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表件:倫理規範與填寫指南

格式
docx
大小
47.24 KB
頁數
21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9-06,离现在 3 4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表件

附錄一

公開授課倫理與重點

一、公開授課倫理:請遵守進入學生學習殿堂之禮儀,觀課時專心觀察、聆聽與記錄學生的學習表現,基於維護並尊重學生學習環境之自主性,參與觀課時不發言、不干涉、不交談,共同遵守以下事項:

(一)為尊重教師、學生、不干擾上課,請提早幾分鐘進入教室。

(二)細心觀察並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況。

(三)維護教學互動之場域,不干涉學生學習歷程。

(四)觀課時,不進入學生與教師視線交流之區域。

(五)觀課時不得交談及使用手機,課程中如需交談,請主動移步至教室外討論。

(六)拍照或攝影前需經教師、家長及學生同意。

(七)授課教師自編教材未經同意不得使用。

(八)學生表現僅供專業回饋時討論,不得任意轉述,以確保隱私權。

二、教學觀察重點,應聚焦於「學生的學習表現」,如:

(一)學生的發言是否與教師提供之教材聯結。

(二)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頻率、次數與氛圍。

(三)學生實際的學習表現與投入程度。

三、專業回饋重點:

(一)依據學習目標,討論學生學習成功和困惑之處。

(二)分析教學觀察時所蒐集的資料,討論學生的學習表現。

(三)分享自己從教學觀察中學到什麼

(四)遵守專業對話、權益保護原則,讓教師及學生都獲益。

附錄二

公開授課表件說明與填寫注意事項


一、公開授課表件說明:

(一)本次公開授課表件修正說明如下,附錄一、二為公開授課倫理與重點、公開授課表件說明與填寫注意事項,提供教師進行公開授課前之指引。

(二)公開授課表件(如:附表一至附表四),提供表件填寫之說明或參考範例,以 灰色斜體字呈現,教師可自行刪除。

(三)教學觀察紀錄表(如:附表三-1至附表三-5),表件最後附上溫馨小提醒,提供教師在使用此表件之適用教學情形,以 網底正體字 呈現。

二、公開授課表件填寫注意事項:

表件名稱

填寫注意事項

附表二

共同備課紀錄表

一、共備心態:為「價值分享」,教師先自備再共備,才能產出更精緻的觀點,並在教學觀察前,對要看的這堂課有概念。

二、共備模式:

()模式一:共同討論課程教學的策略,由授課人員擔任執行者。

()模式二:由授課教師提供教學設計,進行說明,觀課者提供教學建議。

三、備課要備什麼:

() 備學生

1.班級概況:班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氣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表現落差…等。

2.學生先備知識或經驗:含學生先備知識、起點行為、個別差異、學生特性/潛能…等。

() 備教材

1.教學脈絡:(要學什麼?)學習單元/主題、學到什麼?(學習目標)、如何進行?(學習活動設計)…等。

2.學習評量:怎麼知道?(評量方式)、學習重點?(含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

四、觀察焦點:

()焦點選擇可包含哪些面向?從哪裡找觀察焦點?

1.從教師之前的教學經驗、師生互動、學生專注度等來思考(教學困難點、學生迷思概念、用過的教學策略等)

2.從學校、社群、教師個人實施課程與教學創新來思考。

3.從學生學習評量結果來思考,如:課堂中的問答、作業/學習單、學習任務、小組討論及發表、以及紙筆測驗等。

4.可參考附表三-3<公開授課教學觀察紀錄表> 指標與檢核重點來思考觀察焦點。

()針對觀察焦點選擇適當的觀課紀錄表(請詳見後面「教學觀察紀錄表溫馨小建議說明」)

附表三-1~-5

教學觀察紀錄表

一、觀課面向(扣緊觀察焦點作紀錄)

()教師教學面向: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技巧、評量方式、班級管理等。

()學生學習面向:學習動機、學習歷程、學習結果、班級學習氣氛等。

()師生/生生互動情形:包括教師提問內涵、學生發言內容、發言次數、語言流動、肢體語言等(重點是在於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關聯)

二、觀課注意事項:

()觀察者須熟悉觀課紀錄表單,並了解檢核重點內涵。

()把握客觀和具體證據原則,記錄事實不下判斷。

()利用關鍵字、圖像、符號等記錄相關資料。

()觀課前請參閱附錄一<公開授課倫理與重點>

附表四

專業回饋紀錄表

一、專業回饋紀錄:

()聚焦於觀察焦點,根據觀察事實具體描述給予回饋, 重點在引導授課教師省思。

()可分享自身在本次公開授課的收穫或心得。

二、授課人員自我省思:

