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安樂國小111學年度彩虹三班特殊需求課程計畫

格式
pdf
大小
5.12 MB
頁數
127
作者
謝亞霖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8-31,离现在 3 5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特殊需求學生課程計畫 

六、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集中式特教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含特殊需求領域課程)課程計畫 

集中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各班別所有任教科目均須填寫)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 

(國語)

 

5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I-1能聆聽他人的發言。 

1-I-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或指出聆聽的內容。 

1-I-3能聽懂簡單話語、生活短文、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

跟肢體語言。 

2-I-1 能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I-2 複誦所聽聞的簡要內容。 

2-I-3-1與他人交談時,用合宜的語句回答問題。 

3-Ⅰ-1-1正確認念注音符號。 

3-Ⅰ-1-2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3-Ⅰ-1-3正確書寫注音符號。 

4-I-1-2 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物品的圖片。  

4-I-1-3 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物品的文字。  

4-I-4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 

中年級 

1-Ⅱ-2能聆聽不同媒材,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聆聽內容。 

2-Ⅱ-1用適當語音、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5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 

4-Ⅱ-1-3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物品的

文字。  

5-Ⅱ-1 朗讀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

文本。 

高年級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複述。 

2-Ⅲ-3能用適當語句表達說話內容。 

background image

4-Ⅲ-4 能聽寫日常生活常用的生字、語詞、句子。 

5-Ⅲ-3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

文本內容。 

6-Ⅱ-4-1 (抄)寫聯絡簿。 




容 

低年級 

Ab-I-5 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圖片的認讀與使用。 

Ab-I-6 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文字的認讀與使用。 

Cb-I-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的關係。 

中年級 

Ab-Ⅱ-5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圖片的認讀與

使用。 

Ab-Ⅱ-6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文字的認讀與

使用。 

Ad-Ⅱ-3 故事。 

Bb-Ⅱ-1 自我情感的基本表達。 

Cb-Ⅱ-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鄉里的關係。 

高年級 

Ab-Ⅲ-5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圖片的認

讀與使用。 

Ab-Ⅲ-6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文字的認

讀與使用。 

Ad-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之功能性文本

篇章的大意與簡單結構。 

Bb-Ⅲ-2 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祝福。 

Cb-Ⅲ-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鄉里、縣市的關係。 

融入議題 

環境、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指認自和圈選己的名字。 
2.  能描畫線條和自己的名字。 
3.  能指認簡單國字。 
4.  能進行功能性文本中的目標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5.  能保持良好閱讀與書寫坐姿。 
6.  能專心聆聽老師說話。 
7.  能複誦功能性文本中的語詞及簡單句子。 
高組: 
1.  能指認功能性文本中的目標語詞。 
2.  能描寫自己的名字。 
3.  能描寫簡單國字。 
4.  能選出目標生字的正確造詞。 
5.  能複誦功能性文本中較長的句子。 

background image

6.  能在提示下進行照樣造句。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新同學與新老師 

低組: 

1. 主要內容:歡迎小一新生與新老師,讓新同

學認識教室環境、熟悉同學及老師。 

2. 練習單一線條運筆。 
3.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5.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6. 練習聽到老師說出一個名字後,指認出該同

學在哪裡。 

高組: 

1. 主要內容:歡迎小一新生與新老師,讓新同

學認識教室環境、熟悉同學及老師。 

2. 練習簡單語詞的書寫。 
3.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課文。 
5.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6.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7. 練習造詞。 
8. 能說出新同學的名字。 

3-4 

大家一起慶中秋 

低組: 

1. 主要內容:認識中秋節的由來,並能認讀或

指認中秋節相關的圖片及實物。 

2. 練習單一線條運筆。 
3.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5.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background image

高組: 

1. 主要內容:認識中秋節的由來,了解課文意

涵。 

2.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3.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4.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5. 練習複誦課文。 
6.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7. 練習造詞。 

5-8 

我的家庭真可愛 

低組: 

1. 主要內容:認識自己的家庭成員。 
2. 練習單一線條運筆。 
3.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5.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1. 主要內容:認識自己的家庭成員。 
2.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3.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4.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5. 練習複誦課文。 
6.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7. 練習造詞。 

9-12 

我的學校真美麗 

低組: 

1. 主要內容:讓新同學認識校園環境,舊生再

次熟悉校園環境。 

2. 練習兩筆畫運筆。 
3.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5.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1. 主要內容:讓新同學認識校園環境,舊生再

次熟悉校園環境。 

2.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3.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4.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5. 練習複誦課文。 
6.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7. 練習造詞。 

13-16 

五顏六色的世界 

低組: 

1. 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中的顏色,進行照片

與顏色圖卡的配對。 

2. 練習兩筆畫運筆。 

background image

3.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5.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1. 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中的顏色;將顏色的

形容詞加入句子中,讓句子更加完整。 

2.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3.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4.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5. 練習複誦課文。 
6.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7. 練習造詞。 

17-20 

大家一起過新年 

低組: 

1. 主要內容:認識與新年有關的圖片及實物,

並透過製作新年小物(如:簡單春聯、紙鞭
炮等)

,感受過新年的氛圍。 

2. 練習兩筆畫運筆。 
3.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5.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1. 主要內容:認識與新年有關的吉祥話、習

俗,並透過製作新年小物(如:簡單春聯、
紙鞭炮等)

,感受過新年的氛圍。 

2.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3.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4.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5. 練習複誦課文。 
6.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7. 練習造詞。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之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 

(國語)

 

5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I-1能聆聽他人的發言。 

1-I-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或指出聆聽的內容。 

1-I-3能聽懂簡單話語、生活短文、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

跟肢體語言。 

2-I-1 能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I-2 複誦所聽聞的簡要內容。 

2-I-3-1與他人交談時,用合宜的語句回答問題。 

3-Ⅰ-1-1正確認念注音符號。 

3-Ⅰ-1-2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3-Ⅰ-1-3正確書寫注音符號。 

4-I-1-2 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物品的圖片。  

4-I-1-3 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物品的文字。  

4-I-4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 

中年級 

1-Ⅱ-2能聆聽不同媒材,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聆聽內容。 

2-Ⅱ-1用適當語音、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5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 

4-Ⅱ-1-3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物品的

文字。  

5-Ⅱ-1 朗讀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

文本。 

高年級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複述。 

2-Ⅲ-3能用適當語句表達說話內容。 

4-Ⅲ-4 能聽寫日常生活常用的生字、語詞、句子。 

5-Ⅲ-3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

文本內容。 

6-Ⅱ-4-1 (抄)寫聯絡簿。 


低年級 

Ab-I-5 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圖片的認讀與使用。 

background image


容 

Ab-I-6 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文字的認讀與使用。 

Cb-I-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的關係。 

中年級 

Ab-Ⅱ-5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圖片的認讀與

使用。 

Ab-Ⅱ-6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文字的認讀與

使用。 

Ad-Ⅱ-3 故事。 

Bb-Ⅱ-1 自我情感的基本表達。 

Cb-Ⅱ-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鄉里的關係。 

高年級 

Ab-Ⅲ-5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圖片的認

讀與使用。 

Ab-Ⅲ-6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文字的認

讀與使用。 

Ad-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之功能性文本

篇章的大意與簡單結構。 

Bb-Ⅲ-2 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祝福。 

Cb-Ⅲ-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鄉里、縣市的關係。 

融入議題 

環境、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指認自和圈選己的名字。 
2.  能描畫線條和自己的名字。 
3.  能指認簡單國字。 
4.  能進行功能性文本中的目標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5.  能保持良好閱讀與書寫坐姿。 
6.  能專心聆聽老師說話。 
7.  能複誦功能性文本中的語詞及簡單句子。 
高組: 
1.  能指認功能性文本中的目標語詞。 
2.  能描寫自己的名字。 
3.  能描寫簡單國字。 
4.  能選出目標生字的正確造詞。 
5.  能複誦功能性文本中較長的句子。 
6.  能在提示下進行照樣造句。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大家一起過元宵 

低組: 

1. 主要內容:認識與元宵節有關的圖片及實

物,並透過製作小燈籠,感受過元宵的氛
圍。 

2. 練習三筆畫運筆。 
3. 練習寫出自己名字中簡單筆畫的字。 
4.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5.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1. 主要內容:認識與元宵節有關的習俗與活

動,並透過製作小燈籠,感受過元宵的氛
圍。 

2.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3.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課文。 
5.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6. 練習造詞。 

5-8 

特別的動物植物 

低組: 

1. 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中具有特別外觀、特

別習性的動植物。 

2. 練習三筆畫運筆。 
3. 練習寫出自己名字中簡單筆畫的字。 
4.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5.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1. 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中具有特別外觀、特

別習性的動植物。 

2.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3.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課文。 
5.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6. 練習造詞。 

9-12 

我的家鄉在基隆 

低組: 

background image

1. 主要內容:認識基隆常見的景觀、地標與美

食。 

2. 練習三筆畫運筆。 
3. 練習寫出自己名字中簡單筆畫的字。 
4.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5.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1. 主要內容:認識基隆常見的景觀、地標與美

食。 

2.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3.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課文。 
5.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6. 練習造詞。 

13-16 

大家一起過端午 

低組: 

1. 主要內容:認識與端午節有關的圖片及實

物,並透過品嘗粽子、觀賞龍舟影片等方
式,體驗端午氛圍。 

2. 練習四筆畫運筆。 
3. 練習寫出自己名字中簡單筆畫的字。 
4.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5.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1. 主要內容:認識與端午節有關的由來與習俗

活動,並透過品嘗粽子、觀賞龍舟影片等方
式,體驗端午氛圍。 

2.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3.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課文。 
5.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6. 練習造詞。 

17-20 

營養的蔬菜水果 

低組: 

1. 主要內容:認識生活常見的蔬菜水果,並能

結合形狀、顏色來做配對。 

2. 練習書寫簡單生字。 
3. 練習寫出自己名字中簡單筆畫的字。 
4.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5.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1. 主要內容:認識生活常見的蔬菜水果,並能

使用形狀、顏色等形容詞來形容這些蔬果。 

2.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3.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4. 練習複誦課文。 

background image

5.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6. 練習造詞。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之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n-Ⅰ-1 理解20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Ⅰ-2 能做2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n-Ⅰ-3-1 能做總和20以內的加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n-Ⅰ-5 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加減法一步驟應用問題。 

n-Ⅰ-7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長短。  

n-Ⅰ-8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容量、重量、面積。 

n-Ⅰ-9-1 認識時間單位:星期、時。 

n-Ⅰ-9-2  認識簡單時刻:整點。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形體。 

r-Ⅰ-1 認識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 

d-Ⅰ-1 認識分類的模式。  

中年級 

n-Ⅱ-1-2理解1到100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Ⅱ-4應用加減計算或估算解決100元以內的日常生活問題。  

n-Ⅱ-8-1在數線標示整數。  

n-Ⅱ-9認識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常用單位。  

n-Ⅱ-10-1認識時間單位:月、日。  

n-Ⅱ-10-2 認識簡單時刻:半點。 

 

高年級 

n-Ⅲ-1理解500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及加減法的運算。  

n-Ⅲ-2在日常生活中解決500以內的加減法兩步驟之問題。。  

n-Ⅲ-4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分數。  

n-Ⅲ-6理解生活中乘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Ⅲ-10使用計算機做加減運算。  

n-Ⅲ-11認識日常生活中容量、重量常用單位及長度的實測。  

n-Ⅲ-12認識日常生活常用的時間與時刻單位。  




容 

1 年級 

N-1-1 10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N-1-2日常生活中1到10的加法計算與應用,如:3顆糖果加5顆糖

果總共8顆糖果。  

N-1-3日常生活中1到10的減法計算與應用,如:8顆糖果吃掉3

background image

顆糖果剩下5顆糖果。  

N-1-4 日常生活中10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1-5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N-1-6-1日常生活中的例行活動之一天的時間用語「早上」、「中

午」、「下午」和「晚上」各做什麼活動。 

N-1-6-2 日常生活中的時間用語「明天」

、「今天」

「昨天」。

 

S-1-1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S-1-2基本幾何形體的操作活動(三角形、四邊形、圓形)。 

R-1-1算式與符號: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在日常生活

中的應用。 

D-1-1簡單分類: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呈現日常生

活物品。  

2 年級 

N-2-1 20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位值。  

N-2-2日常生活中總和20以內的加法計算與應用 

N-2-3日常生活中被減數20以內的減法計算與應用,如:20張色

紙分給同學8張,剩下12張色紙。  

N-2-4應用估算解決20元以內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如:16元商

品可以用20元付錢。  

N-2-5日常生活中20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2-8日常生活中20以內一步驟加、減法之應用。  

N-2-12日常生活中具體物之容量、重量與面積比較的操作活動。  

S-2-1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R-2-1比較數的大小。  

D-2-1不同種類的分類,如:動物類、植物類、餐具類、食物類、

文具類、盥洗用具類等。  

4 年級 

N-4-1 100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位值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

活動。  

N-4-6-1 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概念的理解,如:蘋果切成二分,

每一等分是二分之一。  

N-4-8-1 在數線標示100以內的整數。  

N-4-9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長度單位。  

N-4-13日常生活中半點鐘的認識與應用,如:早上6點半要起床、

下午4點半打球、中午12點半午休、晚上7點半看電視。  

D-4-1-1 日常生活中一維表格的報讀,如:早餐價目表、電視時

刻表、公車時刻表、飲料價目表、氣象溫度表、掃地工作表。  

5 年級 

background image

N-5-2 200以內加減兩步驟的應用問題。  

N-5-3 十的倍數計數,如:能10個一數,數200以內的錢幣。  

N-5-4總和200以內之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200顆彈珠

平均分裝成10袋,每袋有幾顆彈珠?  

N-5-5 乘法的計算。  

N-5-11-3 日常生活中200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如:買一盒

99元小蛋糕和一瓶45元飲料,總共付144元;買一包88元麵包和

一瓶55元果汁,共付143元;拿150元買一瓶129元牛奶,找回21

元;拿200元買一個125元蛋糕,找回75元。  

N-5-13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  

N-5-14-2 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實測:公尺。  

N-5-15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容量單位。  

融入議題 

環境、家庭教育、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認識 1-30 的數,並進行 30 以內的

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 

2. 能書寫 1-30。 
3. 能用計算機或紙筆進行

1 到 10 的加減法計算。

 

4. 能認識 1 元、5 元、10 元硬幣。 
5. 能認識長短的概念。 
6. 能認識基本形狀。 
7. 能認識時間的日常用語。 
8. 能進行簡單分類,

如:動物類、植物類、餐具類、食物類、文具

類、盥洗用具類等

。 

9. 能認讀教室課表。 

高組: 
1.  能進行

100 以內加減兩步驟的應用問題

。 

2.  能使用計算機輔助計算。 
3. 

能進行總和 100 以內之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4. 

能進行日常生活中 15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5. 

能認識與應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容量與長度單位。

 

6.  能依照分類做紀錄。 
7.  能進行

日常生活中一維與二維表格的報讀。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數與量 1 

低組: 

1.  認識 20 以內的數。 
2.  唱數與點數 1-20。 
3.  練習 1-20 的書寫。 
高組: 
1. 

在數線標示 100 以內的整數。

 

2.  練習使用計算機,解決

100 以內加減兩步驟的

應用問題

。 

3.  背誦十十乘法表,並練習使用計算機進行

法的計算。

 

5-8 

錢幣 

低組: 
1. 認識 1 元、5 元、10 元硬幣。 
2. 

日常生活中 10 元或 20 園以內的購物活動。

 

高組: 
1. 

日常生活中 15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 

2. 認識「找錢」的概念。 

9-12 

形狀 

低組: 
1.  能進行基本形狀的命名(圓形、三角形、正方

形、長方形)。 

2.  能進行基本形狀與實物的形狀配對。 
3.  能找出教室中的基本形狀。 
高組: 
1. 

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2. 

認識柱體與椎體。

 

13-16 

分類 

低組: 
1.  能依照物品的形狀、顏色或功能進行分類。 
高組: 

能進行不同種類的分類,如:動物類、植物類、餐
具類、食物類、文具類、盥洗用具類等

。 

17-20 

時間 

低組: 
1.  能進行

「早上」

、「中午」

「下午」和「晚上」

的例行活動圖卡指認與配對。

 

2.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時間用語「明天」

「今天」、

「昨天」。

 

高組: 
1. 

日常生活中半點鐘的認識與應用,如:早上 6
點半要起床、下午 4 點半打球、中午 12 點半午

background image

休、晚上 7 點半看電視。

 

2.  能知道自己一天的生活作息,並配合時鐘認

識活動時的時間是幾點。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習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n-Ⅰ-1 理解20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Ⅰ-2 能做2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n-Ⅰ-3-1 能做總和20以內的加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n-Ⅰ-5 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加減法一步驟應用問題。 

n-Ⅰ-7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長短。  

n-Ⅰ-8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容量、重量、面積。 

n-Ⅰ-9-1 認識時間單位:星期、時。 

n-Ⅰ-9-2  認識簡單時刻:整點。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形體。 

r-Ⅰ-1 認識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 

d-Ⅰ-1 認識分類的模式。  

中年級 

n-Ⅱ-1-2理解1到100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Ⅱ-4應用加減計算或估算解決100元以內的日常生活問題。  

n-Ⅱ-8-1在數線標示整數。  

n-Ⅱ-9認識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常用單位。  

n-Ⅱ-10-1認識時間單位:月、日。  

n-Ⅱ-10-2 認識簡單時刻:半點。 

 

高年級 

n-Ⅲ-1理解500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及加減法的運算。  

n-Ⅲ-2在日常生活中解決500以內的加減法兩步驟之問題。。  

n-Ⅲ-4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分數。  

n-Ⅲ-6理解生活中乘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Ⅲ-10使用計算機做加減運算。  

n-Ⅲ-11認識日常生活中容量、重量常用單位及長度的實測。  

n-Ⅲ-12認識日常生活常用的時間與時刻單位。  




容 

1 年級 

N-1-1 10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N-1-2日常生活中1到10的加法計算與應用,如:3顆糖果加5顆糖

果總共8顆糖果。  

N-1-3日常生活中1到10的減法計算與應用,如:8顆糖果吃掉3

background image

顆糖果剩下5顆糖果。  

N-1-4 日常生活中10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1-5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N-1-6-1日常生活中的例行活動之一天的時間用語「早上」、「中

午」、「下午」和「晚上」各做什麼活動。 

N-1-6-2 日常生活中的時間用語「明天」

、「今天」

、「昨天」。

 

S-1-1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S-1-2基本幾何形體的操作活動(三角形、四邊形、圓形)。 

R-1-1算式與符號: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在日常生活

中的應用。 

D-1-1簡單分類: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呈現日常生

活物品。  

2 年級 

N-2-1 20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位值。  

N-2-2日常生活中總和20以內的加法計算與應用 

N-2-3日常生活中被減數20以內的減法計算與應用,如:20張色

紙分給同學8張,剩下12張色紙。  

N-2-4應用估算解決20元以內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如:16元商

品可以用20元付錢。  

N-2-5日常生活中20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2-8日常生活中20以內一步驟加、減法之應用。  

N-2-12日常生活中具體物之容量、重量與面積比較的操作活動。  

S-2-1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R-2-1比較數的大小。  

D-2-1不同種類的分類,如:動物類、植物類、餐具類、食物類、

文具類、盥洗用具類等。  

4 年級 

N-4-1 100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位值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

活動。  

N-4-6-1 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概念的理解,如:蘋果切成二分,

每一等分是二分之一。  

N-4-8-1 在數線標示100以內的整數。  

N-4-9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長度單位。  

N-4-13日常生活中半點鐘的認識與應用,如:早上6點半要起床、

下午4點半打球、中午12點半午休、晚上7點半看電視。  

D-4-1-1 日常生活中一維表格的報讀,如:早餐價目表、電視時

刻表、公車時刻表、飲料價目表、氣象溫度表、掃地工作表。  

5 年級 

background image

N-5-2 200以內加減兩步驟的應用問題。  

N-5-3 十的倍數計數,如:能10個一數,數200以內的錢幣。  

N-5-4總和200以內之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200顆彈珠

平均分裝成10袋,每袋有幾顆彈珠?  

N-5-5 乘法的計算。  

N-5-11-3 日常生活中200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如:買一盒

99元小蛋糕和一瓶45元飲料,總共付144元;買一包88元麵包和

一瓶55元果汁,共付143元;拿150元買一瓶129元牛奶,找回21

元;拿200元買一個125元蛋糕,找回75元。  

N-5-13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  

N-5-14-2 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實測:公尺。  

N-5-15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容量單位。  

融入議題 

環境、家庭教育、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認識 1-50 的數,並進行 50 以內的

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 

2. 能書寫 1-50。 
3. 能用計算機或紙筆進行

1 到 20 的加減法計算。

 

4. 能認識

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概念。

 

5. 

能進行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 

6. 能認讀

日常生活中一維表格,如:早餐價目表、電視時刻表、公

車時刻表、飲料價目表、氣象溫度表、掃地工作表

。 

高組: 
1. 能進行

200 以內加減兩步驟的應用問題

。 

2.  能使用計算機輔助計算。 
3. 

能進行總和 200 以內之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4. 

十的倍數計數,如:能 10 個一數,數 200 以內的錢幣。

 

5. 

能認識與應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容量與長度單位。

 

6.  能依照分類做紀錄。 
7.  能進行

日常生活中一維與二維表格的撰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background image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數與量 2 

低組: 

1. 認識 50 以內的數。 
2.  唱數與點數 1-50。 
3.  練習 1-50 的書寫。 
4.  能用計算機或紙筆進行

1 到 20 的加減法計算。

 

高組: 
1. 

在數線標示 200 以內的整數。

 

2.  練習使用計算機,解決

200 以內加減兩步驟的

應用問題

。 

5-6 

長度 

低組: 
1.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2. 

能比較物品的長短。

 

高組: 
1. 

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實測:公尺。

 

2. 

能進行公分與公尺的運用。

 

7-9 

容量 

低組: 
1. 能認識容量的概念。 
2. 能認識日常生活常見容器那些裝的水多、那

些裝的水少。 

高組: 
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容量單位。

 

2. 能進行容量的實際體驗。 

10-12 

重量 

低組: 
1. 能認識重量的概念。 
2. 能認識日常生活常見物品哪些比較重或比較

輕。 

高組: 
1. 

能說出

日常生活

中常用的重量單位。

 

2. 能進行重量的測量。 
3. 能知道自己的體重大約有多重。 

13-16 

表格 

低組: 
1.  能報讀與應用自己的課表。 
2. 

日常生活中一維表格的報讀,如:早餐價目表、
電視時刻表、公車時刻表、飲料價目表、氣象
溫度表、掃地工作表。

 

高組: 

日常生活中二維表格的報讀,如:日課表、食品價

目表、掃地工作表、月曆。  

17-20 

分分看 

低組: 

background image

1. 

能練習將一堆物品平分給班上同學。

 

2. 

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概念的理解,如:蘋果切
成二分,每一等分是二分之一。

 

高組: 
1. 

能練習將一堆物品平分給班上同學。

 

2. 

總和 200 以內之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如:200 顆彈珠平均分裝成 10 袋,每袋有幾顆
彈珠?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習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ㄧ 學期 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自然與生

活科技 

2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 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 物及

環境的 
特性。 

2-I-2 觀察生活中 人、事、物的 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中年級 

ti-Ⅱ-1 能在指導下觀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像力

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環境的現象。 

po-Ⅱ-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

能察覺問題。 

ai-Ⅱ-保持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透過不斷的探尋和提問,常

會有新發現。 

ai-Ⅱ-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以成品來表現自己構想的樂趣。 
ah-Ⅱ-1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高年級 

ti-Ⅲ-1 能運用好奇心察覺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會因為某些

改變而產生差異,並能依據已知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想像可能

發生的事情,以察覺不同的方法,也常能做出不同的成品。 

pa-Ⅲ-1 能分析比較、製作圖表、運用簡單數學等方法,整理

已有的資訊或數據。 

ah-Ⅲ-1 利用科學知識理解日常生活觀察到的現象。 
 




容 

低年級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中年級 

INa-Ⅱ-1 自然界(包含生物與非生物)是由不同物質所組成。 

background image

INa-Ⅱ-4 物質的形態會因溫度的不同而改變。 

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同

類別動物之各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c-Ⅱ-8 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生物生存。 

INd-Ⅱ-6 一年四季氣溫會有所變化,天氣也會有所不同。氣象

報告可以讓我們知道天氣的可能變化。 
 

高年級 

INa-Ⅲ-2 物質各有不同性質,有些性質會隨溫度而改變。 

INc-Ⅲ-4 對相同事物做多次測量,其結果間可能有差異,差異

越大表示測量越不精確。 

INc-Ⅲ-7 動物體內的器官系統是由數個器官共同組合,以執行

某種特定的生理作用。 

生物種類具有多樣性;生物生存的環境亦具有多樣性。 
自然景觀和環境一旦被改變或破壞,極難恢復。 

 

融入之議

題 

環境教育、海洋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如顏色、敲擊聲、氣味、輕重等)且觀察

其變化。 

2. 能觀察動物植物不同的特徵以及人成長時身體型態的改變。 

3. 能藉由觀察以及操作認識日常家用產品。 

4. 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 
高組 
1.  能進行能依規劃的實驗步驟來執行簡單實驗並記錄過程。 
2.  能指出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與功用。 
3.  能觀察植物的特徵以及其功能,且觀察其植物的變化。    
4.  能觀察動物的外觀、運動與生殖方式的差異。  
5.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6.  知道依目的(或屬性)不同,可做不同的分類。  
7.  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8.  認識家庭常用的產品並能以安全的方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器

具。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background image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生活小知識 

1.  透過觀察、體驗活動,了解生活中的科普小知

識。 

2.  透過走訪校園,了解校園內的生態。 

5-8 

天氣的變化 

1.  認識常見的天氣,晴天、雨天,以及了解不同

天氣要穿哪些衣物。 

2.  藉由觀察影片與討論,認識生活中不同的自

然天氣現象,有些天氣會造成災害。 

3.  藉由影片、圖片以及實際紀錄活動,讓學生

了解台灣的各種氣候變化以及對生活的影響。 

9-12 

注意!避難小知識 

1.  練習準備避難小包包。 
2.  認識校園逃生路線。 
3.  在校園進行逃生演練。 

13-16 

奇妙的水 

1.  認識生活中水的應用,如:沖馬桶、洗碗、洗

手…等。 

2.  認識並感受水的三態變化,如:冰塊、熱水、

冷水。 

3.  如何節約用水。 

17-20 

辨別不同聲音 

1.  由實際觀察與討論,認識生活中不同的聲音的

來源,以及聲音代表的意義,例如:救護車的

聲音、下課鐘聲、下雨的聲音。 

2.  藉由聲音的實驗,去感受聲音的變化,例如:

大小聲、高低音、男生女生的聲音變化。 

21 

期末總複習 

複習這學期所學之概念。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自然與生

活科技 

2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 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 物及

環境的 
特性。 

2-I-2 觀察生活中 人、事、物的 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中年級 

ti-Ⅱ-1 能在指導下觀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像力

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環境的現象。 

po-Ⅱ-1 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

能察覺問題。 

ai-Ⅱ-1 保持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透過不斷的探尋和提問,常

會有新發現。 

ai-Ⅱ-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以成品來表現自己構想的樂趣。 
ah-Ⅱ-1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高年級 

ti-Ⅲ-1 能運用好奇心察覺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會因為某些

改變而產生差異,並能依據已知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想像可能

發生的事情,以察覺不同的方法,也常能做出不同的成品。 

pa-Ⅲ-1 能分析比較、製作圖表、運用簡單數學等方法,整理

已有的資訊或數據。 

ah-Ⅲ-1 利用科學知識理解日常生活觀察到的現象。 




容 

低年級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中年級 

INa-Ⅱ-1 自然界(包含生物與非生物)是由不同物質所組成。 
INa-Ⅱ-4 物質的形態會因溫度的不同而改變。 

background image

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同

類別動物之各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c-Ⅱ-8 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生物生存。 

INd-Ⅱ-6 一年四季氣溫會有所變化,天氣也會有所不同。氣象

報告可以讓我們知道天氣的可能變化。 
 

高年級 

INa-Ⅲ-2 物質各有不同性質,有些性質會隨溫度而改變。 

INc-Ⅲ-4 對相同事物做多次測量,其結果間可能有差異,差異

越大表示測量越不精確。 

INc-Ⅲ-7 動物體內的器官系統是由數個器官共同組合,以執行

某種特定的生理作用。 

生物種類具有多樣性;生物生存的環境亦具有多樣性。 

自然景觀和環境一旦被改變或破壞,極難恢復。 
 

融入之議

題 

環境教育、海洋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如顏色、敲擊聲、氣味、輕重等)且觀察

其變化。 

2. 能觀察動物植物不同的特徵以及人成長時身體型態的改變。 

3. 能藉由觀察以及操作認識日常家用產品。 

4. 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 
高組 
1.  能進行能依規劃的實驗步驟來執行簡單實驗並記錄過程。 
2.  能指出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與功用。 
3.  能觀察植物的特徵以及其功能,且觀察其植物的變化。    
4.  能觀察動物的外觀、運動與生殖方式的差異。  
5.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6.  知道依目的(或屬性)不同,可做不同的分類。  
7.  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8.  認識家庭常用的產品並能以安全的方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器

具。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background image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多采多姿的植物/ 

我是小園丁 

1. 藉由實際觀察校園中的植物外表,了解植物之

間的差異,並說出常見植物的名稱。 

2. 認識並分辨日常食用的植物的根莖葉,了解不

同植物可以食用的部位不同。 

3. 練習洗常吃的蔬菜水果。 
4. 種植豆芽菜。 

5-8 

酸甜苦辣的滋味 

1. 藉由食材,認識以及體驗不同種味道。 
2. 藉由簡易的烹飪,讓學生認識各種常見食材與

分辨食用性。 

3. 藉由進行簡易的烹飪,讓學生認識各種調味料

以及練習使用常見廚房用具以及安全事項。 

4. 練習使用常用小家電。 

9-12 

動物的面貌 

1. 藉由觀察影片、圖片,讓學生認識不同動物與

培養觀察能力並分類。 

2. 藉由不同的面向的分類,讓學生觀察動物的細

微不同與變化,例如:牙齒、體型等。 

13-16 

昆蟲變變變 

1. 藉由觀察影片、圖片認識常見的昆蟲,區分需

要遇到時需要迴避的昆蟲與就近觀察的昆蟲。。 

2. 藉由不同的面向的分類,讓學生觀察昆蟲的細

微不同與變化,例如:運動方式、體型、昆蟲保

護色、顏色等。 

18-20 

奇妙的天空 

1. 搭配數學課,藉由觀察天空的變化建立時間概

念。 

2. 認識夜空的訪客-星星 
*結合美勞課進行星空的創作 

21 

期末總複習 

複習這學期所學之概念。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與人文 

(視覺) 

2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中年級 

1-Ⅱ-3 能試探常見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簡易創作。  

2-Ⅱ-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簡

易創作。  

2-Ⅱ-7 能描述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高年級 

1-Ⅲ-2 能使用視覺元素,探索簡易創作歷程。  

1-Ⅲ-3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表現主題。  

2-Ⅲ-2 能發現日常生活中藝術作品的構成要素,並表達自己

的想法。 

 




容 

中年級 

視E-Ⅱ-1 色彩、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E-Ⅱ-2 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墨等)、技

法(硬筆畫、吹畫、版畫、水彩畫等)、工具知能(正確安

全的使用工具)。 

視E-Ⅱ-3 點線面、平面與立體簡易創作、聯想簡易創作體驗。 

視P-Ⅱ-2 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高年級 

視E-Ⅲ-1 視覺元素、色彩的辨識。  

視E-Ⅲ-2 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等)、技法

(硬筆畫、吹畫、版畫、水彩畫等)、簡易創作類型。  

視E-Ⅲ-3 簡易構圖與實作。  

視P-Ⅲ-1 在地藝文展演。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環境、品德、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選出各式媒材中自己想要使用的顏色。 
2.  能使用不同材料進行創作。 
3.  能使用常見美勞用具(如:剪刀、膠帶、膠水、白膠等)。 
4.  能向大家介紹作品中的素材內容(如用了什麼顏色、用什麼媒材

作畫的…等)。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background image

調整原

則)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顏色好好玩 

1. 透過彩色筆、水彩或廣告顏料等媒材,體驗

不同色彩加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 

2. 利用混色的方式進行創作。 

5-8 

歡慶萬聖節 

1. 製作自己的萬聖節服裝及糖果籃。  
2. 剪貼萬聖節裝飾,布置教室環境。 

9-12 

夜晚的煙火 

1. 使用吸管進行吹畫的技巧練習。 
2. 利用吹化的方式創作一幅夜晚的煙火作品。 

13-16 

撕斯又貼貼 

將色紙撕成一小塊一小塊,進行拼貼創作。 

17-20 

年獸來了! 

1. 認識年獸的故事。 
2. 製作紙捲鞭炮與創意春聯,布置教室環境。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與人文 

(視覺) 

2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中年級 

1-Ⅱ-3 能試探常見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簡易創作。  

2-Ⅱ-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簡

易創作。  

2-Ⅱ-7 能描述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高年級 

1-Ⅲ-2 能使用視覺元素,探索簡易創作歷程。  

1-Ⅲ-3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表現主題。  

2-Ⅲ-2 能發現日常生活中藝術作品的構成要素,並表達自己

的想法。 

 




容 

中年級 

視E-Ⅱ-1 色彩、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E-Ⅱ-2 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墨等)、技

法(硬筆畫、吹畫、版畫、水彩畫等)、工具知能(正確安

全的使用工具)。 

視E-Ⅱ-3 點線面、平面與立體簡易創作、聯想簡易創作體驗。 

視P-Ⅱ-2 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高年級 

視E-Ⅲ-1 視覺元素、色彩的辨識。  

視E-Ⅲ-2 媒材(彩色筆、蠟筆、水彩、黏土、油等)、技法

(硬筆畫、吹畫、版畫、水彩畫等)、簡易創作類型。  

視E-Ⅲ-3 簡易構圖與實作。  

視P-Ⅲ-1 在地藝文展演。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環境、品德、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選出各式媒材中自己想要使用的顏色。 
2.  能使用不同材料進行創作。 
3.  能使用常見美勞用具(如:剪刀、膠帶、膠水、白膠等)。 
4.  能向大家介紹作品中的素材內容(如用了什麼顏色、用什麼媒材

作畫的…等)。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background image

調整原

則)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歡慶元宵節 

1. 利用黏土搓出大大小小的湯圓。 
2. 繪製燈籠,布置教室環境。 

5-8 

落葉拓印趣 

蒐集校園中的落葉,進行落葉拓印創作。 

9-12 

彩虹刮刮樂 

先在圖畫紙上進行多種色塊塗鴉,接著將整張圖
畫紙塗滿黑色粉蠟筆,最後用竹籤刮出喜歡的圖
案。 

13-16 

 歡慶端午節 

1.  製作創意粽子-「搖搖粽子」:利用可發出聲

響的顆粒材料(如綠豆)來製作。 

2.  製作創意龍舟-「不倒翁龍舟」:利用紙盤子

來製作。 

17-20 

又到畢業季 

製作送給畢業生的卡片,利用本學年所學技法,
在卡片上進行裝飾。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英語 

2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中年級 

1-Ⅱ-1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1-Ⅱ-10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句子。  

2-Ⅱ-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2-Ⅱ-3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字詞。  

2-Ⅱ-6 能說出日常生活的簡易句子。  

3-Ⅱ-1 能指認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的字母。  

4-Ⅱ-1 能描寫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的字母。  

4-Ⅱ-3 能描寫日常生活中所學的簡易字詞。  

4-Ⅱ-4 能描寫課堂中的簡易句子。  

5-Ⅱ-1 能認讀與聽寫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5-Ⅱ-2 在聽讀時,能辨識功能性文本中的簡易字詞。  

8-Ⅱ-1能了解國內外基本的招呼方式。  

高年級 

1-Ⅲ-4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的簡易片語。  

1-Ⅲ-8 能聽懂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1-Ⅲ-9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句子。  

1-Ⅲ-1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相關的節慶歌謠。  

2-Ⅲ-2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簡易的字詞。  

2-Ⅲ-7 能作簡易的回答。  

2-Ⅲ-9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句子。  

3-Ⅲ-1 能認讀功能性文本中所學的簡易字詞。  

4-Ⅲ-1 能抄寫日常生活中所學的簡易字詞。  

4-Ⅲ-2 能抄寫課堂中的簡易句子。  

5-Ⅲ-1 能認讀與聽寫日常生活中所學簡易的字詞。  

5-Ⅲ-4 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中簡易語句,並能作適當的回

應。 

8-Ⅲ-1能了解國內外基本的招呼方式。  




容 

中年級 

Aa-Ⅱ-1 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字母的名稱。  
Aa-Ⅱ-2 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字母的辨識及描寫。 

background image

Ac-Ⅱ-1簡易的教室用語。 

B-Ⅱ-1 第二學習階段日常生活中簡易字詞及句子的溝通。  

C-Ⅱ-1 日常生活中簡易的英文招呼方式。  

C-Ⅱ-2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國際主要節慶,如:新年、聖誕節

及母親節等。  

高年級 

Ac-Ⅲ-2簡易的教室用語。 

B-Ⅲ-2 國小階段日常生活中簡易字詞及句子的溝通。  

C-Ⅲ-1 日常生活中簡易的英文招呼方式。  

C-Ⅲ-2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國際主要節慶,如:新年、聖誕節

及母親節等。  

融入議題  多元文化、國際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說出自己及同學的英文名字。 
2. 能描寫或聽寫英文字母。 
3. 能描寫或聽寫出簡單英文單字。 
4. 能進行圖片與英文單字的配對。 
5. 能仿說教師唸讀的英文單字。 
6. 能仿說教師唸讀的簡易片語。 
7. 能仿說教師唸讀的簡單句子。 
8. 能根據情境說出基本片語。 

9. 

能哼唱節慶的英文歌曲。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What’s your 

name? 

1.  能說出“What’s your name?”;能回答

“My name is ________.”。 

2.  能用英文進行簡單打招呼。 
3.  能說出同學的英文名字。 
4.  能描寫自己的英文名字。 

background image

5-8 

Happy Halloween! 

1.  能哼唱萬聖節英文歌曲。 
2.  能跟著跳萬聖節舞蹈。 
3.  能說出“Trick or treat?” 
4.  能說出“Happy Halloween!” 

9-12 

ABC 家族  

1.  能哼唱 abc 字母歌。 
2.  能指認英文字母。 
3.  能描寫英文字母。 
4.  能在提示下說出每個字母的簡單單字,如:

A for apple、B for banana…等。 

13-16 

Ten Little 

Indians 

1.  能哼唱 Ten Little Indians 歌曲。 
2.  能唸讀 1-10 的英文。 
3.  能描寫或聽寫出 1-10 的英文。 

17-20  Merry Christmas! 

1.  能哼唱聖誕節歌曲。 
2.  能跟著跳聖誕節歌曲舞蹈。 
3.  能說出“Merry christmas.”。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英語 

2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中年級 

1-Ⅱ-1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1-Ⅱ-10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句子。  

2-Ⅱ-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2-Ⅱ-3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字詞。  

2-Ⅱ-6 能說出日常生活的簡易句子。  

3-Ⅱ-1 能指認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的字母。  

4-Ⅱ-1 能描寫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的字母。  

4-Ⅱ-3 能描寫日常生活中所學的簡易字詞。  

4-Ⅱ-4 能描寫課堂中的簡易句子。  

5-Ⅱ-1 能認讀與聽寫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5-Ⅱ-2 在聽讀時,能辨識功能性文本中的簡易字詞。  

8-Ⅱ-1能了解國內外基本的招呼方式。  

高年級 

1-Ⅲ-4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的簡易片語。  

1-Ⅲ-8 能聽懂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1-Ⅲ-9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句子。  

1-Ⅲ-1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相關的節慶歌謠。  

2-Ⅲ-2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簡易的字詞。  

2-Ⅲ-7 能作簡易的回答。  

2-Ⅲ-9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句子。  

3-Ⅲ-1 能認讀功能性文本中所學的簡易字詞。  

4-Ⅲ-1 能抄寫日常生活中所學的簡易字詞。  

4-Ⅲ-2 能抄寫課堂中的簡易句子。  

5-Ⅲ-1 能認讀與聽寫日常生活中所學簡易的字詞。  

5-Ⅲ-4 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中簡易語句,並能作適當的回

應。 

8-Ⅲ-1能了解國內外基本的招呼方式。  




容 

中年級 

Aa-Ⅱ-1 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字母的名稱。  
Aa-Ⅱ-2 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字母的辨識及描寫。 

background image

Ac-Ⅱ-1簡易的教室用語。 

B-Ⅱ-1 第二學習階段日常生活中簡易字詞及句子的溝通。  

C-Ⅱ-1 日常生活中簡易的英文招呼方式。  

C-Ⅱ-2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國際主要節慶,如:新年、聖誕節

及母親節等。  

高年級 

Ac-Ⅲ-2簡易的教室用語。 

B-Ⅲ-2 國小階段日常生活中簡易字詞及句子的溝通。  

C-Ⅲ-1 日常生活中簡易的英文招呼方式。  

C-Ⅲ-2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國際主要節慶,如:新年、聖誕節

及母親節等。  

融入議題  多元文化、國際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0.  能說出自己及同學的英文名字。 
11.  能描寫或聽寫英文字母。 
12.  能描寫或聽寫出簡單英文單字。 
13.  能進行圖片與英文單字的配對。 
14.  能仿說教師唸讀的英文單字。 
15.  能仿說教師唸讀的簡易片語。 
16.  能仿說教師唸讀的簡單句子。 
17.  能根據情境說出基本片語。 

18. 

能哼唱節慶的英文歌曲。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我覺得… 

能進行圖片和與感受有關的英文單字配對。 
能用英文說出基本生理需求或感受,如:I am 
hungry.、I am happy. …等。 

5-8 

水果家族 

認識常見的水果英文單字。 
能描寫或聽寫出水果的英文單字。 

background image

能進行圖片與水果英文單字的配對。 
能哼唱 Fruits Song 英文歌曲。 

9-12 

動物家族 

認識常見的動物英文單字。 
能描寫或聽寫出動物的英文單字。 
能進行圖片與動物英文單字的配對。 
能哼唱 Animal Songs 英文歌曲。 

13-16 

How's The 
Weather? 

認識常見的天氣(如:sunny)

、溫度感受(如:

hot)的英文單字。 
能描寫或聽寫出天氣(如:sunny)、溫度感受
(如:hot)的英文單字。 
能進行圖片與天氣(如:sunny)

、溫度感受(如:

hot)的英文單字的配對。 
能哼唱 How's The Weather?英文歌曲。 

17-20 

What’s the 

color? 

認識常見的顏色英文單字。 
能描寫或聽寫出常見的顏色英文單字。 
能進行圖片與常見的顏色英文單字的配對。 
能哼唱 color song 英文歌曲。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2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組 

特生1-sP-1 覺察及表達飢餓和飽足的生理反應。  

特生1-sP-3 食用前進行洗滌、剝皮或打開包裝等。  

特生1-sP-4 表現合宜的用餐禮儀與協助餐後整理。  

特生1-sP-7 表達穿著衣物的不適感並請求更換。  

特生1-sP-10 視天氣、場合、年齡、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

衣著。 

特生1-sP-14 精熟如廁技巧,如攜帶衛生紙、穿脫褲子、擦

拭、沖水、洗手等。  

特生1-sP-16 具備洗手、洗臉、刷牙及使用牙線的技能。  

特生1-sP-25 在協助下接受體適能測驗及身體健康檢查。  

特生2-s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3-sP-3 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高組 

特生1-sP-5 選擇乾淨新鮮且於保存期限內的食物。  

特生1-sP-10 視天氣、場合、年齡、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

衣著。  

特生1-sP-11 分類衣物並收納保管。  

特生1-sP-20 具備良好的口鼻衛生習慣。  

特生1-sP-22 具備危險意識,並能主動或依指示遠離危險情

境。  

特生1-sP-24 認識身體構造、器官、常見疾病及症狀。  

特生2-s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2-sP-7 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

工作與資源回收。  

特生3-sP-3 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特生3-sP-4 認識消費場所及完成消費行為。  




容 

低組 

特生A-sP-1 飲食需求的表達。  

特生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A-sP-6 飲食的衛生習慣。  

background image

特生A-sP-7 餐前準備與餐後收拾的技巧。  

特生B-sP-1 衣物穿脫技巧。  

特生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C-sP-1 如廁技巧。  

特生C-sP-5 個人清潔。  

特生D-sP-1 身體器官與功能的認識。  

特生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特生J-sP-1 交通工具的認識。  

特生K-sP-1 就讀學校的認識。  

高組 

特生A-sA-5 食物的保存方法。  

特生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B-sP-3 衣物的清潔與收納。  

特生B-sA-2 服裝禮儀。  

特生D-sP-2 身體構造與系統的認識。  

特生D-sP-3 常見疾病的預防與處理。  

特生D-sP-6 簡易外傷的處理。  

特生E-sP-2 金錢的概念。  

特生J-sP-2 道路交通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特生K-sP-2 社區環境與資源的認識。  

特生K-sP-5 購物的流程與技巧。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認識安樂國小的教室及學校環境。 
2. 能熟悉學校作息。 
3. 能覺察及表達飢餓和飽足的生理反應。 
4. 能知道飯後要洗手、刷牙、洗臉。 
5. 能在肢體協助下進行水果食用前的洗滌。 
6. 能在肢體協助下於食用前打開食物包裝袋。 
7. 能認識常見的食物。 
8. 能知道如廁的基本注意事項。 
9. 能進行衣著、鞋襪的穿脫。 
10.  能認識身體基本器官與功能。 
11.  能在身體不適時,指出哪裡不舒服。 

高組 

1. 能認識學校處是位置及處室主任、校長。 
2. 能在食用水果前進行洗滌、剝皮。 
3. 能在食用前打開食物包裝袋。 
4. 能知道需冷藏食品的基本保存方式(如鮮奶沒喝完要冰在冰

background image

箱)。 

5. 能說出常見的食物吃起來怎麼樣、有什麼功效等。 
6. 能主動遵守如廁禮節。 
7. 能依照不同情境、溫度、場合選擇適合的衣物。 
8. 能認識身體構造與系統。 
9. 能知道身體隱私概念。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認識我的學校 

低 

1. 認識教室環境(哪些區域及物品是學生

使用、哪些是老師的)。 

2. 認識學校環境(重要地點如操場、健康

中心、活動中心)。 

3. 熟悉學校作息。 

高 

1. 能自己走到指定的處室或教室。 
2. 能知道進入處室或他人教室的基本禮

儀。 

3. 能認識各處室主任及校長。 

5-8 

飲食小達人 

低 

12.  能用口語或非口語方式表達進食需

求及吃飽了。 

13.  能知道飯後要洗手、刷牙、洗臉。 
14.  能在肢體協助下進行水果食用前的

洗滌。 

15.  能在肢體協助下於食用前打開食物

包裝袋。 

16.  能認識常見的食物。 

高 

10.  能在食用水果前進行洗滌、剝皮。 
11.  能在食用前打開食物包裝袋。 
12.  能知道需冷藏食品的基本保存方式

(如鮮奶沒喝完要冰在冰箱)。 

background image

13.  能說出常見的食物吃起來怎麼樣、有

什麼功效等。 

9-12 

如廁小達人 

低 

1. 能用口語或非口語方式正確表達如廁/

換尿布需求。 

2. 能遵守如廁禮節(如:進廁所前先敲

門、進廁所間後才能脫褲子、如廁後要
沖水與洗手等)。 

3. 能知道大號、小號皆須要先拿好衛生紙

(女生);能知道大號前須拿好衛生紙
(男生)。 

4. 能知道如廁後要沖水及洗手。 

高 

1. 如廁後能自行擦拭,最後由老師檢查。 
2. 能遵守如廁禮節(如:進廁所前先敲

門、進廁所間後才能脫褲子、如廁後要
沖水與洗手等)。 

3. 若便器髒了,能向大人表達清潔需求。 

13-16 

服裝小達人 

低 

1. 能用口語或非口語方式表達需請求協

助更換衣物。 

2. 能在協助下穿脫短袖上衣。 
3. 練習自己穿脫鞋子。 
4. 練習自己脫襪子。 
5. 練習自己拉拉鍊。 
6. 能辨識長短袖、長短褲。 

高 

1. 能辨識適合更換衣物的場所。 
2. 能依照天氣選擇適合的衣物。 
3. 能將基本衣物進行分類。 
4. 能將衣物折疊整齊。 
5. 能將衣物襪子等翻到正面再穿。 
6. 能知道常見場合情境要穿什麼衣服,以

及什麼場合不能穿什麼衣服。 

17-20 

認識我的身體 

低 

1. 能認識身體基本器官與功能。 
2. 能在身體不適時,指出哪裡不舒服。 

高 

1. 能認識身體構造與系統。 
2. 能知道身體隱私概念。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2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組 

特生1-sP-1 覺察及表達飢餓和飽足的生理反應。  

特生1-sP-3 食用前進行洗滌、剝皮或打開包裝等。  

特生1-sP-4 表現合宜的用餐禮儀與協助餐後整理。  

特生1-sP-7 表達穿著衣物的不適感並請求更換。  

特生1-sP-10 視天氣、場合、年齡、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

衣著。 

特生1-sP-14 精熟如廁技巧,如攜帶衛生紙、穿脫褲子、擦

拭、沖水、洗手等。  

特生1-sP-16 具備洗手、洗臉、刷牙及使用牙線的技能。  

特生1-sP-25 在協助下接受體適能測驗及身體健康檢查。  

特生2-s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3-sP-3 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高組 

特生1-sP-5 選擇乾淨新鮮且於保存期限內的食物。  

特生1-sP-10 視天氣、場合、年齡、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

衣著。  

特生1-sP-11 分類衣物並收納保管。  

特生1-sP-20 具備良好的口鼻衛生習慣。  

特生1-sP-22 具備危險意識,並能主動或依指示遠離危險情

境。  

特生1-sP-24 認識身體構造、器官、常見疾病及症狀。  

特生2-s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2-sP-7 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

工作與資源回收。  

特生3-sP-3 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特生3-sP-4 認識消費場所及完成消費行為。  




容 

低組 

特生A-sP-1 飲食需求的表達。  

特生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A-sP-6 飲食的衛生習慣。  

background image

特生A-sP-7 餐前準備與餐後收拾的技巧。  

特生B-sP-1 衣物穿脫技巧。  

特生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C-sP-1 如廁技巧。  

特生C-sP-5 個人清潔。  

特生D-sP-1 身體器官與功能的認識。  

特生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特生J-sP-1 交通工具的認識。  

特生K-sP-1 就讀學校的認識。  

高組 

特生A-sA-5 食物的保存方法。  

特生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B-sP-3 衣物的清潔與收納。  

特生B-sA-2 服裝禮儀。  

特生D-sP-2 身體構造與系統的認識。  

特生D-sP-3 常見疾病的預防與處理。  

特生D-sP-6 簡易外傷的處理。  

特生E-sP-2 金錢的概念。  

特生J-sP-2 道路交通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特生K-sP-2 社區環境與資源的認識。  

特生K-sP-5 購物的流程與技巧。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知道在學校受傷可以找誰處理。 
2. 能在協助下接受體適能測驗及身體健康檢查。 
3. 能認識常見的清潔用品。 
4. 能在引導下進行簡單清掃工作。 
5. 能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6. 能依提示選出危險情境的圖片或照片。 
7. 能知道在教室或學校遇到危險可以找誰。 
8. 能指認社區的消費性場所。 
9. 能將購物的流程進行排序。 
10.  能認識硬幣及紙鈔。 
11.  能指認紅綠燈及斑馬線的圖片。 
12.  能指認常見的交通工具。 

高組 

1. 能認識常見疾病的預防及處理方式。 
2. 能進行簡易外傷的處理。 
3. 能知道在學校受傷可以找誰處理。 

background image

4. 能獨立完成簡單清掃工作。 
5. 能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6. 能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7. 能具備危險意識,並能主動或依指示遠離危險情境。 
8. 能知道基本緊急電話 110 及 119 及功能。 
9. 能說出社區的消費性場所。 
10.  能在口語提示下說出購物的流程。 
11.  能有禮貌的進行購物,並進行 100 元內的金額支付練習。 
12.  能說出常見的交通工具,並比較之間的差異。 
13.  能知道過馬路的規則與注意事項。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生病、受傷怎麼辦 

低 

1. 能知道在學校受傷可以找誰處理。 
2. 能在協助下接受體適能測驗及身體健

康檢查。 

高 

14.  能認識常見疾病的預防及處理方式。 
15.  能進行簡易外傷的處理。 
16.  能知道在學校受傷可以找誰處理。 

5-8 

清潔小達人 

低 

1. 能認識常見的清潔用品。 
2. 能在肢體引導下進行掃地。 
3. 能在肢體引導下進行拖地。 
4. 能在肢體引導下擦拭桌子。 
5. 能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高 

1. 能在口語引導與提示下掃地。 
2. 能在口語引導與提示下拖地。 
3. 能在口語引導與提示下擦拭桌子與櫃

子表面。 

4. 能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background image

9-12 

遇到危險怎麼辦 

低 

13.  能依提示選出危險情境的圖片或照

片。 

14.  能知道在教室或學校遇到危險可以

找誰。 

高 

1. 能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2. 能具備危險意識,並能主動或依指示遠

離危險情境。 

3. 能知道基本緊急電話 110 及 119 及功

能。 

13-16 

購物小達人 

低 

1. 能指認社區的消費性場所 (如便利商

店、市場、早餐店、藥局、麵包店等)。 

2. 能將購物的流程進行排序(選商品、付

錢、有發票要拿)。 

3. 能有禮貌的進行購物 (如選好商品再

拿、排隊結帳等)。 

4. 能認識 1、5、10 元硬幣及 100 元紙鈔。 

高 

1. 能說出社區的消費性場所(如便利商

店、市場、早餐店、藥局、麵包店等)。 

2. 能在口語提示下說出購物的流程(選商

品、付錢、有發票要拿)。 

3. 能有禮貌的進行購物(如選好商品再

拿、排隊結帳等)。 

4. 能進行 100 元內的金額支付練習。 

17-20 

交通小達人 

低 

1. 能指認紅綠燈的圖片。 
2. 能指認斑馬線的圖片。 
3. 能指認常見的交通工具。 

高 

1. 能說出常見的交通工具。 
2. 能知道過馬路的規則與注意事項(如紅

燈停綠燈行、走斑馬線等)。 

3. 能比較各式交通工具的差異(如:速

度、外型、搭乘方式等)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 

動作訓練 

2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功2-1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2-2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2-5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2-6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2-7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2-8具備雙側協調與眼手協調技能。 

特功2-9具備動作計畫技能。 

特功3-1參與生活作息。 

特功3-2參與學習活動。 

特功3-3參與非經常性活動。 




容 

特功B-10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特功E-10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特功E-11跑步。 

特功E-13雙腳或單腳的向前跳。 

特功E-14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特功E-15攀爬。 

特功F-2物品的搬移。 

特功F-4踢球。 

特功F-5腳踏車踏板的踩踏。 

特功G-4物品的轉動或扭轉。 

特功H-2手指耙起小物。 
特功H-6逐頁翻書。 

特功H-8大拇指依序與其他四指的互碰。 

特功H-10單手連續把掌心小物移至手指處放掉。 

特功H-12不同大小瓶蓋的旋開。 

特功I-7食物外皮或包裝的剝除或拆開。 

特功I-8串珠子。 

特功I-9前三指正確握筆。 

特功I-10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特功I-11剪直線或曲線。 

background image

特功I-14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I-18綁鞋帶。 

特功J-4指令下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執行。 

融入議題 

環境、安全、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2. 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3. 雙腳或單腳的向前跳。 
4. 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5. 攀爬。 
6. 手指耙起小物。 
7. 串珠子。 
8. 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9. 剪直線或曲線。 
10.  範圍內的著色。 

11. 

綁鞋帶。

 

12.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安樂巡禮 

1. 在校園中行走,練習獨立行走每日必經路線。 
2. 練習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5-8 

五彩繽紛 

1. 進行刮畫創作,練習塗色技巧: 

先在圖畫紙上進行多種色塊塗鴉,接著將整
張圖畫紙塗滿黑色粉蠟筆,最後用竹籤刮出
喜歡的圖案。 

2. 將刮畫技巧應用在製作萬聖節服裝、道具及

教室布置。 

9-12 

我是忍者 

1. 練習單腳站姿維持至少 3-5 秒。 
2. 練習雙腳或單腳的向前跳。 
3. 練習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4. 練習攀爬小梯子。 

background image

5. 練習拋丟與接住籃球。 

13-16 

靈巧雙手 

1. 練習綁鞋帶。 
2. 練習綁塑膠袋。 
3. 練習綁蝴蝶結。 
4. 練習打活結。 

17-20 

新年快樂 

製作紙捲鞭炮與創意春聯,布置教室環境,練習
以下技巧: 

1. 手指耙起小物,如圓點貼紙、彩色膠帶。 
2. 串小串珠,裝飾在教室牆面。 
3. 對折紙張,壓捏出對折痕跡。 
4. 將色紙依框線剪下圖案。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 

動作訓練 

2 節 

彩虹三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功2-1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2-2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2-5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2-6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2-7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2-8具備雙側協調與眼手協調技能。 

特功2-9具備動作計畫技能。 

特功3-1參與生活作息。 

特功3-2參與學習活動。 

特功3-3參與非經常性活動。 




容 

特功B-10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特功E-10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特功E-11跑步。 

特功E-13雙腳或單腳的向前跳。 

特功E-14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特功E-15攀爬。 

特功F-2物品的搬移。 

特功F-4踢球。 

特功F-5腳踏車踏板的踩踏。 

特功G-4物品的轉動或扭轉。 

特功H-2手指耙起小物。 
特功H-6逐頁翻書。 

特功H-8大拇指依序與其他四指的互碰。 

特功H-10單手連續把掌心小物移至手指處放掉。 

特功H-12不同大小瓶蓋的旋開。 

特功I-7食物外皮或包裝的剝除或拆開。 

特功I-8串珠子。 

特功I-9前三指正確握筆。 

特功I-10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特功I-11剪直線或曲線。 

background image

特功I-14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I-18綁鞋帶。 

特功J-4指令下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執行。 

融入議題 

環境、安全、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跑步。 
2. 踢球。 
3. 腳踏車踏板的踩踏。 
4. 物品的轉動或扭轉。 
5. 單手連續把掌心小物移至手指處放掉。 
6. 不同大小瓶蓋的旋開。 
7. 食物外皮或包裝的剝除或拆開。 
8. 串珠子。 
9. 前三指正確握筆。 
10.  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11.  剪直線或曲線。 
12.  範圍內的著色。 

13. 

指令下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執行。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元宵節快樂 

1. 利用黏土搓出大大小小的湯圓。 
2. 製作創意燈籠,布置教室環境,練習技巧: 

(1)  前三指正確握筆,將要剪裁的線條描畫

出來,並利用剪刀剪裁。 

(2)  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3)  範圍內的著色。 

5-8 

比手畫腳 

練習用四肢展現出不同姿勢,進行競賽活動。 

background image

9-12 

靈巧雙腳 

1. 進行創意接力賽跑。 
2. 練習踢球。 
3. 練習腳踏車踏板的踩踏。 

13-16 

十根手指動一動 

1. 逐頁翻書。 
2. 大拇指依序與其他四指的互碰。 
3. 單手連續把掌心小物移至手指處放掉。 

17-20 

畢業季同樂會 

1. 練習將不同種類的飲料瓶蓋旋開。 
2. 練習剝除或拆開食物外皮與包裝。 
3. 擦拭使用後的桌面,擦拭後清洗抹布,練習

扭轉抹布的技巧。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 

(國語)

 

5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I-1能聆聽他人的發言。 

1-I-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或指出聆聽的內容。 

1-I-3能聽懂簡單話語、生活短文、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

跟肢體語言。 

2-I-1 能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I-2 複誦所聽聞的簡要內容。 

2-I-3-1與他人交談時,用合宜的語句回答問題。 

3-Ⅰ-1-1正確認念注音符號。 

3-Ⅰ-1-2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3-Ⅰ-1-3正確書寫注音符號。 

4-I-1-2 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物品的圖片。  

4-I-1-3 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物品的文字。  

4-I-4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 

中年級 

1-Ⅱ-2能聆聽不同媒材,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聆聽內容。 

2-Ⅱ-1用適當語音、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5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 

4-Ⅱ-1-3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物品的

文字。  

5-Ⅱ-1 朗讀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

文本。 

高年級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複述。 

2-Ⅲ-3能用適當語句表達說話內容。 

4-Ⅲ-4 能聽寫日常生活常用的生字、語詞、句子。 

5-Ⅲ-3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

文本內容。 

6-Ⅱ-4-1 (抄)寫聯絡簿。 


低年級 

Ab-I-5 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圖片的認讀與使用。 

background image


容 

Ab-I-6 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文字的認讀與使用。 

Cb-I-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的關係。 

中年級 

Ab-Ⅱ-5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圖片的認讀與

使用。 

Ab-Ⅱ-6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文字的認讀與

使用。 

Ad-Ⅱ-3 故事。 

Bb-Ⅱ-1 自我情感的基本表達。 

Cb-Ⅱ-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鄉里的關係。 

高年級 

Ab-Ⅲ-5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圖片的認

讀與使用。 

Ab-Ⅲ-6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文字的認

讀與使用。 

Ad-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之功能性文本

篇章的大意與簡單結構。 

Bb-Ⅲ-2 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祝福。 

Cb-Ⅲ-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鄉里、縣市的關係。 

融入議題 

環境、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8.  能指認自和圈選己的名字。 
9.  能描畫線條和自己的名字。 
10.  能指認簡單國字。 
11.  能進行功能性文本中的目標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12.  能保持良好閱讀與書寫坐姿。 
13.  能專心聆聽老師說話。 
14.  能複誦功能性文本中的語詞及簡單句子。 
高組: 
7.  能指認功能性文本中的目標語詞。 
8.  能描寫自己的名字。 
9.  能描寫簡單國字。 
10.  能選出目標生字的正確造詞。 
11.  能複誦功能性文本中較長的句子。 
12.  能在提示下進行照樣造句。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新同學與新老師 

低組: 

7. 主要內容:歡迎小一新生與新老師,讓新同

學認識教室環境、熟悉同學及老師。 

8. 練習單一線條運筆。 
9.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10.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11.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12. 

練習聽到老師說出一個名字後,指認出

該同學在哪裡。 

高組: 

9. 主要內容:歡迎小一新生與新老師,讓新同

學認識教室環境、熟悉同學及老師。 

10. 

練習簡單語詞的書寫。 

11.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12. 

練習複誦課文。 

13.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14.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15. 

練習造詞。 

16. 

能說出新同學的名字。 

3-4 

大家一起慶中秋 

低組: 

6. 主要內容:認識中秋節的由來,並能認讀或

指認中秋節相關的圖片及實物。 

7. 練習單一線條運筆。 
8.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9.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10.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8. 主要內容:認識中秋節的由來,了解課文意

涵。 

9.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10.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11.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12. 

練習複誦課文。 

background image

13.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14. 

練習造詞。 

5-8 

我的家庭真可愛 

低組: 

6. 主要內容:認識自己的家庭成員。 
7. 練習單一線條運筆。 
8.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9.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10.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8. 主要內容:認識自己的家庭成員。 
9.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10.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11.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12. 

練習複誦課文。 

13.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14. 

練習造詞。 

9-12 

我的學校真美麗 

低組: 

6. 主要內容:讓新同學認識校園環境,舊生再

次熟悉校園環境。 

7. 練習兩筆畫運筆。 
8.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9.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10.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8. 主要內容:讓新同學認識校園環境,舊生再

次熟悉校園環境。 

9.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10.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11.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12. 

練習複誦課文。 

13.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14. 

練習造詞。 

13-16 

五顏六色的世界 

低組: 

6. 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中的顏色,進行照片

與顏色圖卡的配對。 

7. 練習兩筆畫運筆。 
8.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9.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10.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8. 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中的顏色;將顏色的

形容詞加入句子中,讓句子更加完整。 

9.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10.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background image

11.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12. 

練習複誦課文。 

13.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14. 

練習造詞。 

17-20 

大家一起過新年 

低組: 

6. 主要內容:認識與新年有關的圖片及實物,

並透過製作新年小物(如:簡單春聯、紙鞭
炮等)

,感受過新年的氛圍。 

7. 練習兩筆畫運筆。 
8. 練習辨識自己的名字。 
9.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10.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8. 主要內容:認識與新年有關的吉祥話、習

俗,並透過製作新年小物(如:簡單春聯、
紙鞭炮等)

,感受過新年的氛圍。 

9.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10.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11. 

回答和文本相關的簡單問題。 

12. 

練習複誦課文。 

13.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14. 

練習造詞。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之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 

(國語)

 

5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I-1能聆聽他人的發言。 

1-I-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或指出聆聽的內容。 

1-I-3能聽懂簡單話語、生活短文、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

跟肢體語言。 

2-I-1 能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I-2 複誦所聽聞的簡要內容。 

2-I-3-1與他人交談時,用合宜的語句回答問題。 

3-Ⅰ-1-1正確認念注音符號。 

3-Ⅰ-1-2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3-Ⅰ-1-3正確書寫注音符號。 

4-I-1-2 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物品的圖片。  

4-I-1-3 認識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物品的文字。  

4-I-4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 

中年級 

1-Ⅱ-2能聆聽不同媒材,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聆聽內容。 

2-Ⅱ-1用適當語音、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5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 

4-Ⅱ-1-3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物品的

文字。  

5-Ⅱ-1 朗讀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

文本。 

高年級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複述。 

2-Ⅲ-3能用適當語句表達說話內容。 

4-Ⅲ-4 能聽寫日常生活常用的生字、語詞、句子。 

5-Ⅲ-3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

文本內容。 

6-Ⅱ-4-1 (抄)寫聯絡簿。 


低年級 

Ab-I-5 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圖片的認讀與使用。 

background image


容 

Ab-I-6 家庭、學校與村里社區常用文字的認讀與使用。 

Cb-I-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的關係。 

中年級 

Ab-Ⅱ-5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圖片的認讀與

使用。 

Ab-Ⅱ-6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文字的認讀與

使用。 

Ad-Ⅱ-3 故事。 

Bb-Ⅱ-1 自我情感的基本表達。 

Cb-Ⅱ-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鄉里的關係。 

高年級 

Ab-Ⅲ-5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圖片的認

讀與使用。 

Ab-Ⅲ-6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文字的認

讀與使用。 

Ad-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之功能性文本

篇章的大意與簡單結構。 

Bb-Ⅲ-2 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祝福。 

Cb-Ⅲ-2 功能性文本中的個人與家庭、鄉里、縣市的關係。 

融入議題 

環境、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8.  能指認自和圈選己的名字。 
9.  能描畫線條和自己的名字。 
10.  能指認簡單國字。 
11.  能進行功能性文本中的目標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12.  能保持良好閱讀與書寫坐姿。 
13.  能專心聆聽老師說話。 
14.  能複誦功能性文本中的語詞及簡單句子。 
高組: 
7.  能指認功能性文本中的目標語詞。 
8.  能描寫自己的名字。 
9.  能描寫簡單國字。 
10.  能選出目標生字的正確造詞。 
11.  能複誦功能性文本中較長的句子。 
12.  能在提示下進行照樣造句。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大家一起過元宵 

低組: 

6. 主要內容:認識與元宵節有關的圖片及實

物,並透過製作小燈籠,感受過元宵的氛
圍。 

7. 練習三筆畫運筆。 
8. 練習寫出自己名字中簡單筆畫的字。 
9.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10.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7. 主要內容:認識與元宵節有關的習俗與活

動,並透過製作小燈籠,感受過元宵的氛
圍。 

8.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9.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10. 

練習複誦課文。 

11.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12. 

練習造詞。 

5-8 

特別的動物植物 

低組: 

6. 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中具有特別外觀、特

別習性的動植物。 

7. 練習三筆畫運筆。 
8. 練習寫出自己名字中簡單筆畫的字。 
9.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10.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7. 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中具有特別外觀、特

別習性的動植物。 

8.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9.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10. 

練習複誦課文。 

11.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12. 

練習造詞。 

9-12 

我的家鄉在基隆 

低組: 

background image

6. 主要內容:認識基隆常見的景觀、地標與美

食。 

7. 練習三筆畫運筆。 
8. 練習寫出自己名字中簡單筆畫的字。 
9.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10.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7. 主要內容:認識基隆常見的景觀、地標與美

食。 

8.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9.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10. 

練習複誦課文。 

11.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12. 

練習造詞。 

13-16 

大家一起過端午 

低組: 

6. 主要內容:認識與端午節有關的圖片及實

物,並透過品嘗粽子、觀賞龍舟影片等方
式,體驗端午氛圍。 

7. 練習四筆畫運筆。 
8. 練習寫出自己名字中簡單筆畫的字。 
9.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10.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7. 主要內容:認識與端午節有關的由來與習俗

活動,並透過品嘗粽子、觀賞龍舟影片等方
式,體驗端午氛圍。 

8.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9.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10. 

練習複誦課文。 

11.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12. 

練習造詞。 

17-20 

營養的蔬菜水果 

低組: 

6. 主要內容:認識生活常見的蔬菜水果,並能

結合形狀、顏色來做配對。 

7. 練習書寫簡單生字。 
8. 練習寫出自己名字中簡單筆畫的字。 
9. 練習複誦老師說出的字、語詞。 
10. 

練習語詞與圖片的配對。 

高組: 

7. 主要內容:認識生活常見的蔬菜水果,並能

使用形狀、顏色等形容詞來形容這些蔬果。 

8. 練習簡單生字的書寫。 
9. 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10. 

練習複誦課文。 

background image

11. 

認讀課文中的語詞。 

12. 

