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課程說明
主題名稱 | 福爾摩沙的樂章 |
設計者 | 陳若涵 |
教學對象 | 國中七年級 |
教學時間 | 四節課(共180分鐘) |
主題網 |
設計理念 | (1)設計動機 音樂是人類社會及生活重要的表達形式,而「鄉土音樂」是源自各民族人民以音樂形式表達思想、情感與民俗風情的累積(黃玲玉,1998),注重鄉土音樂教學的趨勢已成為台灣音樂教育的重要潮流之一。 匈牙利音樂教育家-高大宜(Zoltan Kodaly)曾說:「民謠是音樂的母語」,在台灣各地有許多富含地方特色的歌謠,不僅蘊藏著民族的特質,更反映出當時的時代背景、社會人文與自然環境,是我們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希望透過此教案設計,讓學生認識台灣不同地區的民謠、唸謠與創作歌謠,透過欣賞、創作、展演等活動,加深學生對台灣歷史與音樂文化的了解。 (2)教學概念 歌唱教學上,運用柯大宜教學法中的手號為教學素材引導學生歌唱;節奏教學上,運用奧福教學法的說白節奏、頑固節奏、身體樂器等教學素材。 (3)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上運用整合性音樂能力(comprehensive musicianship, CM)的概念,希望學生不僅是聆聽者,也能從表演者、創作者等多種角色中去感受音樂,透過親身操作與實際參與養成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進而達到多元學習的目標,加深對音樂的認知與感受力。此外在音樂欣賞教學上,將資訊科技融入課程,並善用音樂與視覺媒體,期望能增進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更有效率。 | |
教材來源 | 自編 | |
教材研究 | (一)、思想起
(二)、平埔調
(三)、望春風
| |
參考書目 網路資源 | 黃玲玉(2001)。臺灣傳統音樂。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http://arts.edu.tw/art/files/resource/share/artadmin/1221023247/index.htm教育部人文藝術學習網 | |
課程架構圖 | ||
教學方法 | 講述法、合作學習法、問答法 | |
教學策略 | 曲調教學 | 節奏教學 |
|
| |
課程目標 | 探索與表現 | 1-3-3使用音樂元素為創作手法,表現個人想法與情感 1-3-4 透過團體創作的方式,學習與他人合作,並進行小組展演 1-4-1 瞭解音樂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現獨立的思考能力,接觸並欣賞多元的音樂風格與表演形式 |
審美與理解 | 2-4-5 能欣賞台灣民謠,並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3-9 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對不同音樂作品的風格、表演形式的見解與審美觀點 | |
實踐與應用 | 3-4-9 能養成日常生活中聆聽與鑑賞音樂的興趣 3-4-10 透過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培養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精神 3-3-11 能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與展演活動 |
貳、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節課 | ||||
單元名稱 | 阿公,我們聽你唱民謠 | |||
教學重點 |