()根據觀課教師提供的建議能與其相呼應,並提出改善行動策略。

()聚焦於本次公開授課的自我學習與專業成長。

附表一

高雄市○○國民中(小)學○○○ 學年度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時間規劃表


編號

授課

人員

授課

班級

領域名稱

教學單元

共同備課

教學觀察

專業回饋

觀課

人員

日期

節次

地點

日期

節次

地點

日期

節次

地點


1















2















3















4















5

















附表二

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共同備課紀錄表

共同備課時間:日第節 授課人員:

共同備課人員:


項次

內容紀錄

共備內容

紀要

一、學生程度及班級概況


二、教學內容(得參考以下內容或附教案

(一)單元名稱

(二)學習目標

(三)學習重點(含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

(四)學習活動設計

(五)學習評量


三、觀察焦點


共備歷程

討論重點

一、教學難點或學生迷思概念


二、針對教學難點提出建議或有助益的教學策略




附表三-1

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教學觀察紀錄表

授課班級: 觀課日期:日第

授課人員: 觀課人員:

授課科目: 教學單元:

授課內容

教學觀察重點

一、全班學習氣氛


二、學生學習動機與歷程


三、學生學習結果

課堂軼事紀錄

一、學生的特殊發言


二、學生的經驗分享與回饋


教學觀察

收穫與省思


提問與思考


備註:修改自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07年度性別融入教學觀課活動之觀課紀錄表。


溫馨小建議

此份紀錄表適合用於下列情況:

1.最大面相(廣角鏡)、有觀課經驗之教師。

2.全課室的觀察。

附表三-2

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教學觀察紀錄表

授課班級: 觀課日期:日第

授課人員: 觀課人員:

授課科目: 教學單元:

一、觀察重點:

面向

參考要項

教學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全班學習氣氛

1-1是否有安心學習的環境?

1

1-2是否有熱中學習的環境?

1-3是否有聆聽學習的環境?

1-4其它

學生學習動機與歷程

2-1教師是否關照每個學生的學習?


2-2是否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2-3學生學習動機是否持續?

2-4學生是否相互關注與傾聽?

2-5學生是否互相協助與討論?

2-6學生是否投入參與學習?

2-7是否發現有特殊表現的學生?

2-8其它

學生學習結果

3-1學生學習是否成立?如何發生?何時發生


3-2學生學習的困難之處是什麼?

3-3挑戰伸展跳躍的學習是否產生?

3-4學生學習思考程度是否深化?

3-5其它

二、學生學習紀錄(請參考上表,視小組成員人數自行新增欄位)

用於分組合作學習,學生個別編號以利個別記錄

1

編號3

2

4

【觀課學習】我從這堂課學到的理念及方法



三、課堂軼事紀錄

時間

教師學習引導與學生學習行為

備註




備註:修改自潘慧玲等人(2014),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推動手冊1.1版之學習共同體公開觀課紀錄表。

溫馨小建議

1.適用於學習共同體能近距離觀察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情形。

2.此表包含三部分:觀察重點、學生學習紀錄、課堂軼事紀錄。

(1)觀察重點:針對共備時的觀課焦點,選擇相關參考要項,進行教學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2)學生學習紀錄:於課堂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選擇某一小組進行觀察記錄。

記錄原則:A.經授課教師允許,在不影響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情形下,近距離觀察小組合作學習情形。B.選擇某一小組,在教師派發小組任務時,記錄組內學生學習歷程(含參與情形、討論內容…等)

(3)課堂軼事紀錄:依時間順序,簡要地將教室中所發生的事件,客觀具體的記錄下來。

3.共備時,請與授課教師釐清各參考要項的內涵,例如:3-3 挑戰伸展跳躍的學習是否產生? 3-4 學生學習思考程度是否深化?



附表三-3

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教學觀察紀錄表

授課班級: 觀課日期:日第

授課人員: 觀課人員:

授課科目: 教學單元:


層面

指標與檢核重點

教學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A課程設計與教學

A-2掌握教材內容,實施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學習。

A-2-1 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引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A-2-2 清晰呈現教材內容,協助學生習得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A-2-3 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以理解或熟練學習內容。

A-2-4 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適時歸納或總結學習重點。

A-3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A-3-1 運用適切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或實作。


A-3-2 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A-3-3 運用口語、非口語、教室走動等溝通技巧,幫助學生學習。

A-4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能力,提供學習回饋並調整教學。

A-4-1 運用多元評量方式,評估學生學習成效。


A-4-2 分析評量結果,適時提供學生適切的學習回饋。

A-4-3 根據評量結果,調整教學。

A-4-4 運用評量結果,規劃實施充實或補強性課程。(選用)