練習造詞。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之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n-Ⅰ-1 理解20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Ⅰ-2 能做2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n-Ⅰ-3-1 能做總和20以內的加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n-Ⅰ-5 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加減法一步驟應用問題。 

n-Ⅰ-7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長短。  

n-Ⅰ-8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容量、重量、面積。 

n-Ⅰ-9-1 認識時間單位:星期、時。 

n-Ⅰ-9-2  認識簡單時刻:整點。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形體。 

r-Ⅰ-1 認識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 

d-Ⅰ-1 認識分類的模式。  

中年級 

n-Ⅱ-1-2理解1到100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Ⅱ-4應用加減計算或估算解決100元以內的日常生活問題。  

n-Ⅱ-8-1在數線標示整數。  

n-Ⅱ-9認識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常用單位。  

n-Ⅱ-10-1認識時間單位:月、日。  

n-Ⅱ-10-2 認識簡單時刻:半點。 

 

高年級 

n-Ⅲ-1理解500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及加減法的運算。  

n-Ⅲ-2在日常生活中解決500以內的加減法兩步驟之問題。。  

n-Ⅲ-4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分數。  

n-Ⅲ-6理解生活中乘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Ⅲ-10使用計算機做加減運算。  

n-Ⅲ-11認識日常生活中容量、重量常用單位及長度的實測。  

n-Ⅲ-12認識日常生活常用的時間與時刻單位。  




容 

1 年級 

N-1-1 10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N-1-2日常生活中1到10的加法計算與應用,如:3顆糖果加5顆糖

果總共8顆糖果。  

N-1-3日常生活中1到10的減法計算與應用,如:8顆糖果吃掉3

background image

顆糖果剩下5顆糖果。  

N-1-4 日常生活中10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1-5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N-1-6-1日常生活中的例行活動之一天的時間用語「早上」、「中

午」、「下午」和「晚上」各做什麼活動。 

N-1-6-2 日常生活中的時間用語「明天」

、「今天」

「昨天」。

 

S-1-1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S-1-2基本幾何形體的操作活動(三角形、四邊形、圓形)。 

R-1-1算式與符號: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在日常生活

中的應用。 

D-1-1簡單分類: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呈現日常生

活物品。  

2 年級 

N-2-1 20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位值。  

N-2-2日常生活中總和20以內的加法計算與應用 

N-2-3日常生活中被減數20以內的減法計算與應用,如:20張色

紙分給同學8張,剩下12張色紙。  

N-2-4應用估算解決20元以內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如:16元商

品可以用20元付錢。  

N-2-5日常生活中20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2-8日常生活中20以內一步驟加、減法之應用。  

N-2-12日常生活中具體物之容量、重量與面積比較的操作活動。  

S-2-1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R-2-1比較數的大小。  

D-2-1不同種類的分類,如:動物類、植物類、餐具類、食物類、

文具類、盥洗用具類等。  

4 年級 

N-4-1 100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位值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

活動。  

N-4-6-1 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概念的理解,如:蘋果切成二分,

每一等分是二分之一。  

N-4-8-1 在數線標示100以內的整數。  

N-4-9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長度單位。  

N-4-13日常生活中半點鐘的認識與應用,如:早上6點半要起床、

下午4點半打球、中午12點半午休、晚上7點半看電視。  

D-4-1-1 日常生活中一維表格的報讀,如:早餐價目表、電視時

刻表、公車時刻表、飲料價目表、氣象溫度表、掃地工作表。  

5 年級 

background image

N-5-2 200以內加減兩步驟的應用問題。  

N-5-3 十的倍數計數,如:能10個一數,數200以內的錢幣。  

N-5-4總和200以內之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200顆彈珠

平均分裝成10袋,每袋有幾顆彈珠?  

N-5-5 乘法的計算。  

N-5-11-3 日常生活中200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如:買一盒

99元小蛋糕和一瓶45元飲料,總共付144元;買一包88元麵包和

一瓶55元果汁,共付143元;拿150元買一瓶129元牛奶,找回21

元;拿200元買一個125元蛋糕,找回75元。  

N-5-13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  

N-5-14-2 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實測:公尺。  

N-5-15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容量單位。  

融入議題 

環境、家庭教育、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0. 能認識 1-30 的數,並進行 30 以內的

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 

11. 能書寫 1-30。 
12. 能用計算機或紙筆進行

1 到 10 的加減法計算。

 

13. 能認識 1 元、5 元、10 元硬幣。 
14. 能認識長短的概念。 
15. 能認識基本形狀。 
16. 能認識時間的日常用語。 
17. 能進行簡單分類,

如:動物類、植物類、餐具類、食物類、文

具類、盥洗用具類等

。 

18. 能認讀教室課表。 

高組: 
8.  能進行

100 以內加減兩步驟的應用問題

。 

9.  能使用計算機輔助計算。 
10. 

能進行總和 100 以內之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1. 

能進行日常生活中 15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12. 

能認識與應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容量與長度單位。

 

13.  能依照分類做紀錄。 
14.  能進行

日常生活中一維與二維表格的報讀。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數與量 1 

低組: 

4.  認識 20 以內的數。 
5.  唱數與點數 1-20。 
6.  練習 1-20 的書寫。 
高組: 
4. 

在數線標示 100 以內的整數。

 

5.  練習使用計算機,解決

100 以內加減兩步驟的

應用問題

。 

6.  背誦十十乘法表,並練習使用計算機進行

法的計算。

 

5-8 

錢幣 

低組: 
3. 認識 1 元、5 元、10 元硬幣。 
4. 

日常生活中 10 元或 20 園以內的購物活動。

 

高組: 
3. 

日常生活中 150 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

。 

4. 認識「找錢」的概念。 

9-12 

形狀 

低組: 
4.  能進行基本形狀的命名(圓形、三角形、正方

形、長方形)。 

5.  能進行基本形狀與實物的形狀配對。 
6.  能找出教室中的基本形狀。 
高組: 
3. 

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4. 

認識柱體與椎體。

 

13-16 

分類 

低組: 
2.  能依照物品的形狀、顏色或功能進行分類。 
高組: 

能進行不同種類的分類,如:動物類、植物類、餐
具類、食物類、文具類、盥洗用具類等

。 

17-20 

時間 

低組: 
3.  能進行

「早上」

、「中午」

「下午」和「晚上」

的例行活動圖卡指認與配對。

 

4.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時間用語「明天」

「今天」、

「昨天」。

 

高組: 
3. 

日常生活中半點鐘的認識與應用,如:早上 6
點半要起床、下午 4 點半打球、中午 12 點半午

background image

休、晚上 7 點半看電視。

 

4.  能知道自己一天的生活作息,並配合時鐘認

識活動時的時間是幾點。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習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n-Ⅰ-1 理解20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Ⅰ-2 能做2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n-Ⅰ-3-1 能做總和20以內的加法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n-Ⅰ-5 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加減法一步驟應用問題。 

n-Ⅰ-7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長短。  

n-Ⅰ-8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容量、重量、面積。 

n-Ⅰ-9-1 認識時間單位:星期、時。 

n-Ⅰ-9-2  認識簡單時刻:整點。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形體。 

r-Ⅰ-1 認識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 

d-Ⅰ-1 認識分類的模式。  

中年級 

n-Ⅱ-1-2理解1到100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Ⅱ-4應用加減計算或估算解決100元以內的日常生活問題。  

n-Ⅱ-8-1在數線標示整數。  

n-Ⅱ-9認識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常用單位。  

n-Ⅱ-10-1認識時間單位:月、日。  

n-Ⅱ-10-2 認識簡單時刻:半點。 

 

高年級 

n-Ⅲ-1理解500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及加減法的運算。  

n-Ⅲ-2在日常生活中解決500以內的加減法兩步驟之問題。。  

n-Ⅲ-4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分數。  

n-Ⅲ-6理解生活中乘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Ⅲ-10使用計算機做加減運算。  

n-Ⅲ-11認識日常生活中容量、重量常用單位及長度的實測。  

n-Ⅲ-12認識日常生活常用的時間與時刻單位。  




容 

1 年級 

N-1-1 10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N-1-2日常生活中1到10的加法計算與應用,如:3顆糖果加5顆糖

果總共8顆糖果。  

N-1-3日常生活中1到10的減法計算與應用,如:8顆糖果吃掉3

background image

顆糖果剩下5顆糖果。  

N-1-4 日常生活中10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1-5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N-1-6-1日常生活中的例行活動之一天的時間用語「早上」、「中

午」、「下午」和「晚上」各做什麼活動。 

N-1-6-2 日常生活中的時間用語「明天」

、「今天」

「昨天」。

 

S-1-1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S-1-2基本幾何形體的操作活動(三角形、四邊形、圓形)。 

R-1-1算式與符號: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在日常生活

中的應用。 

D-1-1簡單分類: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呈現日常生

活物品。  

2 年級 

N-2-1 20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位值。  

N-2-2日常生活中總和20以內的加法計算與應用 

N-2-3日常生活中被減數20以內的減法計算與應用,如:20張色

紙分給同學8張,剩下12張色紙。  

N-2-4應用估算解決20元以內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如:16元商

品可以用20元付錢。  

N-2-5日常生活中20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2-8日常生活中20以內一步驟加、減法之應用。  

N-2-12日常生活中具體物之容量、重量與面積比較的操作活動。  

S-2-1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R-2-1比較數的大小。  

D-2-1不同種類的分類,如:動物類、植物類、餐具類、食物類、

文具類、盥洗用具類等。  

4 年級 

N-4-1 100以內的數:含唱數、數量、位值及日常生活中的購物

活動。  

N-4-6-1 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概念的理解,如:蘋果切成二分,

每一等分是二分之一。  

N-4-8-1 在數線標示100以內的整數。  

N-4-9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長度單位。  

N-4-13日常生活中半點鐘的認識與應用,如:早上6點半要起床、

下午4點半打球、中午12點半午休、晚上7點半看電視。  

D-4-1-1 日常生活中一維表格的報讀,如:早餐價目表、電視時

刻表、公車時刻表、飲料價目表、氣象溫度表、掃地工作表。  

5 年級 

background image

N-5-2 200以內加減兩步驟的應用問題。  

N-5-3 十的倍數計數,如:能10個一數,數200以內的錢幣。  

N-5-4總和200以內之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200顆彈珠

平均分裝成10袋,每袋有幾顆彈珠?  

N-5-5 乘法的計算。  

N-5-11-3 日常生活中200元以內錢幣加減法的應用,如:買一盒

99元小蛋糕和一瓶45元飲料,總共付144元;買一包88元麵包和

一瓶55元果汁,共付143元;拿150元買一瓶129元牛奶,找回21

元;拿200元買一個125元蛋糕,找回75元。  

N-5-13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  

N-5-14-2 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實測:公尺。  

N-5-15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容量單位。  

融入議題 

環境、家庭教育、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7. 能認識 1-50 的數,並進行 50 以內的

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 

8. 能書寫 1-50。 
9. 能用計算機或紙筆進行

1 到 20 的加減法計算。

 

10. 能認識

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概念。

 

11. 

能進行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 

12. 能認讀

日常生活中一維表格,如:早餐價目表、電視時刻表、

公車時刻表、飲料價目表、氣象溫度表、掃地工作表

。 

高組: 
8. 能進行

200 以內加減兩步驟的應用問題

。 

9.  能使用計算機輔助計算。 
10. 

能進行總和 200 以內之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1. 

十的倍數計數,如:能 10 個一數,數 200 以內的錢幣。

 

12. 

能認識與應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容量與長度單位。

 

13.  能依照分類做紀錄。 
14.  能進行

日常生活中一維與二維表格的撰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background image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數與量 2 

低組: 

5. 認識 50 以內的數。 
6.  唱數與點數 1-50。 
7.  練習 1-50 的書寫。 
8.  能用計算機或紙筆進行

1 到 20 的加減法計算。

 

高組: 
3. 

在數線標示 200 以內的整數。

 

4.  練習使用計算機,解決

200 以內加減兩步驟的

應用問題

。 

5-6 

長度 

低組: 
3.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4. 

能比較物品的長短。

 

高組: 
3. 

日常生活中長度的實測:公尺。

 

4. 

能進行公分與公尺的運用。

 

7-9 

容量 

低組: 
3. 能認識容量的概念。 
4. 能認識日常生活常見容器那些裝的水多、那

些裝的水少。 

高組: 
3.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容量單位。

 

4. 能進行容量的實際體驗。 

10-12 

重量 

低組: 
3. 能認識重量的概念。 
4. 能認識日常生活常見物品哪些比較重或比較

輕。 

高組: 
4. 

能說出

日常生活

中常用的重量單位。

 

5. 能進行重量的測量。 
6. 能知道自己的體重大約有多重。 

13-16 

表格 

低組: 
3.  能報讀與應用自己的課表。 
4. 

日常生活中一維表格的報讀,如:早餐價目表、
電視時刻表、公車時刻表、飲料價目表、氣象
溫度表、掃地工作表。

 

高組: 

日常生活中二維表格的報讀,如:日課表、食品價

目表、掃地工作表、月曆。  

17-20 

分分看 

低組: 

background image

3. 

能練習將一堆物品平分給班上同學。

 

4. 

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概念的理解,如:蘋果切
成二分,每一等分是二分之一。

 

高組: 
3. 

能練習將一堆物品平分給班上同學。

 

4. 

總和 200 以內之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如:200 顆彈珠平均分裝成 10 袋,每袋有幾顆
彈珠?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習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健康與 

體育 

2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a-Ⅰ-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1a-Ⅰ-2 認識健康的生活習慣。 

1b-Ⅰ-1 舉例說明健康生活情境中適用的健康技能和生活技

能。 
1c-Ⅰ-1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 

1c-Ⅰ-2 認識基本的運動常識。 

1d-Ⅰ-1 認識基本動作技能。 

2b-Ⅰ-2 願意養成個人健康習慣。 

2c-Ⅰ-1 表現尊重的團體互動行為。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2d-Ⅰ-1 專注觀賞他人的動作表現。 

3a-Ⅰ-2 能在引導下,操作簡單的健康技能。 
4a-Ⅰ-2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中年級 

1a-Ⅱ-2 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 

1c-Ⅱ-2 認識身體活動的傷害和簡易防護概念。 

2a-Ⅱ-2 注意健康問題所帶來的威脅感與嚴重性。 

2c-Ⅱ-1 遵守上課規範和運動比賽規則。 
3c-Ⅱ-2 透過身體活動,探索運動的興趣。 
4d-Ⅱ-1 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 

高年級 

1b-Ⅲ-1 認識健康技能和生活技能對個人健康維護的重要性。 

1b-Ⅲ-2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基本步驟。 

1c-Ⅲ-1 認識動作技能要素和基本運動規範。 
2b-Ⅲ-1 認識健康生活的規範與態度。 
2c-Ⅲ-1 表現基本運動精神與規範。 

4d-Ⅲ-1 養成個人規律運動習慣。 

background image




容 

低年級 

Aa-Ⅰ-1 自我生長發育情況的觀察。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Bb-Ⅰ-2 吸菸與飲酒的危害及拒絕二手菸的方法。 
Bc-Ⅰ-1 各項暖身伸展動作。 

Cb-Ⅰ-2 班級體育活動。 

Da-Ⅰ-2 身體的部位與衛生保健的重要性。 

Db-Ⅰ-1 日常生活中的性別角色。 

Db-Ⅰ-2 身體隱私與身體界線及其危害求助方法。 

Ea-Ⅰ-2 基本的飲食習慣。 

Ga-Ⅰ-1 走、跑、跳與投擲遊戲。 

Ia-Ⅰ-1 滾翻、支撐、平衡、懸垂遊戲。 
 

中年級 

Aa-Ⅱ-2 人生各階段發展的順序與感受。 

Ba-Ⅱ-1 居家、交通及戶外環境的潛在危機與安全須知。 

Bb-Ⅱ-2 吸菸、喝酒、嚼檳榔對健康的危害與拒絕技巧。 

Ca-Ⅱ-2 常見自然汙染對健康的影響。 

Da-Ⅱ-1 良好的衛生習慣。 

Da-Ⅱ-2 身體各部位的功能與衛生保健的方法。 

Ea-Ⅱ-1 食物與營養的種類和需求。 

Ia-Ⅱ-1 滾翻、支撐、平衡與擺盪動作。 
 

高年級 

Aa-Ⅲ-1 生長發育的影響因素與促進方法。 

Aa-Ⅲ-2 人生各階段的成長、轉變與自我悅納。 

Ba-Ⅲ-2 校園及休閒活動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須知。 

Bc-Ⅲ-1 基礎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方法。 

Da-Ⅲ-3 視力與口腔衛生促進的保健行動。 

Db-Ⅲ-3 性騷擾與性侵害的自我防護。 

Ga-Ⅲ-1 跑、跳與投擲的基本動作。 

Ia-Ⅲ-1 滾翻、支撐、跳躍、旋轉與騰躍動作。 
 

融入之議

題 

安全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做出運動流汗後擦乾、更衣並補充水分的行為及習慣。 
2.  能辨識上體育課時,所需的運動器材名稱及使用方法。 
3.  能遵守三項簡單的遊戲規則而進行遊戲。 

background image

4.  能說出或指出身體各個部位。 
5.  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6.  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魚

肉菜)。 

7.  能養成運動前、後喝水和運動後洗手的習慣。 
8.  能表現出球類運動簡單的聯合性動作,如傳接球、運球投籃等。 
9.  能進行投擲樂樂棒球的活動。 
10. 能進行地板滾球之活動。 

高組 

1.  能說出或指出運動受傷時可以請求幫忙的地方。 
2.  能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與口腔檢查。 
3.  能獨自或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保健操。 
4.  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5.  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魚

肉菜)。 

6.  參與遊戲或比賽時能遵守規則。 
7.  能說出或指出從事休閒活動時要注意的事項。 
8.  能進行樂樂棒球之活動。 
9.  能進行地板滾球之活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身體動一動/ 
洗手大作戰/ 

健康檢查 123 

體育活動 
1.暖身操練習 
2.利用大龍球、滑板車等用具進行活動,提升其
平衡與肌耐力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3.藉由傳球、接球等趣味活動,訓練個案體力肢
體協調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健康概念 

background image

1. 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 
2. 健康檢查相關注意事項 

5-8 

危險!不能那樣玩/ 

保護自己 1 

1. 搭配圖片與影片,讓學生了解運動必須要注意

安全,否則會受傷。 

2. 練習運動受傷後的處理,包含求救、冰敷等等。 
3. 認識校園中能夠協助的地點,如健康中心、各

處室。 

9-12 

玩球趣味多/ 

認識身體部位 

體育活動 
1.視學生情況練習拍球活動,先從雙手拍球開
始,如:手部肌肉較弱者則是使用大龍球。 
2.練習自己拋球、自己接球練習。 
3.練習雙手滾大球。 
健康概念 
1. 結合語文課,認識身體各個部位。 

13-16 

傳接跑跑跑/ 

口腔保健好棒棒 

體育活動 
1.介紹樂樂棒球的器材與規則。 
2.練習揮棒與打擊。 
3.練習輪流與排隊。 
健康概念 
1.練習如何刷牙。 
2.學習如何避免蛀牙。 

17-21 

地板滾球 1/ 

健康超能力 1 

體育活動 
1.介紹地板滾球的器材與規則。 
2.實際進行地板滾球的比賽。 
3.練習輪流與排隊。 
健康概念 
1. 認識不同常見生病症狀,並練習表達。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健康與 

體育 

2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a-Ⅰ-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1a-Ⅰ-2 認識健康的生活習慣。 

1b-Ⅰ-1 舉例說明健康生活情境中適用的健康技能和生活技

能。 

1c-Ⅰ-1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 

1c-Ⅰ-2 認識基本的運動常識。 

1d-Ⅰ-1 認識基本動作技能。 

2b-Ⅰ-2 願意養成個人健康習慣。 

2c-Ⅰ-1 表現尊重的團體互動行為。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2d-Ⅰ-1 專注觀賞他人的動作表現。 

3a-Ⅰ-2 能在引導下,操作簡單的健康技能。 
4a-Ⅰ-2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中年級 

1a-Ⅱ-2 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 

1c-Ⅱ-2 認識身體活動的傷害和簡易防護概念。 

2a-Ⅱ-2 注意健康問題所帶來的威脅感與嚴重性。 

2c-Ⅱ-1 遵守上課規範和運動比賽規則。 
3c-Ⅱ-2 透過身體活動,探索運動的興趣。 
4d-Ⅱ-1 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 

高年級 

1b-Ⅲ-1 認識健康技能和生活技能對個人健康維護的重要性。 

1b-Ⅲ-2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基本步驟。 

1c-Ⅲ-1 認識動作技能要素和基本運動規範。 

2b-Ⅲ-1 認識健康生活的規範與態度。 
2c-Ⅲ-1 表現基本運動精神與規範。 

4d-Ⅲ-1 養成個人規律運動習慣。 

background image




容 

低年級 

Aa-Ⅰ-1 自我生長發育情況的觀察。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Bb-Ⅰ-2 吸菸與飲酒的危害及拒絕二手菸的方法。 
Bc-Ⅰ-1 各項暖身伸展動作。 

Cb-Ⅰ-2 班級體育活動。 

Da-Ⅰ-2 身體的部位與衛生保健的重要性。 

Db-Ⅰ-1 日常生活中的性別角色。 

Db-Ⅰ-2 身體隱私與身體界線及其危害求助方法。 

Ea-Ⅰ-2 基本的飲食習慣。 

Ga-Ⅰ-1 走、跑、跳與投擲遊戲。 

Ia-Ⅰ-1 滾翻、支撐、平衡、懸垂遊戲。 
 

中年級 

Aa-Ⅱ-2 人生各階段發展的順序與感受。 

Ba-Ⅱ-1 居家、交通及戶外環境的潛在危機與安全須知。 

Bb-Ⅱ-2 吸菸、喝酒、嚼檳榔對健康的危害與拒絕技巧。 

Ca-Ⅱ-2 常見自然汙染對健康的影響。 

Da-Ⅱ-1 良好的衛生習慣。 

Da-Ⅱ-2 身體各部位的功能與衛生保健的方法。 

Ea-Ⅱ-1 食物與營養的種類和需求。 

Ia-Ⅱ-1 滾翻、支撐、平衡與擺盪動作。 
 

高年級 

Aa-Ⅲ-1 生長發育的影響因素與促進方法。 

Aa-Ⅲ-2 人生各階段的成長、轉變與自我悅納。 

Ba-Ⅲ-2 校園及休閒活動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須知。 

Bc-Ⅲ-1 基礎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方法。 

Da-Ⅲ-3 視力與口腔衛生促進的保健行動。 

Db-Ⅲ-3 性騷擾與性侵害的自我防護。 

Ga-Ⅲ-1 跑、跳與投擲的基本動作。 

Ia-Ⅲ-1 滾翻、支撐、跳躍、旋轉與騰躍動作。 
 

融入之議

題 

安全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做出運動流汗後擦乾、更衣並補充水分的行為及習慣。 
2.  能辨識上體育課時,所需的運動器材名稱及使用方法。 
3.  能遵守三項簡單的遊戲規則而進行遊戲。 

background image

4.  能說出或指出身體各個部位。 
5.  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6.  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

魚肉菜)。 

7.  能養成運動前、後喝水和運動後洗手的習慣。 
8.  能表現出球類運動簡單的聯合性動作,如傳接球、運球投籃等。 
9.  能進行投擲樂樂棒球的活動。 
10. 

能進行地板滾球之活動。 

高組 

1.  能說出或指出運動受傷時可以請求幫忙的地方。 
2.  能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與口腔檢查。 
3.  能獨自或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保健操。 
4.  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5.  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

魚肉菜)。 

6.  參與遊戲或比賽時能遵守規則。 
7.  能說出或指出從事休閒活動時要注意的事項。 
8.  能進行樂樂棒球之活動。 
9.  能進行地板滾球之活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運動會項目練習/ 

保護眼睛 

體育活動 
1.健康操練習 
2.60 公尺賽跑練習,練習起跑與瞭解賽跑規則,

如:要跑在跑道內,不可以超出線。 

健康概念 
1. 健康檢查相關注意事項(視力測驗)。 
2. 了解如何保護自己的眼睛。 

background image

5-8 

地板滾球 2/ 

健康超能力 2 

體育活動 
1.介紹地板滾球的器材與規則。 
2.  進行簡易地板滾球的比賽 
3.  練習輪流與排隊。 
健康概念 
1.  認識不同常見生病症狀,並練習表達。 

9-12 

闖關 123/ 

保護自己 2 

體育活動 
1.利用大龍球、滑板車等用具進行活動,提升其

平衡與肌耐力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2.藉由傳球、接球等趣味活動,訓練個案體力肢

體協調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健康概念 
2.搭配圖片與影片,讓學生了解運動必須要注意

安全,否則會受傷。 

3.  練習運動受傷後的處理,包含求救、冰敷等

等。 

4.  學習在家受傷了該怎麼辦,可以找誰幫忙、

可以如何練習簡單處理自己的傷口。 

13-16 

玩球趣味多-籃球/ 

健康起步走 

體育活動 
1.進行籃球相關活動,練習投籃,先從投籃機開

始練習,再視情況帶往活動中心練習投籃。 

2.進行簡單團體比賽。 
健康概念 
1.了解不同身體生病的徵兆,如:頭痛、長水泡、

長濕疹。 

2.了解該如何保持健康生活。 

17-21 

闖關 456/ 

健康概念總複習 

體育活動 
1.利用大龍球、滑板車等用具進行活動,提升其

平衡與肌耐力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2.藉由傳球、接球等趣味活動,訓練個案體力肢

體協調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健康概念 
1.複習整學期健康概念,包含:視力保健、健康
生活、受傷處遇以及生病症狀。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 

2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中年級 

1a-Ⅱ-1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環境的位置與

範圍。 

1a-Ⅱ-3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環境整潔維護

的公民責任。 

2a-Ⅱ-1參與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日常與特定

活動。 

3c-Ⅱ-1聆聽他人意見。 

高年級 

1a-Ⅲ-1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環境的位置與

範圍。 

2a-Ⅲ-1參與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的日常與特定

活動。 

2c-Ⅲ-3理解自己的公民身分,並具備對國家及文化的認同感。 

3c-Ⅲ-1聆聽他人意見,並能表達自己的看法。 




容 

中年級 

Aa-Ⅱ-1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有各種不

同的角色與責任。 

Ab-Ⅱ-1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生活方式、自然

與人文環境的認識。 

Ac-Ⅱ-2遇到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

的權利(可包括隱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受損時,可尋

求適當的救助管道。 

Ad-Ⅱ-1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各行各業經濟活動的認識。 

Ad-Ⅱ-2透過個人合宜的消費,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Bc-Ⅱ-1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不同的節慶與風

俗習慣。 

Bc-Ⅱ-2家庭成員的組成。 

Dc-Ⅱ-1共同討論與決定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事

務的安排。 

高年級 

background image

Aa-Ⅲ-1個人可以參與自己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

區感興趣的事物與活動。 

Aa-Ⅲ-2規範(可包括習俗、道德、宗教、法律等)能導引個人

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合宜的行為。 

Aa-Ⅲ-4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活動中能遵守社

會規範,合宜溝通及相互尊重。 

Ab-Ⅲ-1臺灣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Ab-Ⅲ-2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的交通運輸與生活

方式的關聯。 

Ac-Ⅲ-1個人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生活中的權

利(例如:隱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與責任(例如:遵

守規範、尊重他人等)。 

Ac-Ⅲ-3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常見的行政單位(例如:派出

所、消防隊)。 

Af-Ⅲ-1維護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的生態環境。 

Bc-Ⅲ-1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不同的節慶與風

俗習慣。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環境、品德、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遵守課堂與教室基本規範。 
2. 能說出家庭成員有哪些,並說明家庭成員的特質。 
3. 認識自己在在家庭、學校中的角色與責任。 
4. 認識學校、學校周遭及住家附近的人文環境與各式商店。 
5. 認識基隆的常見節慶活動與人文環境特色。 
6. 能說出各式常見節慶民俗活動中,不可以做出的行為。 

7. 

能尊重他人隱私,不隨便觸摸別人身體,並保持適當距離。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background image

1-5 

我的家庭真可愛 

1. 向大家介紹家庭成員有哪些人,並簡單說明

家庭成員的特質(如:頭髮長長的、喜歡看
電視等)

。 

2. 敘述自己在家中喜歡與哪位家庭成員相處、

為什麼。 

3. 敘述家庭在放假日時會一起做哪些事情。 

6-10 

安樂國小的鄰居 

1. 閱讀繪本《新鄰居,你好?!》

,練習與鄰居打

招呼的步驟及禮貌回應。 

2. 練習向彩虹三班的鄰居-彩虹一班和二班-打

招呼。  

3. 透過 google map,認識安樂國小周遭的人文

環境與各式商店。 

4. 透過 google map 認識住家附近的人文環境與

各式商店。 

11-15 

我的家鄉在基隆 

1. 認識基隆的常見節慶活動與人文環境特色。 
2. 說出各式常見節慶民俗活動中,不可以做出

的行為。 

3. 利用 google map 進行基隆景點的探訪。 

16-20 

身體的界線 

1. 能尊重他人隱私,不隨便觸摸別人身體,並

保持適當距離。 

2. 當其他人過於接近自己,或想要觸碰自己

時,能知道要跑離現場,並尋求其他大人協
助。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 

2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中年級 

1a-Ⅱ-1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環境的位置與

範圍。 

1a-Ⅱ-3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環境整潔維護

的公民責任。 

2a-Ⅱ-1參與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日常與特定

活動。 

3c-Ⅱ-1聆聽他人意見。 

高年級 

1a-Ⅲ-1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環境的位置與

範圍。 

2a-Ⅲ-1參與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的日常與特定

活動。 

2c-Ⅲ-3理解自己的公民身分,並具備對國家及文化的認同感。 

3c-Ⅲ-1聆聽他人意見,並能表達自己的看法。 




容 

中年級 

Aa-Ⅱ-1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有各種不

同的角色與責任。 

Ab-Ⅱ-1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生活方式、自然

與人文環境的認識。 

Ac-Ⅱ-2遇到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

的權利(可包括隱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受損時,可尋

求適當的救助管道。 

Ad-Ⅱ-1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各行各業經濟活動的認識。 

Ad-Ⅱ-2透過個人合宜的消費,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Bc-Ⅱ-1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不同的節慶與風

俗習慣。 

Bc-Ⅱ-2家庭成員的組成。 

Dc-Ⅱ-1共同討論與決定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事

務的安排。 

高年級 

background image

Aa-Ⅲ-1個人可以參與自己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

區感興趣的事物與活動。 

Aa-Ⅲ-2規範(可包括習俗、道德、宗教、法律等)能導引個人

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合宜的行為。 

Aa-Ⅲ-4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活動中能遵守社

會規範,合宜溝通及相互尊重。 

Ab-Ⅲ-1臺灣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Ab-Ⅲ-2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的交通運輸與生活

方式的關聯。 

Ac-Ⅲ-1個人在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生活中的權

利(例如:隱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權等)與責任(例如:遵

守規範、尊重他人等)。 

Ac-Ⅲ-3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常見的行政單位(例如:派出

所、消防隊)。 

Af-Ⅲ-1維護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的生態環境。 

Bc-Ⅲ-1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中不同的節慶與風

俗習慣。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環境、品德、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知道 119、110 的撥打時機。 
2. 能知道距離學校最近的消防局、警察局在哪裡。 

3.  能知道安樂國小周遭的商店分別是什麼類型,以及安樂市場中有

哪些店鋪、可以買到什麼東西。 

4.  能說出生活中常見須遵守的規範,如: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不能

在馬路上奔跑嬉戲等、垃圾不能亂丟在路上…等。 

5.  認識台灣有哪些縣市,並認識各縣市特產。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background image

1-5 

安樂國小的鄰居 2 

1. 能知道 119、110 的撥打時機。 
2. 能知道距離學校最近的消防局、警察局在哪

裡。 

3. 能知道安樂國小周遭的商店分別是什麼類

型,以及安樂市場中有哪些店鋪、可以買到
什麼東西。 

6-10 

我能遵守規定 

1. 能理解與說出在校園中須遵守的規範,如:

在走廊不奔跑用走的、上完廁所要沖水…等。 

2. 能理解與說出生活中常見須遵守的規範,

如: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不能在馬路上奔跑
嬉戲等、垃圾不能亂丟在路上…等。 

11-15 

台灣好好玩 

1. 利用 google map 進行台灣各縣市的探訪。 
2. 認識各縣市主要特產及景觀。 

16-20 

實地探訪 

1. 探訪安樂國小的鄰居-附近的商店-進行商店

購買活動及與店員的打招呼練習。 

2. 探訪安樂市場的商家,認識各攤販的商品類

型。 

3. 探訪距離學校最近的警察局及消防局。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 

(聽覺) 

2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中年級 

1-  Ⅱ-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基

本技巧。 

1-  Ⅱ-7 能創作簡短的表演。 
2-Ⅱ-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高年級 

3-  Ⅲ-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進行歌唱及演奏,以表達情

感。 

1-Ⅲ-5 能探索並使用音樂元素,進行簡易創作,表達自我的思
想與情感。 




容 

低年級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中年級 

音 E-Ⅱ-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表 E-Ⅱ-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音 A-Ⅱ-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高年級 

音 E-Ⅲ-1 多元形式歌曲,如:輪唱、合唱等。基礎歌唱技巧,
如:呼吸、共鳴等。 
音 E-Ⅲ-2 樂器的分類、基礎演奏技巧,以及獨奏、齊奏與合奏
等演奏形式。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家庭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正確使用樂器(木魚/三角鐵/鈴鼓) 
2  能使用樂器敲打出單一節奏 
3  能在肢體協助下拍手模仿老師的節奏 
4  能參與同學相互合作的簡易表演活動(歲末年歡表演)。 
5  能與同學一起歌唱 
6  能與同學進行律動遊戲 
7  能在位置上欣賞他人的表演或作品 

background image

高組 
1  能跟著音樂歌唱唱出歌詞 
2  能跟著音樂律動影片舞蹈 
3  能在口語提示下與同儕進行音樂遊戲 
4  能使用打擊樂器敲打出節奏 
5  能視覺提示下觸控電子白板的琴鍵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跟我一起數數 

1.  專注力律動訓練:學生跟著音樂律動,聽教師

指令,音樂停時要暫停動作,視情況重新設定
或增加指令數 

2.  互動律動:印度安音樂律動 
3.  音樂歌唱: 印度安,搭配歌詞認識數字 
4.  音樂歌唱:數數 

6-10 

火車出發了 

1.  聽聽聲音在哪裡—音源遊戲 

遮住眼睛,在學生四周敲打樂器,請學生指認
聲音來源 

2.  音樂歌唱:火車嘟嘟 搭肩同行 
3.  唱跳律動:火車嘟嘟 
4.  節奏樂器訓練 

11-15 

猜猜我是誰 

1.  專注力律動訓練:搭配樂器,鈴鼓響動的時候

要走路,聽到木魚的聲音要停下來 

2.  音樂歌唱:我的朋友在哪裡 
3.  音樂律動: 

background image

16-21 

釣到什麼魚 

1.  專注力律動訓練:釣魚遊戲,一邊唱歌一邊問

說釣到什麼魚,唱出學生的名字,被唱名的人
站起來 

2.  音樂歌唱: 釣魚釣魚釣到什麼魚 
3.  舞蹈律動:朋友歌 
4.  節奏樂器訓練:樂器搭配音樂敲打節奏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 

(聽覺) 

2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中年級 

6  Ⅱ-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基

本技巧。 

2-  Ⅱ-7 能創作簡短的表演。 
2-Ⅱ-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高年級 

4-  Ⅲ-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進行歌唱及演奏,以表達情

感。 

1-Ⅲ-5 能探索並使用音樂元素,進行簡易創作,表達自我的思

想與情感。 




容 

低年級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中年級 

音 E-Ⅱ-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表 E-Ⅱ-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音 A-Ⅱ-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高年級 

音 E-Ⅲ-1 多元形式歌曲,如:輪唱、合唱等。基礎歌唱技巧,
如:呼吸、共鳴等。 
音 E-Ⅲ-2 樂器的分類、基礎演奏技巧,以及獨奏、齊奏與合奏

等演奏形式。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家庭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能模仿不同的聲音(動物叫聲/車子的聲音等) 

2.能模仿教師拍打出節奏 
3.能藉由音樂歌曲內容認識節慶(母親節/端午節) 
4.能在肢體協助下與同儕進行音樂遊戲 
5.能在欣賞表演時不離開自己的位置 

高組: 

background image

1.  能唱出本學期的指定歌曲 
2.  能覺察音樂的停止和撥放 
3.  能配合節慶唱出節慶相關歌曲 
4.  能與同學互動合作進行音樂律動遊戲 
5.  能使用不同樂器敲打出節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天天快樂天 

1.  複習數學課學過的一星期有七天星期一到星

期五 

2.  我會跟著唱:我愛星期天 
3.  搭配音樂「我愛星期天」進行音樂律動 
4.  互動律動:聽音樂的快慢決定走路的快慢 
5.  音樂打擊樂器節奏訓練 

6-10 

洗手洗手病毒遠離

我 

1.  專注力律動訓練:跟著音樂律動,音樂停止

後,學生要跟老師擺出一樣的動作或是打出一
樣的節奏 

2.  音樂歌唱:搖滾洗手歌 
3.  繪本認識:  不愛乾淨的小瑪 

11-15 

爸爸媽媽我愛你 

1.  肢體節奏律動遊戲:擺放呼拉圈在地上,聽音

樂跟著節奏跳近呼拉圈中(肢體需協助學生改
用踏腳) 

2.  音樂歌唱:  天空樹專輯- 
3.  亮晶晶 
4.  音樂唱跳: 聽我說謝謝你 
5.  影片錄製:唱跳母親節歌曲錄製影片 

background image

16-21     端午節粽子節 

1.  專注力視動遊戲:看顏色做不同的動作,看見

紅色就拍手 

2.  專注力視動練習:跳舞機搭配音樂看著螢幕的

箭頭方向,踩踏地板上的箭頭 

3.  音樂歌唱:慶端午、粽子歌 
4.  音樂繪本認識端午節,吃粽子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綜合 

A 組 3 節、B 組 4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A 組共  7  人 
B 組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I-1 探索並分享 對自己及相關人、事、物的感受與想法。  

1-I-2 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與長處,進而欣賞自己的優點、

喜歡自己。 

1-I-3 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 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

形 與努力的方向 

1-I-4 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且能適切、安全的行
動。   
 
 

中年級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

度和技巧。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2d-II-1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3a-II-1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

危險的方法。 
 

高年級 

1a-III-1 欣賞並接納自己與他人。 

2a-III-1 覺察多元性別的互動方式與情感表達,並運用同理心

增進人際關係。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

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2d-III-1 運用美感與創意,解決生活問題,豐富生活內涵。 

3c-III-1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理解並欣賞多元文化。 
 




容 

低年級 

A-I-3 自我省思。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background image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E-I-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E-I-4 感謝的表達與服務工作的實踐。  
 

中年級 

Aa-II-1 自己能做的事。 

Aa-II-2 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Ad-II-1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Ba-II-1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Ca-II-1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Ca-II-2 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法。 

Ca-II-3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演練。 
 

高年級 

Aa-III-1 自己與他人特質的欣賞及接納。 

Ac-III-1 職業與能力。 

Ad-III-2 兒童階段的發展歷程。 

Ad-III-4 珍惜生命的行動方案。 

Ba-III-2 同理心的增進與實踐。 

Ca-III-1 環境潛藏的危機。 

Ca-III-2 辨識環境潛藏危機的方法。 

Cd-III-2 人類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響。 
 

融入之議

題 

防災教育、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排列出日課表以及在校須完成的事項。 
2.  能遵從指示完成自己分內工作,如掃除工作和收拾玩具等。  
3.  能檢核自己是否有完成自己。  
4.  能預防活動中危險的情況發生,考量個人優劣勢能力選擇適合

之遊戲或活動。 

5.  能認識喜怒哀樂的情緒並連結生活情境。 
6.  能區辨環境污染(如:空氣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等)之嚴

重性及負面影響。  

7.  能運用資訊(如:觀察經驗、討論實例、交換意見等)提出改

background image

善環境的適當方式(如: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節約

能源、淨灘、淨溪、美化綠化、綠色生活等)

。 

8.  能體會日常保健(如:保健個人身體、維持公共衛生等)的重

要性。 

9.  能在團體活動中傾聽他人意見(如:安靜傾聽、眼神交會、展現

肢體語言等)

。 

10.  能說出或指出列舉校園空間中較危險的環境,如:校園死角、

施工區域等。 

高組 
1.  能在團體中做好自己分內工作。  
2.  能藉由與人相處歷程,尊重人我特質差異處(如:和師長、親

友、同儕等)

。  

3.  能藉由實際參與社會服務活動,表達服務的好處(如:犧牲奉

獻精神、透過服務進而學習、對生命的體會等)

。  

4.  能列舉周遭潛藏的環境危機以及人為危機(如:環境的危機包

含風災、地震、海嘯、海岸線、火災、使用火及水的安全)

。 

5.  能列舉化解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的可能資源(如:急救專線、

社會福利機構、親人、自救的概念與方式)

。  

6.  能討論關懷生態環境與愛護資源的方法與行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我長大了

 

1. 搭配語文課程,察覺幼稚園與國小的不同。 
2. 從圖片和影片中搭配不同年紀的學生,都處在

不同的發展階段。 

background image

5-9 

注意校園安全 

1. 搭配語文和社會課程,練習分辨校園中的危險

角落。 

2. 教導學生若是遇到危險,可以如何求助以及向

誰求助。 

10-13 

我是清潔達人 1 

1. 藉由各司其職的打掃活動,練習使用掃把、畚

箕與拖把,以及培養其責任感。 

14-17 

環境危機在哪裡 

1.藉由圖片與影片,了解 2 項環境危機,如: 風

災、地震、海嘯、海岸線、火災、使用火及水的

安全。 

2.能透過各種資訊(如:媒體新聞事件或日常生

活情境等)了解環境改變與破壞所造成的危害。 

18-21 

安全好生活 

1. 了解生命的意義與脆弱。 
2. 藉由繪本、影片讓學生了解到生命的意義與可

貴。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三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綜合 

A 組 3 節、B 組 4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A 組共  7  人 
B 組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I-1 探索並分享 對自己及相 關人、事、物的感受與想法。  

1-I-2 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與長處,進而欣賞自己的優點、

喜歡自己。 

1-I-3 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 並知道自己 進步的
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1-I-4 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 己的方法,且能適切、 安全的

行 動。   

 

中年級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

度和技巧。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2d-II-1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3a-II-1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

危險的方法。 
 

高年級 

1a-III-1 欣賞並接納自己與他人。 

2a-III-1 覺察多元性別的互動方式與情感表達,並運用同理心

增進人際關係。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

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2d-III-1 運用美感與創意,解決生活問題,豐富生活內涵。 

3c-III-1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理解並欣賞多元文化。 
 




容 

低年級 

A-I-3 自我省思。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background image

E-I-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E-I-4 感謝的表達與服務工作的實踐。  
 

中年級 

Aa-II-1 自己能做的事。 

Aa-II-2 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Ad-II-1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Ba-II-1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Ca-II-1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Ca-II-2 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法。 
Ca-II-3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演練。 
 

高年級 

Aa-III-1 自己與他人特質的欣賞及接納。 

Ac-III-1 職業與能力。 

Ad-III-2 兒童階段的發展歷程。 

Ad-III-4 珍惜生命的行動方案。 

Ba-III-2 同理心的增進與實踐。 

Ca-III-1 環境潛藏的危機。 

Ca-III-2 辨識環境潛藏危機的方法。 

Cd-III-2 人類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響。 
 

融入之議

題 

防災教育、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品德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排列出日課表以及在校須完成的事項。 

2.  能遵從指示完成自己分內工作,如掃除工作和收拾玩具等。  

3.  能檢核自己是否有完成自己。  

4.  能預防活動中危險的情況發生,考量個人優劣勢能力選擇適合

之遊戲或活動。 

5.  能認識喜怒哀樂的情緒並連結生活情境。 

6.  能區辨環境污染(如:空氣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等)之嚴

重性及負面影響。  

7.  能運用資訊(如:觀察經驗、討論實例、交換意見等)提出改

background image

善環境的適當方式(如: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節約

能源、淨灘、淨溪、美化綠化、綠色生活等)

。 

8.  能體會日常保健(如:保健個人身體、維持公共衛生等)的重

要性。 

9.  能在團體活動中傾聽他人意見(如:安靜傾聽、眼神交會、展現

肢體語言等)

。 

10.  能說出或指出列舉校園空間中較危險的環境,如:校園死角、

施工區域等。 

高組 
1.  能在團體中做好自己分內工作。  

2.  能藉由與人相處歷程,尊重人我特質差異處(如:和師長、親

友、同儕等)

。  

3.  能藉由實際參與社會服務活動,表達服務的好處(如:犧牲奉

獻精神、透過服務進而學習、對生命的體會等)

。  

4.  能列舉周遭潛藏的環境危機以及人為危機(如:環境的危機包

含風災、地震、海嘯、海岸線、火災、使用火及水的安全)

。 

5.  能列舉化解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的可能資源(如:急救專線、

社會福利機構、親人、自救的概念與方式)

。  

6.  能討論關懷生態環境與愛護資源的方法與行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background image

1-4 

認識自己

 

1. 藉由繪本以及角色扮演活動中發現自己的優

點,例如:勇敢、自己吃飯等。 

2. 練習從活動中發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行為表現,

例如:聆聽、不隨意走動。 

5-8 

愛護地球-環保 

1. 認識垃圾造成的污染。 
2. 如何減少垃圾珍惜資源。 
3. 如何減少垃圾珍惜資源。 
4. 認識資源回收分類。 

9-12 

保護我自己 

1. 藉由影片與繪本,建立不能隨便讓其他人觸摸

身體,也不能隨便觸摸別人身體。 

2.藉由演戲,演練遇到他人觸碰自己身體時該怎
麼辦。 
3.請別班老師進行模擬情境的演練,讓學生練習
該如何保護自己。

(當然老師是千萬不可以碰到學

生) 

13-16 

情緒調色盤 

1. 藉由繪本以及顏色了解情緒的感受與意義。 
2. 搭配美勞課程,進行情緒的分類與抒發。 
3. 藉由照片或影片讓學生了解不同情境中,不同

的表情店表著不同的意義。 

17-19 

清潔達人 2 

1. 藉由各司其職的打掃活動,練習使用掃把、畚

箕與拖把,以及培養其責任感。 

*視情況安排校園公共區域打掃,如:知動教室。 

20-21 

關於離別這件事 

1. 藉由繪本、影片讓學生了解到畢業是一種離

別,但病不是一個結束,而是會展開一個新的
開始。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集中式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職業教育 

2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

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

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

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職 1-E3-1 列舉常見職業名稱。 
特職 1-E3-2 連結工作目的與個人生活的關係。 
特職 3-E3-1 表現移動與負重能力完成指定工作。 
特職 3-E3-2 依據不同分類架構進行排列整理。 
特職 3-E3-3 依據指令完成塑形工作。 
特職 4-E3-1 避免工作場域中的危險狀況。 
特職 5-E3-1 妥善使用公共之用品。  
特職 5-E3-2 在工作結束後將工作用品歸位。 




容 

特職 I-E1-1 工作資訊的認識與描述。 
特職 I-E3-2 工作目的與個人生活的關係。 
特職 II-E3-1 個人移動與負重能力的表現。  
特職 II-E3-2 物品的分類、整理與裁剪裝訂。 
特職 II-E3-4 職業意外災害的認識與處理方式。 
特職 II-E3-5 工作場域危險狀況的認識與避免方式。 

融入之議題 

融入性別平等、科技、能源、安全、防災、生涯規劃、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藉由生活中職業的探索與體驗,了解各行各業所需具

備的能力。 

2. 能練習各行各業所需要之技能。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
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
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認識工作(一) 

1.  結合社會領域課程,認識班上同學家人之職

業,並進行簡單的職業查訪,了解不同職業的
工作內容與所具備的能力,例如:便利商店店
員、廚師、清潔人員。 

5-8 

我是小店員(一) 

1.  結合社區資源,帶領學生實地觀察便利商店有

販賣哪些物品以及其工作內容,並在教室內模
擬演練。 

2.  結合數學課程,帶領學生在教室模擬情境中進

行找錢之活動。 

3.  視情況安排與學校附近便利商店合作進行小

小店長的體驗活動。 

9-12 

我是小廚師(一) 

1.  延續認識工作之單元,並結合自然與生活科技

領域課程,帶領學生烹調常見的食材,例如:
雞蛋、白飯、高麗菜,所使用的用具以平底鍋
或烤箱為主。 

2.  結合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從體驗活動中讓學

生練習分辨食物的清潔。 

13-16  我是小廚師(二) 

1.  延續我是小廚師(一)之單元,進行簡易烤餅

乾的製作,並進行包裝練習以及分送餅乾的活
動。 

2.  視教學進度可增加叫賣活動。 

17-20  我是清潔員(一) 

1.  延續認識工作之單元,並結合綜合活動領域課

程,帶領學生實際體驗清潔員的工作項目,例
如:擦玻璃、垃圾分類。 

2.  結合生活管理課程,將練習過的清潔活動變成

一系列的打掃活動,從自身的座位整潔,到能
進行不同環境的清潔,例如:教室、知動教室、
走廊 

21 

期末統整與回顧 

1. 

藉由課程中的照片以及影片紀錄,回顧本學
期的課程以及所學,分享以及討論未來工作
的期待。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集中式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職業教育 

2 節 

彩虹三班 

蕭佑庭 

教學對象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

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

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

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職 1-E3-1 列舉常見職業名稱。 
特職 1-E3-2 連結工作目的與個人生活的關係。 
特職 3-E3-1 表現移動與負重能力完成指定工作。 
特職 3-E3-2 依據不同分類架構進行排列整理。 
特職 3-E3-3 依據指令完成塑形工作。 
特職 4-E3-1 避免工作場域中的危險狀況。 
特職 5-E3-1 妥善使用公共之用品。  
特職 5-E3-2 在工作結束後將工作用品歸位。 




容 

特職 I-E1-1 工作資訊的認識與描述。 
特職 I-E3-2 工作目的與個人生活的關係。 
特職 II-E3-1 個人移動與負重能力的表現。  
特職 II-E3-2 物品的分類、整理與裁剪裝訂。 
特職 II-E3-4 職業意外災害的認識與處理方式。 
特職 II-E3-5 工作場域危險狀況的認識與避免方式。 

融入之議題 

能源、安全、防災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藉由生活中職業的探索與體驗,了解各行各業所需具備

的能力。 

2. 能練習各行各業所需要之技能。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
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
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background image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認識工作(二) 

1.  結合社會領域課程,認識校園內非教師之常見

職業,並進行簡單的職業查訪,了解不同職業
的工作內容與所具備的能力,例如:警衛伯
伯、工友大哥、水電師傅。 

5-8 

我是小店員(二) 

1.  結合社區資源,帶領學生實地觀察便利商店有

販賣哪些物品以及其工作內容,並在教室內模
擬演練。 

2.  結合數學課程,帶領學生在教室模擬情境中進

行找錢與買賣之活動。 

3.  安排與學校附近便利商店合作進行小小店長

的體驗活動。 

9-12 

我是小廚師(三) 

1.  延續我是小廚師(二)之單元,並結合自然與

生活科技領域課程,帶領學生使用廚房常見之
電器用品與廚具,例如:麵包機、平底鍋。 

2.  結合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從體驗活動中讓學

生練習分辨食物的清潔。 

13-16 

我是小館員 

1.  結合社會領域課程,認識校園內非教師之常見

職業,並進行簡單的職業查訪,了解不同職業
的工作內容與所具備的能力,例如:圖書館阿
姨。 

17-20  我是清潔員(二) 

1.  延續認識工作之單元,並結合綜合活動領域課

程,帶領學生實際體驗清潔員的工作項目,本
單元重點在於洗車。 

2.  結合社區資源,帶領學生參觀加油站之洗車過

程,並在校園內以校車做為練習主軸,讓學生
達到實作之課程。 

21 

期末統整與回顧 

1.  藉由課程中的照片以及影片紀錄,回顧本學

期的課程以及所學,分享以及討論未來工作
的期待。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5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5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  Ⅱ-3 聽懂適合程度的日常生活短文、故 事、短劇。 
1-Ⅱ-4-1 聆聽時能以適當的表情與肢體 語言,與對方互動。 
2-Ⅱ-1 用適當語音、語速和音量說話。 
4-Ⅱ-1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 鄉鎮區常用的文字。 
5-Ⅱ-3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複 述。 
1-Ⅲ-2 根據生活話語情境及其情感,聽 出不同語氣,並做適切的回應。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 感受能力,累積說話材料 
2-Ⅲ-3 能用適當語句表達說話內容。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動作輔助 基本口語表達 
4-Ⅲ-1-3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常用物品的文字。 
5-Ⅲ-3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容 

Ab-Ⅱ-5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文字圖片的認讀與使用。 
Ad-Ⅱ-2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 區與相關之功能性文本篇章的
大意與簡單 結構。 
Cb-Ⅱ-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涵。 
Ab-Ⅲ-1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實物的認讀與使用。 
Ab-Ⅲ-6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文字/圖片的認讀與
使用。 
Ad-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之功能性文本篇章的大意
與簡單結 構。 
Cb-Ⅲ-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科技、家庭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夠安靜聆聽他人的發言  
2.  能對教師的提問做出回應。 
3.  能依課文句型照樣造出短語。 
4.  能認讀課文生字與語詞。 
5.  能書寫課文中的注音。 
6.  能與同儕共讀並用適切的速率朗讀課文。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background image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我的新同學 

1.  課文內容:介紹班上的同學和老師 
2.  課文指讀並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  使用平板或電腦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  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5.  使用圖卡補充生字造詞 
6.  以黏貼詞語的方式進行照樣造句 

七彩的世界 

1.  課文內容:認識不同顏色 
2.  課文指讀並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  使用平板或電腦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  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5.  使用圖卡補充生字造詞 
6.  以黏貼詞語的方式進行照樣造句 

我去上學了 

1.  課文內容:認識學校作息及上課時應遵守秩序 
2.  課文指讀並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  使用平板或電腦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  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5.  使用圖卡補充生字造詞 
6.  以黏貼詞語的方式進行照樣造句 

10 

11 

12 

13 

我會穿衣服 

1.  課文內容:了解不同季節所穿的衣物 
2.  課文指讀並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  使用平板或電腦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  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5.  使用圖卡補充生字造詞 
6.  以黏貼詞語的方式進行照樣造句 

14 

15 

16 

17 

歡樂過新年 

1.  課文內容:介紹新年的習俗活動  
2.  課文指讀並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  使用平板或電腦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  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5.  使用圖卡補充生字造詞 
6.  以黏貼詞語的方式進行照樣造句 

18 

19 

20 

21 

總複習 

1.  複習本學期的課文內容 
2.  習寫這學期的目標生字 
3.  配對本學期學的圖卡與字卡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5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2-  Ⅱ-3 聽懂適合程度的日常生活短文、故 事、短劇。 
1-Ⅱ-4-1 聆聽時能以適當的表情與肢體 語言,與對方互動。 
2-Ⅱ-1 用適當語音、語速和音量說話。 
4-Ⅱ-1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 鄉鎮區常用的文字。 
5-Ⅱ-3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複 述。 
1-Ⅲ-2 根據生活話語情境及其情感,聽 出不同語氣,並做適切的回應。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 感受能力,累積說話材料 
2-Ⅲ-3 能用適當語句表達說話內容。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動作輔助 基本口語表達 
4-Ⅲ-1-3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常用物品的文字。 
5-Ⅲ-3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容 

Ab-Ⅱ-5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文字圖片的認讀與使用。 
Ad-Ⅱ-2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 區與相關之功能性文本篇章的
大意與簡單 結構。 
Cb-Ⅱ-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涵。 
Ab-Ⅲ-1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實物的認讀與使用。 
Ab-Ⅲ-6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文字/圖片的認讀與
使用。 
Ad-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之功能性文本篇章的大意
與簡單結 構。 
Cb-Ⅲ-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科技、家庭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夠安靜聆聽他人的發言  
2.  能對教師的提問做出回應。 
3.  能依課文句型照樣造出短語。 
4.  能認讀課文生字與語詞。 
5.  能書寫課文中的注音。 
6.  能與同儕共讀並用適切的速率朗讀課文。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background image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春天來了 

7.  課文內容:介紹春天的景物 
8.  課文指讀並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9.  使用平板或電腦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10.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11.使用圖卡補充生字造詞 
12.以黏貼詞語的方式進行照樣造句 

出遊準備 

7.  課文內容:了解出遊應準備的物品 
8.  課文指讀並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9.  使用平板或電腦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10.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11.使用圖卡補充生字造詞 
12.以黏貼詞語的方式進行照樣造句 

我愛我的家庭 

7.  課文內容:認識自己的家人及家庭 
8.  課文指讀並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9.  使用平板或電腦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10.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11.使用圖卡補充生字造詞 
12.以黏貼詞語的方式進行照樣造句 

10 

11 

12 

13 

我的身體 

7.  課文內容:了解自己的身體 
8.  課文指讀並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9.  使用平板或電腦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10.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11.使用圖卡補充生字造詞 
12.以黏貼詞語的方式進行照樣造句 

14 

15 

16 

17 

畢業快樂 

7.  課文內容:介紹畢業典禮  
8.  課文指讀並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9.  使用平板或電腦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10.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11.使用圖卡補充生字造詞 
12.以黏貼詞語的方式進行照樣造句 

18 

19 

20 

21 

總複習 

4.  複習本學期的課文內容 
5.  習寫這學期的目標生字 
6.  配對本學期學的圖卡與字卡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Ⅰ-1 理解 1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Ⅰ-7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長短。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 形體。  
s-Ⅰ-1-1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三角形。  
s-Ⅰ-1-2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圓形。  
s-Ⅰ-1-3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四邊形。 
n-Ⅰ-9 認識日常生活常用的時間與 時刻單位。 




容 

N-1-1 1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N-1-4-1 一元、5 元、10 元錢幣的認識與 數算 
N-1-5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N-1-6 日常生活中之例行活動的時間用語。 
S-1-2 基本幾何形體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科技、家庭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依據學生 IEP 或 IGP 學期教育目標撰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數與量 1 

1.  唱數 1-5 的數 
2.  以實物操作點數與數量 
3.  以平板或紙筆練習運筆畫直線/習寫數字 


background image

比長短 1 

1.  藉由操作了解何謂長和短 
2.  比較兩樣物品的長和短 
3.  藉由實際操作了解班上同學身高高矮 
4.  藉由實際操作了解書本的厚薄 

10 

11 

認識時間 1 

1.  能指認時鐘的實物或圖卡 
2.  認識時針、分針 
3.  認識日常時間用語,如:早上、中午、晚上 

12 

13 

14 

15 

16 

認識錢幣 1 

1.  認識 1 元、5 元、10 元錢幣 
2.  分類 1 元 5 元 
3.  分類 1 元和 10 元 
4.  分類 1 元和 5 元和 10 元 
5.  練習點數 1 元錢幣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Ⅰ-1 理解 1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Ⅰ-7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長短。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 形體。  
s-Ⅰ-1-1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三角形。  
s-Ⅰ-1-2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圓形。  
s-Ⅰ-1-3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四邊形。 
n-Ⅰ-9 認識日常生活常用的時間與 時刻單位。 




容 

N-1-1 1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序列。 
N-1-4-1 一元、5 元、10 元錢幣的認識與 數算 
N-1-5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N-1-6 日常生活中之例行活動的時間用語。 
S-1-2 基本幾何形體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科技、家庭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依據學生 IEP 或 IGP 學期教育目標撰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數與量 2 

 
4.  唱數 1-10 的數 
5.  以實物操作點數與數量 
6.  以平板或紙筆練習運筆畫直線/習寫數字 




background image

比長短 2 

1.  藉由操作了解何謂長和短 
2.  比較兩樣物品的長和短 
3.  藉由實際操作了解班上同學身高高矮 
4.  藉由實際操作了解書本的厚薄 



10 
11 

認識時間 2 

幾年幾月幾日 

1.  能指認時鐘的實物或圖卡 
2.  認識時針、分針 
3.  認識日常時間用語,如:早上、中午、晚上 
4.  認識幾年、幾月、幾日 

12 
13 

14 

15 

16 

認識錢幣 2 

1.  認識 1 元、5 元、10 元錢幣 
2.  分類 1 元 5 元 
3.  分類 1 元和 10 元 
4.  分類 1 元和 5 元和 10 元 
5.  練習點數 5 元錢幣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 

3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A 組共 4 人 
B 組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組 

1-  Ⅰ-2-1 透過班級、學校、家庭、文化等 活動,知道每個人的異同。 
3-Ⅰ-1 願意參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學習 活動,表現好奇心。 
7-Ⅰ-4 能與他人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I-4 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6-I-2 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力行 

高組 

1a-Ⅱ-2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 居住鄉鎮區重要的環境、商業及文

化 活動。 

2c-Ⅱ-1 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演,尊重人我差異,避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2a-Ⅱ-1 參與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 居住鄉鎮區的日常與特定活動。 
2c-Ⅱ-2 理解自己在家庭、學校、村里 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角色 




容 

低組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Ⅰ-2 控制生氣情緒的學習。 
D-Ⅰ-3 重要他人指令的聆聽與回應。 
F-Ⅰ-1 個人工作任務的理解。 
E-I-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高組 

Aa-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與
責任 
Ab- Ⅱ-1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的生活方式、自然與人文環 
境的認識。 
Ac- Ⅱ-2 遇到個人在家庭、學校、村 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 
(可包括隱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 權等)受損時,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 
道。 

融入議題 

(融入安全、防災、家庭教育、多元文化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認識生活中各種節日的習俗或節慶活動。 
2.  認識並關懷自己的生活場所、家庭與家鄉。 
3.  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的環境、位置與範圍。 
4.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社會規範與倫理道德。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我會守規矩 

1.  認識教室中的班級規定 
2.  學習等待及排隊 
3.  學習自行收拾玩具整理書包抽屜等日常用具 
4.  認識社會中常見規定 

我愛我的家庭 

1.  記憶家長的電話號碼 
2.  認識家中有哪些成員 
3.  知道自己在家中的角色 
4.  培養主動幫忙做家事的態度 

10 

11 

我住在哪裡 

1.  記憶自己的家庭地址 
2.  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名稱 
3.  認識自己的學校在哪裡 
4.  認識自己生活週遭的環境 

12 

13 

14 

15 

16 

節慶活動 1 

1.  認識國慶日的節慶活動 
2.  認識萬聖節的節慶活動 
3.  認識聖誕節的節慶活動 
4.  認識新年的習俗與節慶活動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 

(含生活一節)

 

低年級 1 節  中高年級 3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A 組共 4 人 
B 組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組 

2-  Ⅰ-2-1 透過班級、學校、家庭、文化等 活動,知道每個人的異同。 
3-Ⅰ-1 願意參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學習 活動,表現好奇心。 
7-Ⅰ-4 能與他人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I-4 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6-I-2 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力行 

高組 

1a-Ⅱ-2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 居住鄉鎮區重要的環境、商業及文

化 活動。 

2c-Ⅱ-1 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演,尊重人我差異,避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2a-Ⅱ-1 參與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 居住鄉鎮區的日常與特定活動。 
2c-Ⅱ-2 理解自己在家庭、學校、村里 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角色 




容 

低組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Ⅰ-2 控制生氣情緒的學習。 
D-Ⅰ-3 重要他人指令的聆聽與回應。 
F-Ⅰ-1 個人工作任務的理解。 
E-I-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高組 

Aa-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與
責任 
Ab- Ⅱ-1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的生活方式、自然與人文環 
境的認識。 
Ac- Ⅱ-2 遇到個人在家庭、學校、村 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 
(可包括隱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 權等)受損時,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 
道。 

融入議題 

(融入安全、防災、家庭教育、多元文化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認識生活中各種節日的習俗或節慶活動。 
2.  認識並關懷自己的生活場所、家庭與家鄉。 
3.  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的環境、位置與範圍。 
4.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社會規範與倫理道德。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background image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消費與生活 

1.  能認識社區的消費性場所 
2.  能依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消費場所 
3.  能了解錢幣和紙鈔及不同的支付工具 
4.  能簡單分辨購買需要的物品和想要的物品

的差別 

注意安全 

1.  居家安全(用電安全/浴室安全) 
2.  認識學校潛在的危險情境 
3.  能認識家中的危險情境 
4.  能知道用電器用品的注意事項 
5.  能簡單認識過馬路的安全 

10 

11 

我的家鄉 

1.  能認識台灣地圖 
2.  認識台灣的特色 
3.  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名稱 
4.  找到基隆市在地圖上的位置 
5.  認識自己的學校在哪裡 
6.  認識自己生活週遭的環境 

12 

13 

14 

15 

16 

節慶活動 2 

1.  認識元宵節的由來及節慶活動 
2.  認識清明節的由來及節慶活動 
3.  認識端午節的由來及節慶活動 
4.  參與畢業典禮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綜合 

(生活)

 

2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a-II-1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a-Ⅱ-1 在家庭與學校運用適當的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人際互動與溝通
技巧。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 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3b-Ⅱ-1 參與學校的服務活動。 
1a-Ⅱ-1 展現自己能力與興趣,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c-Ⅱ-1 能利用家庭與學校資源解決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3c-Ⅲ-1 參與不同族群的文化活動,理解並欣賞其多元性。 
1a-Ⅲ-1 了解自己與接納他人。 
1b-Ⅲ-1 依循學習計畫,以培養自律與負責的態度。 
3b-Ⅲ-1 參與社區的服務活動,展現利他的情懷。 
3d-Ⅲ-1 了解社區生活中的環境問題,並執行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容 

Aa-II-1 自己能做的事。 
B-Ⅰ-3 日常生活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Ⅰ-5 應用適當的知識與方法解決日常 生活中的問題。 
D-Ⅰ-4 與相關他人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Aa-Ⅱ-1 自己在家裡能做的事。 
Aa-Ⅱ-2 自己喜歡的人、事、物。 
Aa-Ⅱ-3 自我的想法與感受。 
Bb-Ⅱ-2 學校團體活動的參與,如:清潔、藝文、體育、節慶等。 
Ba-Ⅱ-3 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融入議題 

環境、安全、防災、家庭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養成自律、尊重他人與負責的態度。 
2.  能了解不同類型的資源並養成珍惜資源的態度。 
3.  能辨識不同的情緒並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4.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校園生活 

1.  能遵守上課規範 
2.  學習等待及排隊 
3.  學習自行收拾玩具整理書包抽屜等日常用具 
4.  認識社會中常見規定 

珍惜食物 

1.  能分辨米與飯的差別 
2.  能說出米製品知道 
3.  能在午餐時珍惜食物不挑食 

10 

11 

喜怒哀樂 

1.  能辨識不同的情緒圖卡 
2.  了解自己的心情 
3.  能知道生氣難過時的處理方法 

12 

13 

14 

15 

16 

我會保護自己 1 

1.  能了解校園環境中潛藏的危險 
2.  能保護自己避免校園中的危險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綜合 

(生活)

 

2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a-II-1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a-Ⅱ-1 在家庭與學校運用適當的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人際互動與溝通
技巧。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 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3b-Ⅱ-1 參與學校的服務活動。 
1a-Ⅱ-1 展現自己能力與興趣,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c-Ⅱ-1 能利用家庭與學校資源解決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3c-Ⅲ-1 參與不同族群的文化活動,理解並欣賞其多元性。 
1a-Ⅲ-1 了解自己與接納他人。 
1b-Ⅲ-1 依循學習計畫,以培養自律與負責的態度。 
3b-Ⅲ-1 參與社區的服務活動,展現利他的情懷。 
3d-Ⅲ-1 了解社區生活中的環境問題,並執行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容 

Aa-II-1 自己能做的事。 
B-Ⅰ-3 日常生活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Ⅰ-5 應用適當的知識與方法解決日常 生活中的問題。 
D-Ⅰ-4 與相關他人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Aa-Ⅱ-1 自己在家裡能做的事。 
Aa-Ⅱ-2 自己喜歡的人、事、物。 
Aa-Ⅱ-3 自我的想法與感受。 
Bb-Ⅱ-2 學校團體活動的參與,如:清潔、藝文、體育、節慶等。 
Ba-Ⅱ-3 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融入議題 

環境、家庭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養成自律、尊重他人與負責的態度。 
2.  能了解不同類型的資源並養成珍惜資源的態度。 
3.  能辨識不同的情緒並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4.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幫助他人 

1.  能主動完成課堂作業或任務 
2.  能在教師指示下幫忙擦白板 
3.  學習與他人相處 

珍惜水資源 

1.  生活中需要使用水資源的時刻 
2.  能養成隨手關水的習慣 
3.  能在開水龍頭時控制適當的水量 

10 

11 

打電話 

1.  知道電話中的基本禮儀-接聽後說:「喂~你

好!」 

2.  知道電話中的基本禮儀-掛斷前說:

「再見/掰

掰!」 

3.  知道電話中的基本禮儀-能在電話中介紹自

己的名字 

4.  能辨認電話中的不同情境並回應 

12 

13 

14 

15 

16 

我會保護自己 1 

1.  認識危險環境 
2.  能在走樓梯時不推擠他人 
3.  不在停車場玩耍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與人 
文(音樂)

  

(生活)

 

A 組 1 節  B 組 2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1-Ⅱ-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基本技巧 
1-Ⅱ-7 能創作簡短的表演。 
2-Ⅱ-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容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音 E-Ⅱ-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表 E-Ⅱ-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音 A-Ⅱ-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融入議題 

環境、家庭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跟隨伴奏習唱歌曲。 
2.  能搭配歌曲演奏簡易的樂器。 
3.  能依據歌曲的音樂元素(節奏、力度、音階)擺動身體及拍手。 
4.  養成欣賞音樂的態度及習慣。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大家都是好朋友 

1.  學習演唱歌曲 

background image

2.  了解歌詞內容 
3.  搭配歌曲演奏樂器 
4.  能以肢體律動展現歌曲節奏 

森林裡的小鳥 

1.  學習演唱歌曲 
2.  了解歌詞內容 
3.  搭配歌曲演奏樂器 
4.  能以肢體律動展現歌曲節奏 

10 

11 

如果你高興就拍拍手 

1.  學習演唱歌曲 
2.  了解歌詞內容 
3.  搭配歌曲演奏樂器 
4.  能以肢體律動展現歌曲節奏 

12 

13 

14 

15 

16 

聖誕及新年歌曲 

1.  學習演唱歌曲 
2.  了解歌詞內容 
3.  搭配歌曲演奏樂器 
4.  能以肢體律動展現歌曲節奏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與人 
文(音樂)

  

(生活)

 

A 組 1 節  B 組 2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1-Ⅱ-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基本技巧 
1-Ⅱ-7 能創作簡短的表演。 
2-Ⅱ-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容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音 E-Ⅱ-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表 E-Ⅱ-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音 A-Ⅱ-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融入議題 

環境、家庭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跟隨伴奏習唱歌曲。 
2.  能搭配歌曲演奏簡易的樂器。 
3.  能依據歌曲的音樂元素(節奏、力度、音階)擺動身體及拍手。 
4.  養成欣賞音樂的態度及習慣。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我們都很特別 

1.  學習演唱歌曲 

background image

2.  了解歌詞內容 
3.  搭配歌曲演奏樂器 
4.  能以肢體律動展現歌曲節奏 

春神來了 

1.  學習演唱歌曲 
2.  了解歌詞內容 
3.  搭配歌曲演奏樂器 
4.  能以肢體律動展現歌曲節奏 

10 

11 

我愛我家 

1.  學習演唱歌曲 
2.  了解歌詞內容 
3.  搭配歌曲演奏樂器 
4.  能以肢體律動展現歌曲節奏 

12 

13 

14 

15 

16 

畢業歌曲 

1.  學習演唱歌曲 
2.  了解歌詞內容 
3.  搭配歌曲演奏樂器 
4.  能以肢體律動展現歌曲節奏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與人 
文(美勞)

  

(生活)

 

1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1-Ⅱ-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1-Ⅱ-3 能試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 
1-Ⅱ-6 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2-Ⅱ-7 能描述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容 

C-I-2 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F-I-1 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視 E-Ⅱ-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 E-Ⅱ-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視 E-Ⅱ-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作、聯想創作。 
視 A-Ⅱ-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融入議題 

環境、家庭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獨自或部分協助下使用常用美勞工具,如:剪刀、膠水和水彩。 

2. 能獨自或部分協助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如黏土和紙膠帶。 

3. 能在部分提示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與心情。 

4. 能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燈籠創作+國慶日 

1.  搭配課程完成畫作 

background image

2.  使用不同媒材完成畫作 
3.  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作品 
4.  指認自己的作品 

萬聖南瓜 

1.  搭配課程完成畫作 
2.  使用不同媒材完成畫作 
3.  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作品 
4.  指認自己的作品 

10 

11 

樹葉自然拚一拚 

1.  搭配課程完成畫作 
2.  使用不同媒材完成畫作 
3.  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作品 
4.  指認自己的作品 

12 

13 

14 

15 

16 

聖誕及新年繪畫 

1.  搭配課程完成畫作 
2.  使用不同媒材完成畫作 
3.  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作品 
4.  指認自己的作品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與人 
文(美勞)

  

(生活)

 

1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1-Ⅱ-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1-Ⅱ-3 能試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 
1-Ⅱ-6 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2-Ⅱ-7 能描述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容 

C-I-2 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F-I-1 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視 E-Ⅱ-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 E-Ⅱ-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視 E-Ⅱ-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作、聯想創作。 
視 A-Ⅱ-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融入議題 

環境、家庭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獨自或部分協助下使用常用美勞工具,如:剪刀、膠水和水彩。 

2. 能獨自或部分協助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如黏土和紙膠帶。 

3. 能在部分提示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與心情。 

4. 能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撕紙藝術 

1.  搭配課程完成畫作 

background image

2.  使用不同媒材完成畫作 
3.  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作品 
4.  指認自己的作品 

我的家庭與家鄉 

1.  搭配課程完成畫作 
2.  使用不同媒材完成畫作 
3.  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作品 
4.  指認自己的作品 

10 

11 

環保素材用用看 

1.  搭配課程完成畫作 
2.  使用不同媒材完成畫作 
3.  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作品 
4.  指認自己的作品 

12 

13 

14 

15 

16 

端午節慶+畢業海報 

1.  搭配課程完成畫作 
2.  使用不同媒材完成畫作 
3.  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作品 
4.  指認自己的作品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動作

訓練 

2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功 1-1 具備肢體與軀幹的關節活動度。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5 具備攜帶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3-1 運用功能性動作技能參與經常性的學校作息。 




容 

特功 I-1  左/右上肢的關節活動。  
特功 I-2  左/右下肢的關節活動。  
特功 II-1 維持頭頸直立的姿勢。 
特功 II-2 維持前臂支撐的俯臥姿勢。 
特功 II-10 維持單腳站姿勢。 
特功 V-3 肚子離地、以手掌和膝蓋爬行。 
特功 V-9 障礙物的跨越。 
特功 V-17 繞過障礙物、在狹窄的走廊或擁擠的 校園裡移動。 
特功 V-10 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特功 V-12 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躍。 
特功 VII-5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特功 VI-2 將物品從一處攜帶到另一處。 
特功 VIII-8 以手指按壓開關。 
特功 IX-5 握筆塗鴉。 
特功 IX-11  剪直線或曲線。 
特功 IX-12  圓形、十字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仿畫。 
特功 IX-13  直線或曲線的描畫。 
特功 IX-14  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 IX-17  文具及學習材料的使用。 
特功 IX-16 按照方格大小書寫適當的數字或國 字。 
特功 IX-20 操作一般滑鼠。  
特功 IX-21 有目的的依序按壓鍵盤。 

融入議題 

環境、安全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維持及改變身體姿勢。 

2. 