| |||
教學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一、認知方面 |
| 1-1-1能說出台灣福佬系民歌的定義與分類 1-1-2能認識台灣福佬系傳統民謠的發展背景、分類方式 1-1-3能說出台灣福佬系傳統民謠的特性 1-1-4能正確辨別不同地區的民謠 1-2-1能說出陳達生平、音樂特色、演唱方式與擅長樂器 1-3-1能認識月琴的外形與音色 1-3-2能說出月琴的發聲原理 1-4-1能說出五聲音階的意義與特性 | ||
二、技能方面 |
| 2-1-1能與教師進行模唱 2-1-2能獨立演唱歌曲《平埔調》 2-1-3能具有內在聽覺的能力 2-2-1能以五音為元素創作「應答式樂句」 2-2-2能吹奏歌曲《平埔調》 2-2-3能以中音直笛進行《平埔調》的卡農輪奏 2-3-1能模仿教師四四拍的指揮動作 2-3-2能獨立指揮四四的樂曲 | ||
三、情意方面 |
| 3-1-1能欣賞陳達的演唱風格 3-1-2能欣賞月琴的音樂 3-1-3能以正確的態度欣賞不同的音樂風格與演唱方式 3-1-4能欣賞音樂《思想起》、《平埔調》 3-1-5能從音樂和歌詞中感受歌詞意境 | ||
教學資源 | CD、單槍、電腦、音響、鋼琴 | |||
評量方式 | 觀察評量、實作評量 | |||
教學活動及步驟 | 時間 | 評量指標 | ||
壹、準備活動 ● 活動一: 引起動機
貳、發展活動 ● 活動一:音樂欣賞《思想起》
参、綜合活動 ● 活動一:歌曲演唱《平埔調》
● 活動二:直笛吹奏《平埔調》
教師先吹
● 活動三:回家作業
| 5分鐘 8分鐘 5分鐘 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2分鐘 | 學生能與大家分享經驗與想法 學生能適切說出感受 學生說出福佬系民歌的分類 學生能演唱《平埔調》 學生能演奏《平埔調》 |
第二節課 | ||||
單元名稱 | 唸謠《羞羞羞》 | |||
教學重點 |
| |||
教學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一、認知方面 |
| 1-1-1能舉出2首不同地區的台灣民謠 | ||
二、技能方面 |
| 2-1-1能以閩南語發音念《羞羞羞》 2-1-2能配合說白節奏念《羞羞羞》 2-2-1能拍出正確的說白節奏 2-2-2能以說白唸謠練習卡農 2-2-3能創作頑固低音 | ||
三、情意方面 |
| 3-1-1能感受閩南語的語韻之美 3-1-2能體會唸謠說白中的趣味 3-1-3能以肢體感受節奏 | ||
教學資源 | 單槍、電腦、音響、節奏卡、台灣地圖、民謠卡 | |||
評量方式 | 觀察評量、實作評量、學習單 | |||
教學活動及步驟 | 時間 | 評量指標 | ||
壹、準備活動 ● 活動一:回家作業分享
貳、發展活動 ● 活動一:音樂欣賞─台灣各地區福佬系傳統民謠
● 活動三:傳統唸謠《羞羞羞》:說白節奏、卡農
範例:
● 活動5:傳統唸謠《羞羞羞》:小組展演
参、綜合活動 ● 活動一: 請學生回家詢問家中長輩,年輕時都聽些什麼歌曲? | 6分鐘 4分鐘 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8分鐘 2分鐘 | 學生能發表回家所找的民謠 學生能聆聽音樂並分享感受 學生能將民謠與區域配對 學生能依節奏念出唸謠並運用唸謠進行二部卡農 學生能拍出頑固節奏並加入身體樂器 學生能展現小組練習之成果 |
第三節課 | ||||
單元名稱 | 《望春風》 | |||
教學重點 |
| |||
教學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一、認知方面 |
| 1-1-1能瞭解閩南語創作歌謠流行歌曲的發展背景 1-1-3能舉出2位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1-1-4能舉出2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 1-2-1能瞭解《望春風》的創作背景、歌詞、作者 1-3-1能分析不同版本《望春風》的風格、歌詞、歌手 | ||