B班級經營與輔導

B-1建立課堂規範,並適切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B-1-1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課堂規範。


B-1-2適切引導或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

B-2安排學習情境,促進師生互動。

B-2-1 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與設施,促進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


B-2-2 營造溫暖的學習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關係。

備註:

1.資料修改自105425日臺教師(三)字第1050040254號函發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105年版)之教學觀察紀錄表。

2.舉例之教學表現事實摘要敘述,參考並修改自歷年台師大專業回饋人才培訓研習內容。


溫馨小建議

1.觀察指引較多,較符合課堂教學脈絡和班級真實現況。

2.較偏向關注教師。

3.請聚焦於備課時討論的觀察焦點,選擇數個指標與檢核重點具體描述。


附表三-4

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教學觀察紀錄表

授課班級: 觀課日期:日第

授課人員: 觀課人員:

授課科目: 教學單元:


觀察對象

學生行為表現紀錄

(組 A同學或人


學習過程

聆聽、回答、討論、操作、書寫的表現


學習表現

在學習內容上的學習表現





從學生多個行為推論學生表現的原因


擬定教學策略


備註

1.參考劉世雄教授修備觀課紀錄表。

2.舉例之學生行為表現紀錄,參考並修改自劉世雄教授研習內容。


溫馨小建議

1.狹角鏡:觀注於個別/小組學生學習表現。

2.可更細緻發現學習的關鍵點、困難點或影響學習的原因。

3.學生在不同時間點會有不同表現,應從學生多個行為推論學生表現的原因,並提出改善策略。


附表三-5

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教學觀察紀錄表

授課班級: 觀課日期:日第

授課人員: 觀課人員:

授課科目: 教學單元:


一、教材適切精熟掌握

具體客觀描述

1.教材內容符應課綱與學生需求

2.教材內容符合學科教學之知識

3.正確掌握任教單元的教材內容

4.有效連結學生新舊知識、技能

5.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


二、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具體客觀描述

1.說明學習目標或重點

2.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

3.清楚講解概念、原則或技能

4.提供學生實作或練習

5.澄清迷思概念、易錯誤類型

6.適時歸納學習重點


三、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具體客觀描述

1.引發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2.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方法

3.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指導

4.有效掌握時間分配和教學節奏

5.使用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媒材


四、學生高參與且專注

具體客觀描述

1.適時檢視學生參與學習情形

2.師生互動良好(老師與個別學生、小組、全班之線上口語、文字及目光互動等)

3.同儕互動良好(同學間之線上互動)

4.學生主動發表或分享作品

5.提供未發言學生學習參與機會

6.適時檢視學生自主學習情形(檢核上課前、上課中狀況)

7.適時檢視學生學習表現情形(能理解、悅納或運用所學之知識、技能與態度)


五、善用線上教室教學

具體客觀描述

1.適當使用線上學習教室各項功能

2.提供學生自主學習教材或網站(課前、課中或課後)

3.數位教學素材播放與轉換流暢

4.口語清晰音量適中教室無回音

5.教學環境安靜無其他干擾因素

6.教材字體及所有版面呈現適切


六、善於發問啟發思考

具體客觀描述

1.設計由淺而深的問題引發思考

2.提問開放、探究或正向假設問題

3.發問後待答時間適切

4.發問後能針對回答繼續延伸問題


七、善用多元評量與回饋

具體客觀描述

1.依據學習需求選用適切評量工具(如實體工具、數位應用軟體或平台等)

2.教學過程中適時檢視學生學習情形

3.根據評量結果提供及時具體回饋

4.根據評量結果,適時進行補救教學或加深加廣


八、班級經營建立關係

具體客觀描述

1.適時線上關懷學生學習與生活

2.學生出缺席(上線)、無故離線的及時處理

3.維持良好的上課秩序(如學生開鏡頭、關麥克風、發言先舉手、網路禮儀、勿截圖錄音等)

4.適時增強學生的良好表現

5.妥善處理學生不當行為或偶發狀況

6.教師口語正向班級氣氛佳

7.展現熱忱的教學態度


備註:此線上觀察表係由「教育部校長暨教師專業發展支持平臺」團隊所發展編製。

溫馨小建議

此份紀錄表適合用於下列情況:

1.本觀察表主要是提供教師線上觀課之參考,教學者與觀察者可自行增刪觀察指標。

2.教學觀察焦點可由教學者主導,或由教學者與觀察者共同討論決定。

附表四

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專業回饋紀錄表

授課班級: 觀課日期:日第

授課人員: 觀課人員:

授課科目: 教學單元:


項次

內容

專業回饋

紀錄


授課人員

自我省思



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