能使用肢體進行移動移位。 

3. 

能運用手、手臂、手部精細操作完成學習任務。 

4. 

能習得動作計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認識校園 

1.  能在協助下從教室走到校門口 
2.  能在協助下從教室到校車地點 
2.能注意路上有障礙物並避開 
3.能扶著扶手上下樓梯 
 

平衡大挑戰 

1.  能維持單腳站立 10 秒。 
2.  能雙手拿大龍球走平衡木(約 3 公尺) 
3.  平衡活動闖關 

10 

11 

模仿小高手 

1.  能雙手撐地維持 20 秒 
2.  能用大熊爬的姿勢爬約 5 公尺 
3.  能走平衡木維持平衡約 10 秒 
4.  在兩個呼拉圈內來回跳 10 下 

12 

13 

14 

15 

16 

手指身體動一動 

1.  使用夾子夾種子 
2.  能跟著教師示範做出暖身操 
3.  能按照圖片將同樣顏色形狀的串珠依序串

起。 

17 

18 

background image

19 

4.  能在球池中尋找指定物品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一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動作

訓練 

2 節 

彩虹一班 

洪念筑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功 1-1 具備肢體與軀幹的關節活動度。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5 具備攜帶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3-1 運用功能性動作技能參與經常性的學校作息。 




容 

特功 I-1  左/右上肢的關節活動。  
特功 I-2  左/右下肢的關節活動。  
特功 II-1 維持頭頸直立的姿勢。 
特功 II-2 維持前臂支撐的俯臥姿勢。 
特功 II-10 維持單腳站姿勢。 
特功 V-3 肚子離地、以手掌和膝蓋爬行。 
特功 V-9 障礙物的跨越。 
特功 V-17 繞過障礙物、在狹窄的走廊或擁擠的 校園裡移動。 
特功 V-10 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特功 V-12 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躍。 
特功 VII-5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特功 VI-2 將物品從一處攜帶到另一處。 
特功 VIII-8 以手指按壓開關。 
特功 IX-5 握筆塗鴉。 
特功 IX-11  剪直線或曲線。 
特功 IX-12  圓形、十字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仿畫。 
特功 IX-13  直線或曲線的描畫。 
特功 IX-14  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 IX-17  文具及學習材料的使用。 
特功 IX-16 按照方格大小書寫適當的數字或國 字。 
特功 IX-20 操作一般滑鼠。  
特功 IX-21 有目的的依序按壓鍵盤。 

融入議題 

環境、安全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維持及改變身體姿勢。 

2. 

能使用肢體進行移動移位。 

3. 

能運用手、手臂、手部精細操作完成學習任務。 

4. 

能習得動作計畫。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 
              □重整□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球類小高手 

1.  能單手過肩丟球給同學。 
2.  能接住皮球(3 公尺)。 
3.  能滾大球(3 公尺)  

通過障礙物 

1.  能躲避障礙物奔跑 (約 3 公尺) 
2.  能在奔跑時躲避移動中的同儕 
3.  能躲避障礙物爬行 (約 3 公尺) 

10 

11 

身體動作 

1.  配合學校活動學習舞蹈 
2.  能雙手撐地維持 20 秒 
3.  能用大熊爬的姿勢爬約 5 公尺 
4.  能走平衡木維持平衡約 10 秒 
5.  在兩個呼拉圈內來回跳 10 下 

12 

13 

14 

15 

16 

手指動一動 

1.  能從治療黏土中找出彈珠及花片。 
2.  能將彈珠及花片壓入治療黏土中。 
3.  學習使用筷子 

17 

18 

background image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5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

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

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

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Ⅱ-3 聽懂適合程度的日常生活短文、故事、短劇。 

1-Ⅱ-4-1 聆聽時能以適當的表情與肢體 語言,與對方互動。 

2-Ⅱ-1 用適當語音、語速和音量說話。 

4-Ⅱ-1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 鄉鎮區常用的文字。 

5-Ⅱ-3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

性文本內容。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複述。 

1-Ⅲ-2 根據生活話語情境及其情感,聽出不同語氣,並做適切

的回應。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感受能力累積說話材

料 

2-Ⅲ-3 能用適當語句表達說話內容。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動作輔助基本口語表達 

4-Ⅲ-1-3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物品

的文字。 

5-Ⅲ-3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

性文本內容。 

6-Ⅲ-6 使用科技輔具輸入日常生活常用的句子與段落。 




容 

Ab-Ⅱ-5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文字圖片

的認讀與使用。 

Ad-Ⅱ-2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與相關之功能性

文本篇章的大意與簡單 結構。 

Cb-Ⅱ-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

涵。 

Ab-Ⅲ-1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實物的

認讀與使用。 

Ab-Ⅲ-6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文字/

圖片的認讀與使用。 

Ad-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之功能性文

本篇章的大意與簡單結構。 

Bb-Ⅲ-1 自我情感的基本表達 

Cb-Ⅲ-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

涵。 

融入之議題 

(融入性別平等、環境、品德、生命、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實際物品或用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認識新同學 

1.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2.使用平板練習課文生字筆順 
3.書寫或仿寫(描寫)國字(注音)、生詞(注音)   
4.語詞字卡與圖卡的配對 
5.課文句子填寫 
6.使用電腦(平板)打字、上網查資料 
7.認識班上新同學 

 
 

美麗的彩虹 

 

1.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2.使用平板練習課文生字筆順 
3.書寫或仿寫(描寫)國字(注音)、生詞(注音)   
4.語詞字卡與圖卡的配對 
5.課文句子填寫 
6.使用電腦(平板)打字、上網查資料 



10 

11 

 
 

歲末寒冬 

1.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2.使用平板練習課文生字筆順 
3.書寫或仿寫(描寫)國字(注音)、生詞(注音)   
4.語詞字卡與圖卡的配對 
5.課文句子填寫 
6.使用電腦(平板)打字、上網查資料) 

12 

13 

14 
15 
16 

 
 
   

快樂過新年 

1.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2.使用平板練習課文生字筆順 
3.書寫或仿寫(描寫)國字(注音)、生詞(注音)   
4.語詞字卡與圖卡的配對 
5.課文句子填寫 
6.使用電腦(平板)打字、上網查資料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5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Ⅱ-3 聽懂適合程度的日常生活短文、故事、短劇。 
1-Ⅱ-4-1 聆聽時能以適當的表情與肢體語言,與對方互動。 
2-Ⅱ-1 用適當語音、語速和音量說話。 
4-Ⅱ-1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的文字。 
5-Ⅱ-3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
性文本內容。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複述。 
1-Ⅲ-2 根據生活話語情境及其情感,聽出不同語氣,並做適
切的回應。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感受能力,累積說話
材料 
2-Ⅲ-3 能用適當語句表達說話內容。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動作輔助基本口語表達 
4-Ⅲ-1-3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物品
的文字。 
5-Ⅲ-3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
性文本內容。 




容 

Ab-Ⅱ-5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文字圖片
的認讀與使用。 
Ad-Ⅱ-2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 區與相關之功能
性文本篇章的大意與簡單 結構。 
Cb-Ⅱ-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
涵。 
Ab-Ⅲ-1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實物
的認讀與使用。 
Ab-Ⅲ-6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文字/
圖片的認讀與使用。 
Ac-Ⅲ-1 逗號、句號、頓號、驚嘆號、問號的認識。 

Ad-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之功能性
文本篇章的大意與簡單結 構。 
Bb-Ⅲ-1 自我情感的基本表達。 
Cb-Ⅲ-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
涵。 

融入之議題 

性別平等、環境、生命、家庭教育、海洋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background image

          ▓其他:實際物品或用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快樂小農夫 

1.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2.使用平板練習課文生字筆順 
3.書寫或仿寫(描寫)國字(注音)、生詞(注音)   
4.語詞字卡與圖卡的配對 
5.課文句子填寫 
6.使用電腦(平板)打字、上網查資料 



 
 

生命之美 

(美麗的蝴蝶) 

1.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2.使用平板練習課文生字筆順 
3.書寫或仿寫(描寫)國字(注音)、生詞(注音)   
4.語詞字卡與圖卡的配對 
5.課文句子填寫 
6.使用電腦(平板)打字、上網查資料 



10 

11 

 
 

小水滴的旅行 

1.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2.使用平板練習課文生字筆順 
3.書寫或仿寫(描寫)國字(注音)、生詞(注音)   
4.語詞字卡與圖卡的配對 
5.課文句子填寫 
6.使用電腦(平板)打字、上網查資料 

12 
13 
14 

15 

16 

 
 

往夢想前進 

(迎風) 

1.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2.使用平板練習課文生字筆順 
3.書寫或仿寫(描寫)國字(注音)、生詞(注音)   
4.語詞字卡與圖卡的配對 
5.課文句子填寫 
6.使用電腦(平板)打字、上網查資料 

17 
18 
19 

20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

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

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

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組 

n-Ⅱ-1-2 理解 1 到 100 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Ⅱ-1-3 能做總和 100 以內的加法。 
n-Ⅱ-1-4 能做被減數 100 以內的減法。 
n-Ⅰ-3 應用加減法計算或估算解決 20 以內的日常生活問題。 
n-Ⅱ-4 應用加減計算或估算解決 100 元以內的日常生活問題。 
n-Ⅰ-8-1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容量大小。 
n-Ⅰ-8-2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重量的輕重。 

高組 

n-Ⅱ-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
算之基礎。  
n-Ⅱ-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
常解 
題 
n-Ⅱ-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Ⅱ-9-1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
算。 
n-Ⅱ-9-2 具備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之量感與估測能
力。 
n-Ⅱ-9-3 能做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計算和應用解
題 
重量的計算和應用解題。 




容 

低組 

N-4-1-1 唱數(1-100)  
N-4-1-2 數與量(1-100)  
N-4-1-3 位值:

「個位」

「十位」、

「百位」

。  

N-4-1-5 100 元以內錢幣的認識與數算。  
N-4-1-6 日常生活中 100 元以內購物活動, 如:使用 1 元、5
元、10 元、50、100 元錢幣購物(合作社、便利商店、飲料店、
早餐 店、速食店、便當店、麵店)。 

background image

N-4-4-1 日常生活中總和 100 以內的進位加法活動 
N-4-4-2 日常生活中被減數 100 以內的退位減法活動 
N-2-12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之容量、重量與面積比較的操作活動。 

高組 

N-4-1 一億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 值表

徵、 

位值表。位值單位 「千」

。位值單位換算。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

計算的合理性。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 

N-3-5 除以一位數:除法直式計算 

N-3-7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與除、連乘)。連乘、加與除、

減與除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  

N-3-16 重量:

「公斤」

「公克」。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

位換算。 

N-3-15 容量:

「公升」

「毫升」。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

位換算。 

N-5-15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體積

的意義。  

N-5-13 重量:

「公噸」

。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公斤」的換算

與計算。 
N-5-14 體積:

「立方公尺」

。簡單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5-15 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體
積的意義。 

融入之議

題 

(融入性別平等、環境、品德、生命、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 重 整     □ 加 深     □ 加 廣     □ 濃 縮     □ 其 他 :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實際物品或用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數與量 

 

錢幣 

1.1 萬(100)以內的說、讀、寫、算,大小比較 
2.認識位值單位「個位」

「十位」

「百位」

「千位」…。 

3.分辨不同面值的硬幣和紙鈔 
4.拿出足夠的金額購物 



 

 
 

加減乘除 

1.加法直式計算  
2.減法直式計算 
3.乘法直式計算(乘以一位數) 
4.除法直式計算(除以一位數) 
 



10 
11 

 
 
 

重量 

1.認識秤面 

2.認識公斤、公克 

3.作單位換算與比較 

4.實測物品重量 

12 
13 
14 
15 
16 

 
 

 

容量 

 
 

1.認識容量    
2.認識公升、毫升 

3.作單位換算與比較 
4.生活中容量的大單位(1 度水) 

17 
18 
19 
20 
21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組 

n-Ⅰ-4-1 理解乘法的意義。  
n-Ⅰ-4-2 熟練十十乘法。n-Ⅱ-2 理解 2、5、10 的倍數 
r-Ⅰ-2 認識加法和乘法的運算規律 
n-Ⅰ-9-1 認識時間單位:星期、時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形體 

高組 

n-Ⅱ-7-1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 能做加、減直式計
算與應用。 
n-Ⅱ-7-2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 能做整數倍的直式
計算與應用。 
n-Ⅱ-10-1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  
n-Ⅱ-10-2 將時間的加減運算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s-Ⅱ-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 
s-Ⅱ-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Ⅱ-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 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
形與圓。 




容 

低組 

N-2-6 乘法:乘法的意義與應用。在學習乘法過程,逐步發展「倍」

的概念 

N-2-7 十十乘法 

N-3-3-1 兩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3-2 五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3-3-3 十個一數,計數 50 以內的數量 

N-2-13 日常時間用語:以操作活動為 主。簡單日期報讀「幾月

幾日」 ; 「明 天」 、 「今天」 、 「昨天」 ; 「上午」 、 

「中 午」、「下午」、「晚上」。 
N-2-14 日常生活中例行活動之時間用語, 如:

「星期一」

「星

期二」

「星期日」 各做什麼活動 

N-3-17 日常生活中重要節慶或活動的日期,如:中秋節是幾月
幾日、生日是幾月幾日、校慶是幾月幾日是幾月幾日等。 

background image

S-2-2 簡單幾何形體:以操作活動為主。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形

體。辨認與描述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的幾何特徵並做分類。 

S-2-4 平面圖形的邊長:以操作活動 與直尺實測為主。認識特

殊幾何圖形 的邊長關係。含周長的計算活動 

高組 

N-3-17 時間:

「日」

「時」

「分」

「秒」

。實測、量感、估測與

計算。時間單位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型。 

N-4-7 二位小數:位值單位「百分位」

。位值單位換算。比較、

計算與解題。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加、減與整數倍 

S-4-3-1 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邊長與周長或面積的關係 

S-4-3-2 理解長方形、正方形周長或面積的公式與應用 

S-4-4  體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在活動中認識體積的意義與比較

認識 1 立方公分之正方體,能理解並計數正方體堆疊的體積 

S-4-7 三角形:以邊與角的特徵認識特殊三角形,如正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 形、鈍角三角形 

S-4-8 四邊形:以邊與角的特徵(含 平行)認識特殊四邊形並

能作圖。如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 梯形 

融入之議

題 

性別平等、環保、生命、家庭教育、交通安全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 重 整     □ 加 深     □ 加 廣     □ 濃 縮     □ 其 他 :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實際物品或用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乘法(一) 

1.被乘數為 1 表內乘法  
2.被乘數為 2 表內乘法 
3.被乘數為 5 表內乘法 

1.四位小數的記法、讀
法與位值的關係  
2.比較多位小數的大小 


background image

小數的計算(1) 

4.被乘數為 4 表內乘法 
5.被乘數為 8 表內乘法 

3.直式計算三、四位小
數的加、減法問題 

 

 
 

時間 

1.  一年有 12 個月,各

月份的日數 

2.  平年、閏年的區分 
3.  一星期有 7 天 
4.  查看日曆、月曆、年

曆 

1.時間的單位換算    
2.時間的加法  
3.時間的減法 
4.時間的乘法 
5.時間的除法 
 



10 

11 

 
 

乘法(二) 

小數的計算(2) 

1.被乘數為 3 表內乘法  
2.被乘數為 6 表內乘法 

3.被乘數為 7 表內乘法 

4.被乘數為 9 表內乘法 

5.被乘數為 0 表內乘法 

4.整數×小數     
5.小數×小數 
6.整數÷整數      
7.小數÷整數 

12 

13 

14 

15 
16 

 
 

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 

 

1.平面圖形的邊、角和
頂點 
2.正三角形、正方形和

長方形 
3.正方體和長方體 

1.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
積求法 
2.立方公尺與立方公分
的換算 
3.正方體的表面積求法 
4.長方體的表面積求法 

17 

18 

19 

20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自然(生

活) 

低組:1 節 

高組: 3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低組: 共 4 人 
高組: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習 
表現 

低組:   
1-Ⅰ-4-1 透過對動植物成長的觀察,學習珍惜生命  
2-Ⅰ-1 以感官知覺探索生活,辨識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Ⅰ-4 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並學習解決的方法。 
3-Ⅰ-1 願意參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心 
3-Ⅰ-3 樂於嘗試新的事物,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6-Ⅰ-5 能珍惜資源、愛護環境與尊重生命 
高組:  
ti-Ⅱ-1 透過觀察了解日常生活中自然環境現象的規律性。 
tr-Ⅱ-1 透過觀察了解日常生活中自然科學現象之特性。 
tc-Ⅱ-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科學現
象。 
tm-Ⅱ-1 能經由日常生活中觀察自然界現象之間的關係理解簡單
的概念,進而與其生活經驗連結。 
po-Ⅱ-1 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察
覺自然科學現象的改變。 
pe-Ⅱ-2 能正確安全操作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與資源。 
ai-Ⅱ-1 透過動手實作,以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ai-Ⅱ-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成品。 
ah-Ⅱ-1 透過各種感官體驗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an-Ⅱ-2 透過日常生活相關的科學體驗活動,探索自然與物質世界
的形式與規律。 
ti-Ⅲ-1 透過觀察理解日常生活中自然環境現象的規律性會因為
某些改變而產生差異。 
tm-Ⅲ-1 能經由提問、觀察及實驗等歷程,探索日常生活中自然界
現象之間的關係。 
po-Ⅲ-1 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科技運用及網路媒
體等,進而察覺自然科學現象的改變。 
pe-Ⅲ-2 能正確安全操作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
設 備與資源,並能觀察其變化。 
ai-Ⅲ-1 透過探索瞭解現象發生的過程。 
ai-Ⅲ-3 透過動手實作,能與他人分享成品的樂趣。 
ah-Ⅲ-2 透過基本科學知識解決簡單日常生活問題。 
an-Ⅲ-1 透過科學探究活動,了解科學知識的基礎是日常生活經驗
的累積。

 

學習
內容 

低組: A-Ⅰ-1 動植物成長現象的認識。 
A-Ⅰ-2 日常生活中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Ⅰ-1 日常生活常見事物特性與現象的觀察。 
C-Ⅰ-3 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C-Ⅰ-5 應用適當的知識與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高組:   
INa-Ⅱ-6 太陽提供生物生長需要的能量 

background image

INa-Ⅱ-7 動植物需要能量(養分)

、陽光、 空氣、水和土壤,維

持生命、生長與活動 
INb-Ⅱ-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
子所組成。 
INc-Ⅱ-8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動植物的生存環境。 
INc-Ⅱ-10 天空中天體有東升西落的現象 
INd-Ⅱ-3 動植物的出生、成長、死亡和繁衍。。 
INe-Ⅱ-6 光線以直線前進,反射時有一定的方向。 
INe-Ⅲ-7 陽光是由不同色光組成。 
INg-Ⅱ-1 自然環境中常見的資源並珍惜使用 
INa-Ⅲ-2 生活常見物質各有其不同性質 
INa-Ⅲ-9 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獲得的。 
INb-Ⅲ-7 植物各部位的構造和所具有的功能有關,有些植物產生
特化的構造以適應環境。 
INb-Ⅲ-8 能依形態特徵進行常見動植物的分類 
INc-Ⅲ-9 常見動植物所需要的養份。 
INd-Ⅲ-6 動植物種類具有多樣性,其生存的環境亦具有多樣性。 

融入之議

題 

(融入性別平等、環境、品德、生命、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或 IG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實際物品或用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月亮,生日快

樂! 

1.會使用指北針尋找方位, 
2.大家來賞月,月亮位置的移動。 
3.了解月相的變化的規律  
4.了解月升月落的方位及高度角的變化 
5.利用氣象局查找月相變化的規律性 

 
 

奇妙的光 

1.探索影子的特性、光與影的關係與遊戲  
2.物品與光源距離遠近影子會有不同變化 

3.光的特性(直進、反射) 

background image

4.光的折射 

5.彩虹色光形成的原理 

10 
11 

 
 

水生家族 

 

1.透過實驗了解水的特性 

2.能了解水生植物的特徵 
3.能了解水生動物的特徵 

4.珍惜水資源 

12 

13 

14 
15 
16 

 
 

多采多姿的植

物 

1.植物是什麼 

2.植物如何獲取陽光和水 

3.花、果實和種子的功能 

17 

18 

19 
20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自然 

(生活)

 

低組:1 節 

高組: 3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低組: 共 4 人 

高組: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組:   
1-Ⅰ-4-1 透過對動植物成長的觀察,學習珍惜生命  
2-Ⅰ-1 以感官知覺探索生活,辨識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Ⅰ-4 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並學習解決的方法。 
3-Ⅰ-1 願意參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心 
3-Ⅰ-3 樂於嘗試新的事物,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6-Ⅰ-5 能珍惜資源、愛護環境與尊重生命 
高組:  
ti-Ⅱ-1 透過觀察了解日常生活中自然環境現象的規律性。 
tr-Ⅱ-1 透過觀察了解日常生活中自然科學現象之特性。 
tc-Ⅱ-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科學現
象。 
tm-Ⅱ-1 能經由日常生活中觀察自然界現象之間的關係,理解簡單
的 概念,進而與其生活經驗連結。 
po-Ⅱ-1 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察
覺自然科學現象的改變。 
pe-Ⅱ-2 能正確安全操作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
設 備與資源。 
ai-Ⅱ-1 透過動手實作,以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ai-Ⅱ-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成品。 
ah-Ⅱ-1 透過各種感官體驗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an-Ⅱ-2 透過日常生活相關的科學體驗活動探索自然與物質世界的
形式與規律 
ti-Ⅲ-1 透過觀察理解日常生活中自然環境現象的規律性會因為某
些改變而產生差異。 
tm-Ⅲ-1 能經由提問、觀察及實驗等歷程,探索日常生活中自然界
現象之間的關係。 
po-Ⅲ-1 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科技運用及網路媒
體 等,進而察覺自然科學現象的改變。 
pe-Ⅲ-2 能正確安全操作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與資源,並能觀察其變化。 
ai-Ⅲ-1 透過探索瞭解現象發生的過程。 
ai-Ⅲ-3 透過動手實作,能與他人分享成品的樂趣。 
ah-Ⅲ-1 理解日常生活觀察到的現象。 
ah-Ⅲ-2 透過基本科學知識解決簡單日常生活問題。 
an-Ⅲ-1 透過科學探究活動,了解科學知識的基礎是日常生活經驗
的累積。 



低組: A-Ⅰ-1 動植物成長現象的認識。 
A-Ⅰ-2 日常生活中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Ⅰ-1 日常生活常見事物特性與現象的觀察。 
C-Ⅰ-3 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C-Ⅰ-5 應用適當的知識與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background image

容 

高組:INa-Ⅱ-7 動植物需要能量(養分)

、陽光、 空氣、水和土壤,

維持生命、生長與活動。 
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 
INb-Ⅱ-3 虹吸現象可用來將容器 中的水吸出;連通管可測水平。
INc-Ⅱ-6 水有三態變化及毛細現象 
INc-Ⅱ-8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動植物的生存環境。  
INb-Ⅲ-6 動物的形態特徵與行為相關,動物身體的構造不同,有
不同的運動方式  
INd-Ⅱ-2 利用測量工具理解日常生活中 物質或自然現象的改
變。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等行為。 
INe-Ⅲ-12 生物的分布和習性,會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環境改變也
會影響生存於其中的生物種類。 
INa-Ⅱ-4 水的形態會因溫度的不同而改變。 
INa-Ⅱ-8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能源 

融入之議

題 

性別平等、環保、生命、家庭教育、交通安全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實際物品或用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我是小農夫 

1.辨識各種常見蔬菜 
2.透過實地種植一種蔬菜,察覺蔬菜的成長變化歷
程 
3.學習照顧、觀察植物種植與成長的過程。 
4.種植蔬菜過程中,學會安排日照、提供水分、抓
菜蟲、 
  拔雜草等問題 

 
 

昆蟲家族 

 

1.拜訪昆蟲 go!go!go! 
2.昆蟲的身體特徵及運動方式 
3.昆蟲如何求生存  
4.動物如何延續生命 

background image

 

10 
11 

 
 

千變萬化的水 

1.毛細現象實驗 
2.水的三態變化 

3.連通管原理實驗及應用 

 

  

12 
13 

14 

15 

16 

 
 

交通工具與能

源 

1.能說出常見的交通工具 

2.能認識生活中的能源 

3.能養成節約能源的習慣 
 

17 
18 
19 
20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英文 

A 組:1 節 

B 組:2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A 組: 共 4 人 
B 組: 共 1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

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

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

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A 組 
1-Ⅱ-1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1-Ⅱ-7 能聽懂功能性文本中的字詞 
1-Ⅱ-10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句子。 
2-Ⅱ-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2-Ⅱ-3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字詞。 
2-Ⅱ-6 能說出日常生活的簡易句子 
3-Ⅱ-1 能指認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的字母。 
4-Ⅱ-1 能描寫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的字母。 
5-Ⅱ-1 能認讀與描寫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6-Ⅱ-2 能參與課堂中的學習活動。 
6-Ⅱ-4 能完成教師交待的作業 
8-Ⅱ-1 能了解國內外基本的招呼方式 

B 組 
1-Ⅱ-1 能聽辨 26 個字母。 
1-Ⅲ-4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的簡易片語。 
1-Ⅲ-6 能聽懂功能性文本中的字詞 
1-Ⅲ-8 能聽懂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1-Ⅲ-11 能聽懂簡易歌謠 
2-Ⅲ-2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簡易的字詞 
2-Ⅲ-7 能作簡易的回答 
2-Ⅲ-9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句子。 
2-Ⅲ-10 能複誦和吟唱簡易的歌謠 
4-Ⅲ-1-1 能仿寫 26 個字母。 
4-Ⅲ-1-2 能抄寫日常生活中所學的簡易字詞 
5-Ⅲ-1 能認讀與仿寫日常生活中所學簡易的字詞 
6-Ⅲ-2 樂於參與課堂中的學習活動 
6-Ⅲ-3 能完成教師交待的功課 
8-Ⅲ-1 能了解國內外基本的招呼方式 

學 
習 
內 
容 

A 組 

Aa-Ⅱ-1 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字母的名稱 
Aa-Ⅱ-2 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字母的辨識及描寫。 
Ac-Ⅱ-3 第二學習階段簡易的字詞 
B-Ⅱ-1 第二學習階段日常生活中簡易字 詞及句子的溝通。 
C-Ⅱ-1 日常生活中簡易的英文招呼方式 

B 組 

Ac-Ⅲ-3 簡易的生活用語 
Ac-Ⅲ-4 國小階段所學生活化的簡易字詞 
Ae-Ⅲ-1 簡易歌謠 

background image

B-Ⅲ-2 國小階段日常生活中簡易字詞及句子的溝通 
C-Ⅲ-1 日常生活中簡易的英文招呼方式 

融入之議

題 

(融入性別平等、環境、品德、生命、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或 IG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電腦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英文 ABC(1) 

1.認識英文字母

A~D  

2.認讀以

A~D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A~D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1~3 
5.學唱字母歌 



 
 

英文 ABC(2) 

1.認識英文字母

E~G  

2.認讀以

E~G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E~G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4~6 
5.學唱字母歌 



10 
11 

 

 

英文 ABC(3) 

1.認識英文字母

H~K  

2.認讀以

H~K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H~K

的自然發音 

4.認讀英文數字 7~9 
5.唱字母歌、Seven Steps 兒歌 

12 

13 
14 
15 
16 

 

 

英文 ABC(4) 

1.認識英文字母

L~O 

2.認讀以

L~O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L~O

的自然發音 

17 

18 

background image

19 

4.認讀英文數字 10~12 
5.唱字母歌、Seven Steps 兒歌 

20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英文 

A 組:1 節 

B 組:2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A 組: 共 4 人 
B 組: 共 1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

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

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

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 
現 

A 組 
1-Ⅱ-1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1-Ⅱ-7 能聽懂功能性文本中的字詞 
1-Ⅱ-10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句子。 
2-Ⅱ-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2-Ⅱ-3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字詞。 
2-Ⅱ-5 能使用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2-Ⅱ-6 能說出日常生活的簡易句子 
3-Ⅱ-1 能指認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的字母。 
3-Ⅱ-2 能認讀功能性文本中所學的簡易字詞 
4-Ⅱ-1 能描寫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的字母。 
5-Ⅱ-1 能認讀與描寫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字詞的字母 
5-Ⅱ-2 在聽讀時,能辨識功能性文本中的簡易字詞。 
6-Ⅱ-2 能參與課堂中的學習活動。 
6-Ⅱ-4 能完成教師交待的作業 
8-Ⅱ-1 能了解國內外基本的招呼方式 

B 組 
1-Ⅱ-1 能聽辨 26 個字母。 
1-Ⅲ-4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的簡易片語。 
1-Ⅲ-6 能聽懂功能性文本中的字詞 
1-Ⅲ-8 能聽懂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1-Ⅲ-10 能聽懂簡易的日常生活對話 
1-Ⅲ-11 能聽懂簡易歌謠 
2-Ⅲ-2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簡易的字詞 
2-Ⅲ-7 能作簡易的回答 
2-Ⅲ-9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句子。 
2-Ⅲ-10 能複誦和吟唱簡易的歌謠 
3-Ⅲ-1 能認讀功能性文本中所學的簡易字詞。 
4-Ⅲ-1-1 能仿寫 26 個字母。 
4-Ⅲ-1-2 能抄寫日常生活中所學的簡易字詞 
5-Ⅲ-1 能認讀與仿寫日常生活中所學簡易的字詞 
5-Ⅲ-2 在聽讀時,能辨識功能性文本中的簡易字詞。 
6-Ⅲ-2 樂於參與課堂中的學習活動 
6-Ⅲ-3 能完成教師交待的功課 
8-Ⅲ-1 能了解國內外基本的招呼方式 

學 
習 
內 

A 組 

Aa-Ⅱ-1 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字母的名稱 
Aa-Ⅱ-2 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語詞字母的辨識及描寫。 
Ac-Ⅱ-3 第二學習階段簡易的字詞 

background image

容 

C-Ⅱ-1 日常生活中簡易的英文招呼方式 

B 組 

Ac-Ⅲ-3 簡易的生活用語 
Ac-Ⅲ-4 國小階段所學生活化的簡易字詞 
Ad-Ⅲ-2 簡易、常用的句型結構。 
Ae-Ⅲ-1 簡易歌謠 
B-Ⅲ-2 國小階段日常生活中簡易字詞及句子的溝通 
C-Ⅲ-1 日常生活中簡易的英文招呼方式 

融入之議題 

(融入性別平等、環境、品德、生命、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或 IG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電腦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Hello 

1.認識英文字

P~S  

2.認讀寫以

P~S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H~K

的自然發音 

4.能用英文打招呼 
5.唱字母歌、兒歌 Hello 



 

Good morning 

& 

Good bye 

1.認識英文字母

T~W  

2.認讀寫以

T~W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T~W

的自然發音 

4.能用英文打招呼 
5.唱字母歌、兒歌 Good morning 



10 
11 

 
 
What is your 

name 

1.認識英文字母

X~Z  

2.認讀寫以

X~Z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X~Z

的自然發音 

12 

13 
14 

background image

15 

4.能仿說(回答)〝What is your name?〞的問句 
5.唱字母歌、What is your name 兒歌 

16 

 
 
What is your 

name 

1.複習英文字母

A~Z 

2.認讀寫以

A~Z

字母為首的語詞 

3.學習英文字母

A~Z

的自然發音 

4.能仿說(回答)〝What is your name?〞的問句 
5.唱字母歌、What is your name 兒歌 

17 

18 

19 
20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健康 

與體育 

3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習 

現 
  
  

1a-Ⅰ-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1a-Ⅱ-1 認識身心健康基本概念與意義。 
1c-Ⅰ-1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      1c-Ⅱ-1 認識身體活動的動作技能。 
1d-Ⅰ-1 認識基本動作技能。             1d-Ⅱ-1 認識動作練習的基本策略。   
2a-Ⅰ-1 認識影響個人健康的行為。 2a-Ⅱ-1 認識健康受到個人家庭學校等因素之
影響。 
2b-Ⅰ-1 接受個人的健康生活規範。    2b-Ⅱ-1 遵守健康的基本生活規範。 
2c-Ⅰ-1 表現適當的團體互動行為。     2c-Ⅱ-1 遵守上課規範和運動比賽的簡易
規則。 
2d-Ⅰ-1 能觀賞他人的動作表現。           2d-Ⅱ-2 表現觀賞者合宜的行為。 
3a-Ⅰ-1 嘗試練習簡易的健康相關技能    3a-Ⅱ-1 能於引導下,演練基本的健康
技能。  
3b-Ⅰ-2 能於引導下,表現簡易的人際溝通互動技能。 
3b-Ⅱ-2 透過模仿學習,表現日常生活 中基本的人際溝通互動技能。 
3c-Ⅰ-1 表現基本動作與模仿的能力。 3c-Ⅱ-1 能於引導下,表現多元感官聯合性
動作。 
4a-Ⅰ-2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4a-Ⅱ-2 展現日常生活中增進個人健 康的
行為 
4c-Ⅰ-2 選擇適合個人的簡易身體活動 4c-Ⅱ-2 了解個人體適能與基本運 動能力
表現。 
1a-Ⅲ-2 認識生活行為對個人與群體健康的影響。 
1c-Ⅲ-1 認識動作技能要素和基本運 動規範。 
1b-Ⅲ-1 認識健康技能和生活技能對個人健康維護的重要性。 
1c-Ⅲ-2 能在引導下,應用身體活動 的防護知識,維護運動安全。 
1d-Ⅲ-1 認識運動技能的基本要素。      
2a-Ⅲ-1 覺察健康受到個人、家庭、學校等因素之影響。 

2b-Ⅲ-1 認識健康生活的規範與態度。          2c-Ⅲ-1 表現基本運動精神與規範 

2d-Ⅲ-2 遵守運動賽事中選手和觀眾 的規範。3c-Ⅲ-1 表現穩定的身體控制和協調
能力 
4c-Ⅲ-1 在引導下,選擇與應用與運 動相關的資訊、媒體、產品與服務 
4c-Ⅲ-2 在引導下,比較與檢視個人 的體適能與運動技能表現。 


習 

容 

Ab-Ⅰ-1 體適能遊戲      Ab-Ⅱ-1 簡易體適能遊戲       Ab-Ⅲ-1 體適能促進活動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Ba-Ⅱ-1 居家、交通及戶外環境潛在危機的認識與安全須知。  
Ba-Ⅰ-2 學校傷害事件急救處理方法        Ba-Ⅲ-2-1 校園事故傷害的預防。 
Ba-Ⅲ-2-2 休閒活動安全須知。            Ba-Ⅲ-4-2 突發事故或危險情境的處理
方法。 
Bc-Ⅰ-1 常見暖身伸展動作的認識。 
Bc-Ⅱ-1 暖身、活動部位伸展目的之認識 

background image

Cb-Ⅰ-1 基本的運動安全常識與運動對身體健康的益處。 
Cb-Ⅱ-1 安全規則的遵守、運動增進身體發展的基本知識。 
Cb-Ⅲ-1 運動安全規則的認識、運動 精神的展現。  
Cd-Ⅰ-1 戶外休閒運動的參與。            Cd-Ⅱ-1 戶外休閒運動簡易遊戲。 
Cd-Ⅲ-1 戶外休閒運動進階技能 
Da-Ⅰ-1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衛生習慣。     Da-Ⅱ-1 良好的衛生習慣。  
Da-Ⅲ-1 日常生活之衛生保健習慣的檢視與改進 
Da-Ⅰ-2-2 維護身體清潔的保健方法。   Da-Ⅱ-2 身體各部位的功能與衛生保健的
方法。 
Da-Ⅰ-2-4 口腔衛生重要性的覺察。       Da-Ⅲ-3-2 促進口腔衛生的保健行 動。 
Fb-Ⅰ-2 兒童常見疾病的預防。 
Fb-Ⅱ-2-1 常見傳染病的傳染途徑與預防原則。 
Fb-Ⅱ-2-2 生病時簡易自我照護的方法。 
Fb-Ⅲ-2-1 台灣地區常見的傳染病與 其預防方法 
Fb-Ⅲ-2-2 傳染病流行期的自我防護 
Fb-Ⅱ-3 正確就醫習慣。     Fb-Ⅲ-4 珍惜健保與醫療的方 法 
Hd-Ⅰ-1 守備/跑分性球類運動相關的簡易拋、接、擲、傳之手眼動作協調。 
Hd-Ⅱ-1 守備/跑分性球類運動相關 的拋接球、傳接球、擊球、踢球、跑動踩壘之
手眼動作協調、力量及準確的控制。         Hd-Ⅲ-1 守備/跑分性球類運動基本 動
作。  
Hb-Ⅰ-1 陣地攻守性球類運動相關運動相關的簡易拍、拋、接、擲、傳、 滾及踢、
控、停之手眼、手腳動作協調。  
Hb-Ⅱ-1 陣地攻守性球類運動相關的拍球、拋接球、傳接球、擲球及踢球、停球之
手眼動作協調、力量及準確的控制。 
Hb-Ⅲ-1 陣地攻守性球類運動基本動 作 
Ib-Ⅱ-1 簡易音樂律動與模仿性舞蹈。 
Ib-Ⅲ-1 模仿性與主題式簡易創作舞 

融入之議題 

(融入性別平等、環境、品德、生命、能源、安全、防災、人權、家庭教育、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實際物品或用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健康:乾淨的我 
體育:投擲高手 

健:健康超能力        體:棒球擲遠 

健:運動後的好習慣    體:擲遠大賽 

健:潔牙好口氣        體:正中目標 

健:身體香噴噴        體:棒球九宮格 

健:頭髮香噴噴        體:樂樂球傳接練習 

 

健康:當心傳染病 

 體育:足下乾坤 

 

健:生病不要趴趴走    體:盤球直線前進 

健:傳染病的防治      體:盤球繞物前進 

健:認識流感          體:穩住陣腳 

健:認識過敏          體:二人踢傳練習 

10 

健:就醫有一套        體:踢球射門 

11   

健康:消防尖兵 
體育:飛天旋轉 

 

健:救災英雄          體:認識飛盤、頂盤前進 

12 

健:安檢專家          體:平拋飛盤練習 

13 

健:火場逃生          體:接飛盤練習 

14 

健:防災教育館 
  (校外教學)                          

體:雙人互傳接飛盤 

15 

體:多人飛盤傳接 

16   

健康:安全新生活 
體育:快樂來跳舞 

 

健:安全大檢視        體:歲末成果舞蹈練習 

17 

健:危險來找碴        體:歲末成果舞蹈練習 

18 

健:校園惡作劇        體:歲末成果舞蹈練習 

19 

健:用路遵守交通規則  體:歲末成果舞蹈練習 

20 

健:乘坐汽機車安全    體:歲末成果舞蹈練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健康 

與體育 

3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習 

現 
  
  

1a-Ⅰ-2 認識個人的的健康生活習慣     1a-Ⅱ-2 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基本方法 
1c-Ⅰ-2 認識簡易的運動常識            1c-Ⅱ-2 認識身體活動的傷害和簡易防護
概念 
1d-Ⅰ-1 認識基本動作技能。             d-Ⅱ-1 認識動作練習的基本策略。   
2a-Ⅰ-2 感受健康問題對自己造成的困擾。   
2a-Ⅱ-2 注意健康問題對個人及重要他人的影響 
2b-Ⅰ-2 願意養成個人健康習慣。        2b-Ⅱ-2 願意改善個人重要的健康習 慣。 
2c-Ⅰ-2 表現參與的學習態度            2c-Ⅱ-2 表現配合團隊合作、友善的互動
行為。  
2d-Ⅰ-1 能觀賞他人的動作表現。         2d-Ⅱ-2 表現觀賞者合宜的行為。 
3a-Ⅰ-2 在協助下,操作簡易的健康技能。   
3a-Ⅱ-2 在協助下,能於生活中操作基本的健康技能 
3b-Ⅰ-2 能於引導下,表現簡易的人際溝通互動技能。 
3b-Ⅱ-2 透過模仿學習,表現日常生活 中基本的人際溝通互動技能。 
3c-Ⅰ-1 表現基本動作與模仿的能力。 3c-Ⅱ-1 能於引導下,表現多元感官聯合性
動作。 
3d-Ⅰ-1 應用基本動作常識參與遊戲。 3d-Ⅱ-1 在引導下,能運用動作技能的練習
策略。 
4a-Ⅰ-1 能於引導下使用適切的健康產品。  
4a-Ⅱ-1 日常生活中,常見健康資訊、 產品與服務的運用。 
4c-Ⅰ-2 選擇適合個人的簡易身體活動   4c-Ⅱ-2 了解個人體適能與基本運動能力
表現 
4d-Ⅰ-2 利用學校資源從事身體活動。      4d-Ⅱ-2 參與提高體適能的身體活動。 
1a-Ⅲ-2 認識生活行為對個人與群體健康的影響。 
1b-Ⅲ-2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技能 和生活技能的基本步驟 
1c-Ⅲ-1 認識動作技能要素和基本運動規範。 
1c-Ⅲ-2 能在引導下,應用身體活動 的防護知識,維護運動安全。 
1d-Ⅲ-1 認識運動技能的基本要素。     
2a-Ⅲ-2 了解健康問題對個人及重要他人所造成的嚴重性。 
2b-Ⅲ-2願意培養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          2c-Ⅲ-3 表現積極參與的學習態度 
2d-Ⅲ-2 遵守運動賽事中選手和觀眾的規範。 3c-Ⅲ-1 表現穩定的身體控制和協調
能力 
4c-Ⅲ-1 在引導下,選擇與應用與運 動相關的資訊、媒體、產品與服務 
4c-Ⅲ-2 在引導下,比較與檢視個人 的體適能與運動技能表現。 


習 

容 

Ab-Ⅰ-1 體適能遊戲      Ab-Ⅱ-1 簡易體適能遊戲       Ab-Ⅲ-1 體適能促進活動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Ba-Ⅰ-2 學校傷害事件急救處理
方法 
Ba-Ⅱ-1 居家、交通及戶外環境潛在危機的認識與安全須知。  
Ba-Ⅲ-2-1 校園事故傷害的預防。        Ba-Ⅲ-4-2 突發事故或危險情境的處理方

background image

法。 
Bb-Ⅰ-2 吸菸的危害及拒絕二手菸的方法 
Bc-Ⅰ-1 常見暖身伸展動作的認識。      Bc-Ⅱ-1 暖身、活動部位伸展目的之認識 
Cb-Ⅰ-1 基本的運動安全常識與運動對身體健康的益處。 
Cb-Ⅱ-1 安全規則的遵守、運動增進身體發展的基本知識。 
Cb-Ⅲ-1 運動安全規則的認識、運動精神的展現。  
Db-Ⅰ-1 日常生活中的性別角色              Db-Ⅰ-2 身體隱私與身體界線的認 
識。 
Db-Ⅱ-2 與不同性別者的適當互動     Db-Ⅱ-3 身體自主權及其危害之防範與求助
策略 
Db-Ⅲ-1 青春期的認識與常見保健問 題的處理。     Db-Ⅲ-3 性騷擾與性侵害的自
我防護 
Ea-Ⅰ-1 生活中常見的食物與珍惜食物。      Ea-Ⅰ-2 基本的飲食習慣 
Ea-Ⅱ-2 個人飲食搭配、攝取量與家庭飲食型態。  
Ea-Ⅲ-2-2營養不均衡對健康的影響          Ea-Ⅲ-3-2 多元飲食文化的認識與體 
驗 
Ea-Ⅲ-4-2 食物保存與衛生安全               Eb-Ⅰ-1 健康安全消費的認識 
Eb-Ⅱ-1 個人健康安全消費的原則            Eb-Ⅲ-1 健康消費資訊來源與媒體影
響。 
Fa-Ⅰ-1 認識與喜歡自己的方法     Fa-Ⅱ-1 認識自己的優點。     
Fa-Ⅲ-1 自我悅納與潛能探索 
Fa-Ⅰ-2 與家人及朋友和諧相的方式。      
Fa-Ⅱ-2 與家人、朋友適當的溝通與相處技巧。 
Fa-Ⅲ-3 人際關係良好的溝通技巧與方法 
Ga-Ⅰ-1 走、跑、跳與投擲遊戲。         Ga-Ⅱ-1 跑、跳與行進間投擲的簡易遊
戲。 
Ga-Ⅲ-1-1 跑的基本動作。 
Ha-Ⅰ-1 網/牆性球類運動相關的簡易拋、接、控、擊、持拍及 拍、擲、傳、滾之
手眼動作協調 
Ha-Ⅱ-1 網/牆性球類運動相關拋接球、擊球及拍擊球、傳接球之手眼動作協調、
力量及準確控制。 
Ha-Ⅲ-1 網/牆性球類運動相關拋接球、擊球及拍擊球、傳接球時,對時間、空間、
人的適當反應 
Hd-Ⅰ-1 守備/跑分性球類運動相關的簡易拋、接、擲、傳之手眼動作協調 
Hd-Ⅱ-1 守備/跑分性球類運動相關的拋接球、傳接球、擊球、踢球、跑動踩壘之
手眼動作協調 
Hd-Ⅲ-1 守備/跑分性球類運動基本動作 
Ib-Ⅰ-1 簡易唱、跳與模仿性律動遊 戲。      Ib-Ⅱ-1 簡易音樂律動與模仿性舞
蹈。 
Ib-Ⅲ-1 模仿性與主題式簡易創作舞 

融入之議題 

(融入性別平等、環境、品德、生命、能源、安全、防災、人權、家庭教育、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實際物品或用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background image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健康:

活力安全動起來

體育:舞動生命  

健:身體的成長        體:校慶表演練習 

健:健康飲食有一套    體:校慶表演練習 

健:為健康把關        體:校慶表演練習 

健:生活安全網        體:校慶表演練習 

健:安全運動王        體:校慶表演練習 

 
健康:飲食面面觀 
體育:超越自我 

 

健:飲食學問大        體:跑在最前線 

健:世界飲食大不同    體:障礙跑 

健:買得用心吃得安心  體:直線折返跑 

健:飲食安全自己把關  體:曲線折返跑 

10 

健:消費小達人        體:全力衝刺 

11   

健康:自我保護 
體育:持拍大進擊 

 

健:身體的接觸        體:握拍、拋羽球互接 

12 

健:當身體的好主人    體:持拍向上擊球 

13 

健:小心陌生人        體:發球練習 

14 

健:預防迷路          體:命中目標 

15 

健:迷路小妙招        體:羽球九宮格 

16   

健康:

喜歡自己珍愛家

人 

體育: 強棒出擊 

健:成長的變化        體:揮棒自如 

17 

健:認識自己          體:揮擊高手 

18 

健:欣賞自己          體:跑壘真好玩 

19 

健:體貼小達人        體:跑壘真好玩 

20 

健:關心家人健康      體:簡易樂樂棒球遊戲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A組:3 節  B組:4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A 組: 共 8 人 
B 組: 共 1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

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

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

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現 

A 組: 特生 1-P-3 能使用適當的進食技巧。 
特生 1-P-5 能使用自己慣用的餐具。 
特生 1-P-10 能表現基本用餐禮儀。 
特生 1-P-14 能穿脫簡單步驟之衣褲鞋襪。 
特生 1-P-20 能配合天氣選用適當衣物。 
特生 1-P-25 能表達如廁需求並由他人協助或定時如廁。 
特生 1-P-37 能完成洗手並達成清潔品質。 
特生 1-P-38 能完成刷牙並達成清潔品質。 
B 組:特生 1-A-6 能完成用餐後的處理。 
特生 1-P-20 能配合天氣選用適當衣物。 
特生 1-P-24 能分類衣物並收納保管。 
特生 1-P-27 能在有便意或尿意時自行上廁所。 
特生 1-P-37 能完成洗手並達成清潔品質。 
特生 1-P-38 能完成刷牙並達成清潔品質。 
特生 1-P-45 能使用潔牙保健產品。 

學 習
內容 

特生 I-P-3 餐具的辨認與選擇。 
特生 I-P-4 食物/食品的認識。 
特生 I-P-8 飲食的衛生習慣。  
特生 I-P-9 餐前準備的技巧。  
特生 I-P-10 餐後收拾的技巧。  
 特生 I-P-13 常見的用餐禮儀。 
特生 II-P-1 穿脫衣物技巧。  
特生 II-P-2 衣物種類與用途的辨識。 
特生 II-P-6 衣物的簡易收納。 
特生 II-P-3 衣物尺寸與材質的辨識。 
特生 III-P-1 如廁技巧。  
特生 III-P-2 如廁習慣與禮儀。  
特生 III-P-3 廁所的辨認與選擇。 
特生 III-P-8 盥洗的習慣。  
特生 VI-P-6 簡易單項家事的處理技巧。 

background image

特生 III-P-9 盥洗的禮儀。 

融入之議

題 

(融入性別平等、環境、品德、生命、家庭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或 IG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實際物品或用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民以食為天 

1.餐前的處理工作、餐具的種類與使用方式 

2.認識六大類食物 

3.用餐的禮貌及正確的飲食習慣 

4.餐後的收拾與整理 

5.清洗餐具 

 
 

輕鬆如廁好舒

服 

1.認識小便斗、座式馬桶及蹲式馬桶並能正確選擇 

2.學習摺疊衛生紙 

3.學習進廁所的禮貌 

4.能於有需求時自行到廁所如廁並告訴師長請求幫
忙 

10 

5.能正確完成洗手步驟(濕搓沖捧擦) 

11 

 
 

衣冠楚楚 

1.認識衣物的種類 

12 

2.能依場合、天氣選擇適合自己的服裝穿著 

13 

3.能維護衣物的整潔,定期清洗換新 

14 

4.學習自行穿脫鞋、襪、衣物 

15 

5.學習摺疊衣物、分類存放 

16 

 
 

明眸皓齒 

1.學習選擇適合自己的牙刷 

17 

2.能依照老師示範的步驟潔牙 

18 

3.能自己對著鏡子刷牙

 

background image

19 

4.能使用牙膏刷牙並潔牙 3 分鐘 

20 

5.能每週使用一次含氟漱口水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集中式特教彩虹 1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A 組:3 節 

B 組:1 節 

彩虹 1 班 

陳玫年 

教學對象 

A 組: 共 8 人 

B 組: 共 1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

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

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A 組: 特生 2-P-1 能操作常用的文具用品。 
特生 2-P-15 能維護個人私領域內之環境秩序與整潔 
特生 2-P-19 能執行簡易的資源回收。 
特生 2-P-46 能分辨自己與他人之性別角色。 
特生 1-P-52 能舉例說明常見疾病及其症狀。 
特生 1-P-62 能遵守用藥安全的基本原則。 
特生 3-P-3 能辨識上下學途中常見交通號誌。 
特生 3-P-4 能遵守上下學途中交通規則。  
特生 3-P-5 能遵守常用交通工具之規則 
B 組:特生 2-P-16 能整理個人私領域內務。  
特生 2-P-17 能完成簡單家事或進行單一清潔工作。 
特生 2-P-19 能執行簡易的資源回收。 
特生 2-P-46 能分辨自己與他人之性別角色。 
特生 2-P-47 能舉例說明生活中常見錯誤性別價值觀。 
特生 1-P-52 能舉例說明常見疾病及其症狀。 
特生 1-P-62 能遵守用藥安全的基本原則。 
特生 1-P-63 能了解醫療服務的益處並配合執行。 
特生 3-P-3 能辨識上下學途中常見交通號誌。 
特生 3-P-4 能遵守上下學途中交通規則。  
特生 3-P-5 能遵守常用交通工具之規則 




容 

特生Ⅳ-P-3 常見疾病的預防與處理。 
特生Ⅳ-P-5 藥品使用簡易原則與方式。 
特生Ⅳ-P-7 社區醫療場所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Ⅳ-P-8 醫療資源的運用。 
特生 VI-P-9 居家常見的資源回收。 
特生 IX-P-8 身體隱私與界線的認識與保護。 
特生 IX-P-9 性別刻板印象的認識。 
特生 IX-P-10 身體自主權的維護與尊重。 
特生 X-P-2 常見交通號誌與標線的類別與功能。 
特生 X-P-3 乘車的安全守則與禮儀。  
特生 X-P-4 步行的安全守則與禮儀 

background image

融入之議

題 

性別平等、環保、生命、家庭教育、交通安全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實際物品或用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環保小尖兵 

1.學習整理自己學習環境的整潔 

2.學習整理內務的方法 

3.認識資源回收分類 

4.能落實減塑政策,購物自備購物袋 

5.學習使用掃把及拖把進行教室清潔 

 
 
 

男生女生大不

同 

1.定義男生女生,了解自己是男生女生 

2.能從外觀上分辨男生、女生 

3.辨認男廁女廁,會正確選擇自己該使用的廁所 

4.建立正確性別價值觀 

10 

5.能維護自身的隱私及他人的隱私權. 

11 

 
 

病從口入 

1.認識常見的疾病 

12 

2.疾病的傳染方式與預防 

13 

3.了解生病時能依疾病輕重進行分級醫療 

14 

4.生病時個人衛生的安全行為 

15 

5.遵守用藥的安全原則 

16 

 
 
 

馬路如虎口 

1.認識基本交通號誌 

17 

2.學習觀察路口的紅綠燈並判斷自己該遵守的號
誌 

18 

3.認識並練習「紅燈停、綠燈行」的技能及模擬情 

background image

 

 

 

境綜合練習 

19 

4.實地情境練習過馬路 

20 

5.搭乘交通車能排隊上下車,並於坐定後會繫上安

全帶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學校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 

5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中年級 

3-  Ⅱ-3 聽懂適合程度的日常生活短文、故 事、短劇。 
1-Ⅱ-4-1 聆聽時能以適當的表情與肢體 語言,與對方互動。 
2-Ⅱ-1 用適當語音、語速和音量說話。 
4-Ⅱ-1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 鄉鎮區常用的文字。 
5-Ⅱ-3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高年級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複 述。 
1-Ⅲ-2 根據生活話語情境及其情感,聽 出不同語氣,並做適切的回應。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 感受能力,累積說話材料 
2-Ⅲ-3 能用適當語句表達說話內容。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動作輔助 基本口語表達 
4-Ⅲ-1-3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常用物品的文字。 
5-Ⅲ-3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容 

中年級 

Ab-Ⅱ-5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文字圖片的認讀與使
用。 
Ad-Ⅱ-2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 區與相關之功能性文本篇章
的大意與簡單 結構。 
Cb-Ⅱ-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涵。 

高年級 

Ab-Ⅲ-1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實物的認讀與使用。 
Ab-Ⅲ-6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文字/圖片的認讀
與使用。 
Ad-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之功能性文本篇章的大
意與簡單結 構。 
Cb-Ⅲ-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教育 家庭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能簡單重複內容 
2.  能抄寫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字 
3.  能在少量提示下書寫課文目標生字 
4.  能將生活中常見物品圖片與文字配對 
能簡單回答課文相關文意問題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認識新同學 

13.課文內容:介紹班上的新同學,大家都長大

了,新的一學期有新的課程 

14.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15.使用平板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16.使用平板或手寫板練習書寫 
17.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18.句子填空 

我會做家事 

1.  課文內容:工作分析擦桌子的步驟融入課文

中,平時在校練習的擦桌子和洗碗等應用在
家庭生活 

2.  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  使用平板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  使用平板或手寫板練習書寫 
5.  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6.  句子填空 

明天再寫 

1.  課文內容:當天的事情當天做完不可拖延,回

家該完成作業和應完成的事項 

2.  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  使用平板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  使用平板或手寫板練習書寫 
5.  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6.  句子填空 

10 

11 

12 

13 

大眾交通工具 

1.  課文內容:認識日常生活常見的大眾交通工

具,公車/捷運/火車/計程車/船/飛機..等 

2.  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  使用平板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  使用平板或手寫板練習書寫 
5.  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6.  句子填空 

14 

15 

16 

17 

家電高手 

1.課文內容:認識家中常見的電器/冷氣/電風扇

background image

18 

/電鍋/電視等 用電安全 
2.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使用平板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使用平板或手寫板練習書寫 
5.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6.句子填空 

19 

20 

21 

總複習 

7.  複習本學期的課文內容 
8.  習寫這學期的目標生字 
配對本學期學的圖卡與字卡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學校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 

5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中年級 

4-  Ⅱ-3 聽懂適合程度的日常生活短文、故 事、短劇。 
1-Ⅱ-4-1 聆聽時能以適當的表情與肢體 語言,與對方互動。 
2-Ⅱ-1 用適當語音、語速和音量說話。 
4-Ⅱ-1 認識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 鄉鎮區常用的文字。 
5-Ⅱ-3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高年級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複 述。 
1-Ⅲ-2 根據生活話語情境及其情感,聽 出不同語氣,並做適切的回應。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 感受能力,累積說話材料 
2-Ⅲ-3 能用適當語句表達說話內容。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動作輔助 基本口語表達 
4-Ⅲ-1-3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常用物品的文字。 
5-Ⅲ-3 理解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 跨鄉鎮區相關的功能性文本內容。

 




容 

中年級 

Ab-Ⅱ-5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常用/文字圖片的認讀與使
用。 
Ad-Ⅱ-2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 區與相關之功能性文本篇章
的大意與簡單 結構。 
Cb-Ⅱ-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涵。 

高年級 

Ab-Ⅲ-1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實物的認讀與使用。 
Ab-Ⅲ-6 認識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常用文字/圖片的認讀
與使用。 
Ad-Ⅲ-2 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與跨鄉鎮區相關之功能性文本篇章的大
意與簡單結 構。 
Cb-Ⅲ-1 功能性文本中的親屬關係、教師同儕關係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教育 家庭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在圖片提示下看圖回答問題 
2.  能將生活中常見物品圖片與文字配對 
3.  能配對每課的目標生詞的字卡圖卡 
4.  能抄寫課文中的目標語詞 
5.  能用指圖片的方式回答課文文意問題 
能在無視覺提示下寫目標生字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background image

調整原

則)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我的身體我知道 

1.  課文內容:認識自己的五官位置,舌頭可以嚐

到味道,眼睛可以看,搭配課文內容進行肢體
動作 

2.  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  使用平板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  使用平板或手寫板練習書寫 
5.  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6.  句子填空 

我想一起玩 

1.課文內容:加入遊戲的社交用語,練習固定語
句,我想和你一起玩____(遊戲) 
2.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使用平板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使用平板或手寫板練習書寫 
5.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6.句子填空 

我會搭公車 

1.  課文內容:工作分析搭公車的步驟,注意搭公

車的禮儀及安全 

2. 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使用平板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使用平板或手寫板練習書寫 
5.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6.句子填空 

10 

11 

12 

13 

媽媽我愛你 

1.  課文內容:母親節自編課文 
2.  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  使用平板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  使用平板或手寫板練習書寫 
5.  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6.  句子填空 

14 

15 

16 

background image

17 

畢業了 

1.  課文內容:班上六年級的大哥個大姊姊要畢

業了,練習說祝福語 

2.  使用圖片增進課文文意理解 
3.  使用平板練習目標生字筆順 
4.  使用平板或手寫板練習書寫 
5.  生詞字卡與圖卡配對 
6.  句子填空 

18 

19 

20 

21 

總複習 

9.  複習本學期的課文內容 
10.習寫這學期的目標生字 
配對本學期學的圖卡與字卡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學校

111

學年度第  學期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Ⅰ-1 理解 1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Ⅰ-7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長短。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 形體。  
s-Ⅰ-1-1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三角形。  
s-Ⅰ-1-2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圓形。  
s-Ⅰ-1-3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四邊形。 
n-Ⅰ-9 認識日常生活常用的時間與 時刻單位。 
N-1-4-1 一元、5 元、10 元錢幣的認識與 數算 
N-2-1 2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 量、序列、位值 
N-2-2 日常生活中總和 20 以內的加法計算 與應用 
N-2-5 日常生活中 2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R-2-1 比較數的大小。

 




容 

N-1-1 1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 序列。 
N-1-4-1 一元、5 元、10 元錢幣的認識與 數算 
N-1-5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N-1-6 日常生活中之例行活動的時間用語。 
S-1-2 基本幾何形體 

N-2-1 2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 量、序列、位值。 
N-2-1-2 點數(1-20)

,如:玩具、書本的 點數、點數日常生活中的物

品(鉛筆、糖果、 餅乾……)等。 
N-2-5 日常生活中 1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2-5-3 日常生活中 10 元錢幣的認識與數 算。 
S-2-1 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融入議題 

(融入家庭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指認數字 1-10 
2.  能認識 1 元和 5 元錢幣 
3.  能指認三種不同的形狀 
4.  能做三種形狀的配對 
5.  能使用日常時間用語早上中午晚上 
6.  能比較兩個實物的長短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background image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數與量 1 

1.  認識 1-10 的數 
2.  點數與數量 
3.  練習運筆畫直線/習寫數字 
4.  數字 1-10 的仿說 
5.  數字 1-10 的指認 

比長短 

5.  藉由操作了解何謂長和短 
6.  比較兩樣物品的長和短 
7.  練習畫直線 
8.  能找出能測量長度的工具圖片(如:尺/捲尺

等) 

認識形狀 1 

1.  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2.  練習運筆描形狀 
3.  形狀配對 
4.  形狀分類 
5.  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10 

11 

12 

13 

認識時間 1 

4.  能指認時鐘的實物或圖卡 
5.  認識日常時間用語 如:星期一/星期二等 
6.  認識日常生活作息 
7.  認識時鐘 
8.  認識事情的先後 
9.  圈選出能知道時間的工具圖片(如:時鐘) 

 

14 

15 

16 

17 

認識錢幣 

6.  1 元、5 元、10 元錢幣的認識 
7.  1 元 5 元的分類 
8.  1 元和 10 元的分類 
9.  1 元和 5 元和 10 元的分類 
10.點數 1 元錢幣 
11.能數 10 元以內的金額 
12.能看懂價目表並說出商品價格 

18 

19 

20 

background image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針對學生較不懂的單元進行加
強練習理解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二  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Ⅰ-1 理解 10 以內的數和位值結構。 
n-Ⅰ-7 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具體物的長短。 
s-Ⅰ-1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 形體。  
s-Ⅰ-1-1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三角形。  
s-Ⅰ-1-2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圓形。  
s-Ⅰ-1-3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四邊形。 
n-Ⅰ-9 認識日常生活常用的時間與 時刻單位。 
N-1-4-1 一元、5 元、10 元錢幣的認識與 數算 
N-2-1 2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 量、序列、位值 
N-2-2 日常生活中總和 20 以內的加法計算 與應用 
N-2-5 日常生活中 2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R-2-1 比較數的大小。

 




容 

N-1-1 1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量、 序列。 
N-1-4-1 一元、5 元、10 元錢幣的認識與 數算 
N-1-5 日常生活中具體物長度的操作活動。 
N-1-6 日常生活中之例行活動的時間用語。 
S-1-2 基本幾何形體 

N-2-1 20 以內的數:含唱數、點數、數 量、序列、位值。 
N-2-1-2 點數(1-20)

,如:玩具、書本的 點數、點數日常生活中的物

品(鉛筆、糖果、 餅乾……)等。 
N-2-5 日常生活中 10 元以內的購物活動。 
N-2-5-3 日常生活中 10 元錢幣的認識與數 算。 
S-2-1 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融入議題 

(融入家庭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熟練數字 6-10 
2.  能認識數字 11-20 
3.  能把一樣的分類在一起 
4.  能在圖片提示下了解日常生活作息 
5.  能認識 1 元 5 元 10 元的錢幣 
6.  能在肢體協助下習寫數字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background image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數與量 2 

1.  複習數字 1-10 
2.  認識 11-20 的數並指認 
3.  點數與數量 
4.  能一個一個數唱數 1-50 
5.  十個一數至 100 

認識形狀 2 

1.  複習上學期所學的形狀 
2.  練習運筆描形狀 
3.  形狀的配對練習 
4.  實物操作完成形狀的拼圖配對 
5.  日常生活中基本幾何形體的特徵與分類 

認識時間 2 

1. 能從各式圖片中找出能知道時間的物品(手
錶/時鐘等) 
2. 認識日常時間用語 如:星期一/星期二等 
3. 能完成日常生活作息的圖卡順序 
4. 認識鐘面的長針短針 
5. 認識整點鐘 

10 

11 

12 

13 

認識錢幣 2 

1.  認識 1 元和 5 元、10 元之間的兌換關係 
2.  認識 50 元錢幣 
3.  分類各式錢幣 
4.  點數 10 元 
5.  看 50 元以內的金額,拿出正確的 10 元錢幣 

14 

15 

16 

17 

分類和整理 

1.  能分類兩種不同顏色的花片 
2.  能分類圓形和三角形 
3.  能分類日常生活物品(衣服/鞋子等) 
4.  能分類食物和玩具的圖片 
 
 

18 

19 

20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針對學生較不懂的單元進行加
強練習理解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英

語) 

2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

象 

共 5 人 

核心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

點 




現 

低年級 

 

中年級 

6-Ⅱ-1 能專注聆聽老師的說明與演示。 
6-Ⅱ-2 能參與課堂中的學習活動 
2-Ⅱ-3

  

能說出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2-Ⅱ-5

  

能使用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1-  Ⅱ-7 能聽懂功能性文本中的字詞。 
3-Ⅱ-1 能指認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 語詞的字母。 
4-Ⅱ-4 能描寫課堂中的簡易句子 

高年級 

1-Ⅲ-6

  

能聽懂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1-Ⅲ-7

  

能聽懂簡易的教室用語。 

1-Ⅲ-8

  

能聽懂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2-Ⅲ-2

  

能說出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1-  Ⅲ-4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的簡易片語。 
4-Ⅲ-3 能拼寫功能性文本中簡易字詞 




容 

低年級 

 

中年級 

Aa-Ⅱ-1 字母名稱。 
Ac-Ⅱ-2 簡易的生活用語。 
C-Ⅱ-1 國內(外)招呼方式。 
B-Ⅱ-1 第二學習階段日常生活中簡易字 詞及句子的溝通 

高年級 

Ac-Ⅲ-3 簡易的生活用語。 
B-Ⅲ-1 自己、家人及朋友的簡易介紹。 
C-Ⅲ-1 國內(外)招呼方式。 
Ae-Ⅲ-1 簡易歌謠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家庭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

低組 

1.能指認 3 個英文字母 

background image

標 

2.能模仿教師英文字母的發音 
3.能對自己的英文名字有反應 
4.能聽英文單字指認相應的圖卡 
5.能聽懂簡單英文指令句子 
高組: 
1.  能指認 5-10 個英文字母 
2.  能書寫英文字母 
3.  能唸出每個的目標單字 
4.  能唸出每課目標句子 
5.  能練習 1-2 句情境英文對話 
6.  能看圖片說出英文單字 
7.  能聽英文指令並做出動作 

教學與 
評量說

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How is the 

weather? 

低組 
1.  能跟著仿說類似 ABC 的音 
2.  能指認 abc 的字母 
3.  在觸控式電子白板上描寫英文字母 
4.  學習英文字母發音 
5.  英文字母歌曲:abc 之歌 

高組 

1 能辨認並說出本節學習的應用字彙(cloudy, 
rainy, sunny, windy, go camping, go fishing, 
go hiking, go swimming)

。 

2 了解並正確使用 How’s the weather? It’s 
____. 及 What do you want to do? I want to 
______. 的句型,適當描述天氣的狀況 

 

background image

6-10 

What are you 

doing? 

低組 
1.  認識自己的英文名字 
2.  遊戲:英文名字蘿蔔蹲 
3.  聽到自己的名字能看像說話者 
 
高組 
1 能辨認並說出本節學習的應用字彙 
(cooking/paiting/sleeping/studing/writing) 
2. 了解並正確使用 what are you doing 的句型,
並正確表達想從事的活動。 

11-15 

Be Honest 

低組 
1.  1. 認識生活常見物品的英文 
2.  能聽到英文單字拿出相應的物品 
3.  能 聽 懂 簡 單 的 生 活 指 令 句 子   如 :open  the 

door 

高組 
1.  可使用 What happened?或 Nice!的句型情境。 
2.  利用單字圖卡及字卡複習本單元單字和句型。 
3.  歌謠教學,  教師教導歌曲動作,逐句教唱,學

生跟唱並表演動作。 

16-21  Earthquake Drill 

低組 
1.  能配合課堂活動 
2.  能跟著一起演練地震時的防護措施 
3.  能聽簡單英文只另進行動作 
高組 
1. 

