位分數的報讀。
6.
20
面的大小
比較
1.引導學生在無法直接比較的
情形下,透過複製圖形的方式,
間接比較面積的大小。
2.學生點數方格數量,比較圖
形的大小。
20
認識分
數
1.認識分數中的分母和分子的位
置學生透過操作進行單位分數的
比較。
2.學生使用附件做出指定的分數。
3.學生透過操作進行單位分數的
比較。
4.透過課本情境察覺不同單位
量,1/4 所代表的量不同。
基隆市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潛能 2 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數學
二年級 B 組
4 節
新進 1
教學人數
二年級 3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
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 應用加法和減法
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解題。
n-I-4 理解乘法的意義,熟練十十乘法,並初步進行分裝與平分的除法活動。
n-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簡單兩步驟應用問題。
n-I-6 認識單位分數。
n-I-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n-I-8 認識容量、重量、面積。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r-I-1 學習數學語言中的運算符號、關係符號、算式約定。 r-I-2 認識加法和
乘法的運算規律。
s-I-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以操作活動為主。進行辨認與描述之活動。藉由實際
物體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
,並連結幾何概念(如長、
短、大、小等)
。
S-2-2 簡單幾何形體:以操作活動為主。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辨認與描
述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的幾何特徵並做分類。 S-2-4 平面圖形的邊長:以操
作活動與直尺實測為主。認識特殊幾何圖形的邊長關係。含周長的計算活動。
D-I-1 認識分類的模式,能主動蒐集資料、分類,並做簡單的呈現與說明。
D-2-1 分類與呈現: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記錄、呈現資料、生活
物件或幾何形體。討論分類之中還可以再分類的情況。
學習內容
N-2-1 一千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 值表。
位值單位「百」
。位值單位換算。
N-2-2 加減算式與直式計算:用位值理解多位數加減計算的原理與方法。初期
可操作、橫式、直式等方法並陳,二年級最後歸結於直式計算,做為後續更大
位數計算之基礎。直式計算的基礎為位值概念與基本加減法,教師須說明直式
計算的合理性。
N-2-3 解題:加減應用問題。加數、被加數、減數、被減數未知之應用解題。
連結加與減的關係。
N-2-4 解題:簡單加減估算。具體生活情境。以百位數估算為主。
N-2-5 解題:100 元、500 元、1000 元。以操作活動為主兼及計算。容許多元策
略,協助建立數感。包含已學習之更小幣值。 N-2-6 乘法:乘法的意義與應
用。在學習乘法過程,逐步發展「倍」的 概念,做為統整乘法應用情境的語言。
N-2-7 十十乘法:乘除直式計算的基礎,以熟練為目標。
N-2-8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乘)
。加減混合、加與乘、減與乘之應
用解題。不含併式。不含連乘。
N-2-9 解題:分裝與平分。以操作活動為主。除法前置經驗。理解分裝與平分
之意義與方法。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發現問題和乘法模式的關連。
N-2-10 單位分數的認識:從等分配的活動(如摺紙)認識單部分為全部的「幾
分之一」
。知道日常語言「的一半」
、
「的二分之一」
、
「的四分之一」的溝通意義。
在已等分割之格圖中,能說明一格為全部的「幾分之一」
。
N-2-11 長度:
「公分」
、
「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2-12 容量、重量、面積:以操作活動為主。此階段量的教學應包含初步認
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不同的量應分不同的單元學習。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置認識「幾時幾
分」
。含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
N-2-14 時間:
「年」
、
「月」
、
「星期」
、
「日」
。理解所列時間單位之關係與約定。
R-2-1 大小關係與遞移律:
「>」與「<」符號在算式中的意義,大小的遞移關
係。
R-2-2 三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綜合。可併入
其他教學活動。
R-2-3 兩數相乘的順序不影響其積:乘法交換律。可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R-2-4 加法與減法的關係:加減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S-2-5 面積:以具
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
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以操作活動為主。進行辨認與描述之活動。藉由實際
物體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
,並連結幾何概念(如長、
短、大、小等)
。
S-2-2 簡單幾何形體:以操作活動為主。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辨認與描
述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的幾何特徵並做分類。
D-2-1 分類與呈現: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記錄、呈現資料、生活
物件或幾何形體。討論分類之中還可以再分類的情況。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能建立 1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能認識定位版百位、千位的數,進行 1000 以
內數的位值、化聚。
2.能進行 1000 以內的說、讀、聽、寫、做。
3. 能認識 500 元和 1000 元的幣值及錢幣(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
的混合使用。
4.能做二位數的加法、減法問題
5.能理解加法/減法直式計算,並使用加法/減法直式解決三位數的加法問題
(二次進位)/ 三位數的減法問題(一次退位)
。
6.能利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
7.能認識公分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並進行長度的實測。
8.能透過實測培養長度的量感。
9.能使用直尺處理與線段有關的問題。
10 能做長度(公分)的合成和分解。
11.透能過生活情境,認識加減法的互逆關係。
12.能做簡單的生活應用問題。
13.透過附件圖卡的大小比較,認識面積
14.能做面積的直接比較,以及面積的個別單位比較。
15.能認識兩步驟加法生活問題。
16.能認識兩步驟減法生活問題。
17.能認識及使用「倍」的數學語言。
18.能認識 2、5、4、8、3、6、9、7 的乘法,並解決被乘數為 2、5、4、8、
3、
6、9、7 的乘法問題(乘數≦10)
。
19.能認識乘法意義及用法,並能在給定的情境中以乘法解決生活問題。
20.複習報讀整點和半點時刻。
21.認識年、月、日的關係,大月、小月,以及平年、閏年。
22.能認識一星期,查月曆點數日數,並能查月曆點數指定天數後的日期。
23.能報讀鐘面上的時刻是幾時幾分,並能認識數字鐘,與鐘面時刻相對應。
24.能直接比較相同容器的液量多少,以及接比較不同容器的液量多少。
25. 能做兩物品容量的直接、間接比較,以及個別單位比較兩個物品的重
量。
24.能對生活中的事物做分類,進行大分類下的小分類,並能用圖畫、文字或
表格記錄分類的分類之結果。
26.能認識立體圖形的面,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及其頂點、邊和面的個數,並知
道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邊與邊、面與面的關係。
27.能操作具體物解決等分除問題,並能使用圖像表徵解決等分除問題,進而使
用乘法算式記錄解題過程。
28.在連續量的情境中,認識平分的意義,以及認識單位分數的意義,含分
子、分母的用語。
29.知道日常語言「的一半」
、
「的二分之一」
、
「的四分之一」的溝通意義。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第一單元
200 以內
的數
1.透過累加 1 認識 200 以內的
數。
2.透過累加 10 認識 200 以內的
數。
3.認識定位板「百位」的位名。
1
第一單元
1000 以內
的數
1.透過具體操作活動,認識 1000
以內的數詞
序列。
2.進行 1000 以內的說、讀、聽、
寫、做。
3.認識 500 元和 1000 元的幣值
及錢幣
4.透過具體操作活動,進行 1000
以內數的位值單位換算及大小比
較。
2
第一單元
200 以內
的數
1.認識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2.依指定數,拿出正確的錢幣
數。
3.透過賣場模擬情境,進行付
款活動。
2
第一單元
1000 以內
的數
1.透過具體操作活動,認識 1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
2.能進行 1000 以內的說、讀、
聽、寫、做。
3.過具體操作活動,進行 1000 以
內數的位值單位換算及大小比較。
4.能用>和<的符號表示 1000 以
內數量的大小關係
3
第二單元
二 位 數 的
直式加減
1.能做加法的直式紀錄。
2.能解決二位數的加法問題。
3 能做簡單生活情境的加法應用
問題。
3
第二單元
三 位 數 的
加減
1.能做三位數的加法。
2.透過生活情境,認識加法兩步驟
問題的做法。
3.透過生活應用問題,認識三位數
的加法並用算式記錄過程。
4
第二單元
二 位 數 的
直式加減
1.能做減法的直式紀錄。
2.能解決二位數的減法問題。
3.能做簡單生活情境的減法應
用問題。
4
第二單元
三 位 數 的
加減
1.能做三位數的減法。
2.透過生活情境問題,認識減法兩
步驟問題的做法。
3.透過生活情境問題,認識三位數
的減法並用算式記錄過程。
4.透過生活情境問題,認識三位數
的加、減混合計算及其作法。
5
第三單元
量長度
1.認識刻度尺「公分」
,並能以
1 公分為單位進行長度的測量。
2.認識直尺的正確使用方法
3.透過生活情境,以公分為單位
測量不同物品或線段的長度。
4.能透過實測培養長度的量感。
5
第三單元
平面圖形
1.透過幾何教具,認識幾何圖形的
邊、角、及頂點。
2.認識正三角形、正方形及長方形
的角、邊及頂點。
6
第三單元
量長度
1.能認識公分刻度尺的正確使
用方法,並進行長度的實測。
2.能使用直尺處理與線段有關
的問題。
3.能劃出指定長度的線段。
4.能做長度(公分)的合成和分
解問題。
6
第三單元
平面圖形
1.認識周界、周長。
3.認識測量周長的方法。
4.使用七巧板拼排出指定圖形。
7
第四單元
加 減 關 係
與應用
1.能透過生活情境,認識加減
法的互逆關係。
2.能做簡單的生活應用問題。
7
第四單元
年、月、日
1.認識年、月、日。
2.查看年曆,認識大月、小月,以
及平年、閏年。
3.認識一星期。
8
第四單元
加 減 關 係
與應用
1 透能過生活情境,認識加減法
的互逆關係。
2.能做簡單的生活應用問題。
8
第四單元
年、月、日
1.查月曆,進行以日為單位的點數
2.能查月曆點數日數,並能查月曆
點數指定天數後的日期。
3.能查月曆做年、月、星期和日的
化聚。
9
第五單元
面 積 的 大
小比較
1.認識面積。
2.面積的直接與間接比較。
9
第 五 單 元
乘法
1.透過生活情境問題,應用連加法
了解生活中「相同單位量」的問題。
2.認識 10 的乘法問題。
3.認識十十乘法,並用於解決十幾
乘以一位數的問題。
10
第五單元
面 積 的 大
小比較
1.面積的直接比較。
2.面積的間接比較。
3.面積的個別單位比較。
10
第 五 單 元
乘法
1.透過生活情境問題,應用連加法
了解生活中「相同單位量」的問題。
2.認識 1、0 的乘法問題。
3.透過生活情境問題在具體情境
中,理解乘法的意義,解決 0 和 1
的整數倍問題。
4.認識乘法交換律。
11
第六單元
兩 步 驟 的
加減
1.能在具體生活情境中,認識兩
步驟加法計算問題。
2.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兩步驟
減法計算問題。
11
第六單元
兩 步 驟 應
用問題
1.透過圖像或具體情境,認識先乘
後加兩步驟問題。
2.透過圖像或具體情境,認識先乘
後減兩步驟問題。
12
第六單元
兩 步 驟 的
加減
1.能在具體生活情境中,認識兩
步驟加減計算問題。
2.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加數順
序改變,並不影響其和的性質。
12
第六單元
兩 步 驟 應
用問題
1.透過圖像或具體情境,認識先加
後乘兩步驟問題。
2.透過圖像或具體情境,認識先減
後乘兩步驟問題。
13
第七單元
2、5、4、
8 的乘法
1.透過生活情境問題,應用連加
法了解生活中「相同單位量」的
問題。
2.