二、技能方面 |
| 2-1-1能與教師進行模唱 2-1-2能邊唱邊比出手號 2-1-3能接唱歌曲 2-1-4能默唱歌曲 2-2-1能模仿教師四四拍的指揮動作 2-2-2能獨立指揮四四的樂曲 | ||
三、情意方面 |
| 3-1-1能從音樂和歌詞中感受歌詞意境 3-1-2能欣賞台灣閩南語創作歌謠流行歌曲的音樂風格 3-2-1能以客觀的方式感受不同演唱風格與詮釋方式 | ||
教學資源 | CD、單槍、電腦、音響 | |||
評量方式 | 觀察評量、實作評量、學習單 | |||
教學活動及步驟 | 時間 | 評量指標 | ||
壹、準備活動 ● 活動一: 認識「台灣閩南語創作歌謠流行歌曲」
貳、發展活動 ● 活動一:《望春風》:創作背景、歌詞、作者
● 活動三:音樂欣賞─陶喆版《望春風》
参、綜合活動 ● 活動一:《望春風》:版本比較(原版、新版) 教師發下學習單「新舊比一比」
| 10分鐘 5分鐘 5分鐘 10分鐘 5分鐘 10分鐘 | 學生能融入上課情境 學生能適切說出感受 學生能融入上課情境 學生能 正確歌唱、清楚指揮四四拍樂曲並指示速度、力度與樂句 學生能具體說出感受 學生能完成學習單 |
第四節課 | ||||
單元名稱 | Rap創作 | |||
教學重點 |
| |||
教學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一、認知方面 |
| 1-1-1能認識 1-1-2能說出 1-1-3能說出 | ||
二、技能方面 |
| 2-1-1能拍出正確的節奏型與節奏組 2-1-2能進行節奏接龍 2-1-3能創作四四拍,十六小節的節奏 2-1-4能創作具有個人風格的歌詞說白 2-1-5能創作頑固節奏並加入身體樂器 2-2-1能正確記錄節奏 | ||
三、情意方面 |
| 3-1-1能發展小組溝通與協調的能力 3-1-2能培養欣賞與分享的能力 3-1-3能學習團體合作的精神 | ||
教學資源 | 單槍、電腦、節奏卡 | |||
評量方式 | 觀察評量、實作評量、學習單 | |||
教學活動及步驟 | 時間 | 評量指標 | ||
壹、準備活動 ● 活動一: 節奏教學
● 活動二:節奏接龍遊戲
貳、發展活動 ● 活動一:節奏創作 教師發下學習單「《望春風》Rap創作」
● 活動二:《望春風》Rap創作(陶喆版第二段歌詞)
請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如何將望春風的歌詞搭配在一起,並由組長將對應的歌詞寫在學習單中節奏下方處
範例:
全組組員一起練習共同創作的《望春風》Rap並討論需要加上哪些打擊樂器 参、綜合活動 ● 活動一:小組展演
| 5分鐘 5分鐘 10分鐘 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 學生能拍出節奏卡上的節奏 學生能成功答題並出題 學生能創作節奏並記錄在學習單上 學生能創作Rap並記錄在學習單上 學生能以身體樂器創作頑固伴奏並完成學習單 學生展現成果並評論 |
【評量表一】教師評量表
課程主題名稱:班級: 年 班學生學習評量表 | ||||||
單元名稱 | 阿公,我們聽你唱民謠 | 神奇的唸謠 | 望春風 | 望春風Rap | ||
評量項目 座號 姓名 | 能融入上課情境 積極參與課程活動 | 《羞羞羞》 小組展演 | 《新舊比一比》 學習單 | 《Rap創作》 小組展演 | 平均 | |
滿分100 | 滿分100 | 滿分100 | 滿分100 | |||
成績計算比例: 【評量表一】教師評量表60% 【評量表三】望春風Rap小組評核表40% |
【評量表二】教師評量表之評量要項
第一節課:觀察評量 | |
評量要項 | 評量指標 |
融入上課情境 | 注意力集中、學習態度認真、能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與課程內容做批判性的思考並以自己的話回答 |