解釋 Drop! Cover! Hold on!的意思,並請學生練習這三
個動作。

 

2. 

想其他可使用 Watch out!或 Give me a hand, please.的情
境。

 

3.  利用單字圖卡及字卡複習本單元單字和句型。 
4.  歌謠教學,  教師教導歌曲動作,逐句教唱,學

生跟唱並表演動作。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英

語) 

2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中年級 

6-Ⅱ-1 能專注聆聽老師的說明與演示。 
6-Ⅱ-2 能參與課堂中的學習活動 
2-Ⅱ-3

  

能說出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2-Ⅱ-5

  

能使用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2-  Ⅱ-7 能聽懂功能性文本中的字詞。 
3-Ⅱ-1 能指認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 語詞的字母。 
4-Ⅱ-4 能描寫課堂中的簡易句子 

高年級 

1-Ⅲ-6

  

能聽懂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1-Ⅲ-7

  

能聽懂簡易的教室用語。 

1-Ⅲ-8

  

能聽懂簡易的日常生活用語。 

2-Ⅲ-2

  

能說出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2-  Ⅲ-4 能聽辨日常生活中的簡易片語。 
4-Ⅲ-3 能拼寫功能性文本中簡易字詞 




容 

低年級 

 

中年級 

Aa-Ⅱ-1 字母名稱。 
Ac-Ⅱ-2 簡易的生活用語。 
C-Ⅱ-1 國內(外)招呼方式。 
B-Ⅱ-1 第二學習階段日常生活中簡易字 詞及句子的溝通 

高年級 

Ac-Ⅲ-3 簡易的生活用語。 
B-Ⅲ-1 自己、家人及朋友的簡易介紹。 
C-Ⅲ-1 國內(外)招呼方式。 
Ae-Ⅲ-1 簡易歌謠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家庭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能指認 3 個英文字母 
2.能模仿教師念出英文單字 

background image

3.能聽懂簡單英文指令句子 
4.能跟著音樂哼唱英文歌曲 
高組: 
1.  能跟著音樂哼唱英文歌曲 
2.  能跟著教師仿說出每課目標句型 
3.  能聽英文單字指認出相配的圖畫 
4.  能認識 3 種食物的英文 
5.  能認識 3 種動物的英文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A Dollhouse for 

Jello 

低組 
1.  認識 5-10 個英文字母 
2.  在觸控式電子白板上描寫英文字母 
3.  學習英文字母發音 
4.  英文字母歌曲:abc 之歌 
5.  能在視覺提示下按照順序排列 abcde 五個英

文字母 

高組 

1.  利用教室的燈具開關,實際示範 turn on / 

turn off  的動作。 

2.  帶領學生念本單元句子

Where are you? I’m 

in the kitchen. Where’s he / she? He’s / She’s 
in the kitchen.。 

B.Ask and Answer 

3.  練習本課的目標英文單字 

6-10 

A Video Call from 

Boka 

低組 
1.  練習英文課前的上課打招呼: hello teacher 

聽到句子可在肢體協助下揮手 

2.仿寫自己的英文名字(可只寫字首) 

background image

高組 
1.

帶領學生念本單元句子

What are you doing? I’m 

reading. What's he / she doing? He’s / She’s eating.。

 

B.Look and Guess

 

2. 練習本課的目標英文單字 
3.歌謠教學 

11-15 

Let’s Have Lunch 

 

低組 
1.  能聽辨常見水果的英文(apple/banana) 
2.  能在聽到單字後指認水果圖片 

高組 
1. 

帶領學生念本單元句子 What do you want for lunch? I 

want two hamburgers.

 

B. Look and Say

 

2. 練習本課的目標英文單字 
3.歌謠教學 

16-21 

At the Zoo 

低組 
1.  認識常見動物的英文單字(dog/cat) 
2.  能在聽到單字後指認動物圖片 

高組 
1.

  根據錄音內容,將聽到的單字依序編號。

 

2.

  帶領學生念本單元句子 Do you like tigers? Yes, I do. / 

No, I don’t.。

 

B. Ask and Check 

2. 練習本課的目標英文單字 
3.歌謠教學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與

人文(音

樂) 

2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

象 

共 9 人 

核心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

點 




現 

低年級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中年級 

1-  Ⅱ-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

基本技巧。 

1-Ⅱ-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1-Ⅱ-8 能結合不同的媒材進行表演。 
3-Ⅱ-1 能參與學校與社區中的音樂活動,並展現聆賞的合宜
行為。 

高年級 

1-  Ⅲ-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進行歌唱及演奏,以表達

情感。 

1- Ⅲ-5 能探索並使用音樂元素,進行簡易創作,表達自我的

思想與情感。 

能透過聽唱、聽奏進行歌唱及 演奏,以表達情感。 
1-  Ⅲ-7 能依主題進行展演。 
2-  Ⅲ-1 能參加班級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3-Ⅲ-4 能與他人合作參加學校藝術活 動的展演。 




容 

低年級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中年級 

音 E-Ⅱ-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表 E-Ⅱ-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音 A-Ⅱ-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 E-Ⅱ-3 跟隨伴唱帶唱歌 
音 P-Ⅱ-2 常見音樂與生活,如:生日快樂 歌、聖誕歌曲、
畢業歌曲等。 
表 P-Ⅱ-2 學校與社區中常見的表演藝術 活動。 

高年級 

音 P-Ⅲ-1 班級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音 P-Ⅲ-2 學校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background image

音 E-Ⅲ-2 簡易樂器的分類與基礎演奏技 巧 
表 P-Ⅲ-2 表演的角色分工、表演內容、時 程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家庭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

標 

低組: 
1  能正確使用樂器(木魚/三角鐵/鈴鼓) 
2  能使用樂器敲打出單一節奏 
3  能在肢體協助下拍手模仿老師的節奏 
4  能參與同學相互合作的簡易表演活動(歲末年歡表演)。 
5  能與同學一起歌唱 
6  能與同學進行律動遊戲 
能在位置上欣賞他人的表演或作品 
高組 
1  能跟著音樂影片唱出指定歌曲 
2  能跟著音樂律動影片舞蹈 
3  能在口語提示下與同儕進行注意力遊戲 
4  能使用打擊樂器敲打出節奏 
5  能在協助使用太鼓達人打出節奏 

教學與 
評量說

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身體躲貓貓 

1.  專注力律動訓練:學生跟著音樂律動,聽教師

指令,音樂停時要暫停動作,視情況重新設定
或增加指令數 

2.  互動律動:身體躲貓貓音樂律動 
3.  音樂歌唱:身體躲貓貓,搭配歌詞認識臉上五

官的位置 

音樂歌唱:五官 

background image

6-10 

月兒圓圓中秋節 

1.  音樂歌唱:我們的月亮一樣圓 
2.  音樂律動:搭配歌曲進行,藉由身體的扭轉踏

進行音樂律動 

3.  音樂 mv 拍攝:錄音歌曲,錄影肢體律動,上傳至

youtube 頻道 

11-15 

聖誕快樂 

1.  專注力律動訓練:搭配樂器,鈴鼓響動的時候

要走路,聽到木魚的聲音要變成木頭人 

2.  音樂歌唱:聖誕歌曲 
3.  音樂律動: 搭配歌曲進行,藉由身體的扭轉踏

進行音樂律動 

4.  音樂 mv 拍攝:錄音歌曲,錄影肢體律動,上傳至

youtube 頻道 

 

16-21 

新年新希望 

1.  歲末年歡舞蹈表演排練練習 
2.  專注力律動訓練:釣魚遊戲,一邊唱歌一邊問

說釣到什麼魚,唱出學生的名字,被唱名的人
站起來 

3.  音樂歌唱: 釣魚釣魚釣到什麼魚 
4.  舞蹈律動:恭喜發財 
5.  節奏樂器訓練:樂器搭配音樂敲打節奏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與

人文(音

樂) 

2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

象 

共 9 人 

核心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

點 




現 

低年級 

7-I-5 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I-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中年級 

2-  Ⅱ-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

基本技巧。 

1-Ⅱ-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1-Ⅱ-8 能結合不同的媒材進行表演。 
3-Ⅱ-1 能參與學校與社區中的音樂活動,並展現聆賞的合宜
行為。 

高年級 

2-  Ⅲ-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進行歌唱及演奏,以表達

情感。 

2- Ⅲ-5 能探索並使用音樂元素,進行簡易創作,表達自我的

思想與情感。 

能透過聽唱、聽奏進行歌唱及 演奏,以表達情感。 
3-  Ⅲ-7 能依主題進行展演。 
4-  Ⅲ-1 能參加班級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3-Ⅲ-4 能與他人合作參加學校藝術活 動的展演。 




容 

低年級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D-I-4 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中年級 

音 E-Ⅱ-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表 E-Ⅱ-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音 A-Ⅱ-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 E-Ⅱ-3 跟隨伴唱帶唱歌 
音 P-Ⅱ-2 常見音樂與生活,如:生日快樂 歌、聖誕歌曲、
畢業歌曲等。 
表 P-Ⅱ-2 學校與社區中常見的表演藝術 活動。 

高年級 

音 P-Ⅲ-1 班級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音 P-Ⅲ-2 學校音樂性活動的展演 

background image

音 E-Ⅲ-2 簡易樂器的分類與基礎演奏技 巧 
表 P-Ⅲ-2 表演的角色分工、表演內容、時 程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家庭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

標 

低組 

1.能模仿不同的聲音 

2.能模仿教師拍打出節奏 
3.能藉由音樂歌曲內容認識節慶(母親節/生日) 
4.能在肢體協助下與同儕進行音樂遊戲 
5.能在欣賞表演時不離開自己的位置

 

高組: 
1.  能唱出本學期的指定歌曲 
2.  能覺察音樂的停止和撥放 
3.  能配合節慶唱出節慶相關歌曲 
4.  能與同學互動合作進行音樂律動遊戲 
5.  能在遊戲的引導下打出節奏 

教學與 
評量說

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身體躲貓貓 

4.  專注力律動訓練:學生跟著音樂律動,聽教師

指令,音樂停時要暫停動作,視情況重新設定
或增加指令數 

5.  互動律動:身體躲貓貓音樂律動 
6.  音樂歌唱:身體躲貓貓,搭配歌詞認識臉上五

官的位置 

音樂歌唱:五官 

background image

6-10 

洗手洗手病毒遠

離我 

1.  專注力律動訓練:跟著音樂律動,音樂停止

後,學生要跟老師擺出一樣的動作或是打出一
樣的節奏 

2.  音樂歌唱:搖滾洗手歌 
4.  繪本認識:如果不洗手 

11-15 

媽媽我愛你 

1.  肢體節奏律動遊戲:擺放呼拉圈在地上,聽音

樂跟著節奏跳近呼拉圈中(肢體需協助學生改
用踏腳) 

2.  音樂歌唱:喜歡當你的小孩 
3.  音樂唱跳:搭配歌曲編舞蹈動作律動 
影片錄製:唱跳母親節歌曲錄製影片 

16-21 

再見再見 
永遠想念 

1.  歲末年歡舞蹈表演排練練習 
2.  專注力視動遊戲:看顏色做不同的動作,看見

紅色就拍手 

3.  專注力視動練習:跳舞機搭配音樂看著螢幕的

箭頭方向,踩踏地板上的箭頭 

4.  音樂歌唱:歡送六年級哥哥姊姊的畢業歌 

再見(謝欣芷) 

5.  畢業祝福影片拍攝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 
動作訓

練 

2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

象 

共 9 人 

核心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

點 




現 

特功 1-1 具備肢體與軀幹的關節活動度。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5 具備攜帶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3-1 運用功能性動作技能參與經常性的學校作息。 




容 

特功 I-1  左/右上肢的關節活動。  
特功 I-2  左/右下肢的關節活動。  
特功 II-1 維持頭頸直立的姿勢。 
特功 II-2 維持前臂支撐的俯臥姿勢。 
特功 II-10 維持單腳站姿勢。 
特功 V-3 肚子離地、以手掌和膝蓋爬行。 
特功 V-9 障礙物的跨越。 
特功 V-17 繞過障礙物、在狹窄的走廊或擁擠的 校園裡移動。 
特功 V-10 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特功 V-12 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躍。 
特功 VII-5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特功 VI-2 將物品從一處攜帶到另一處。 
特功 VIII-8 以手指按壓開關。 
特功 IX-5 握筆塗鴉。 
特功 IX-11  剪直線或曲線。 
特功 IX-12  圓形、十字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仿畫。 
特功 IX-13  直線或曲線的描畫。 
特功 IX-14  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 IX-17  文具及學習材料的使用。 
特功 IX-16 按照方格大小書寫適當的數字或國 字。 
特功 IX-20 操作一般滑鼠。  
特功 IX-21 有目的的依序按壓鍵盤。 

融入之議

題 

安全教育、資訊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

標 

1.  能安全從某處移動到另一處 
2.  能扶著扶手上下樓梯 

3.  繞過障礙物(角錐)。 

background image

4.  跳跳床(雙腳開合交替動作) 
5.  上下登階 5-10 分鐘 
6.  滾動大龍球繞過障礙物 
7.  橫向行走平衡木 

教學與 
評量說

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安樂快樂動 

8.  能安全從某處移動到另一處 
9.  能走校園中的無障礙坡道 
10.能扶著扶手上下樓梯 

11.繞過障礙物(角錐)。 

12.跳跳床(雙腳開合交替動作) 

13.上下登階 5-10 分鐘 

纖纖十指 

1. 能使用剪刀剪直線 
2. 能使用剪刀剪曲線 
3. 能使用畫筆著色 
4. 能用夾子夾取 5 公分物品 
5. 能插拔牆面積木玩具 
6. 能用手指按壓開曬衣夾 

平衡高手 

1.  滾動大龍球繞過障礙物 
2.  橫向行走平衡木 
3.  雙腳或單腳跳進呼拉圈中 
4.  能單腳連續跨越 3 個障礙物 
5.  能在搖搖板上左右搖動保持重心不掉落一次撐

住 5 秒 

10 

11 

12 

13 

舞動全身(一) 

結合治療師給的建議融入課程中。 
 
1.雙腳原地踏步雙手拍手 手眼協調 
2.能跟著律動影片一起做有氧運動 

14 

15 

background image

16 

3.  跟著 switch 遊戲片 just dance 進行身體扭轉或雙
手過肩畫圓的姿勢  

17 

科技新貴(一) 

1.  能移動滑鼠 
2.  能使用滑鼠點選螢幕內容 
3.  能使用滑鼠繪製形狀 
4.  能使用手指滑動平板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 
動作訓

練 

2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

象 

共 9 人 

核心素

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

點 




現 

特功 1-1 具備肢體與軀幹的關節活動度。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5 具備攜帶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3-1 運用功能性動作技能參與經常性的學校作息。 




容 

特功 I-1  左/右上肢的關節活動。  
特功 I-2  左/右下肢的關節活動。  
特功 II-1 維持頭頸直立的姿勢。 
特功 II-2 維持前臂支撐的俯臥姿勢。 
特功 II-10 維持單腳站姿勢。 
特功 V-3 肚子離地、以手掌和膝蓋爬行。 
特功 V-9 障礙物的跨越。 
特功 V-17 繞過障礙物、在狹窄的走廊或擁擠的 校園裡移動。 
特功 V-10 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特功 V-12 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躍。 
特功 VII-5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特功 VI-2 將物品從一處攜帶到另一處。 
特功 VIII-8 以手指按壓開關。 
特功 IX-5 握筆塗鴉。 
特功 IX-11  剪直線或曲線。 
特功 IX-12  圓形、十字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仿畫。 
特功 IX-13  直線或曲線的描畫。 
特功 IX-14  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 IX-17  文具及學習材料的使用。 
特功 IX-16 按照方格大小書寫適當的數字或國 字。 
特功 IX-20 操作一般滑鼠。  
特功 IX-21 有目的的依序按壓鍵盤。 

融入之議

題 

安全教育、資訊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

標 

1.  能在教室內安全移動到另一處。 
2.  能使用日常常用的工具如:剪刀/筆/膠水等。 
3.  能插拔牆面積木玩具 

background image

4.  雙腳或單腳跳進呼拉圈中 
5.  能單腳連續跨越 3 個障礙物 
6.  用腳踢球直線約 1 公尺 

教學與 
評量說

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安樂校園 
安全校園 

1.  高組同學可從一樓到二樓刷樂學卡 

2.  低組同學能依指示走到教室指定位置 

3.  能在協助下從教室走到操場 

4.  能注意路上有障礙物並避開 

雙手動動樂 

1.結合日常其他課程,使用筆描寫生字,美勞課使
用剪刀或膠水或繪圖等 
2.能用在口語提示下撕貼泡棉圖畫 
3.能抓握拼豆排出圖案 
4.能私下貼紙黏貼到指定的位置 

球技過人 

1.  能拿著球走路走約 10 公尺 
2.  能簡單了解地板滾球的規則 
3.  能在肢體或口語提示下丟球 
4.  能在協助下進行地板滾球的活動 
5.  能將籃球投進籃框中 
1.  結合治療師建議的球類運動至課程中 

10 

11 

12 

13 

舞林高手 

結合治療師給的建議融入課程中。 
 
1.  switch 遊戲 馬力歐派對遊戲片,抓握把手跟著

音樂做出動做打節奏 

2.  校慶表演律動,肢體伸展手眼協調 
3.  在彩虹滾桶內用身體使其滾動 
4.  投籃機雙手過肩丟球 
  

14 

15 

16 

background image

17 

大動作 

1.  用腳踢球直線約 1 公尺 
2.  丟接觸觸覺球 
3.  懸吊系統滑行 
4.  拍大球/連續拍球 3~10 下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集中式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2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組 
特生 1-P-1 能覺察飢餓生理反應並表達進食需求。 
特生 1-P-3 能使用適當的進食技巧。 
特生 1-P-8 能完成飲食前的簡單處理。 
特生 1-P-14 能穿脫簡單步驟之衣褲鞋襪。 

特生 1-P-15 能完成各式衣物、配件之配戴。 
高組 
特生 1-P-6 能打開包裝食品或剝除食物外皮食用。 
特生1-sP-18具備梳髮、整理頭髮的技能。 
特生1-sP-19隨時整理與保持儀容整潔。 
特生2-sP-7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
作與資源回收。 
特生 2-sP-8 安全使用個人及家中物品或家電。 
特生 1-A-6 能完成用餐後的處理。 
特生 2-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 3-P-4 認識消費場所及完成消費行為。 

特生 1-P-60 能處理因青春期產生改變的狀況。 




容 

低組 
特生 I-P-2 飲食需求的表達。 
特生 A-sP-6 飲食的衛生習慣。 
特生 A-sP-7 餐前準備與餐後收拾的技巧。 
特生 II-P-1 穿脫衣物技巧。 
特生 III-P-1 如廁技巧。 
特生 VI-A-2 環境衛生清潔的觀念。 

特生 XI-P-9 社區活動場所與設施設備的認識。 

 
高組 
特生 C-sA-3 簡易儀容裝扮的技巧。 
特生 F-sP-4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特生 I-P-2 飲食需求的表達。 
特生 I-P-9 餐前準備的技巧。 
特生 G-sP-3 用電安全。 
特生 VI-P-6 簡易單項家事的處理技巧。 
特生 III-P-11 青春期的清潔衛生 

background image

特生 3-P-10 能辨識社區環境中消費場所。 

特生 3-sP-5  遵守公共場所及設施的使用規範。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家庭教育 安全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能使用抹布清潔桌面 

2.能使用肥皂洗手 
3.能在部分肢體協助下穿衣物 
4.能將垃圾丟進垃圾桶 
5.能用衛生紙簡單擦拭餐具 
6. 能認識社區的交通工具 
高組: 
1.  能了解搭公車的順序 
2.  能了解悠遊卡的功能 

3.  能撕開/扭開食物包裝 

4.  能使用學習筷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吃飯皇帝大 

高 

1.  能簡單進行餐前處理 
2.  能清洗水果 
3.  能撕開/扭開食物包裝 
4.  能在協助下使用筷子  
 

低  1.  能說出餐具的名稱 

2.  能在到校後將餐具放到固定位置 
3.  能找到自己的碗 
4.  能表達自己的進食需求 

background image

6-10 

衣二衫事 

高  1.  能使用摺衣板折疊衣服 

2.  能在提示下用練習版穿鞋帶 
3.  能在提示下打一個平結 

低  1.  能脫外套 

2.  能將褲子脫至膝蓋處 
3.  能脫短袖上衣 
4.  能將腳套進鞋子中 

11-15 

我最好看 

高  1.能看著鏡子整理衣服 

2.能看著鏡子檢查臉部哪裡沒擦乾淨 
3.能用梳子梳頭髮 
4.能看著鏡子整理自己的儀容 

低  1.  能在肢體協助下進行清潔牙齒 

2.  能在肢體協助下洗臉 
3.  能在肢體協助下整理身上儀容 

16-17     我會用電器 

高  1.  認識洗衣機 

2.  認識電鍋 
3.  認識烤箱 
4.  認識吸塵器 
5.  工作分析使用電器的流程 
6.  用電安全 
7.  能在口語提示下使用電器 

低  1.  能指認洗衣機的圖片 

2.  能指認電鍋的圖片 
3.  能指認烤箱的圖片 
4.  能在肢體協助下使用果汁機 

18-21 

交通工具 

高  1.  了解搭公車的順序 

2.  了解悠遊卡的功能 
3.  模擬搭公車的情境 

低  1.  能指認公車得圖片 

2.  能指認飛機的圖片 
3.  能指認船的圖片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集中式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2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組 
特生 1-P-1 能覺察飢餓生理反應並表達進食需求。 
特生 1-P-3 能使用適當的進食技巧。 
特生 1-P-8 能完成飲食前的簡單處理。 
特生 1-P-14 能穿脫簡單步驟之衣褲鞋襪。 

特生 1-P-15 能完成各式衣物、配件之配戴。 
高組 
特生 1-P-6 能打開包裝食品或剝除食物外皮食用。 
特生1-sP-18具備梳髮、整理頭髮的技能。 
特生1-sP-19隨時整理與保持儀容整潔。 
特生2-sP-7正確使用環境清潔用品,並從事簡單的家務清潔工
作與資源回收。 
特生 2-sP-8 安全使用個人及家中物品或家電。 
特生 1-A-6 能完成用餐後的處理。 
特生 2-P-6 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特生 3-P-4 認識消費場所及完成消費行為。 

特生 1-P-60 能處理因青春期產生改變的狀況。 




容 

低組 
特生 I-P-2 飲食需求的表達。 
特生 A-sP-6 飲食的衛生習慣。 
特生 A-sP-7 餐前準備與餐後收拾的技巧。 
特生 II-P-1 穿脫衣物技巧。 
特生 III-P-1 如廁技巧。 
特生 VI-A-2 環境衛生清潔的觀念。 

特生 XI-P-9 社區活動場所與設施設備的認識。 

 
高組 
特生 C-sA-3 簡易儀容裝扮的技巧。 
特生 F-sP-4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特生 I-P-2 飲食需求的表達。 
特生 I-P-9 餐前準備的技巧。 
特生 G-sP-3 用電安全。 
特生 I-sP-3 家庭成員的角色。 
特生 VI-P-6 簡易單項家事的處理技巧。 

background image

特生 III-P-11 青春期的清潔衛生 
特生 3-P-10 能辨識社區環境中消費場所。 

特生 3-sP-5  遵守公共場所及設施的使用規範。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家庭教育 安全教育  )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能使用抹布清潔桌面 

2.能在肢體協助下洗臉 
3.能在部分肢體協助下穿衣物 
4.能將垃圾丟進垃圾桶 
5.能用衛生紙簡單擦拭餐具 
6. 能認識社區的消費場所 
7. 能認識家中有哪些成員 
高組: 

1.  能說出自己家住幾樓 

2. 

能在口語提示下說出自己家地址(哪一條路)

 

3.  能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他人觸碰 
4.  能使用教室內常見電器 
5.  能使用掃把或拖把清潔地板 
6.  能說出用電的注意事項 
7.  能展現消費行為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background image

1-5 

我的家庭真可愛 

認識自己的家庭成員 
能看家庭成員的照片正確叫出稱謂 
能說出家中有幾個人 
能知道自己在家中的角色 
知道可以做哪些能力所及的家事 

能說出自己家住幾樓 
能在口語提示下說出自己家地址(哪一條路) 

6-10 

我會用電器 

高  1.  能使用掃把掃地 

2.  能使用拖把拖地 
3.  實際操作教室內的電器用品 
4.  認識用電安全(如手濕不可以碰觸插

頭) 

低  1.  能在肢體協助下使用果汁機 

2.  能在口語提示下不靠近正在使用的電

器 

5.  知道使用電器的危險性 

11-15 

我會保護自己 

拒絕陌生人的邀請和觸碰 
如何向他人求助 
如何拒絕他人的碰觸 
和他人起衝突實主動和老師報告 
分辨危險的情境和地方 

16-17     用電安全 

高  1.  認識洗衣機 

2.  認識電鍋 
3.  認識烤箱 
4.  認識吸塵器 
5.  工作分析使用電器的流程 
6.  用電安全 
7.  能在口語提示下使用電器 

低  1.  能指認洗衣機的圖片 

2.  能指認電鍋的圖片 
3.  能指認烤箱的圖片 
4.  能在肢體協助下使用果汁機 

18-21 

   生活智慧小孩 

高  1.  能指認商品的標價 

2.  能根據商品金額付錢 
3.  能模擬消費場所進行消費 
4.  能說出消費的流程 

低  1.  在肢體協助下用抹布擦桌子 

2.  能觀看洗手的步驟影片 
3.  在肢體協助下洗手 
4.  肢體協助下刷牙洗臉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 

2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3-  Ⅰ-2-1 透過班級、學校、家庭、文化等 活動,知道每個人的異同。 
3-Ⅰ-1 願意參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學習 活動,表現好奇心。 
7-Ⅰ-4 能與他人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I-4 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6-I-2 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力行 

中年級 

1a-Ⅱ-2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 居住鄉鎮區重要的環境、商業及文化 

活動。 

2c-Ⅱ-1 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演,尊重人我差異,避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2a-Ⅱ-1 參與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 居住鄉鎮區的日常與特定活動。 
2c-Ⅱ-2 理解自己在家庭、學校、村里 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角色 

高年級 

3c-Ⅱ-2 透過同儕合作體驗家庭、學 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重要活 動。 
2a-Ⅲ-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動關係。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2c-Ⅲ-2 體認並願意維護公民價值與生活方式。 
3c-Ⅲ-1 聆聽他人意見,並能表達自己 的看法。 




容 

低年級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Ⅰ-2 控制生氣情緒的學習。 
D-Ⅰ-3 重要他人指令的聆聽與回應。 
F-Ⅰ-1 個人工作任務的理解。 
E-I-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中年級 

Aa-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與
責任 
Ab- Ⅱ-1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的生活方式、自然與人文環 境
的認識。 
Ac- Ⅱ-2 遇到個人在家庭、學校、村 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 (可
包括隱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 權等)受損時,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 道。 

高年級 

Aa-Ⅲ-1 個人可以參與自己在家庭、 學校、居住鄉鎮區感興趣的事物與活動 
Ac-Ⅲ-1 個人在家庭、學校、居住鄉生活中的權利(例 如:隱私權、生命權
及身體自主權等) 與責任(例如:遵守規範、尊重他人 等)

。 

Af-Ⅲ-1 維護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的生活環境。 
Cc-Ⅲ-1 了解個人在團體中的角色與改變。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家庭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

 

background image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了解教室內常用物品擺放位置 
2.  能知道自己的個人位置 
3.  能了解學校生活的作息 
4.  能指認班上的同學與老師 
5.  能在上課時遵守上課的秩序(不離開座位) 
高組 
1.  能說出基隆的重要景點 
2.  能說出基隆常見的交通工具 
3.  能說出節慶的傳統活動 
4.  能說出各個節慶的月份 
5.  能認識社區附近的設施和場所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認識新同學新老師 

5.  認識老師和同學(新生和舊生相見歡) 
6.  認識新學期新的生活作息(上學時間半天整天) 
7.  學校鐘聲是什麼呢?聽到要做什麼? 
8.  下課遊戲聽到上課自己收玩具 
9.  學校各處室的位置(保健室/操場/活動中心) 

6-10 

基隆城市博覽會 

1.  了解 2022 基隆城市博覽會活動 
2.  認識基隆景點 
3.  認識自己的居住地附近的商家 
4.  認識基隆的娛樂活動 
5.  認識基隆的特產 

background image

11-15 

認識生活環境 

低組 
1.  熟悉班上的環境物理位置 
2.  能聽指令走到指定的位置 
3.  能指認學校的圖片 
4.  能聽到指令回自己的位子 

高組 
1.  認識社區的消費場所 
2.  認識社區的娛樂場所 
3.  認識社區常見的交通工具 
4.  認識家鄉的傳統節慶 

16-21 

大家都是好朋友 

1.  與同學相處時身體的距離,不隨意碰觸他人身

體 

2.  能用有禮貌的語句加入遊戲/借用玩具 
3.  當和同學有衝突或肢體碰觸時向他人道歉 
4.  發生衝突時尋求大人的協助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 

2 節 

彩虹二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4-  Ⅰ-2-1 透過班級、學校、家庭、文化等 活動,知道每個人的異同。 
3-Ⅰ-1 願意參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學習 活動,表現好奇心。 
7-Ⅰ-4 能與他人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5-I-4 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6-I-2 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力行 

中年級 

1a-Ⅱ-2 理解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 居住鄉鎮區重要的環境、商業及文化 

活動。 

2c-Ⅱ-1 與在群體中的角色扮演,尊重人我差異,避免對他人產生偏見。 
2a-Ⅱ-1 參與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 居住鄉鎮區的日常與特定活動。 
2c-Ⅱ-2 理解自己在家庭、學校、村里 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的角色 

高年級 

3c-Ⅱ-2 透過同儕合作體驗家庭、學 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重要活 動。 
2a-Ⅲ-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動關係。 
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2c-Ⅲ-2 體認並願意維護公民價值與生活方式。 
3c-Ⅲ-1 聆聽他人意見,並能表達自己 的看法。 




容 

低年級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Ⅰ-2 控制生氣情緒的學習。 
D-Ⅰ-3 重要他人指令的聆聽與回應。 
F-Ⅰ-1 個人工作任務的理解。 
E-I-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中年級 

Aa-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與
責任 
Ab- Ⅱ-1 家庭、學校、村里社區與居 住鄉鎮區的生活方式、自然與人文環 境
的認識。 
Ac- Ⅱ-2 遇到個人在家庭、學校、村 里社區與居住鄉鎮區生活中的權利 (可
包括隱私權、生命權及身體自主 權等)受損時,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 道。 

高年級 

Aa-Ⅲ-1 個人可以參與自己在家庭、 學校、居住鄉鎮區感興趣的事物與活動 
Ac-Ⅲ-1 個人在家庭、學校、居住鄉生活中的權利(例 如:隱私權、生命權
及身體自主權等) 與責任(例如:遵守規範、尊重他人 等)

。 

Af-Ⅲ-1 維護家庭、學校、居住鄉鎮區的生活環境。 
Cc-Ⅲ-1 了解個人在團體中的角色與改變。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家庭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

 

background image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指認消費場所的圖片 
2.  能指認常見交通工具-公車的圖片 
3.  能指認紅綠燈的圖片 
4.  能在肢體協助下將個人物品收到書包中 
5.  能聆聽老師課堂的繪本故事 

高組 

6.  能說出紅綠燈三個燈號的意義 
7.  能遵守馬路安全規則 
8.  能模擬公車到站時揮手召公車 
9.  能模擬拿悠遊卡感應刷卡機 
10.能指認悠遊卡的圖示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我愛 shopping 

5.  能認識社區的消費性場所(便利商店/早餐店/

藥局等) 

6.  能依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消費場所 
7.  閱讀繪本 小雞逛超市 
8.  依照清單選購物品 
9.  認識看價目表 

6-10 

公車達人 

1.  認識公車的功能 
2.  搭公車的步驟 
3.  公車禮儀及安全 
4.  模擬搭公車的情境 
5.  指認公車的圖片 

background image

11-15 

我愛台灣我的家 

1.  認識台灣地圖 
2.  辨別鄉村和都市(指認鄉村/都市的圖片) 
3.  說出 3 種台灣的特色美食 
4.  認識台灣的天氣 
5.  認識基隆在台灣的位置 

16-21 

我會注意安全 

1.  認識學校的危險情境 
2.  能認識家中的危險情境 
3.  能認識浴室的危險情境 
4.  能知道用電器用品的注意事項 
5.  能認識過馬路的安全 
6.  紅綠燈的號誌辨別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 

5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

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

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組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

體語言。  

4-I-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

整的國字。  
 
高組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

體語言。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I-3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  

5-I-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5-I-7 運用簡單的預測、推論等策略,找出句子和段落明示

的因果關係,理解文本內容。  




容 

低組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高組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4 常用字部首的表義(分類)功能。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background image

Be-I-1 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

法。  

融入之議

題 

家庭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獨自寫出自己的名字。 
2. 能書寫基本筆畫的筆順。 
3. 能以仿寫的方式寫出生字。 
4. 能用簡單句回答看圖回答課文問題。 
5. 能保持良好的書寫姿勢。 
6. 能說出或寫出課文生字的造詞。  
高組 
1.  能認識常見部首並了解其造字意義。   
2.  能認識生活常用形容詞辭彙並運用,例如:美麗的、可愛的、

快速的…等。 

3.  能認識生活中常用的量詞單位。 
4.  能在口語提示下,以正確的筆劃原原理寫字。  
5.  能分辨出字體工整與不工整的差別。  
6.  唸讀課文時能依照標點符號的出現而有停頓。   
7.  能配合日常生活,在提示下自行寫出簡單的應用文,如:賀

卡、便條、短篇日記等。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其
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ㄅㄆㄇ大家族/ 

低組 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

background image

校園大小事 

主要訓練其以及發音,生活課文為主要認讀、念

讀使用的文本。 

1.  聽:練習安靜的聽,聽到特定的聲音要舉

手、練習辨別不同發音差異,並重複說出相同

的音;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詞彙相配對的圖

片。 

2.  說:練習正確地發出、練習重複課文語詞。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練習一筆畫內的運筆、描寫名字。 
體驗:帶學生參觀校園,了解其課文意涵。 

高組 以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

ㄇ主要訓練其發音,生活課文主要為認讀念讀使

用。 

1.  聽:練習辨別注音符號發音的差異、練習說

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2.  說: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習回答課文

問題、以口頭造詞。 

3.  讀:認讀語詞。 
4.  寫:描寫生字。 
體驗:帶學生參觀校園,了解其課文意涵。 

4-6 

ㄅㄆㄇ大家族/ 

節慶課文 

(中秋節與國慶

日) 

 

低組 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

主要訓練其以及發音,生活課文為主要認讀、念

讀使用的文本。 

1. 聽:練習安靜的聽,聽到特定的聲音要舉手、

練習辨別不同發音差異,並重複說出相同的

音;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詞彙相配對的圖

片。 

2.  說:練習正確地發出、練習重複課文語詞。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練習一筆畫內的運筆、描寫名字。 
體驗:結合美勞課畫國旗、社會課的介紹以及綜

合課做月餅的課程,了解其課文意涵。 

高組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要

以精熟為目標且練習拼音,生活課文主要為認讀
念讀使用。 

1.  聽:練習辨別注音符號發音的差異、練習說

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2.  說: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習回答課文

background image

問題、以口頭造詞。 

3.  讀:認讀語詞。 
4.  寫:描寫生字。 
體驗:結合美勞課畫國旗、社會課的介紹以及綜

合課做月餅的課程,了解其課文意涵。 

7-9 

ㄅㄆㄇ大家族/ 

我的身體 

低組 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

主要訓練其以及發音,生活課文為主要認讀、念

讀使用的文本。 

1. 聽:練習安靜的聽,聽到特定的聲音要舉手、

練習辨別不同發音差異,並重複說出相同的

音;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詞彙相配對的圖

片。 

2.  說:練習正確地發出、練習重複課文語詞。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練習一筆畫內的運筆、描寫名字。 
體驗:結合美勞課製作自己的身體與健體課的活

動,了解身體各部位。 

高組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要

以精熟為目標且練習拼音,生活課文主要為認讀

念讀使用。 

1.  聽:練習辨別注音符號發音的差異、練習說

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2.  說: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習回答課文

問題、以口頭造詞、能依照圖片排列說出完整

句型。。 

3.  讀:認讀語詞。 
4.  寫:描寫生字。 
體驗:結合美勞課製作自己的身體與健體課的活
動,了解身體各部位。 

10-12 

ㄅㄆㄇ大家族/ 

水果好朋友 

(顏色與量詞) 

低組 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

主要訓練其以及發音,生活課文為主要認讀、念

讀使用的文本。 

1. 聽:練習安靜的聽,聽到特定的聲音要舉手、

練習辨別不同發音差異,並重複說出相同的

音;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詞彙相配對的圖

片。 

2.  說:練習正確地發出、練習重複課文語詞。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background image

4.  寫:練習兩筆畫內的運筆、描寫名字。 
體驗:結合美勞課和自然課的介紹水果課程,了
解其課文意涵。 
高組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要

以精熟為目標且練習拼音,生活課文主要為認讀

念讀使用。 

1.  聽:練習辨別注音符號發音的差異、練習說

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2.  說: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習回答課文

問題、以口頭造詞、量詞和形容詞練習。 

3.  讀:認讀語詞。 
4.  寫:描寫生字。 
體驗:結合美勞課和自然課的介紹水果課程,了
解其課文意涵。 

13-15 

ㄅㄆㄇ大家族/ 

說出自己的感受 1 

低組 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
主要訓練其以及發音,生活課文為主要認讀、念

讀使用的文本。 

1.  聽:練習安靜的聽,聽到特定的聲音要舉

手、練習辨別注音符號的發音差異,並能指出

教師所唸的音;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詞彙相

配對的圖片、選出節慶相關活動之圖卡。 

2.  說:練習復述課文語詞。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練習一筆畫內的運筆、描寫名字。 
體驗:結合綜合課的情緒課,了解其課文意涵。 
高組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要

以精熟為目標且練習拼音,生活課文主要為認讀

念讀使用。聽:練習辨別注音符號發音的差異、

練習說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1.  說: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習回答課文

問題、以口頭造詞、能依照圖片排列說出完整

句型。 

2.  讀:認讀語詞。 
3.  寫:描寫生字、以黏貼語詞的方式進行短語

練習。 

體驗:結合綜合課的情緒課,了解其課文意涵。 

16-18 

我的身體/ 

節慶課文(聖誕

節) 

低組 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

主要訓練其以及發音,生活課文為主要認讀、念
讀使用的文本。 

background image

1.  聽:練習安靜的聽;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

詞彙相配對的圖片、選出節慶相關活動之圖

卡。 

2.  說:練習重複課文語詞、能以動作或圖卡指

認的方式說出出自己的回答。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練習兩筆畫內的運筆、描寫名字、描寫

生字。 

體驗:結合美勞課製作聖誕裝飾、社會課的介紹
以及綜合課做餅乾的課程,了解其課文意涵。 
高組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要

以精熟為目標且練習拼音,生活課文主要為認讀

念讀使用。 

1.  聽:練習指出教師發出的注音、練習說出或

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2.  說:練習拼音、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

習回答課文問題、以口頭造詞。 

3.  讀:認讀語詞。 
4.  寫:描寫生字。 
體驗:結合美勞課製作聖誕裝飾、社會課的介紹
以及綜合課做餅乾的課程,了解其課文意涵。 

19-20 

我的家庭/ 

節慶課文(春節) 

低組 生活課文為主,ㄅㄆㄇ課文為輔,ㄅㄆㄇ

主要訓練其以及發音,生活課文為主要認讀、念

讀使用的文本。 

1.  聽:練習安靜的聽;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

詞彙相配對的圖片、選出節慶相關活動之圖

卡。 

2.  說:練習重複課文語詞、以貼圖卡的方式排

列簡單句型。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練習兩筆畫內的運筆、描寫名字和描寫

生字。 

體驗:結合美勞課寫春聯畫紅包和社會課節慶介
紹,了解其課文意涵。 
高組生活課文並重,ㄅㄆㄇ要以精熟為目標且練
習拼音,生活課文主要為認讀念讀使用。 

1.  聽:練習指出教師發出的注音、練習說出或

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background image

2.  說:練習拼音、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

習回答課文問題、以口頭造詞。 

3.  讀:認讀語詞。 
4.  寫:描寫生字。 
體驗:結合美勞課寫春聯畫紅包和社會課節慶介
紹,了解其課文意涵。 

21 

期末總複習 

以活動的方式複習整學期的課文。 

1.  誰是大偵探 
2.  大家來找碴 
3.  比手畫腳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語文 

5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

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

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組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I-2 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

體語言。  

4-I-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I-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

整的國字。  
 
高組 
1-I-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

體語言。  

2-I-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I-3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  

5-I-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5-I-7 運用簡單的預測、推論等策略,找出句子和段落明示

的因果關係,理解文本內容。  




容 

低組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高組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4 常用字部首的表義(分類)功能。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background image

Be-I-1 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

法。  

融入之議

題 

家庭教育、環境教育、海洋教育、品德教育、安全教育、防災教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獨自寫出自己的名字。 
2. 能書寫基本筆畫的筆順。 
3. 能以仿寫的方式寫出生字。 
4. 能用簡單句回答看圖回答課文問題。 
5. 能保持良好的書寫姿勢。 
6. 能說出或寫出課文生字的造詞。  
高組 
1.  能認識常見部首並了解其造字意義。   
2.  能認認識生活常用形容詞辭彙並運用,例如:可愛的、快速

的…等。 

3.  能認識生活中常用的量詞單位。 
4.  能在口語提示下,以正確的筆劃原理寫字。  
5.  能分辨出字體工整與不工整的差別。  
6.  唸讀課文時能依照標點符號的出現而有停頓。   
7.  能配合日常生活,在提示下自行寫出簡單的應用文,如:賀

卡、便條、短篇日記等。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其
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background image

1-3 

家中安全要注意 

低組 課文結合生活中的電器危險,練習認讀常

見的語詞並注意其使用安全。 

1.  聽:練習安靜的聽;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

詞彙相配對的圖片、選出課文相關之圖卡。 

2.  說:練習重複課文語詞、跟著念讀課文。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描寫生字、以貼圖卡的方式排列出簡單

句。 

體驗:結合自然課實驗課程了解其課文意涵。 

高組 課文結合生活中的電器危險,練習認讀常

見的語詞並注意其使用安全。 

1.  聽:練習說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2.  說:練習拼音、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

習回答課文問題、以口頭造詞。 

3.  讀:認讀語詞。 
4.  寫:描寫語詞。 
體驗:結合自然課實驗課程了解其課文意涵。 

4-6 

上上下下左左右

右 

低組 課文結合方向方位,提升學生對於方向的

認知。 

1.  聽:練習安靜的聽;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

詞彙相配對的圖片、選出課文相關之圖卡。 

2.  說:練習重複課文語詞、跟著念讀課文。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描寫生字、以貼圖卡的方式排列出簡單

句。 

體驗:結合體育的活動加深學生對於方向的認

知。 

高組 課文結合方向方位,提升學生對於方向的

認知。 

1.  聽:練習說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2.  說:練習拼音、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

習回答課文問題、以口頭造詞。 

3.  讀:認讀語詞。 
4.  寫:描寫語詞。 
體驗:結合體育的活動加深學生對於方向的認

知。 

background image

7-9 

社區標誌我最行 

低組 課文社區中常見的標誌,提升學生環境事

物的認知,並加強學生對於安全的認知。 

1.  聽:練習安靜的聽;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

詞彙相配對的圖片、選出課文相關之圖卡。 

2.  說:練習重複課文語詞、跟著念讀課文。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描寫生字、以貼圖卡的方式排列出簡單

句。 

體驗:結合綜合以及社會課的活動,以實際尋找

校園以及社區中的標誌作為統整體驗之活動。 

高組 課文社區中常見的標誌,提升學生環境事

物的認知,並加強學生對於安全的認知。 

1.  聽:練習說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2.  說:練習拼音、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

習回答課文問題、以口頭造詞。 

3.  讀:認讀語詞。 
4.  寫:描寫語詞。 
體驗:結合綜合以及社會課的活動,以實際尋找
校園以及社區中的標誌作為統整體驗之活動。 

10-12 

我是家事小幫手/

節慶課文(母親

節) 

低組 結合節慶課程,建立家庭教育之概念。 

1.  聽:練習安靜的聽;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

詞彙相配對的圖片、選出課文相關之圖卡。 

2.  說:練習重複課文語詞、跟著念讀課文。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描寫生字、以貼圖卡的方式排列出簡單

句、製作母親節小卡。 

體驗:結合美勞課以及社會課的課程,加深了解
課文內涵。 
高組 結合節慶課程,建立家庭教育之概念。 

5.  聽:練習說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6.  說:練習拼音、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

習回答課文問題、以口頭造詞。 

7.  讀:認讀語詞。 
5.  寫:描寫語詞、製作母親節小卡。 
體驗:結合美勞課以及社會課的課程,加深了解
課文內涵。 

13-15 

我會照顧我自己/

節慶課文(端午

節) 

低組 結合節慶課程,建立傳統習俗文化之概念。 

1.  聽:練習安靜的聽;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

詞彙相配對的圖片、選出課文相關之圖卡。 

background image

2.  說:練習重複課文語詞、跟著念讀課文。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描寫生字、以貼圖卡的方式排列出簡單

句、製作母親節小卡。 

體驗:結合美勞課以及社會課的課程,加深了解
課文內涵。 
高組 結合節慶課程,建立傳統習俗文化之概念。 

1.  聽:練習說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2.  說:練習拼音、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

習回答課文問題、以口頭造詞。 

3.  讀:認讀語詞。 
5.  寫:描寫語詞、製作母親節小卡。 
體驗:結合美勞課以及社會課的課程,加深了解

課文內涵。 

16-18 

保護我自己/ 

公園一日遊 

低組 結合校外教學課程,擴展形容詞與物品之

詞彙量。 

1.  聽:練習安靜的聽;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

詞彙相配對的圖片、選出課文相關之圖卡。 

2.  說:練習重複課文語詞、跟著念讀課文。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描寫生字、以貼圖卡的方式排列出簡單

句、搭配照片貼出相關圖片(如:看見了哪些

動物)

。 

體驗:結合校外教學以及社會課保護自己的課
程,加深了解課文內涵。 
高組 結合校外教學課程,擴展動物與形容詞之

詞彙量。 

1.  聽:練習說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2.  說:練習拼音、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

習回答課文問題、以口頭造詞。 

3.  讀:認讀語詞。 
5.  寫:描寫語詞、搭配照片寫小短文。 
體驗:結合校外教學以及社會課保護自己的課
程,加深了解課文內涵。 

19-20 

今天是幾月幾日

星期幾 

低組 結合數學課程,建立時間概念以及每日需
要完成的事情。 

1.  聽:練習安靜的聽;練習指出和教師所唸的

詞彙相配對的圖片、選出課文相關之圖卡。 

background image

2.  說:練習重複課文語詞、跟著念讀課文。 
3.  讀:認讀語詞(有圖片提示)。 
4.  寫:描寫生字、以貼圖卡的方式排列出簡單

句。 

體驗:結合數學的課程,加深了解課文內涵。 
高組 結合數學課程,建立時間概念以及每日需

要完成的事情。 

1.  聽:練習說出或指出聽見的語詞或句子。 
2.  說:練習拼音、練習複誦課文以及語詞、練

習回答課文問題、以口頭造詞。 

3.  讀:認讀語詞。 
4.  寫:描寫語詞、搭配照片寫小短文。 
體驗:結合數學的課程,加深了解課文內涵。 

21 

期末總複習 

以活動的方式複習整學期的課文。 
1. 誰是大偵探 
2. 大家來找碴 
3. 比手畫腳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中年級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

估算之基礎。  

n-I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

題。  

s-II-2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

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高年級 

n-III-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 

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
論。 
 




容 

中年級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 值

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千」

。位值單位換算。  

N-3-7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與除、連乘)。連乘、加與

除、減與除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  

S-4-6 平面圖形的全等:以具體操作為主。形狀大小一樣的 兩

圖形全等。能用平移、旋轉、翻轉做全等疊合。全等圖

形之對應角相等、對應邊相等。  

D-4-1 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 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 生

活中的長條圖與折線圖。 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
作長條圖。  

N-3-17 時間:「日」

「時」

「分」

、 「秒」

。實測、量感、估

測 與計算。時間單位的換算。 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
型。 

background image

高年級 

N-5-15 解題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液體體積的意義。  

S-5-6 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以 操作活動為主。生活中面與 

面平行或垂直的現象。正方 體(長方體)中面與面的平 
行或垂直關係。用正方體 (長方體)檢查面與面的平 行

與垂直。  

D-6-2 解題:可能性。從統計圖表 資料,回答可能性問題。機 

率前置經驗。

「很有可能」

、 「很不可能」

「A 比 B 可 能」

。  

融入之議

題 

法治教育、資訊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聽說讀寫 100 以內的數。 
2.  能辨認 1 元、5 元、10 元 50 元等錢幣並做換算。 
3.  能有加減的初步概念並做簡單計算。 
4.  能認識鐘面上的時刻是幾點幾分。 
5.  能計算兩位數加減。 
6.  能使用計算機。 
高組 
1.  能熟練四位數乘以二位數直式計算。 
2.  能用三步驟連加的併式記法與計算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  能運用「由左向右逐步進行」的原則解決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4.  能運用「先乘除後加減」的原則解決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5.  能辨識「部份佔全體多寡」就是「比率」的意思。 
6.  由具體操作中,辨識「表面積」就是立體圖形所有面的面積

總和。 

7.  由具體操作中,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績。 
8.  能辨識數線具有方向性及單位間隔相等的性質。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其
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一學期以四個大單元為主,每個單元大約總共授課 4-5 週,其
單元授課週數順序視學生情況調整,例如:第一個單元先上 2 週,
接著就上第二個單元或是第一個單元先上 3 週,再接著上第二個
單元。 

background image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數與量 1 

低組 
1.  100 以內的數:搭配實體物品與數線,讓學

生從操作中了解數序。 

2.  數字比大小(十以內)

:搭配定位板了解位值

進而建立數量大小的概念,。 

3.  認識錢幣:以 1 元、5 元、10 元、50 元和 100

元為主,以實物進行觀察、分類,進而能念讀
三位數數字。 

高組 
1.  一萬以內的數:搭配定位板,練習念讀一萬

以內的數。 

2.  數字比大小(五位數)

:搭配定位版了解位值

進而建立數量大小的概念。 

3.  認識數線:藉由操作活動了解數線有數值與

方向性。 

3-4 

重量 

1.  認識公斤 
2.  認識公克 
3.  搭配自然課的實驗應用並複習重量概念。 

5-7 

空間與形狀 1 

低組 
1.  認識常見圖形的特色,如三角形有幾個角、

幾條邊。 

2.  圖形找一找:藉由實際操作,找出相同圖案,

並帶入全等圖形之概念 

高組 
1.  認識角度。 
2.  角的大小比較。 
3.  認識直角:從生活中的物品中找到直角。 
4.  認識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特徵。 

8-12 

加減乘除 1 

低組 
1.  30 以內減法:利用實物建立減法概念、搭配

簡單應用題的敘述進行 30 以內減法。 

2.  兩位數不退位減法:搭配手勢以及步驟化練

習計算。 

3.  除法:藉由平分活動了解生活中的除法概念。 

高組   
1.  加減法:一萬以內的加法與減法。 
2.  乘法:背熟九九乘法表、能以加法的方式呈

background image

現乘法列式。 

3.  除法:藉由平分活動了解除法概念。 
4.  除數為一位數:從平分活動中列示並計算。 

13-16 

幾分之幾 1 

低組 
1.  部分量與整體量:藉由實物操作,了解部分

量與整體量,如:營養午餐的碗與水果。 

2.  能看著實際物品說出是幾分之幾。 
3.  帶入幾分之幾的寫法與概念。 
*結合語文課之量詞概念,著重單位的使用。 
高組 
1.  認識分數:從操作活動中認識分數。 
2.  了解分數與 1 的關係:從操作活動中了解 1

就是全部。 

3.  分數的大小比較:藉由實體物品操作,進行

分數的比較大小。 

*結合語文課之量詞概念,著重單位的使用。 

17-19 

加減乘除 2 

低組 
1.  加減併式:依照情境中寫出加減列式。 
2.  計算加減併式:使用計算機算出答案。 
高組  四則運算 
1.  先乘除後加減:藉由操作活動,了解照著四

則運算計算才能算出最合理的答案。 

2.  有括號的加減併式 
3.  有括號的乘除併式 

20-21 

列表與規律 

1.  認識生活中常見表格:如公車時刻表、電影

時刻表。 

2.  練習製作表格:天氣記錄表、自己的課表。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4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中年級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

估算之基礎。  

n-I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

題。  

s-II-2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

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高年級 

n-III-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 

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
論。 
 




容 

中年級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 值

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 「千」

。位值單位換算。  

N-3-7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與除、連乘)。連乘、加與

除、減與除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  

S-4-6 平面圖形的全等:以具體操作為主。形狀大小一樣的 兩

圖形全等。能用平移、旋轉、翻轉做全等疊合。全等圖

形之對應角相等、對應邊相等。  

D-4-1 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 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 生

活中的長條圖與折線圖。 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作
長條圖。  

N-3-17 時間:「日」

「時」

「分」

、 「秒」

。實測、量感、估

測 與計算。時間單位的換算。 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
型。 

background image

高年級 

N-5-15 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 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

體 積的意義。  

S-5-6 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以 操作活動為主。生活中面與 

面平行或垂直的現象。正方 體(長方體)中面與面的平 

行或垂直關係。用正方體 (長方體)檢查面與面的平 行

與垂直。  

D-6-2 解題:可能性。從統計圖表 資料,回答可能性問題。機 

率前置經驗。

「很有可能」

、 「很不可能」

「A 比 B 可 能」

。  

融入之議

題 

法治教育、資訊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聽說讀寫 100 以內的數。 
2.  能辨認 1 元、5 元、10 元 50 元等錢幣並做換算。 
3.  能有加減的初步概念並做簡單計算。 
4.  能認識鐘面上的時刻是幾點幾分。 
5.  能計算兩位數加減。 
6.  能使用計算機。 

 

高組 
1.  能熟練四位數乘以二位數直式計算。 
2.  能用三步驟連加的併式記法與計算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  能運用「由左向右逐步進行」的原則解決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4.  能運用「先乘除後加減」的原則解決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5.  能辨識「部份佔全體多寡」就是「比率」的意思。 
6.  由具體操作中,辨識「表面積」就是立體圖形所有面的面積

總和。 

7.  由具體操作中,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績。 
8.  能辨識數線具有方向性及單位間隔相等的性質。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其
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一學期以四個大單元為主,每個單元大約總共授課 2-4 週,其
單元授課週數順序視學生情況調整,例如:第一個單元先上 2 週,

background image

接著就上第二個單元或是第一個單元先上 3 週,再接著上第二個
單元。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數與量 1 

低組 
4.  100 以內的數:搭配實體物品與數線,讓學生

從操作中了解數序。 

5.  數字比大小(十以內):搭配定位板了解位值

進而建立數量大小的概念,。 

6.  認識錢幣:以 1 元、5 元、10 元、50 元和 100

元為主,以實物進行觀察、分類,進而能念讀三
位數數字。 

高組 
4.  一萬以內的數:搭配定位板,練習念讀一萬以

內的數。 

5.  數字比大小(五位數):搭配定位版了解位值

進而建立數量大小的概念。 

6.  認識數線:藉由操作活動了解數線有數值與方

向性。 

3-4 

重量 

4.  認識公斤 
5.  認識公克 
6.  搭配自然課的實驗應用並複習重量概念。 

5-7 

空間與形狀 1 

低組 
3.  認識常見圖形的特色,如三角形有幾個角、幾

條邊。 

4.  圖形找一找:藉由實際操作,找出相同圖案,

並帶入全等圖形之概念 

高組 
5.  認識角度。 
6.  角的大小比較。 
7.  認識直角:從生活中的物品中找到直角。 
8.  認識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特徵。 

8-12 

加減乘除 1 

低組 
4.  30 以內減法:利用實物建立減法概念、搭配簡

單應用題的敘述進行 30 以內減法。 

5.  兩位數不退位減法:搭配手勢以及步驟化練習

計算。 

6.  除法:藉由平分活動了解生活中的除法概念。 

background image

高組   
5.  加減法:一萬以內的加法與減法。 
6.  乘法:背熟九九乘法表、能以加法的方式呈現

乘法列式。 

7.  除法:藉由平分活動了解除法概念。 
8.  除數為一位數:從平分活動中列示並計算。 

13-16 

幾分之幾 1 

低組 
4.  部分量與整體量:藉由實物操作,了解部分量

與整體量,如:營養午餐的碗與水果。 

5.  能看著實際物品說出是幾分之幾。 
6.  帶入幾分之幾的寫法與概念。 
*結合語文課之量詞概念,著重單位的使用。 
高組 
4.  認識分數:從操作活動中認識分數。 
5.  了解分數與 1 的關係:從操作活動中了解 1 就

是全部。 

6.  分數的大小比較:藉由實體物品操作,進行分

數的比較大小。 

*結合語文課之量詞概念,著重單位的使用。 

17-19 

加減乘除 2 

低組 
3.  加減併式:依照情境中寫出加減列式。 
4.  計算加減併式:使用計算機算出答案。 
高組  四則運算 
4.  先乘除後加減:藉由操作活動,了解照著四則

運算計算才能算出最合理的答案。 

5.  有括號的加減併式 
6.  有括號的乘除併式 

20-21 

列表與規律 

3.  認識生活中常見表格:如公車時刻表、電影時

刻表。 

4.  練習製作表格:天氣記錄表、自己的課表。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健康與 

體育 

3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a-Ⅰ-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1a-Ⅰ-2 認識健康的生活習慣。 
1b-Ⅰ-1 舉例說明健康生活情境中適用的健康技能和生活技

能。 

1c-Ⅰ-1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 

1c-Ⅰ-2 認識基本的運動常識。 

2b-Ⅰ-2 願意養成個人健康習慣。 

2c-Ⅰ-1 表現尊重的團體互動行為。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2d-Ⅰ-1 專注觀賞他人的動作表現。 

4a-Ⅰ-2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中年級 

1a-Ⅱ-2 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 

1c-Ⅱ-1 認識身體活動的動作技能。 

2a-Ⅱ-2 注意健康問題所帶來的威脅感與嚴重性。 

2c-Ⅱ-1 遵守上課規範和運動比賽規則。 
 

高年級 

1a-Ⅲ-3 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資源與規範。 

2b-Ⅲ-1 認同健康的生活規範、態度與價值觀。 

2c-Ⅲ-1 表現基本運動精神和道德規範。 

2d-Ⅲ-2 分辨運動賽事中選手和觀眾的角色與責任。 
 

background image




容 

低年級 

Aa-Ⅰ-1 不同人生階段的成長情形。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Bb-Ⅰ-2 吸菸與飲酒的危害及拒絕二手菸的方法。 
Bc-Ⅰ-1 各項暖身伸展動作。 

Cb-Ⅰ-2 班級體育活動。 

Da-Ⅰ-2 身體的部位與衛生保健的重要性。 

Db-Ⅰ-1 日常生活中的性別角色。 

Db-Ⅰ-2 身體隱私與身體界線及其危害求助方法。 

Ea-Ⅰ-2 基本的飲食習慣。 

Ga-Ⅰ-1 走、跑、跳與投擲遊戲。 

Ia-Ⅰ-1 滾翻、支撐、平衡、懸垂遊戲。 
 

中年級 

Aa-Ⅱ-2 人生各階段發展的順序與感受。 

Ba-Ⅱ-1 居家、交通及戶外環境的潛在危機與安全須知。 

Bb-Ⅱ-2 吸菸、喝酒、嚼檳榔對健康的危害與拒絕技巧。 

Da-Ⅱ-1 良好的衛生習慣。 

Da-Ⅱ-2 身體各部位的功能與衛生保健的方法。 

Ea-Ⅱ-1 食物與營養的種類和需求。 

Ia-Ⅱ-1 滾翻、支撐、平衡與擺盪動作。 
 

高年級 

Aa-Ⅲ-1 生長發育的影響因素與促進方法。 

Aa-Ⅲ-2 人生各階段的成長、轉變與自我悅納。 

Ba-Ⅲ-2 校園及休閒活動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須知。 

Bc-Ⅲ-1 基礎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方法。 

Ea-Ⅲ-4 食品生產、加工、保存與衛生安全。 

Da-Ⅲ-3 視力與口腔衛生促進的保健行動。 

Db-Ⅲ-3 性騷擾與性侵害的自我防護。 

Ga-Ⅲ-1 跑、跳與投擲的基本動作。 

Ia-Ⅲ-1 滾翻、支撐、跳躍、旋轉與騰躍動作。 
 

融入之議

題 

安全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做出運動流汗後擦乾、更衣並補充水分的行為及習慣。 
2.  能辨識上體育課時,所需的運動器材名稱及使用方法。 
3.  能遵守三項簡單的遊戲規則而進行遊戲。 

background image

4.  能說出或指出身體各個部位。 
5.  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6.  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

魚肉菜)。 

7.  能養成運動前、後喝水和運動後洗手的習慣。 
8.  能表現出球類運動簡單的聯合性動作,如傳接球、運球投籃等。 
9.  能進行投擲樂樂棒球的活動。 
10.  能進行地板滾球之活動。 
高組 
1.  能說出或指出運動受傷時可以請求幫忙的地方。 
2.  能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與口腔檢查。 
3.  能獨自或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保健操。 
4.  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5.  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

魚肉菜)。 

6.  參與遊戲或比賽時能遵守規則。 
7.  能說出或指出從事休閒活動時要注意的事項。 
8.  能進行樂樂棒球之活動。 
9.  能進行地板滾球之活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暖身活動 123/ 

我會正確洗手/ 

我會健康檢查 

體育活動 
1.  健康操練習 
2.  利用大龍球、滑板車等用具進行活動,提升

其平衡與肌耐力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3.  藉由傳球、接球等趣味活動,訓練個案體力

肢體協調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健康概念 

background image

3. 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 
4. 健康檢查相關注意事項 

5-8 

運動安全要注意/ 

我受傷了怎麼辦 1 

7.  搭配圖片與影片,讓學生了解運動必須要注

意安全,否則會受傷。 

8.  練習運動受傷後的處理,包含求救、冰敷等

等。 

9.  認識校園中能夠協助的地點,如健康中心、

各處室。 

9-12 

球類我最行/ 

認識身體部位 

體育活動 
1.  學生情況練習拍球活動,先從雙手拍球開

始,如:手部肌肉較弱者則是使用皮球。 

2.  練習自己拋球、自己接球練習。 
3.  練習雙手滾大球。 
健康概念 
2. 結合語文課,認識身體各個部位。 

13-16 

樂樂棒球/ 

口腔保健我最行 

體育活動 
1.  介紹樂樂棒球的器材與規則。 
2.  練習揮棒與打擊。 
3.  練習輪流與排隊。 
健康概念 
1.  練習如何刷牙。 
2.  學習如何避免蛀牙。 

17-21 

地板滾球/ 

生病了該怎麼辦 

體育活動 
1. 介紹地板滾球的器材與規則。 
2.  實際進行地板滾球的比賽。 
3.  練習輪流與排隊。 
健康概念 
2. 認識不同常見生病症狀,並練習表達。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健康與 

體育 

3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8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a-Ⅰ-1 認識基本的健康常識。 

1a-Ⅰ-2 認識健康的生活習慣。 

1b-Ⅰ-1 舉例說明健康生活情境中適用的健康技能和生活技

能。 

1c-Ⅰ-1 認識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 

1c-Ⅰ-2 認識基本的運動常識。 

2b-Ⅰ-2 願意養成個人健康習慣。 

2c-Ⅰ-1 表現尊重的團體互動行為。 

2c-Ⅰ-2 表現認真參與的學習態度。 

2d-Ⅰ-1 專注觀賞他人的動作表現。 

4a-Ⅰ-2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中年級 

1a-Ⅱ-2 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 

1c-Ⅱ-1 認識身體活動的動作技能。 

2a-Ⅱ-2 注意健康問題所帶來的威脅感與嚴重性。 

2c-Ⅱ-1 遵守上課規範和運動比賽規則。 
 

高年級 

1a-Ⅲ-3 理解促進健康生活的方法、資源與規範。 

2b-Ⅲ-1 認同健康的生活規範、態度與價值觀。 

2c-Ⅲ-1 表現基本運動精神和道德規範。 

2d-Ⅲ-2 分辨運動賽事中選手和觀眾的角色與責任。 
 

background image




容 

低年級 

Aa-Ⅰ-1 不同人生階段的成長情形。 

Ba-Ⅰ-1 遊戲場所與上下學情境的安全須知。 

Bb-Ⅰ-2 吸菸與飲酒的危害及拒絕二手菸的方法。 
Bc-Ⅰ-1 各項暖身伸展動作。 

Cb-Ⅰ-2 班級體育活動。 

Da-Ⅰ-2 身體的部位與衛生保健的重要性。 

Db-Ⅰ-1 日常生活中的性別角色。 

Db-Ⅰ-2 身體隱私與身體界線及其危害求助方法。 

Ea-Ⅰ-2 基本的飲食習慣。 

Ga-Ⅰ-1 走、跑、跳與投擲遊戲。 

Ia-Ⅰ-1  滾翻、支撐、平衡、懸垂遊戲。 
 

中年級 

Aa-Ⅱ-2 人生各階段發展的順序與感受。 

Ba-Ⅱ-1 居家、交通及戶外環境的潛在危機與安全須知。 

Bb-Ⅱ-2 吸菸、喝酒、嚼檳榔對健康的危害與拒絕技巧。 

Da-Ⅱ-1 良好的衛生習慣。 

Da-Ⅱ-2 身體各部位的功能與衛生保健的方法。 

Ea-Ⅱ-1 食物與營養的種類和需求。 

Ia-Ⅱ-1 滾翻、支撐、平衡與擺盪動作。 
 

高年級 

Aa-Ⅲ-1 生長發育的影響因素與促進方法。 

Aa-Ⅲ-2 人生各階段的成長、轉變與自我悅納。 

Ba-Ⅲ-2 校園及休閒活動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須知。 

Bc-Ⅲ-1 基礎運動傷害預防與處理方法。 

Ea-Ⅲ-4 食品生產、加工、保存與衛生安全。 

Da-Ⅲ-3 視力與口腔衛生促進的保健行動。 

Db-Ⅲ-3 性騷擾與性侵害的自我防護。 

Ga-Ⅲ-1 跑、跳與投擲的基本動作。 

Ia-Ⅲ-1 滾翻、支撐、跳躍、旋轉與騰躍動作。 
 

融入之議

題 

安全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做出運動流汗後擦乾、更衣並補充水分的行為及習慣。 
2.  能辨識上體育課時,所需的運動器材名稱及使用方法。 
3.  能遵守三項簡單的遊戲規則而進行遊戲。 

background image

4.  能說出或指出身體各個部位。 
5.  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6.  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

魚肉菜)。 

7.  能養成運動前、後喝水和運動後洗手的習慣。 
8.  能表現出球類運動簡單的聯合性動作,如傳接球、運球投籃等。 
9.  能進行投擲樂樂棒球的活動。 
10. 能進行地板滾球之活動。 
高組 
1.  能說出或指出運動受傷時可以請求幫忙的地方。 
2.  能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與口腔檢查。 
3.  能獨自或在部分協助下進行視力保健操。 
4.  能獨自或在少量動作協助下進行翻滾、支撐和平衡的活動。 
5.  能獨自或在少量視覺提示下選出一餐要吃的食物種類(含蛋豆

魚肉菜)。 

6.  參與遊戲或比賽時能遵守規則。 
7.  能說出或指出從事休閒活動時要注意的事項。 
8.  能進行樂樂棒球之活動。 
9.  能進行地板滾球之活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運動會項目練習/ 

視力保健 

體育活動 
3.健康操練習 
4.60 公尺賽跑練習,練習起跑與瞭解賽跑規則,

如:要跑在跑道內,不可以超出線。 

健康概念 
3. 健康檢查相關注意事項(視力測驗)。 
4. 了解如何保護自己的眼睛。 

background image

5-8 

地板滾球 2/ 

生病了該怎麼辦 2 

體育活動 
4.介紹地板滾球的器材與規則。 
5.  進行簡易地板滾球的比賽 
6.  練習輪流與排隊。 
健康概念 
5.  認識不同常見生病症狀,並練習表達。 

9-12 

闖關 123/ 

在家受傷了怎麼辦 

體育活動 
3.利用大龍球、滑板車等用具進行活動,提升其

平衡與肌耐力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4.藉由傳球、接球等趣味活動,訓練個案體力肢

體協調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健康概念 
6.搭配圖片與影片,讓學生了解運動必須要注意

安全,否則會受傷。 

7.  練習運動受傷後的處理,包含求救、冰敷等

等。 

8.  學習在家受傷了該怎麼辦,可以找誰幫忙、

可以如何練習簡單處理自己的傷口。 

13-16 

籃球我最行/ 

健康小秘密 

體育活動 
3.進行籃球相關活動,練習投籃,先從投籃機開

始練習,再視情況帶往活動中心練習投籃。 

4.進行簡單團體比賽。 
健康概念 
3.了解不同身體生病的徵兆,如:頭痛、長水泡、

長濕疹。 

4.了解該如何保持健康生活。 

17-21 

闖關 456/ 

健康概念總複習 

體育活動 
3.利用大龍球、滑板車等用具進行活動,提升其

平衡與肌耐力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4.藉由傳球、接球等趣味活動,訓練個案體力肢

體協調以及增進團隊互動。 

健康概念 
1.複習整學期健康概念,包含:視力保健、健康
生活、受傷處遇以及生病症狀。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ㄧ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自然與生

活科技 

2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 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 物及

環境的 
特性。 

2-I-2 觀察生活中 人、事、物的 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中年級 

ti-Ⅱ-1 能在指導下觀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像力

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環境的現象。 

po-Ⅱ-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

能察覺問題。 

ai-Ⅱ-保持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透過不斷的探尋和提問,常

會有新發現。 

ai-Ⅱ-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以成品來表現自己構想的樂趣。 
ah-Ⅱ-1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高年級 

ti-Ⅲ-1 能運用好奇心察覺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會因為某些

改變而產生差異,並能依據已知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想像可能

發生的事情,以察覺不同的方法,也常能做出不同的成品。 

pa-Ⅲ-1 能分析比較、製作圖表、運用簡單數學等方法,整理

已有的資訊或數據。 

ah-Ⅲ-1 利用科學知識理解日常生活觀察到的現象。 
 




容 

低年級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background image

中年級 

INa-Ⅱ-1 自然界(包含生物與非生物)是由不同物質所組成。 

INa-Ⅱ-4 物質的形態會因溫度的不同而改變。 

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同
類別動物之各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c-Ⅱ-8 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生物生存。 

INd-Ⅱ-6 一年四季氣溫會有所變化,天氣也會有所不同。氣象

報告可以讓我們知道天氣的可能變化。 
 

高年級 

INa-Ⅲ-2 物質各有不同性質,有些性質會隨溫度而改變。 

INc-Ⅲ-4 對相同事物做多次測量,其結果間可能有差異,差異

越大表示測量越不精確。 

INc-Ⅲ-7 動物體內的器官系統是由數個器官共同組合,以執行

某種特定的生理作用。 

生物種類具有多樣性;生物生存的環境亦具有多樣性。 

自然景觀和環境一旦被改變或破壞,極難恢復。 

融入之議

題 

環境教育、海洋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如顏色、敲擊聲、氣味、輕重等)且觀察其

變化。 

2. 能觀察動物植物不同的特徵以及人成長時身體型態的改變。 

3. 能藉由觀察以及操作認識日常家用產品。 

4. 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 
高組 
1.  能進行能依規劃的實驗步驟來執行簡單實驗並記錄過程。 
2.  能指出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與功用。 
3.  能觀察植物的特徵以及其功能,且觀察其植物的變化。    
4.  能觀察動物的外觀、運動與生殖方式的差異。  
5.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6.  知道依目的(或屬性)不同,可做不同的分類。  
7.  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8.  認識家庭常用的產品並能以安全的方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器

具。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其他:       

background image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生活小知識 

1.  透過觀察、體驗活動,了解生活中的科普小

知識。 

2.  透過走訪校園,了解校園內的生態。 

3-4 

天氣 you and me 

1.  認識常見的天氣,晴天、雨天,以及了解不

同天氣要穿哪些衣物。 

2.  藉由觀察影片與討論,認識生活中不同的自

然天氣現象,有些天氣會造成災害。 

3.  藉由影片、圖片以及實際紀錄活動,讓學生

了解台灣的各種氣候變化以及對生活的影響。 

5-6 

注意!避難小知識 

1.  練習準備避難小包包。 
2.  認識校園逃生路線。 
3.  在校園進行逃生演練。 

7-8 

神秘的水 

1.  認識生活中水的應用,如:沖馬桶、洗碗、

洗手…等。 

2.  認識並感受水的三態變化,如:冰塊、熱水、

冷水。 

3.  如何節約用水。 

9-10 

聲音的變化 

1.  由實際觀察與討論,認識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的來源,以及聲音代表的意義,例如:救護車的

聲音、下課鐘聲、下雨的聲音。 

2.  藉由聲音的實驗,去感受聲音的變化,例如:

大小聲、高低音、男生女生的聲音變化。 

11-13 

光影好好玩 

1.  藉由實驗情境,讓學生練習獨立/協助下完成

工作指令。 

2.  藉由實際操作簡易實驗,讓學生體驗光影的

變化,實驗如下:皮影戲、影子躲貓貓。 

background image

14-15 

昆蟲知多少 

1.  藉由觀察影片、圖片認識常見的昆蟲,區分

需要遇到時需要迴避的昆蟲與就近觀察的昆蟲。 

2.  藉由不同的面向的分類,讓學生觀察昆蟲的

細微不同與變化,例如:運動方式、體型、顏色

等。 

16-19 

廚房裡的科學 1 

1.認識辨認廚房中的材料(食材、調味料等等) 

2.利用常見的食材,進行簡單的料理活動,從中

觀察食材的變化,以及感受不同的味道。 

20-21 

期末總複習 

1.回顧本學期的單元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自然與生

活科技 

2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 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 物及

環境的 
特性。 

2-I-2 觀察生活中 人、事、物的 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中年級 

ti-Ⅱ-1 能在指導下觀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像力

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環境的現象。 

po-Ⅱ-1 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

能察覺問題。 

ai-Ⅱ-1 保持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透過不斷的探尋和提問,常

會有新發現。 

ai-Ⅱ-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以成品來表現自己構想的樂趣。 
ah-Ⅱ-1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高年級 

ti-Ⅲ-1 能運用好奇心察覺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會因為某些

改變而產生差異,並能依據已知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想像可能

發生的事情,以察覺不同的方法,也常能做出不同的成品。 

pa-Ⅲ-1 能分析比較、製作圖表、運用簡單數學等方法,整理

已有的資訊或數據。 

ah-Ⅲ-1 利用科學知識理解日常生活觀察到的現象。 
 




容 

低年級 

A-I-1 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2 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中年級 

INa-Ⅱ-1 自然界(包含生物與非生物)是由不同物質所組成。 

background image

INa-Ⅱ-4 物質的形態會因溫度的不同而改變。 

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同

類別動物之各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c-Ⅱ-8 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生物生存。 

INd-Ⅱ-6 一年四季氣溫會有所變化,天氣也會有所不同。氣象

報告可以讓我們知道天氣的可能變化。 
 

高年級 

INa-Ⅲ-2 物質各有不同性質,有些性質會隨溫度而改變。 

INc-Ⅲ-4 對相同事物做多次測量,其結果間可能有差異,差異

越大表示測量越不精確。 

INc-Ⅲ-7 動物體內的器官系統是由數個器官共同組合,以執行

某種特定的生理作用。 

生物種類具有多樣性;生物生存的環境亦具有多樣性。 
自然景觀和環境一旦被改變或破壞,極難恢復。 

 

融入之議

題 

環境教育、海洋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如顏色、敲擊聲、氣味、輕重等)且觀察其

變化。 

2. 能觀察動物植物不同的特徵以及人成長時身體型態的改變。 

3. 能藉由觀察以及操作認識日常家用產品。 

4. 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 
高組 
1.  能進行能依規劃的實驗步驟來執行簡單實驗並記錄過程。 
2.  能指出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與功用。 
3.  能觀察植物的特徵以及其功能,且觀察其植物的變化。    
4.  能觀察動物的外觀、運動與生殖方式的差異。  
5.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6.  知道依目的(或屬性)不同,可做不同的分類。  
7.  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8.  認識家庭常用的產品並能以安全的方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器

具。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background image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校園中的常見植物

/我是小園丁 

1.  藉由實際觀察校園中的植物外表,了解植物

之間的差異,並說出常見植物的名稱。 

2.  認識並分辨日常食用的植物的根莖葉,了解

不同植物可以食用的部位不同。 

3.  練習洗常吃的蔬菜水果。 
4.  種植豆芽菜。 

3-4 

廚房裡的科學 2 

1.  藉由食材,認識以及體驗不同種味道。 
2.  藉由簡易的烹飪,讓學生認識各種常見食材

與分辨食用性。 

3.  藉由進行簡易的烹飪,讓學生認識各種調味

料以及練習使用常見廚房用具以及安全事項。 

4.  練習使用常用小家電。 

5-6 

動物面面觀 

1.  藉由觀察影片、圖片,讓學生認識不同動物

與培養觀察能力並分類。 

2.  藉由不同的面向的分類,讓學生觀察動物的

細微不同與變化,例如:牙齒、體型等。 

7-8 

我是小小實驗家 

1.  藉由實驗情境,讓學生練習獨立/協助下完成

工作指令。 

2.  藉由實際操作簡易實驗,讓學生體驗化學的

變化以及從中練習製作相關簡易實驗表格。 

實驗如下:吹泡泡、色彩混合大作戰、傳聲筒、

神秘的磁鐵…等 

9-12 

天空的變化 

1.  認識不同的天氣,藉由觀察天空,分辨出不

同的天氣。 

2.  搭配數學課,藉由觀察天空的變化建立時間

概念。 

3.  認識夜空的訪客-星星 
4.  結合美勞課進行星空的創作 

background image

13-16 

成長的秘密 

1.  認識植物與動物的生長變化,觀察兩者的異

同。 

2.  歸納不同植物與動物的生長變化。 
3.  觀察豆芽菜的成長變化,全班一同記錄成長

變化。 

17-18 

重要的水資源 

1.  藉由觀察影片、圖片,讓學生認識水資源的

循環。 

2.  認識生活中水資源的應用,了解珍惜水資源

的方式。 

19-21 

期末總複習 

複習這學期所學之概念。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 

(視覺) 

2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

境的特性。 
 

中年級 

1-Ⅱ-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1-Ⅱ-3 能試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 
1-Ⅱ-6 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2-Ⅱ-7 能描述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高年級 

2-Ⅲ-2 能發現藝術作品中的構成要素與形式原理,並表達自己
的想法。 
2-Ⅲ-5 能表達對生活物件及藝術作品的看法,並欣賞不同的藝
術與文化。 
3-Ⅲ-3 能應用各種媒體蒐集藝文資訊與展演內容。 
 




容 

低年級 

C-I-2 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F-I-1 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中年級 

視 E-Ⅱ-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 E-Ⅱ-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視 E-Ⅱ-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作、聯想創作。 
視 A-Ⅱ-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高年級 

視 E-Ⅲ-1 視覺元素、色彩與構成要素的辨識與溝通。 
視 E-Ⅲ-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視 E-Ⅲ-3 設計思考與實作。 
視 A-Ⅲ-2 生活物品、藝術作品與流行文化的特質。 
 

background image

融入之議

題 

環境教育、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5.  能獨自或部分協助下使用常用美勞工具,如:剪刀、膠水和水

彩。 

6.  能獨自或部分協助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如黏土和紙膠帶。 
7.  能在部分提示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與心情。 
8.  能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高組 
1.  能在不同美勞素材中選擇自己想要的素材,如:水彩、蠟筆、

毛線等。 

2.  能將作品佈置於教室或校園環境中。 
3.  能使用不同的美術材料進行創作活動,如黏土、紙膠帶、雜誌

和墨汁。 

4.  能在部分提示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與心情。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其他:美勞
素材與工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節慶創作 

1.  結合社會課進行燈籠(使用水果網袋)以及

中秋節烤肉創作活動。 

2.  將大畫作切割成小畫作,平分給學生各自完

成,最後再將全部拚成大畫作,藉由拼圖畫活
動,讓學生體會分工合作的感覺。 

4-6 

動物大集合 

1.  搭配自然課程進行動物創作,其中包含:剪

貼、撕貼、拼貼。 

background image

7-9 

萬聖節化妝舞會 

1. 