認識
2、5 的九九乘法口訣。
3.認識及使用「倍」的語言,並
解決「倍」的問題。
13
第七單元
公 尺 和 公
分
1.認識 1 公尺等於 100 公分
2.透過操作 1 公尺的尺,培養 1 公
尺的量感。
3.認識以公尺為單位的加減法問
題。
14
第七單元
2、5、4、
8 的乘法
1.透過生活情境問題,應用連加
法了解生活中「相同
單位量」的問題。
2.認識 4 的九九乘法口訣。
3.解決簡單生活情境的乘法問
題。
14
第七單元
公 尺 和 公
分
1.能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公尺與公分
的關係,並進行公尺與公分的換
算。
2.認識以公尺為單位的乘法問題。
3.了解公尺和公分的關係,並進行
公分和公尺的單位換算。
15
第七單元
2、5、4、
8 的乘
法
1.透過生活情境問題,應用連加
法了解生活中「相同單位量」的
問題。
2.認識 8 的九九乘法口訣。
3.解決簡單生活情境的乘法問
題。
15
第八單元
分 類 與 立
體圖形
1.透過操作將具體物依特徵進行的
二階分類及紀錄。
2.透過操作將進行圖卡的二階分
類,並能根據分類及紀錄。
16
第八單元
幾時幾分
1.複習報讀整點和半點時刻。
2.認識短針就是時針;長針就
是分針。
3.認識分針走一格就是 1 分
鐘。
4.進行時刻的報讀幾點幾分。
16
第八單元
分 類 與 立
體圖形
1.認識正方體的面、邊、頂點和每
條邊長相等的性質。
2.認識正方體邊長相等性質。
3.認識長方體的面、邊、頂點。
4. 認識正方體、長方體面的個數
和各面的形狀和大小關係。
17
第八單元
幾時幾分
1.複習報讀整點和半點時刻。
2.認識短針就是時針;長針就
是分針。
3.5 格一數的方式,並進行時刻
的報讀幾時幾分。
4. 1 小時=60 分鐘。
17
第 9 單元
分分看
1.透過生活情境,認識分裝活動,
並解決生活中的分
裝問題。
2.透過生活情境,對分成 2、4、8
份的具體物的情境中,認識平分的
意義。
3.學習解決生活中的平分問題。
18
第九單元
3、6、9、
7 的乘法
1.認識 3 的乘法。
2.認識 6 的乘法。
3.解決簡單生活情境的乘法問
題。
18
第 9 單元
分分看
1.透過操作具體物解決等分除問
題,並用算式記錄解題過程。
2.透過圖像表徵,用「一次 1 個人
分 1 顆」的方式,解決等分除問
題,並用算式記錄解題過程。
19
第九單元
3、6、9、
7 的乘法
1.認識 9 的乘法。
2.認識 7 的乘法。
3.解決簡單生活情境的乘法問
題。
19
第 10 單元
分數
1.認識分數的意義,分數的記法與
寫法,含分子、分母的用語。
2.分數中的分母和分子的位置。
3.知道日常語言「的一半」、「的二
分之一」、「的四分之一」的溝通意
義。
20
第十單元
容 量 與 重
量
1 觀察容器中的液量,認識容量。
2 直接比較相同容器的液量多
少。
3 直接比較不同容器的液量多
少。
20
第 10 單元
分數
1.比較特定單位分數的大小(1/2、
1/4、1/8)
。
2.在具體情境中,進行單位分數的大
小比較
21
第十單元
容 量 與 重
量
1 觀察及體驗不同物體的重量。
2 兩物品重量的直接、間接比
較。
3 個別單位表示重量,並使用個
別單位比較兩個物品的重量。
基隆市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潛能 2 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國語
三年級
5 節
新進 2
教學人數
三年級 5 人,集中式特教班回歸 1 人,共 6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1-Ⅱ-1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2-Ⅱ-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並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800字,使用1,200字。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5-Ⅱ-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5-Ⅱ-6 運用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6-Ⅱ-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學習內容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1,2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多音字及多義字。
Ac-Ⅱ-1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各種基本句型。
Ad-Ⅱ-1意義段。
Ad-Ⅱ-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a-Ⅱ-1記敘文本的結構。
Bb-Ⅱ-5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Ⅱ-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文本。
Be-Ⅱ-1在生活應用方面,以日記、海報的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Ca-Ⅱ-1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4.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5.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6.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生字。
7. 能認識該課重要生字相關的形近字用法。
8.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9.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10.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11.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2.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3. 能說出課文大意,依提示做出課文結構表。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第 5 冊
第一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
第 6 冊
第一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2
第 5 冊
第二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2
第 6 冊
第二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3
第 5 冊
第三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3
第 6 冊
第三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4
第 5 冊
第四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4
第 6 冊
第四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5
第 5 冊
語文天地
一
語文天地內容簡化及講解
5
第 6 冊
語文天地
一
語文天地內容簡化及講解
6
第 5 冊
第五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6
第 6 冊
第五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7
第 5 冊
第六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7
第 6 冊
第六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8
第 5 冊
第七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8
第 6 冊
第七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9
第 5 冊
語文天地
二
語文天地內容簡化及講解
9
第 6 冊
語文天地
二
語文天地內容簡化及講解
10
第 5 冊
閱讀列車
一
1. 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10
第 6 冊
閱讀列車
一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11
第 5 冊
第八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1
第 6 冊
第八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5 冊
第九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6 冊
第九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5 冊
第十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13
第 6 冊
第十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5 冊
第十一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6 冊
第十一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5
第 5 冊
語文天地
三
語文天地內容簡化及講解
15
第 6 冊
語文天地
三
語文天地內容簡化及講解
16
第 5 冊
第十二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6
第 6 冊
第十二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5 冊
第十三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6 冊
第十三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5 冊
第十四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6 冊
第十四課
1.課文唸讀
2.課文理解
3.生字認讀與書寫
4.練習用生字造詞
5.認識本課形近字、同音異字
6.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第 5 冊
語文天地
四
語文天地內容簡化及講解
19
第 6 冊
語文天地
四
語文天地內容簡化及講解
20
第 5 冊
閱讀列車
二
20
第 6 冊
閱讀列車
二
21
學期總複
習
學期總複
習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 3 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數學
三年級
4 節
吳奕璇
教學人數
三年級 5 人,集中式特教班回歸 1 人,共 6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算之基礎。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I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認識等值分數的
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n-II-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整數、分數、小數
都是數。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與估測
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s-II-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II-2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s-II-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s-II-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空間形體。
r-II-1 理解乘除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r-II-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單推理。
r-II-3 理解兩步驟問題的併式計算與四則混合計算之約定。
r-II-4 認識兩步驟計算中加減與部分乘除計算的規則並能應用。
r-II-5 理解以文字表示之數學公式。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並據以做簡單推
論。
學習內容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
值單位「千」
。位值單位換算。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基於 N-2-9 之學習,透過幾個一數的解題方
法,理解如何用乘法解決除法問題。熟練十十乘法範圍的除法,做為估商的基礎。
N-3-5
除以一位數:除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被除數為二、三位數。
N-3-6
解題:乘除應用問題。乘數、被乘數、除數、被除數未知之應用解題。連
結乘與除的關係(R-3-1)
。
N-3-7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與除、連乘)
。連乘、加與除、減與除之應用
解題。不含併式。
N-3-8
解題:四則估算。具體生活情境。較大位數之估算策略。能用估算檢驗計
算結果的合理性。
N-3-9
簡單同分母分數:結合操作活動與整數經驗。簡單同分母分數比較、加、
減的意義。牽涉之分數與運算結果皆不超過 2。以單位分數之點數為基礎,連結整數
之比較、加、減。知道「和等於 1」的意義。
N-3-10 一位小數:認識小數與小數點。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
「十分位」
。位值單位換算。比較、加減(含直式計算)與解題。
N-3-11 整數數線:認識數線,含報讀與標示。連結數序、長度、尺的經驗,理解
在數線上做比較、加、減的意義。
N-3-12 長度:
「毫米」。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3-13 角與角度(同 S-3-1):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角和角度。角度的直接
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N-3-14 面積:
「平方公分」。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3-15 容量:
「公升」、「毫升」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3-16 重量:
「公斤」、「公克」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3-17 時間:
「日」
、「時」、「分」
、「秒」。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時間單位的
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型。
S-3-1
角與角度(同 N-3-13)
: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角和角度。角度的直
接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S-3-2
正方形和長方形:以邊與角的特徵來定義正方形和長方形。
S-3-3
圓:
「圓心」
、「圓周」、「半徑」與「直徑」
。能使用圓規畫指定半徑的圓。
S-3-4
幾何形體之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平面圖形的分割與重組。初步體驗展
開圖如何黏合成立體形體。知道不同之展開圖可能黏合成同一形狀之立體形體。
R-3-1
乘法與除法的關係:乘除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R-3-2
數量模式與推理(I):以操作活動為主。一維變化模式之觀察與推理,例
如數列、一維圖表等。
D-3-1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表
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小班制數學課程中,透過聽講、操作、實際計算、問題討論等,學習熟
悉各單元概念與計算規則,能以邏輯方式列式並呈現答案,並應用在作業
完成和考試情境中。
2. 在小班制數學課程中,透過閱讀、口語表達、討論等,學習熟悉數學題的
閱讀理解,及面對數學題的情緒與壓力調節處理能力,並應用在作業完成
和考試情境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康軒版三年級數學教材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預告
總覽本學期學習內容
1
分數的加
減
和 1 一樣大的數
分數的加法
2
10000 以
內的數
數到 10000、使用錢幣
2
分數的加
減
分數的減法
3
10000 以
內的數
比大小、整數數線
3
除法
二位數除以一位數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4
四位數的
加減
三、四位數的加法
4
除法
加與除的兩步驟問題
減與除的兩步驟問題
5
四位數的
加減
三、四位數的減法
5
尋找規律
圖形的規律
數字的規律
6
毫米
認識毫米、長度的計算
6
尋找規律
數形規律的應用
7
乘法
二位數乘以一位數
三位數乘以一位數
7
公斤和公
克
認識 1 公斤秤
認識 3 公斤秤
重量的量感和估測
8
乘法
連乘的兩步驟問題、乘法估算 8
公斤和公
克
公斤和公克的換算
重量的加減計算
9
角
認識角、角的大小比較
9
小數
認識一位小數、認識十分位
小數的大小比較
10
角
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
正方形和長方形
10
小數
小數的加減
1 毫米=0.1 公分
11
複習週
複習第一~五單元、期中考
11
複習週
複習第一~五單元、期中考
12
面積
認識平方公分
切割拼湊算面積
12
圓
認識圓
13
除法
除法算式(整除)、認識餘數
13
圓
使用圓規
14
除法
除法直式計算、1 的除法
除法應用
14
乘法與除
法
乘與除的關係
15
公升和毫
升
認識公升與毫升
15
乘法與除
法
被乘數或乘數未知的問題
被除數或除數未知的問題
16
公升和毫
升
容量的加減計算
16
時間
一日 24 小時
時、分和秒
17
分數
幾分之幾(連續量)
17
時間
時分的加減計算
18
分數
幾分之幾(離散量)
分數數詞序列
18
統計表
報讀一維表格、報讀二位表格
製作統計表及應用
19
複習週
複習第六~九單元、期末考
19
複習週
複習第六~九單元、期末考
20 期末省思
期末省思與自我鼓勵
20 期末省思
期末省思與自我鼓勵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 潛能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語文
四年級
5 節
新進 2
教學人數
四年級 3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一)聆聽
1-Ⅱ-1 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1-Ⅱ-3 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說出聆聽內容的要點。
1-Ⅱ-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情感,並與對
方互動。
(二)口語表達
2-Ⅱ-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時能做適當的回應。
2-Ⅱ-4 樂於參加討論,提供個人的觀點和意見。
(三)識字與寫字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Ⅱ-3 會利用書面或數位方式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詞義。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四)閱讀
5-Ⅱ-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Ⅱ-11 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五)寫作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Ⅱ-8 養成寫作習慣。
學習內容
(一)文字篇章
1. 標音符號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2. 字詞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Ⅱ-5 3,0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Ⅱ-6 2,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b-Ⅱ-7 國字組成詞彙的構詞規則。
Ab-Ⅱ-8 詞類的分辨。
Ab-Ⅱ-9 量詞的運用。
Ab-Ⅱ-10 字辭典的運用。
3. 句段
Ac-Ⅱ-1 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c-Ⅱ-3 基礎複句的意義。
Ac-Ⅱ-4 各類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4. 篇章
Ad-Ⅱ-1 意義段。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Ad-Ⅱ-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等。
(二)文本表述
1. 記敘文本
Ba-Ⅱ-1 記敘文本的結構。
Ba-Ⅱ-2 順敘與倒敘法。
2. 抒情文本
Bb-Ⅱ-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Ⅱ-2 人際交流的情感。
Bb-Ⅱ-3 對物或自然的情懷。
Bb-Ⅱ-4 直接抒情。
Bb-Ⅱ-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b-Ⅱ-6 抒情文本的結構。
3. 說明文本
Bc-Ⅱ-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文本。
Bc-Ⅱ-2 描述、列舉、因果等寫作手法。
Bc-Ⅱ-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4. 應用文本
Be-Ⅱ-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日記、海報的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Be-Ⅱ-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卡片、便條、啟事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
式為主。
Be-Ⅱ-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心得報告的寫作方法為主。
Be-Ⅱ-4 應用文本的結構。
(三)文化內涵
1. 物質文化
Ca-Ⅱ-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
內涵。
2. 社群文化
Cb-Ⅱ-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等文化內涵。
Cb-Ⅱ-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3. 精神文化
Cc-Ⅱ-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課堂情境中,能學會聆聽不同媒材,並說出聆聽的內容。
2.在課堂情境中,能分辨並理解話語情境的內容與情感,讓對方充分表達意
見。
3.在課堂情境中,能用適當的語速、音量及正確的語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4.團體討論時,能把握說話的重點,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並表現出樂於參
與的態度。
6.在課堂情境中,能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學會分辨形近、音近字詞,
並正確使用。
7.在課堂情境中,能利用書面或數位方式查字典,學會分辨字詞義。
8.在課堂情境中,能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多元文本,涉獵各種不同的議
題,並培養閱讀興趣。
9.在課堂情境中,能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基本寫作能力,培養寫作習慣。
教
學
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評
量
說
明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第 一 課 - 美
麗島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
第 一 課 - 稻
間鴨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2
第 二 課 - 請
到我的家鄉
來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2
第 二 課 - 會
呼吸的房子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3
第 三 課 - 鏡
頭下的家鄉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3
第 三 課 - 石