積極參與活動 | 能與他人分享心得、主動發問、專心聆賞音樂、演奏、演唱 |
第二節課:《羞羞羞》小組展演 | |
評量要項 | 評量指標 |
說白節奏 | 小組能正確念出並拍出說白節奏,具備完整性與流暢性 |
頑固節奏 | 小組能用指定的節奏元素創作頑固節奏 |
身體樂器 | 小組能依頑固節奏設計身體樂器 |
整齊度 | 小組能整齊地將小組練習的成果展現 |
第三節課:學習單《新舊比一比》 | |
評量要項 | 評量指標 |
完整性 | 能依照上課內容填寫學習單,沒有留白的地方 |
整齊度 | 能整齊的填寫學習單 |
第四節課:《Rap創作》小組展演 | |
評量要項 | 評量指標 |
技巧難度 | 說白節奏、頑固低音與身體樂器較複雜 |
流暢性 | 展演中間沒有停頓,具備高度完整性、正確性與熟練度 |
創意性 | 創意性佳,別出心裁 |
團隊默契 | 能與小組成員展現良好默契 |
學習單撰寫 | 能依照步驟正確記錄小組創作成果 |
【評量表三】望春風Rap小組評核表
班 級: 組別: (小組互評與自評)
組別 | 熟練度(20分) | 整齊度 (20分) | 創意性 (20分) | 團隊默契 (20分) | 台風 (20分) | 總分 | 評語 (條列式說明) | ||||
第一組 | |||||||||||
第二組 | |||||||||||
第三組 | |||||||||||
第四組 | |||||||||||
第五組 | |||||||||||
評量規準參考表 | |||||||||||
表現優異 | 表現良好 | 表現普通 | 表現待加油 | 表現不盡理想 | |||||||
20分 | 15分 | 10分 | 6分 | 2分 |
新舊比一比班級: 年班姓名:
原版 | 新版 | |
歌詞 | ||
曲風 | ||
詮釋方式 (唱腔與演唱風格) | ||
速度 | ||
節奏 | ||
音樂特色 | ||
樂器 | ||
和聲 | ||
編曲手法 | ||
創作者 | 詞: 曲: | 詞: 曲: |
歌手 |
新舊比一比(參考答案)
原版(江蕙) | 新版(陶喆) | |
歌詞 | 以女性的角度,含蓄的表達對愛情的期待 想要郎君做尪婿 意愛在心內 等待何時君來採 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 開門該看覓 月娘笑阮憨大呆 茯風騙毋知 | 以男性的角度,表達對愛情的積極、主動 誰說女人心難猜 欠個人來愛 花開當折直需折 青春最可愛 自己買花自己戴 愛恨多自在 只要人生不重來 何不放開懷 |
曲風 | 含蓄、典雅、柔和地 | 俏皮、充滿精神地 |
詮釋方式 (唱腔與演唱風格) | 傳統唱法:遵照樂譜上的記載,並注重咬字發音 | 有較多抑揚頓挫,刻意強調歌詞咬字,歌詞顆粒性明顯,歌詞之間有許多留白;使用大量假音、轉音與滑音技巧,唱法十分即興、自由,充滿個人風格 |
速度 | 速度為中板,全曲較少速度變化 | 整體速度較快,不同段落速度變化性較大 |
節奏 | 以 | 加入許多後半拍、弱起拍、切分音、附點的節奏作為背景音樂 |
音樂特色 | 由五聲音階組成旋律 | 以原版旋律為基礎,並融入『節奏藍調』(R&B)的風格 |
樂器 | 以人聲歌唱為主 | 加入吉他、弦樂、節奏樂器 |
和聲 | 和弦較單純 | 和弦色彩較豐富、一句歌詞有多個和弦變化 |
編曲手法 | 二段式 | 加入Rap創作、第二段歌詞轉調 |
創作者 | 詞:李臨秋 曲:鄧雨賢 | 編詞:娃娃 編曲:陶喆 |
歌手 | 江蕙 | 陶喆 |
《望春風》Rap創作
組別:小組長:組員:
(第一行)節奏創作: (第二行)歌詞說白:獨夜無伴守燈下 清風對面吹啊吹啊吹 (第三行)頑固低音: (第四行)身體樂器:拍膝拍手擊掌擊掌拍膝拍手擊掌擊掌 |
節奏:第1、2小節/歌詞:誰說女人心難猜欠個人來愛
節奏:第3、4小節/歌詞:花開當折直需折青春最可愛
節奏:第5、6小節/歌詞:自己買花自己戴愛恨多自在
節奏:第7、8小節/歌詞:只要人生不重來何不放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