搭配萬聖節系列活動進行服裝 DIY、糖果盒

子。 

10-12 

隨手玩創意 

1.  結合自然課程,進行植物拓印 
2.  落葉拓印畫:透過各式落葉的拓印,讓學生

以拼貼的方式完成畫作。 

3.  蔬菜拓印畫:利用蔬菜的橫切面與縱切面,

讓學生以拓印的方式完成畫作。 

13-15 

水果好朋友 

1.  搭配語文課課文以及自然課程,進行水果的

造型創作。 

2.  使用撕貼畫的方式製造粗糙表面的觸感。 
3.  課程中可加強觀察水果的特徵與色彩。 

16-18  不一樣的畫畫工具 

2.  搭配國慶日活動,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國旗創

作。 

3.  泡泡畫:利用廣告顏料及洗碗精,讓學生以

吹泡泡的方式完成畫作。 

1.  滾珠畫:利用水彩和彈珠,讓學生以滾動淡

出的方式完成畫作。 

19-21 

除舊佈新 

1.  搭配語文課課文以及社會課程,進行畫春聯

的活動以及裝飾紅包袋。 

2.  使用壓克力水彩進行裝飾教室課桌椅的活

動。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藝術 

(視覺) 

2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

境的特性。 
 

中年級 

1-Ⅱ-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1-Ⅱ-3 能試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 
1-Ⅱ-6 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2-Ⅱ-7 能描述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 
 

高年級 

2-Ⅲ-2 能發現藝術作品中的構成要素與形式原理,並表達自己
的想法。 
2-Ⅲ-5 能表達對生活物件及藝術作品的看法,並欣賞不同的藝
術與文化。 
3-Ⅲ-3 能應用各種媒體蒐集藝文資訊與展演內容。 
 




容 

低年級 

C-I-2 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F-I-1 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中年級 

視 E-Ⅱ-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 E-Ⅱ-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視 E-Ⅱ-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作、聯想創作。 
視 A-Ⅱ-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高年級 

視 E-Ⅲ-1 視覺元素、色彩與構成要素的辨識與溝通。 
視 E-Ⅲ-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視 E-Ⅲ-3 設計思考與實作。 
視 A-Ⅲ-2 生活物品、藝術作品與流行文化的特質。 
 

background image

融入之議

題 

環境教育、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獨自或部分協助下使用常用美勞工具,如:剪刀、膠水和水

彩。 

2.  能獨自或部分協助下使用不同素材進行創作,如黏土和紙膠帶。 
3.  能在部分提示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與心情。 
4.  能進行簡易的教室佈置。 
高組 
1.  能在不同美勞素材中選擇自己想要的素材,如:水彩、蠟筆、

毛線等。 

2.  能將作品佈置於教室或校園環境中。 
3.  能使用不同的美術材料進行創作活動,如黏土、紙膠帶、雜誌

和墨汁。 

4.  能在部分提示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與心情。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其他:美勞
素材與工具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拼圖畫 2 

1.  將大畫作切割成小畫作,平分給學生各自完

成,最後再將全部拚成大畫作,藉由拼圖畫活
動,讓學生體會分工合作的感覺。 

4-6 

我的家 

1.  從家具廣告單選擇家具,讓學生設計自己的

房間。 

2.  延伸:搭配社會課家庭生活的課程。 

background image

7-9 

生活創作家 

1.  動物櫃子:藉由水性油漆裝點教室的椅子。 
2.  彈珠檯:利用巧拼與吸管等常見素材製作彈

珠台。 

10-12 

母親節系列活動 

1.  結合語文課程,母親節小卡與花朵製作。 
2.  以餐巾紙和彩色筆製作康乃馨。 

13-15 

端午節系列活動 

1.  搭配語文課課文以及社會課程,進行糖果粽

子與龍舟製作,龍舟以大紙箱為本體,讓學生在
外創作。 

16-18 

我的家人 

1.  延續第一單元的家庭,進行家中人物的創作 
2.  搭配語文課課文,進行「換一換,選一選自

己現在的心情是什麼?」的活動。 

19-21 

畢業海報 

1.  製作期末畢業典禮環境布置(海報、小卡)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綜合 

4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I-1 探索並分享 對自己及相關人、事、物的感受與想法。  

1-I-2 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與長處,進而欣賞自己的優點、

喜歡自己。 

1-I-3 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 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

形 與努力的方向 

1-I-4 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且能適切、安全的行
動。   
 
 

中年級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

度和技巧。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2d-II-1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3a-II-1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

危險的方法。 
 

高年級 

1a-III-1 欣賞並接納自己與他人。 

2a-III-1 覺察多元性別的互動方式與情感表達,並運用同理心

增進人際關係。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

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2d-III-1 運用美感與創意,解決生活問題,豐富生活內涵。 

3c-III-1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理解並欣賞多元文化。 
 




容 

低年級 

A-I-3 自我省思。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background image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E-I-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E-I-4 感謝的表達與服務工作的實踐。  
 

中年級 

Aa-II-1 自己能做的事。 

Aa-II-2 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Ad-II-1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Ba-II-1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Ca-II-1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Ca-II-2 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法。 

Ca-II-3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演練。 
 

高年級 

Aa-III-1 自己與他人特質的欣賞及接納。 

Ac-III-1 職業與能力。 

Ad-III-2 兒童階段的發展歷程。 

Ad-III-4 珍惜生命的行動方案。 

Ba-III-2 同理心的增進與實踐。 

Ca-III-1 環境潛藏的危機。 

Ca-III-2 辨識環境潛藏危機的方法。 

Cd-III-2 人類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響。 
 

融入之議

題 

防災教育、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品德教育、生命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排列出日課表以及在校須完成的事項。 
2.  能遵從指示完成自己分內工作,如掃除工作和收拾玩具等。  
3.  能檢核自己是否有完成自己。  
4.  能預防活動中危險的情況發生,考量個人優劣勢能力選擇適合

之遊戲或活動。 

5.  能認識喜怒哀樂的情緒並連結生活情境。 
6.  能區辨環境污染(如:空氣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等)之嚴

重性及負面影響。  

7.  能運用資訊(如:觀察經驗、討論實例、交換意見等)提出改善

background image

環境的適當方式(如: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節約能源、

淨灘、淨溪、美化綠化、綠色生活等)

。 

8.  能體會日常保健(如:保健個人身體、維持公共衛生等)的重要

性。 

9.  能在團體活動中傾聽他人意見(如:安靜傾聽、眼神交會、展現

肢體語言等)

。 

10.  能說出或指出列舉校園空間中較危險的環境,如:校園死角、

施工區域等。 

高組 
1.  能在團體中做好自己分內工作。  
2.  能藉由與人相處歷程,尊重人我特質差異處(如:和師長、親友、

同儕等)。  

3.  能藉由實際參與社會服務活動,表達服務的好處(如:犧牲奉

獻精神、透過服務進而學習、對生命的體會等)

。  

4.  能列舉周遭潛藏的環境危機以及人為危機(如:環境的危機包

含風災、地震、海嘯、海岸線、火災、使用火及水的安全)

。 

5.  能列舉化解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的可能資源(如:急救專線、

社會福利機構、親人、自救的概念與方式)

。  

6.  能討論關懷生態環境與愛護資源的方法與行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我長大了

 

1.  搭配語文課程,新生練習察覺幼稚園與國小的

不同,舊生認識班級成員的變化(同學不同、老
師不同)

。 

2.  從圖片和影片中搭配不同年紀的學生,都處在

不同的發展階段,了解現在階段的任務。 

background image

4-6 

情緒調色盤 

1.  認識不同的情緒,解讀不同情境下會出現的情

緒。 

2.  練習便是不同表情所代表的情緒意義。 
3.  練習表達適合自己的溝通方式。 

7-9 

校園安全要注意 

1.  搭配語文和社會課程,練習分辨校園中的危險

角落。 

2.  教導學生若是遇到危險,可以如何求助以及向

誰求助。 

10-12 

環境危機要注意 

1. 

藉由圖片與影片,了解 2 項環

境危機,如: 風災、地震、海嘯、海岸線、火災、

使用火及水的安全。 

3.  能透過各種資訊(如:媒體新聞事件或日常生

活情境等)了解環境改變與破壞所造成的危害。 

13-15 

清潔達人 1 

1.  藉由各司其職的打掃活動,練習使用掃把、畚

箕與拖把,以及培養其責任感。 

2.  練習分工合作。 

16-18 

團結力量大 

1. 

搭配趣味競賽,練習遵守不同

項目的規則,以及和同儕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

(視情況與其他彩虹班學生或普通班學生一同

進行趣味競賽)

。 

19-21 

生命的可貴 

1.  了解生命的意義與脆弱。 
2.  藉由繪本、影片讓學生了解到生命的意義與可

貴。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彩虹二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綜合 

4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9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低年級 

1-I-1 探索並分享 對自己及相 關人、事、物的感受與想法。  

1-I-2 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與長處,進而欣賞自己的優點、

喜歡自己。 

1-I-3 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 並知道自己 進步的
情形 與努力的方向 

1-I-4 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 己的方法,且能適切、 安全的

行 動。   

 

中年級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

度和技巧。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2d-II-1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3a-II-1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

危險的方法。 
 

高年級 

1a-III-1 欣賞並接納自己與他人。 

2a-III-1 覺察多元性別的互動方式與情感表達,並運用同理心

增進人際關係。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

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2d-III-1 運用美感與創意,解決生活問題,豐富生活內涵。 

3c-III-1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理解並欣賞多元文化。 
 




容 

低年級 

A-I-3 自我省思。 

D-I-1 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D-I-2 情緒調整的學習。 

background image

D-I-3 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E-I-1 生活習慣的養成。 

E-I-2 生活規範的實踐。 

E-I-3 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E-I-4 感謝的表達與服務工作的實踐。  
 

中年級 

Aa-II-1 自己能做的事。 

Aa-II-2 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Ad-II-1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Ba-II-1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Ca-II-1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Ca-II-2 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法。 

Ca-II-3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演練。 
 

高年級 

Aa-III-1 自己與他人特質的欣賞及接納。 

Ac-III-1 職業與能力。 

Ad-III-2 兒童階段的發展歷程。 

Ad-III-4 珍惜生命的行動方案。 

Ba-III-2 同理心的增進與實踐。 

Ca-III-1 環境潛藏的危機。 

Ca-III-2 辨識環境潛藏危機的方法。 

Cd-III-2 人類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響。 
 

融入之議

題 

防災教育、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品德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低組 
1.  能排列出日課表以及在校須完成的事項。 

2.  能遵從指示完成自己分內工作,如掃除工作和收拾玩具等。  

3.  能檢核自己是否有完成自己。  

4.  能預防活動中危險的情況發生,考量個人優劣勢能力選擇適合

之遊戲或活動。 

5.  能認識喜怒哀樂的情緒並連結生活情境。 

6.  能區辨環境污染(如:空氣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等)之嚴

重性及負面影響。  

background image

7.  能運用資訊(如:觀察經驗、討論實例、交換意見等)提出改善

環境的適當方式(如: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節約能

源、淨灘、淨溪、美化綠化、綠色生活等)

。 

8.  能體會日常保健(如:保健個人身體、維持公共衛生等)的重要

性。 

9.  能在團體活動中傾聽他人意見(如:安靜傾聽、眼神交會、展現

肢體語言等)

。 

10.  能說出或指出列舉校園空間中較危險的環境,如:校園死角、

施工區域等。 

高組 
1.  能在團體中做好自己分內工作。  

2.  能藉由與人相處歷程,尊重人我特質差異處(如:和師長、親友、

同儕等)。  

3.  能藉由實際參與社會服務活動,表達服務的好處(如:犧牲奉

獻精神、透過服務進而學習、對生命的體會等)

。  

4.  能列舉周遭潛藏的環境危機以及人為危機(如:環境的危機包

含風災、地震、海嘯、海岸線、火災、使用火及水的安全)

。 

5.  能列舉化解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的可能資源(如:急救專線、

社會福利機構、親人、自救的概念與方式)

。  

6.  能討論關懷生態環境與愛護資源的方法與行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background image

1-3 

認識自己

 

1.  藉由繪本以及角色扮演活動中發現自己的優

點,例如:勇敢、自己吃飯等。 

2.  練習從活動中發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行為表

現,例如:聆聽、不隨意走動。 

4-6 

慶典大小事 

1.  藉由影片與繪本,了解並感受不同的慶典與

意義。 

3.  實際進行不同慶典的活動,包含:拜拜、慈

雲寺祭孔典禮等等。 

7-9 

喜怒哀樂 

1.  藉由繪本以及顏色了解情緒的感受與意義。 
2.  搭配美勞課程,進行情緒的分類與抒發。 
3.  藉由照片或影片讓學生了解不同情境中,不

同的表情店表著不同的意義。 

10-12 

環保大作戰 

1.  認識垃圾造成的污染。 
2.  如何減少垃圾珍惜資源。 
3.  認識資源回收分類。 

13-15 

保護我自己 

1.  藉由影片與繪本,建立不能隨便讓其他人觸

摸身體,也不能隨便觸摸別人身體。 

2.  藉由演戲,演練遇到他人觸碰自己身體時該

怎麼辦。 

3.  請別班老師進行模擬情境的演練,讓學生練

習該如何保護自己。(當然老師是千萬不可以碰
到學生) 

16-18 

清潔達人 2 

1.  藉由各司其職的打掃活動,練習使用掃把、

畚箕與拖把,以及培養其責任感。 

*視情況安排校園公共區域打掃,如:知動教室。 

19-21 

關於離別這件事 

1.  藉由繪本、影片讓學生了解到畢業是一種離

別,但病不是一個結束,而是會展開一個新的開
始。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集中式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職業教育 

2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

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

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

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習 
表現 

特職 1-E3-1 列舉常見職業名稱。 
特職 1-E3-2 連結工作目的與個人生活的關係。 
特職 3-E3-1 表現移動與負重能力完成指定工作。 
特職 3-E3-2 依據不同分類架構進行排列整理。 
特職 3-E3-3 依據指令完成塑形工作。 
特職 4-E3-1 避免工作場域中的危險狀況。 
特職 5-E3-1 妥善使用公共之用品。  
特職 5-E3-2 在工作結束後將工作用品歸位。 

學習 
內容 

特職 I-E1-1 工作資訊的認識與描述。 
特職 I-E3-2 工作目的與個人生活的關係。 
特職 II-E3-1 個人移動與負重能力的表現。  
特職 II-E3-2 物品的分類、整理與裁剪裝訂。 
特職 II-E3-4 職業意外災害的認識與處理方式。 
特職 II-E3-5 工作場域危險狀況的認識與避免方式。 

融入之議題 

融入性別平等、科技、能源、安全、防災、生涯規劃、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藉由生活中職業的探索與體驗,了解各行各業所需具備的

能力。 

2. 能練習各行各業所需要之技能。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
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認識工作 1 

1.  結合社會領域課程,認識班上同學家人之職

業,並進行簡單的職業查訪,了解不同職業
的工作內容與所具備的能力,例如:便利商店
店員、廚師、清潔人員。 

4-6 

我是清潔員 1 

1.  延續認識工作之單元,並結合綜合活動領域

課程,帶領學生實際體驗清潔員的工作項
目,例如:擦玻璃、垃圾分類。 

2.  結合生活管理課程,將練習過的清潔活動變

成一系列的打掃活動,從自身的座位整潔,
到能進行不同環境的清潔,例如:教室、知動
教室、走廊 

7-9 

我是小店員 1 

1.  結合社區資源,帶領學生實地觀察便利商店

有販賣哪些物品以及其工作內容,並在教室
內模擬演練。 

2.  結合數學課程,帶領學生在教室模擬情境中

進行找錢之活動。 

3.  視情況安排與學校附近便利商店合作進行小

小店長的體驗活動。 

10-12 

我是小廚師 1 

1.  延續認識工作之單元,並結合自然與生活科

技領域課程,帶領學生烹調常見的食材,例
如:雞蛋、白飯、高麗菜,所使用的用具以平
底鍋或烤箱為主。 

2.  結合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從體驗活動中讓

學生練習分辨食物的清潔。 

13-15 

我是小廚師 2 

1.  延續我是小廚師(一)之單元,進行簡易烤餅

乾的製作,並進行包裝練習以及分送餅乾的
活動。 

2.  視教學進度可增加叫賣活動。 

16-18 

我會使用電腦 

1.  練習將電腦開關機 
2.  練習使用電腦列印。 
3.  練習使用印表機複印資料。 

background image

19-21 

期末統整與回顧 

1. 

藉由課程中的照片以及影片紀錄,回顧本學
期的課程以及所學,分享以及討論未來工作
的期待。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集中式特教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職業教育 

2 節 

彩虹二班 

陳映潔 

教學對象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

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

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

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學 習
表現 

特職 1-E3-1 列舉常見職業名稱。 
特職 1-E3-2 連結工作目的與個人生活的關係。 
特職 3-E3-1 表現移動與負重能力完成指定工作。 
特職 3-E3-2 依據不同分類架構進行排列整理。 
特職 3-E3-3 依據指令完成塑形工作。 
特職 4-E3-1 避免工作場域中的危險狀況。 
特職 5-E3-1 妥善使用公共之用品。  
特職 5-E3-2 在工作結束後將工作用品歸位。 

學 習
內容 

特職 I-E1-1 工作資訊的認識與描述。 
特職 I-E3-2 工作目的與個人生活的關係。 
特職 II-E3-1 個人移動與負重能力的表現。  
特職 II-E3-2 物品的分類、整理與裁剪裝訂。 
特職 II-E3-4 職業意外災害的認識與處理方式。 
特職 II-E3-5 工作場域危險狀況的認識與避免方式。 

融入之議題  能源、安全、防災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3. 能藉由生活中職業的探索與體驗,了解各行各業所需具備的

能力。 

4. 能練習各行各業所需要之技能。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
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
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background image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認識工作 2 

1.  結合社會領域課程,認識校園內非教師之常

見職業,並進行簡單的職業查訪,了解不同
職業的工作內容與所具備的能力,例如:警衛
伯伯、工友大哥、水電師傅。 

4-6 

我是清潔員 2 

1.  延續認識工作之單元,並結合綜合活動領域

課程,帶領學生實際體驗清潔員的工作項
目,本單元重點在於洗車。 

2.  結合社區資源,帶領學生參觀加油站之洗車

過程,並在校園內以校車做為練習主軸,讓
學生達到實作之課程。 

7-9 

我是小店員 2 

1.  結合社區資源,帶領學生實地觀察便利商店

有販賣哪些物品以及其工作內容,並在教室
內模擬演練。 

2.  結合數學課程,帶領學生在教室模擬情境中

進行找錢與買賣之活動。 

3.  安排與學校附近便利商店合作進行小小店長

的體驗活動。 

10-12 

我是小廚師 3 

1.  並結合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帶領學生

使用廚房常見之電器用品與廚具,例如:麵包
機、平底鍋。 

2.  結合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從體驗活動中讓

學生練習分辨食物的清潔。 

13-15 

我是小廚師 4 

1.  進行簡易烤餅乾的製作,並進行包裝練習以

及分送餅乾的活動。 

2.  搭配節慶活動進行叫賣。 

16-18 

我會使用電腦 

1.  練習將電腦開關機 
2.  練習使用電腦列印。 
3.  練習使用印表機複印資料。(包含彩色與黑

白) 

background image

19-21 

期末統整與回顧 

1.  藉由課程中的照片以及影片紀錄,回顧本學

期的課程以及所學,分享以及討論未來工作
的期待。 

 

 

 

background image

六、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分散式資源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含特殊需求領域課程)課程計畫 

集中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各班別所有任教科目均須填寫)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 

6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1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Ⅰ-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2-Ⅰ-1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

想法。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

的學習。 

3-Ⅰ-3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4-Ⅰ-1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000字,使用700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Ⅰ-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

整的國字。 

5-Ⅰ-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朗讀文本。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容 

Aa-I-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a-I-5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1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7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c-I-1常用標點符號。 
Ac-I-2簡單的基本句型。 

background image

Ac-I-3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Ba-I-1順敘法。 

Be-I-1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

法。 

Ca-I-1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4.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5.  能認讀 37 個注音符號。 
6.  能知道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7.  能知道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8.  能知道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9.  能知道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10.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11.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注音和生字。 
12.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13.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14.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15.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6.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7.  能說出課文大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首冊 第一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background image

首冊 第二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三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四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五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六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七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八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九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10 

首冊 總複習 

注音符號總複習 

11 

注音、國字銜接活

動 

1.  如何寫國字 
2.  國字的筆劃認識 
3.  注音與國字任務大挑戰 

12 

第 1 冊 第一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1 冊 第二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1 冊 第三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background image

15 

統整活動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6 

第 1 冊 第四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1 冊 第五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1 冊 第六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統整活動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20-21 

學期總複習 

1.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2.  本學期生字複習 
3.  注音複習 
4.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5.  本學期句型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 

6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共  1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Ⅰ-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2-Ⅰ-1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

想法。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

的學習。 

3-Ⅰ-3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4-Ⅰ-1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000字,使用700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Ⅰ-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

整的國字。 

5-Ⅰ-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朗讀文本。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容 

Aa-I-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a-I-5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1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7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c-I-1常用標點符號。 

Ac-I-2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Ba-I-1順敘法。 
Be-I-1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

background image

法。 

Ca-I-1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4.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5.  能認讀 37 個注音符號。 
6.  能知道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7.  能知道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8.  能知道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9.  能知道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10.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11.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注音和生字。 
12.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13.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14.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15.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6.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7.  能說出課文大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2 冊 第一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二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background image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三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統整活動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第 2 冊 第四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五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六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統整活動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9-10 

期中考複習 

進行期中考內容總複習 

11 

第 2 冊 第七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2 冊 第八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2 冊 第九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background image

14 

統整活動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5 

第 2 冊 第十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6 

第 2 冊 第十一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2 冊 第十二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統整活動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9 

期末考複習 

進行期末考內容總複習 

20-21 

學期總複習 

1.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2.  本學期生字複習 
3.  注音複習 
4.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5.  本學期句型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六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A) 共   6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Ⅰ-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2-Ⅰ-1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

想法。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

的學習。 

3-Ⅰ-3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4-Ⅰ-1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000字,使用700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Ⅰ-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

整的國字。 

5-Ⅰ-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朗讀文本。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容 

Aa-I-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a-I-5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1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7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c-I-1常用標點符號。 

Ac-I-2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Ba-I-1順敘法。 
Be-I-1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

background image

法。 

Ca-I-1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4.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5.  能認讀 37 個注音符號。 
6.  能知道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7.  能知道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8.  能知道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9.  能知道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10.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11.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注音和生字。 
12.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13.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14.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15.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6.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7.  能說出課文大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首冊 第一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二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background image

首冊 第三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四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五課 

4.  認讀注音符號 
5.  書寫注音符號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六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七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八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九課 

1.  認讀注音符號 
2.  書寫注音符號 
3.  課文念讀與理解 

10 

首冊 總複習 

注音符號總複習 

11 

注音、國字銜接活

動 

1.  如何寫國字 
2.  國字的筆劃認識 
3.  注音與國字任務大挑戰 

12 

第 1 冊 第一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1 冊 第二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1 冊 第三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5 

統整活動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6 

第 1 冊 第四課 

1.  課文唸讀 

background image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1 冊 第五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1 冊 第六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統整活動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20-21 

學期總複習 

1.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2.  本學期生字複習 
3.  注音複習 
4.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5.  本學期句型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六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 B)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Ⅰ-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2-Ⅰ-1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

想法。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

的學習。 

3-Ⅰ-3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4-Ⅰ-1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000字,使用700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Ⅰ-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

整的國字。 

5-Ⅰ-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朗讀文本。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容 

Aa-I-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a-I-5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1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7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c-I-1常用標點符號。 

Ac-I-2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Ba-I-1順敘法。 
Be-I-1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

background image

法。 

Ca-I-1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8.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19.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20.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21.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22.  能認讀 37 個注音符號。 
23.  能知道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24.  能知道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25.  能知道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26.  能知道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27.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28.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注音和生字。 
29.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30.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31.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32.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33.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34.  能說出課文大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首冊 第一課 

6.  認讀注音符號 
7.  書寫注音符號 
8.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二課 

4.  認讀注音符號 
5.  書寫注音符號 
6.  課文念讀與理解 

background image

首冊 第三課 

4.  認讀注音符號 
5.  書寫注音符號 
6.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四課 

4.  認讀注音符號 
5.  書寫注音符號 
6.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五課 

9.  認讀注音符號 
10.  書寫注音符號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六課 

4.  認讀注音符號 
5.  書寫注音符號 
6.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七課 

4.  認讀注音符號 
5.  書寫注音符號 
6.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八課 

4.  認讀注音符號 
5.  書寫注音符號 
6.  課文念讀與理解 

首冊 第九課 

4.  認讀注音符號 
5.  書寫注音符號 
6.  課文念讀與理解 

10 

首冊 總複習 

注音符號總複習 

11 

注音、國字銜接活

動 

4.  如何寫國字 
5.  國字的筆劃認識 
6.  注音與國字任務大挑戰 

12 

第 1 冊 第一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1 冊 第二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1 冊 第三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5 

統整活動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6 

第 1 冊 第四課 

6.  課文唸讀 

background image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1 冊 第五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1 冊 第六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統整活動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20-21 

學期總複習 

6.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7.  本學期生字複習 
8.  注音複習 
9.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10.  本學期句型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A) 共   6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Ⅰ-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2-Ⅰ-1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

想法。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

的學習。 

3-Ⅰ-3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4-Ⅰ-1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000字,使用700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Ⅰ-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

整的國字。 

5-Ⅰ-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朗讀文本。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容 

Aa-I-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a-I-5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1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7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c-I-1常用標點符號。 

Ac-I-2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Ba-I-1順敘法。 
Be-I-1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

background image

法。 

Ca-I-1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8.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19.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20.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21.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22.  能認讀 37 個注音符號。 
23.  能知道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24.  能知道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25.  能知道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26.  能知道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27.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28.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注音和生字。 
29.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30.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31.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32.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33.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34.  能說出課文大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2 冊 第一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二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background image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三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統整活動 

1.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第 2 冊 第四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五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六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統整活動 

1.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9-10 

期中考複習 

進行期中考內容總複習 

11 

第 2 冊 第七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2 冊 第八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2 冊 第九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background image

14 

統整活動 

1.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5 

第 2 冊 第十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6 

第 2 冊 第十一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2 冊 第十二課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3.  生字認讀與書寫 
4.  練習用生字造詞 
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統整活動 

1.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9 

期末考複習 

進行期末考內容總複習 

20-21 

學期總複習 

1.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2.  本學期生字複習 
3.  注音複習 
4.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5.  本學期句型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 B)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1-Ⅰ-2能學習聆聽不同的媒材,說出聆聽的內容。 

2-Ⅰ-1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

想法。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

的學習。 

3-Ⅰ-3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4-Ⅰ-1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000字,使用700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4-Ⅰ-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

整的國字。 

5-Ⅰ-1 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朗讀文本。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容 

Aa-I-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a-I-5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11,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7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c-I-1常用標點符號。 

Ac-I-2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Ba-I-1順敘法。 
Be-I-1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

background image

法。 

Ca-I-1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35.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36.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7.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38.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39.  能認讀 37 個注音符號。 
40.  能知道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41.  能知道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42.  能知道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43.  能知道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44.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45.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注音和生字。 
46.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47.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48.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49.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50.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1.  能說出課文大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2 冊 第一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二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background image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三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統整活動 

2.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第 2 冊 第四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五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2 冊 第六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統整活動 

2.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9-10 

期中考複習 

進行期中考內容總複習 

11 

第 2 冊 第七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2 冊 第八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2 冊 第九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background image

14 

統整活動 

2.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5 

第 2 冊 第十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6 

第 2 冊 第十一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2 冊 第十二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統整活動 

2.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9 

期末考複習 

進行期末考內容總複習 

20-21 

學期總複習 

6.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7.  本學期生字複習 
8.  注音複習 
9.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10.  本學期句型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 

6 節 

201、2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2-Ⅰ-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
學習。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3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 
4-Ⅰ-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6-I-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容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 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 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 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5 1,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6 1,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2 篇章的大意。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生命、閱讀素養、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2.能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3.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4.利用簡單的造字原理,認識國字。 
5.能掌握國字筆畫順序,寫出正確的國字。 
6.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了解意義及用法。 
7.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8.能圖像文本輔助下,了解圖中訊息及課文大意。 
9.能認識課文生活常用句型學習組句或造句。 
10.能認識用注音符號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background image

11.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三冊 

第一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第三冊 

第二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第三冊 

第三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統整活動一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第三冊 
第四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第三冊 
第五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第三冊 
第六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background image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統整活動二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來閱讀一 小蜻蜓低

低飛 

1.閱讀文章內容。 
2.回答問題。 

10 

複習段考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11 

第三冊 
第七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2 

第三冊 
第八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3 

第三冊 
第九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4 

統整活動三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5 

第三冊 
 
第十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6 

第三冊 
 
第十一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7 

第三冊 
 
第十二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8 

統整活動四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9 

來閱讀二   
不簡單的字 

1.閱讀文章內容。 
2.回答問題。 

background image

20 

複習段考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21 

總複習 

1.部首遊戲 
2.拼讀或指認語詞闖關競賽 
3.造句接龍遊戲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 

6 節 

201、2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2-Ⅰ-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3 學習查字典的方法。 
4-Ⅰ-4 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5-Ⅰ-2 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6-I-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容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 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 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 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5 1,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6 1,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2 篇章的大意。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生命、閱讀素養、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2.能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3.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4.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5.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6.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7.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8.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9.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10.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11.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2.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background image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四冊第一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第四冊第二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第四冊第三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統整活動一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第四冊第四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第四冊第五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第四冊第六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background image

統整活動二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來閱讀一 
大家來抱抱 

1.閱讀文章內容。 
2.回答問題。 

10 

複習段考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11 

第四冊第七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2 

第四冊第八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3 

第四冊第九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4 

統整活動三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5 

第四冊 第十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6 

第四冊第十一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7 

第四冊 第十二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習寫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生活常見語詞意義與用法 
5.常用句型練習 

18 

統整活動四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9 

來閱讀二   
三隻小豬 

1.閱讀文章內容。 
2.回答問題。 

20 

複習段考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background image

3.複習簡單的造句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2 節 

202、2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
法。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
學習。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
的國字。 
5-Ⅰ-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5-Ⅰ-7 運用簡單的預測、推論等策略,找出句子和段落明示的
因果關係,理解文本內容。 
6-I-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容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 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 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 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6 1,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2 篇章的大意。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生命、閱讀素養、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2.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   
3.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4.利用簡單的造字原理,認識國字。 
5.能掌握國字筆畫順序,寫出正確的國字。 
6.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了解意義及用法。 
7.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8.能了解課文大意。 

background image

9.能認識句型,造出通順的句子。 
10.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三冊 
第一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第三冊 

第二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第三冊 

第三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統整活動一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第三冊 
第四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第三冊 
第五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第三冊 
第六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background image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統整活動二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來閱讀一 小蜻蜓低

低飛 

1.閱讀文章內容。 
2.回答問題。 

10 

複習段考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句型 

11 

第三冊 
第七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2 

第三冊 
第八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3 

第三冊 
第九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4 

統整活動三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5 

第三冊 
 
第十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6 

第三冊 
 
第十一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7 

第三冊 
 
第十二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background image

5.短語、句型練習 

18 

 
 
統整活動四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9 

 
來閱讀二 
不簡單的字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20 

 
複習段考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句型 

21 

總複習 

1.一字多音的用法、分辨形近字。  
2.故事接龍遊戲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2 節 

202、2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Ⅰ-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2-Ⅰ-2 說出所聽聞的內容。 
2-Ⅰ-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
法。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識字,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
學習。 
4-I-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000 字,使用 700 字。 
4-Ⅰ-2 利用部件、部首或簡單造字原理,輔助識字。 
4-Ⅰ-5 認識基本筆畫、筆順,掌握運筆原則,寫出正確及工整
的國字。 
5-Ⅰ-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5-Ⅰ-7 運用簡單的預測、推論等策略,找出句子和段落明示的
因果關係,理解文本內容。 
6-I-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容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 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 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 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部件的空間結構及用法。 
Ab-I-6 1,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2 篇章的大意。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生命、閱讀素養、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運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文字。 
2.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   
3.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4.利用簡單的造字原理,認識國字。 
5.能掌握國字筆畫順序,寫出正確的國字。 
6.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了解意義及用法。 
7.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8.能了解課文大意。 

background image

9.能認識句型,造出通順的句子。 
10.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四冊第一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第四冊第二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第四冊第三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統整活動一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第四冊第四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第四冊第五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習 

第四冊第六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background image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統整活動二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來閱讀一 
大家來抱抱 

1.閱讀文章內容。 
2.回答問題。 

10 

複習段考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簡單的造句 

11 

 

第四冊第七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2 

 

第四冊第八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3 

 

第四冊第九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4 

統整活動三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15 

 

第四冊 第十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6 

第四冊第十一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7 

 

第四冊 第十二課 

1 熟悉注音符號認讀國字 
2.能寫出正確的國字 
3.理解課文大意 
4.認識語詞意義、用法及造句 
5.短語、句型練習 

18 

統整活動四 

進行統整活動內容講解 

background image

19 

來閱讀二 
三隻小豬 

1.閱讀文章內容。 
2.回答問題。 

20 

 
複習段考範圍 

1.複習生字詞寫法及用法 
2.複習課文重點 
3.複習短語及造句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學校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抽離) 

4 節 

201、202、2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 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解題。 
n-I-4 理解乘法的意義,熟練十十乘法,並初步進行分裝與平
分的除法活動。 
n-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簡單兩步驟應用問題。 
n-I-6 認識單位分數。 
n-I-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n-I-8 認識容量、重量、面積。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r-I-1 學習數學語言中的運算符號、關係符號、算式約定。 
r-I-2 認識加法和乘法的運算規律。 
s-I-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d-I-1 認識分類的模式,能主動蒐集資料、分類,並做簡單的
呈現與說明。 




容 

N-2-1 一千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
表徵、位 值表。位值單位「百」

。位值單位換算。 

N-2-2 加減算式與直式計算:用位值理解多位數加減計算的原
理與方法。初期可操作、橫式、直式等方法並陳,二年級最後
歸結於直式計算,做為後續更大位數計算之基礎。直式計算的
基礎為位值概念與基本加減法,教師須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2-3 解題:加減應用問題。加數、被加數、減數、被減數未
知之應用解題。連結加與減的關係。 
N-2-4 解題:簡單加減估算。具體生活情境。以百位數估算為
主。 
N-2-5 解題:100 元、500 元、1000 元。以操作活動為主兼及計
算。容許多元策略,協助建立數感。包含已學習之更小幣值。 
N-2-6 乘法:乘法的意義與應用。在學習乘法過程,逐步發展
「倍」的 概念,做為統整乘法應用情境的語言。 
N-2-7 十十乘法:乘除直式計算的基礎,以熟練為目標。 
N-2-8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乘)

。加減混合、加與

乘、減與乘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不含連乘。 
N-2-11 長度:

「公分」

「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2-12 容量、重量、面積:以操作活動為主。此階段量的教學

background image

應包含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不同的

量應分不同的單元學習。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
置認識「幾時幾分」

。含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時間加減

的前置經驗)

。 

N-2-14 時間:

「年」

「月」

「星期」

「日」

。理解所列時間單位

之關係與約定。 
R-2-1 大小關係與遞移律:

「>」與「<」符號在算式中的意義,

大小的遞移關係。 
R-2-2 三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的綜合。可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R-2-3 兩數相乘的順序不影響其積:乘法交換律。可併入其他
教學活動。 
R-2-4 加法與減法的關係:加減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S-2-5 面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
較(含個別單位)

。 

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以操作活動為主。進行辨認與描述之
活動。藉 由實際物體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
形體)

,並連結幾何概念(如長、短、大、小等)

。 

S-2-2 簡單幾何形體:以操作活動為主。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
形體。辨 認與描述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的幾何特徵並做分類。  
D-2-1 分類與呈現: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記錄、
呈現資料、生活物件或幾何形體。討論分類之中還可以再分類
的情況。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資訊、多元文化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認識 200 以內數,並進行 200 以內數的位值與化聚。 
2.能認識定位板「百位」的位名。 
3.透過賣場情境引導,能在固定的錢幣數量中進行付款活動。 
4.能做二位數的加法問題 
5.能做二位數的減法問題 
6.能利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 
7.能認識公分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並進行長度的實測。 
8.能透過實測培養長度的量感。 
9.能使用直尺處理與線段有關的問題。 
10 能做長度(公分)的合成和分解。 
11.透能過生活情境,認識加減法的互逆關係。 
12.能做簡單的生活應用問題。 
13.透過附件圖卡的大小比較,認識面積 
14.能做面積的直接比較,以及面積的個別單位比較。 
15.能認識兩步驟加法生活問題。 
16.能認識兩步驟減法生活問題。 
17.能認識及使用「倍」的數學語言。 
18.能認識 2、5、4、8、3、6、9、7 的乘法,並解決被乘數為 2、5、 
   4、8、3、6、9、7 的乘法問題(乘數≦10)

。 

background image

19.能認識乘法意義及用法,並能在給定的情境中以乘法解決生活問
題。 
20.複習報讀整點和半點時刻。 
21.能報讀鐘面上的時刻是幾時幾分,並能認識數字鐘,與鐘面時刻
相對應。 
22.能直接比較相同容器的液量多少。 
23.能直接比較不同容器的液量多少。 
24.能做兩物品容量的直接、間接比較。 
25.能做個別單位比較兩個物品的重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單元  
200 以內的數 

1.透過累加 1 認識 200 以內的數。 
2.透過累加 1▓0 認識 200 以內的數。 
3.認識定位板「百位」的位名。 

第一單元  
200 以內的數 

1.認識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2.依指定數,拿出正確的錢幣數。 
3.透過賣場模擬情境,進行付款活動。 

第二單元 
二位數的直式加減 

1.能做加法的直式紀錄。 
2.能解決二位數的加法問題。 
3 能做簡單生活情境的加法應用問題。 

第二單元 
二位數的直式加減 

1.能做減法的直式紀錄。 
2.能解決二位數的減法問題。 
3.能做簡單生活情境的減法應用問題。 

第三單元 
量長度 

1.認識刻度尺「公分」

,並能以 1 公分為單位進行長度

的測量。 
2.認識直尺的正確使用方法 
3.透過生活情境,以公分為單位測量不同物品或線段
的長度。 
4.能透過實測培養長度的量感。 

第三單元  
量長度 

1.能認識公分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並進行長度的
實測。 
2.能使用直尺處理與線段有關的問題。 
3.能劃出指定長度的線段。 

background image

4.能做長度(公分)的合成和分解問題。 

第四單元 
加減關係與應用 

1.能透過生活情境,認識加減法的互逆關係。 
2.能做簡單的生活應用問題。 

第四單元 
加減關係與應用 

1 透能過生活情境,認識加減法的互逆關係。 
2.能做簡單的生活應用問題。 

第五單元 
面積的大小比較 

1.認識面積。 
2.面積的直接與間接比較。 

10 

第五單元 
面積的大小比較 

1.面積的直接比較。 
2.面積的間接比較。 
3.面積的個別單位比較。 

11 

第六單元  
兩步驟的加減 

1.能在具體生活情境中,認識兩步驟加法計算問題。 
2.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兩步驟減法計算問題。 

12 

第六單元 
兩步驟的加減 

1.能在具體生活情境中,認識兩步驟加減計算問題。 
2.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加數順序改變,並不影響其
和的性質。 

13 

第七單元 
2、5、4、8 的乘法 

1.透過生活情境問題,應用連加法了解生活中「相同
單位量」的問題。 
2.

認識

2、5 的九九乘法口訣。 

3.認識及使用「倍」的語言,並解決「倍」的問題。 

14 

第七單元 
2、5、4、8 的乘法 

1.透過生活情境問題,應用連加法了解生活中「相同 
  單位量」的問題。 
2.認識 4 的九九乘法口訣。 
3.解決簡單生活情境的乘法問題。  

15 

第七單元 
2、5、4、8 的乘法 

1.透過生活情境問題,應用連加法了解生活中「相同
單位量」的問題。 
2.認識 8 的九九乘法口訣。 
3.解決簡單生活情境的乘法問題。 

16 

第八單元 
幾時幾分 

1.複習報讀整點和半點時刻。 
2.認識短針就是時針;長針就是分針。 
3.認識分針走一格就是 1 分鐘。 
4.進行時刻的報讀幾點幾分。 

17 

第八單元 
幾時幾分 

1.複習報讀整點和半點時刻。 
2.認識短針就是時針;長針就是分針。 
3.5 格一數的方式,並進行時刻的報讀幾時幾分。 
4. 1 小時=60 分鐘。 

18 

第九單元 
3、6、9、7 的乘法 

1.認識 3 的乘法。 
2.認識 6 的乘法。 
3.解決簡單生活情境的乘法問題。 

19 

第九單元 
3、6、9、7 的乘法 

1.認識 9 的乘法。 
2.認識 7 的乘法。 
3.解決簡單生活情境的乘法問題。 

20 

第十單元 
容量與重量 

1 觀察容器中的液量,認識容量。 
2 直接比較相同容器的液量多少。 
3 直接比較不同容器的液量多少。 

21 

第十單元 
容量與重量 

1 觀察及體驗不同物體的重量。 
2 兩物品重量的直接、間接比較。 

background image

3 個別單位表示重量,並使用個別單位比較兩個物品的
重量。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學校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抽離) 

4 節 

201、202、2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I-1 理解一千以內數的位值結構,據以做為四則運算之基礎。 
n-I-2 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熟練基本加減法並能流暢計算。 
n-I-3 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解題。 
n-I-4 理解乘法的意義,熟練十十乘法,並初步進行分裝與平
分的除法活動。 
n-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簡單兩步驟應用問題。 
n-I-6 認識單位分數。 
n-I-7 理解長度及其常用單位,並做實測、估測與計算。 
r-I-1 學習數學語言中的運算符號、關係符號、算式約定。 
r-I-2 認識加法和乘法的運算規律。 
r-I-3 認識加減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s-I-1 從操作活動,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 
d-I-1 認識分類的模式,能主動蒐集資料、分類,並做簡單的
呈現與說明。 




容 

N-2-1 一千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
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百」。位值單位換算。 
N-2-2 加減算式與直式計算:用位值理解多位數加減計算的原
理與方法。初期可操作、橫式、直式等方法並陳,二年級最後
歸結於直式計算,做為後續更大位數計算之基礎。直式計算的
基礎為位值概念與基本加減法,教師須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2-3 解題:加減應用問題。加數、被加數、減數、被減數未
知之應用解題。連結加與減的關係。 
N-2-4 解題:簡單加減估算。具體生活情境。以百位數估算為
主。 
N-2-5 解題:100 元、500 元、1000 元。以操作活動為主兼及計
算。容許多元策略,協助建立數感。包含已學習之更小幣值。 
N-2-6 乘法:乘法的意義與應用。在學習乘法過程,逐步發展
「倍」的 概念,做為統整乘法應用情境的語言。 
N-2-7 十十乘法:乘除直式計算的基礎,以熟練為目標。 
-2-8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乘)。加減混合、加與
乘、減與 乘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不含連乘。 
N-2-9 解題:分裝與平分。以操作活動為主。除法前置經驗。
理解分裝與平分之意義與方法。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發現問
題和乘法模式的關連。 
N-2-10 單位分數的認識:從等分配的活動(如摺紙)認識單部

background image

分為全部的「幾分之一」

。知道日常語言「的一半」

「的二分之

一」、「的四分之一」的溝通意義。在已等分割之格圖中,能說
明一格為全部的「幾分之一」

。 

N-2-11 長度:

「公分」

「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

位換算。 
N-2-12 容量、重量、面積:以操作活動為主。此階段量的教學
應包含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不同的

量應分不同的單元學習。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
置認識「幾時幾分」

。含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時間加減

的前置經 驗)

。 

N-2-14 時間:

「年」

「月」

「星期」

「日」

。理解所列時間單位

之關係與約定。 
R-2-1 大小關係與遞移律:

「>」與「<」符號在算式中的意義,

大小的遞移關係。 
R-2-2 三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的綜合。 可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R-2-3 兩數相乘的順序不影響其積:乘法交換律。可併入其他
教學活動。 
R-2-4 加法與減法的關係:加減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S-2-5 面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
較(含個別單位)

。 

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以操作活動為主。進行辨認與描述之
活動。藉 由實際物體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
形體)

,並連 結幾何概念(如長、短、大、小等)

。 

S-2-2 簡單幾何形體:以操作活動為主。包含平面圖形與立體
形體。辨 認與描述平面圖形與立體形體的幾何特徵並做分類。 
S-2-4 平面圖形的邊長:以操作活動與直尺實測為主。認識特
殊幾何圖 形的邊長關係。含周長的計算活動。 
D-2-1 分類與呈現: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記錄、
呈現資料、生活物件或幾何形體。討論分類之中還可以再分類
的情況。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科技、資訊、多元文化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建立 1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進行 1000 以內數的位值、化聚。 
2. 能進行 1000 以內的說、讀、聽、寫、做。 
3. 能認識 500 元和 1000 元的幣值及錢幣(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的混合使用。  
4. 能用>和<的符號表示 1000 以內數量的大小關係。 
5. 能理解加法/減法直式計算,並使用加法/減法直式解決三位數的
加法問題(二次進位)/ 三位數的減法問題(一次退位)

。  

6.能連結加與減的關係,解決「加數未知」、「減數未知」、「被加數
未知」和「被減數未知」的問題。 
7.能做簡單的十位、百位數的加減估算。 
8.能認識生活中物體上的平面、邊和角,並能知道簡單平面圖形的

background image

邊、頂點和角,並點數個數。 
9.能認識正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邊長關係。 
10 認識年、月、日的關係。 
11.認識大月、小月,以及平年、閏年。  
12.能查月曆點數日數,並能查月曆點數指定天數後的日期。  
13.認識一星期。  
14.能查月曆做年、月、星期和日的化聚。  
15.能解決 10、1、0 的乘法問題。 
16.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乘法交換律。  
17.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問題(先乘後加、減,不含併式;
先加、減後乘,不含併式)

。 

18.能認識公尺,了解公尺和公分的關係,並進行公分和公尺的單位
換 算,以及解決以公尺為單位的長度加減及乘法問題。 
19.透過實測培養長度的量感,並進行估測。 
20.能對生活中的事物做分類,進行大分類下的小分類,並能用圖
畫、文字或表格記錄分類的分類之結果。 
21.能認識立體圖形的面。 
22.能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及其頂點、邊和面的個數,並知道正方體
和長方體的邊與邊、面與面的關係。。  
23 能操作具體物解決等分除問題,並能使用圖像表徵解決等分除問
題,進而使用乘法算式記錄解題過程。 
24.在連續量的情境中,認識平分的意義,以及認識單位分數的意
義,含分子、分母的用語。  
25.知道日常語言「的一半」

「的二分之一」

「的四分之一」的溝通

意義。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單元 
1000 以內的數 

1.透過具體操作活動,認識 1000 以內的數詞 
  序列。 
2.進行 1000 以內的說、讀、聽、寫、做。 
3.認識 500 元和 1000 元的幣值及錢幣  

background image

4.透過具體操作活動,進行 1000 以內數的位值單位換
算及大小比較。 

第一單元 
1000 以內的數 

1.透過具體操作活動,認識 1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 
2.能進行 1000 以內的說、讀、聽、寫、做。 
3.過具體操作活動,進行 1000 以內數的位值單位換算
及大小比較。 
4.能用>和<的符號表示 1000 以內數量的大小關係 

第二單元  
三位數的加減 

1.能做三位數的加法。 
2.透過生活情境,認識加法兩步驟問題的做法。 
3.透過生活應用問題,認識三位數的加法並用算式記
錄過程。 

第二單元  
三位數的加減 

1.能做三位數的減法。 
2.透過生活情境問題,認識減法兩步驟問題的做法。 
3.透過生活情境問題,認識三位數的減法並用算式記
錄過程。 
4.透過生活情境問題,認識三位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及其作法。 

第三單元 

平面圖形 

1.透過幾何教具,認識幾何圖形的邊、角、及頂點。 
2.認識正三角形、正方形及長方形的角、邊及頂點。 

第三單元 

平面圖形 

1.認識周界、周長。 
3.認識測量周長的方法。 

4.使用七巧板拼排出指定圖形。 

第四單元  
年、月、日 

1.認識年、月、日。 
2.查看年曆,認識大月、小月,以及平年、閏年。  
3.認識一星期。 

第四單元  
年、月、日 

1.查月曆,進行以日為單位的點數 
2.能查月曆點數日數,並能查月曆點數指定天數後的
日期。 
3.能查月曆做年、月、星期和日的化聚。 

第五單元 乘法  
 

1.透過生活情境問題,應用連加法了解生活中「相同
單位量」的問題。 
2.認識 10 的乘法問題。 
3.認識十十乘法,並用於解決十幾乘以一位數的問題。 

10 

 
第五單元 乘法 
 

1.透過生活情境問題,應用連加法了解生活中「相同
單位量」的問題。 
2.認識 1、0 的乘法問題。 
3.透過生活情境問題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
義,解決 0 和 1 的整數倍問題。 
4.認識乘法交換律。 

11 

第六單元 
兩步驟應用問題 

1.透過圖像或具體情境,認識先乘後加兩步驟問題。 
2.透過圖像或具體情境,認識先乘後減兩步驟問題。 

12 

第六單元 
兩步驟應用問題 

1.透過圖像或具體情境,認識先加後乘兩步驟問題。 
2.透過圖像或具體情境,認識先減後乘兩步驟問題。 

13 

第七單元 
公尺和公分  

1.認識 1 公尺等於 100 公分 
2.透過操作 1 公尺的尺,培養 1 公尺的量感。 
3.認識以公尺為單位的加減法問題。 

background image

14 

第七單元 
公尺和公分  

1.能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公尺與公分的關係,並進行公
尺與公分的換算。 
2.認識以公尺為單位的乘法問題。  
3.了解公尺和公分的關係,並進行公分和公尺的單位
換算。 

15 

第八單元 
分類與立體圖形 

1.透過操作將具體物依特徵進行的二階分類及紀錄。 
2.透過操作將進行圖卡的二階分類,並能根據分類及
紀錄。 
 

16 

第八單元 
分類與立體圖形 

1.認識正方體的面、邊、頂點和每條邊長相等的性質。 
2.認識正方體邊長相等性質。   
3.認識長方體的面、邊、頂點。 
4.  認識正方體、長方體面的個數和各面的形狀和大小
關係。 

17 

第 9 單元 
分分看  
 

1.透過生活情境,認識分裝活動,並解決生活中的分 

裝問題。  
2.透過生活情境,對分成 2、4、8 份的具體物的情境中,
認識平分的意義。 
3.學習解決生活中的平分問題。 

18 

第 9 單元 
分分看  

1.透過操作具體物解決等分除問題,並用算式記錄解
題過程。 
2.透過圖像表徵,用「一次 1 個人分 1 顆」的方式,
解決等分除問題,並用算式記錄解題過程。 

19 

第 10 單元 
分數 

1.認識分數的意義,分數的記法與寫法,含分子、分
母的用語。 
2.分數中的分母和分子的位置。 
3.知道日常語言「的一半」、「的二分之一」、「的四分
之一」的溝通意義。  

20 

第 10 單元 
分數 

1.比較特定單位分數的大小(1/2、1/4、1/8)

。 

2.在具體情境中,進行單位分數的大小比較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 

5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三年級)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Ⅱ-1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2-Ⅱ-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並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800字,使用1,200字。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5-Ⅱ-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5-Ⅱ-6  運用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6-Ⅱ-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容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1,2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多音字及多義字。 

Ac-Ⅱ-1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各種基本句型。 

Ad-Ⅱ-1意義段。 

Ad-Ⅱ-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a-Ⅱ-1記敘文本的結構。 

Bb-Ⅱ-5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Ⅱ-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

文本。 

Be-Ⅱ-1在生活應用方面,以日記、海報的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Ca-Ⅱ-1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

樂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background image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4.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5.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6.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生字。 
7.  能認識該課重要生字相關的形近字。 
8.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9.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10.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11.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2.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3.  能說出課文大意,依提示做出課文結構表。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5 冊 第一課 

4.  課文唸讀 
5.  課文理解 
6.  生字認讀與書寫 
7.  練習用生字造詞 
8.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9.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第二課 

4.  課文唸讀 
5.  課文理解 
6.  生字認讀與書寫 
7.  練習用生字造詞 
8.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9.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第三課 

4.  課文唸讀 
5.  課文理解 
6.  生字認讀與書寫 

background image

7.  練習用生字造詞 
8.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9.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第四課 

4.  課文唸讀 
5.  課文理解 
6.  生字認讀與書寫 
7.  練習用生字造詞 
8.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9.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語文天地一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第 5 冊 第五課 

4.  課文唸讀 
5.  課文理解 
6.  生字認讀與書寫 
7.  練習用生字造詞 
8.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9.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第六課 

4.  課文唸讀 
5.  課文理解 
6.  生字認讀與書寫 
7.  練習用生字造詞 
8.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9.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第七課 

4.  課文唸讀 
5.  課文理解 
6.  生字認讀與書寫 
7.  練習用生字造詞 
8.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9.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語文天地二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0 

第 5 冊  

閱讀列車一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11 

第 5 冊 第八課 

4.  課文唸讀 
5.  課文理解 
6.  生字認讀與書寫 
7.  練習用生字造詞 
8.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9.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5 冊 第九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background image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5 冊 第十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5 冊 第十一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5 

第 5 冊  

語文天地三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6 

第 5 冊 第十二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5 冊 第十三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5 冊 第十四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第 5 冊  

語文天地四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0 

第 5 冊  

閱讀列車二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21 

學期總複習 

6.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7.  本學期生字複習 
8.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9.  本學期形近、音近字詞複習 
10.  本學期課文寫作方式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 

5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三年級)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Ⅱ-1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2-Ⅱ-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並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800字,使用1,200字。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

字。 

5-Ⅱ-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5-Ⅱ-6  運用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6-Ⅱ-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容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1,2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多音字及多義字。 

Ac-Ⅱ-1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各種基本句型。 

Ad-Ⅱ-1意義段。 

Ad-Ⅱ-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a-Ⅱ-1記敘文本的結構。 

Bb-Ⅱ-5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Ⅱ-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

等文本。 

Be-Ⅱ-1在生活應用方面,以日記、海報的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Ca-Ⅱ-1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

娛樂等文化內涵。 

background image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4.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5.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6.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生字。 
7.  能認識該課重要生字相關的形近字。 
8.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9.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10.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11.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2.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3.  能說出課文大意,依提示做出課文結構表。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6 冊 第一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6 冊 第二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background image

第 6 冊 第三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6 冊 第四課 

3. 課文唸讀 
4. 課文理解 
5. 生字認讀與書寫 
6. 練習用生字造詞 
7.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8.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6 冊  

語文天地一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第 6 冊 第五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6 冊 第六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6 冊 第七課 

3. 課文唸讀 
4. 課文理解 
5. 生字認讀與書寫 
6. 練習用生字造詞 
7.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8.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6 冊  

語文天地二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0 

第 6 冊  

閱讀列車一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11 

第 6 冊 第八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6 冊 第九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background image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6 冊 第十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6 冊 第十一課 

3. 課文唸讀 
4. 課文理解 
5. 生字認讀與書寫 
6. 練習用生字造詞 
7.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8.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5 

第 6 冊  

語文天地三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6 

第 6 冊 第十二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6 冊 第十三課 

6. 課文唸讀 
7.  課文理解 
8.  生字認讀與書寫 
9.  練習用生字造詞 
10.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1.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6 冊 第十四課 

3. 課文唸讀 
4.  課文理解 
5.  生字認讀與書寫 
6.  練習用生字造詞 
7.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8.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第 6 冊  

語文天地四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0 

第 6 冊  

閱讀列車二 

1. 課文唸讀 
2.  課文理解 

21 

學期總複習 

6.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7.  本學期生字複習 
8.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background image

9.  本學期形近、音近字詞複習 
10.  本學期課文寫作方式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三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Ⅱ-1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2-Ⅱ-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並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800字,使用1,200字。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

字。 

5-Ⅱ-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5-Ⅱ-6  運用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6-Ⅱ-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容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1,2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多音字及多義字。 

Ac-Ⅱ-1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各種基本句型。 

Ad-Ⅱ-1意義段。 

Ad-Ⅱ-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a-Ⅱ-1記敘文本的結構。 

Bb-Ⅱ-5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Ⅱ-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

等文本。 

Be-Ⅱ-1在生活應用方面,以日記、海報的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Ca-Ⅱ-1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

娛樂等文化內涵。 

background image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4.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5.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6.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生字。 
7.  能認識該課重要生字相關的形近字。 
8.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9.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10.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11.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2.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3.  能說出課文大意,依提示做出課文結構表。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5 冊 第一課 

10.  課文唸讀 
11.  課文理解 
12.  生字認讀與書寫 
13.  練習用生字造詞 
14.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第二課 

10.  課文唸讀 
11.  課文理解 
12.  生字認讀與書寫 
13.  練習用生字造詞 
14.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background image

第 5 冊 第三課 

10.  課文唸讀 
11.  課文理解 
12.  生字認讀與書寫 
13.  練習用生字造詞 
14.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第四課 

10.  課文唸讀 
11.  課文理解 
12.  生字認讀與書寫 
13.  練習用生字造詞 
14.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語文天地一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第 5 冊 第五課 

10.  課文唸讀 
11.  課文理解 
12.  生字認讀與書寫 
13.  練習用生字造詞 
14.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第六課 

10.  課文唸讀 
11.  課文理解 
12.  生字認讀與書寫 
13.  練習用生字造詞 
14.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第七課 

10.  課文唸讀 
11.  課文理解 
12.  生字認讀與書寫 
13.  練習用生字造詞 
14.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5 冊  

語文天地二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0 

第 5 冊  

閱讀列車一 

3.  課文唸讀 
4.  課文理解 

11 

第 5 冊 第八課 

10.  課文唸讀 
11.  課文理解 
12.  生字認讀與書寫 
13.  練習用生字造詞 
14.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5.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5 冊 第九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background image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5 冊 第十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5 冊 第十一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5 

第 5 冊  

語文天地三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6 

第 5 冊 第十二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5 冊 第十三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5 冊 第十四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第 5 冊  

語文天地四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0 

第 5 冊  

閱讀列車二 

3.  課文唸讀 
4.  課文理解 

21 

學期總複習 

11.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12.  本學期生字複習 
13.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background image

14.  本學期形近、音近字詞複習 
15.  本學期課文寫作方式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三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Ⅱ-1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2-Ⅱ-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並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1,800字,使用1,200字。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

字。 

5-Ⅱ-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5-Ⅱ-6  運用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6-Ⅱ-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容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1,2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多音字及多義字。 

Ac-Ⅱ-1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各種基本句型。 

Ad-Ⅱ-1意義段。 

Ad-Ⅱ-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a-Ⅱ-1記敘文本的結構。 

Bb-Ⅱ-5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Ⅱ-1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

等文本。 

Be-Ⅱ-1在生活應用方面,以日記、海報的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Ca-Ⅱ-1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

娛樂等文化內涵。 

background image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52.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53.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54.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55.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56.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57.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生字。 
58.  能認識該課重要生字相關的形近字。 
59.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60.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61.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62.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63.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4.  能說出課文大意,依提示做出課文結構表。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0 冊 第一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二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background image

第 10 冊 第三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四課 

9. 課文唸讀 
10.  課文理解 
11.  生字認讀與書寫 
12.  練習用生字造詞 
13.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4.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語文天地一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第 10 冊 第五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六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七課 

9. 課文唸讀 
10.  課文理解 
11.  生字認讀與書寫 
12.  練習用生字造詞 
13.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4.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語文天地二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0 

第 10 冊  

閱讀列車一 

3. 課文唸讀 
4. 課文理解 

11 

第 10 冊 第八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10 冊 第九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background image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10 冊 第十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10 冊 第十一課 

9. 課文唸讀 
10.  課文理解 
11.  生字認讀與書寫 
12.  練習用生字造詞 
13.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4.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5 

第 10 冊  

語文天地三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6 

第 10 冊 第十二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10 冊 第十三課 

12.  課文唸讀 
13.  課文理解 
14.  生字認讀與書寫 
15.  練習用生字造詞 
16.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7.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10 冊 第十四課 

9. 課文唸讀 
10.  課文理解 
11.  生字認讀與書寫 
12.  練習用生字造詞 
13.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14.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第 10 冊  

語文天地四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0 

第 10 冊  

閱讀列車二 

3. 課文唸讀 
4.  課文理解 

21 

學期總複習 

11.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12.  本學期生字複習 
13.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background image

14.  本學期形近、音近字詞複習 
15.  本學期課文寫作方式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抽離) 

5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三年級)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Ⅱ-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

算之基礎。 

n-Ⅱ-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

常解題。 

n-Ⅱ-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

題。 

n-Ⅱ-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Ⅱ-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Ⅱ-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認識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

與加減的意義。 

n-Ⅱ-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

整數、分數、小數都是數。 

n-Ⅱ-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

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s-Ⅱ-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Ⅱ-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

空間形體。 

d-Ⅱ-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

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n-Ⅱ-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

直式計算與應用。 

n-Ⅱ-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

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Ⅱ-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r-Ⅱ-1  理解乘除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r-Ⅱ-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單推理。 

s-Ⅱ-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

形與圓。 

學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

background image



容 

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千」。位值單位換算。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

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基於 N-2-9 之學習,透過幾

個一數的解題方法,理解如何用乘法解決除法問題。熟練十

十乘法範圍的除法,做為估商的基礎。 

N-3-5  除以一位數:除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

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被除數為二、三位數。 

N-3-6  解題:乘除應用問題。乘數、被乘數、除數、被除數

未知之應用解題。連結乘與除的關係(R-3-1)。 

N-3-7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與除、連乘)。連乘、

加與除、減與除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 

N-3-8  解題:四則估算。具體生活情境。較大位數之估算策

略。能用估算檢驗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N-3-9  簡單同分母分數:結合操作活動與整數經驗。簡單同