虎兄妹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4 單元一複習 複習卷
4 單元一複習 複習卷
5
第 四 課 - 飛
行夢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5
第 四 課 - 阿
里棒棒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6
第 五 課 - 月
光下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6
第 五 課 - 快
樂兒童日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7
第 六 課 - 又
遠又近的月
亮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7
第六課-阿
公的秘密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寫作練習
8 單元二複習 複習卷
8 單元二複習 複習卷
9
閱讀好好玩
- 通 信 方 式
大不同
閱讀理解
9
閱讀好好玩
-玫瑰・書
・閱讀日
閱讀理解
10
期中考複習
10
期中考複習
11
第 七 課 - 松
鼠先生的麵
包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1
第 七 課 - 棒
球英雄夢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2
第 八 課 - 平
凡的大俠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2
第 八 課 - 夢
幻全壘打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3
第 九 課 - 王
子折箭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3
第 九 課 - 單
車遊日月潭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4 單元三複習 複習卷
14 單元三複習 複習卷
15
第 十 課 - 海
中的熱帶雨
林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5
第 十 課 - 孫
悟空三借芭
蕉扇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6
第 十 一 課 -
美食島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6
第 十 一 課 -
最後一片葉
子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7
第 十 二 課 -
寧靜的音樂
會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7
第 十 二 課 -
閱讀課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8 單元四複習 複習卷
18 單元四複習 複習卷
19
閱讀好好玩
- 一 起 去 看
海
閱讀理解
19
閱讀好好玩
-拔一條河
閱讀理解
20
期末考複習
20
期末考複習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 潛能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數學
四年級
4 節
新進 2
教學人數
四年級 4 人,共 4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算之基礎。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I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認識等值分數
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n-II-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直式計算與應
用。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整數、分數、小
數都是數。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與估
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s-II-1 理解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II-2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s-II-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s-II-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空間形體。
r-II-1 理解乘除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r-II-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單推理。
r-II-3 理解兩步驟問題的併式計算與四則混合計算之約定。
r-II-4 認識兩步驟計算中加減與部分乘除計算的規則並能應用。
r-II-5 理解以文字表示之數學公式。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並據以做簡單
推論。
學習內容
N-4-1 一億以內的數:位值單位「萬」
、
「十萬」
、
「百萬」
、
「千萬」
。建立應用大
數時之計算習慣,如「30 萬 1200」與「21 萬 300」的加減法。
N-4-2 較大位數之乘除計算: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乘除直式計算。教師
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4-3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乘除,連除)
。乘與除、連除之應用解題。
N-4-4 解題:對大數取概數。具體生活情境。四捨五入法、無條件進入、無條
件捨去。含運用概數做估算。近似符號「
≈」的使用。
N-4-5 同分母分數:一般同分母分數教學(包括「真分數」
、
「假分數」
、
「帶分
數」名詞引入)
。假分數和帶分數之變換。同分母分數的比較、加、減與整數倍。
N-4-6 等值分數:由操作活動中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加、減的意義。簡單分數與小數的互換。
N-4-7 二位小數:位值單位「百分位」
。位值單位換算。比較、計算與解題。用
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加、減與整數倍。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和簡單的比較與
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識。
N-4-9 長度:
「公里」
。生活實例之應用。含其他長度單位的換算與計算。
N-4-10 角度:
「度」
(同 S-4-1)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以角的
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
「平角」
、
「周角」
。指定角度作圖。
N-4-11 面積:
「平方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4-12 體積與「立方公分」
:以具體操作為主。體積認識基於 1 立方公分之正
方體。
N-4-13 解題:日常生活的時間加減問題。跨時、跨午、跨日、24 小時制。含
時間單位換算。
S-4-1 角度:
「度」
(同 N-4-10)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以角的
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
「平角」
、
「周角」
。指定角度作圖。
S-4-2 解題:旋轉角。以具體操作為主,並結合計算。以鐘面為模型討論從始
邊轉到終邊所轉的角度。旋轉有兩個方向:
「順時針」
、
「逆時針」
。
「平角」
、
「周
角」
。
S-4-3 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理解邊長與周長或面積的關係,並能理
解其公式與應用。簡單複合圖形。
S-4-4 體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在活動中認識體積的意義與比較。認識 1 立方
公分之正方體,能理解並計數正方體堆疊的體積。
S-4-5 垂直與平行:以具體操作為主。直角是 90 度。直角常用記號。垂直於一
線的兩線相互平行。平行線間距離處處相等。作垂直線;作平行線。
S-4-6 平面圖形的全等:以具體操作為主。形狀大小一樣的兩圖形全等。能用
平移、旋轉、翻轉做全等疊合。全等圖形之對應角相等、對應邊相等。
S-4-7 三角形:以邊與角的特徵認識特殊三角形並能作圖。如正三角形、等腰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S-4-8 四邊形:以邊與角的特徵(含平行)認識特殊四邊形並能作圖。如正方
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
R-4-1 兩步驟問題併式:併式是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含四則混合計算的約定
(由左往右算、先乘除後加減、括號先算)
。學習逐次減項計算。
R-4-2 四則計算規律(I)
:兩步驟計算規則。加減混合計算、乘除混合計算。
在四則混合計算中運用數的運算性質。
R-4-3 以文字表示數學公式:理解以文字和運算符號聯合表示的數學公式,並
能應用公式。可併入其他教學活動(如 S-4-3)
。
R-4-4 數量模式與推理(II)
:以操作活動為主。二維變化模式之觀察與推理,
如二維數字圖之推理。奇數與偶數,及其加、減、乘模式。
D-4-1 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生活中的長條圖與折
線圖。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作長條圖。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能在課堂活動中,透過步驟化、圖示化等策略,理解各單元基本概念,與生
活經驗產生連結,並進行解題計算。
2. 能培養生活中所需之數學素養及探索數學的信心,提升日常生活運用與解
決問題的數學能力。
教
學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與
評
量
說
明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一 億 以 內
的數
十萬以內的數
一億以內的數
1
多 位 數 的
乘與除
三、四位數 x 三位數
末幾位為 0 的乘法
2
一 億 以 內
的數
數的大小比較
大數的加減
2
多 位 數 的
乘與除
三、四位數÷三位數
末幾位為 0 的除法
3
整 數 的 乘
法
四位數 x 一位數
一、二位數 x 二位數
三、四位數 x 二位數
3 四邊形
垂直與平行
認識各類四邊形
4 角度
量角器的認識與報讀
測量角的大小和畫角
銳角、直角、鈍角和平角
4 四邊形
分割四邊形及畫四邊形
5 角度
旋轉角
角的合成和分解
5 概數
生活中的概數
無條件進入法
無條件捨去法
6
整 數 的 除
法
四位數÷一位數
二位數÷二位數
6 概數
四捨五入法
應用概數做估算
7
整 數 的 除
法
三位數÷二位數
四位數÷二位數
7
數 量 的 規
律
圖形的規律
8 公里
認識公里
公里、公尺和公分的換算
8
數 量 的 規
律
數字的規律
奇偶數的規律
9 公里
公里、公尺和公分的加減計算 9 小數乘法
一位小數 x 整數
二位小數 x 整數
小數計算的應用
小數數線
10 期中考
期中考複習
期中考卷檢討
10 期中考
期中考複習
期中考卷檢討
11 三角形
以邊分類三角形
以角分類三角形
11
周 長 與 面
積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周長與面積的關係
12 三角形
繪製三角形
全等圖形與全等三角形
12
周 長 與 面
積
認識 1 平方公尺
複合圖形的面積
13 小數
認識二位小數
小數與長度
13 等值分數
等值分數
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
14 小數
小數的大小比較
小數的加減
14 等值分數
分數和小數的互換
分數數線
15
整 數 四 則
計算
加減兩步驟的併式
乘除兩步驟的併式
加減與乘的併式
15 簡化算式 加與減的簡化算式
16
整 數 四 則
計算
加減與除的併式
四則混合
16 簡化算式
乘與除的簡化算式
簡化算式
17 分數
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
假分數和帶分數的互換與比大
小
17
時 間 的 計
算
時間單位的換算
時間量的加減
兩時刻間的時間量
18 分數
同分母分數的加減
分數的整數倍
18
時 間 的 計
算
時刻與時間量的計算
跨日的時間計算
19 統計圖
報讀生活中的統計圖
報讀與繪製長條圖
報讀折線圖
報讀複雜的統計圖
19 立方公分
立方公分
認識體積
立體堆疊
認識立方公分
20 期末考
複習期末考
期末考
期末考卷檢討
20 期末考
複習期末考
期末考
期末考卷檢討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 潛能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語文
五年級A組
5 節
陳玫年
教學人數
五年級 3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一)聆聽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1-Ⅲ-2 根據演講、新聞話語情境及其情感,聽出不同語氣,理解對方所傳
達的情意,表現適切的回應。
1-Ⅲ-3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並分辨事實或意見。
(二)口語表達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感受和思維能力,積累說話材料。
2-Ⅲ-2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三)識字與寫字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2,700 字,使用 2,200 字。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4-Ⅲ-3 運用字辭典、成語辭典等,擴充詞彙,分辨詞義。
(四)閱讀
5-Ⅲ-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Ⅲ-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內容。
(五)寫作
6-Ⅲ-2 培養思考力、聯想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Ⅲ-6 練習各種寫作技巧。
學習內容
(一)文字篇章
1. 字詞
Ab-Ⅲ-1 2,7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2 2,2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Ⅲ-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Ⅲ-4 多音字及多義字。
2. 句段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Ac-Ⅲ-3 各種複句的意義。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3. 篇章
Ad-Ⅲ-1意義段與篇章結構。
Ad-Ⅲ-2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二)文本表述
1. 記敘文本
Ba-Ⅲ-1 順敘與倒敘法。
2. 抒情文本
Bb-Ⅲ-1字我情感的表達。
Bb-Ⅲ-2人際交流的情感。
Bb-Ⅲ-3對物或自然的感悟。
3. 說明文本
Bc-Ⅲ-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
Bc-Ⅲ-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Bc-Ⅲ-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4. 議論文本
Bd-Ⅲ-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5. 應用文本
Be-Ⅲ-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說明書、廣告、標語、告示、公約等格式與寫作
方法為主。
Be-Ⅲ-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通知、電子郵件便條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為主
(三)文化內涵
1. 物質文化
Ca-Ⅲ-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
娛樂等文化內涵。
Ca-Ⅲ-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演進、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2. 社群文化
Cb-Ⅲ-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度等文化內
涵。
Cb-Ⅲ-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3. 精神文化
Cc-Ⅲ-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課堂情境中,能專心聆聽他人發言,並做簡要紀錄。
2.在課堂情境中,能理解對方所傳達的情意,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並分
辨事實或意見後,表現適切的回應。
3.在課堂情境中,能培養個人感受和思維能力,累積說話材料。
4.在課堂情境中,能透過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認識並學會使用常用
國字。
5.在課堂情境中,能運用字辭典或數位方式查字典擴充詞彙、分辨詞義。
6.在課堂情境中,能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並嘗試提出自己的觀點。
7.在課堂情境中,能培養思考力及聯想力等寫作能力並練習各種寫作技巧。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明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第 一 課 - 你
我之間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
第 一 課 - 鵝
鑾鼻詩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2
第 二 課 - 風
在,大家都
在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2
第 二 課 - 山
與海的交響
樂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3
第 三 課 - 廉
頗與藺相如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3
第 三 課 - 我
眼中的東方
之最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4 單元一複習 複習卷
4 單元一複習 複習卷
5
第 四 課 - 來
場快樂的桌
遊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5
第 四 課 - 滿
修女採訪記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6
第 五 課 - 超
級英雄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6
第 五 課 - 誰
該被派去非
洲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7
第 六 課 - 世
足賽的贏家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7
第 六 課 - 幸
福的味道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8 單元二複習 複習卷
8 單元二複習 複習卷
9 煙會說話
閱讀理解
9
廣受讚譽的健
閱讀理解
康照護制度
10
期中考複習
10
期中考複習
11
第 七 課 - 美
景 閒 情 - 詩
兩首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1
第 七 課 - 生
活 有 感 - 詩
兩首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2
第 八 課 - 與
山為鄰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2
第 八 課 - 別
把重點當全
部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3
第 九 課 - 窗
邊的鳴聲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3
第 九 課 - 良
言一句三冬
暖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4 單元三複習 複習卷
14 單元三複習 複習卷
15
第 十 課 - 敏
銳觀察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5
第 十 課 - 擅
長推理的人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6
第 十 一 課 -
你一定會聽
見的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6
第 十 一 課 -
草船借箭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7
第 十 二 課 -
藍色連身裙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7
第 十 二 課 -
三個問題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8 單元四複習 複習卷
18 單元四複習 複習卷
19
閱讀好好玩
- 夜 空 下 的
藍色精靈
閱讀理解
19
閱讀好好玩
- 我 愛 藍 影
子
閱讀理解
20
期末考複習
20
期末考複習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 潛能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語文
五年級B組
5 節
陳玫年
教學人數
五年級 3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一) 聆聽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1-Ⅲ-2 根據演講、新聞話語情境及其情感,聽出不同語氣,理解對方所傳
達的情意,表現適切的回應。
(二) 口語表達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感受和思維能力,積累說話材料。
2-Ⅲ-7 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見。
(三) 識字與寫字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2,700 字,使用 2,200 字。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四) 閱讀
5-Ⅲ-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Ⅲ-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內容。
(五) 寫作
6-Ⅲ-2 培養思考力、聯想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學習內容
(一) 文字篇章
1. 字詞
Ab-Ⅲ-1 2,7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2 2,2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Ⅲ-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Ⅲ-4 多音字及多義字。
2. 句段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Ac-Ⅲ-3 各種複句的意義。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3. 篇章
Ad-Ⅲ-1意義段與篇章結構。
Ad-Ⅲ-2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二) 文本表述
1. 記敘文本
Ba-Ⅲ-1 順敘與倒敘法。
2. 抒情文本
Bb-Ⅲ-1字我情感的表達。
Bb-Ⅲ-2人際交流的情感。
Bb-Ⅲ-3對物或自然的感悟。
3. 說明文本
Bc-Ⅲ-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
Bc-Ⅲ-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Bc-Ⅲ-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4. 議論文本
Bd-Ⅲ-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5. 應用文本
Be-Ⅲ-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說明書、廣告、標語、告示、公約等格式與寫作
方法為主。
Be-Ⅲ-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通知、電子郵件便條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為主
(三) 文化內涵
1. 物質文化
Ca-Ⅲ-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
娛樂等文化內涵。
