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單項評估專用】
學生姓名:性別: □ 男 □ 女 評估日期:年月日
出生日期:年月日
就讀階段: □學前 □國小 □國中 年級:
就讀班級: □普通班 □資源班 □特殊班 □在家教育
一、生 理 狀 況 |
1.身高: 百分比: 體重: 百分比: 2.視 力:□正常 □不確定 □斜視 □弱視 □全盲 □近視 □散光 □遠視 配戴眼鏡:□無 □有 (自 歲起配戴) 3.聽 力:□正常 □不確定 □重聽 □對聲音沒反應 4.生理疾病: □無 □心臟病 □癲癎 □氣喘 □過敏 □其他 5.醫療史:(復健、開刀或特殊治療經過) |
二、肌 肉 骨 骼 神 經 系 統 | ||||||||
1.肌力:□大致符合同齡學童表現 □較差,□ 右上肢 □右下肢 □左上肢 □左下肢, 說明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肌肉張力:浮動的 □是 □否([低張力、正常、高張力][輕微、中度、嚴重][主動、被動][屈肌、伸肌])
3.被動關節活動度:□在正常範圍內 □有問題角度如下: 右側 左側 髋關節 膝關節 踝關節 肩關節 肘關節 腕關節 其他說明 4.骨骼構造 □正常 □脊柱後彎 □脊柱側彎 □肩關節半脫位 □長短腳 □髖關節脫臼或半脫臼 □膝內翻 □膝外翻 □足內翻 □足外翻 □扁平足 □胸腔結構問題 □其他 其他說明: |
三、動 作 功 能 |
1.姿勢控制、轉位與移位能力 □皆能獨立完成 □頭部控制 □翻身 □維持坐姿(地面) □躺←→坐 □趴←→四足跪 □維持坐姿(雙腳可平放地面之小椅子) □爬(離地) □四足跪←→跪 □坐椅子←→站 □維持站姿 □坐地面←→站 □前行 2.主動功能性移位: 目前主要主動移位方式為: (若為行走,直接評估下一項) 能否獨立完成?□否, 能否獨立完成?□是,其耐力與速度是否符合功能? □是 □否(說明) 預期發展或改善的主動移位方式: 3.行走能力: □獨立 □協助,協助方式: 步態:□踮腳尖 □剪刀腳 □膝蓋過度伸直 □膝蓋彎曲 □步伐不平均 步態:□其他 改變方向能力: 行越障礙能力(不同地面、斜坡、教室擺設…): 速度與耐力: 速度(可否跟上同學)耐力: 能持續行走時間 4.平衡能力(EO:張開眼睛、EC:閉上眼睛): □坐平衡 保護性反應:前側後 □站平衡EO保護性反應:前側後 □站平衡EC □走平衡木 □單腳站:右腳EO 秒、EC秒,左腳EO秒、EC秒 5.進階粗大動作能力: □跨越地面障礙物 □跑步 □原地跳 □雙腳前跳 □雙手過肩丟球 □雙手接球(離胸、抱胸) □上下樓梯方式 □單腳前跳(右 步;左 步 □馬步跳躍(gallop) □交換步跳躍(skip) □拍球(單手、雙手交替) □跳轉半圓圈 □跳高( >20cm) □跳繩 □雙側協調 □手眼協調(鼻尖-手指) 其他說明: |
四、體 適 能 |
1.身體組成: 2.肌力與肌耐力: 3.柔軟度: 4.心肺耐力: |
五、環 境 障 礙 與 輔 具 整 合 |
1.校園環境: □無障礙 □有障礙,需要以下設施: □坡道 □通道或樓梯扶手 □電梯 □調整教室位置 □其他 2.目前使用的輔具: □無 □調整式課桌椅 □輪椅加桌面 □一般輪椅 □特製輪椅 □電動輪椅 □助行器 □拐杖 □擺位椅 □站立架 □個人助聽器 □人工電子耳 □調頻收發系統 □放大鏡 □擴視機 □盲用電腦 □點字板 □其他
□需調整: □需更換: 3.輔具使用方法評估: 4.建議使用新輔具: 目的: |
六、協調能力:
七、肢體動作計畫與模仿能力:
八、其他:
[物理治療師評估表之專業評估結果及建議]
一、物理治療專業服務建議:
(一) 服務頻率:□兩週一次 □一個月一次 □兩個月一次 □一學期一次 □醫院密集訓練
□其他 □不需要(結案)
(二) 專業服務轉介:□職能治療 □心理治療 □語言治療 □社工 □其他
處理內容:
(三) 醫療需求轉介:□轉介醫院 科
處理內容:
二、物理治療評估結果及建議(物理治療主要問題分:活動執行與參與、功能性行走能力、姿勢控制與轉/移
位能力、體適能、身體機能構造及輔具需求等六大方面):
評估 向度 | 評估結果 | 訓練目標 | 建議策略或活動 | 優先 順序 |
專業人員:____________________
~
物理治療師評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