分母分數比較、加、減的意義。牽涉之分數與運算結果皆不

超過 2。以單位分數之點數為基礎,連結整數之比較、加、減。
知道「和等於 1」的意義。 

N-3-10  一位小數:認識小數與小數點。結合點數、位值表徵、

位值表。位值單位「十分位」。位值單位換算。比較、加減

(含直式計算)與解題。 

N-3-11  整數數線:認識數線,含報讀與標示。連結數序、長

度、尺的經驗,理解在數線上做比較、加、減的意義。 

N-3-12  長度:「毫米」。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

算。 

N-3-13  角與角度(同 S-3-1):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

角和角度。角度的直接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N-3-14  面積:「平方公分」。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3-15  容量:「公升」、「毫升」。實測、量感、估測與計

算。單位換算。 

N-3-16  重量:「公斤」、「公克」。實測、量感、估測與計

算。單位換算。 

N-3-17  時間:「日」、「時」、「分」、「秒」。實測、量

感、估測與計算。時間單位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

型。 

S-3-2  正方形和長方形:以邊與角的特徵來定義正方形和長方

形。 

background image

S-3-4  幾何形體之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平面圖形的分割與

重組。初步體驗展開圖如何黏合成立體形體。知道不同之展

開圖可能黏合成同一形狀之立體形體。 

D-3-1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

與製作生活中的表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R-3-1  乘法與除法的關係:乘除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R-3-2  數量模式與推理(I):以操作活動為主。一維變化

模式之觀察與推理,例如數列、一維圖表等。 

S-3-3  圓:「圓心」、「圓周」、「半徑」與「直徑」。能使

用圓規畫指定半徑的圓。 

融入議題 

環境、海洋、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建立 10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及各數的說、讀、聽、寫、做;

使用 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500 元和 1000 元的錢

幣進行買賣活動;認識「千位」的位名和 10000 以內數的位值,
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能用>和<的符號表示 10000 以內數量

的大小關係;能透過公分刻度尺認識數線,並在數線上做比較和

加減。 

2.能使用加法直式計算,解決三、四位數的加法問題;能使用減

法直式計算,解決三、四位數的減法問題;能做整百或整千的加

減估算。 

3.認識容量單位「公升」

「毫升」

(又稱「毫公升」

)及其關係(含

單位換算)

;能以「公升」

「毫升」為單位進行實測與估測;能

以「公升」

「毫升」為單位做加減計算(含複名數)。 

4.認識乘法直式;能用乘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二位數乘以一

位數的問題;能用乘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三位數乘以一位數

的問題;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連乘的兩步驟問題;能做乘法估

算。 

5.認識圖形角、張開角及其構成要素;能比較角的大小(直接比

較、間接比較);認識及辨別直角、銳角和鈍角;能由邊長和角

的特性,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6.認識「1 平方公分」的面積單位,並以「1 平方公分」為單位,

點數平面圖形的面積;能透過操作,將簡單圖形切割、重組,形

成另一個圖形,並經驗面積保留概念;能用平方公分板與方格點

進行圖形的面積測量。 

7.能用乘法算式解決包含除和等分除的解題過程;能用除法算

式,記錄除法問題和結果;能解決有餘數的除法問題;認識被除

數、除數、商和餘數;認識除法直式,並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
商是一位數的問題(在九九乘法範圍內);認識奇數和偶數。 

background image

8.認識 1 公斤和 3 公斤的秤面結構及報讀;認識重量單位「公克」

「公斤」及其關係;建立 1 公斤以內重量的量感與估測;能以「公

斤」

「公克」為單位進行複名數加減計算。 

9.認識連續量與離散量情境下的真分數及其意義;建立分數數詞

序列;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單元 10000 以

內的數 

1.建立 10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及各數的說、
讀、聽、寫、做。 
2.使用 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500
元和 1000 元的錢幣進行買賣活動。 
3.認識「千位」的位名和 10000 以內數的位值,
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 

第一單元 10000 以

內的數 

1.能用>和<的符號表示 10000 以內數量的大
小關係。 
2.能透過公分刻度尺認識數線,並在數線上做比
較和加減。 

第二單元四位數的

加減 

1.能使用加法直式計算,解決三、四位數的加法
問題。 

第二單元四位數的

加減 

1.能使用減法直式計算,解決三、四位數的減法
問題。 

第二單元四位數的

加減 

1.能做整百或整千的加減估算。 

第三單元公升和毫

升 

1.認識容量單位「公升」、「毫升」(又稱「毫公
升」

)及其關係(含單位換算)

。 

2.能以「公升」

「毫升」為單位進行實測與估測。 

第三單元公升和毫

升 

1.能以「公升」

「毫升」為單位做加減計算(含

複名數)。 

background image

第四單元乘法 

1.認識乘法直式。 
2.能用乘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二位數乘以一
位數的問題。 
3.能用乘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三位數乘以一
位數的問題。 

第四單元乘法 

1.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連乘的兩步驟問題。 
2.能做乘法估算。 

10 

第五單元角 

1.認識圖形角、張開角及其構成要素。 
2.能比較角的大小(直接比較、間接比較)。 

11 

第五單元角 

1.認識及辨別直角、銳角和鈍角。 
2.能由邊長和角的特性,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12 

第六單元面積 

1.認識「1 平方公分」的面積單位,並以「1 平
方公分」為單位,點數平面圖形的面積。 
2.能透過操作,將簡單圖形切割、重組,形成另
一個圖形,並經驗面積保留概念。 
3.能用平方公分板與方格點進行圖形的面積測
量。 

13 

第六單元面積 

1.認識「1 平方公分」的面積單位,並以「1 平
方公分」為單位,點數平面圖形的面積。 
2.能透過操作,將簡單圖形切割、重組,形成另
一個圖形,並經驗面積保留概念。 
3.能用平方公分板與方格點進行圖形的面積測
量。 

14 

第七單元除法 

1.能用乘法算式解決包含除和等分除的解題過
程。 
2.能用除法算式,記錄除法問題和結果。 
3.能解決有餘數的除法問題。 
4.認識被除數、除數、商和餘數。 

15 

第七單元除法 

1.能用除法算式,記錄除法問題和結果。 
2.能解決有餘數的除法問題。 
3.認識除法直式,並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商
是一位數的問題(在九九乘法範圍內)。 
4.認識奇數和偶數。 

16 

第八單元公斤和公

克 

1.認識 1 公斤和 3 公斤的秤面結構及報讀。 
2.認識重量單位「公克」

「公斤」及其關係。 

17 

第八單元公斤和公

克 

1.認識 1 公斤和 3 公斤的秤面結構及報讀。 
2.認識重量單位「公克」

「公斤」及其關係。 

3.建立 1 公斤以內重量的量感與估測。 

18 

第八單元公斤和公

克 

1.認識重量單位「公克」、「公斤」及其關係。 
2.能以「公斤」

「公克」為單位進行複名數加減

計算。 

19 

第九單元分數 

1.認識連續量與離散量情境下的真分數及其意
義。 

background image

20 

第九單元分數 

1.認識連續量與離散量情境下的真分數及其意
義。 
2.建立分數數詞序列。 

21 

第九單元分數 

1.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抽離) 

4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三年級)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Ⅱ-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

算之基礎。 

n-Ⅱ-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

常解題。 

n-Ⅱ-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

題。 

n-Ⅱ-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Ⅱ-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Ⅱ-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認識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

與加減的意義。 

n-Ⅱ-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

整數、分數、小數都是數。 

n-Ⅱ-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

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s-Ⅱ-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Ⅱ-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

空間形體。 

d-Ⅱ-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

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n-Ⅱ-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

直式計算與應用。 

n-Ⅱ-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

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Ⅱ-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r-Ⅱ-1  理解乘除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r-Ⅱ-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單推理。 

s-Ⅱ-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

形與圓。 

學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

background image



容 

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千」。位值單位換算。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

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基於 N-2-9 之學習,透過幾

個一數的解題方法,理解如何用乘法解決除法問題。熟練十

十乘法範圍的除法,做為估商的基礎。 

N-3-5  除以一位數:除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

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被除數為二、三位數。 

N-3-6  解題:乘除應用問題。乘數、被乘數、除數、被除數

未知之應用解題。連結乘與除的關係(R-3-1)。 

N-3-7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與除、連乘)。連乘、

加與除、減與除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 

N-3-8  解題:四則估算。具體生活情境。較大位數之估算策

略。能用估算檢驗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N-3-9  簡單同分母分數:結合操作活動與整數經驗。簡單同

分母分數比較、加、減的意義。牽涉之分數與運算結果皆不

超過 2。以單位分數之點數為基礎,連結整數之比較、加、減。
知道「和等於 1」的意義。 

N-3-10  一位小數:認識小數與小數點。結合點數、位值表徵、

位值表。位值單位「十分位」。位值單位換算。比較、加減

(含直式計算)與解題。 

N-3-11  整數數線:認識數線,含報讀與標示。連結數序、長

度、尺的經驗,理解在數線上做比較、加、減的意義。 

N-3-12  長度:「毫米」。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

算。 

N-3-13  角與角度(同 S-3-1):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

角和角度。角度的直接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N-3-14  面積:「平方公分」。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3-15  容量:「公升」、「毫升」。實測、量感、估測與計

算。單位換算。 

N-3-16  重量:「公斤」、「公克」。實測、量感、估測與計

算。單位換算。 

N-3-17  時間:「日」、「時」、「分」、「秒」。實測、量

感、估測與計算。時間單位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

型。 

S-3-2  正方形和長方形:以邊與角的特徵來定義正方形和長方

形。 

background image

S-3-4  幾何形體之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平面圖形的分割與

重組。初步體驗展開圖如何黏合成立體形體。知道不同之展

開圖可能黏合成同一形狀之立體形體。 

D-3-1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

與製作生活中的表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R-3-1  乘法與除法的關係:乘除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R-3-2  數量模式與推理(I):以操作活動為主。一維變化

模式之觀察與推理,例如數列、一維圖表等。 

S-3-3  圓:「圓心」、「圓周」、「半徑」與「直徑」。能使

用圓規畫指定半徑的圓。 

融入議題 

環境、海洋、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經驗 1 的等值分數。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能解決同分母分

數的加減問題。 

2.能用除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二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問題。能

用除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問題。能在具

體情境中,解決加和除的兩步驟問題。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減

和除的兩步驟問題。 

3.能察覺簡單數列和簡單圖形序列的規律。透過具體觀察及探

索,察覺簡單數量模式,並能做簡單的推理。 

4.認識日、時、分、秒的時間單位及其關係。認識時刻和時間。

能解決生活中,常見時刻或時間量相關的加減問題。 

5.認識一位小數。認識「十分位」的位名和位值,並進行位值單

位的換算。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能用直式計算,解決一位小數

的加減問題。 

6.認識圓及其構成要素。能使用圓規畫圓,及複製線段的長。 

7.認識毫米,了解毫米和公分的關係,並進行毫米和公分的單位

換算。透過實測培養長度的量感,並進行估測。能使用直尺畫出

線段。能以公分和毫米二階單位做加減計算。 

8.認識乘除法的互逆關係。透過乘除法的互逆關係,檢驗除法答

案的合理性。能解決「乘數未知」

「除數未知」

「被乘數未知」

和「被除數未知」的應用問題。 

9.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一維表格。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二維表

格。能做表格的應用。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單元分數的加

減 

1.經驗 1 的等值分數。 
2.能解決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問題。 

第一單元分數的加

減 

1.能在具體情境中比較單位分數的多少。 
2.能解決同分母分數的減法問題。 

第二單元除法 

1.能做二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 
2.能做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 

第二單元除法 

1.能用加法、減法與除法兩步驟解題,並能說明
解題過程與結果。 
2.能判斷「先加後除」、「先除後加」、「先減後
除」

「先除後減」等兩步驟問題使用的時機與應

用。 

第三單元尋找規律 

1.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 
2.依據規律解決下一個或再下一個圖形項目是
什麼的問題。 
3.能依據條件,完成有規律圖形的排列。 
4.能找出數列排列的規律。 
5.能依據數列規律解決下一個或二個的數字是
什麼的問題。 

第三單元尋找規律 

1.覺察圖形序列間的數量關係,推理下一個或二
個的圖形排列情形。 

第四單元時間 

1.理解 24 時制,並應用在生活中。 
2.熟悉 1 小時=60 分鐘,認識 1 分鐘=60 秒鐘。 
3.能做時和分、分和秒的整數化聚。 
4.能做「時、分、秒」的實測與估測活動,並培
養出量感。 
5.能報讀鐘面上的時刻(含時、分、秒)。 

第四單元時間 

1.能認識時刻和時間。 
2.能做同單位時間量「時」

「分」的加減計算。 

3.能做時和分的複名數加減計算(不進、退位)。 

有趣的平面圖形與

立體形體 

1.能做圖形的(等)分割,並將分割後的圖形重組
成新圖形。 
2.認識正方體展開圖,並體驗展開圖與立體形體
之關係。 

background image

3.能用小白積木進行堆疊造型活動。 

10 

第五單元小數 

1.認識一位小數。 
2.了解一位小數的位值與化聚。 

11 

第五單元小數 

1.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 
2.能用直式計算,解決一位小數的加法問題。 
3.能用直式計算,解決一位小數的減法問題。 

12 

第六單元圓 

1.能認識圓心、直徑、半徑和圓周。 
2.能知道圓心與圓周上任一點的距離皆等長(半
徑)。 

13 

第六單元圓 

1.能使用圓規畫圓,及複製線段的長。 

14 

第七單元毫米 

1.認識毫米,並以毫米為單位進行實測。 
2.能做長度的加減計算。 

15 

第七單元毫米 

1.知道毫米、公分之間的關係並做化聚。 

16 

第八單元乘法與除

法 

1.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乘除互逆。 
2.能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數(含餘數)和解
題。 

17 

第八單元乘法與除

法 

1.能解決乘數(被乘數)未知的問題。 
2.能解決除數(被除數)未知的問題。 

18 

第九單元統計表 

1.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一維表格。 

19 

第九單元統計表 

1.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二維表格。 

20 

第九單元統計表 

1.能將生活中的資料整理成二維表格,並報讀回
答相關問題。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外加) 

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三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Ⅱ-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

算之基礎。 

n-Ⅱ-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

常解題。 

n-Ⅱ-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

題。 

n-Ⅱ-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Ⅱ-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Ⅱ-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認識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

與加減的意義。 

n-Ⅱ-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

整數、分數、小數都是數。 

n-Ⅱ-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

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s-Ⅱ-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Ⅱ-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

空間形體。 

d-Ⅱ-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

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n-Ⅱ-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

直式計算與應用。 

n-Ⅱ-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

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Ⅱ-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r-Ⅱ-1  理解乘除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r-Ⅱ-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單推理。 

s-Ⅱ-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

形與圓。 

學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

background image



容 

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千」。位值單位換算。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

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基於 N-2-9 之學習,透過幾

個一數的解題方法,理解如何用乘法解決除法問題。熟練十

十乘法範圍的除法,做為估商的基礎。 

N-3-5  除以一位數:除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

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被除數為二、三位數。 

N-3-6  解題:乘除應用問題。乘數、被乘數、除數、被除數

未知之應用解題。連結乘與除的關係(R-3-1)。 

N-3-7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與除、連乘)。連乘、

加與除、減與除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 

N-3-8  解題:四則估算。具體生活情境。較大位數之估算策

略。能用估算檢驗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N-3-9  簡單同分母分數:結合操作活動與整數經驗。簡單同

分母分數比較、加、減的意義。牽涉之分數與運算結果皆不

超過 2。以單位分數之點數為基礎,連結整數之比較、加、減。
知道「和等於 1」的意義。 

N-3-10  一位小數:認識小數與小數點。結合點數、位值表徵、

位值表。位值單位「十分位」。位值單位換算。比較、加減

(含直式計算)與解題。 

N-3-11  整數數線:認識數線,含報讀與標示。連結數序、長

度、尺的經驗,理解在數線上做比較、加、減的意義。 

N-3-12  長度:「毫米」。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

算。 

N-3-13  角與角度(同 S-3-1):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

角和角度。角度的直接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N-3-14  面積:「平方公分」。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3-15  容量:「公升」、「毫升」。實測、量感、估測與計

算。單位換算。 

N-3-16  重量:「公斤」、「公克」。實測、量感、估測與計

算。單位換算。 

N-3-17  時間:「日」、「時」、「分」、「秒」。實測、量

感、估測與計算。時間單位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

型。 

S-3-2  正方形和長方形:以邊與角的特徵來定義正方形和長方

形。 

background image

S-3-4  幾何形體之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平面圖形的分割與

重組。初步體驗展開圖如何黏合成立體形體。知道不同之展

開圖可能黏合成同一形狀之立體形體。 

D-3-1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

與製作生活中的表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R-3-1  乘法與除法的關係:乘除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R-3-2  數量模式與推理(I):以操作活動為主。一維變化

模式之觀察與推理,例如數列、一維圖表等。 

S-3-3  圓:「圓心」、「圓周」、「半徑」與「直徑」。能使

用圓規畫指定半徑的圓。 

融入議題 

環境、海洋、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建立 10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及各數的說、讀、聽、寫、做;

使用 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500 元和 1000 元的錢

幣進行買賣活動;認識「千位」的位名和 10000 以內數的位值,
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能用>和<的符號表示 10000 以內數量

的大小關係;能透過公分刻度尺認識數線,並在數線上做比較和

加減。 

2.能使用加法直式計算,解決三、四位數的加法問題;能使用減

法直式計算,解決三、四位數的減法問題;能做整百或整千的加

減估算。 

3.認識容量單位「公升」

「毫升」

(又稱「毫公升」

)及其關係(含

單位換算)

;能以「公升」

「毫升」為單位進行實測與估測;能

以「公升」

「毫升」為單位做加減計算(含複名數)。 

4.認識乘法直式;能用乘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二位數乘以一

位數的問題;能用乘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三位數乘以一位數

的問題;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連乘的兩步驟問題;能做乘法估

算。 

5.認識圖形角、張開角及其構成要素;能比較角的大小(直接比

較、間接比較);認識及辨別直角、銳角和鈍角;能由邊長和角

的特性,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6.認識「1 平方公分」的面積單位,並以「1 平方公分」為單位,

點數平面圖形的面積;能透過操作,將簡單圖形切割、重組,形

成另一個圖形,並經驗面積保留概念;能用平方公分板與方格點

進行圖形的面積測量。 

7.能用乘法算式解決包含除和等分除的解題過程;能用除法算

式,記錄除法問題和結果;能解決有餘數的除法問題;認識被除

數、除數、商和餘數;認識除法直式,並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
商是一位數的問題(在九九乘法範圍內);認識奇數和偶數。 

background image

8.認識 1 公斤和 3 公斤的秤面結構及報讀;認識重量單位「公克」

「公斤」及其關係;建立 1 公斤以內重量的量感與估測;能以「公

斤」

「公克」為單位進行複名數加減計算。 

9.認識連續量與離散量情境下的真分數及其意義;建立分數數詞
序列;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單元 10000 以

內的數 

1.建立 10000 以內的數詞序列,及各數的說、
讀、聽、寫、做。 
2.使用 1 元、5 元、10 元、50 元、100 元、500
元和 1000 元的錢幣進行買賣活動。 
3.認識「千位」的位名和 10000 以內數的位值,
並進行位值單位的換算。 

第一單元 10000 以

內的數 

1.能用>和<的符號表示 10000 以內數量的大
小關係。 
2.能透過公分刻度尺認識數線,並在數線上做比
較和加減。 

第二單元四位數的

加減 

1.能使用加法直式計算,解決三、四位數的加法
問題。 

第二單元四位數的

加減 

1.能使用減法直式計算,解決三、四位數的減法
問題。 

第二單元四位數的

加減 

1.能做整百或整千的加減估算。 

第三單元公升和毫

升 

1.認識容量單位「公升」、「毫升」(又稱「毫公
升」

)及其關係(含單位換算)

。 

2.能以「公升」

「毫升」為單位進行實測與估測。 

第三單元公升和毫

升 

1.能以「公升」

「毫升」為單位做加減計算(含

複名數)。 

background image

第四單元乘法 

1.認識乘法直式。 
2.能用乘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二位數乘以一
位數的問題。 
3.能用乘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三位數乘以一
位數的問題。 

第四單元乘法 

1.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連乘的兩步驟問題。 
2.能做乘法估算。 

10 

第五單元角 

1.認識圖形角、張開角及其構成要素。 
2.能比較角的大小(直接比較、間接比較)。 

11 

第五單元角 

1.認識及辨別直角、銳角和鈍角。 
2.能由邊長和角的特性,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12 

第六單元面積 

1.認識「1 平方公分」的面積單位,並以「1 平
方公分」為單位,點數平面圖形的面積。 
2.能透過操作,將簡單圖形切割、重組,形成另
一個圖形,並經驗面積保留概念。 
3.能用平方公分板與方格點進行圖形的面積測
量。 

13 

第六單元面積 

1.認識「1 平方公分」的面積單位,並以「1 平
方公分」為單位,點數平面圖形的面積。 
2.能透過操作,將簡單圖形切割、重組,形成另
一個圖形,並經驗面積保留概念。 
3.能用平方公分板與方格點進行圖形的面積測
量。 

14 

第七單元除法 

1.能用乘法算式解決包含除和等分除的解題過
程。 
2.能用除法算式,記錄除法問題和結果。 
3.能解決有餘數的除法問題。 
4.認識被除數、除數、商和餘數。 

15 

第七單元除法 

1.能用除法算式,記錄除法問題和結果。 
2.能解決有餘數的除法問題。 
3.認識除法直式,並解決二位數除以一位數,商
是一位數的問題(在九九乘法範圍內)。 
4.認識奇數和偶數。 

16 

第八單元公斤和公

克 

1.認識 1 公斤和 3 公斤的秤面結構及報讀。 
2.認識重量單位「公克」

「公斤」及其關係。 

17 

第八單元公斤和公

克 

1.認識 1 公斤和 3 公斤的秤面結構及報讀。 
2.認識重量單位「公克」

「公斤」及其關係。 

3.建立 1 公斤以內重量的量感與估測。 

18 

第八單元公斤和公

克 

1.認識重量單位「公克」、「公斤」及其關係。 
2.能以「公斤」

「公克」為單位進行複名數加減

計算。 

19 

第九單元分數 

1.認識連續量與離散量情境下的真分數及其意
義。 

background image

20 

第九單元分數 

1.認識連續量與離散量情境下的真分數及其意
義。 
2.建立分數數詞序列。 

21 

第九單元分數 

1.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外加) 

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三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Ⅱ-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

算之基礎。 

n-Ⅱ-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

常解題。 

n-Ⅱ-3  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做計算與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

題。 

n-Ⅱ-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Ⅱ-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Ⅱ-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認識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

與加減的意義。 

n-Ⅱ-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

整數、分數、小數都是數。 

n-Ⅱ-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

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s-Ⅱ-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Ⅱ-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

空間形體。 

d-Ⅱ-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

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n-Ⅱ-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

直式計算與應用。 

n-Ⅱ-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

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Ⅱ-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r-Ⅱ-1  理解乘除互逆,並能應用與解題。 

r-Ⅱ-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單推理。 

s-Ⅱ-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

形與圓。 

學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

background image



容 

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千」。位值單位換算。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

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基於 N-2-9 之學習,透過幾

個一數的解題方法,理解如何用乘法解決除法問題。熟練十

十乘法範圍的除法,做為估商的基礎。 

N-3-5  除以一位數:除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

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被除數為二、三位數。 

N-3-6  解題:乘除應用問題。乘數、被乘數、除數、被除數

未知之應用解題。連結乘與除的關係(R-3-1)。 

N-3-7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與除、連乘)。連乘、

加與除、減與除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 

N-3-8  解題:四則估算。具體生活情境。較大位數之估算策

略。能用估算檢驗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N-3-9  簡單同分母分數:結合操作活動與整數經驗。簡單同

分母分數比較、加、減的意義。牽涉之分數與運算結果皆不

超過 2。以單位分數之點數為基礎,連結整數之比較、加、減。
知道「和等於 1」的意義。 

N-3-10  一位小數:認識小數與小數點。結合點數、位值表徵、

位值表。位值單位「十分位」。位值單位換算。比較、加減

(含直式計算)與解題。 

N-3-11  整數數線:認識數線,含報讀與標示。連結數序、長

度、尺的經驗,理解在數線上做比較、加、減的意義。 

N-3-12  長度:「毫米」。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

算。 

N-3-13  角與角度(同 S-3-1):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

角和角度。角度的直接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N-3-14  面積:「平方公分」。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3-15  容量:「公升」、「毫升」。實測、量感、估測與計

算。單位換算。 

N-3-16  重量:「公斤」、「公克」。實測、量感、估測與計

算。單位換算。 

N-3-17  時間:「日」、「時」、「分」、「秒」。實測、量

感、估測與計算。時間單位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

型。 

S-3-2  正方形和長方形:以邊與角的特徵來定義正方形和長方

形。 

background image

S-3-4  幾何形體之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平面圖形的分割與

重組。初步體驗展開圖如何黏合成立體形體。知道不同之展

開圖可能黏合成同一形狀之立體形體。 

D-3-1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

與製作生活中的表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R-3-1  乘法與除法的關係:乘除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R-3-2  數量模式與推理(I):以操作活動為主。一維變化

模式之觀察與推理,例如數列、一維圖表等。 

S-3-3  圓:「圓心」、「圓周」、「半徑」與「直徑」。能使

用圓規畫指定半徑的圓。 

融入議題 

環境、海洋、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經驗 1 的等值分數。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能解決同分母分

數的加減問題。 

2.能用除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二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問題。能

用除法直式解決生活情境中,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問題。能在具

體情境中,解決加和除的兩步驟問題。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減

和除的兩步驟問題。 

3.能察覺簡單數列和簡單圖形序列的規律。透過具體觀察及探

索,察覺簡單數量模式,並能做簡單的推理。 

4.認識日、時、分、秒的時間單位及其關係。認識時刻和時間。

能解決生活中,常見時刻或時間量相關的加減問題。 

5.認識一位小數。認識「十分位」的位名和位值,並進行位值單

位的換算。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能用直式計算,解決一位小數

的加減問題。 

6.認識圓及其構成要素。能使用圓規畫圓,及複製線段的長。 

7.認識毫米,了解毫米和公分的關係,並進行毫米和公分的單位

換算。透過實測培養長度的量感,並進行估測。能使用直尺畫出

線段。能以公分和毫米二階單位做加減計算。 

8.認識乘除法的互逆關係。透過乘除法的互逆關係,檢驗除法答

案的合理性。能解決「乘數未知」

「除數未知」

「被乘數未知」

和「被除數未知」的應用問題。 

9.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一維表格。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二維表

格。能做表格的應用。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單元分數的加

減 

1.經驗 1 的等值分數。 
2.能解決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問題。 

第一單元分數的加

減 

1.能在具體情境中比較單位分數的多少。 
2.能解決同分母分數的減法問題。 

第二單元除法 

1.能做二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 
2.能做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 

第二單元除法 

1.能用加法、減法與除法兩步驟解題,並能說明
解題過程與結果。 
2.能判斷「先加後除」、「先除後加」、「先減後
除」

「先除後減」等兩步驟問題使用的時機與應

用。 

第三單元尋找規律 

1.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 
2.依據規律解決下一個或再下一個圖形項目是
什麼的問題。 
3.能依據條件,完成有規律圖形的排列。 
4.能找出數列排列的規律。 
5.能依據數列規律解決下一個或二個的數字是
什麼的問題。 

第三單元尋找規律 

1.覺察圖形序列間的數量關係,推理下一個或二
個的圖形排列情形。 

第四單元時間 

1.理解 24 時制,並應用在生活中。 
2.熟悉 1 小時=60 分鐘,認識 1 分鐘=60 秒鐘。 
3.能做時和分、分和秒的整數化聚。 
4.能做「時、分、秒」的實測與估測活動,並培
養出量感。 
5.能報讀鐘面上的時刻(含時、分、秒)。 

第四單元時間 

1.能認識時刻和時間。 
2.能做同單位時間量「時」

「分」的加減計算。 

3.能做時和分的複名數加減計算(不進、退位)。 

有趣的平面圖形與

立體形體 

1.能做圖形的(等)分割,並將分割後的圖形重組
成新圖形。 
2.認識正方體展開圖,並體驗展開圖與立體形體
之關係。 

background image

3.能用小白積木進行堆疊造型活動。 

10 

第五單元小數 

1.認識一位小數。 
2.了解一位小數的位值與化聚。 

11 

第五單元小數 

1.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 
2.能用直式計算,解決一位小數的加法問題。 
3.能用直式計算,解決一位小數的減法問題。 

12 

第六單元圓 

1.能認識圓心、直徑、半徑和圓周。 
2.能知道圓心與圓周上任一點的距離皆等長(半
徑)。 

13 

第六單元圓 

1.能使用圓規畫圓,及複製線段的長。 

14 

第七單元毫米 

1.認識毫米,並以毫米為單位進行實測。 
2.能做長度的加減計算。 

15 

第七單元毫米 

1.知道毫米、公分之間的關係並做化聚。 

16 

第八單元乘法與除

法 

1.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乘除互逆。 
2.能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數(含餘數)和解
題。 

17 

第八單元乘法與除

法 

1.能解決乘數(被乘數)未知的問題。 
2.能解決除數(被除數)未知的問題。 

18 

第九單元統計表 

1.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一維表格。 

19 

第九單元統計表 

1.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二維表格。 

20 

第九單元統計表 

1.能將生活中的資料整理成二維表格,並報讀回
答相關問題。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5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四年級)A組:共  3  人 
(四年級)B組: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Ⅱ-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

情感,並與對方互動。 

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時能做適當的回應。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4-Ⅱ-5 利用字義推論詞義。 

5-Ⅱ-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Ⅱ-4 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5-Ⅱ-5 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5-Ⅱ-7 就文本的觀點,找出支持的理由。 

5-Ⅱ-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5-Ⅱ-9 覺察自己的閱讀理解情況,適時調整策略。 

5-Ⅱ-11 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Ⅱ-3 學習審題、立意、選材、組織等寫作步驟。 

6-Ⅱ-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容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1,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Ⅱ-62,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b-Ⅱ-9 量詞的運用。 

Ac-Ⅱ-1 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c-Ⅱ-3 基礎複句的意義。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ackground image

Ba-Ⅱ-1 記敘文本的結構。 

Ba-Ⅱ-2 順敘與倒敘法。 

融入議題  環境、生涯發展、戶外、性別平等、閱讀素養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2.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3.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5.利用字義推論詞義。 

6.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7.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8.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9.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10.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課 
窗口邊的臺灣欒樹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二課 
奶奶的排骨粥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background image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三課 
充滿希望的五味屋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一到三課複習 

1.複習一到三課生字及語詞。 
2.複習一到三課課文內容。 
3.複習一到三課形近字、音近字。 
4.複習一到三課重要句型。 

讀寫練功房 

1.了解題目和文章內容間的關係。 
2.能掌握題目的重點,並預測文章內容。 
3.珍惜並體會與人分享的快樂。 

語文天地一 

1.能認識記敘文本結構 
2.運用寫作的步驟─讀懂題目、確認想法。 

第四課 
玉山之歌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五課 
高舉臺灣之光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六課 
臺灣的驕傲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background image

10 

語文天地二 

1.能學會如何運用文字向他人介紹事物。 

11 

期中考複習 

1.複習一到六課生字及語詞。 
2.複習一到六課課文內容。 
3.複習一到六課形近字、音近字。 
4.複習一到六課重要句型。 

12 

第七課 
到此「藝」遊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3 

第八課 
四季的頭髮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4 

第九課 
阿白觀察記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5 

讀寫練功房 

1.認識文章結構與各段落之間的關係。 

2.能夠觀察生活中的事件細節。 

3.能夠找出文章的線索,透過整理線索,進而

發現結果。 

16 

語文天地三 

1.練習如何寫遊記。 
2.用多種感官收集資料。 
3.加入想法或感受。 
4.按空間或時間順序書寫。 

17 

第十課 
老鼠嫁女兒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background image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8 

第十一課 
豆粥婆婆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9 

第十二課 
戴斗笠的地藏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20 

語文天地四 

1.體會閱讀故事可獲得新知、得到啟發。 
2.學會以敘述方式或對話方式來說故事的方
法。 

21 

期末考複習 

1.複習七到十二課生字及語詞。 
2.複習七到十二課課文內容。 
3.複習七到十二課形近字、音近字。 
4.複習七到十二課重要句型。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5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四年級)A組:共  3  人 
(四年級)B組: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Ⅱ-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

情感,並與對方互動。 

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時能做適當的回應。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4-Ⅱ-5 利用字義推論詞義。 

5-Ⅱ-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Ⅱ-4 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5-Ⅱ-5 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5-Ⅱ-7 就文本的觀點,找出支持的理由。 

5-Ⅱ-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5-Ⅱ-9 覺察自己的閱讀理解情況,適時調整策略。 

5-Ⅱ-11 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Ⅱ-3 學習審題、立意、選材、組織等寫作步驟。 

6-Ⅱ-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容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1,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Ⅱ-62,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b-Ⅱ-9 量詞的運用。 

Ac-Ⅱ-1 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c-Ⅱ-3 基礎複句的意義。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ackground image

Ba-Ⅱ-1 記敘文本的結構。 

Ba-Ⅱ-2 順敘與倒敘法。 

融入議題  環境、生涯發展、戶外、性別平等、閱讀素養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2.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3.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5.利用字義推論詞義。 

6.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7.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8.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9.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10.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課 
龍慶元宵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二課 
看戲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background image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三課 
舞吧!小飛魚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一到三課複習 

1.複習一到三課生字及語詞。 
2.複習一到三課課文內容。 
3.複習一到三課形近字、音近字。 
4.複習一到三課重要句型。 

讀寫練功房 

1.了解題目和文章內容間的關係。 
2.能掌握題目的重點,並預測文章內容。 
3.珍惜並體會與人分享的快樂。 

語文天地一 

1.能聽懂同音詞,減少誤解。 
2.能閱讀吸引人的文章開頭。 
3.能學會了解順敘與倒敘。 

第四課 
蝶之生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五課 
活出生命奇蹟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六課 
走過就知道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background image

10 

語文天地二 

1.能練習閱讀人物傳記。 
2.能學會鼓勵人的技巧。 
3.能找出文章主旨,讀懂內容。 

11 

期中考複習 

1.複習一到六課生字及語詞。 
2.複習一到六課課文內容。 
3.複習一到六課形近字、音近字。 
4.複習一到六課重要句型。 

12 

第七課 
不一樣的母親花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3 

第八課 
屋頂上的野貓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4 

第九課 
用一公斤愛嘉明湖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5 

讀寫練功房 

1.能讀出同一篇文章使用不同結尾法帶給讀者

的感受。 

2.能同理他人的感受,培養尊重多元觀點的態

度。 

16 

語文天地三 

1.能聽懂對話。 
2.能寫出文章的結尾。 
3.能練習閱讀報紙。 

17 

第十課 
想像與發明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background image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8 

第十一課 
小事物大驚奇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9 

第十二課 
九蛙傳奇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20 

語文天地四 

1.能仿寫出有趣的作品。 
2.能認識文房四寶。 
3.能學會運用網路查資料。 

21 

期末考複習 

1.複習七到十二課生字及語詞。 
2.複習七到十二課課文內容。 
3.複習七到十二課形近字、音近字。 
4.複習七到十二課重要句型。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四年級)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Ⅱ-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

情感,並與對方互動。 

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時能做適當的回應。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4-Ⅱ-5 利用字義推論詞義。 

5-Ⅱ-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Ⅱ-4 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5-Ⅱ-5 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5-Ⅱ-7 就文本的觀點,找出支持的理由。 

5-Ⅱ-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5-Ⅱ-9 覺察自己的閱讀理解情況,適時調整策略。 

5-Ⅱ-11 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Ⅱ-3 學習審題、立意、選材、組織等寫作步驟。 

6-Ⅱ-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容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1,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Ⅱ-62,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b-Ⅱ-9 量詞的運用。 

Ac-Ⅱ-1 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c-Ⅱ-3 基礎複句的意義。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a-Ⅱ-1 記敘文本的結構。 

background image

Ba-Ⅱ-2 順敘與倒敘法。 

融入議題  環境、生涯發展、戶外、性別平等、閱讀素養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2.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3.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5.利用字義推論詞義。 

6.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7.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8.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9.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10.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課 
窗口邊的臺灣欒樹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二課 
奶奶的排骨粥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background image

訊息)

。 

第三課 
充滿希望的五味屋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一到三課複習 

1.複習一到三課生字及語詞。 
2.複習一到三課課文內容。 
3.複習一到三課形近字、音近字。 
4.複習一到三課重要句型。 

讀寫練功房 

1.了解題目和文章內容間的關係。 
2.能掌握題目的重點,並預測文章內容。 
3.珍惜並體會與人分享的快樂。 

語文天地一 

1.能認識記敘文本結構 
2.運用寫作的步驟─讀懂題目、確認想法。 

第四課 
玉山之歌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五課 
高舉臺灣之光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六課 
臺灣的驕傲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0 

語文天地二 

1.能學會如何運用文字向他人介紹事物。 

background image

11 

期中考複習 

1.複習一到六課生字及語詞。 
2.複習一到六課課文內容。 
3.複習一到六課形近字、音近字。 
4.複習一到六課重要句型。 

12 

第七課 
到此「藝」遊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3 

第八課 
四季的頭髮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4 

第九課 
阿白觀察記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5 

讀寫練功房 

1.認識文章結構與各段落之間的關係。 

2.能夠觀察生活中的事件細節。 

3.能夠找出文章的線索,透過整理線索,進而

發現結果。 

16 

語文天地三 

1.練習如何寫遊記。 
2.用多種感官收集資料。 
3.加入想法或感受。 
4.按空間或時間順序書寫。 

17 

第十課 
老鼠嫁女兒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background image

訊息)

。 

18 

第十一課 
豆粥婆婆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9 

第十二課 
戴斗笠的地藏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20 

語文天地四 

1.體會閱讀故事可獲得新知、得到啟發。 
2.學會以敘述方式或對話方式來說故事的方
法。 

21 

期末考複習 

1.複習七到十二課生字及語詞。 
2.複習七到十二課課文內容。 
3.複習七到十二課形近字、音近字。 
4.複習七到十二課重要句型。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四年級)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Ⅱ-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

情感,並與對方互動。 

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時能做適當的回應。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4-Ⅱ-5 利用字義推論詞義。 

5-Ⅱ-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Ⅱ-4 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5-Ⅱ-5 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5-Ⅱ-7 就文本的觀點,找出支持的理由。 

5-Ⅱ-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5-Ⅱ-9 覺察自己的閱讀理解情況,適時調整策略。 

5-Ⅱ-11 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Ⅱ-3 學習審題、立意、選材、組織等寫作步驟。 

6-Ⅱ-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容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1,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Ⅱ-62,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b-Ⅱ-9 量詞的運用。 

Ac-Ⅱ-1 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c-Ⅱ-3 基礎複句的意義。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a-Ⅱ-1 記敘文本的結構。 

background image

Ba-Ⅱ-2 順敘與倒敘法。 

融入議題  環境、生涯發展、戶外、性別平等、閱讀素養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2.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3.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5.利用字義推論詞義。 

6.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7.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8.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9.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10.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課 
龍慶元宵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二課 
看戲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background image

訊息)

。 

第三課 
舞吧!小飛魚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讀寫練功房 

1.了解題目和文章內容間的關係。 
2.能掌握題目的重點,並預測文章內容。 
3.珍惜並體會與人分享的快樂。 

語文天地一 

1.能聽懂同音詞,減少誤解。 
2.能閱讀吸引人的文章開頭。 
3.能學會了解順敘與倒敘。 

第四課 
蝶之生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五課 
活出生命奇蹟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第六課 
走過就知道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語文天地二 

1.能練習閱讀人物傳記。 
2.能學會鼓勵人的技巧。 
3.能找出文章主旨,讀懂內容。 

10 

期中考複習 

1.複習一到六課生字及語詞。 

background image

2.複習一到六課課文內容。 
3.複習一到六課形近字、音近字。 
4.複習一到六課重要句型。 

11 

第七課 
不一樣的母親花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2 

第八課 
屋頂上的野貓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3 

第九課 
用一公斤愛嘉明湖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4 

讀寫練功房 

1.能讀出同一篇文章使用不同結尾法帶給讀者

的感受。 

2.能同理他人的感受,培養尊重多元觀點的態

度。 

15 

語文天地三 

1.能聽懂對話。 
2.能寫出文章的結尾。 
3.能練習閱讀報紙。 

16 

第十課 
想像與發明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7 

第十一課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background image

小事物大驚奇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8 

第十二課 
九蛙傳奇 

1.能理解生字意義,並運用生字造詞、連結生

活經驗,利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文體及課文結構。 
3.能學習分辨生字延伸的形近字、音近字。 
4.能透過教師引導仿作課文短語。 
5.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出通順的語句。 
6.能回答課文閱讀理解問題(提取訊息、推論
訊息)

。 

19 

語文天地四 

1.能仿寫出有趣的作品。 
2.能認識文房四寶。 
3.能學會運用網路查資料。 

20 

期末考複習 

1.複習七到十二課生字及語詞。 
2.複習七到十二課課文內容。 
3.複習七到十二課形近字、音近字。 
4.複習七到十二課重要句型。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抽離)4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四年級)A組:共  4  人 
(四年級)B組: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算之基
礎。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3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I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認識
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n-II-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直式計
算與應用。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整數、
分數、小數都是數。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
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s-II-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II-2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s-II-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s-II-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空間形
體。 
r-II-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單推理。 
r-II-3 理解兩步驟問題的併式計算與四則混合計算之約定。 
r-II-4 認識兩步驟計算中加減與部分乘除計算的規則並能應用。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並據
以做簡單推論。 




容 

N-4-1 一億以內的數:位值單位「萬」

「十萬」

「百萬」

「千萬」

。建

立應用大數時之計算習慣,如「30 萬 1200」與「21 萬 300」的加減法。 
N-4-2 較大位數之乘除計算: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乘除直式計
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4-3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乘除,連除)

。乘與除、連除之應用解

題。備註:由於除法有等分除和包含除兩種類型,教學應注意題型的
多元性。可和併式學習一起進行(R-4-1)

。 

N-4-4 解題:對大數取概數。具體生活情境。四捨五入法、無條件進
入、無條件捨去。含運用概數做估算。近似符號「

≈」的使用。 

N-4-5 同分母分數:一般同分母分數教學(包括「真分數」

「假分數」

「帶分數」名詞引入)

。假分數和帶分數之變換。同分母分數的比較、

加、減與整數倍。 
N-4-6 等值分數:由操作活動中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簡單異分母分
數的比較、加、減的意義。簡單分數與小數的互換。 
N-4-7 二位小數:位值單位「百分位」

。位值單位換算。比較、計算與

解題。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加、減與整數倍。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和簡單

background image

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識。 
N-4-9 長度:「公里」。生活實例之應用。含其他長度單位的換算與計
算。 
N-4-10 角度:

「度」

(同 S-4-1)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

以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平角」

、「周角」

。指定

角度作圖。 
N-4-11 面積:「平方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4-12 體積與「立方公分」:以具體操作為主。體積認識基於 1 立方
公分之正方體。 
N-4-13 解題:日常生活的時間加減問題。跨時、跨午、跨日、24 小
時制。含時間單位換算。 
R-4-1 兩步驟問題併式:併式是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含四則混合計
算的約定(由左往右算、先乘除後加減、括號先算)

。學習逐次減項計

算。 
R-4-2 四則計算規律(I):兩步驟計算規則。加減混合計算、乘除混
合計算。在四則混合計算中運用數的運算性質。 
R-4-4 數量模式與推理(II)

:以操作活動為主。二維變化模式之觀察

與推理,如二維數字圖之推理。奇數與偶數,及其加、減、乘模式。 
S-4-1 角度:

「度」

(同 N-4-10)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

以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平角」

、「周角」

。指定

角度作圖。 
S-4-2 解題:旋轉角。以具體操作為主,並結合計算。以鐘面為模型
討論從始邊轉到終邊所轉的角度。旋轉有兩個方向:

「順時針」

「逆時

針」。

「平角」、「周角」。 

S-4-3 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理解邊長與周長或面積的關
係,並能理解其公式與應用。簡單複合圖形。 
S-4-4 體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在活動中認識體積的意義與比較。認
識 1 立方公分之正方體,能理解並計數正方體堆疊的體積。 
S-4-5 垂直與平行:以具體操作為主。直角是 90 度。直角常用記號。
垂直於一線的兩線相互平行。平行線間距離處處相等。作垂直線;作
平行線。 
S-4-6 平面圖形的全等:以具體操作為主。形狀大小一樣的兩圖形全
等。能用平移、旋轉、翻轉做全等疊合。全等圖形之對應角相等、對
應邊相等。 
S-4-7 三角形:以邊與角的特徵認識特殊三角形並能作圖。如正三角
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S-4-8 四邊形:以邊與角的特徵(含平行)認識特殊四邊形並能作圖。
如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 
D-4-1 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生活中的長
條圖與折線圖。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作長條圖。 

融入議題  家庭、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做一億以內數的說、讀、聽、寫、做及加、減。 
2.熟練四位數乘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以三位數的直式計算。 
3.認識「度」和量角器,能用量角器畫角並做角度的加減,認識銳角、鈍
角、旋轉角、平角與周角。 
4.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除以二位數的直式計算,並用乘除互逆
驗算答案。 

5.認識「公里」,做公里和公尺的換算及大小比較,解決「公里」的加減

與乘問題。 

6.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並做互換,能做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並

認識分數數線。 

7.認識直角、銳角、鈍角,認識等腰、直角和正三角形性質,能畫三角形,

background image

知道全等的意義。 

8.能用有括號的算式記錄兩步驟問題,解決生活中加減與乘、加減與除及

乘除的兩步驟問題。 

9.認識二位小數及百分位的位名,能做二位小數化聚、比較、加減計算,

並將小數標記在數線上。 

10.能報讀及繪製長條圖,並能報讀折線圖。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第一單元 
一億以內的數 

1.十萬以內的數 
2.一億以內的數 
3.大數的大小比較與加減 

3-4 

第二單元 
乘法 

1.乘以一、二位數 
2.乘以三位數 
3.乘法算式的規律 

5-6 

第三單元 
角度 

1.認識量角器 
2.測量與畫角 
3.旋轉角 
4.角度的計算 

7-8 

第四單元 
除法 

1.除以一位數 
2.除以二位數 
3.除以三位數 
4.除法算式的規律 

9-10 

第五單元 
公里 
期中考複習 

1.認識公里 
2.長度的換算與比較 
3.長度的計算 
4.第一到第五單元複習 

11-12 

第六單元 
假分數與帶分數 

1.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 
2.假分數與帶分數互換 
3.分數的大小比較 
4.認識分數數線 

13-14 

第七單元 
三角形與全等 

1.三角形的分類 
2.畫三角形 
3.認識全等 

15-16 

第八單元 
兩步驟問題與併式 

1.加與減 
2.乘除與加減 
3.乘與除 

background image

17-18 

第九單元 
二位小數 

1.認識二位小數 
2.認識百分位與小數化聚 
3.長度與小數 
4.小數的加法與減法 

19-20 

第十單元 
統計圖表 

1.報讀長條圖 
2.製作長條圖 
3.報讀折線圖 

21 

期末考複習 

1.第六到第十單元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抽離)4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四年級)A組:共  4  人 
(四年級)B組: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算之基
礎。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3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I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認識
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n-II-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直式計
算與應用。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整數、
分數、小數都是數。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
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s-II-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II-2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s-II-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s-II-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空間形
體。 
r-II-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單推理。 
r-II-3 理解兩步驟問題的併式計算與四則混合計算之約定。 
r-II-4 認識兩步驟計算中加減與部分乘除計算的規則並能應用。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並據
以做簡單推論。 




容 

N-4-1 一億以內的數:位值單位「萬」

「十萬」

「百萬」

「千萬」

。建

立應用大數時之計算習慣,如「30 萬 1200」與「21 萬 300」的加減法。 
N-4-2 較大位數之乘除計算: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乘除直式計
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4-3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乘除,連除)

。乘與除、連除之應用解

題。備註:由於除法有等分除和包含除兩種類型,教學應注意題型的
多元性。可和併式學習一起進行(R-4-1)

。 

N-4-4 解題:對大數取概數。具體生活情境。四捨五入法、無條件進
入、無條件捨去。含運用概數做估算。近似符號「

≈」的使用。 

N-4-5 同分母分數:一般同分母分數教學(包括「真分數」

「假分數」

「帶分數」名詞引入)

。假分數和帶分數之變換。同分母分數的比較、

加、減與整數倍。 
N-4-6 等值分數:由操作活動中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簡單異分母分
數的比較、加、減的意義。簡單分數與小數的互換。 
N-4-7 二位小數:位值單位「百分位」

。位值單位換算。比較、計算與

解題。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加、減與整數倍。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和簡單

background image

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識。 
N-4-9 長度:「公里」。生活實例之應用。含其他長度單位的換算與計
算。 
N-4-10 角度:

「度」

(同 S-4-1)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

以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平角」、「周角」

。指定

角度作圖。 
N-4-11 面積:「平方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4-12 體積與「立方公分」:以具體操作為主。體積認識基於 1 立方
公分之正方體。 
N-4-13 解題:日常生活的時間加減問題。跨時、跨午、跨日、24 小
時制。含時間單位換算。 
R-4-1 兩步驟問題併式:併式是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含四則混合計
算的約定(由左往右算、先乘除後加減、括號先算)

。學習逐次減項計

算。 
R-4-2 四則計算規律(I):兩步驟計算規則。加減混合計算、乘除混
合計算。在四則混合計算中運用數的運算性質。 
R-4-4 數量模式與推理(II)

:以操作活動為主。二維變化模式之觀察

與推理,如二維數字圖之推理。奇數與偶數,及其加、減、乘模式。 
S-4-1 角度:

「度」

(同 N-4-10)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

以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平角」

、「周角」

。指定

角度作圖。 
S-4-2 解題:旋轉角。以具體操作為主,並結合計算。以鐘面為模型
討論從始邊轉到終邊所轉的角度。旋轉有兩個方向:

「順時針」

「逆時

針」。

「平角」、「周角」。 

S-4-3 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理解邊長與周長或面積的關
係,並能理解其公式與應用。簡單複合圖形。 
S-4-4 體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在活動中認識體積的意義與比較。認
識 1 立方公分之正方體,能理解並計數正方體堆疊的體積。 
S-4-5 垂直與平行:以具體操作為主。直角是 90 度。直角常用記號。
垂直於一線的兩線相互平行。平行線間距離處處相等。作垂直線;作
平行線。 
S-4-6 平面圖形的全等:以具體操作為主。形狀大小一樣的兩圖形全
等。能用平移、旋轉、翻轉做全等疊合。全等圖形之對應角相等、對
應邊相等。 
S-4-7 三角形:以邊與角的特徵認識特殊三角形並能作圖。如正三角
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S-4-8 四邊形:以邊與角的特徵(含平行)認識特殊四邊形並能作圖。
如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 
D-4-1 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生活中的長
條圖與折線圖。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作長條圖。 

融入議題  家庭、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用四捨五入法、無條件進入法和無條件捨去法取概數到指定位數,並
做計算。 
2.能理解有括號的先算、先乘除後加減、由左而右計算的運算規則,並用
併式解決兩步驟問題。 
3.認識垂直、平行,並做出垂直線、平行線,認識菱形、平行四邊形與梯
形的特性。 
4.能作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的同分母分數加減,及分數的整數倍與其
應用。 
5.能用公式求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認識平方公尺並與平方公分做換
算,能算出複合圖形的面積。 
6.能解決一、二位小數的整數倍及小數的兩步驟問題。 

background image

7.認識立方公分,並知道堆疊形體的體積。 
8.認識等值分數,能做簡單的異分母分數比較及加減,並在數線上標示出
分數和小數。 
9.認識12 時制和24 時制並做換算,能做日與時、時與分、分與秒的換算
及時間複名數加減直式計算。 
10.能觀察日常生活與數字相關的規律,觀察奇偶數的規律,觀察圖形排列
的規律。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第一單元 
概數 

1.生活中的概數 
2.無條件捨去法 
3.無條件進入法 
4.四捨五入法 
5.概數的應用 

3-4 

第二單元 
四則運算 

1.列式與逐步求解 
2.先乘除後加減 
3.由左而右算 
4.四則運算的性質 

5-6 

第三單元 
垂直、平行與四邊
形 

1.認識垂直與做出垂直線 
2.認識平行與做出平行線 
3.認識四邊形家族 

7-8 

第四單元 
分數(一) 
第五單元 
周長與面積 

1.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分數的整數倍 
3.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 
4.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 
5.周長與面積 

9-10 

第五單元 
周長與面積 
期中考複習 

1.平方公尺與平方公分 
2.簡單複合圖形的面積 
3.第一到第五單元複習 

11-12 

第六單元 
小數乘法 
第七單元 
體積 

1.乘數是一位數 
2.一位小數乘以整數 
3.二位小數乘以整數 
4.認識體積 
5.認識立方公分 
6.體積有多大 

background image

13-14 

第八單元 
分數(二) 

1.等值分數 
2.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3.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4.分數與小數 

15-16 

第九單元 
時間的計算 

1.12 時制與 24 時制 
2.日、小時的換算與計算 
3.小時、分鐘、秒的換算與計算 
跨午的時間計算 
跨日的時間計算 

17-18 

第十單元 
規律 

1. 數的規律 
2. 奇偶數的規律 
3. 圖案的規律 

19-20  期末考複習 

1.第六到第十單元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外加)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四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算之基
礎。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3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I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認識
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n-II-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直式計
算與應用。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整數、
分數、小數都是數。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
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s-II-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II-2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s-II-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s-II-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空間形
體。 
r-II-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單推理。 
r-II-3 理解兩步驟問題的併式計算與四則混合計算之約定。 
r-II-4 認識兩步驟計算中加減與部分乘除計算的規則並能應用。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並據
以做簡單推論。 




容 

N-4-1 一億以內的數:位值單位「萬」

「十萬」

「百萬」

「千萬」

。建

立應用大數時之計算習慣,如「30 萬 1200」與「21 萬 300」的加減法。 
N-4-2 較大位數之乘除計算: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乘除直式計
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4-3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乘除,連除)

。乘與除、連除之應用解

題。備註:由於除法有等分除和包含除兩種類型,教學應注意題型的
多元性。可和併式學習一起進行(R-4-1)

。 

N-4-4 解題:對大數取概數。具體生活情境。四捨五入法、無條件進
入、無條件捨去。含運用概數做估算。近似符號「

≈」的使用。 

N-4-5 同分母分數:一般同分母分數教學(包括「真分數」

「假分數」

「帶分數」名詞引入)

。假分數和帶分數之變換。同分母分數的比較、

加、減與整數倍。 
N-4-6 等值分數:由操作活動中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簡單異分母分
數的比較、加、減的意義。簡單分數與小數的互換。 
N-4-7 二位小數:位值單位「百分位」

。位值單位換算。比較、計算與

解題。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加、減與整數倍。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和簡單
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識。 

background image

N-4-9 長度:「公里」。生活實例之應用。含其他長度單位的換算與計
算。 
N-4-10 角度:

「度」

(同 S-4-1)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

以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平角」

、「周角」

。指定

角度作圖。 
N-4-11 面積:「平方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4-12 體積與「立方公分」:以具體操作為主。體積認識基於 1 立方
公分之正方體。 
N-4-13 解題:日常生活的時間加減問題。跨時、跨午、跨日、24 小
時制。含時間單位換算。 
R-4-1 兩步驟問題併式:併式是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含四則混合計
算的約定(由左往右算、先乘除後加減、括號先算)

。學習逐次減項計

算。 
R-4-2 四則計算規律(I):兩步驟計算規則。加減混合計算、乘除混
合計算。在四則混合計算中運用數的運算性質。 
R-4-4 數量模式與推理(II)

:以操作活動為主。二維變化模式之觀察

與推理,如二維數字圖之推理。奇數與偶數,及其加、減、乘模式。 
S-4-1 角度:

「度」

(同 N-4-10)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

以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平角」

、「周角」

。指定

角度作圖。 
S-4-2 解題:旋轉角。以具體操作為主,並結合計算。以鐘面為模型
討論從始邊轉到終邊所轉的角度。旋轉有兩個方向:

「順時針」

「逆時

針」。

「平角」、「周角」。 

S-4-3 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理解邊長與周長或面積的關
係,並能理解其公式與應用。簡單複合圖形。 
S-4-4 體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在活動中認識體積的意義與比較。認
識 1 立方公分之正方體,能理解並計數正方體堆疊的體積。 
S-4-5 垂直與平行:以具體操作為主。直角是 90 度。直角常用記號。
垂直於一線的兩線相互平行。平行線間距離處處相等。作垂直線;作
平行線。 
S-4-6 平面圖形的全等:以具體操作為主。形狀大小一樣的兩圖形全
等。能用平移、旋轉、翻轉做全等疊合。全等圖形之對應角相等、對
應邊相等。 
S-4-7 三角形:以邊與角的特徵認識特殊三角形並能作圖。如正三角
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S-4-8 四邊形:以邊與角的特徵(含平行)認識特殊四邊形並能作圖。
如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 
D-4-1 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生活中的長
條圖與折線圖。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作長條圖。 

融入議題  家庭、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做一億以內數的說、讀、聽、寫、做及加、減。 
2.熟練四位數乘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以三位數的直式計算。 
3.認識「度」和量角器,能用量角器畫角並做角度的加減,認識銳角、鈍
角、旋轉角、平角與周角。 
4.熟練四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除以二位數的直式計算,並用乘除互逆
驗算答案。 

5.認識「公里」,做公里和公尺的換算及大小比較,解決「公里」的加減

與乘問題。 

6.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並做互換,能做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並

認識分數數線。 

7.認識直角、銳角、鈍角,認識等腰、直角和正三角形性質,能畫三角形,

知道全等的意義。 

background image

8.能用有括號的算式記錄兩步驟問題,解決生活中加減與乘、加減與除及

乘除的兩步驟問題。 

9.認識二位小數及百分位的位名,能做二位小數化聚、比較、加減計算,

並將小數標記在數線上。 

10.能報讀及繪製長條圖,並能報讀折線圖。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第一單元 
一億以內的數 

1.十萬以內的數 
2.一億以內的數 
3.大數的大小比較與加減 

3-4 

第二單元 
乘法 

1.乘以一、二位數 
2.乘以三位數 
3.乘法算式的規律 

5-6 

第三單元 
角度 

1.認識量角器 
2.測量與畫角 
3.旋轉角 
4.角度的計算 

7-8 

第四單元 
除法 

1.除以一位數 
2.除以二位數 
3.除以三位數 
4.除法算式的規律 

9-10 

第五單元 
公里 
期中考複習 

1.認識公里 
2.長度的換算與比較 
3.長度的計算 
4.第一到第五單元複習 

11-12 

第六單元 
假分數與帶分數 

1.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 
2.假分數與帶分數互換 
3.分數的大小比較 
4.認識分數數線 

13-14 

第七單元 
三角形與全等 

1.三角形的分類 
2.畫三角形 
3.認識全等 

15-16 

第八單元 
兩步驟問題與併式 

1.加與減 
2.乘除與加減 
3.乘與除 

background image

17-18 

第九單元 
二位小數 

1.認識二位小數 
2.認識百分位與小數化聚 
3.長度與小數 
4.小數的加法與減法 

19-20 

第十單元 
統計圖表 

1.報讀長條圖 
2.製作長條圖 
3.報讀折線圖 

21 

期末考複習 

1.第六到第十單元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外加)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四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II-1 理解一億以內數的位值結構,並據以作為各種運算與估算之基
礎。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2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3 熟練較大位數之加、減、乘計算或估算,並能應用於日常解題。 
n-II-4 解決四則估算之日常應用問題。 
n-II-5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應用問題。 
n-II-6 理解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整數倍的意義、計算與應用。認識
等值分數的意義,並應用於認識簡單異分母分數之比較與加減的意義。 
n-II-7 理解小數的意義與位值結構,並能做加、減、整數倍的直式計
算與應用。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解整數、
分數、小數都是數。 
n-II-9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
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n-II-10 理解時間的加減運算,並應用於日常的時間加減問題。 
s-II-1 理解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公式與應用。 
s-II-2 認識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s-II-3 透過平面圖形的構成要素,認識常見三角形、常見四邊形與圓。 
s-II-4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空間形
體。 
r-II-2 認識一維及二維之數量模式,並能說明與簡單推理。 
r-II-3 理解兩步驟問題的併式計算與四則混合計算之約定。 
r-II-4 認識兩步驟計算中加減與部分乘除計算的規則並能應用。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並據
以做簡單推論。 




容 

N-4-1 一億以內的數:位值單位「萬」

「十萬」

「百萬」

「千萬」

。建

立應用大數時之計算習慣,如「30 萬 1200」與「21 萬 300」的加減法。 
N-4-2 較大位數之乘除計算: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乘除直式計
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4-3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乘除,連除)

。乘與除、連除之應用解

題。備註:由於除法有等分除和包含除兩種類型,教學應注意題型的
多元性。可和併式學習一起進行(R-4-1)

。 

N-4-4 解題:對大數取概數。具體生活情境。四捨五入法、無條件進
入、無條件捨去。含運用概數做估算。近似符號「

≈」的使用。 

N-4-5 同分母分數:一般同分母分數教學(包括「真分數」

「假分數」

「帶分數」名詞引入)

。假分數和帶分數之變換。同分母分數的比較、

加、減與整數倍。 
N-4-6 等值分數:由操作活動中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簡單異分母分
數的比較、加、減的意義。簡單分數與小數的互換。 
N-4-7 二位小數:位值單位「百分位」

。位值單位換算。比較、計算與

解題。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加、減與整數倍。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和簡單
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識。 

background image

N-4-9 長度:「公里」。生活實例之應用。含其他長度單位的換算與計
算。 
N-4-10 角度:

「度」

(同 S-4-1)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

以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平角」

、「周角」

。指定

角度作圖。 
N-4-11 面積:「平方公尺」

。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4-12 體積與「立方公分」:以具體操作為主。體積認識基於 1 立方
公分之正方體。 
N-4-13 解題:日常生活的時間加減問題。跨時、跨午、跨日、24 小
時制。含時間單位換算。 
R-4-1 兩步驟問題併式:併式是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含四則混合計
算的約定(由左往右算、先乘除後加減、括號先算)

。學習逐次減項計

算。 
R-4-2 四則計算規律(I):兩步驟計算規則。加減混合計算、乘除混
合計算。在四則混合計算中運用數的運算性質。 
R-4-4 數量模式與推理(II)

:以操作活動為主。二維變化模式之觀察

與推理,如二維數字圖之推理。奇數與偶數,及其加、減、乘模式。 
S-4-1 角度:

「度」

(同 N-4-10)

。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

以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平角」

、「周角」

。指定

角度作圖。 
S-4-2 解題:旋轉角。以具體操作為主,並結合計算。以鐘面為模型
討論從始邊轉到終邊所轉的角度。旋轉有兩個方向:

「順時針」

「逆時

針」。

「平角」、「周角」。 

S-4-3 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理解邊長與周長或面積的關
係,並能理解其公式與應用。簡單複合圖形。 
S-4-4 體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在活動中認識體積的意義與比較。認
識 1 立方公分之正方體,能理解並計數正方體堆疊的體積。 
S-4-5 垂直與平行:以具體操作為主。直角是 90 度。直角常用記號。
垂直於一線的兩線相互平行。平行線間距離處處相等。作垂直線;作
平行線。 
S-4-6 平面圖形的全等:以具體操作為主。形狀大小一樣的兩圖形全
等。能用平移、旋轉、翻轉做全等疊合。全等圖形之對應角相等、對
應邊相等。 
S-4-7 三角形:以邊與角的特徵認識特殊三角形並能作圖。如正三角
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S-4-8 四邊形:以邊與角的特徵(含平行)認識特殊四邊形並能作圖。
如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 
D-4-1 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生活中的長
條圖與折線圖。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作長條圖。 

融入議題  家庭、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用四捨五入法、無條件進入法和無條件捨去法取概數到指定位數,並
做計算。 
2.能理解有括號的先算、先乘除後加減、由左而右計算的運算規則,並用
併式解決兩步驟問題。 
3.認識垂直、平行,並做出垂直線、平行線,認識菱形、平行四邊形與梯
形的特性。 
4.能作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的同分母分數加減,及分數的整數倍與其
應用。 
5.能用公式求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認識平方公尺並與平方公分做換
算,能算出複合圖形的面積。 
6.能解決一、二位小數的整數倍及小數的兩步驟問題。 
7.認識立方公分,並知道堆疊形體的體積。 

background image

8.認識等值分數,能做簡單的異分母分數比較及加減,並在數線上標示出
分數和小數。 
9.認識12 時制和24 時制並做換算,能做日與時、時與分、分與秒的換算
及時間複名數加減直式計算。 
10.能觀察日常生活與數字相關的規律,觀察奇偶數的規律,觀察圖形排列
的規律。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第一單元 
概數 

1.生活中的概數 
2.無條件捨去法 
3.無條件進入法 
4.四捨五入法 
5.概數的應用 

3-4 

第二單元 
四則運算 

1.列式與逐步求解 
2.先乘除後加減 
3.由左而右算 
4.四則運算的性質 

5-6 

第三單元 
垂直、平行與四邊
形 

1.認識垂直與做出垂直線 
2.認識平行與做出平行線 
3.認識四邊形家族 

7-8 

第四單元 
分數(一) 
第五單元 
周長與面積 

1.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分數的整數倍 
3.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 
4.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 
5.周長與面積 

9-10 

第五單元 
周長與面積 
期中考複習 

1.平方公尺與平方公分 
2.簡單複合圖形的面積 
3.第一到第五單元複習 

11-12 

第六單元 
小數乘法 
第七單元 
體積 

1.乘數是一位數 
2.一位小數乘以整數 
3.二位小數乘以整數 
4.認識體積 
5.認識立方公分 
6.體積有多大 

background image

13-14 

第八單元 
分數(二) 

1.等值分數 
2.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3.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4.分數與小數 

15-16 

第九單元 
時間的計算 

1.12 時制與 24 時制 
2.日、小時的換算與計算 
3.小時、分鐘、秒的換算與計算 
跨午的時間計算 
跨日的時間計算 

17-18 

第十單元 
規律 

1. 數的規律 
2. 奇偶數的規律 
3. 圖案的規律 

19-20  期末考複習 

1.第六到第十單元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 

4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五年級)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2-Ⅲ-2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2-Ⅲ-7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見。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

義。 

5-Ⅲ-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表達效果。 

5-Ⅲ-5  認識議論文本的特徵。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

作品。 




容 

Ab-Ⅲ-12,7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4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Ⅲ-54,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Ⅲ-63,7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Ⅲ-2基礎句型結構。 

Ad-Ⅲ-2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Bb-Ⅲ-5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Ⅲ-2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Cc-Ⅲ-1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4.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15.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16.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17.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18.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19.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生字。 
20.  能認識該課重要生字相關的形近字。 
21.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22.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23.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24.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25.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background image

26.  能說出課文大意,依提示做出課文結構表。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9 冊 第一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第二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第三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第四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語文天地一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background image

第 9 冊 第五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第六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第七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語文天地二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0 

第 9 冊  

閱讀列車一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11 

第 9 冊 第八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9 冊 第九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9 冊 第十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9 冊 第十一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background image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5 

第 9 冊  

語文天地三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6 

第 9 冊 第十二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9 冊 第十三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9 冊 第十四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第 9 冊  

語文天地四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0 

第 9 冊  

閱讀列車二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21 

學期總複習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本學期生字複習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本學期形近、音近字詞複習 
本學期課文寫作方式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 

4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五年級)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2-Ⅲ-2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2-Ⅲ-7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見。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

字義。 

5-Ⅲ-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表達效果。 

5-Ⅲ-5  認識議論文本的特徵。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

的作品。 




容 

Ab-Ⅲ-12,7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4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Ⅲ-54,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Ⅲ-63,7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Ⅲ-2基礎句型結構。 

Ad-Ⅲ-2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Bb-Ⅲ-5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Ⅲ-2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Cc-Ⅲ-1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4.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5.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6.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生字。 
7.  能認識該課重要生字相關的形近字。 
8.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9.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10.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11.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2.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3.  能說出課文大意,依提示做出課文結構表。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0 冊 第一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二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三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四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語文天地一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background image

第 10 冊 第五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六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七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語文天地二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0 

第 10 冊  

閱讀列車一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11 

第 10 冊 第八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10 冊 第九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10 冊 第十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10 冊 第十一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background image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5 

第 10 冊  

語文天地三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6 

第 10 冊 第十二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10 冊 第十三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10 冊 第十四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第 10 冊  

語文天地四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0 

第 10 冊  

閱讀列車二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21 

學期總複習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本學期生字複習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本學期形近、音近字詞複習 
本學期課文寫作方式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五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2-Ⅲ-2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2-Ⅲ-7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見。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

字義。 

5-Ⅲ-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表達效果。 

5-Ⅲ-5  認識議論文本的特徵。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

的作品。 




容 

Ab-Ⅲ-12,7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4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Ⅲ-54,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Ⅲ-63,7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Ⅲ-2基礎句型結構。 

Ad-Ⅲ-2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Bb-Ⅲ-5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Ⅲ-2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Cc-Ⅲ-1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4.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5.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6.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生字。 
7.  能認識該課重要生字相關的形近字。 
8.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9.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10.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11.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2.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3.  能說出課文大意,依提示做出課文結構表。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9 冊 第一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第二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第三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第四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語文天地一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background image

第 9 冊 第五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第六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第七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9 冊  

語文天地二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0 

第 9 冊  

閱讀列車一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11 

第 9 冊 第八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9 冊 第九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9 冊 第十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9 冊 第十一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background image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5 

第 9 冊  

語文天地三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6 

第 9 冊 第十二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9 冊 第十三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9 冊 第十四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第 9 冊  

語文天地四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0 

第 9 冊  

閱讀列車二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21 

學期總複習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本學期生字複習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本學期形近、音近字詞複習 
本學期課文寫作方式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五年級) 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2-Ⅲ-2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2-Ⅲ-7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見。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

字義。 

5-Ⅲ-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表達效果。 

5-Ⅲ-5  認識議論文本的特徵。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

的作品。 




容 

Ab-Ⅲ-12,7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4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Ⅲ-54,5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Ⅲ-63,7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Ⅲ-2基礎句型結構。 

Ad-Ⅲ-2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Bb-Ⅲ-5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Ⅲ-2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Cc-Ⅲ-1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注意聆聽,不做不必要的插嘴。 
2.  能聽出別人所表達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 
3.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4.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5.  能利用課文生字造詞。 
6.  能獨立或依部分提示聽寫出生字。 
7.  能認識該課重要生字相關的形近字。 
8.  會利用音序及部首等方法查字辭典。 
9.  能用正確的筆劃寫字。 
10.  能概略瞭解課文的內容與大意。 
11.  能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進行造句。 
12.  能認識並練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3.  能說出課文大意,依提示做出課文結構表。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 10 冊 第一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二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三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四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語文天地一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background image