Ca-Ⅲ-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演進、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2. 社群文化
Cb-Ⅲ-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度等文化內
涵。
Cb-Ⅲ-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3. 精神文化
Cc-Ⅲ-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團體討論時,能尊重不同的意見,仔細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練習做簡要紀錄。
2.在課堂情境中,能聽出不同的語氣,理解對方所傳達的情意,並表現適切的回應。
3.在課堂情境中,能培養個人感受和思考能力,累積說話材料。
4.在課堂情境中,能透過部件識字認識並學會使用常用國字
5.在課堂情境中,能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並嘗試提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6.在課堂情境中,能培養思考力、聯想力等寫作基本能力,並嘗試用文字或口述的方
式記錄下來。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
簡化
■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
■
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第一課-你我
之間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
第一課-鵝鑾
鼻詩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2
第 二 課 - 風
在,大家都在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2
第二課-山與
海的交響樂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3
第三課-廉頗
與藺相如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3
第三課-我眼
中 的 東 方 之
最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4 單元一複習 複習卷
4 單元一複習 複習卷
5
第四課-來場
快樂的桌遊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5
第四課-滿修
女採訪記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6
第五課-超級
英雄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6
第五課-誰該
被派去非洲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7
第六課-世足
賽的贏家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7
第六課-幸福
的味道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8 單元二複習 複習卷
8 單元二複習 複習卷
9
閱讀好好玩-
煙會說話
閱讀理解
9
閱 讀 好 好 玩 -
廣受讚譽的健
康照護制度
閱讀理解
10
期中考複習
10
期中考複習
11
第七課-美景
閒情-詩兩首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1
第七課-生活
有感-詩兩首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2
第八課-與山
為鄰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2
第八課-別把
重點當全部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3
第九課-窗邊
的鳴聲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3
第九課-良言
一句三冬暖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4 單元三複習 複習卷
14 單元三複習 複習卷
15
第十課-敏銳
觀察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5
第十課-擅長
推理的人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6
第十一課-你
一 定 會 聽 見
的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6
第十一課-草
船借箭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7
第十二課-藍
色連身裙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7
第十二課-三
個問題
課文理解
注音符號運用
生字的形音義
生活常見語詞
寫作練習
18 單元四複習 複習卷
18 單元四複習 複習卷
19
閱讀好好玩-
夜 空 下 的 藍
色精靈
閱讀理解
19
閱讀好好玩-
我愛藍影子
閱讀理解
20
期末考複習
20
期末考複習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 1 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數學
五年級 A 組
4 節
鄭家禾
五年級 B 組
4 節
教學人數
A 組:五年級 3 人,共 3 人。
B 組:五年級 3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n-III-1 理解數的十進位的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更小的數。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
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分、通分的意義,並應用於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n-III-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8 理解以四捨五入取概數,並進行合理估算。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
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
以推理或解題。
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的應用問題。
n-III-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
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
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式。
s-III-5 以簡單推理,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s-III-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
s-III-7 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與應用。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則混合計算與應用解題。
r-III-2 熟練數(含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
與解題。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d-III-2 能從資料或圖表的資料數據,解決關於「可能性」的簡單問題。
學習內容
N-5-1 十進位的位值系統:
「兆位」至「千分位」
。整合整數與小數。理解基於
位值系統可延伸表示更大的數和更小的數。
N-5-2 解題:多步驟應用問題。除「平均」之外,原則上為三步驟解題應用。
N-5-3 公因數和公倍數: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
數的意義。
N-5-4 異分母分數:用約分、擴分處理等值分數並做比較。用通分做異分母分
數的加減。養成利用約分化簡分數計算習慣。
N-5-5 分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知道用約分簡化乘
法計算。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誤類型。透過分數計算的公式,知道乘
法交換律在分數也成立。
N-5-6 整數相除之分數表示:從分裝(測量)和平分的觀點,分別說明整數相
除為分數之意義與合理性。
N-5-7 分數除以整數: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最後將問題轉化為乘以單位分數。
N-5-8 小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乘數為小數的直式
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
錯誤類型。
N-5-9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
:整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
、小數除
以整數的意義。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能用概數協助處理
除不盡的情況。熟悉分母為 2、4、5、8 之真分數所對應的小數。
N-5-10 解題:比率與應用。整數相除的應用。含「百分率」
、
「折」
、
「成」
。
N-5-11 解題:對小數取概數。具體生活情境。四捨五入法。知道商除不盡的處
理。理解近似的意義。
N-5-12 面積:
「公畝」
、
「公頃」
、
「平方公里」
。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平方公
尺」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N-5-13 重量:
「公噸」
。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公斤」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
數。
N-5-14 體積:
「立方公尺」
。簡單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5-15 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體積的意義。
N-5-16 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內,解決與時間相關
的乘除問題。
S-5-1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性質:操作活動與簡單推理。含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度。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S-5-2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面積:操作活動與推理。利用切割重組,建立面積公
式,並能應用。
S-5-3 扇形:扇形的定義。
「圓心角」
。扇形可視為圓的一部分。將扇形與分數
結合(幾分之幾圓)
。能畫出指定扇形。
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
「對稱軸」
、
「對稱點」
、
「對稱邊」
、
「對稱角」
。
由操作活動知道特殊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利用線對稱做簡單幾何推理。製
作或繪製線對稱圖形。
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面積。正方體與長方
體的體積公式。
S-5-6 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以操作活動為主。生活中面與面平行或垂直的現
象。正方體(長方體)中面與面的平行或垂直關係。用正方體(長方體)檢查
面與面的平行與垂直。
S-5-7 球、柱體與錐體:以操作活動為主。認識球、
(直)圓柱、
(直)角柱、
(直)角錐、
(直)圓錐。認識柱體和錐體之構成要素與展開圖。檢查柱體兩底
面平行;檢查柱體側面和底面垂直,錐體側面和底面不垂直。
R-5-1 三步驟問題併式:建立將計算步驟併式的習慣,以三步驟為主。介紹「平
均」
。與分配律連結。
R-5-2 四則計算規律(II)
:乘除混合計算。
「乘法對加法或減法的分配律」
。將
計算規律應用於簡化混合計算。熟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R-5-3 以符號表示數學公式:國中代數的前置經驗。初步體驗符號之使用,隱
含「符號代表數」
、
「符號與運算符號的結合」的經驗。應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D-5-1 製作折線圖:製作生活中的折線圖。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認識多位小數;認識多位小數的位值並做化聚;能做小數的生活應用;能解
決生活情境中,能做多位小數的大小比較;能解決多位小數的加減問題;能將
小數標記在數線上。
2.了解整除的意義;了解因數的意義及找法;了解公因數的意義及找法;了解
倍數的意義及找法;能判別 2、3、5、10 的倍數;了解公倍數的意義及找法。
3.理解擴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理解約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認識通
分的意義,並利用通分比較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大小;能將分數標記在數線上。
4.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認識多邊形(含正多邊形);理解三角形
的三內角和為 180 度;理解四邊形的四內角和為 360 度;認識扇形及圓心角。
5.能利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6.能解決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乘以三位數的問題;能解決末幾位都為 0 的
整數乘除法問題;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四位數除以二位數的問題;能應用乘除
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數;能解決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除以三位數的問題。
7.能解決二步驟的問題,並能用併式記錄與計算;能解決三步驟的問題,並能
用併式記錄與計算;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能理
解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並運用於簡化計算;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先乘再除
與先除再乘的結果相同,以及理解連除兩數與除以此兩數之積的結果相同。
8.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求法,
進而形成計算公式;理解梯形面積的算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能計算複合圖
形的面積。
9.能解決時間的乘法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分、日與時);能解決時間的除法
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分、日與時);能作時間的應用。
10.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和圓錐,及其組成要素;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透
視圖與展開圖;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正角錐、直圓錐)的透視
圖;認識球及其構成要素。
11 能理解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能理解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認識體積單
位「立方公尺」
;能認識「立方公尺」與「立方公分」間的關係,並作相關計算;
能計算簡單複合形體的體積。
12.理解帶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理解整數乘
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
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了解分數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和積的變化
關係;理解除數為整數的分數除法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3.能了解容積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能了解並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容器的
容積;能了解容量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能認識容量與容積的單位關係並做
換算;能實測並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14.能解決三位小數的整數倍問題;能解決生活中的小數乘法問題,並理解直式
算則;能察覺乘法問題中,被乘數、乘數和積的變化關係。
15.察覺線對稱圖形的現象;認識線對稱圖形及對稱軸;認識線對稱圖形的性
質;繪製線對稱圖形。
16 能用直式解決整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有餘數的問題;能用直式解決小
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有餘數的問題;利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案;
能做簡單小數與分數的互換。
17.能用 x、y 等文字符號表徵生活中的變量;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加法情境中
的單步驟問題;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減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題;能用未知數符
號列出乘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題;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除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
題。
18.認識並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能計算簡單複合形體的表面積。
19.能在情境中,理解比率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百分率及其在生活中
的應用;理解並熟悉小數、分數與百分率之間的換算。
20.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及公噸與公斤之間的關係,並做相關的計算;認識面
積單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及與平方公尺間的關係,並做相關的計算。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多位小數
與加減
1. 複 習 學 習 二 位 小 數 的 舊 經
驗,並引導學生認識三位小數。
2.認識三位小數的讀法、位名
和位值。
3.學習三位小數的化聚。
4. 認 識 四 位 及 五 位 小 數 的 記
法、讀法、位名、位值和化聚。
5.學習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1
體積
1.討論長方體中長寬高的位置,
引導學生用乘法簡化長方體體
積的點算,並做相關的體積計
算。
2.引導學生察覺長方體體積的
計算,歸納出長方體體積=長×
寬×高。
3.利用長方體體積的公式,來推
論未拼好的長方體還需的積木
數。
4.引導學生察覺正方體體積的
計算,並宣告正方體體積=邊
長×邊長×邊長。
2
多位小數
與加減
1.做小數加、減法直式計算時
知道小數點要對齊,並說明計
算的方式和整數加、減法相同,
但 計 算 結 果 要 記 得 加 上 小 數
點。。
2.複習四捨五入法的經驗,並
解決小數取概數的問題。
3.透過討論和觀察,察覺並解
決小數取概數的問題。
4.透過討論解決小數取概數後
進行加減估算。
2
體積
1.讓學生透過操作和觀察,培養
1 立方公尺的量感,並宣告每邊
長 1 公尺的正方體體積是 1 立方
公尺,也可以記做 1m3。
2.以 1 立方公尺為單位,堆疊出
不同大小體積的長方體,並能求
算長方體體積。
3.引導學生以長方體的長、寬、
高計算長方體的體積。
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進
行解題並發表自己的解題策略
3
因數與公
因數
1.引導學生理解整除的意義,
並歸納:算式中,被除數、除數、
商都是整數,餘數是 0,就叫做
整除。
2.學生進行解題,並在整除的
要件下,認識因數。
3.透過正方形紙卡的排列,讓
學生從矩陣排列的圖示中,經
驗乘法交換律,並從乘法算式
中找出因數。
4.引導學生從中觀察因數的規
律把 10 的因數由小到大排列出
來。
5.透過觀察讓學生發現整數的
因數中,最小的是 1,最大的
是它自己,並了解找到一個因
數時同時也找到另一個因數。
3
分數的計
算
1.解決整數乘以單位分數及真
分數的問題。
2.發現整數乘以分數及分數乘
以整數的結果會相同。
3.解決整數乘以帶分數的問題;
教師提示可使用分配律進行解
題,或將帶分數換成假分數再相
乘做計算。
4.學習單位(真)分數乘以單位
(真)分數的問題。
5.分數乘以分數時,分母和分母
相乘,分子和分子相乘即可。
6.解決假分數乘以真(假)分數
的問題。
7.解決帶分數乘以真(帶)分數
的問題。
4
因數與公
因數
1.透過排積木操作,找出可以
剛好排成 12(或 18)公分長的紙
條的整公分積木,並察覺這些
積木的長度即是 12(或 18)的因
數。
2.引導學生找出同時是 12 和 18
共同的因數,認識公因數及最
大公因數。
3.以純數字布題,學生找出兩
數 的 所 有 公 因 數 及 最 大 公 因
數。
4.以生活情境布題,學生嘗試
解決公因數的應用問題。
4
分數的計
算
1.認識容積的意義及其單位。
2.解決並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
容器的容積問題。
3.容量公升與立方公分單位間
的換算。
4.容量毫升與立方公分單位間
的換算。
5.透過觀察和討論,解決容器的
容量計算,並能做容量毫升與立
方公分單位間的換算。
6.透過觀察和討論,解決無蓋
及有蓋容器的容量計算,並作
毫升與立方公分單位間的換
算。
5
倍數與公
倍數
1.以生活情境布題,引導學生
認識「倍數」意義,並知道一個
數的倍數有無限多個。
2.教師以數字表布題,引導學
生找出在指定範圍內 4 的倍數。
3.引導學生察覺乘法算式中三
個數的因數、倍數關係。
4.透過觀察表中的數字,發現
2 的倍數的個位數字都是「2、
4、6、8 或 0」
;5 的倍數的個
位數字都是「5 或 0」
;10 的倍
數的個位數字都是 0。
5
容積
1.透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容積的
意義及其單位。
2.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容器的
容積。
3.容量公升與立方公分單位間
的換算。
4.容量毫升與立方公分單位間
的換算。
5.解決容器的容量計算,並能做
容量毫升與立方公分單位間的
換算。
6.解決無蓋及有蓋容器的容量
計算,並作毫升與立方公分單
位間的換算。
6
倍數與公
倍數
1.透過附件操作,找出分別用 4
公分和 6 公分長的積木附件排
出一樣的長度,並察覺這個長
度同時會是 4 和 6 的倍數,認
6
容積
1.察覺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求法。
2.利用水深的變化求算不規則
物體的體積。
3.容量公升與立方公尺單位間
識公倍數及最小公倍數。
2.以純數字布題,找出兩數的
公倍數,並察覺:公倍數都是最
小公倍數的倍數。
3.以生活情境布題,學生解決
最小公倍數的應用問題。
的換算,並宣告:自來水公司以
「度」來計算用水量,1 度水就
是 1 立方公尺的水量。
4.無蓋容器的容積求法。
7
擴分、約
分與通分
1.以生活情境布題,並指導學
生透過圖示理解擴分的意義。
2.學生能透過觀察圖解決擴分
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出分子
和分母同時乘以相同整數的擴
分方法。
3.以生活情境布題,學生拿出
附件的長條紙操作,進行約分
的教學,師生共同討論怎麼找
出可以同時整除分子和分母的
數,教師歸納:這些能把分子
和分母同時整除的數,都是分
子和分母的公因數。
7
小數的乘
法
1.直式計算三位小數乘以一位
整數的過程和結果。
2.直式計算三位小數乘以二位
整數並發表自己的算法。
3.解決小數乘以整十、整百、整
千、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
之一時,小數點位置移動的情
形。
4.解決整數乘以一位小數的乘
法問題。
5.解決整數乘以二位小數的乘
法問題。
8
擴分、約
分與通分
1.透過重新切割的活動,認識
通分的意義。
2.利用不同的方法比較簡單異
分母分數的大小。
3.學生知道通分的意義,進而
能比較兩異分母分數的大小,
4.解決整數除以整數使用真分
數表徵的問題,並解決整數除
以整數使用假(帶)分數表徵的
問題。
8
小數的乘
法
1.解決單位小數乘以單位小數
的問題。
2.解決小數乘以小數的問題,並
說明積的小數點位置,在小數乘
