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備紀錄表 共備時間:年/月/日:_____________
項目 | 細節 | 自己備課想法 | 共同備課調整 |
學習內容 | 提示: 1.核心知識或技能、 (含屬性細節要素) 2.情意 3.策略 知識 以上視實際需求填寫 | ||
學習表現 | 提示: 1.誘答題目 2.討論題目 3.素養題目 4.情境任務 以上視實際需求填寫 | ||
學生需求 | 提示: 1.特質 2.困難 3.個別、小組或全體 以上視實際需求填寫 | ||
教學策略 | 提示: 1.教學方法 2.教學步驟 3.教學活動流程 以上視實際需求填寫 | ||
教學情境 | 提示: 1.場地 環境 2.媒體教具 以上視實際需求填寫 |
(引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劉世雄教授共備觀議課記錄本(第四版:核心素養導向)
附表7(供參酌使用):
觀課紀錄表
觀課時間:年/月/日:_____________ 議課時間:年/月/日:_____________
觀察對象 | 學生行為表現記錄 |
( 組或人) 學習過程: 聆聽、回答、討論、操作、書寫的表現 學習表現:在學習內容上的學習表現 | 行為1 |
行為2 | |
行為3 | |
行為4 行為5 | |
從學生多個行為推論學生表現的原因 | |
擬定教學策略 | |
教師議課 教學省思 學習心得 | |
備註 |
(引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劉世雄教授共備觀議課記錄本(第四版:核心素養導向)
附表8(供參酌使用):
觀課紀錄表(結構式)
學校:基隆巿_____________
觀課科目 | 授課教師 | 觀課班級 | |||||
授課單元 名稱 | 觀課日期 |
1.學生上課狀況 | (1)學生投入課堂學習程度如何? | |
(2)學有干擾課堂行為嗎?情形如何? | ||
2.學生分組討論情形 |
| |
(2)小組討論是否聚焦本次課堂? | ||
(3)小組討論內容深度? | ||
3.知識學習的情形 |
| |
(2)學生在學習中有沒有困難之處? | ||
(3)真正有效的學習發生在什麼情境? | ||
4.綜合建議 |
(引自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2018)出版之觀課實務手冊p.70、71,學校得視需求修改)
觀課人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表9(供參酌使用)
議課紀錄表
一、單元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上課時間: 年 月 日,第 節
三、任課班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授課教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觀課人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議課時間: 年 月 日,第 節
教學者自我回饋 |
|
教學者自我回饋 |
一、教學者優點 |
二、學生學習狀況說明及待釐清問題(可包含回應教學者被觀察之重點) |
三、在觀課中的收穫 |
四、針對教學者所遭遇困境之回應 |
(引自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2018)出版之觀課實務手冊p.74、75,學校得視需求修改)
附表10:(供參酌使用)
學習共同體公開觀課紀錄表
(陳佩英、邱淑娟修訂2021)
觀課科目:________________ 授課教師: ________________ 觀課班級: ________________
授課內容: ________________ 觀課日期:年/月/日:_____________觀課者: ________________
觀課重點
面向 | 1.全班學習氛圍 | 2.學生學習動機與歷程 | 3.學生學習結果 |
觀點點 | 1-1是否有安心學習的環境? 1-2是否有熱衷學習的環境? 1-3是否有聆聽學習的環境? | 2-1老師是否關照每個學生的學習? 2-2是否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2-3學生學習動機是否持續? 2-4學生是否相互關注與傾聽? 2-5學生是否互相協助與討論? 2-6學生是否投入和參與學習? 2-7是否發現有特殊表現的學生?(如(學習停滯、學習超前和學習具潛力的學生) | 3-1學生學習如何發生?何時發生? 3-2學生學習的困難之處是什麼? 3-3學習挑戰是否發生,學生學習的樣貌是什麼? 3-4學生學習思考程度是否深化? 3-5 學生是否能進行反思或後設思考? |
課堂軼事紀錄
時間 | 教師學習引導 | 學生學習行為 | 備註 |
觀課的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