第 10 冊 第五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六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第七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第 10 冊  

語文天地二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0 

第 10 冊  

閱讀列車一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11 

第 10 冊 第八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2 

第 10 冊 第九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3 

第 10 冊 第十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4 

第 10 冊 第十一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background image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5 

第 10 冊  

語文天地三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16 

第 10 冊 第十二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7 

第 10 冊 第十三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8 

第 10 冊 第十四課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生字認讀與書寫 
練習用生字造詞 
認識本課形近、音近字詞 
利用課文重要句型造句 

19 

第 10 冊  

語文天地四 

進行語文天地內容講解 

20 

第 10 冊  

閱讀列車二 

課文唸讀 

課文理解 

21 

學期總複習 

本學期課文內容複習 
本學期生字複習 
本學期生字造詞複習 
本學期形近、音近字詞複習 
本學期課文寫作方式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抽離) 

4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五年級)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

解整數、分數、小數都是數。 

n-III-1 理解數的十進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

小。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質最大公小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通的意義,並應用於異母數加減。 

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應問題。 

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與梯的面積計算。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面積、長扇形與弧之計算

方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的關係簡單立體形性

質。 

s-III-5 以簡單推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混合與應

用題。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

混合與應用題。 

n-III-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

與解題,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

面積的計算方式。 

s-III-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並協助四則混合

計算與應用解題。 

a-IV-2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能以等量公與移

項法則求解和驗算,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

background image

問題。 




容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

記和簡單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

的認識。 

N-5-1 十進位的位值系統:「兆位」至「千分位」。整合整數

與小數。理解基於位值系統可延伸表示更大的數和更

小的數。 

N-5-2 解題:多步驟應用問題。除「平均」之外,原則上為

三步驟解題應用。 

N-5-3 公因數和公倍數: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

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N-5-4 異分母分數:用約分、擴分處理等值分數並做比較。

用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養成利用約分化簡分數

計算習慣。 

N-5-16 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

內,解決與時間相關的乘除問題。 

S-5-1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性質:操作活動與簡單推理。含三

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度。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

邊。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S-5-2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面積:操作活動與推理。利用切割

重組,建立面積公式,並能應用。 

S-5-7 球、柱體與錐體:以操作活動為主。認識球、(直)

圓柱、(直)角柱、(直)角錐、(直)圓錐。認識

柱體和錐體之構成要素與展開圖。檢查柱體兩底面平

行;檢查柱體側面和底面垂直,錐體側面和底面不垂

直。 

R-5-2 四則計算規律(II):乘除混合計算。「乘法對加法

或減法的分配律」。將計算規律應用於簡化混合計算。

熟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

和簡單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

識。 

N-5-5 分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知

道用約分簡化乘法計算。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
誤類型。透過分數計算的公式,知道乘法交換律在分數

也成立。 

N-5-7 分數除以整數: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最後將問題轉化

為乘以單位分數。 

background image

N-5-8 小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乘

數為小數的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

的合理性。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誤類型。 

N-5-9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整數除以整數(商

為小數)、小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

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能用概數協助處理除不盡的情

況。熟悉分母為 2、4、5、8 之真分數所對應的小數。 

N-5-10 解題:比率與應用。整數相除的應用。含「百分率」、

「折」、「成」。 

N-5-12 面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生活實

例之應用。含與「平方公尺」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

數。 

N-5-13 重量:「公噸」。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公斤」的

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N-5-14 體積:「立方公尺」。簡單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5-15 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

體積的意義。 

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對稱軸」、「對稱點」、「對

稱邊」、「對稱角」。由操作活動知道特殊平面圖形的

線對稱性質。利用線對稱做簡單幾何推理。製作或繪製

線對稱圖形。 

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面

積。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A-7-3 一元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驗

算;應用問題。 

融入議題 

環境、海洋、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認識多位小數;認識多位小數的位值並做化聚;能做小數的生

活應用;能解決生活情境中,能做多位小數的大小比較;能解

決多位小數的加減問題;能將小數標記在數線上。 

2.了解整除的意義;了解因數的意義及找法;了解公因數的意義

及找法;了解倍數的意義及找法;能判別 2、3、5、10 的倍數;

了解公倍數的意義及找法。 

3.理解擴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理解約分的意義、方法及其

應用;認識通分的意義,並利用通分比較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大

小;能將分數標記在數線上。 

4.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認識多邊形(含正多邊

形);理解三角形的三內角和為 180 度;理解四邊形的四內角和

background image

為 360 度;認識扇形及圓心角。 

5.能利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6.能解決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乘以三位數的問題;能解決末

幾位都為 0 的整數乘除法問題;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四位數除

以二位數的問題;能應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數;能解決

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除以三位數的問題。 

7.能解決二步驟的問題,並能用併式記錄與計算;能解決三步驟

的問題,並能用併式記錄與計算;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

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能理解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並運用於

簡化計算;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先乘再除與先除再乘的結果

相同,以及理解連除兩數與除以此兩數之積的結果相同。 

8.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理解三角形

面積的求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理解梯形面積的算法,進而

形成計算公式;能計算複合圖形的面積。 

9.能解決時間的乘法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分、日與時);能解

決時間的除法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分、日與時);能作時間

的應用。 

10.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和圓錐,及其組成要素;認識正方體和

長方體的透視圖與展開圖;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

(正角錐、直圓錐)的透視圖;認識球及其構成要素。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一、小數的加減 

1.認識多位小數。 
2.認識多位小數的位值並做化聚。 

background image

3.能做多位小數的大小比較。 

一、小數的加減 

1.能解決三、四位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問題。 
2.能將小數標記在數線上。 

二、因數與倍數 

1.了解整除的意義。 
2.了解因數的意義及找法。 
3.了解公因數的意義及找法。 

二、因數與倍數 

1.了解倍數的意義及找法。 
2.能判別 2、3、5、10 的倍數。 
3.了解公倍數的意義及找法。 

三、擴分、約分和

通分 

1.理解擴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 
2.理解約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 
3.理解通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 

三、擴分、約分和

通分 

1.認識通分的意義,並利用通分比較簡單異分
母分數的大小。 
2.能將分數標記在數線上。 

四、多邊形與扇形 

1.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 
2.認識多邊形(含正多邊形)。 

四、多邊形與扇形 

1.理解三角形的三內角和為 180 度。 
2.理解四邊形的四內角和為 360 度。 
3.認識扇形及圓心角。 

五、異分母分數的

加減 

1.能利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加法。 

10 

五、異分母分數的

加減 

1.能利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減法。 
2.能利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應用問題。 

11 

六、乘法和除法 

1.能解決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乘以三位數
的問題。 
2.能解決末幾位都為 0 的整數乘法問題。 

12 

六、乘法和除法 

1.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四位數除以二位數的問
題。 
2.能應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數。 
3.能解決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除以三位數
的問題。 
4.能解決末幾位都為 0 的整數除法問題。 

13 

七、整數四則運算 

1.能解決二步驟的問題,並能用併式記錄與計
算。 
2.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做整數四則混
合計算。 
3.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先乘再除與先除再乘
的結果相同,以及理解連除兩數與除以此兩數
之積的結果相同。 

14 

七、整數四則運算 

1.能解決三步驟的問題,並能用併式記錄與計
算。 
2.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做整數四則混

background image

合計算。 
3.能理解乘法對加減法的分配律,並運用於簡
化計算。 

15 

八、面積 

1.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進而形成計算
公式。 
2.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求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 

16 

八、面積 

1.理解梯形面積的算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 
2.能計算複合圖形的面積。 

17 

九、時間的乘除 

1.能解決時間的乘法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
分、日與時)。 
2.能解決時間的除法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
分、日與時)。 

18 

九、時間的乘除 

1.能作時間的應用。 

19 

十、柱體、錐體和

球 

1.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和圓錐,及其構成要
素。 

20 

十、柱體、錐體和

球 

1.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正角錐、
直圓錐)的透視圖。 
2.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正角錐、
直圓錐)的展開圖。 
3.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和圓錐,及其構成要
素。 
4.認識球及其構成要素。 

21 

十、柱體、錐體和

球 

1.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正角錐、
直圓錐)的透視圖。 
2.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正角錐、
直圓錐)的展開圖。 
3.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和圓錐,及其構成要
素。 
4.認識球及其構成要素。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抽離) 

4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五年級) 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

解整數、分數、小數都是數。 

n-III-1 理解數的十進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

小。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質最大公小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通的意義,並應用於異母數加減。 

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應問題。 

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與梯的面積計算。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面積、長扇形與弧之計算

方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的關係簡單立體形性

質。 

s-III-5 以簡單推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混合與應

用題。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

混合與應用題。 

n-III-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

與解題,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

面積的計算方式。 

s-III-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並協助四則混合

計算與應用解題。 

a-IV-2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能以等量公與移

項法則求解和驗算,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

background image

問題。 




容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

記和簡單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

的認識。 

N-5-1 十進位的位值系統:「兆位」至「千分位」。整合整數

與小數。理解基於位值系統可延伸表示更大的數和更

小的數。 

N-5-2 解題:多步驟應用問題。除「平均」之外,原則上為

三步驟解題應用。 

N-5-3 公因數和公倍數: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

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N-5-4 異分母分數:用約分、擴分處理等值分數並做比較。

用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養成利用約分化簡分數

計算習慣。 

N-5-16 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

內,解決與時間相關的乘除問題。 

S-5-1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性質:操作活動與簡單推理。含三

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度。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

邊。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S-5-2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面積:操作活動與推理。利用切割

重組,建立面積公式,並能應用。 

S-5-7 球、柱體與錐體:以操作活動為主。認識球、(直)

圓柱、(直)角柱、(直)角錐、(直)圓錐。認識

柱體和錐體之構成要素與展開圖。檢查柱體兩底面平

行;檢查柱體側面和底面垂直,錐體側面和底面不垂

直。 

R-5-2 四則計算規律(II):乘除混合計算。「乘法對加法

或減法的分配律」。將計算規律應用於簡化混合計算。

熟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

和簡單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

識。 

N-5-5 分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知

道用約分簡化乘法計算。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
誤類型。透過分數計算的公式,知道乘法交換律在分數

也成立。 

N-5-7 分數除以整數: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最後將問題轉化

為乘以單位分數。 

background image

N-5-8 小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乘

數為小數的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

的合理性。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誤類型。 

N-5-9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整數除以整數(商

為小數)、小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

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能用概數協助處理除不盡的情

況。熟悉分母為 2、4、5、8 之真分數所對應的小數。 

N-5-10 解題:比率與應用。整數相除的應用。含「百分率」、

「折」、「成」。 

N-5-12 面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生活實

例之應用。含與「平方公尺」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

數。 

N-5-13 重量:「公噸」。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公斤」的

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N-5-14 體積:「立方公尺」。簡單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5-15 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

體積的意義。 

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對稱軸」、「對稱點」、「對

稱邊」、「對稱角」。由操作活動知道特殊平面圖形的

線對稱性質。利用線對稱做簡單幾何推理。製作或繪製

線對稱圖形。 

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面

積。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A-7-3 一元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驗

算;應用問題。 

融入議題 

環境、海洋、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理解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能理解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

式;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尺」;能認識「立方公尺」與「立

方公分」間的關係,並作相關計算;能計算簡單複合形體的體

積。 

2.理解帶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了解分數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和積的變化關係;理解除

數為整數的分數除法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能了解容積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能了解並計算長方體和正

方體容器的容積;能了解容量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能認識

background image

容量與容積的單位關係並做換算;能實測並計算不規則物體的

體積。 

4.能解決三位小數的整數倍問題;能解決生活中的小數乘法問

題,並理解直式算則;能察覺乘法問題中,被乘數、乘數和積

的變化關係。 

5.察覺線對稱圖形的現象;認識線對稱圖形及對稱軸;認識線對

稱圖形的性質;繪製線對稱圖形。 

6.能用直式解決整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有餘數的問題;能

用直式解決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有餘數的問題;利用

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案;能做簡單小數與分數的互換。 

7.能用 x、y 等文字符號表徵生活中的變量;能用未知數符號列

出加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題;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減法情境中

的單步驟問題;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乘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

題;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除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題。  

8.認識並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能計算簡單複合形體的

表面積。 

9.能在情境中,理解比率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百分率

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並熟悉小數、分數與百分率之間的

換算。 

10.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及公噸與公斤之間的關係,並做相關的

計算;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及與平方公尺間

的關係,並做相關的計算。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一、體積 

1.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2.透過堆疊活動認識長方體體積和正方體體積
的公式。 
3.能應用體積公式求算長方體體積和正方體體
積。 
4.認識 1 立方公尺。 

一、體積 

1.透過 1 立方公分的小白積木,認識 1 立方公
尺=1000000 立方公分。 
2.能做立方公尺與立方公分之間的簡單化聚。 
3.能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求算簡
單複合形體的體積。 

二、分數的計算 

1.理解帶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
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2.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
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3.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
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二、分數的計算 

1.了解分數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和積的變化
關係。 
2.能理解除數為整數的分數除法意義及計算方
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容積 

1.了解容積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 
2.了解並能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容器的容積。 
3.了解容量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 
4.認識容量與容積的單位關係,及換算。 
 

三、容積 

1.了解並能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容器的容積。 
2.了解容量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 
3.認識容量與容積的單位關係,及換算。 
4.能實測並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四、小數的乘法 

1.能解決三位小數的整數倍問題。 
2.能解決生活中的小數乘法問題, 
並理解直式算則。 

四、小數的乘法 

1.能解決生活中的小數乘法問題, 
並理解直式算則。 
2.能察覺乘法問題中,被乘數、乘 
數和積的變化關係。 

五、線對稱圖形 

1.察覺線對稱圖形的現象。 
2.認識線對稱圖形及對稱軸。 
3.認識線對稱圖形的性質。 
4.繪製線對稱圖形。 

10 

期中考複習 

1.能用直式解決整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
有餘數的問題。 

background image

2.能用直式解決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
有餘數的問題。 
3.利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案。 

11 

六、整數、小數除

以整數 

1.能做簡單小數與分數的互換。 

12 

六、整數、小數除

以整數 

1.能用 x、y 等文字符號表徵生活中的變量。 
2.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加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
題。 
3.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減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
題。 

13 

七、列式與解題 

1.能用 x、y 等文字符號表徵生活中的變量。 
2.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乘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
題。 
3.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除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
題。 

14 

七、列式與解題 

1.認識並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 

15 

八、表面積 

1.能計算簡單複合形體的表面積。 

16 

八、表面積 

1.能在情境中,理解比率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
應用。 
2.認識百分率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理解並熟悉小數、分數與百分率之間的換算。 

17 

九、比率與百分率  1.理解並熟悉小數、分數與百分率之間的換算。 

18 

九、比率與百分率 

1. 能做公尺和公里的化聚,用小數表示。 
2.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及公噸與公斤之間的關
係,並做相關的計算。 

19 

十、生活中的單位

與換算 

1.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及與
平方公尺間的關係,並做相關的計算。 

20 

十、生活中的單位

與換算 

1.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及與
平方公尺間的關係,並做相關的計算。 

21 

期末總複習 

本學期所學總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外加) 

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五年級)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

解整數、分數、小數都是數。 

n-III-1 理解數的十進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

小。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質最大公小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通的意義,並應用於異母數加減。 

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應問題。 

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與梯的面積計算。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面積、長扇形與弧之計算

方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的關係簡單立體形性

質。 

s-III-5 以簡單推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混合與應

用題。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

混合與應用題。 

n-III-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

與解題,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

面積的計算方式。 

s-III-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並協助四則混合

計算與應用解題。 

a-IV-2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能以等量公與移

項法則求解和驗算,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

background image

問題。 




容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

記和簡單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

的認識。 

N-5-1 十進位的位值系統:「兆位」至「千分位」。整合整數

與小數。理解基於位值系統可延伸表示更大的數和更

小的數。 

N-5-2 解題:多步驟應用問題。除「平均」之外,原則上為

三步驟解題應用。 

N-5-3 公因數和公倍數: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

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N-5-4 異分母分數:用約分、擴分處理等值分數並做比較。

用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養成利用約分化簡分數

計算習慣。 

N-5-16 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

內,解決與時間相關的乘除問題。 

S-5-1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性質:操作活動與簡單推理。含三

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度。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

邊。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S-5-2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面積:操作活動與推理。利用切割

重組,建立面積公式,並能應用。 

S-5-7 球、柱體與錐體:以操作活動為主。認識球、(直)

圓柱、(直)角柱、(直)角錐、(直)圓錐。認識

柱體和錐體之構成要素與展開圖。檢查柱體兩底面平

行;檢查柱體側面和底面垂直,錐體側面和底面不垂

直。 

R-5-2 四則計算規律(II):乘除混合計算。「乘法對加法

或減法的分配律」。將計算規律應用於簡化混合計算。

熟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

和簡單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

識。 

N-5-5 分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知

道用約分簡化乘法計算。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
誤類型。透過分數計算的公式,知道乘法交換律在分數

也成立。 

N-5-7 分數除以整數: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最後將問題轉化

為乘以單位分數。 

background image

N-5-8 小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乘

數為小數的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

的合理性。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誤類型。 

N-5-9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整數除以整數(商

為小數)、小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

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能用概數協助處理除不盡的情

況。熟悉分母為 2、4、5、8 之真分數所對應的小數。 

N-5-10 解題:比率與應用。整數相除的應用。含「百分率」、

「折」、「成」。 

N-5-12 面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生活實

例之應用。含與「平方公尺」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

數。 

N-5-13 重量:「公噸」。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公斤」的

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N-5-14 體積:「立方公尺」。簡單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5-15 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

體積的意義。 

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對稱軸」、「對稱點」、「對

稱邊」、「對稱角」。由操作活動知道特殊平面圖形的

線對稱性質。利用線對稱做簡單幾何推理。製作或繪製

線對稱圖形。 

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面

積。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A-7-3 一元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驗

算;應用問題。 

融入議題 

環境、海洋、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認識多位小數;認識多位小數的位值並做化聚;能做小數的生

活應用;能解決生活情境中,能做多位小數的大小比較;能解

決多位小數的加減問題;能將小數標記在數線上。 

2.了解整除的意義;了解因數的意義及找法;了解公因數的意義

及找法;了解倍數的意義及找法;能判別 2、3、5、10 的倍數;

了解公倍數的意義及找法。 

3.理解擴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理解約分的意義、方法及其

應用;認識通分的意義,並利用通分比較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大

小;能將分數標記在數線上。 

4.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認識多邊形(含正多邊

形);理解三角形的三內角和為 180 度;理解四邊形的四內角和

background image

為 360 度;認識扇形及圓心角。 

5.能利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6.能解決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乘以三位數的問題;能解決末

幾位都為 0 的整數乘除法問題;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四位數除

以二位數的問題;能應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數;能解決

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除以三位數的問題。 

7.能解決二步驟的問題,並能用併式記錄與計算;能解決三步驟

的問題,並能用併式記錄與計算;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

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能理解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並運用於

簡化計算;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先乘再除與先除再乘的結果

相同,以及理解連除兩數與除以此兩數之積的結果相同。 

8.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理解三角形

面積的求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理解梯形面積的算法,進而

形成計算公式;能計算複合圖形的面積。 

9.能解決時間的乘法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分、日與時);能解

決時間的除法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分、日與時);能作時間

的應用。 

10.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和圓錐,及其組成要素;認識正方體和

長方體的透視圖與展開圖;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

(正角錐、直圓錐)的透視圖;認識球及其構成要素。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一、小數的加減 

1.認識多位小數。 
2.認識多位小數的位值並做化聚。 

background image

3.能做多位小數的大小比較。 

一、小數的加減 

1.能解決三、四位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問題。 
2.能將小數標記在數線上。 

二、因數與倍數 

1.了解整除的意義。 
2.了解因數的意義及找法。 
3.了解公因數的意義及找法。 

二、因數與倍數 

1.了解倍數的意義及找法。 
2.能判別 2、3、5、10 的倍數。 
3.了解公倍數的意義及找法。 

三、擴分、約分和

通分 

1.理解擴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 
2.理解約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 
3.理解通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 

三、擴分、約分和

通分 

1.認識通分的意義,並利用通分比較簡單異分
母分數的大小。 
2.能將分數標記在數線上。 

四、多邊形與扇形 

1.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 
2.認識多邊形(含正多邊形)。 

四、多邊形與扇形 

1.理解三角形的三內角和為 180 度。 
2.理解四邊形的四內角和為 360 度。 
3.認識扇形及圓心角。 

五、異分母分數的

加減 

1.能利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加法。 

10 

五、異分母分數的

加減 

1.能利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減法。 
2.能利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應用問題。 

11 

六、乘法和除法 

1.能解決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乘以三位數
的問題。 
2.能解決末幾位都為 0 的整數乘法問題。 

12 

六、乘法和除法 

1.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四位數除以二位數的問
題。 
2.能應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數。 
3.能解決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除以三位數
的問題。 
4.能解決末幾位都為 0 的整數除法問題。 

13 

七、整數四則運算 

1.能解決二步驟的問題,並能用併式記錄與計
算。 
2.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做整數四則混
合計算。 
3.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先乘再除與先除再乘
的結果相同,以及理解連除兩數與除以此兩數
之積的結果相同。 

14 

七、整數四則運算 

1.能解決三步驟的問題,並能用併式記錄與計
算。 
2.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做整數四則混

background image

合計算。 
3.能理解乘法對加減法的分配律,並運用於簡
化計算。 

15 

八、面積 

1.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進而形成計算
公式。 
2.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求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 

16 

八、面積 

1.理解梯形面積的算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 
2.能計算複合圖形的面積。 

17 

九、時間的乘除 

1.能解決時間的乘法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
分、日與時)。 
2.能解決時間的除法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
分、日與時)。 

18 

九、時間的乘除 

1.能作時間的應用。 

19 

十、柱體、錐體和

球 

1.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和圓錐,及其構成要
素。 

20 

十、柱體、錐體和

球 

1.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正角錐、
直圓錐)的透視圖。 
2.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正角錐、
直圓錐)的展開圖。 
3.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和圓錐,及其構成要
素。 
4.認識球及其構成要素。 

21 

十、柱體、錐體和

球 

1.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正角錐、
直圓錐)的透視圖。 
2.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正角錐、
直圓錐)的展開圖。 
3.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和圓錐,及其構成要
素。 
4.認識球及其構成要素。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外加) 

2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五年級)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II-8 能在數線標示整數、分數、小數並做比較與加減,理

解整數、分數、小數都是數。 

n-III-1 理解數的十進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

小。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質最大公小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通的意義,並應用於異母數加減。 

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應問題。 

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與梯的面積計算。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面積、長扇形與弧之計算

方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的關係簡單立體形性

質。 

s-III-5 以簡單推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混合與應

用題。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

,並協助四

混合與應用題。 

n-III-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

與解題,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

面積的計算方式。 

s-III-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並協助四則混合

計算與應用解題。 

a-IV-2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能以等量公與移

項法則求解和驗算,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

background image

問題。 




容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

記和簡單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

的認識。 

N-5-1 十進位的位值系統:「兆位」至「千分位」。整合整數

與小數。理解基於位值系統可延伸表示更大的數和更

小的數。 

N-5-2 解題:多步驟應用問題。除「平均」之外,原則上為

三步驟解題應用。 

N-5-3 公因數和公倍數: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

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N-5-4 異分母分數:用約分、擴分處理等值分數並做比較。

用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養成利用約分化簡分數

計算習慣。 

N-5-16 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

內,解決與時間相關的乘除問題。 

S-5-1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性質:操作活動與簡單推理。含三

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度。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

邊。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S-5-2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面積:操作活動與推理。利用切割

重組,建立面積公式,並能應用。 

S-5-7 球、柱體與錐體:以操作活動為主。認識球、(直)

圓柱、(直)角柱、(直)角錐、(直)圓錐。認識

柱體和錐體之構成要素與展開圖。檢查柱體兩底面平

行;檢查柱體側面和底面垂直,錐體側面和底面不垂

直。 

R-5-2 四則計算規律(II):乘除混合計算。「乘法對加法

或減法的分配律」。將計算規律應用於簡化混合計算。

熟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

和簡單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

識。 

N-5-5 分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知

道用約分簡化乘法計算。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
誤類型。透過分數計算的公式,知道乘法交換律在分數

也成立。 

N-5-7 分數除以整數: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最後將問題轉化

為乘以單位分數。 

background image

N-5-8 小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乘

數為小數的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

的合理性。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誤類型。 

N-5-9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整數除以整數(商

為小數)、小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

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能用概數協助處理除不盡的情

況。熟悉分母為 2、4、5、8 之真分數所對應的小數。 

N-5-10 解題:比率與應用。整數相除的應用。含「百分率」、

「折」、「成」。 

N-5-12 面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生活實

例之應用。含與「平方公尺」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

數。 

N-5-13 重量:「公噸」。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公斤」的

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N-5-14 體積:「立方公尺」。簡單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5-15 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

體積的意義。 

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對稱軸」、「對稱點」、「對

稱邊」、「對稱角」。由操作活動知道特殊平面圖形的

線對稱性質。利用線對稱做簡單幾何推理。製作或繪製

線對稱圖形。 

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面

積。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A-7-3 一元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驗

算;應用問題。 

融入議題 

環境、海洋、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理解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能理解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

式;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尺」;能認識「立方公尺」與「立

方公分」間的關係,並作相關計算;能計算簡單複合形體的體

積。 

2.理解帶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了解分數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和積的變化關係;理解除

數為整數的分數除法意義及計算方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能了解容積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能了解並計算長方體和正

方體容器的容積;能了解容量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能認識

background image

容量與容積的單位關係並做換算;能實測並計算不規則物體的

體積。 

4.能解決三位小數的整數倍問題;能解決生活中的小數乘法問

題,並理解直式算則;能察覺乘法問題中,被乘數、乘數和積

的變化關係。 

5.察覺線對稱圖形的現象;認識線對稱圖形及對稱軸;認識線對

稱圖形的性質;繪製線對稱圖形。 

6.能用直式解決整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有餘數的問題;能

用直式解決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有餘數的問題;利用

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案;能做簡單小數與分數的互換。 

7.能用 x、y 等文字符號表徵生活中的變量;能用未知數符號列

出加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題;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減法情境中

的單步驟問題;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乘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

題;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除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題。  

8.認識並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能計算簡單複合形體的

表面積。 

9.能在情境中,理解比率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百分率

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並熟悉小數、分數與百分率之間的

換算。 

10.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及公噸與公斤之間的關係,並做相關的

計算;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及與平方公尺間

的關係,並做相關的計算。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一、體積 

1.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2.透過堆疊活動認識長方體體積和正方體體積
的公式。 
3.能應用體積公式求算長方體體積和正方體體
積。 
4.認識 1 立方公尺。 

一、體積 

1.透過 1 立方公分的小白積木,認識 1 立方公
尺=1000000 立方公分。 
2.能做立方公尺與立方公分之間的簡單化聚。 
3.能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求算簡
單複合形體的體積。 

二、分數的計算 

1.理解帶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
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2.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
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3.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式,並解
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二、分數的計算 

1.了解分數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和積的變化
關係。 
2.能理解除數為整數的分數除法意義及計算方
法,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容積 

1.了解容積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 
2.了解並能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容器的容積。 
3.了解容量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 
4.認識容量與容積的單位關係,及換算。 
 

三、容積 

1.了解並能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容器的容積。 
2.了解容量的意義及其常用的單位。 
3.認識容量與容積的單位關係,及換算。 
4.能實測並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四、小數的乘法 

1.能解決三位小數的整數倍問題。 
2.能解決生活中的小數乘法問題, 
並理解直式算則。 

四、小數的乘法 

1.能解決生活中的小數乘法問題, 
並理解直式算則。 
2.能察覺乘法問題中,被乘數、乘 
數和積的變化關係。 

五、線對稱圖形 

1.察覺線對稱圖形的現象。 
2.認識線對稱圖形及對稱軸。 
3.認識線對稱圖形的性質。 
4.繪製線對稱圖形。 

10 

期中考複習 

1.能用直式解決整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
有餘數的問題。 

background image

2.能用直式解決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沒
有餘數的問題。 
3.利用乘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案。 

11 

六、整數、小數除

以整數 

1.能做簡單小數與分數的互換。 

12 

六、整數、小數除

以整數 

1.能用 x、y 等文字符號表徵生活中的變量。 
2.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加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
題。 
3.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減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
題。 

13 

七、列式與解題 

1.能用 x、y 等文字符號表徵生活中的變量。 
2.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乘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
題。 
3.能用未知數符號列出除法情境中的單步驟問
題。 

14 

七、列式與解題 

1.認識並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 

15 

八、表面積 

1.能計算簡單複合形體的表面積。 

16 

八、表面積 

1.能在情境中,理解比率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
應用。 
2.認識百分率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理解並熟悉小數、分數與百分率之間的換算。 

17 

九、比率與百分率  1.理解並熟悉小數、分數與百分率之間的換算。 

18 

九、比率與百分率 

1. 能做公尺和公里的化聚,用小數表示。 
2.認識重量單位公噸,及公噸與公斤之間的關
係,並做相關的計算。 

19 

十、生活中的單位

與換算 

1.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及與
平方公尺間的關係,並做相關的計算。 

20 

十、生活中的單位

與換算 

1.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及與
平方公尺間的關係,並做相關的計算。 

21 

期末總複習 

本學期所學總複習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 

4 節 

601、6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6 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1-Ⅲ-3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並分辨事實或意見。 
1-Ⅲ-4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聆聽的效能。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感受和思維能力,積累

說話材料。 

2-Ⅲ-2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2-Ⅲ-3 靈活運用詞句和說話技巧,豐富表達內容。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等變化輔助口語表達。 
2-Ⅲ-5 把握說話內容的主題、重要細節與結構邏輯。 
2-Ⅲ-6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表達的效能。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2,700 字,使用 2,200 字。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
字義。  
4-Ⅲ-3 運用字辭典、成語辭典等,擴充詞彙,分辨詞義。 
5-Ⅲ-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表達效 
5-Ⅲ-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Ⅲ-6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5-Ⅲ-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
內容。 
6-Ⅱ-6 運用改寫、縮寫、擴寫等技巧寫作。 
6-Ⅲ-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適切的標點符號。 
6-Ⅲ-2 培養思考力、聯想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
作品 




容 

Ab-Ⅲ-1 2,7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2 2,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Ⅲ-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Ⅲ-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Ⅲ-8 詞類的分辨。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Ac-Ⅲ-3 各種複句的意義。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Ad-Ⅲ-1 意義段與篇章結構。 
Ad-Ⅲ-2 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Ad-Ⅲ-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兒童劇等。 

background image

Ba-Ⅲ-1 順敘與倒敘法。 
Bb-Ⅲ-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Ⅲ-3 對物或自然的感悟。 
Bc-Ⅲ-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
等。 
Bc-Ⅲ-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Bc-Ⅲ-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Be-Ⅲ-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說明書、廣告、標語、告示、公約
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Be-Ⅲ-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通知、電子郵件便條等慣用語彙及
書寫格式為主。 
Be-Ⅲ-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演講稿等格式與
寫 作方法為主。 
Ca-Ⅲ-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
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Ca-Ⅲ-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演進、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Cb-Ⅲ-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
度等文化內涵。 
Cb-Ⅲ-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
群的關係。 
Cc-Ⅲ-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安全、防災、、
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認讀及習寫課文的單字、語詞及語句。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意涵。 
3.利用簡單的造字原理,認識國字及分辨相似字的差異及用法。 
4.能閱讀圖像文本,並找出圖中訊息。 
5.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6 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生活經驗。 
7.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擴充句子練習。 
8.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9.能認識不同文本的差異。 
10.能說出他人說話之重點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background image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課在天晴了的時候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第二課心情隨筆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第三課甜蜜如漿烤番薯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第四課珍珠鳥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語文天地一 

認識語文天地內容及重點/統整活動內容。 

第五課客至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第六課紀念照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第七課戲術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語文天地二 

閱讀列車黃蓉智退霍都

 

1.認識語文天地內容及重點。 
2.閱讀文章內容並回答問題。 

10 

複習段考範圍 

複習第一~七課生字詞及課文重點 

11 

第八課飢渴好「火」伴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2 

第九課我愛藍影子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background image

13 

第十課少年筆耕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4 

第十一課明智的抉擇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5 

語文天地三 

1.認識語文天地內容及重點。 
2.閱讀文章內容並回答問題。 

16 

第十二課夢幻全壘打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7 

第十三課草地上的網球夢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8 

第十四課贏得喝采的輸家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9 

語文天地四 
閱讀列車傳遞和平的聖火 

1.認識語文天地內容及重點。 
2.閱讀文章內容並回答問題。 

20 

複習段考範圍 

複習第八~十四課生字詞及課文重點 

21 

回顧及複習 

1 複習常見句型 
2.複習一字多音及同音異字用法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抽離) 

4 節 

601、6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6 年級),共 2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1-Ⅲ-3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並分辨事實或意見。 
1-Ⅲ-4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聆聽的效能。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感受和思維能力,積

累說話材料。 

2-Ⅲ-2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2-Ⅲ-3 靈活運用詞句和說話技巧,豐富表達內容。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等變化輔助口語表達。 
2-Ⅲ-5 把握說話內容的主題、重要細節與結構邏輯。 
2-Ⅲ-6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表達的效能。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2,700 字,使用 2,200 字。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
與字義。  
4-Ⅲ-3 運用字辭典、成語辭典等,擴充詞彙,分辨詞義。 
5-Ⅲ-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表達效 
5-Ⅲ-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Ⅲ-6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5-Ⅲ-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
的內容。 
6-Ⅱ-6 運用改寫、縮寫、擴寫等技巧寫作。 
6-Ⅲ-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適切的標點符號。 
6-Ⅲ-2 培養思考力、聯想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
的作品 




容 

Ab-Ⅲ-1 2,7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2 2,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Ⅲ-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Ⅲ-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Ⅲ-8 詞類的分辨。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Ac-Ⅲ-3 各種複句的意義。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Ad-Ⅲ-1 意義段與篇章結構。 
Ad-Ⅲ-2 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Ad-Ⅲ-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兒童劇等。 

background image

Ba-Ⅲ-1 順敘與倒敘法。 
Bb-Ⅲ-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Ⅲ-3 對物或自然的感悟。 
Bc-Ⅲ-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
境等。 
Bc-Ⅲ-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Bc-Ⅲ-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Be-Ⅲ-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說明書、廣告、標語、告示、公
約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Be-Ⅲ-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通知、電子郵件便條等慣用語彙
及書寫格式為主。 
Be-Ⅲ-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演講稿等格式
與寫 作方法為主。 
Ca-Ⅲ-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
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Ca-Ⅲ-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演進、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Cb-Ⅲ-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
制度等文化內涵。 
Cb-Ⅲ-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
社群的關係。 
Cc-Ⅲ-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安全、防
災、、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認讀及習寫課文的單字、語詞及語句。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意涵。 
3.利用簡單的造字原理,認識國字及分辨相似字的差異及用法。 
4.能閱讀圖像文本,並找出圖中訊息。 
5.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6 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生活經驗。 
7.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擴充句子練習。 
8.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9.能認識不同文本的差異。 
10.能說出他人說話之重點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課清平樂‧村居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第一課清平樂‧村居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第二課春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第三課大自然的規則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第四課那人在看畫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複習第壹單元 

1.聽寫課文生字詞。  
2.常見生字詞意義及用法。 
3.課文重點問答。 
4.短語以及造句練習。 

語文天地一 
閱讀列車 一窪水 

1.認識語文天地內容及重點。 
2.閱讀文章內容並回答問題。 

第五課小時了了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第六課愛搗亂的動物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0 

第七課科學怪人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1 

複習第貳單元 

1.聽寫課文生字詞。  
2.常見生字詞意義及用法。 
3.課文重點問答。 

background image

4.短語以及造句練習。 

12 

第八課火燒連環船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3 

語文天地二 
閱讀列車名偵探福爾摩

斯 

1.認識語文天地內容及重點。 
2.閱讀文章內容並回答問題。 

14 

第九課未走之路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5 

第十課打開心中的窗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6 

第十一課努力愛春華 

1.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常用新詞造通順的句子。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重點。 
3.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 
4.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17 

複習第參單元 

1.聽寫課文生字詞。  
2.常見生字詞意義及用法。 
3.課文重點問答。 
4.短語以及造句練習。 

18 

畢業考複習 

複習畢業考課文範圍內容 

19 

畢業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1 節 

601、602、6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6 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1-Ⅲ-3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並分辨事實或意見。 
1-Ⅲ-4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聆聽的效能。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感受和思維能力,積累

說話材料。 

2-Ⅲ-2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2-Ⅲ-3 靈活運用詞句和說話技巧,豐富表達內容。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等變化輔助口語表達。 
2-Ⅲ-5 把握說話內容的主題、重要細節與結構邏輯。 
2-Ⅲ-6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表達的效能。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2,700 字,使用 2,200 字。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
字義。  
4-Ⅲ-3 運用字辭典、成語辭典等,擴充詞彙,分辨詞義。 
5-Ⅲ-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Ⅲ-6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5-Ⅲ-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
內容。 
6-Ⅱ-6 運用改寫、縮寫、擴寫等技巧寫作。 
6-Ⅲ-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適切的標點符號。 
6-Ⅲ-2 培養思考力、聯想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
作品 




容 

Ab-Ⅲ-2 2,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Ⅲ-8 詞類的分辨。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Ac-Ⅲ-3 各種複句的意義。 
Ad-Ⅲ-1 意義段與篇章結構。 
Ad-Ⅲ-2 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Ad-Ⅲ-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兒童劇等。 
Bb-Ⅲ-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Ⅲ-3 對物或自然的感悟。 
Bc-Ⅲ-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
等。 
Bc-Ⅲ-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background image

Bc-Ⅲ-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Be-Ⅲ-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說明書、廣告、標語、告示、公約
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Be-Ⅲ-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通知、電子郵件便條等慣用語彙及
書寫格式為主。 
Ca-Ⅲ-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
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Ca-Ⅲ-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演進、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Cb-Ⅲ-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
度等文化內涵。 
Cb-Ⅲ-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
群的關係。 
Cc-Ⅲ-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品德、生命、資訊、安全、多元文化、閱讀素養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認讀及習寫課文的單字、語詞及語句。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意涵。 
3.利用簡單的造字原理,認識國字及分辨相似字的差異及用法。 
4.能閱讀圖像文本,並找出圖中訊息。 
5.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6 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生活經驗。 
7.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擴充句子練習。 
8.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9.能認識不同文本的差異。 
10.能說出他人說話之重點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課在天晴了的時候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第二課心情隨筆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background image

3.完成學習單 

第三課甜蜜如漿烤番薯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第四課珍珠鳥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語文天地一 

認識語文天地內容重點/統整活動內容。 

第五課客至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第六課紀念照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第七課戲術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語文天地二 

閱讀列車黃蓉智退霍都

 

1.認識語文天地內容及重點。 
2.閱讀文章內容並回答問題。 

10 

複習段考範圍 

複習第一~七課課文重點及理解測驗 

11 

第八課飢渴好「火」伴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2 

第九課我愛藍影子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3 

第十課少年筆耕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4 

第十一課明智的抉擇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5 

語文天地三 

認識語文天地內容重點/統整活動內容。 

16 

第十二課夢幻全壘打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7 

第十三課草地上的網球夢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8 

第十四課贏得喝采的輸家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9 

語文天地四 
閱讀列車傳遞和平的聖火 

1.認識語文天地內容及重點。 
2.閱讀文章內容並回答問題。 

background image

20 

複習段考範圍 

複習第八~十四課課文重點及理解測驗 

21 

回顧及複習 

1 複習常見句型 
2 字詞聯想比賽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國語 

(外加) 

1 節 

601、602、6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6 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1-Ⅲ-1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記錄。 
1-Ⅲ-3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並分辨事實或意見。 
1-Ⅲ-4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聆聽的效能。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感受和思維能力,積累

說話材料。 

2-Ⅲ-2 從聽聞內容進行判斷和提問,並做合理的應對。 
2-Ⅲ-3 靈活運用詞句和說話技巧,豐富表達內容。 
2-Ⅲ-4 運用語調、表情和肢體等變化輔助口語表達。 
2-Ⅲ-5 把握說話內容的主題、重要細節與結構邏輯。 
2-Ⅲ-6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表達的效能。 
4-Ⅲ-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2,700 字,使用 2,200 字。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
字義。  
4-Ⅲ-3 運用字辭典、成語辭典等,擴充詞彙,分辨詞義。 
5-Ⅲ-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Ⅲ-6 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5-Ⅲ-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
內容。 
6-Ⅱ-6 運用改寫、縮寫、擴寫等技巧寫作。 
6-Ⅲ-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適切的標點符號。 
6-Ⅲ-2 培養思考力、聯想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容 

Ab-Ⅲ-2 2,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Ⅲ-8 詞類的分辨。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Ac-Ⅲ-3 各種複句的意義。 
Ad-Ⅲ-1 意義段與篇章結構。 
Ad-Ⅲ-2 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Ad-Ⅲ-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兒童劇等。 
Bb-Ⅲ-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Ⅲ-3 對物或自然的感悟。 
Bc-Ⅲ-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
等。 
Bc-Ⅲ-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Bc-Ⅲ-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Be-Ⅲ-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說明書、廣告、標語、告示、公約

background image

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Be-Ⅲ-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通知、電子郵件便條等慣用語彙及
書寫格式為主。 
Ca-Ⅲ-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
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Ca-Ⅲ-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演進、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Cb-Ⅲ-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
度等文化內涵。 
Cb-Ⅲ-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
群的關係。 
Cc-Ⅲ-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品德、生命、資訊、安全、多元文化、閱讀素養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認讀及習寫課文的單字、語詞及語句。 
2.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意涵。 
3.利用簡單的造字原理,認識國字及分辨相似字的差異及用法。 
4.能閱讀圖像文本,並找出圖中訊息。 
5.能運用生字造詞、運用新詞造出通順的句子。 
6 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生活經驗。 
7.能仿作課文短語句型、擴充句子練習。 
8.能回答課文相關問題  
9.能認識不同文本的差異。 
10.能說出他人說話之重點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第一課清平樂‧村居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第一課清平樂‧村居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第二課春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第三課大自然的規則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第四課那人在看畫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複習第壹單元 

1.聽寫課文生字詞。  
2.常見生字詞意義及用法。 
3.課文重點問答。 
4.短語以及造句練習。 

語文天地一 
閱讀列車 一窪水 

1.認識語文天地內容及重點。 
2.閱讀文章內容並回答問題。 

第五課小時了了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第六課愛搗亂的動物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0 

第七課科學怪人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1 

複習第貳單元 

1.聽寫課文生字詞。  
2.常見生字詞意義及用法。 
3.課文重點問答。 
4.短語以及造句練習。 

12 

第八課火燒連環船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3 

語文天地二 
閱讀列車名偵探福爾摩

斯 

1.認識語文天地內容及重點。 
2.閱讀文章內容並回答問題。 

14 

第九課未走之路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5 

第十課打開心中的窗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6 

第十一課努力愛春華 

1.造句練習。 
2.閱讀短文、摘要重點及回答問題。 
3.完成學習單 

17 

複習第參單元 

1.聽寫課文生字詞。  
2.常見生字詞意義及用法。 
3.課文重點問答。 
4.短語以及造句練習。 

background image

18 

畢業考複習 

複習畢業考課文範圍內容 

19 

畢業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學校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5 節(4 抽離+1 外加) 

601、602、6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6 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計算與應用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正確算式表
述,並據以推理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
協助推理與解題。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8  理解以四捨五入取概數,並進行合理估算。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

並據以作簡單推論。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簡單推論。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
之計算方式。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
之計算方式。 
a-IV-2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能以等量公理與移項法
則求解和驗算,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
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V-4  理解比、比例式、正比、反比和連比的意義和推理,並能運
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s-III-7  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與應用 




容 

N-6-1 20 以內的質數和質因數分解:小於 20 的質數與合數。2、3、

5 的質因數判別法。以短除法做質因數的分解。 

N-6-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質因數分解法與短除法。兩數互

質。運用到分數的約分與通分 

N-6-3 分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最後理

解除以一數等於乘以其倒數之公式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可包含
(1)較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

(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

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

(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

問題、和差問題。 
N-6-4 小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小數、小數除以小數的意義。直式計

background image

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商一定比被除

數小的錯誤類型。 

D-4-1 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生活中的

長條圖與折線圖。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作長條圖。 

D-5-1 製作折線圖:製作生活中的折線圖。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

式。求扇形弧長與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1)圓心角:360;

(2)扇形弧長:圓周長;(3)扇形面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

處理求弧長或面積。 

A-7-3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驗算;

應用問題 

N-6-6 比與比值: 

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中牽涉到的

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解決比的應用問題 

S-6-2 解題:地圖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之意義、記號與應用。地圖

上兩邊長的比和實際兩邊長的比相等。 

S-6-1 放大與縮小:比例思考的應用。

「幾倍放大圖」

「幾倍縮小

圖」

。知道縮放時,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融入議題 

融入環境、海洋、科技、資訊、多元文化、閱讀素養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認識質數、合數以及質因數 

2.利用短除法將一數做質因數分解。 

3 認識公因數,並能使用公因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 認識最小公倍數的意義,並找出兩數的公倍數。 
5.透過觀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把分數約成最簡分數。 
6.解決同分母分數的除法問題,並認識異分母分數的除法。 
8 從排列吸管的情境引入,讓學生觀察吸管數量的規律,並推理出其餘 
與圖形序列相關的概念。 
9.認識並察覺符號表徵積不變的數量變化關係。  
10 認識整數除以小數做法,沒有餘數的問題。(整數÷一位純小數、整數 
÷一位帶小數、整數÷二位純小數) 
11 認識小數除以小數,沒有餘數的問題。(一位小數÷一位小數、二位小

數÷二位小數、二位小數÷一位小數) 
12 認識有餘數的小數除法作法 
13 能將統計表的資料繪製成長條圖 
14 能將統計表的資料繪製成折線圖。 
15 透過具體操作,察覺圓周長與直徑的數量關係。 
16 透過實測各種大小不同的圓,察覺「圓周長÷直徑」的值是一定的 

17 利用圓周率和圓的直徑(或半徑),求算圓周長。 
18 透過操作平方公分板點算,觀察和討論,進行非直線邊圖形的面積的

background image

估計。 
19 透過操作圓形的切割與拼湊,認識圓面積公式。 
20 認識圓面積公式,根據圓的半徑或直徑,求算圓面積。 
21 根據扇形是幾分之幾圓,計算出簡單扇形的面積。 
22 察覺和理解等式左右同加、減、乘、除一數時,等式仍然成立的概念 
23 利用等式左右同加、減、乘、除一數時,等式仍然成立的概念 
24 觀察和討論,經驗「比」表示兩個數量的對應關係,並能用「:」的

符號記錄問題。 
25 透過兩數量間的倍數關係,認識「比值」的意義。 
26 觀察並討論生活情境中的關係,認識成正比。 
27 找出原圖和縮圖或放大圖的對應點、對應邊和對應角。 
28 認識縮圖上的長度和實際長度的比或比值,叫作比例尺。 
29 知道縮圖上的長度和實際長度的換算方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單元一最大公因數

與最小公倍數 

1.認識質數 
2.認識合數 
3.認識質因數 

單元一最大公因數

與最小公倍數 

1.短除法做質因數分解 
2.認識公因數 
3.求最小公倍數 

單元二分數除法 

1.運用約分的方法,找出分數的等值分數 
2.同分母分數的除法 

單元二分數除法 

1.異分母分數的除法 
2.簡單的分數應用問題 

單元三數量關係 

1.認識「找規律」的方法 
2.觀察吸管等數量的規律,並推理出其餘與圖形序列
相關的概念。 

單元三數量關係 

1.認識「找規律」的方法 
2.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積不變的數量變化關係 

background image

單元四小數除法 

1.整數除以小數(沒有餘數) 

2.小數除以小數(沒有餘數) 

單元四小數除法 

1.有餘數的小數除法 
2.當小數除以小數除不盡時,使用四捨五入法取到指
定小數位數。 

單元五長條圖與折

線圖 

1.認識長條圖 
2.繪製長條圖 

10 

單元五長條圖與折

線圖 

1.認識折線圖 
2.繪製折線圖 

11 

單元六圓周率與圓

周長 

1.認識及實測圓周長。 
2.透過具體操作,察覺圓周長與直徑的數量關 

12 

單元六圓周率與圓

周長 

1.知道圓周率是 3.14 
2.利用圓周率和圓的直徑(或半徑),求算圓周長。 

13 

單元七圓面積 

1.觀察和討論,進行非直線邊圖形的面積的估計。 

2.配合附件觀察、測量並說明,找出圓周長和直徑的

關係。 

3.認識圓面積公式 

14 

單元七圓面積 

1.利用圓面積公式,根據圓的半徑或直徑,求圓面積。 
2.計算出簡單扇形的面積。 

15 

單元八等量公理與

應用 

1.等式左右同加一數時,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左右同減一數時,等式仍然成立 

16 

單元八等量公理與

應用 

1.等式左右同乘一數時,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左右同除一數時,等式仍然成立 

17 

單元九比、比值與成

正比 

1.「比」表示兩個數量的對應關係,並能用「:」的
符號記錄問題。 
2.透過兩數量間的倍數關係,認識「比值」 

18 

單元九比、比值與成

正比 

1.認識正比。 
2. 認識最簡單整數比。 

19 

單元十縮圖、放大圖

與比例尺 

1.圖象的放大與縮小。 

2.找出原圖和縮圖或放大圖的對應點、對應邊和對應

角。 

20 

單元十縮圖、放大圖

與比例尺 

1.認識比例尺。 

2.認識縮圖 

3.認識放大圖 

21 

總複習 

1.  複習單元重點 
2.  評量與檢討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學校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數學 

5 節(4 抽離+1 外加) 

601、602、6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6 年級)共  3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r-III-2 熟練數(含分數、小數)的四則混合計算。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
題,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
的性質。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
的計算方式。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
題,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
表述,並據以推理或解題。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
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容 

N-6-5 解題:整數、分數、小數的四則應用問題。 
N-6-7 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
算(大單位到小單位)認識含「距離=速度×時間」公式。 
S-5-6 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以操作活動為主。生活中面與面平
行或垂直的現象。正方體(長方體)中面與面的平行或垂直關係。
用正方體(長方體)檢查面與面的平行與垂直。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
「柱體體積=底面積×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N-6-8 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比和比值的應用。含交換基準時
之關係。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
R-6-4)。可包含(1)較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2)較
複雜的計數: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

(3)較複雜之情境:

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和差問題、雞兔問題。連結 R-6-2、R-6-3。 
D-6-1 圓形圖: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圓形圖。包含以百分率
分配之圓形圖(製作時應提供學生已分成百格的圓形圖。) 

融入議題 

(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或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解決小數加與減(或乘)的計算問題。 
2.解決小數乘、除或混合的計算問題 
3.解決分數與小數混合的加減計算。 
4.能比較快慢並理解平均速率的意義與知道速率公式。 

background image

5.認識時速、分速與秒速的意義。 
6.能做分速與秒速的單位換算,進而比較速率快慢。 
7.認識同向、反向、相向的速率問題。 
8.認識柱體面與面、邊與面的關係平行或垂直關係 
9.理解四角柱、三角柱及圓柱的體積公式。 
10 理解所有直柱體體積都是底面積與柱高的乘積。 
11 認識並求算三角柱、四角柱以及的圓柱表面積。 
12 能利用基準量與比較量的關係解決倍數問題。 
13 解決由倍數關係求比較量或基準量的問題。 
14 認識由母數和子數的倍數或百分率關係,求出母子和 
15 運用母子和的方法,解決加成問題(百分率關係)。 
16 理解平均的意義並利用平均概念解決問題。 
17 觀察與討論布題情境,使用圖示方法引導學生簡化年齡問題,並思
考解題方法。 
18 利用桌遊引導圖示學生認識雞兔同籠的問題。 
19 簡化路燈問題並解題。 
20 認識圓形百分圖的使用時機並報讀或繪製圓形百分圖。 
21 能將統計表的資料繪製成圓形圖。 
22 根據圓形百分圖,計算出各種類的數量或某部分的百分率。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單元一  
分數與小數的計算 

1 小數加與減的問題。 
2 小數加與乘的問題。 

單元一 
分數與小數的計算 

1 小數乘、除或混合的計算問題 
2 小數混合的計算問題 

單元一 
分數與小數的計算 

1 分數與小數混合的加減計算。 
2 分數與小數混合的乘除計算。 

單元二 
速率 

1 分和秒(或時和分)的分數與小數化聚。 
2 時和分的分數與小數化聚。 
3 認識時速、分速與秒速的意義。 

background image

單元二  
速率 

1 認識距離、時間和速率的關係 
2 公式:速率×時間=距離之應用問題 

單元二 
速率 

1 分速與秒速的單位換算 
2 時速與分速的單位換算 
3 同向、反向、相向的速率問題。 

單元三 形體關係、
體積與表面積 

1 柱體面與面的垂直關係 
2 柱體面與面的平行關係 

單元三 形體關係、
體積與表面積 

1 四角柱、三角柱及圓柱的體積公式。 
2 認識所有直柱體體積都是底面積與柱高的乘積。 

單元三 形體關係、
體積與表面積 
 

1 三角柱表面積。 
2 四角柱表面積。 
3 圓柱表面積。 

10 

單元四基準量與比
較量 

1 利用基準量與比較量的關係解決倍數問題。 
2 解決由倍數關係求比較量或基準量的問題。 

11 

單元四基準量與比
較量 

1 由母數和子數的整數倍求出母子和。 
2 由母數和子數的小數倍求出母子和。 
3 由母數和子數的分數倍求出母子和。 

12 

單元四基準量與比
較量 

1.由母數和子數的百分率關係,求出母子和。 
2.運用母子和的方法,解決加成問題(百分率關係)。 

13 

單元五怎樣解題 

 

1 平均的意義。 
2 利用平均概念解決問題。 

14 

單元五怎樣解題 

 

1 年齡問題 
2 雞兔同籠問題(1) 

15 

單元五怎樣解題 

 

1 雞兔同籠問題(2) 
2 路燈問題 

16 

單元六圓形圖 

1 認識圓形百分圖的使用時機 
2 報讀圓形百分圖 
3 繪製圓形百分圖 

17 

單元六圓形圖 

1 根據圓形百分圖,計算出各種類的數量。 
2 根據圓形圖,計算出某部分的百分率 

18 

畢業考 

複習畢業考範圍之單元重點 

19  畢業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A 組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 A) 共  6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社 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 1-I-2 藉由生理反應察覺及辨識壓力與情緒的反應。 
特社 2-I-1 了解別人發出的訊息,是要我注意或是有事情要
溝通。 
特社 2-I-3 適當使用口語、非口語或輔具與人溝通。 
特社 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社 3-I-1 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特社 3-I-2 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 3-I-3 遇到困難時,等待時機求助。  
特社 3-I-4 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特社 3-I-5 遵守教室規則。 




容 

特社 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 A-Ⅰ-2 壓力的察覺與面對。 
特社 B-Ⅰ-1 溝通訊息的意義。 
特社 B-Ⅰ-2 溝通的媒介。 
特社 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進行自我介紹。 
2. 能共同建立教室班規。 
3. 能在團體活動中,遵守常規。 
4. 練習各式情境中,如何用適當的語句向他人求助。 
5. 討論不同選項可能的結果,以及對方的感受。 
6. 在與他人合作時,應展現的態度及行為。 
7. 遇到衝突時能適時地尋求大人協助。 
8. 能共讀繪本。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background image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你說我聽 

1. 能進行自我介紹。 
2. 能共同建立教室班規。 
3. 能在團體活動中,遵守常規。共讀繪本:

《我

會遵守規則—我好想贏!》 

4-6 

我需要你的幫忙 

1. 共讀繪本:

《我需要幫忙,可是我不敢說!》

《品格教育繪本:尋求幫助/分享希望 幫幫
我好嗎?》 

2. 討論可能會需要他人協助的情境。 
3. 分享自己曾經需要別人幫忙的經驗,以及請

求他人協助的經驗。 

4. 練習各式情境中,如何用適當的語句向他人

求助。 

7-9 

說話的技巧 

1. 老師編撰社會性故事,以情境與訊息當作題

目,同時呈現出三個不同的選項,讓學生選
擇答案來回應訊息。 

2. 討論不同選項可能的結果,以及對方的感受。 
3. 共讀繪本:《別生氣,有話好好說》,了解同

樣一件事情的陳述表達,一句話可以不一樣
的呈現。 

11-13 

合作的技巧 

1. 共讀繪本:《我們一起來幫忙》,了解「獲勝

並非真正的成功」

,友情、團隊合作與理解原

諒,才是最重要。 

2. 探討在與他人合作時,應展現的態度及行為。 
3. 進行支援前線遊戲活動,透過團隊合作,收

集老師指定的物品。 

14-16 

遇到衝突怎麼辦 

1. 共讀繪本:《我會處理衝突—想玩盪秋千》、

《吵架了,怎麼辦?》 

2. 說明發生衝突的原因及情境。 
3. 表達衝突所引發的情緒反應。 
4. 分辨衝突所造成的後果。 
5. 遇到衝突時能適時地尋求大人協助。 

17-19 

一起玩桌遊 

1. 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

負面情緒。 

2. 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background image

20-21 

我說你聽 

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學習
的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A 組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 共  6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社 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 1-I-2 藉由生理反應察覺及辨識壓力與情緒的反應。 
特社 2-I-1 了解別人發出的訊息,是要我注意或是有事情要
溝通。 
特社 2-I-3 適當使用口語、非口語或輔具與人溝通。 
特社 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社 3-I-1 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特社 3-I-2 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 3-I-3 遇到困難時,等待時機求助。  
特社 3-I-4 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特社 3-I-5 遵守教室規則。 




容 

特社 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 A-Ⅰ-2 壓力的察覺與面對。 
特社 B-Ⅰ-1 溝通訊息的意義。 
特社 B-Ⅰ-2 溝通的媒介。 
特社 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與大家分享寒假做了什麼事情。 
2. 能寫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期末時再拿出來檢視。 
3. 能知道適當的紓壓的方式。 
4. 能了解簡單肢體語言。 
5. 能進行多步驟闖關活動。 
6. 能知道正確的打招呼方式。 
7. 能進行桌遊。 
8. 能共讀繪本。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background image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你說我聽 

1. 與大家分享寒假做了什麼事情。 
2. 大家一起檢視上學期訂定的班級規範,看看

是否有需調整或新增的地方。 

3. 寫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期末時再拿出來

檢視。 

4. 共讀繪本:《和甘伯伯去遊河》 

4-6 

我好緊張 

1. 共讀繪本:

《很緊張很緊張的沙丁魚》

《背石

頭的人》 

2. 什麼時候你會很緊張? 
3. 大家一起討論紓壓的適當方式。 

7-9 

讀懂肢體語言 

1. 比手畫腳活動: 

(1)  用言語加上身體動作的方式,向對方表達

老師指定訊息,須讓對方明確瞭解你想要
表達的意思。 

(2)  接收訊息者需要猜猜看,對方的肢體語言

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2. 共讀繪本:《這是手》 

11-13 

闖關達人 

1.  老師設定關卡並指派多步驟活動,讓學生完

成老師指派的複雜任務。 

2. 每人輪流當關主,指派任務讓其他人完成。 

14-16 

鄰居你好 

1. 向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謝:

熟悉和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
謝)的步驟:微笑

眼睛看著對方用友善的

音調

進行對話。 

2. 練習向資源班的「鄰居」--隔壁班的老師進

行對話。 

3. 透過 google map,認識安樂國小周遭的人文

環境與各式商店。實際拜訪安樂國小附近店
家,進行購物、詢問、表達謝謝。 

17-19 

一起玩桌遊 

1. 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

負面情緒。 

2. 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20-21 

我說你聽 

1. 將期初的期許拿出來,檢視自己是否達成。 
2. 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

學習的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B 組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 B) 共  6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社 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 1-I-2 藉由生理反應察覺及辨識壓力與情緒的反應。 
特社 2-I-1 了解別人發出的訊息,是要我注意或是有事情要
溝通。 
特社 2-I-3 適當使用口語、非口語或輔具與人溝通。 
特社 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社 3-I-1 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特社 3-I-2 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 3-I-3 遇到困難時,等待時機求助。  
特社 3-I-4 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特社 3-I-5 遵守教室規則。 




容 

特社 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 A-Ⅰ-2 壓力的察覺與面對。 
特社 B-Ⅰ-1 溝通訊息的意義。 
特社 B-Ⅰ-2 溝通的媒介。 
特社 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4. 能進行自我介紹。 
5. 能共同建立教室班規。 
6. 能在團體活動中,遵守常規。 
7. 練習各式情境中,如何用適當的語句向他人求助。 
8. 討論不同選項可能的結果,以及對方的感受。 
9. 在與他人合作時,應展現的態度及行為。 
10.  遇到衝突時能適時地尋求大人協助。 
11.  能共讀繪本。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background image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你說我聽 

12.  能進行自我介紹。 
13.  能共同建立教室班規。 
14.  能在團體活動中,遵守常規。共讀繪本:

《我

會遵守規則—我好想贏!》 

4-6 

我需要你的幫忙 

5. 共讀繪本:

《我需要幫忙,可是我不敢說!》

《品格教育繪本:尋求幫助/分享希望 幫幫
我好嗎?》 

6. 討論可能會需要他人協助的情境。 
7. 分享自己曾經需要別人幫忙的經驗,以及請

求他人協助的經驗。 

8. 練習各式情境中,如何用適當的語句向他人

求助。 

7-9 

說話的技巧 

4. 老師編撰社會性故事,以情境與訊息當作題

目,同時呈現出三個不同的選項,讓學生選
擇答案來回應訊息。 

5. 討論不同選項可能的結果,以及對方的感受。 
6. 共讀繪本:《別生氣,有話好好說》,了解同

樣一件事情的陳述表達,一句話可以不一樣
的呈現。 

11-13 

合作的技巧 

4. 共讀繪本:《我們一起來幫忙》,了解「獲勝

並非真正的成功」

,友情、團隊合作與理解原

諒,才是最重要。 

5. 探討在與他人合作時,應展現的態度及行為。 
6. 進行支援前線遊戲活動,透過團隊合作,收

集老師指定的物品。 

14-16 

遇到衝突怎麼辦 

6. 共讀繪本:《我會處理衝突—想玩盪秋千》、

《吵架了,怎麼辦?》 

7. 說明發生衝突的原因及情境。 
8. 表達衝突所引發的情緒反應。 
9. 分辨衝突所造成的後果。 
10.  遇到衝突時能適時地尋求大人協助。 

17-19 

一起玩桌遊 

3. 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

負面情緒。 

4. 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background image

20-21 

我說你聽 

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學習
的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B 組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 B) 共   6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社 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 1-I-2 藉由生理反應察覺及辨識壓力與情緒的反應。 
特社 2-I-1 了解別人發出的訊息,是要我注意或是有事情要
溝通。 
特社 2-I-3 適當使用口語、非口語或輔具與人溝通。 
特社 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社 3-I-1 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特社 3-I-2 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 3-I-3 遇到困難時,等待時機求助。  
特社 3-I-4 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特社 3-I-5 遵守教室規則。 




容 

特社 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 A-Ⅰ-2 壓力的察覺與面對。 
特社 B-Ⅰ-1 溝通訊息的意義。 
特社 B-Ⅰ-2 溝通的媒介。 
特社 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融入議題 

環境、品德、安全、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與大家分享寒假做了什麼事情。 
2. 能寫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期末時再拿出來檢視。 
3. 能知道適當的紓壓的方式。 
4. 能了解簡單肢體語言。 
5. 能進行多步驟闖關活動。 
6. 能知道正確的打招呼方式。 
7. 能進行桌遊。 
8. 能共讀繪本。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background image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你說我聽 

5. 與大家分享寒假做了什麼事情。 
6. 大家一起檢視上學期訂定的班級規範,看看

是否有需調整或新增的地方。 

7. 寫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期末時再拿出來

檢視。 

8. 共讀繪本:《和甘伯伯去遊河》 

4-6 

我好緊張 

4. 共讀繪本:

《很緊張很緊張的沙丁魚》

《背石

頭的人》 

5. 什麼時候你會很緊張? 
6. 大家一起討論紓壓的適當方式。 

7-9 

讀懂肢體語言 

3. 比手畫腳活動: 

(3)  用言語加上身體動作的方式,向對方表達

老師指定訊息,須讓對方明確瞭解你想要
表達的意思。 

(4)  接收訊息者需要猜猜看,對方的肢體語言

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4. 共讀繪本:《這是手》 

11-13 

闖關達人 

3.  老師設定關卡並指派多步驟活動,讓學生完

成老師指派的複雜任務。 

4. 每人輪流當關主,指派任務讓其他人完成。 

14-16 

鄰居你好 

4. 向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謝:

熟悉和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
謝)的步驟:微笑

眼睛看著對方用友善的

音調

進行對話。 

5. 練習向資源班的「鄰居」--隔壁班的老師進

行對話。 

6. 透過 google map,認識安樂國小周遭的人文

環境與各式商店。實際拜訪安樂國小附近店
家,進行購物、詢問、表達謝謝。 

17-19 

一起玩桌遊 

3. 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

負面情緒。 

4. 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20-21 

我說你聽 

3. 將期初的期許拿出來,檢視自己是否達成。 
4. 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

學習的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第 一 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潛能班 

鄭美玲 

教學對象  (二年級)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己 

特社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1-I-2 藉由生理反應察覺及辨識壓力與情緒的反

應。 

特社1-I-3 學習面對可能遭遇的失敗。 

特社1-I-4 察覺自己與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或態度。 

特社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特社1-II-4 嘗試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並接納後果。 

人 

特社2-I-1 了解別人發出的訊息,是要我注意或是有事

情要溝通。 

特社2-I-2 了解人與人之間喜歡、親密與不喜歡、排斥

的表現及差異。 

特社2-I-3 適當使用口語、非口語或輔具與人溝通。 

特社2-I-4 以身體動作適度表現出傾聽的態度。 

特社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社2-II-1 解讀他人口語與非口語溝通的情緒及目

的,並反思自己是否有應留意或改善之處。  

特社2-II-4 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

評估和接受衝突的後果。 

境 

特社 3-I-1 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特社 3-I-2 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 3-I-3 遇到困難時,等待時機求助。 
特社 3-I-4 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特社 3-I-5 遵守教室規則。 




容 

特社 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 A-Ⅰ-3 自我優弱勢的察覺。 
特社 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融入議題 

品德、生命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在團體中,以適當的方式與同儕一起活動。 
2.能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主動打招呼。 
3.主動向他人提出需要幫忙的請求。 
4.在不想以口語表達的時候,以替代方式(表情、肢體)進行社
交。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新學期有禮貌 

1.能在教師引導下,共同建立教室班規。 
2.能練習用友善的方式,跟人打招呼。 
3.在不想說話或害羞時,可以什麼替代
方式打招呼。 

4-5 

一起玩遊戲 

1.能對有興趣的活動,走近觀看。  
2.能請問同學,是否可以加入一起遊戲。 
3.能等待他人,並給予回應。 
4.能在他人拒絕時,去做別的事情。 

6-8 

我需要幫忙 

1.能知道自己需要協助。 
2.能想想看若發生困難時,有誰能幫忙。 
3.能走近對方,並練習叫對方的名字。 
4.能以謝謝回應對方的幫忙。 
5.同儕討論,在校園裡什麼時候會需要
他人的幫忙。 

9-11 

優點大轟炸 

1.能練習說出自己的優點 
2.能對他人讚美。 
3.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稱讚。 
4.能在接受讚美時,以微笑回應。 

12-14 

情緒大補帖 

1.能認識不同的情緒。 
2.能認識自己的負面情緒。 
3.能在負面情緒產生時,深呼吸吐氣放
鬆心情。 
4.能在教師提醒後,以適當方式穩定情
緒。 
5.能練習以適當的方式,穩定自我的情
緒。 

15-17 

我是小幫手 

1.能在同學需幫忙時,主動幫助他人。 
2.能運用和善音調,詢問同學是否需要

background image

幫忙。 

3.能在他人回應不需要協助時,選擇不

要協助他人。 

18-19 

衝突紅綠燈 

1.說出在校園中,較常發生衝突的時
間、地點、角色。 
2.能模擬並扮演衝突當下的不同角色。 
3.能共同討論情緒轉換不同的方式。 
4.能分組討論,當發生衝突時,可以如
何 5.運用「情緒大補帖」的不同方式應
對。 

20-21 

寒假預備起 

1.能說出自己或與家人寒假的規劃。 
2.能以口語或非口語向他人道別。 
3.能以簡短的話語,結束對話。 
4.能安靜聆聽同學的分享,並給予適當
的建議及鼓勵。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第 二 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潛能班 

鄭美玲 

教學對象  (二年級)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己 

特社1-I-1 分辨與表達基本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特社1-I-2 藉由生理反應察覺及辨識壓力與情緒的反

應。 

特社1-I-3 學習面對可能遭遇的失敗。 

特社1-I-4 察覺自己與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或態度。 

特社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特社1-II-4 嘗試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並接納後果。 

人 

特社2-I-1 了解別人發出的訊息,是要我注意或是有事

情要溝通。 

特社2-I-2 了解人與人之間喜歡、親密與不喜歡、排斥

的表現及差異。 

特社2-I-3 適當使用口語、非口語或輔具與人溝通。 

特社2-I-4 以身體動作適度表現出傾聽的態度。 

特社2-I-5 依情境適當回答問題。 

特社2-II-1 解讀他人口語與非口語溝通的情緒及目

的,並反思自己是否有應留意或改善之處。  

特社2-II-4 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

評估和接受衝突的後果。 

境 

特社3-I-1 在課堂中持續傾聽他人說話。 

特社3-I-2 依指示完成簡單的工作。 

特社3-I-3 遇到困難時,等待時機求助。 

特社3-I-4 以適當的身體動作或口語表達需求。 

特社3-I-5 遵守教室規則。 




容 

特社 A-Ⅰ-1 基本情緒的認識與分辨。 
特社 A-Ⅰ-3 自我優弱勢的察覺。 
特社 B-Ⅰ-3 人際關係的建立。 
特社 C-Ⅰ-1 學校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融入議題 

品德、生命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在團體中,以適當的方式與同儕一起活動。 
2.能以友善的方式,與他人進行溝通。 
3.能知道自己的負面情緒,並以合適方式和緩心情。 
4.能知道自己的優勢,並努力維持。 

background image

5.能在需要時,主動回應並幫助他人。 
能以適當方式,向他人告別。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分享練習 

1.和同學分享寒假生活。 
2.討論上學期的班規,並想想是否有需
要調整增加的部分。 
3.和同學分享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並
於期末時拿出來檢視是否達到。 

4-5 

比手畫腳 

1.練習用言語加上身體動作的方式,向
對方表達老師指定訊息。 
2.練習讓同學明確瞭解想要表達的意
思。 
3.接收訊息者需要猜猜看,對方的肢體
語言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6-8 

拔毛運動會 

1.小組分隊進行遊戲。 
2.透過每次前進的圖案不同,需要記住
之前所翻過的牌。  
3.小組後,練習自己一人進行遊戲。 

9-11 

支援前線 

1.支援前線遊戲認識。 
2.分組討論在本活動中應注意的事項。 
3.透過團隊合作,收集小關主指定的物
品。 
4.每位同學輪流當關主,自行發揮創意。 

12-14 

兩人三腳 

1.兩人三腳遊戲規則說明。 

2.共同討論遊戲需注意的事情。 

3.學生練習如何自行分組。 

4.分享在進行兩人三腳遊戲的心情。 

15-17 

遊戲:獨木橋 
(知動教室) 