法中,積的小數位數等於被乘數
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和。
3 利用被乘數與乘數的小數位
數,完成積的小數點位置。
4.解決被乘數、乘數與積的變
化關係。
9
多邊形與
扇形
1.學生觀察圖形的邊數、角數
與頂點數,並回答,教師趁機
說明多邊形的定義。
2.讓學生從測量中發現,每條
邊都一樣長的多邊形,每個角
不一定都一樣大;每個角都一
樣大的多邊形,它的邊長也不
一定都一樣長。
3.學生拿利用附件操作,把操
作的結果記錄在課本上,並發
表說明自己觀察後的發現。
4.教師歸納:三角形中,任意
兩邊長的和大於第三邊。
5.學生運用三角形任意兩邊長
的和大於第三邊之概念來解
題。
9
十進位結
構
1. 認識億的位值,配合定位
板,進行千兆以內數的聽、
說、讀、寫活動。
2. 透過操作和觀察定位板,察
覺相鄰位值間的彼此關係。
10
多邊形與
扇形
1.透過操作學生能運用三角形
內角和 180 度求算未知角度。
2.引導學生透過分割三角形的
方法,理解任一個四邊形的內
10
十進位結
構
1.了解數字間的倍數關係
2.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將大
數的十進位表示法用算式記下
來
3.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將小
角和是 360 度。
3.學生拿出摺扇進行活動並嘗
試發表扇形和圓形的關係:扇
形的頂點是圓心、扇形的直線
邊是圓的半徑。
4.學生利用摺紙或圓規做出指
定的扇形,並計算圓心角的角
度。
5.指導學生利用圓心角的角
度,計算此圓心角的扇形是幾
分之幾圓。
數的十進位表示法用算式記下
來
11
異分母分
數的加減
1.利用通分方式,處理異分母
分數的加法問題。
2.利用通分方式,處理異分母
分數(分母互為倍數關係)的減
法問題。
3.利用通分方式,處理異分母
分數的減法解題方式。
11
整數、小
數除以整
數
1.學習以除法直式計算。
2.無法整除時,可換成小單位量
再繼續計算。
3.解決整數除以整數,商為小
數,沒有餘數的問題。
4.解決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
數,沒有餘數的問題。
5.解決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
數,並將商取到指定位數的問
題。
12
異分母分
數的加減
1.解決異分母分數的應用問題
(減數未知、基準量未知、比較
量未知等)。
2. 利 用 整 數 相 除 用 分 數 表 示
後,再做異分母分數減法的應
用問題。
3.學生利用通分,找出九宮格
中橫列、直行、對角線和為 1
的分數。
12
整數、小
數除以整
數
1.引導學生了解「以分數表示整
數除法的結果」的意義,進行真
分數化為小數的教學。
2 以假分數與帶分數化為小數布
題,學生進行解題。
3.學生將純小數化成分數(含一
位、二位和三位小數)。
4.學生將帶小數化成分數,並
說明解題策略。
13
線對稱圖
形
1.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察覺
生活中的線對稱現象。
2.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將圖
案對摺,察覺和認識線對稱圖
形及對稱軸,並使用鏡子觀察
線對稱的現象。
3.透過觀察和操作,找出和畫
出各圖形的對稱軸。
4.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認識
並找出線對稱圖形的對稱點、
對稱邊和對稱角。
5.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察
覺並找出兩對稱點的連線與對
稱軸互相垂直且平分的關係。
13
表面積
1.學生透過組合正方體盒子,並
利用貼紙,認識正方體是由 6 個
全等的正方形所組成。
2.學生計算塗色面積,教師說明
「正方體 6 個面的面積總和,就
是正方體的表面積」
。
3.學生透過組合長方體盒子,並
利用貼紙,發現附件的長方體有
3 組相同的長方形面。
4.教師說明:
「長方體 6 個面的
面積總和,就是長方體的表面
積」
。
5.計算底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
表面積,並說明解法。
14
線對稱圖
形
1.畫出方格紙上線對稱圖形的
另一半。
2.畫出方格點上線對稱圖形的
另一半。
3.學生透過線對稱圖形的特性
14
表面積
1.觀察複合形體面的關係,再說
明複合形體表面積就是形體每
一個面的面積總和,所以把每一
個面的面積加起來就可以得到
答案了。
做簡單的推理,操作附件將圖
①和圖②排成線對稱圖形並畫
出對稱軸。
4.學生使用紙張剪出線對稱圖
形。
5.學生透過線對稱圖形的特性
推理出對摺二次剪裁後,攤開
的的圖形樣式。
2.學生根據計算方法,算出複合
形體的表面積。
3.和學生討論形體切一刀時,
新的表面積和原來表面積的關
係。
15
整數四則
運算
1.引導學生觀察、討論不同解
題方式的合連除兩數與除以此
兩數之積的結果相同。
2.連除的算式,先除哪一個數
結果都相同。
3.利用加法交換律及結合律的
性質解決連加的問題。
4.學生解決連減、連除的問題,
並理解不同的解題方法。
5.引導學生討論整數四則混合
計算時,可以使用逐次減項求
解,也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策
略解題。
15
比率與百
分率
1.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分量占
總量的多少,認識比率概念。
2.知道把各分量占總量的比率
加起來,得到的「和」會是 1。
3.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和學生
討論如何比較比率。
4.教師透過生活中手機的情境,
和全班共同討論百分率的意義。
教師口述情境布題,並和學生
說明百分率和分數如何互換。
5.引導學生進行百分率化為小
數的解題活動,學生進行解題
16
整數四則
運算
1.師生共同討論兩種算法的異
同與合理性,察覺加乘運算的
分配律。
2.師生共同討論兩種算法的異
同與合理性,察覺減乘運算的
分配律。
3.引導學生利用分配律簡化整
數四則運算。
4.引導學生理解平均的意義。
5.學生解決平均問題。
6.引導學生用不同想法解決平
均問題。
16
比率與百
分率
1.進行小數化為百分率的解題
活動。
2.利用擴分(把分母化為 100 或
1000,再用百分率表示)或用除
法(把分數用整數相除的方式找
出小數,再化做百分率),將分數
化成百分率。
3.利用整體量及百分率求出部
分量,並解決生活中有關百分率
的問題。
4 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並解決
百分率的相關應用問題(包含打
折、%off、加成)。
17
面積
1.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和高與長
方形的長邊與寬邊的對應,進
而形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公式。
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周
長與面積的關係。
3.等底不等高的平行四邊形,
周長與面積的關係。
4.觀察和操作三角形拼成平行
四邊形的活動,進而形成算三
角形面積的公式。
5.學生運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求
算三角形面積、畫出三角形指
定底邊上的高並察覺等底等高
的三角形,面積都相等。
17
時間的乘
除
1.學習分和秒的時間乘法計算。
2.學習時和分、日和時的乘法計
算。
3.學習分和秒的除法計算。
4.學習時和分、日和時的除法計
算。
5.做除數為時間量的除法計算
6.透過觀察和討論等高的三角
形,察覺底邊長與面積大小之
間的關係。
7.透過觀察和討論等底邊長的
三角形,察覺高與面積大小之
間的關係。
18
面積
1.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梯形
拼成平行四邊形的活動,察覺
和說明梯形的底邊(上底和下
底)和高,進而形成計算梯形面
積的公式。
2.透過討論和觀察,察覺並解
決梯形的面積的問題。
3.透過討論和觀察,察覺並解
決複合圖形的面積的問題。
18
時間的乘
除
1.解決時間兩步驟的應用問題。
2.解決時間相關的間隔問題。
3.解決工程問題。
4.教師口述情境布題,做時間
的分數與小數化聚。
19
柱體、椎
體和球
1.認識圓錐和圓柱、角柱和角
錐。
2. 認 識 角 柱 和 角 錐 的 構 成 要
素,並命名。
3.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
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組成要素,
並命名。
4.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
察覺並比較各種角柱的構成要
素間的異同。
5.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察
覺並比較各種角錐的構成要素
間的異同。
19
生活中的
大單位與
折線圖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藉由學生
學習過的公尺和公里的化聚,引
入 1 公尺=0.001 公里。
2.認識公噸,並知道 1 公噸=
1000 公斤。
3.公噸和公斤間的單位換算。
4.進行公斤和公噸的單位化聚
和重量的加、減、乘、除計
算。
20
柱體、椎
體和球
1.引導學生觀察正方體及長方
體面與面的垂直關係,並判別
兩面之間是否垂直。
2.引導學生觀察正方體及長方
體面與面的平行關係,並判別
兩面是否平行。
3.引導學生利用正方體或長方
體來檢查柱體與錐體底面與側
面是否有垂直關係。
4.引導學生透過操作正方體與
長方體的分解和還原的過程,
察覺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展
開圖。
5.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
附件,藉由展開圖還原成形體
之過程,解決長方體中相對面
的問題。
6.學生透過操作附件分解與組
合的過程,認識柱體和錐體的
展開圖。
20
生活中的
大單位與
折線圖
1.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並認識公畝,並知道 1 公畝
=100 平方公尺。
2.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並認識公頃,並知道 1 公頃
=10000 平方公尺、1 公頃=100
公畝。
3.觀察和討論,察覺並認識平方
公里,並知道 1 平方公里=100
公頃。
4.不同單位面積間的大小比較
及換算。
5.課本情境,說明並引導學生將
統計表的資料繪製成折線圖,並
觀察。
6.課本情境,繪製變形的折線
圖,並觀察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 3 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國語
六年級 A 組
5 節
吳奕璇
教學人數
六年級 3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2-Ⅲ-3 靈活運用詞句和說話技巧,豐富表達內容。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5-Ⅱ-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6-Ⅲ-6 練習各種寫作技巧。
學習內容
Ab-Ⅲ-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Ca-Ⅲ-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
樂等文化內涵。
Ca-Ⅲ-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演進、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Cb-Ⅲ-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度等文化內涵。
Cb-Ⅲ-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Cc-Ⅲ-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能注意聆聽,並尊重他人的發言。
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 能在聆聽問題後,先思考再用完整的語句回應。
4.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5.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生字。
6. 能認識該課重要生字相關的形近字。
7.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8. 能在引導下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依提示做出課文結構表。
9.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0.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南一版六年級教材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在天晴了
的時候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
清平樂村
居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2
心情隨筆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2
春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3
甜蜜如漿
烤番薯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3
大自然的
規則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4
珍珠鳥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4
那人在看
畫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5
語文天地
一
認識句型-並列句
認識修辭-設問
練習歸納文章主旨
5
語文天地
一
認識「詞」
認識少年小說
學會觀察
6
客至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6
小時了了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7
紀念照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7
愛搗亂的
動物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8
戲術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8
科學怪人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9
語文天地
二
生活中不同字體的功能與特色
認識律詩
初遇文言文
9
語文天地
二
認識古典小說
認識句型-連貫句
認識句型-選擇句
10
複習週
複習第一~七課
10
複習週
複習第一~七課
11 期中考週
期中考
考卷檢討及心情調適
11
火燒連環
船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2
飢渴好
「火」伴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12
閱讀列車
名偵探福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爾摩斯
13
我愛藍影
子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3 未走之路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4 少年筆耕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4
打開心中
的窗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5
明智的抉
擇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5
努力愛椿
華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6
語文天地
三
認識倒裝句
認識修辭-誇飾
認識插敘寫作手法
認識議論文
16
語文天地
三
抒情文的表述方式
練習修改文章
名言佳句-鼓勵與祝福
17
夢幻全壘
打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7
複習週
複習第八~十一課
18
草地上的
網球夢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8 畢業考週
畢業考
19
贏得喝采
的輸家
語文天地
四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對話的應用
認識敘述的人稱
19
20
複習週
期末考週
複習第八~十四課
期末考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 O 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國語
六年級 B 組
5 節
吳奕璇
教學人數
六年級 4 人,共 4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2-Ⅲ-3 靈活運用詞句和說話技巧,豐富表達內容。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5-Ⅱ-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6-Ⅲ-6 練習各種寫作技巧。
學習內容
Ab-Ⅲ-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Ca-Ⅲ-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
樂等文化內涵。
Ca-Ⅲ-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演進、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Cb-Ⅲ-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度等文化內涵。
Cb-Ⅲ-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Cc-Ⅲ-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1. 能注意聆聽,並尊重他人的發言。
1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13. 能在聆聽問題後,先思考再用完整的語句回應。
14.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15.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生字。
16. 能認識該課重要生字相關的形近字。
17.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18. 能在引導下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依提示做出課文結構表。
19.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20.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南一版六年級教材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在天晴了
的時候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
清平樂村
居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2
心情隨筆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2
春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3
甜蜜如漿
烤番薯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3
大自然的
規則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4
珍珠鳥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4
那人在看
畫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5
語文天地
一
認識句型-並列句
認識修辭-設問
練習歸納文章主旨
5
語文天地
一
認識「詞」
認識少年小說
學會觀察
6
客至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6
小時了了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7
紀念照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7
愛搗亂的
動物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8
戲術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8
科學怪人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9
語文天地
二
生活中不同字體的功能與特色
認識律詩
初遇文言文
9
語文天地
二
認識古典小說
認識句型-連貫句
認識句型-選擇句
10
複習週
複習第一~七課
10
複習週
複習第一~七課
11 期中考週
期中考
考卷檢討及心情調適
11
火燒連環
船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2
飢渴好
「火」伴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12
閱讀列車
名偵探福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爾摩斯
13
我愛藍影
子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3 未走之路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4 少年筆耕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4
打開心中
的窗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5
明智的抉
擇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5
努力愛椿
華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6
語文天地
三
認識倒裝句
認識修辭-誇飾
認識插敘寫作手法
認識議論文
16
語文天地
三
抒情文的表述方式
練習修改文章
名言佳句-鼓勵與祝福
17
夢幻全壘
打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7
複習週
複習第八~十一課
18
草地上的
網球夢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18 畢業考週
畢業考
19
贏得喝采
的輸家
語文天地
四
篇章閱讀及文意理解
生字語詞教學
修辭法
短語造句練習
對話的應用
認識敘述的人稱
19
20
複習週
期末考週
複習第八~十四課
期末考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數學
六年級 A 組
4 節
吳奕璇
教學人數
六年級 4 人,共 4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n-III-1 理解數的十進位的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更小的數。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分、通分的意義,並應用於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n-III-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8 理解以四捨五入取概數,並進行合理估算。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 速度、基準量等。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
解 題。
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的應用問題。
n-III-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
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式。
s-III-5 以簡單推理,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s-III-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
s-III-7 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與應用。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則混合計算與應用解題。
r-III-2 熟練數(含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
題。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d-III-2 能從資料或圖表的資料數據,解決關於「可能性」的簡單問題。
學習內容
N-6-1 20 以內的質數和質因數分解:小於 20 的質數與合數。2、3、5 的質因數判別
法。以短除法做質因數的分解。
N-6-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質因數分解法與短除法。兩數互質。運用到分數的
約分與通分。
N-6-3 分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最後理解除以一數等於乘
以其倒數之公式。