1.老師首先設置獨木橋關卡。 
2.透過團隊合作協助他人一起過關。 

background image

3.同學分組練習自行設置關卡。 
4.分組進行挑戰。 
分享在進行獨木橋遊戲的心情。 

18-19 

告別一學期 

1.檢視期初對自己的期許,看看自己做
到了多少。 
2.和同學分享需要更進步的地方。 
3.分享暑假的規劃。 

20-21 

分享練習 

1.和同學分享寒假生活。 
2.討論上學期的班規,並想想是否有需
要調整增加的部分。 
3.和同學分享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並
於期末時拿出來檢視是否達到。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三年級) 共   7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社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特社2-II-1 解讀他人口語與非口語溝通的情緒及目的,並反思

自己是否有應留意或改善之處。  

特社2-II-2 主動引起話題,並禮貌地表達和傾聽他人的意見。 

特社2-II-3 遵守團體規範,並依情境回應他人的邀請或主動加

入團體。  

特社2-II-4 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評估和

接受衝突的後果。 

特社3-II-1 在課堂或小組討論中適當表達與回應意見。  

特社3-II-2 在小組中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的工作。  

特社3-II-3 在監督或協助下完成複雜的工作。  

特社3-II-4 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容 

特社 A-Ⅱ-1 基本情緒的表達。 
特社 A-Ⅱ-2 壓力源的評估與處理。 
特社 B-Ⅱ-1 訊息解讀的技巧。 
特社 B-Ⅱ-2 表達與傾聽的時機。 
特社 B-Ⅱ-3 團體的基本規範。 
特社 B-Ⅱ-4 衝突情境的因應。 
特社 B-Ⅱ-5 危險情境的判別。 
特社 C-Ⅱ-1 學習成員之間的關懷與表達。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專心聆聽他人發言。 
2. 能依據對方發言作出適當回應。 
3. 能說出自我期許。 
4. 能專心共讀繪本。 
5. 能分享自己曾經需要別人幫忙的經驗,以及請求他人協助的經

驗,並練習適當的求助語氣。 

6. 能了解說話的技巧。 
7. 能與他人進行合作。 
8. 能處理衝突。 
9. 進行桌遊活動時,能理性面對輸贏勝負的情緒。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background image

調整原

則)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你說我聽 

1. 與大家分享在疫情下,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有什

麼不同,並說明自己對疫情的看法。 

2. 與大家分享暑假做了什麼事情。 
3. 大家一起討論班級規範。 
4. 寫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期末時再拿出來檢

視。 

5. 共讀繪本:《我會遵守規則—我好想贏!》 

4-6 

我需要你的幫忙 

1. 共讀繪本:

《我需要幫忙,可是我不敢說!》

《品

格教育繪本:尋求幫助/分享希望 幫幫我好
嗎?》 

2. 討論可能會需要他人協助的情境。 
3. 分享自己曾經需要別人幫忙的經驗,以及請求

他人協助的經驗。 

4. 練習各式情境中,如何用適當的語句向他人求

助。 

7-9 

說話的技巧 

1. 老師編撰社會性故事,以情境與訊息當作題

目,同時呈現出三個不同的選項,讓學生選擇
答案來回應訊息。 

2. 討論不同選項可能的結果,以及對方的感受。 
3. 共讀繪本:《別生氣,有話好好說》,了解同樣

一件事情的陳述表達,一句話可以不一樣的呈
現。 

11-13 

合作的技巧 

1. 共讀繪本:《我們一起來幫忙》,了解「獲勝並

非真正的成功」

,友情、團隊合作與理解原諒,

才是最重要。 

2. 探討在與他人合作時,應展現的態度及行為。 
3. 進行支援前線遊戲活動,透過團隊合作,收集

老師指定的物品。 

14-16 

遇到衝突怎麼辦 

1. 共讀繪本:

《我會處理衝突—想玩盪秋千》

《吵

架了,怎麼辦?》 

background image

2. 說明發生衝突的原因及情境。 
3. 表達衝突所引發的情緒反應。 
4. 分辨衝突所造成的後果。 
5. 遇到衝突時能適時地尋求大人協助。 

17-19 

一起玩桌遊 

1. 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負

面情緒。 

2. 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20-21 

我說你聽 

1. 將期初的期許拿出來,檢視自己是否達成。 
2. 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學

習的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三年級) 共   7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社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特社2-II-1 解讀他人口語與非口語溝通的情緒及目的,並反思

自己是否有應留意或改善之處。  

特社2-II-2 主動引起話題,並禮貌地表達和傾聽他人的意見。 

特社2-II-3 遵守團體規範,並依情境回應他人的邀請或主動加

入團體。  

特社2-II-4 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評估和

接受衝突的後果。 

特社3-II-1 在課堂或小組討論中適當表達與回應意見。  

特社3-II-2 在小組中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的工作。  

特社3-II-3 在監督或協助下完成複雜的工作。  

特社3-II-4 遇到困難時,具體說明需要的協助。 




容 

特社 A-Ⅱ-1 基本情緒的表達。 
特社 A-Ⅱ-2 壓力源的評估與處理。 
特社 B-Ⅱ-1 訊息解讀的技巧。 
特社 B-Ⅱ-2 表達與傾聽的時機。 
特社 B-Ⅱ-3 團體的基本規範。 
特社 B-Ⅱ-4 衝突情境的因應。 
特社 B-Ⅱ-5 危險情境的判別。 
特社 C-Ⅱ-1 學習成員之間的關懷與表達。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專心聆聽他人發言。 
2.  能依據對方發言作出適當回應。 
3.  能說出自我期許。 
4.  能專心共讀繪本。 
5.  能理性評估引起壓力的各種原因, 
6.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7.  能說出紓壓的適當方式。 
8.  能了解簡單肢體語言所代表的意義。 
9.  進行桌遊活動時,能理性面對輸贏勝負的情緒。 
10.  能聽從他人指令完成任務。 
11.  能對鄰居進行適當的打招呼及拜訪。 

教學與 

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background image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你說我聽 

1. 與大家分享寒假做了什麼事情。 
2. 大家一起檢視上學期訂定的班級規範,看看是

否有需調整或新增的地方。 

3. 寫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期末時再拿出來檢

視。 

4. 共讀繪本:《和甘伯伯去遊河》 

4-6 

如何面對壓力 

1. 共讀繪本:

《很緊張很緊張的沙丁魚》

《背石頭

的人》 

2. 能理性評估引起壓力的各種原因 (如:考試不

好,擔心回家會被父母罵)

。 

3.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4. 大家一起討論紓壓的適當方式。 

7-9 

讀懂肢體語言 

1. 比手畫腳活動: 

用言語加上身體動作的方式,向對方表達老師指
定訊息,須讓對方明確瞭解你想要表達的意思。 
接收訊息者需要猜猜看,對方的肢體語言想要表
達的是什麼。 

2. 共讀繪本:《這是手》 

11-13 

闖關達人 

1.  老師設定關卡並指派多步驟活動,讓學生完成

老師指派的複雜任務。 

2. 每人輪流當關主,指派任務讓其他人完成。 

14-16 

鄰居你好 

1. 口述故事:打招呼心情好、打招呼的力量真厲

害。 

2. 向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謝:

熟悉和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謝)
的步驟:微笑

眼睛看著對方用友善的音調

進行對話。 

3. 練習向資源班的「鄰居」--隔壁班的老師進行

對話。 

4. 透過 google map,認識安樂國小周遭的人文環

background image

境與各式商店。實際拜訪安樂國小附近店家,
進行購物、詢問、表達謝謝。 

17-19 

一起玩桌遊 

1. 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負

面情緒。 

2. 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20-21 

我說你聽 

1. 將期初的期許拿出來,檢視自己是否達成。 
2. 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學

習的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A組:(四年級)共 6 人 
B組:(四年級)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己 

特社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特社1-II-4 嘗試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並接納後果。  


人 

特社2-II-1 解讀他人口語與非口語溝通的情緒及目

的,並反思自己是否有應留意或改善之處。  

特社2-II-4 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

評估和接受衝突的後果。  



境 

特社3-II-3 在監督或協助下完成複雜的工作。  

特社3-II-7 在家庭、社區或部落情境時,主動向人問候

或表達感謝。  




容 

特社A-Ⅱ-1 基本情緒的表達。  

特社A-Ⅱ-2 壓力源的評估與處理。  

特社B-Ⅱ-1 訊息解讀的技巧。  

特社B-Ⅱ-4 衝突情境的因應。  

特社C-Ⅱ-3 社區成員之間的關懷與表達。  

融入議題  安全、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以適當、友善的方式與他人進行對話。 
2. 面對壓力時,能適當的表達情緒,並想辦法舒緩情緒。 
3. 遇到不如預期的狀況時,能想辦法解決,或是尋求協助。 
4. 能適當解讀他人的非語言訊息,並做出回應。 
5. 遇到他人非善意行為時,能用正向的態度面對,並思考自己是

否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期初相見歡 

1.和同學分享暑假生活。 
2.請學生說說看這學期在這堂課中,要遵守哪些
規則,並寫在紙上。 
3.請學生說說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並將其寫
下來,期末時拿出來檢視是否達到。 

3-5 

比手畫腳 

1.用言語加上身體動作的方式,向對方表達老師
指定訊息,須讓對方明確瞭解你想要表達的意
思。 
2.接收訊息者需要猜猜看,對方的肢體語言想要
表達的是什麼。 

6-8 

我需要幫忙 

1.知道自己曾經遇過極可能遇到且需要他人協
助的情境,並練習進行求助。 
2.在指定情境中,用適當的言語向他人求助。 

9-11 

桌遊活動 

1.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負
面情緒。 
2.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12-16 

我壓力好大 

1.能理性評估引起壓力的各種原因 (如:考試
不好,擔心回家會被父母罵)

。 

2.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3.能聽從他人的建議選擇較佳的問題解決方法。 
4.進行黏土紓壓:將黏土捏成心目中壓力的形
狀,最後將他壓扁。 

17-19 

訊息傳接球 

1.使用社會性故事的方式,以情境與訊息當作題
目。呈現出三個不同的選項,讓學生選擇答案來
回應訊息。 
2.討論不同選項可能的結果,以及對方的感受。 

20-21 

期末分享會 

1.將期初的期許拿出來,檢視自己是否達成。 
2.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學
習的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A組:(四年級)共 6 人 
B組:(四年級)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己 

特社1-II-1 嘗試因應與處理基本的情緒及壓力。  

特社1-II-4 嘗試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並接納後果。  


人 

特社2-II-1 解讀他人口語與非口語溝通的情緒及目

的,並反思自己是否有應留意或改善之處。  

特社2-II-4 分辨與採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衝突,並能理性

評估和接受衝突的後果。  



境 

特社3-II-3 在監督或協助下完成複雜的工作。  

特社3-II-7 在家庭、社區或部落情境時,主動向人問候

或表達感謝。  




容 

特社A-Ⅱ-1 基本情緒的表達。  

特社A-Ⅱ-2 壓力源的評估與處理。  

特社B-Ⅱ-1 訊息解讀的技巧。  

特社B-Ⅱ-4 衝突情境的因應。  

特社C-Ⅱ-3 社區成員之間的關懷與表達。  

融入議題  安全、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以適當、友善的方式與他人進行對話。 
2.能面對與接納行為帶來的後果。  
3.能完成老師指派的複雜任務。 
4.遇到衝突時,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若無法解決衝突情境,
5.能主動尋求大人協助。 
6.能與安樂國小的鄰居-附近店家-進行打招呼、詢問、表達謝謝
等活動。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2 

期初敘敘舊 

1.和同學分享寒假生活。 
2.請學生說說看這學期在這堂課中,要遵守哪些
規則,並寫在紙上。 
3.請學生說說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並將其寫
下來,期末時拿出來檢視是否達到。 

3-5 

支援前線 

1.討論出在合作活動中應注意的事項,並透過團
隊合作,收集老師指定的物品。 

6-8 

過關斬將 

1.設定關卡並指派多步驟活動,讓學生完成老師
指派的複雜任務。 

9-11 

一定要誰讓誰嗎 

1.繪本閱讀:

《一定要誰讓誰嗎》 

2.說明發生衝突的原因及情境。 

3.表達衝突所引發的情緒反應。 

4.分辨衝突所造成的後果。 

5.遇到衝突時能適時地尋求大人協助。 

12-16 

拜訪安樂國小的鄰

居-附近店家 

1.口述故事:打招呼心情好、打招呼的力量真厲
害 
2.繪本閱讀:

《新鄰居,你好?!》 

3.向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謝: 
熟悉和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謝)
的步驟:微笑

眼睛看著對方用友善的音調

進行對話。 
4.練習向潛能班的「鄰居」--隔壁班的老師進行
對話。 
5.實際拜訪安樂國小附近店家,進行購物、詢
問、表達謝謝。 

17-19 

桌遊活動 

1.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負
面情緒。 
2.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20-21 

期末分享會 

1.將期初的期許拿出來,檢視自己是否達成。 
2.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學
習的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五年級)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社1-III-1 聽從建議選擇較佳的情緒處理技巧。  

特社1-III-2 嘗試使用抒解壓力的方法。  

特社1-III-3 接納自己與接受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事

實。  

特社1-III-5 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或成敗。  

特社2-III-3 使用適當的技巧與人談話,並禮貌的結束話題。  

特社2-III-4 依據情境,用適當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歡的

物品或生活經驗。  

特社2-III-10 檢視發生衝突的原因並設法自我修正。  

特社3-III-1 遵守不同課堂的規則。  

特社3-III-3 服從小組決議並完成指派的工作。  

特社3-III-4 在節慶或傳統祭儀遇到熟悉的人時,使用有簡單

主題的方式說出應景的話。  

特社3-III-7 願意陪同傷病的同學或家人到健康中心或就醫。  




容 

特社 A-Ⅲ-1 複雜情緒的處理。 
特社 A-Ⅲ-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A-Ⅲ-3 行為與後果之間的關係與評估。 
特社 B-Ⅲ-1 正負向訊息的判斷。 
特社 B-Ⅲ-2 話題的開啟與延續。 
特社 B-Ⅲ-3 自我經驗的分享。 
特社 B-Ⅲ-4 自我需求與困難的表達。 
特社 C-Ⅲ-1 不同學習情境變化的適應與調整。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專心聆聽他人發言。 
2. 能依據對方發言作出適當回應。 
3. 能說出自我期許。 
4. 能專心共讀繪本。 
5. 能分享自己曾經需要別人幫忙的經驗,以及請求他人協助的經

驗,並練習適當的求助語氣。 

6. 能了解說話的技巧。 
7. 能與他人進行合作。 
8. 能處理衝突。 
9. 進行桌遊活動時,能理性面對輸贏勝負的情緒。 

教學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background image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你說我聽 

與大家分享在疫情下,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有什麼不
同,並說明自己對疫情的看法。 
與大家分享暑假做了什麼事情。 
大家一起討論班級規範。 
寫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期末時再拿出來檢視。 
共讀繪本:《我會遵守規則—我好想贏!》 

4-6 

我需要你的幫忙 

共讀繪本:《我需要幫忙,可是我不敢說!》、

《品

格教育繪本:尋求幫助/分享希望 幫幫我好嗎?》 
討論可能會需要他人協助的情境。 
分享自己曾經需要別人幫忙的經驗,以及請求他人
協助的經驗。 
練習各式情境中,如何用適當的語句向他人求助。 

7-9 

說話的技巧 

老師編撰社會性故事,以情境與訊息當作題目,同
時呈現出三個不同的選項,讓學生選擇答案來回應
訊息。 
討論不同選項可能的結果,以及對方的感受。 
共讀繪本:

《別生氣,有話好好說》

,了解同樣一件

事情的陳述表達,一句話可以不一樣的呈現。 

11-13 

合作的技巧 

共讀繪本:

《我們一起來幫忙》

,了解「獲勝並非真

正的成功」,友情、團隊合作與理解原諒,才是最
重要。 
探討在與他人合作時,應展現的態度及行為。 
進行支援前線遊戲活動,透過團隊合作,收集老師
指定的物品。 

14-16 

遇到衝突怎麼辦 

共讀繪本:《我會處理衝突—想玩盪秋千》、《吵架
了,怎麼辦?》 
說明發生衝突的原因及情境。 

表達衝突所引發的情緒反應。 
分辨衝突所造成的後果。 

background image

遇到衝突時能適時地尋求大人協助。 

17-19 

一起玩桌遊 

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負面情
緒。 
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20-21 

我說你聽 

將期初的期許拿出來,檢視自己是否達成。 
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學習的
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五年級) 共  5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社1-III-1 聽從建議選擇較佳的情緒處理技巧。  

特社1-III-2 嘗試使用抒解壓力的方法。  

特社1-III-3 接納自己與接受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事

實。  

特社1-III-5 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或成敗。  

特社2-III-3 使用適當的技巧與人談話,並禮貌的結束話題。  

特社2-III-4 依據情境,用適當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歡的

物品或生活經驗。  

特社2-III-10 檢視發生衝突的原因並設法自我修正。  

特社3-III-1 遵守不同課堂的規則。  

特社3-III-3 服從小組決議並完成指派的工作。  

特社3-III-4 在節慶或傳統祭儀遇到熟悉的人時,使用有簡單

主題的方式說出應景的話。  

特社3-III-7 願意陪同傷病的同學或家人到健康中心或就醫。  




容 

特社 A-Ⅲ-1 複雜情緒的處理。 
特社 A-Ⅲ-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A-Ⅲ-3 行為與後果之間的關係與評估。 
特社 B-Ⅲ-1 正負向訊息的判斷。 
特社 B-Ⅲ-2 話題的開啟與延續。 
特社 B-Ⅲ-3 自我經驗的分享。 
特社 B-Ⅲ-4 自我需求與困難的表達。 
特社 C-Ⅲ-1 不同學習情境變化的適應與調整。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專心聆聽他人發言。 
2.  能依據對方發言作出適當回應。 
3.  能說出自我期許。 
4.  能專心共讀繪本。 
5.  能理性評估引起壓力的各種原因, 
6.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7.  能說出紓壓的適當方式。 
8.  能了解簡單肢體語言所代表的意義。 
9.  進行桌遊活動時,能理性面對輸贏勝負的情緒。 
10.  能聽從他人指令完成任務。 
11.  能對鄰居進行適當的打招呼及拜訪。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你說我聽 

與大家分享寒假做了什麼事情。 
大家一起檢視上學期訂定的班級規範,看看是否有
需調整或新增的地方。 
寫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期末時再拿出來檢視。 
共讀繪本:《和甘伯伯去遊河》 

4-6 

如何面對壓力 

共讀繪本:《很緊張很緊張的沙丁魚》

、《背石頭的

人》 
能理性評估引起壓力的各種原因 (如:考試不好,
擔心回家會被父母罵)

。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大家一起討論紓壓的適當方式。 

7-9 

讀懂肢體語言 

比手畫腳活動: 

用言語加上身體動作的方式,向對方表達老師
指定訊息,須讓對方明確瞭解你想要表達的意
思。 
接收訊息者需要猜猜看,對方的肢體語言想要
表達的是什麼。 

共讀繪本:《這是手》 

11-13 

闖關達人 

老師設定關卡並指派多步驟活動,讓學生完成老師
指派的複雜任務。 
每人輪流當關主,指派任務讓其他人完成。 

14-16 

鄰居你好 

口述故事:打招呼心情好、打招呼的力量真厲害。 
向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謝:熟悉
和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謝)的步
驟:微笑

眼睛看著對方用友善的音調進行對

話。 
練習向資源班的「鄰居」--隔壁班的老師進行對
話。 

background image

透過 google map,認識安樂國小周遭的人文環境
與各式商店。實際拜訪安樂國小附近店家,進行購
物、詢問、表達謝謝。 

17-19 

一起玩桌遊 

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負面情
緒。 
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20-21 

我說你聽 

將期初的期許拿出來,檢視自己是否達成。 
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學習的
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六年級)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社1-III-1 聽從建議選擇較佳的情緒處理技巧。  

特社1-III-2 嘗試使用抒解壓力的方法。  

特社1-III-3 接納自己與接受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事

實。  

特社1-III-5 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或成敗。  

特社2-III-3 使用適當的技巧與人談話,並禮貌的結束話題。  

特社2-III-4 依據情境,用適當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歡的

物品或生活經驗。  

特社2-III-10 檢視發生衝突的原因並設法自我修正。  

特社3-III-1 遵守不同課堂的規則。  

特社3-III-3 服從小組決議並完成指派的工作。  

特社3-III-4 在節慶或傳統祭儀遇到熟悉的人時,使用有簡單

主題的方式說出應景的話。  

特社3-III-7 願意陪同傷病的同學或家人到健康中心或就醫。  




容 

特社 A-Ⅲ-1 複雜情緒的處理。 
特社 A-Ⅲ-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A-Ⅲ-3 行為與後果之間的關係與評估。 
特社 B-Ⅲ-1 正負向訊息的判斷。 
特社 B-Ⅲ-2 話題的開啟與延續。 
特社 B-Ⅲ-3 自我經驗的分享。 
特社 B-Ⅲ-4 自我需求與困難的表達。 
特社 C-Ⅲ-1 不同學習情境變化的適應與調整。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專心聆聽他人發言。 
2. 能依據對方發言作出適當回應。 
3. 能說出自我期許。 
4. 能專心共讀繪本。 
5. 能分享自己曾經需要別人幫忙的經驗,以及請求他人協助的經

驗,並練習適當的求助語氣。 

6. 能了解說話的技巧。 
7. 能與他人進行合作。 
8. 能處理衝突。 
9. 進行桌遊活動時,能理性面對輸贏勝負的情緒。 

教學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background image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你說我聽 

與大家分享在疫情下,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有什麼不
同,並說明自己對疫情的看法。 
與大家分享暑假做了什麼事情。 
大家一起討論班級規範。 
寫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期末時再拿出來檢視。 
共讀繪本:《我會遵守規則—我好想贏!》 

4-6 

我需要你的幫忙 

共讀繪本:《我需要幫忙,可是我不敢說!》、

《品

格教育繪本:尋求幫助/分享希望 幫幫我好嗎?》 
討論可能會需要他人協助的情境。 
分享自己曾經需要別人幫忙的經驗,以及請求他人
協助的經驗。 
練習各式情境中,如何用適當的語句向他人求助。 

7-9 

說話的技巧 

老師編撰社會性故事,以情境與訊息當作題目,同
時呈現出三個不同的選項,讓學生選擇答案來回應
訊息。 
討論不同選項可能的結果,以及對方的感受。 
共讀繪本:

《別生氣,有話好好說》

,了解同樣一件

事情的陳述表達,一句話可以不一樣的呈現。 

11-13 

合作的技巧 

共讀繪本:

《我們一起來幫忙》

,了解「獲勝並非真

正的成功」,友情、團隊合作與理解原諒,才是最
重要。 
探討在與他人合作時,應展現的態度及行為。 
進行支援前線遊戲活動,透過團隊合作,收集老師
指定的物品。 

14-16 

遇到衝突怎麼辦 

共讀繪本:《我會處理衝突—想玩盪秋千》、《吵架
了,怎麼辦?》 
說明發生衝突的原因及情境。 

表達衝突所引發的情緒反應。 
分辨衝突所造成的後果。 

background image

遇到衝突時能適時地尋求大人協助。 

17-19 

一起玩桌遊 

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負面情
緒。 
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20-21 

我說你聽 

將期初的期許拿出來,檢視自己是否達成。 
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學習的
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社會技巧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六年級)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社1-III-1 聽從建議選擇較佳的情緒處理技巧。  

特社1-III-2 嘗試使用抒解壓力的方法。  

特社1-III-3 接納自己與接受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事

實。  

特社1-III-5 使用策略解決問題,但不過度重視結果或成敗。  

特社2-III-3 使用適當的技巧與人談話,並禮貌的結束話題。  

特社2-III-4 依據情境,用適當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歡的

物品或生活經驗。  

特社2-III-10 檢視發生衝突的原因並設法自我修正。  

特社3-III-1 遵守不同課堂的規則。  

特社3-III-3 服從小組決議並完成指派的工作。  

特社3-III-4 在節慶或傳統祭儀遇到熟悉的人時,使用有簡單

主題的方式說出應景的話。  

特社3-III-7 願意陪同傷病的同學或家人到健康中心或就醫。  




容 

特社 A-Ⅲ-1 複雜情緒的處理。 
特社 A-Ⅲ-2 壓力的替代與紓解方法。 
特社 A-Ⅲ-3 行為與後果之間的關係與評估。 
特社 B-Ⅲ-1 正負向訊息的判斷。 
特社 B-Ⅲ-2 話題的開啟與延續。 
特社 B-Ⅲ-3 自我經驗的分享。 
特社 B-Ⅲ-4 自我需求與困難的表達。 
特社 C-Ⅲ-1 不同學習情境變化的適應與調整。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品德、資訊、多元文化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專心聆聽他人發言。 
2.  能依據對方發言作出適當回應。 
3.  能說出自我期許。 
4.  能專心共讀繪本。 
5.  能理性評估引起壓力的各種原因, 
6.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7.  能說出紓壓的適當方式。 
8.  能了解簡單肢體語言所代表的意義。 
9.  進行桌遊活動時,能理性面對輸贏勝負的情緒。 
10.  能聽從他人指令完成任務。 
11.  能對鄰居進行適當的打招呼及拜訪。 

background image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3 

你說我聽 

與大家分享寒假做了什麼事情。 
大家一起檢視上學期訂定的班級規範,看看是否有
需調整或新增的地方。 
寫下這學期對自己的期許,期末時再拿出來檢視。 
共讀繪本:《和甘伯伯去遊河》 

4-6 

如何面對壓力 

共讀繪本:《很緊張很緊張的沙丁魚》

、《背石頭的

人》 
能理性評估引起壓力的各種原因 (如:考試不好,
擔心回家會被父母罵)

。 

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及所造成的壓力。 
大家一起討論紓壓的適當方式。 

7-9 

讀懂肢體語言 

比手畫腳活動: 

用言語加上身體動作的方式,向對方表達老師
指定訊息,須讓對方明確瞭解你想要表達的意
思。 
接收訊息者需要猜猜看,對方的肢體語言想要
表達的是什麼。 

共讀繪本:《這是手》 

11-13 

闖關達人 

老師設定關卡並指派多步驟活動,讓學生完成老師
指派的複雜任務。 
每人輪流當關主,指派任務讓其他人完成。 

14-16 

鄰居你好 

口述故事:打招呼心情好、打招呼的力量真厲害。 
向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謝:熟悉
和鄰居進行對話(打招呼、詢問、表達謝謝)的步
驟:微笑

眼睛看著對方用友善的音調進行對

話。 
練習向資源班的「鄰居」--隔壁班的老師進行對
話。 

background image

透過 google map,認識安樂國小周遭的人文環境
與各式商店。實際拜訪安樂國小附近店家,進行購
物、詢問、表達謝謝。 

17-19 

一起玩桌遊 

進行競爭性桌遊,練習面對失敗時的壓力與負面情
緒。 
進行合作性桌遊,培養良好的合作態度。 

20-21 

我說你聽 

將期初的期許拿出來,檢視自己是否達成。 
檢討這學期自己的表現,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學習的
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A 組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 A) 共  6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生1-sP-3 食用前進行洗滌、剝皮或打開包裝等。  
特生 1-sP-5 選擇乾淨新鮮且於保存期限內的食物。 
特生 1-sP-9 選擇適當場所並完成衣物穿脫與更換。 
特生 1-sP-10 視天氣、場合、年齡、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衣
著。 
特生 1-sP-11 分類衣物並收納保管。 
特生 1-sP-19 隨時整理與保持儀容整潔。 
特生 1-sP-20 具備良好的口鼻衛生習慣。 
特生 1-sA-7 整理及收納個人衣物。 
特生 2-sP-13 區辨隱私的場所和行為,並維護自己和家人的隱
私權。 
特生 3-sP-3 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特生 3-sP-4 認識消費場所及完成消費行為。 
特生 3-sP-5 遵守公共場所及設施的使用規範。 




容 

特生 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 A-sP-6 飲食的衛生習慣。 
特生 A-sA-5 食物的保存方法。 
特生 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 B-sP-3 衣物的清潔與收納。 
特生 D-sP-1 身體器官與功能的認識。 
特生 D-sP-6 簡易外傷的處理。 
特生 E-sP-4 消費與儲蓄。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特生 J-sP-1 交通工具的認識。 
特生 J-sP-2 道路交通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特生 K-sP-1 就讀學校的認識。 

融入議題 

環境、資訊、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認識安樂國小的環境。 
2. 能看課表,穩備好上課用品,自己走到潛能班上課。 
3. 能整理好個人置物區並保持整潔。 
4. 能在食用水果前進行洗滌、剝皮,和打開食物包裝。 
5. 能知道需冷藏食品的基本保存方式(如鮮奶沒喝完要冰在冰箱)。 
6. 能依照不同情境、溫度、場合選擇適合的衣物。 

background image

7. 能認識身體構造與系統。 
8. 能知道身體隱私概念。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認識我的學校 

1.  認識教室環境(哪些區域及物品是學生使用、哪

些是老師的)。 

2.  認識學校環境(重要地點如操場、健康中心、活

動中心)。 

3.  熟悉學校作息。 
4.  能從普通班走到潛能班上課。 
5.  能知道進入處室或他人教室的基本禮儀。 
6.  能看課表,確認到資源班上課的時間。 
7.  能使用聯絡袋,裝潛能班所需物品。 

5-8 

整理小達人 

1.  能整理自己的鉛筆盒及書包,並保持清潔。 
2.  能將抽屜的物品進行分類。 
3.  能將課本按大小擺好。 
4.  能從抽屜和置物櫃中找到上課所需的課本。 

9-12 

飲食小達人 

1.  能在食用水果前進行洗滌、剝皮。 
2.  能在食用前打開食物包裝袋。 
3.  能知道需冷藏食品的基本保存方式(如鮮奶沒

喝完要冰在冰箱)。 

13-16 

服裝小達人 

1.  能辨識適合更換衣物的場所。 
2.  能依照天氣選擇適合的衣物。 
3.  能將基本衣物進行分類。 
4.  能將衣物折疊整齊。 
5.  能將衣物襪子等翻到正面再穿。 
6.  能知道常見場合情境要穿什麼衣服,以及什麼

場合不能穿什麼衣服。 

17-20 

認識我的身體 

1.  能認識身體基本器官與功能。 
2.  能在身體不適時,指出哪裡不舒服。 

background image

3.  能知道身體隱私概念。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B 組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 B) 共   6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生1-sP-3 食用前進行洗滌、剝皮或打開包裝等。  
特生 1-sP-5 選擇乾淨新鮮且於保存期限內的食物。 
特生 1-sP-9 選擇適當場所並完成衣物穿脫與更換。 
特生 1-sP-10 視天氣、場合、年齡、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衣
著。 
特生 1-sP-11 分類衣物並收納保管。 
特生 1-sP-19 隨時整理與保持儀容整潔。 
特生 1-sP-20 具備良好的口鼻衛生習慣。 
特生 1-sA-7 整理及收納個人衣物。 
特生 2-sP-13 區辨隱私的場所和行為,並維護自己和家人的隱
私權。 
特生 3-sP-3 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特生 3-sP-4 認識消費場所及完成消費行為。 
特生 3-sP-5 遵守公共場所及設施的使用規範。 




容 

特生 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 A-sP-6 飲食的衛生習慣。 
特生 A-sA-5 食物的保存方法。 
特生 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 B-sP-3 衣物的清潔與收納。 
特生 D-sP-1 身體器官與功能的認識。 
特生 D-sP-6 簡易外傷的處理。 
特生 E-sP-4 消費與儲蓄。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特生 J-sP-1 交通工具的認識。 
特生 J-sP-2 道路交通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特生 K-sP-1 就讀學校的認識。 

融入議題 

環境、資訊、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認識安樂國小的環境。 
2. 能看課表,穩備好上課用品,自己走到潛能班上課。 
3. 能整理好個人置物區並保持整潔。 
4. 能在食用水果前進行洗滌、剝皮,和打開食物包裝。 
5. 能知道需冷藏食品的基本保存方式(如鮮奶沒喝完要冰在冰箱)。 
6. 能依照不同情境、溫度、場合選擇適合的衣物。 

background image

7. 能認識身體構造與系統。 
8. 能知道身體隱私概念。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認識我的學校 

認識教室環境(哪些區域及物品是學生使用、哪些
是老師的)。 
認識學校環境(重要地點如操場、健康中心、活動
中心)。 
熟悉學校作息。 
能從普通班走到潛能班上課。 
能知道進入處室或他人教室的基本禮儀。 
能看課表,確認到資源班上課的時間。 
能使用聯絡袋,裝潛能班所需物品。 

5-8 

整理小達人 

能整理自己的鉛筆盒及書包,並保持清潔。 
能將抽屜的物品進行分類。 
能將課本按大小擺好。 
能從抽屜和置物櫃中找到上課所需的課本。 

9-12 

飲食小達人 

能在食用水果前進行洗滌、剝皮。 
能在食用前打開食物包裝袋。 
能知道需冷藏食品的基本保存方式(如鮮奶沒喝完
要冰在冰箱)。 

13-16 

服裝小達人 

能辨識適合更換衣物的場所。 
能依照天氣選擇適合的衣物。 
能將基本衣物進行分類。 
能將衣物折疊整齊。 
能將衣物襪子等翻到正面再穿。 
能知道常見場合情境要穿什麼衣服,以及什麼場合
不能穿什麼衣服。 

17-20 

認識我的身體 

能認識身體基本器官與功能。 
能在身體不適時,指出哪裡不舒服。 

background image

能知道身體隱私概念。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A 組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 A) 共  6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生1-sP-3 食用前進行洗滌、剝皮或打開包裝等。  
特生 1-sP-5 選擇乾淨新鮮且於保存期限內的食物。 
特生 1-sP-9 選擇適當場所並完成衣物穿脫與更換。 
特生 1-sP-10 視天氣、場合、年齡、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
衣著。 
特生 1-sP-11 分類衣物並收納保管。 
特生 1-sP-19 隨時整理與保持儀容整潔。 
特生 1-sP-20 具備良好的口鼻衛生習慣。 
特生 1-sA-7 整理及收納個人衣物。 
特生 2-sP-13 區辨隱私的場所和行為,並維護自己和家人的
隱私權。 
特生 3-sP-3 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特生 3-sP-4 認識消費場所及完成消費行為。 
特生 3-sP-5 遵守公共場所及設施的使用規範。 




容 

特生 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 A-sP-6 飲食的衛生習慣。 
特生 A-sA-5 食物的保存方法。 
特生 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 B-sP-3 衣物的清潔與收納。 
特生 D-sP-1 身體器官與功能的認識。 
特生 D-sP-6 簡易外傷的處理。 
特生 E-sP-4 消費與儲蓄。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特生 J-sP-1 交通工具的認識。 
特生 J-sP-2 道路交通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特生 K-sP-1 就讀學校的認識。 

融入議題 

環境、資訊、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7.  能認識常見疾病的預防及處理方式。 
18.  能進行簡易外傷的處理。 
19.  能知道在學校受傷可以找誰處理。 
20.  能獨立完成簡單清掃工作。 
21.  能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22.  能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23.  能具備危險意識,並能主動或依指示遠離危險情境。 

background image

24.  能知道基本緊急電話 110 及 119 及功能。 
25.  能說出社區的消費性場所。 
26.  能在口語提示下說出購物的流程。 
27.  能有禮貌的進行購物,並進行 100 元內的金額支付練習。 
28.  能說出常見的交通工具,並比較之間的差異。 
29.  能知道過馬路的規則與注意事項。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生病、受傷怎麼辦 

3. 能知道在學校受傷可以找誰處理。 
4. 能在協助下接受體適能測驗及身體健康檢

查。 

5. 能認識常見疾病的預防及處理方式。 
6. 能進行簡易外傷的處理。 

5-8 

清潔小達人 

6. 能認識常見的清潔用品。 
7. 能在口語引導與提示下掃地。 
8. 能在口語引導與提示下拖地。 
9. 能在口語引導與提示下擦拭桌子與櫃子表

面。 

10.  能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9-12 

遇到危險怎麼辦 

15.  能依提示選出危險情境的圖片或照片。 
16.  能知道在教室或學校遇到危險可以找誰。 
17.  能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18.  能具備危險意識,並能主動或依指示遠離危

險情境。 

19.  能知道基本緊急電話 110 及 119 及功能。 

13-16 

交通小達人 

4. 能說出常見的交通工具。 
5. 能知道過馬路的規則與注意事項(如紅燈停

綠燈行、走斑馬線等)。 

6. 能比較各式交通工具的差異(如:速度、外

background image

型、搭乘方式等) 

17-20 

購物小達人 

5. 能說出社區的消費性場所(如便利商店、市

場、早餐店、藥局、麵包店等)。 

6. 能在口語提示下說出購物的流程(選商品、付

錢、有發票要拿)。 

7. 能有禮貌的進行購物(如選好商品再拿、排隊

結帳等)。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生活管理 

B 組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一年級 B) 共   6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生1-sP-3 食用前進行洗滌、剝皮或打開包裝等。  
特生 1-sP-5 選擇乾淨新鮮且於保存期限內的食物。 
特生 1-sP-9 選擇適當場所並完成衣物穿脫與更換。 
特生 1-sP-10 視天氣、場合、年齡、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
衣著。 
特生 1-sP-11 分類衣物並收納保管。 
特生 1-sP-19 隨時整理與保持儀容整潔。 
特生 1-sP-20 具備良好的口鼻衛生習慣。 
特生 1-sA-7 整理及收納個人衣物。 
特生 2-sP-13 區辨隱私的場所和行為,並維護自己和家人的
隱私權。 
特生 3-sP-3 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特生 3-sP-4 認識消費場所及完成消費行為。 
特生 3-sP-5 遵守公共場所及設施的使用規範。 




容 

特生 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 A-sP-6 飲食的衛生習慣。 
特生 A-sA-5 食物的保存方法。 
特生 B-sP-2 衣物的認識。 
特生 B-sP-3 衣物的清潔與收納。 
特生 D-sP-1 身體器官與功能的認識。 
特生 D-sP-6 簡易外傷的處理。 
特生 E-sP-4 消費與儲蓄。 
特生 F-sP-2 清潔用品的認識與使用。 
特生 F-sP-3 清掃工作的技能。 
特生 J-sP-1 交通工具的認識。 
特生 J-sP-2 道路交通規則的認識與遵守。 
特生 K-sP-1 就讀學校的認識。 

融入議題 

環境、資訊、家庭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認識常見疾病的預防及處理方式。 
2.  能進行簡易外傷的處理。 
3.  能知道在學校受傷可以找誰處理。 
4.  能獨立完成簡單清掃工作。 
5.  能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6.  能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7.  能具備危險意識,並能主動或依指示遠離危險情境。 

background image

8.  能知道基本緊急電話 110 及 119 及功能。 
9.  能說出社區的消費性場所。 
10.  能在口語提示下說出購物的流程。 
11.  能有禮貌的進行購物,並進行 100 元內的金額支付練習。 
12.  能說出常見的交通工具,並比較之間的差異。 
13.  能知道過馬路的規則與注意事項。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生病、受傷怎麼辦 

能知道在學校受傷可以找誰處理。 
能在協助下接受體適能測驗及身體健康檢查。 
能認識常見疾病的預防及處理方式。 
能進行簡易外傷的處理。 

5-8 

清潔小達人 

能認識常見的清潔用品。 
能在口語引導與提示下掃地。 
能在口語引導與提示下拖地。 
能在口語引導與提示下擦拭桌子與櫃子表面。 
能維持個人物品與環境的整齊清潔。 

9-12 

遇到危險怎麼辦 

能依提示選出危險情境的圖片或照片。 
能知道在教室或學校遇到危險可以找誰。 
能認識及避免常見的危險情境。 
能具備危險意識,並能主動或依指示遠離危險情
境。 
能知道基本緊急電話 110 及 119 及功能。 

13-16 

交通小達人 

能說出常見的交通工具。 
能知道過馬路的規則與注意事項(如紅燈停綠燈
行、走斑馬線等)。 
能比較各式交通工具的差異(如:速度、外型、
搭乘方式等) 

17-20 

購物小達人 

能說出社區的消費性場所(如便利商店、市場、

background image

早餐店、藥局、麵包店等)。 
能在口語提示下說出購物的流程(選商品、付
錢、有發票要拿)。 
能有禮貌的進行購物(如選好商品再拿、排隊結
帳等)。 

21 

總複習 

複習本學期所學內容。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動

作訓練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A組:共 4 人 
B組: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功 2-1 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5 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6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2-8 具備雙側協調與眼手協調技能。 
特功 2-9 具備動作計畫技能。 
特功 3-1 參與生活作息。 
特功 3-2 參與學習活動。 
特功 3-3 參與非經常性活動。 




容 

特功 B-10 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特功 E-9 障礙物的跨越。 
特功 E-10 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特功 E-12 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 
特功 E-14 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特功 E-15 攀爬。 
特功 E-17 繞過障礙物。 
特功 F-3 物品的踢或推。 
特功 G-5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特功 H-2 手指耙起小物。 
特功 H-4 前三指指腹的抓握。 
特功 H-5 拇指及食指尖的撿拾。 
特功 H-9 單手連續撿起小物並移至掌心。 
特功 H-12 不同大小瓶蓋的旋開。 
特功 I-4 物品的接合或拔開。 
特功 I-6 疊高積木。 
特功 I-7 食物外皮或包裝的剝除或拆開。 
特功 I-8 串珠子。 
特功 I-10 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特功 I-11 剪直線或曲線。 
特功 I-14 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 I-15 數字或國字的描畫。 
特功 I-16 範圍內的書寫。 
特功 J-3 指令下簡單或單一動作的執行。 

background image

特功 J-4 指令下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執行。 

融入議題  安全、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跨越障礙物。 
2. 能兩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3. 能雙腳的連續前跳。 
4. 能進行攀爬。 
5. 能進行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6. 能利用前三指指腹抓握物品。 
7. 能單手撿取物品放在掌心。 
8. 能將旋開大的瓶蓋。 
9. 能進行物品的接合或拔開。 
10. 能將食物的包裝拆開。 
11. 能串珠子。 
12. 能把紙對摺並壓捏出摺痕。 
13. 能使用剪刀剪直線。 
14 .能在範圍內著色。 
15. 能進行數字或國字的仿寫。 
16. 能依照指令完成簡單或單一動作的執行。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校園走透透(一) 

1.能認識校園中常去的地點位置,並且安全行走
到目的地。 
2.練習兩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3.能雙腳原地跳 10 下。 
4.練習維持單腳站姿至少 5 秒。 

5-8 

龍球大挑戰 

1.能攀爬跨越障礙物。 
2.能拋丟大龍球。 
3.能接住他人丟過來的大龍球。 

9-12  手指好靈活 

1.能用前三指拿取小物,且不掉落在地板上。 
2.能用單手撿取地上的物品,並放在掌心。 

background image

3.能打開大罐子的瓶蓋,並將收集到的物品放
入。 

13-16  串珠小達人 

1.能用前三指將珠子拿起。 
2.能將相同顏色的珠子放在同一個盒子中。 
3.能用單手挑選自己喜歡的珠子放在掌心。 
4.能將珠子串成一串項鍊。 

17-20  美展第一名 

創作美展作品: 
1.能將紙對摺。 
2.能使用剪刀剪直線。 
3.能在指定範圍內著色。 
4.練習按照方格大小書寫/仿寫適當的數字或
國字。 

21 

期末同樂會 

1.能在吃點心前、後洗抹布擦桌子,練習擰抹布

的動作。 
2.能拆開食物包裝,並享用點心。 
3.能在享用點心後,將桌面垃圾撿乾淨。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 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功能性動

作訓練 

1 節 

潛能班 

待定 

教學對象 

A組:共 4 人 
B組: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功 2-1 具備維持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2 具備改變身體姿勢技能。 
特功 2-5 具備舉起與移動物品技能。 
特功 2-6 具備手與手臂使用技能。 
特功 2-7 具備手部精細操作技能。 
特功 2-8 具備雙側協調與眼手協調技能。 
特功 2-9 具備動作計畫技能。 
特功 3-1 參與生活作息。 
特功 3-2 參與學習活動。 
特功 3-3 參與非經常性活動。 




容 

特功 B-10 單腳站姿勢的維持 
特功 E-9 障礙物的跨越。 
特功 E-10 兩腳一階或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特功 E-12 雙腳或單腳的原地跳。 
特功 E-14 雙腳或單腳的連續前跳。 
特功 E-15 攀爬。 
特功 E-17 繞過障礙物。 
特功 F-3 物品的踢或推。 
特功 G-5 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特功 H-2 手指耙起小物。 
特功 H-4 前三指指腹的抓握。 
特功 H-5 拇指及食指尖的撿拾。 
特功 H-9 單手連續撿起小物並移至掌心。 
特功 H-12 不同大小瓶蓋的旋開。 
特功 I-4 物品的接合或拔開。 
特功 I-6 疊高積木。 
特功 I-7 食物外皮或包裝的剝除或拆開。 
特功 I-8 串珠子。 
特功 I-10 紙張的對摺及摺痕的壓捏。 
特功 I-11 剪直線或曲線。 
特功 I-14 範圍內的著色。 
特功 I-15 數字或國字的描畫。 
特功 I-16 範圍內的書寫。 
特功 J-3 指令下簡單或單一動作的執行。 

background image

特功 J-4 指令下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執行。 

融入議題  安全、戶外教育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 能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2. 能單腳的連續前跳。 
3. 能進行物品的拋丟或接住。 
4. 能用拇指和食指尖撿拾物品。 
5. 能將旋開小的瓶蓋。 
6. 能將積木疊高及拆解。 
7. 能將水果的外皮剝除。 
8. 能把紙對摺並壓捏出摺痕。 
9. 能使用剪刀剪曲線。 
10.能在範圍內著色。 
11. 能按照方格大小書寫適當的數字或國字。 
12. 能依照指令完成複雜或連續二個以上動作的執行。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教學影片 □圖卡■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4 

校園走透透(二) 

1.能認識校園中常去的地點位置,並且安全行走
到目的地。 
2.練習一腳一階的上下樓梯。 
3.能單腳原地跳 10 下。 
4.練習維持單腳站姿至少 10 秒。 

5-8 

棒球九宮格 

1.用球丟九宮格記分板。 
2.把球丟到指定區域中。 
3.倆倆互相拋接球。 

9-12  美展第一名(二) 

創作美展作品: 
1.能將紙對摺。 
2.能使用剪刀剪曲線。 
3.能在指定範圍內著色。 
4.練習按照方格大小書寫/仿寫適當的數字或
國字。 

background image

13-16  積木好好玩 

1.練習疊高積木至少 10 塊不倒塌。 
2.能模仿老師排列的積木圖形進行排列。 
3.疊疊樂遊戲:進行積木的疊放與抽取練習,繞
過各式障礙物而不碰到。 

17-19  寶石搜集賽 

1.能攀爬越過高低不同的障礙物。 
2.能拇指及食指尖將地上的小珠子撿起。 
3.能旋開寶特瓶的瓶蓋,將小珠子放入寶特瓶
中。 

20 

期末同樂會 

1.能在吃水果前、後洗抹布擦桌子,練習擰抹布

的動作。 
2.能剝除水果外皮,並享用水果。 
3.能在享用水果後,將桌面垃圾撿乾淨。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 聽障巡迴輔導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溝通訓練 

2 節 

聽巡班-B 

陳立珣 

教學對象   (1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溝 1-sA-1 注意及分辨溝通情境中的多重訊息。 
特溝 2-sP-6 已基本句型進行對話。 
特溝 2-sA-2 依情境需求調整適切的溝通形式。 
特溝 3-sA-1 依情境進行持續的對話輪替。 
特溝 4-sP-2 運用溝通技巧參與遊戲活團體活動。 




容 

特溝 B-sP-2 構音、音量急說話節奏 
特溝 B-sP-4 符合口語語法的基本句型 
特溝 B-sP-6 語意明確的說話內容 
特溝 B-sA-3 聊天或討論的技巧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品德、家庭教育、閱讀素養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聽能理解: 
1.爸爸是烘焙師 
2.媽媽是老師 
 
 
看圖說故事: 
1.  偷蜂蜜的黑熊 
2.  小蛇的毛衣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單音聽辨:注音符號 
4.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5.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6.句型練習:有….還有、滿…都是、比…更…  
7.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8.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聽能理解: 
1.為什麼有人會昏
倒? 
2.嘴唇為什麼乾乾
的? 
 
看圖說故事: 
1.  誰送的禮物 
2.  翹翹板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單音聽辨:注音符號 
4. 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5.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6.句型練習:雖然…卻…、從…到…。 
7.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聽能理解: 
1.賞花趣 
2.康康怎麼了 
看圖說故事: 
1.小貓釣魚 
2.貪吃的小豬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先…再…、幫忙…把…。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0 

11 

12 

13 

聽能理解: 
1.舞會開始囉 
2.我可以想吃就吃
嗎? 
看圖說故事: 
1.狐狸偷葡萄 
2.不冷了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又…又…、有的…反而。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4 

15 

16 

background image

17 

聽能理解: 
1.過新年 
2.大熊暖暖包 
看圖說故事: 
1.迷路的小白兔 
2.游泳圈不見了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因為…所以…、不是…而是…。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8 

19 

20 

21 

IEP 會議 

與家長、老師討論學生需求能力及下學期目標 

第二學期 

聽能理解: 
1.天燈升上天 
2.下巴流血了 
看圖說故事: 
1.誰推了他? 
2.我想要養小貓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量詞大集合,認識不同量詞使用在名詞前。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聽能理解: 
1.公園活寶 
2.害羞的新同學 
看圖說故事: 
1.請你吃冰淇淋 
2.下雨了怎麼辦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 句型練習:雖然…但是…、…不過…。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聽能理解: 
1.地球肚子痛 
2.我會資源回收 
看圖說故事: 
1.懂事的小烏鴉 
2.團結的小螞蟻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為了…都…、為了…所以…。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0 

11 

12 

background image

13 

聽能理解: 
1.外新人找新家 
2.禿鷹清道夫 
看圖說故事: 
1.小雞搶食物 
2.放風箏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6. 句型練習:不但可以…也可以…、從…到…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4 

15 

16 

17 

聽能理解: 
1. 淚 滴 星 星 不 哭
了 
2. 流 感 病 毒 我 不
怕 
看圖說故事: 
1.請雲朵幫忙 
2.見義勇為的猴
子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6.句型練習:幫忙…把…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8 

19 

20 

21 

IEP 會議 

與家長、老師討論學生需求能力及下學年目標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學校

111

學年度第 1 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溝通訓練 

(外加) 

1 節 

201、202、2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溝 1-P-1 覺察、分辨與理解聲音或各種溝通訊息。  
特溝 1-P-2 覺察、分辨各種溝通訊息。 
特溝 1-P-3 專注於溝通者的聲音、唇型、動作手勢與表情。  
特溝 1-P-4 理解日常的溝通訊息。 
特溝 1-P-5 理解常用指令與基本句型。  
特溝 2-P-3 表現出與人溝通的意圖。  
特溝 2-P-5 表達日常的基本溝通訊息。  
特溝 3-P-1 表達參與活動的意圖。 
特溝 4-P-1 運用溝通技巧參與遊戲及生活。 




容 

特溝 I-P-1 眼神注視。  
特溝 I-P-2 動作、手勢與表情的模仿。 
特溝 I-P-4 有溝通意義的身體姿勢與動作。   
特溝 I-P-5 基本情緒的表情。       
特溝 II-P-2 構音、音量及說話節奏。  
特溝 II-P-3 常用詞匯。 
特溝 II-P-5 日常生活用語。  
特溝 III-P-1 手形方向動作及表情。 
特溝 IV-P-2 符合溝通需求之照片。  
特溝 IV-P-5 符合溝通需求之文字符號。 

融入議題  融入人權、環境、品德、資訊、安全、家庭教育、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透過使用肢體語言或口語達成溝通的重要性。 
2.能理解情緒的表徵,並使用適切的表情動作表達需求。 
3.能藉由多元的訊息傳遞,培養敏銳的聽理解能力。 
4.能透過活動與示範,增進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background image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聲音躲貓貓 

1.能專心聆聽各種樂器的聲音。 
2.透過樂器圖片、常用樂器,認識樂器名稱及相
對應的樂器聲音。 
3.能跟著老師敲擊樂器。 
4.能聽樂器敲擊的聲音找對樂器。 
5.能聽聲音辨別聲音來源。  
6.能說出常見樂器的名稱。 

6-10 

  
   
你好嗎? 

1.提醒下,眼睛能注視圖片或情境影片。 
2.認識相關人物、圖片的名稱與意義。 
3.認識並模仿圖片人物的打招呼動作。 
4.引導學生認識不同情境應使用不同禮貌用語。 
5.透過生活情境,引導學生以手勢、或語言表達
問候。 

11-15 

 
 
看圖說一說 

1.透過圖片、情境影片,認識並聽說常見動物的
名稱。 
2.透過圖片、情境影片,聽說常見植物的名稱。 
3.透過圖片、情境影片,聽說常見生活物品的名
稱。 
4.透過圖片、具體物,認識並聽說常見食物的名
稱。 

16-21 

 
 
說話大使 

1.提醒下,眼睛能注視圖片。 
2.透過圖卡,認識圖卡物名稱與意義。 
3.圖片與名稱配對遊戲。 
4.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圖片內容。 
5.引導學生以圖片中的人物、動作、地點等練習
以簡單句說出圖片的意思。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學校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溝通訓練 

(外加) 

1 節 

201、202、203 

鄭美玲 

教學對象  共  4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溝 1-P-1 覺察、分辨與理解聲音或各種溝通訊息。  
特溝 1-P-2 覺察、分辨各種溝通訊息。 
特溝 1-P-3 專注於溝通者的聲音、唇型、動作手勢與表情。  
特溝 1-P-4 理解日常的溝通訊息。 
特溝 1-P-5 理解常用指令與基本句型。  
特溝 2-P-3 表現出與人溝通的意圖。  
特溝 2-P-5 表達日常的基本溝通訊息。  
特溝 3-P-1 表達參與活動的意圖。 
特溝 4-P-1 運用溝通技巧參與遊戲及生活。 




容 

特溝 I-P-1 眼神注視。  
特溝 I-P-2 動作、手勢與表情的模仿。 
特溝 I-P-4 有溝通意義的身體姿勢與動作。   
特溝 I-P-5 基本情緒的表情。       
特溝 II-P-2 構音、音量及說話節奏。  
特溝 II-P-3 常用詞匯。 
特溝 II-P-5 日常生活用語。  
特溝 III-P-1 手形方向動作及表情。 
特溝 IV-P-2 符合溝通需求之照片。  
特溝 IV-P-5 符合溝通需求之文字符號。 

融入議題  融入人權、環境、品德、資訊、安全、家庭教育、戶外教育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1.能運用圖字卡表達需求與感受。 
2.能認真聆聽問題並正確回應。 
3.藉由文章與繪本朗讀,能正確流暢念出短文。 
4.增進溝通意願,建立表達基本需求的溝通管道。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background image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1-5 

 
Yes!Sir. 

1.透過圖卡、情境影片,認識常見指令。 
2.指導學生回應指令的肢體動作。 
3.指導學生正確回應指令或口語表達。 
4.透過照片、具體情境,示範適當的回應指令。 
5.在具體情境下,學生實作回應指令的肢體動作
或口語表達。 
6.透過修正及回饋學生學習正確的回應指令。 

6-10 

 
擠眉弄眼 

1.藉由情緒圖卡,認識喜怒哀樂的臉部表情及動
作。 
2.藉由情緒圖卡認識對應的字詞卡。 
3.透過表演活動,辨識表情的變化及所代表的意
義。 
4 透過遊戲,學生以肢體動或口語表達不同的情
緒反應。 
5.藉由修正及回饋活動,了解適切的表達方式。 

11-15 

 
 
說話高手 

1.透過圖卡、情境影片,認識表達的方式。 
2.透過照卡、情境影片,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
一說內容。 
3 教師指導學生錯誤的語法,並示範正確的說法。 
4.透過系列圖卡,排列圖卡順序並回答問題。 
5.教師以簡單句講解系列圖卡的正確順序,並引
導學生回答問題。 

16-20 

 
 
好朋友 

1.學習以肢體動作、或口語表達參與活動的意圖。 
2.透過遊戲,學習回應他人邀約的詢問。 
3.觀賞情境影片,學習以完整句回答問題。 
4.教師提示同學生日日期,學習表達祝福的話語
及方式。 
5.透過圖卡、情境影片,依據內容表達適切的回
應 

 

 

 

 

 

background image

六、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計畫 (表 7-6)(聽障巡迴輔導班) 

特殊教育班級彈性學習課程(含特殊需求領域課程)課程計畫 

集中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各班別所有任教科目均須填寫)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聽障巡迴輔導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溝通訓練 

1 節 

聽巡班-A 

陳立珣 

教學對象  共 1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溝 1-sP-4 了解日常的溝通訊息。 
特溝 2-sP-2 發出清楚明確的訊息。 




容 

特溝 B-Sp-2 構音、音量急說話節奏 
特溝 B-Sp-4 符合口語語法的基本句型 
特溝 B-Sp-6 語意明確的說話內容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品德、家庭教育、閱讀素養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我的學校生活日常 
(詞彙圖卡+生活情
境圖) 

1.構音與聽辨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2.相關詞彙唸讀:搭配圖片和語句。(學校會出現
的相關人物和物品,並將詞彙融入語句) 
3.聽能訓練:聽能理解(繪本故事帶入)+聽完進
行指認與操作。 
4.短句仿說:生活實用語句的短句練習及仿說。 

我要吃的健康營養 
(詞彙圖卡+生活情
境圖) 

1.構音與聽辨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2.相關詞彙唸讀:搭配圖片和語句。(我要吃的物
品加入搭配,並將詞彙融入語句) 
3.聽能訓練:聽能理解(繪本故事帶入)+聽完進
行指認與操作。 
4.短句仿說:生活實用語句的短句練習及仿說。 

我會自己來 
(詞彙圖卡+生活情
境圖) 

1.構音與聽辨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2.相關詞彙唸讀:搭配圖片和語句。(加入動詞:
拿、丟、擦、貼等) 
3.聽能訓練:聽能理解(繪本故事帶入)+聽完進
行指認與操作。 
4.短句仿說:生活實用語句的短句練習及仿說。 

10 

11 

12 

13 

我是有禮貌的小朋
友(詞彙圖卡+生活
情境圖) 

1.構音與聽辨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2.相關詞彙唸讀:搭配圖片和語句。(平常會說的
用語:謝謝、不要、不客氣、早安、老師好、請、
幫忙,並將詞彙融入語句) 
3.聽能訓練:聽能理解(繪本故事帶入)+聽完進
行指認與操作。 
4.短句仿說:生活實用語句的短句練習及仿說。 

14 

15 

16 

17 

大總匯 
(複習前 16 周課
程) 

1.構音與聽辨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2.相關詞彙唸讀:搭配圖片和語句。(整理前 16
周詞彙,並將詞彙融入語句) 
3.聽能訓練:聽能理解(繪本故事帶入)+聽完進
行指認與操作。 
4.短句仿說:生活實用語句的短句練習及仿說。 

18 

19 

20 

21 

IEP 會議 

與家長、老師討論學生需求能力及下學期目標 

第二學期 

我會幫忙(詞彙圖
卡+生活情境圖) 

1.構音與聽辨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2.相關詞彙唸讀:搭配圖片和語句。(我會幫忙擦
桌子、我會幫忙整理、我會幫忙擦碗等平常生活

background image

可以完成的事物) 
3.聽能訓練:聽能理解(繪本故事帶入)+聽完進行
指認與操作。 
4.短句仿說:生活實用語句的短句練習及仿說。 

我喜歡的東西 
(詞彙圖卡+生活
情境圖) 

1.構音與聽辨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2.相關詞彙唸讀:搭配圖片和語句。(個案喜歡玩
的物品帶入) 
3.聽能訓練:聽能理解(繪本故事帶入)+聽完進行
指認與操作。 
4.短句仿說:生活實用語句的短句練習及仿說。 

我討厭的東西 
(詞彙圖卡+生活
情境圖) 

1.構音與聽辨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2.相關詞彙唸讀:搭配圖片和語句。(個案不喜歡
完的物品帶入) 
3.聽能訓練:聽能理解(繪本故事帶入)+聽完進行
指認與操作。 
4.短句仿說:生活實用語句的短句練習及仿說。 

10 

11 

12 

13 

動物大驚奇 
(詞彙圖卡+生活
情境圖) 

1.構音與聽辨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2.相關詞彙唸讀:搭配圖片和語句。(什麼動物會
做什麼動作,兔子蹦蹦跳、狗狗汪汪叫) 
3.聽能訓練:聽能理解(繪本故事帶入)+聽完進行
指認與操作。 
4.短句仿說:生活實用語句的短句練習及仿說。 

14 

15 

16 

17 

大總匯 
(複習前 16 周課
程) 

1.構音與聽辨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2.相關詞彙唸讀:搭配圖片和語句。(整理前 16 周
詞彙,並將詞彙融入語句) 
3.聽能訓練:聽能理解(繪本故事帶入)+聽完進行
指認與操作。 
4.短句仿說:生活實用語句的短句練習及仿說。 

18 

19 

20 

21 

IEP 會議 

與家長、老師討論學生需求能力及下學年目標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 聽障巡迴輔導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溝通訓練 

2 節 

聽巡班-B 

陳立珣 

教學對象  (1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溝 1-sA-1 注意及分辨溝通情境中的多重訊息。 
特溝 2-sP-6 已基本句型進行對話。 
特溝 2-sA-2 依情境需求調整適切的溝通形式。 
特溝 3-sA-1 依情境進行持續的對話輪替。 
特溝 4-sP-2 運用溝通技巧參與遊戲活團體活動。 




容 

特溝 B-sP-2 構音、音量急說話節奏 
特溝 B-sP-4 符合口語語法的基本句型 
特溝 B-sP-6 語意明確的說話內容 
特溝 B-sA-3 聊天或討論的技巧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品德、家庭教育、閱讀素養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聽能理解: 
1.爸爸是烘焙師 
2.媽媽是老師 
 
 
看圖說故事: 
3.  偷蜂蜜的黑熊 
4.  小蛇的毛衣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單音聽辨:注音符號 
4.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5.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6.句型練習:有….還有、滿…都是、比…更…  
7.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8.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聽能理解: 
1.為什麼有人會昏
倒? 
2.嘴唇為什麼乾乾
的? 
 
看圖說故事: 
3.  誰送的禮物 
4.  翹翹板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單音聽辨:注音符號 
4. 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5.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6.句型練習:雖然…卻…、從…到…。 
7.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聽能理解: 
1.賞花趣 
2.康康怎麼了 
看圖說故事: 
1.小貓釣魚 
2.貪吃的小豬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先…再…、幫忙…把…。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0 

11 

12 

13 

聽能理解: 
1.舞會開始囉 
2.我可以想吃就吃
嗎? 
看圖說故事: 
1.狐狸偷葡萄 
2.不冷了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又…又…、有的…反而。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4 

15 

16 

background image

17 

聽能理解: 
1.過新年 
2.大熊暖暖包 
看圖說故事: 
1.迷路的小白兔 
2.游泳圈不見了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因為…所以…、不是…而是…。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8 

19 

20 

21 

IEP 會議 

與家長、老師討論學生需求能力及下學期目標 

第二學期 

聽能理解: 
1.天燈升上天 
2.下巴流血了 
看圖說故事: 
1.誰推了他? 
2.我想要養小貓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量詞大集合,認識不同量詞使用在名詞前。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聽能理解: 
1.公園活寶 
2.害羞的新同學 
看圖說故事: 
1.請你吃冰淇淋 
2.下雨了怎麼辦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 句型練習:雖然…但是…、…不過…。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聽能理解: 
1.地球肚子痛 
2.我會資源回收 
看圖說故事: 
1.懂事的小烏鴉 
2.團結的小螞蟻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為了…都…、為了…所以…。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0 

11 

12 

background image

13 

聽能理解: 
1.外新人找新家 
2.禿鷹清道夫 
看圖說故事: 
1.小雞搶食物 
2.放風箏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6. 句型練習:不但可以…也可以…、從…到…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4 

15 

16 

17 

聽能理解: 
1. 淚 滴 星 星 不 哭
了 
2. 流 感 病 毒 我 不
怕 
看圖說故事: 
1.請雲朵幫忙 
2.見義勇為的猴
子 

1.每堂課先進行 2 分鐘的共好活動。 
2.輔句調頻系統的功能確認與聽辨確認。 
3.聽能繪本訓練-機器音、人音、麥克風音使用: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單純念讀,不搭配視覺圖案。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6.句型練習:幫忙…把… 
7.桌遊共玩-溝通活動互動 

18 

19 

20 

21 

IEP 會議 

與家長、老師討論學生需求能力及下學年目標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    安樂國小   111 學年度   聽障巡迴輔導班課程計畫 

領域 

每週節數 

班級 

教學者 

溝通訓練 

2 節 

聽巡班 

鍾永志 

教學對象  共  1  人。 

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本學年 

學習重點 

現 

特溝 1-sP-5 理解常用指令與基本句型。 

特溝 2-sP-6 已基本句型進行對話。 

特溝 3-sA-1 依情境進行持續的對話輪替。 

特溝 4-sP-2 運用溝通技巧參與遊戲活團體活動。 

容 

特溝 B-Sp-2 構音、音量急說話節奏 

特溝 B-Sp-4 符合口語語法的基本句型 

特溝 B-Sp-6 語意明確的說話內容 

融入之議

題 

(融入品德、家庭教育、閱讀素養等議題)

 

本學期 

學習目標 

(參照學生 IEP 學期教育目標擬訂) 

教學與 

評量說明 

(須說明 

調整原

則) 

1.教材編輯與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調整結果)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濃縮  □其他:           

教材資源:▓學習單 ▓教學影片 ▓圖卡 □區分性教學 □其他:           

2.教學方法(學習歷程與環境調整) 

學習歷程:□工作分析  ▓多元感官  ▓直接教學  □多層次教

學 

          □合作學習  ▓合作教學  □其他:           

環境調整:□教室位置  □動線規劃  □學習區安排   

          □座位安排  □助理員  □輔具  □其他:           

3.教學評量(學習評量調整)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測驗 
□檔案評量   □課程本位評量   □其他:           

 

 

background image

週次 

單元名稱 

課程內容 

疫 情 我 不怕 - 在 面

對疾病時的預防與

態度 

1.每堂課先進行 3 分鐘的共好活動。 

2.構音或發聲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3.共讀: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分段唸讀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居然…、…不過… 、儘管…卻… 

。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我學到了什麼,繪畫表達:畫出自己印象深刻

活是學習到的內容,畫完後和老師討論分享。 

8.團課:遵守遊戲規則 

我 長 大 了 - 認 識 自

我 

1.每堂課先進行 3 分鐘的共好活動。 

2.構音或發聲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3.共讀: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分段唸讀 4.文本內容

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提升其聽理

解能力。 

5.句型練習:不是…卻…、…所以…。 

且。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我學到了什麼,繪畫表達:畫出自己印象深刻

活是學習到的內容,畫完後和老師討論分享。 

8.團課:我會介紹自己 

時 間 稍 縱即 逝 - 引

導孩子時間管理 

1.每堂課先進行 3 分鐘的共好活動。 

2.構音或發聲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3.共讀: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分段唸讀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不免… 、…不但…還… 、…或

是…。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我學到了什麼,繪畫表達:畫出自己印象深刻

活是學習到的內容,畫完後和老師討論分享。 

8.團課:時間真奇妙 

10 

學 校 周 遭我 最 熟 - 1.每堂課先進行 3 分鐘的共好活動。 

background image

11 

引導孩子認識環境  2.構音或發聲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3.共讀: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分段唸讀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 假如…就…、不光…而且…。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我學到了什麼,繪畫表達:畫出自己印象深刻

活是學習到的內容,畫完後和老師討論分享。 

8.團課:我能介紹環境 

12 

13 

設身處地了解他人

- 引 導 孩子 了 解 他

人的感受 

1.每堂課先進行 3 分鐘的共好活動。 

2.構音或發聲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3.共讀: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分段唸讀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與…、…不只…也…、只要…

都…。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我學到了什麼,繪畫表達:畫出自己印象深刻

活是學習到的內容,畫完後和老師討論分享。 

8.團課:我會注意聽 

14 

15 

16 

17 

生 氣 原 子彈 - 引 導

孩子理解負面情緒 

1.每堂課先進行 3 分鐘的共好活動。 

2.構音或發聲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3.共讀:

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分段唸讀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即使…也…、為了…也…。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我學到了什麼,繪畫表達:畫出自己印象深刻

活是學習到的內容,畫完後和老師討論分享。 

8.團課:我會稱讚他人 

18 

19 

20 

21 

IEP 會議 

與家長、老師討論學生需求能力及下學期目標 

第二學期 

我愛我自己-接納

1.每堂課先進行 3 分鐘的共好活動。 

background image

自己 

2.構音或發聲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3.共讀: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分段唸讀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量詞大集合,認識不同量詞使用在名詞前。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我學到了什麼,繪畫表達:畫出自己印象深刻活

是學習到的內容,畫完後和老師討論分享。 

8.團課:我會等待。 

眼淚的旅程-引導

孩子理解負面情

緒 

1.每堂課先進行 3 分鐘的共好活動。 

2.構音或發聲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3.共讀: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分段唸讀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動詞我會用:了解各種動詞的使用時機。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我學到了什麼,繪畫表達:畫出自己印象深刻活

是學習到的內容,畫完後和老師討論分享。 

8.團課:我會理解別人 

我會規畫行程-引

導孩子獨立自主 

1.每堂課先進行 3 分鐘的共好活動。 

2.構音或發聲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3.共讀: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分段唸讀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 句型練習:不只…都…、因為…所以…。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我學到了什麼,繪畫表達:畫出自己印象深刻活

是學習到的內容,畫完後和老師討論分享。 

8.團課:我會自己做家事 

10 

11 

12 

13 

奶奶的一天-如何

與長者相處 

1.每堂課先進行 3 分鐘的共好活動。 

2.構音或發聲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3.共讀: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分段唸讀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家庭成員我最會,了解家族成員的關係。 

14 

15 

16 

background image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我學到了什麼,繪畫表達:畫出自己印象深刻活

是學習到的內容,畫完後和老師討論分享。 

8.團課:給予他人鼓勵。 

17 

友情你我他-接受

不一樣的別人 

1.每堂課先進行 3 分鐘的共好活動。 

2.構音或發聲練習:每堂課的前端活動 

3.共讀:依照繪本內容進行分段唸讀 

4.文本內容提問:依照書中內容進行內容提問, 

提升其聽理解能力。 

5.句型練習:…以及…、…不僅…還…、不只…反

而…。 

6.故事重述:可以同時練到聽覺記憶、口語表達、  

  和語句語法。 
7.我學到了什麼,繪畫表達:畫出自己印象深刻活

是學習到的內容,畫完後和老師討論分享。 

8.團課:解讀別人的感覺。 

18 

19 

20 

21 

IEP 會議 

與家長、老師討論學生需求能力及下學年目標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