N-6-4 小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小數、小數除以小數的意義。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
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商一定比被除數小的錯誤類型。
N-6-5 解題:整數、分數、小數的四則應用問題。二到三步驟的應用解題。含使用概
數協助解題。
N-6-6 比與比值: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中牽涉到的
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解決比的應用問題。
N-6-7 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算(大單位到小單位)
。
含不同時間區段的平均速度。含「距離=速度×時間」公式。用比例思考協助解題。
N-6-8 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比和比值的應用。含交換基準時之關係。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 R-6-4)
。可包含(1)較
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
;
(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
(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S-6-1 放大與縮小:比例思考的應用。「幾倍放大圖」、「幾倍縮小圖」。知道縮放時,
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S-6-2 解題:地圖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之意義、記號與應用。地圖上兩邊長的比和實
際兩邊長的比相等。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扇形弧長與
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
(1)圓心角:360;
(2)扇形弧長:圓周長;
(3)扇形面
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面積。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積=底面積
×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R-6-1 數的計算規律:小學最後應認識(1)整數、小數、分數都是數,享有一樣的計
算規律。
(2)整數乘除計算及規律,因分數運算更容易理解。(3)逐漸體會乘法和除
法的計算實為一體。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R-6-2 數量關係:代數與函數的前置經驗。從具體情境或數量模式之活動出發,做觀
察、推理、說明。
R-6-3 數量關係的表示:代數與函數的前置經驗。將具體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
學習以文字或符號列出數量關係的關係式。
R-6-4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 N-6-9)
。可包含(1)較
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
;
(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
(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D-6-1 圓形圖: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圓形圖。包含以百分率分配之圓形圖(製
作時應提供學生已分成百格的圓形圖。)
D-6-2 解題:可能性。從統計圖表資料,回答可能性問題。機率前置經驗。
「很有可
能」
、
「很不可能」
、
「A比B可能」。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小班制數學課程中,透過聽講、操作、實際計算、問題討論等,學習熟
悉各單元概念與計算規則,能以邏輯方式列式並呈現答案,並應用在作業
完成和考試情境中。
2. 在小班制數學課程中,透過閱讀、口語表達、討論等,學習熟悉數學題的
閱讀理解,及面對數學題的情緒與壓力調節處理能力,並應用在作業完成
和考試情境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康軒版六年級數學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最大公因
數與最小
公倍數
質數和合數
1
分數與小
數的計算
小數四則計算、分數四則計算
2
最大公因
數與最小
公倍數
質因數和質因數分解
2
分數與小
數的計算
分數與小數的混合計算
3
最大公因
數與最小
公倍數
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
3
分數與小
數的計算
簡化計算
4
分數除法
最簡分數、同分母分數的除法
異分母分數的除法
4
速率
時間單位的換算
速率
5 分數除法
有餘數的分數除法
分數除法的應用、關係
5
速率
距離、時間和速率的關係
速率單位的換算
6
數量關係
圖形的規律、數形的規律
6
速率
速率的應用
7
數量關係
和不變、差不變、積不變
7
形體關
係、體積
與表面積
柱體面與面、邊與面的關係
8 小數除法
整數除以小數(沒有餘數)
小數除以小數(沒有餘數)
有餘數的小數除法
8
形體關
係、體積
與表面積
柱體的體積、複合形體的體積
9
小數除法
關係、小數取概數並估算
9
形體關
係、體積
與表面積
柱體的表面積
10
長條圖與
折線圖
繪製長條圖、繪製折線圖
10
複習週
複習第一~三單元
11
複習週
複習第一~五單元、期中考
11
期中考週
基準量與
比較量
期中考
基準量與比較量
12
圓周率與
圓周長
圓周長與圓周率
12
基準量與
比較量
基準量與比較量的應用(兩量之
和)
13
圓周率與
圓周長
圓周率的應用、扇形的周長
13
基準量與
比較量
基準量與比較量的應用(兩量之
差)
14
圓面積
非直線邊的平面區域面積
圓面積公式
14 怎樣解題
平均問題、年齡問題
15
圓面積
扇形面積與應用
15 怎樣解題
雞兔問題、間隔問題
16
等量公理
與應用
天平上的數學、等量公理
16
圓形圖
圓形百分圖、圓形圖
17
等量公理
與應用
列式與解題
17
圓形圖
圓形百分圖和圓形圖的應用
18
比、比值
與成正比
比與比值、相等的比
18 畢業考週
複習第四~六單元、畢業考
19
比、比值
與成正比
比的應用、成正比
成正比的關係圖
19
20
縮圖、放
大圖與比
例尺
放大圖和縮圖
繪製放大圖和縮圖
比例尺
20
21
複習週
複習第六~十單元、期末考
21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數學
六年級 B 組
4 節
新進 1
教學人數
六年級 4 人,共 4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n-III-1 理解數的十進位的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更小的數。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分、通分的意義,並應用於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n-III-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8 理解以四捨五入取概數,並進行合理估算。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
尺、 速度、基準量等。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
解 題。
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的應用問題。
n-III-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
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式。
s-III-5 以簡單推理,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s-III-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
s-III-7 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與應用。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則混合計算與應用解題。
r-III-2 熟練數(含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
題。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d-III-2 能從資料或圖表的資料數據,解決關於「可能性」的簡單問題。
學習內容
N-6-1 20 以內的質數和質因數分解:小於 20 的質數與合數。2、3、5 的質因數判別
法。以短除法做質因數的分解。
N-6-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質因數分解法與短除法。兩數互質。運用到分數的
約分與通分。
N-6-3 分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最後理解除以一數等於乘
以其倒數之公式。
N-6-4 小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小數、小數除以小數的意義。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
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商一定比被除數小的錯誤類型。
N-6-5 解題:整數、分數、小數的四則應用問題。二到三步驟的應用解題。含使用概
數協助解題。
N-6-6 比與比值: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中牽涉到的
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解決比的應用問題。
N-6-7 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算(大單位到小單位)
。
含不同時間區段的平均速度。含「距離=速度×時間」公式。用比例思考協助解題。
N-6-8 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比和比值的應用。含交換基準時之關係。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 R-6-4)
。可包含(1)較
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
;
(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
(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S-6-1 放大與縮小:比例思考的應用。「幾倍放大圖」、「幾倍縮小圖」。知道縮放時,
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S-6-2 解題:地圖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之意義、記號與應用。地圖上兩邊長的比和實
際兩邊長的比相等。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扇形弧長與
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
(1)圓心角:360;
(2)扇形弧長:圓周長;
(3)扇形面
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面積。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積=底面積
×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R-6-1 數的計算規律:小學最後應認識(1)整數、小數、分數都是數,享有一樣的計
算規律。
(2)整數乘除計算及規律,因分數運算更容易理解。(3)逐漸體會乘法和除
法的計算實為一體。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R-6-2 數量關係:代數與函數的前置經驗。從具體情境或數量模式之活動出發,做觀
察、推理、說明。
R-6-3 數量關係的表示:代數與函數的前置經驗。將具體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
學習以文字或符號列出數量關係的關係式。
R-6-4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 N-6-9)
。可包含(1)較
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
;
(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
(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D-6-1 圓形圖: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圓形圖。包含以百分率分配之圓形圖(製
作時應提供學生已分成百格的圓形圖。)
D-6-2 解題:可能性。從統計圖表資料,回答可能性問題。機率前置經驗。
「很有可
能」
、
「很不可能」
、
「A比B可能」。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3. 在小班制數學課程中,透過聽講、操作、實際計算、問題討論等,學習熟
悉各單元概念與計算規則,能以邏輯方式列式並呈現答案,並應用在作業
完成和考試情境中。
4. 在小班制數學課程中,透過閱讀、口語表達、討論等,學習熟悉數學題的
閱讀理解,及面對數學題的情緒與壓力調節處理能力,並應用在作業完成
和考試情境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康軒版六年級數學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最大公因
數與最小
公倍數
質數和合數
1
分數與小
數的計算
小數四則計算、分數四則計算
2
最大公因
數與最小
公倍數
質因數和質因數分解
2
分數與小
數的計算
分數與小數的混合計算
3
最大公因
數與最小
公倍數
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
3
分數與小
數的計算
簡化計算
4
分數除法
最簡分數、同分母分數的除法
異分母分數的除法
4
速率
時間單位的換算
速率
5 分數除法
有餘數的分數除法
分數除法的應用、關係
5
速率
距離、時間和速率的關係
速率單位的換算
6
數量關係
圖形的規律、數形的規律
6
速率
速率的應用
7
數量關係
和不變、差不變、積不變
7
形體關
係、體積
與表面積
柱體面與面、邊與面的關係
8 小數除法
整數除以小數(沒有餘數)
小數除以小數(沒有餘數)
有餘數的小數除法
8
形體關
係、體積
與表面積
柱體的體積、複合形體的體積
9
小數除法
關係、小數取概數並估算
9
形體關
係、體積
與表面積
柱體的表面積
10
長條圖與
折線圖
繪製長條圖、繪製折線圖
10
複習週
複習第一~三單元
11
複習週
複習第一~五單元、期中考
11
期中考週
基準量與
比較量
期中考
基準量與比較量
12
圓周率與
圓周長
圓周長與圓周率
12
基準量與
比較量
基準量與比較量的應用(兩量之
和)
13
圓周率與
圓周長
圓周率的應用、扇形的周長
13
基準量與
比較量
基準量與比較量的應用(兩量之
差)
14
圓面積
非直線邊的平面區域面積
圓面積公式
14 怎樣解題
平均問題、年齡問題
15
圓面積
扇形面積與應用
15 怎樣解題
雞兔問題、間隔問題
16
等量公理
與應用
天平上的數學、等量公理
16
圓形圖
圓形百分圖、圓形圖
17
等量公理
與應用
列式與解題
17
圓形圖
圓形百分圖和圓形圖的應用
18
比、比值
與成正比
比與比值、相等的比
18 畢業考週
複習第四~六單元、畢業考
19
比、比值
與成正比
比的應用、成正比
成正比的關係圖
19
20
縮圖、放
大圖與比
例尺
放大圖和縮圖
繪製放大圖和縮圖
比例尺
20
21
複習週
複習第六~十單元、期末考
21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學習策略
一年級
2 節
新進 2
教學人數
一年級五人,共 5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
法治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資訊
□
能源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1-Ⅰ-7 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
1-II-4 找出並練習標記學習內容的重點。
1-IV-5 運用多元的記憶方法增進對學習內容的精熟度。
學習內容
A-I-7 語句、短文或文章的理解方法。
A-II-5 反覆練習策略。
A-III-3 學習內容的記憶方法。
A-IV-5 教材中的輔助解釋或關鍵字句。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課堂活動中,透過聽講、閱讀、書寫語對話等方式,學習認識注音符
號、拼讀,並應用到考試情境與日常生活中。
2.在小團體課堂活動中,能運用圖像聯想、部件意義化、提問等策略,學習
認識常用字部首及部件、正確分辨與使用形近、音近字詞,並應用到考試情
境與日常生活中。
3.在課堂活動中,透過圖示法、與具體實務操作等方式,學習理解數與量、
基本計算、幾何圖形、時間、分類整理等的概念,並應用到考試情境與日常
生活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10 以內的數
數與量的配對
1
20 以內的加法
點數、畫數練習
2
分析法
聲母辨識
2
綜合法
字族文練習
3
比長短
教具使用及操作
3
長度
單位概念認識與講解
4
分析法
韻母教學
4
綜合法
高頻字練習
5
分與合
合成 10 及口訣背誦
5
20 以內的減法
點數、畫數練習
6
注音符號
雙拼音練習
6
閱讀列車
照樣寫短語練習
7
認識形狀
教具使用及操作
7
100 以內的數
數量概念及教具操作
8
綜合法
聲韻母聽音判讀
8
考試策略
答題技巧與順序安排
9
10 以內的加法
遊戲中學習數學
9
形體與形狀
實物操作
10
複習期中考
考試策略及解題技巧
10
複習期中考
考試策略及解題技巧
11 10 以內的減法
精熟練習
11
數數看有幾元
錢幣操作練習
12
綜合法
筆順練習
12
基本字
帶字練習法
13
30 以內的數
數量概念輔以情境練習 13
月、日、星期
查看日曆、判讀日期
14
綜合法
流暢朗讀
14
語文天地
部件拆解
15
時間
認識時鐘、整點、半點 15
兩位數加法
位值概念與直式列式
16
綜合法
部件拆解
16
閱讀列車
造句練習
17
學習加油站
錯誤題型概念加強
17
做紀錄
實物分類練習
18
考試策略
專心作答技巧
18
考試策略
閱讀法、刪除法
19
學習加油站
錯誤題型精熟練習
19
學習加油站
考試策略、時間分配
20
複習期末考
考試策略及解題技巧
20
複習期末考
考試策略及解題技巧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社會技巧
一年級
2 節
新進 2
教學人數
一年級 5 人,共 5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生命
□
法治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安全
□
防災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1-III-1 聽從建議選擇較佳的情緒處理技巧。
學習內容
A-I-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A-II-1 基本情緒的表達。
A-III-1 複雜情緒的處理。
A-IV-1 兩難情緒的處理。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能在團體課堂活動中,透過聽講、繪本、影片、事件討論等團體遊戲的方
式,學習面對情緒。
2.在課堂活動或生活情境中,能學習與人建立友誼、尊重彼此、妥善處理衝突
及問題解決的能力,並遵守教室或團體的規範,也會應用到校園情境與日常生
活中。
3.在小組課程活動中,透過聽講、實際操作、演練和討論等方式,學習與同學
相處發生衝突時,能避免因情緒引發的不當肢體行為,事後能就衝突事件表達
原因、後果與改善方式,並應用在日常生活及校內外情境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認識新同學
自我介紹
1
寒假生活分享
尊重聆聽適當表達
2
遊戲:老師說
遵守教室或團體規範
2
童玩真有趣
問題解決、覺察情緒
3
繪本:生氣湯
了解每個人都有情緒
3
社會性課程
表達情緒回應意見
4 遊戲:猜我是誰
引導了解自我與接納
4
童玩真有趣
問題解決、覺察情緒
5 繪本:我喜歡你
關懷和包容同學
5
木頭人
情緒辨識衝突解決
6
一起玩遊戲
遵守規則情緒辨識
6
童玩真有趣
問題解決、覺察情緒
7 繪本:生氣亞瑟
情緒辨識調節情緒
7
紅綠燈
情緒辨識衝突解決
8
社會性課程
情緒辨識調節情緒
8
童玩真有趣
問題解決、覺察情緒
9 繪本:沒人喜歡
觀察情緒化解誤會
9
牆壁鬼
情緒辨識衝突解決
10
社會性課程
我們不吵架
10
跳格子
情緒調節、檢視衝突
11 繪本:希望種子
抒發情緒主動求助
11
歡樂跳
情緒調節、檢視衝突
12
團體遊戲
抒發情緒主動求助
12
跳躍模仿秀
情緒調節、檢視衝突
13
和好的方法 表達情緒回應意見
13
跳跳跳遊戲
情緒調節、檢視衝突
14 繪本:菲菲生氣
不隨意發脾氣
14
社會性課程
表達情緒回應意見
15
社會性課程
分辨情緒表達溝通
15
跳繩考幾分
表達情緒回應意見
16 遊戲:壞好寶寶
分辨情緒表達溝通
16
薯條少一塊
情緒辨識調節情緒
17
借不借玩具
接受他人情緒、回應
17
我生病了
情緒辨識調節情緒
18
社會性課程
表達情緒回應意見
18
我們不吵架
情緒辨識調節情緒
19
社會性課程
表達情緒回應意見
19
不是我的錯
情緒辨識調節情緒
20
同樂會
檢討與分享
20
同樂會
檢討與分享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 潛能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社會技巧
二年級A組
2 節
陳玫年
教學人數
二年級 5 人,共 5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特社 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 1-I-2 藉由生理反應察覺及辨識壓力與情緒的反應。
特社 1-I-4 察覺自己與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或態度。
特社 1-I-5 在遭逢不如意事件時,接受他人安慰並適當發洩情緒。.
特社 2-I-1 了解別人發出的訊息,是要我注意或是有事情要溝通。
特社 2-I-3 適當使用口語、非口語或輔具與人溝通。
特社 2-I-7 了解與人相處的情境、簡單規則,建立友善的關係。
特社 3-I-3 遇到困難時,等待時機求助。
特社 3-I-4 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特社 3-I-5 遵守教室規則。
學習內容
特社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A-Ⅰ-2 壓力的察覺與面對。
特社A-Ⅰ-3 自我優弱勢的察覺。
特社B-Ⅰ-1 溝通訊息的意義。
特社B-Ⅰ-2 溝通的媒介。
特社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
分辨與表達
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
2.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
藉由生理反
應察覺及辨識壓力與情緒的反應
。
3.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學會
在遭逢
不如意事件時,接受他人安慰並適當發洩情緒
。
4.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瞭解別人發
出的訊息,是要我注意或是有事情要溝通並以適當的口語、非口語與人溝
通。
5.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瞭解人與人
相處的情境、簡單規則,建立友善的關係。
6.在課堂情境中, 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在遇到困難
時,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教
學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與
評
量
說
明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區分性教學
■
其他: 繪本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
1 優點大轟炸 肯定自己,察覺自己的優點
2 優點大轟炸 肯定自己,察覺自己的優點
2 我希望……
引導學生寫出希望自己可以
進步的地方
3 我希望…… 對自己進步的期許
3
請幫我……
1.繪本引導-幫幫我好嗎?
2.團體討論-求助技巧
3.策略-請幫忙三步驟
4.情境演練
4
為什麼規則
這麼多?
1.繪本引導-教室裡有紅綠燈
妖怪
2.團體討論-為什麼教室要有
規則? 規則的重要性
3.情境演練
4
5
5
6
6
7
7
8
聽!你在說
什麼
1.繪本引導-仔細聽他人說
2.團體討論-聆聽的重要性、
情境分析
3.情境演練-認知歷程演練
8
我會玩桌遊
1
1.認識桌遊
2.學會各種常見桌遊的玩法
3.從遊戲中學習人與人相處
的規則,建立正向關係
9
9
10
10
11
11
12
認識情緒
1.繪本引導-認識正向及負向
情緒
2.團體討論-情境與情緒的關
聯
3.情緒大富翁
12
我會好好說
1.繪本引導-我會好好說
2.團體討論-好好說話的重要
性
3.策略-表達三步驟
4.情境演練
13
13
14
14
15
15
16
壓力在哪
裡?
1.繪本引導-壓力與反應
2.團體討論-常見壓力情境
3.情境演練-接受他人的安慰
或嘗試緩解情緒
16
大家一起玩
2
1.認識桌遊
2.學會各種常見桌遊的玩法
3.從遊戲中學習人與人相處
的規則,建立正向關係
17
17
18
18
19
19
20 我的改變
察覺自己的進步
20 我的改變
察覺自己的進步
基隆市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潛能 2 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社會技巧
二年級 B 組
1 節
新進 1
教學人數
二年級 5 人,共 5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特社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1-I-2 藉由生理反應察覺及辨識壓力與情緒的反應。
特社1-I-3 學習面對可能遭遇的失敗。
特社1-I-4 察覺自己與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或態度。
特社2-I-1 了解別人發出的訊息,是要我注意或是有事情要溝通。
特社2-I-3 適當使用口語、非口語或輔具與人溝通。
特社2-I-4 以身體動作適度表現出傾聽的態度。
特社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社 2-II-4 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評估和接受衝突的後
果。
特社 3-I-1 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特社 3-I-2 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 3-I-5 遵守教室規則。
學習內容
特社 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 A-Ⅰ-3 自我優弱勢的察覺。
特社 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能在團體中,以適當的方式與同儕一起活動。
2.能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主動打招呼。
3.主動向他人提出需要幫忙的請求。
4.在不想以口語表達的時候,以替代方式(表情、肢體)進行社交。
5.能知道自己的負面情緒,並以合適方式和緩心情。
6.能在需要時,主動回應並幫助他人。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新學期有
禮貌
1.能在教師引導下,共同建立
教室班規。
2.能練習用友善的方式,跟人
打招呼。
3.在不想說話或害羞時,可以
什麼替代方式打招呼。
1
分享練習
1.和同學分享寒假生活。
2.討論上學期的班規,並想想是
否有需要調整增加的部分。
3.和同學分享這學期對自己的
期許,並於期末時拿出來檢視是
否達到。
2
2
3
3
4
4
5
一起玩
遊戲
1.能對有興趣的活動,走近觀
看。
2.能請問同學,是否可以加入
一起遊戲。
3.能等待他人,並給予回應。
4.能在他人拒絕時,去做別的
事情。
5
比手畫腳
1.練習用言語加上身體動作的
方式,向對方表達老師指定訊
息。
2.練習讓同學明確瞭解想要表
達的意思。
3.接收訊息者需要猜猜看,對方
的肢體語言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6
6
7
7
8
8
9
SOS,
請幫忙
1.能知道自己需要協助。
2.能想想看若發生困難時,有
誰能幫忙。
3.能走近對方,並練習叫對方
的名字。
4.能以謝謝回應對方的幫忙。
5.同儕討論,在校園裡什麼時
候會需要他人的幫忙。
9
獨木橋
1.老師首先設置獨木橋關卡。
2.透過團隊合作協助他人一起
過關。
3.同學分組練習自行設置關卡。
4.分組進行挑戰。
分享在進行獨木橋遊戲的心情。
10
10
11
11
12
12
13
情緒大
補帖
1.能認識不同的情緒。
2.能認識自己的負面情緒。
3.能在負面情緒產生時,深呼
吸吐氣放鬆心情。
4.能在教師提醒後,以適當方
式穩定情緒。
5.能練習以適當的方式,穩定
自我的情緒。
13
遇 到 衝 突
怎麼辦
1.說明發生衝突的原因及情
境。
2.表達衝突所引發的情緒反
應。
3.分辨衝突所造成的後果。
遇到衝突時能適時地尋求大人
協助。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一起玩
桌遊
1. 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
失敗時的壓力與負面情緒。
2. 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
的合作態度。
3. 能引導下調整心情。
18
優點大
轟炸
1.能練習說出自己的優點
2.能對他人讚美。
3.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稱讚。
4.能在接受讚美時,以微笑回
應。
18
19
19
20
20
21
基隆市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潛能 2 班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學習策略
三年級
2 節
新進 1
教學人數
三年級 2 人,共 2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特學 1 提升認知學習
特學 1-Ⅱ-1 察覺訊息中的重要項目。
特學 1-Ⅱ-2 指出不同訊息的重點。
特學 1-Ⅱ-3 延長專注時間。
特學 1-Ⅱ-4 找出並練習標記學習內容的重點。
特學 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習學習過的內容。
特學 2 提升動機與態度
特學 2-Ⅱ-2 對學習具備正向思考。
特學 2-Ⅱ-3 發現增進自我學習動機的方式。
特學3 運用環境與學習工具
特學 3-Ⅱ-1 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空間。
特學3-Ⅱ-2運用各種學習資源。
特學4 發展後設認知策略
特學 4-Ⅰ-2 在協助下檢核學習項目或學習活動完成狀況。
特學 4-Ⅱ-1 主動依時限完成作業或考試。
特學 4-Ⅱ-2 發現並留意自己學習時常犯的錯誤。
學習內容
特學 A 認知策略
特學A-Ⅱ-1 訊息中的重要項目或重點。
特學A-Ⅱ-2 適當的專注時間。
特學A-Ⅱ-3 學習內容的重點。
特學A-Ⅱ-5 反覆練習策略。
特學A-Ⅱ-6 個人或生活經驗。
特學A-Ⅱ-7 學習或文章內容脈絡。
特學A-Ⅱ-8 學習內容的疑問和討論。
特學 B 態度與動機策略
特學B-Ⅱ-2 正向的思考或想法。
特學B-Ⅱ-3 適合鼓勵或增強學習的方式
特學 C 環境調整和學習工具運用策略
特學C-Ⅰ-2 學習活動或工具的示範。
特學C-Ⅱ-1 適合的學習空間。
特學 C-Ⅱ-2可選擇的學習工具。
特學 D 後設認知策略
特學D-Ⅰ-1 考試或作業的指導語。
特學 D-Ⅱ-2 自我檢查錯誤的方法。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能區辨、歸納相似字、同音異字的意義與用法
2.能運用學習方法摘要文章重點,提升閱讀效能
3.能將文本內容與生活經驗結合並做簡單的分享
4.能透過操作,培養分析問題和解題作答能力
5.能瞭解自己常犯的錯誤並提出改進的方法
6. 能尋找資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7. 能提升基本的寫作造句能力
8. 能熟習解題策略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單元一
圖文迷宮
1.透過觀察發現找出相似圖
片的差異處。
2.透過觀察發現找出相似字
音的差異處。
3.透過觀察與模仿,學習組
合立體造型物的策略。
4.透過記憶對對碰活動,訓
練記憶力策略。
1
單元一
尋寶記
1.能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
獲取有用的資訊。
2.透過放聲重讀 、劃重點、圖
像輔助等方法,記憶與掌握文
本重點。
3.能主動使用資源,如查字
典、上網搜尋等策略,解決不
了解的字詞或疑問。
4.分享面對問題或困難的解決
方法。
5.能標記或說出不理解的部分
,尋求澄清。
6.了解合適自己的讀書環境。
2
2
3
3
4
單元二
閱讀停看
聽
1.找出文本中的人事時地物
等要素。
2.完成文本重點摘要或結構
圖,掌握文章重點。
3.嘗試發現解題的關鍵字
詞。
4.課文內容與生活經驗做結
合,並簡單的分享。
5.新訊息和舊經驗、習得的
知識連結(如:聯想配對法
4
5
5
單元二
題目大觀
園
1.主動或協助下,找出並劃記題
目的關鍵字句。
2.標記文中的重點,作答閱讀
測驗問題。
3.認識刪除法等,作答題目。
6
6
7
7
等)
4.透過同學分享作答策略,學習
有效率的學習方法。
5.能集思廣益,討論可行的解題
步驟及策略。
8
單元三
真心話大
冒險
1.將學習內容做成組織圖
(如:表格、概念構圖
等。)
2.引導下,反思答錯的問題
並訂正。
3.透過預測、推論、提問等
策略,增進對文本或題目的
理解。
4.跟同學分享作答的策略與
方法。
8
9
9
10
10
單元三
句型迷宮
1.認識照樣造句的句型結構,仿
做造句練習。
2.透過生活情境的舉例,練習複
合句。
3.透過擴寫、縮寫等的方式認
識改編句子的方法。
4.透過諧音、編故事等方法記
憶字詞的意義與正確用法。
5.反思答錯的問題並知道訂正
的方法。
11
11
12
12
13
單元四
解題高手
1 分辨一字多音、同音字、相
似字的意義與用法。
3.依據句型結構並仿做照樣
造句。
4.觀察並找出題目的重要字
句,說一說運算過程。
5.觀察題目的重要字句改變
後,其運算過程的差異。
13
單元四
解題能手
1.能利用線索詞、時間序列、因
果關係等策略解答問題。
2.透過不同相似觀念間交替練
習,熟悉題目型態。
3.能透過用自己的話重述、解
釋、分析、以及評論問題。
4.聆聽不同媒材,從中獲取並
歸納有用的資訊。
5.學習觀察上下文推測字詞、
句
子的意義以正確作答問題。
14
14
15
15
16
16
17
單元五
考試大補
帖
1.看完每一大題的指導語或
示範後,才作答。
2.依據文本線索,作答推論
性問題。
3.認識照樣造句的句型結構,並
仿做照樣造句。
4.發現並留意自己學習時常犯的
錯誤。
17
單元五
自我挑戰
1.透過擴大句型、相似字詞替
換等方式的豐富寫作內容。
2.利用線索詞、時間序列、因果
關係等策略來解答問題。
3.能透過用自己的話重述、解
釋、分析、或評論自己的解答
方法。
4.能運用自我認知策略,依據
特定科目的測驗評量結果,整
理自己常犯的錯誤。
5.能分享解題策略能集思廣
益,討論可行的解決方法。
18
18
19
19
20
20
21
基隆市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潛能 2 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社會技巧
三年級 A 組
1 節
新進 1
教學人數
三年級 6 人,共 6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特社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特社2-II-1 解讀他人口語與非口語溝通的情緒及目的,並反思自己是否有應
留意或改善之處。
特社2-II-2 主動引起話題,並禮貌地表達和傾聽他人的意見。 特社2-II-3 遵
守團體規範,並依情境回應他人的邀請或主動加入團體。
特社2-II-4 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評估和接受衝突的後
果。
特社3-II-1 在課堂或小組討論中適當表達與回應意見。
特社3-II-2 在小組中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的工作。
特社3-II-3 在監督或協助下完成複雜的工作。
特社3-II-4 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學習內容
特社 A-Ⅱ-1 基本情緒的表達。
特社 A-Ⅱ-2 壓力源的評估與處理。
特社 B-Ⅱ-1 訊息解讀的技巧。
特社 B-Ⅱ-2 表達與傾聽的時機。
特社 B-Ⅱ-3 團體的基本規範。
特社 B-Ⅱ-4 衝突情境的因應。
特社 B-Ⅱ-5 危險情境的判別。
特社 C-Ⅱ-1 學習成員之間的關懷與表達。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能專心聆聽他人發言。
2. 能依據對方發言作出適當回應。
3. 能說出自我期許。
4. 能專心共讀繪本。
5. 能分享自己曾經需要別人幫忙的經驗,以及請求他人協助的經驗,並練習適
當的求助語氣。
6. 能了解說話的技巧。
7. 能與他人進行合作。
8. 能處理衝突。
9.進行桌遊活動時,能理性面對輸贏勝負的情緒。
教
學
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評
量
說
明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單元一
你說我聽
1. 與同學分享暑假做了什麼
事情。
2. 一起討論班級規範。
3. 寫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
許,期末時再拿出來檢視。
4.《我會遵守規則—我好想
贏!》並說出想法。
1
單元一
比手畫腳
1. 比手畫腳活動:
用言語加上身體動作的方式,向
對方表達老師指定訊息,須讓對
方明確瞭解你想要表達的意思。
2.接收訊息者需要猜猜看,對方
的肢體語言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3.繪本:
《這是手》學習表達與溝
通的方法。
2
2
3
3
4
4
5
單元二
請你幫助
我
1.《我需要幫忙,可是我不敢
說!》
2.討論可能會需要他人協助
的情境。
3.分享自己曾經需要別人幫
忙的經驗,以及請求他人協助
的經驗。
4.練習各式情境中,如何用適
當的語句向他人求助。
5
單元二
情 緒 大 補
貼
1.能知道不同情緒引起的正向
或負向後果。
2.能在負面情緒產生時,深呼吸
吐氣放鬆心情。
3.能在教師提醒後,以適當方式
穩定情緒。
4.能練習以適當的方式,穩定自
我的情緒。
6
6
7
7
8
8
9
單元三
說話的技
巧
1.老師編撰社會性故事,以情
境與訊息當作題目,同時呈現
出至少二個選項。
2.讓學生選擇答案來回應訊
息,討論不同選項可能的結
果。
3.繪本《別生氣,有話好好
說》,了解同樣一件事情的陳
述表達,一句話可以不一樣的
呈現。
9
單元三
優 點 大 轟
炸
1.能練習說出自己的優點
2.能對他人讚美。
3.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稱讚。
4.能在接受讚美時,以微笑回
應。
5.自編繪本: 《你棒、我也很
棒》
10
10
11
11
12
12
13 單元四
合作力量
大
1.繪本:
《我們一起來幫忙》
,
了解「獲勝並非真正的成功」
,
友情、團隊合作等,才是最重
要。
2.能學習在與他人合作時,應
13 單元四
支援前線
1.認識支援前線遊戲規則。
2.分組討論在本活動中應注意
的事項。
3.透過團隊合作,收集小關主指
定的物品。
14
14
15
15
16
16
展現的態度及行為。
3.進行支援前線遊戲活動,透
過團隊合作,收集老師指定的
物品。
4.每位同學輪流當關主,自行發
揮創意
17 單元五
遇到衝突
怎麼辦
1.繪本《我會處理衝突—想玩
盪秋千》
2.說明發生衝突的原因及情
境。
3.表達衝突所引發的情緒反
應。
4.分辨衝突所造成的後果。
遇到衝突時能適時地尋求大
人處理。
17 單元五
一 起 玩 桌
遊
1.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
敗時的壓力與負面情緒。
2.分享遊戲時的心情。
3.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
合作態度。
4.分享與人遊戲的感想。
18
18
19
19
20
20
21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 3 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社會技巧
三年級 B 組
1 節
吳奕璇
教學人數
三年級 6 人,共 6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特社 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特社 1-II-3 在成人的引導下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
特社 1-II-4 嘗試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並接納後果。
特社 2-II-1 解讀他人口語與非口語溝通的情緒及目的,並反思自己是否有應
留意或改善之處。
特社 2-II-2 主動引起話題,並禮貌地表達和傾聽他人的意見。
特社 2-II-4 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評估和接受衝突的後
果。
特社 3-II-1 在課堂或小組討論中適當表達與回應意見。
學習內容
特社 A-Ⅱ-1 基本情緒的表達。
特社 A-Ⅱ-2 壓力源的評估與處理。
特社 B-Ⅱ-1 訊息解讀的技巧。
特社 B-Ⅱ-2 表達與傾聽的時機。
特社 B-Ⅱ-3 團體的基本規範。
特社 B-Ⅱ-4 衝突情境的因應。
特社 C-Ⅱ-1 學習成員之間的關懷與表達。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課堂活動中,能透過聽講、繪本故事、團體遊戲、團體討論、角色扮
演、情境演練的方式,學會察覺自己的情緒與處理基本情緒的技巧,並願意
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在課堂活動中,能透過聽講、繪本故事、團體遊戲、團體討論、角色扮
演、情境演練的方式,能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評估和
接受衝突的後果,且願意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在課堂活動中,能透過聽講、繪本故事、團體遊戲、團體討論、角色扮
演、情境演練的方式,學會判斷表達的時機與適當的表達及回應意見的技
巧,並願意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繪本、桌遊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閃靈快手
聆聽並理解規則
1
跑跑龜
聆聽並理解規則
2
閃靈快手
練習舉手候發問
2
跑跑龜
練習說明規則
3
閃靈快手
團體遊戲順序的決定方法
3
跑跑龜
情緒的覺察-生氣
4
閃靈快手
練習團體討論遊戲順序
4
跑跑龜
情緒的處理-生氣
5
誰是牛頭
王
練習於適當情境表達感謝
5
拔毛運動
會
聆聽並理解規則
6
誰是牛頭
王
練習於適當情境表達感謝
6
拔毛運動
會
練習說明規則
7
誰是牛頭
王
如何表達需求-請幫我…
7
拔毛運動
會
情緒的覺察-緊張
8
誰是牛頭
王
如何給予協助-我可以幫…
8
拔毛運動
會
情緒的處理-緊張
9
超級犀牛
聆聽並理解規則
9
我是牛頭
王
聆聽並理解規則
10
超級犀牛
輸了可以說什麼
10
我是牛頭
王
練習說明規則
11
超級犀牛
輸了可以做什麼
11
我是牛頭
王
情緒的覺察-難過
12
超級犀牛
自由遊戲時間(教師觀察)
12
我是牛頭
王
情緒的處理-難過
13 睡眠皇后
聆聽並理解規則
13 起司天堂
聆聽並理解規則
14 睡眠皇后
別人輸了我可以說什麼
14 起司天堂
練習說明規則
15 睡眠皇后
別人輸了我可以做什麼
15 起司天堂
情緒的覺察-害怕
16 睡眠皇后
自由遊戲時間(教師觀察)
16 起司天堂
情緒的處理-害怕
17 豬朋狗友
聆聽並理解規則
17
我會找情
緒
覺察日常情境及情緒的關聯
18
豬朋狗友
別人贏了我可以說什麼
18
我會處理
情緒
分享自己解決情緒的策略
19
豬朋狗友
別人贏了我可以做什麼
19
我能做做
看
分享自己願意嘗試的新策略
20
期末週
期末省思及期許
20
期末週
期末省思及期許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 潛能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社會技巧
四年級 A 組
1 節
新進 2
教學人數
四年級 4 人,共 4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特社 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特社 2-II-3 遵守團體規範,並依情境回應他人的邀請或主動加入團體。
特社 2-II-6 了解性器官的隱私性及轉移觸摸的注意力。
特社 2-II-7 與他人相處時,分辨安全或危險的情境與人物。
特社 3-II-1 在課堂或小組討論中適當表達與回應意見。
特社 3-II-4 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特社 3-II-5 在知悉他人生病或受傷時,主動報告師長並表達安慰之意。
學習內容
特社 A-Ⅱ-1 基本情緒的表達。
特社 B-Ⅱ-1 訊息解讀的技巧。
特社 B-Ⅱ-2 表達與傾聽的時機。
特社 B-Ⅱ-3 團體的基本規範。
特社 B-Ⅱ-5 危險情境的判別。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理解並嘗
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2.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學會遵守
團體規範,並依情境回應他人的邀請或主動加入團體。
3.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學會在課
堂或小組討論中適當表達與回應意見。
4.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學會遇到
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5.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了解性器
官的隱私性及轉移觸摸的注意力。
6.在課堂情境中, 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能在與他人
相處時,分辨安全或危險的情境與人物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區分性教學
■
其他: 繪本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
1 優點大轟炸 肯定自己,察覺自己的優點
2 優點大轟炸 肯定自己,察覺自己的優點
2 我希望……
引導學生寫出希望自己可以
進步的地方
3 我希望……
引導學生寫出希望自己可以
進步的地方
3
請幫我……
1.繪本引導-幫幫我好嗎?
2.團體討論-求助技巧
3.策略-請幫忙三步驟
4.情境演練
4
情緒萬花筒
1.繪本引導-認識情緒
2.生活實例-壓力與反應
3.情境演練-我會緩解情緒
4
5
5
6
6
7
7
8
大家一起玩
1.認識桌遊
2.學會各種常見桌遊的玩法
8
他怎麼了?
1.繪本引導-我會關心別人
2.團體討論-關心的重要性
3.策略-關懷三步驟
4.情境演練-表達關心與求助
9
9
10
10
11
11
12
可以一起玩
嗎?
1.繪本引導-可以一起玩嗎?
2.策略:加入遊戲三步驟
4.策略:回應他人邀約
3.情境演練-桌遊
12
自我保護
1.繪本引導-遠離壞野狼
2.團體討論-危險情境
3.情境演練-避免危險
13
13
14
14
15
15
16
我不喜歡,
你不可以
1.繪本引導-不要就是不要
2.團體討論-身體界線紅綠燈
3.情境演練-自我保護練習
16
大家一起玩
2
1.認識桌遊
2.學會各種常見桌遊的玩法
17
17
18
18
19
19
20 我的改變
察覺自己的進步
20 我的改變
察覺自己的進步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 潛能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社會技巧
四年級 B 組
1 節
新進 2
教學人數
四年級 1 人,五年級 3 人,共 4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特社 1-III-2 嘗試使用抒解壓力的方法。
特社 1-III-3 接納自己與接受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事實。
特社 1-III-4 以各種形式自我安慰與獎勵。
特社 1-III-5 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或成敗。
特社 2-III-2 區辨別人非善意行為是提醒,還是威脅到了自己的適應與生
存。
特社 2-III-3 使用適當的技巧與人談話,並禮貌的結束話題。
特社 3-III-1 遵守不同課堂的規則。
特社 3-III-2 主動參與課堂或小組討論,並在小組中主動對他人提供協助。
特社 3-III-3 服從小組決議並完成指派的工作。
學習內容
特社 A-Ⅲ-1 複雜情緒的處理。
特社 A-Ⅲ-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A-Ⅲ-3 行為與後果之間的關係與評估。
特社 B-Ⅲ-1 正負向訊息的判斷。
特社 B-Ⅲ-2 話題的開啟與延續。
特社 B-Ⅲ-3 自我經驗的分享。
特社 B-Ⅲ-4 自我需求與困難的表達。
特社 B-Ⅲ-5 多元性別互動與自主。
特社 C-Ⅲ-1 不同學習情境變化的適應與調整。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理解並嘗試
使用紓解壓力的方法。
2.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理解並嘗試
接納自己與接受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事實。
3.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理解並嘗試
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或成敗。
4.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理解並嘗試
使用以各種形式自我安慰與獎勵自己。
5.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理解並嘗試
使用主動參與課堂討論或主動對他人提供協助。
6.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繪本引導、團體討論、情境演練等方式,理解並嘗試
完成指派的工作。
教
學
與
評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量
說
明
教材資源:□學習單
■
教學影片
■
圖卡 □區分性教學
■
其他: 繪本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
■
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
1 優點大轟炸 肯定自己,察覺自己的優點
2 優點大轟炸 肯定自己,察覺自己的優點 2 我希望……
引導學生寫出希望自己可以
進步的地方
3 我希望……
引導學生寫出希望自己可以
進步的地方
3
他喜歡我,
他不喜歡我
1.繪本引導-優良蛋達人秀
2.團體討論-經驗分享
3.情境演練-練習接受不可能
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事實
4
情緒溫度計
1.繪本引導-認識情緒
2.生活實例-壓力與反應
3.情境演練-我會緩解情緒
4
5
5
6
6
7
7
8
為什麼不行?
1.繪本引導-尊重他人
2.生活實例-尊重的重要性
3.情境演練-我可以這樣做
8
我可以做什
麼?
1.故事引導-團體中的分工
2.團體討論-團體中不同情境
的分工
3.情境演練-表現主動參與的
意願、針對自己的優弱勢能
力提出可以幫忙的地方
9
9
10
10
11
11
12
勝不驕,
敗不餒
1.繪本引導-培養耐挫力
2.團體討論-玩遊戲的真諦
3.情境演練-桌遊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我可以寶貝
我自己
1.繪本引導-不一樣也很棒
2.團體討論-自我鼓勵的意
義
3.情境演練-桌遊
16
我會思考解
決問題
桌遊活動中培養問題解決能
力,使用策略獲得勝利,但
不過度重視成敗。
17
17
18
18
19
19
20 我的改變
察覺自己的進步
20 我的改變
察覺自己的進步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 1 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社會技巧(外加)
五年級
2 節
陳玫年
教學人數
五年級 6 人,共 6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特社 1-III-1 聽從建議選擇較佳的情緒處理技巧。
特社 1-III-2 嘗試使用抒解壓力的方法。
特社 1-III-4 以各種形式自我安慰與獎勵。
特社 2-III-1 以善意正向的觀點,看待與人相處的各種互動行為。
特社 2-III-6 展現合宜行為以維持長時間的友誼。
特社 2-III-9 理性評估被誤解的原因,並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以及說明事實。
特社 2-III-12 評估與遵守虛擬世界的規則,並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特社 2-III-17 在虛擬世界進行人際互動時,能維持平等、尊重的態度。
學習內容
特社 A-Ⅲ-1 複雜情緒的處理。
特社 A-Ⅲ-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A-Ⅲ-3 行為與後果之間的關係與評估。
特社 B-Ⅲ-4 自我需求與困難的表達。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課堂活動中,透過聽講、繪本故事引導、團體遊戲、團體討論、實際操作
演練等方式,學習在學校所需的社交技巧能力,包含基本溝通、訊息解讀、人
際互動、處理衝突、處理情緒、學校基本適應、解決問題、遵守教室規範等,
並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2.在課堂活動中,透過聽講、繪本故事引導、團體遊戲、團體討論、角色扮演、
情境演練的方式,能使用善意正向的觀點看待與人相處的各種行為,學習尊重
個別差異表現合宜的行為,以維持長時間的友誼,並願意應用在真實情境中。
3.能在課堂小團體活動中,透過圖卡、繪本、團體討論與遊戲、實際操作演
練等方式,學習使用適當的口語或肢體方式與他人進行適切的互動,並願意
實際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相見歡
認識新同學
自我介紹,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1
合作遊戲
支援前線
2
遵守規範和活動規則
繪本-貪睡的小佑
2
兩人三腳
3
介紹好朋友
透過觀察介紹同學
3
比手畫腳
4
繪本-小水母交朋友
交朋友的方法
4
定時炸彈
5
我的新朋友
學習認識班上及別班的新同學
5
吹乒乓球比賽
6
情緒大考
驗
繪本-小刺蝟愛生氣
生氣和和氣-認識情緒、表達
情緒
6
禍從口出
隨便罵人要小心-
情境解讀、問題分析
7
害羞與大方-認識情緒、表達
情緒
7
隨便罵人要小心-
法律知識
8
繪本-遲到大王
暴躁與耐心-認識情緒、表達
情緒
8
隨便罵人要小心-
我會應對他人的錯誤
9
繪本-都是你的錯
討厭與喜歡-認識情緒、表達
情緒
9
隨便罵人要小心-
處理不如意的步驟
10
恐懼與冷靜-認識情緒、表達
情緒
10
隨便罵人要小心-
處理不如意的演練
11
物權觀念
建立
繪本:麵包小偷(一)
勇於認錯,改過自新
11
謠言止於
智者
散布謠言禍上身-
情境解讀
12
繪本:麵包小偷(二)
誰偷了葡萄乾麵包
給人機會
12
散布謠言禍上身-
問題分析
13
繪本:麵包小偷(三)
搞破壞的法國棍子麵包
運用智慧化解危機
13
散布謠言禍上身-
法律知識
14
繪本:麵包小偷(四)
出發吧!飯糰男孩
勇敢選擇做全新的自己
14
散布謠言禍上身-
我會明辨是非
15
法律知識
15
散布謠言禍上身-
情境演練
16
團隊合作
躲避球遊戲規則
16
小人才動
手
隨便動手打人要小心-
情境解讀
17
躲避球
被球打到了怎麼辦
17
隨便動手打人要小心-
問題分析
18
躲避球
傳球太用力打到人如何處理
18
隨便動手打人要小心-
法律知識
19
躲避球
接不到球如何處理
19
隨便動手打人要小心-
我會正確處理衝突
20
躲避球
輸贏如何處理
20
隨便動手打人要小心-
情境解讀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學習策略
五、六年級
2 節
新進 1
教學人數
五年級 2 人、六年級 2 人,共 4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環境
□
生命
□
法治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生涯規劃 ■閱讀素養
■人權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1-III-5 將需記憶的學習內容與既有的知識產生連結。
3-Ⅰ-3 在指導下進行學習活動或運用學習工具。
4-III-2 整理自己常犯的錯誤並列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學習內容
A-IV-5 教材中的輔助解釋、脈絡或關鍵字句。
B-III-3 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增強策略。
C-V-2 增進學習效能的多元工具。
D-III-1 考試作答時間和順序的分配方法。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課堂活動中,將已習得並具備數與量的基礎概念,透過理解表現演算能力
,並願意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2.在課堂活動中,能運用找關鍵字、預測、推論、討論等策略,增進對文本
內容的理解,且能正確回答與文本相關的提問,並透過閱讀選擇適當的語詞
仿寫、接寫及判斷語意是否完整。
3.在課堂活動中,透過運用注意力策略、考試策略,學習在評量時維持適當
的專注時間,嘗試分配、調整作答的時間、順序,選擇可能的正確答案,並
在測驗時限內完成試題。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因數
最大公因數
1
分數
分數的計算
2
語句
照樣寫短語練習
2
語句
照樣寫短語練習
3
倍數
最小公倍數
3
小數
小數的計算
4
語句
反覆練習短語、造句
4
語句
反覆練習短語、造句
5
除法
分數除法
5
速率
速率的計算與運用
6
覺察重點
練習模仿說出句子
6
覺察重點
練習模仿說出句子
7
除法
小數除法
7
形體關係
體積與表面積
8
覺察重點
練習模仿說出重點
8
覺察重點
練習模仿說出重點
9
數量
數與量的關係
9
分數、小數
分數與小數的計算應用
10
複習期中考
考試策略、時間分配
10
複習期中考
考試策略及解題技巧
11
圖形
長條圖、折線圖
11
量的應用
基準量與比較量
12
覺察重點
練習模仿畫出重點
12
覺察重點
練習模仿畫出重點
13
圓
圓的周長與圓周率
13
解題
怎樣解題
14
覺察重點
相似字的記憶與比較
14
覺察重點
練習模仿說出重點
15
圓
圓的面積
15
解題
怎樣解題
16
覺察重點
關鍵語詞、句子
16
覺察重點
關鍵語詞、句子
17
量的概念
等量公理與比值
17
解題
怎樣解題
18
文章閱讀
六個為甚麼問題
18
文章閱讀
六個為甚麼問題
19
比例尺
縮圖、放大圖與原圖關係 19
圓
圓形圖
20
複習期末考
考試策略及解題技巧
20
複習期末考
錯誤題型精熟練習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 潛能三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社會技巧
六年級
1 節
吳奕璇
教學人數
六年級 5 人,共 5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人權
□
海洋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特社 1-III-1 聽從建議選擇較佳的情緒處理技巧。
特社 1-III-2 嘗試使用抒解壓力的方法。
特社 1-III-4 以各種形式自我安慰與獎勵。
特社 2-III-1 以善意正向的觀點,看待與人相處的各種互動行為。
特社 2-III-6 展現合宜行為以維持長時間的友誼。
特社 2-III-9 理性評估被誤解的原因,並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以及說明事實。
特社 2-III-12 評估與遵守虛擬世界的規則,並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特社 2-III-17 在虛擬世界進行人際互動時,能維持平等、尊重的態度。
學習內容
特社 A-Ⅲ-1 複雜情緒的處理。
特社 A-Ⅲ-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A-Ⅲ-3 行為與後果之間的關係與評估。
特社 B-Ⅲ-4 自我需求與困難的表達。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 在課堂活動中,透過聽講、繪本故事引導、團體遊戲、團體討論、角色扮
演、情境演練的方式,能察覺壓力的來源並學習處理壓力及情緒的技巧,
嘗試紓解自己的情緒及壓力,且願意應用在真實情境中。
2. 在課堂活動中,透過聽講、繪本故事引導、團體遊戲、團體討論、角色扮
演、情境演練的方式,能使用善意正向的觀點看待與人相處的各種行為,
學習尊重個別差異表現合宜的行為,以維持長時間的友誼,並願意應用在
真實情境中。
3. 在課堂活動中,透過聽講、繪本故事引導、團體遊戲、團體討論、角色扮
演、情境演練的方式,能理性評估誤會發生的原因,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
與說明事實,並運用策略解決衝突及誤會,且願意應用在真實情境中。
4. 在課堂活動中,透過聽講、繪本故事引導、團體遊戲、團體討論、角色扮
演、情境演練的方式,能理解並遵守虛擬世界的規則,在虛擬世界中能清
楚表達自己的需求及感受,並展現維持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桌遊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課程總覽
認識本學期會玩的桌遊
1
課程總覽
認識本學期會玩的桌遊
2
閃靈快手
規則理解及遵守
2
烏邦果
規則理解及遵守
3
閃靈快手
練習說明規則
3
烏邦果
練習說明規則
4
閃靈快手
練習適時發問
4
烏邦果
覺察他人情緒
5
閃靈快手
練習觀察遊戲線索
5
烏邦果
面對他人情緒的應對方式
6
誰是牛頭
王
規則理解及遵守
6
Staxis
規則理解及遵守
7
誰是牛頭
王
練習說明規則
7
Staxis
練習說明規則
8
誰是牛頭
王
遊戲技巧討論
8
Staxis
分享遊戲技巧
9
誰是牛頭
王
覺察遊戲過程中的感受
9
Staxis
自我反省
10
誰是牛頭
王
討論如何調適感受
10
Staxis
自我反省
11 期中考週
期中考週情緒壓力調適
11 期中考週
期中考週情緒壓力調適
12 璀璨寶石
規則理解及遵守
12
妙語說書
人
規則理解及遵守
13
璀璨寶石
練習說明規則
13
妙語說書
人
練習說明規則
14
璀璨寶石
討論分工合作的技巧
14
妙語說書
人
練習自我改進
15
璀璨寶石
討論分工合作時的衝突
15
妙語說書
人
分享自我改進後的進步
16 睡眠皇后
規則理解及遵守
16
祝福
給予祝福的意義
17 睡眠皇后
練習說明規則
17
祝福
練習給予並接受彼此的祝福
18 睡眠皇后
覺察他人的情緒
18 畢業考週
畢業考週情緒壓力調適
19 睡眠皇后
面對他人情緒的應對方式
19
20 期中考週
期中考週情緒壓力調適
20
基隆市 安樂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 潛能一班 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年級組別
每週節數
教學者
功能性動作訓練
進階組
2 節
鄭家禾
教學人數
三年級 1 人,四年級 1 人,六年級 1 人,共 3 人。
核
心
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議題融入
□
環境
□
生命
□
法治
□
家庭教育
□
多元文化
□
生涯規劃
□
閱讀素養
□
人權
□
海洋
□
品德
□
科技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資訊
□
能源
■
安全
□
防災
□
性別平等
□
原住民族教育
本
學
年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特功 1-1 具備四肢與軀幹的關節活動能力。
特功 2-6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2-8 具備雙側協調與眼手協調技能。
特功 2-9 具備動作計畫技能。
學習內容
特功 A-1 左/右上肢的關節活動。
特功 A-2 左/右下肢的關節活動。
特功 A-3 軀幹的關節活動。
特功 B-2 前臂支撐下俯臥姿勢的維持。
特功 B-3 手掌支撐下俯臥姿勢的維持。
特功 B-9 蹲姿的維持。
特功 B-10 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特功 E-11 跑步。
特功 E-12 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
特功 E-13 雙腳或單腳的向前跳。
特功 E-14 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特功 F-4 踢球。
特功 G-5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特功 H-3 拇指合併其他手指及手掌的抓握。
特功 I-7 食物外皮或包裝的剝除或拆開。
特功 I-10 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特功 I-11 剪直線或曲線。
特功 I-12 圓形、十字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仿畫。
特功 I-13 直線或曲線的描畫。
特功 I-14 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 I-18 綁鞋帶。
特功 J-1 簡單或單一動作的模仿。
特功 J-2 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模仿。
特功 J-3 指令下簡單或單一動作的執行。
特功 J-4 指令下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執行。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1.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示範、分解、視覺提示等引導,能具備左/右上、下肢
及軀幹的關節活動能力。
2.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示範、分解、視覺提示等引導,能維持前臂或手掌支
撐下的俯臥姿勢。
3.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示範、分解、視覺提示等引導,能具備手部精細操作
技能。
4.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示範、分解、視覺提示等引導,能具備雙側協調與手
眼協調技能。
5.在課堂情境中,透過示範、分解、視覺提示等引導,能具備動作計畫技
能。
教
學
與
評
量
說
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自編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
■
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
實作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檔案評量 □紙筆測驗 □其他:
教學安排
週
次
上學期
週
次
下學期
單元名稱
內容
單元名稱
內容
1
體能高手
1
1.訓練左右上下肢及軀幹關節
活動度
2.維持前臂或手掌支撐下的俯
臥姿勢
3.蹲姿的維持
4.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5.跑步
6.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
7.雙腳或單腳的向前跳
8.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1
體能高手
2
1.訓練左右上下肢及軀幹關節
活動度
2.跑步
3.單腳連續前跳
4.體能活動闖關競賽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球類運動
2
1.雙手接住來球
2.雙手平推丟球
3.雙手高舉過肩丟球
4.跨步側身丟球
5.雙人丟、接球
6.慣用手原地拍球
7.慣用手原地連續拍球
8.慣用手前進連續拍球
(樂樂棒球、躲避球、籃球)
8
球類運動
2
1.兩人一組平推傳接球
2.三人一組平推傳接球
3.兩人一組跨步側身傳接球
4.三人一組跨步側身傳接球
5.慣用手拍球直線前進/後退
6.慣用手拍球S型前進
(躲避球、籃球)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生活技巧
1
1.食物外皮或包裝的剝除或拆
開
2.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3.剪直線或曲線
4.圓形、十字形、正方形或三
角形的仿畫
5.直線或曲線的描畫
6.範圍內的著色
7.綁鞋帶
15
生活技巧
2
1.製作卡片(以生活技巧 1 的
訓練為基礎製作卡片)
2.綁鞋帶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