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7020
類 科: 測量製圖
科 目: 大地測量(包括測量平差法)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使用電子計算器之試題,須詳列解答過程。
(請接第二頁)
全三頁
一、二度 TM 投影(二度分帶橫梅麥卡托投影)的坐標原點定義在投影帶的中央子午線
和赤道之交點,但其橫坐標西移 250,000 公尺,即坐標原點的二度 TM 投影坐標為
(N, E)=(0.000, 250,000.000)(單位:公尺),其中 N 為縱坐標,E為橫坐標。中央
子午線及赤道在二度 TM 投影後為一直線。今有兩個相鄰二度 TM 分帶,它們的中
央子午線經度分別為 119°和121°,以下分別稱為 A分帶和 B分帶。請回答下列問
題:
在B分帶中,點BB1的經緯度為(λ1, φ1)=(122°, 25°),點B2
B的經緯度為(λ2, φ2)=(120°, 25°),請
問這兩個點的二度TM投影坐標是否相同?原因何在?請分別就縱、橫坐標(N, E)說明
之。(5分)
在A分帶中,點A3的經緯度為(λ, φ)=(120°, 20°),而在B分帶中,點BB3的經緯度為
(λ3, φ3)=(122°, 20°),請問這兩個點的二度TM投影坐標是否相同?原因何在?請分
別就縱、橫坐標(N, E)說明之。(5分)
今在一個 GIS 應用系統中,欲將兩相鄰的 A分帶和 B分帶的地圖連接起來,以建
立一個顯圖系統供後續使用。甲建議將 B分帶各點橫坐標 E加上 250,000 公尺;
乙建議應該要將 B分帶各點的橫坐標 E加上 d×2公尺。請問甲、乙這兩種作法可
以將兩個分帶的地圖連接起來嗎?請說明你的理由。(註:d係經緯度(120°, 0°)到
A、B兩分帶坐標原點的二度 TM 投影距離)(10 分)
二、在實施平面加密控制測量時,必須檢測已知點。內政部有一測量規範規定檢測的標
準如下:測量檢查點位與相鄰 2個點位間之夾角及邊長,實測值與相鄰點二度 TM
坐標反算值相較差值,水平距離(經必要改正後)不大於二萬分之ㄧ,水平角度不
大於 20 秒。請回答下列問題:
規範所指「不大於二萬分之ㄧ」的意義為何?(5分)
水平距離須經必要改正,指的是至少要經過那些改正?在嘉南平原和中央山脈地
區的距離改正有何不同?(10 分)
為何水平角度沒有要求改正以後才可以比較?(5分)
三、在實務上,平均海水面為正高高程系統的起算面,我國的高程起算面即為基隆潮位
站的平均海水面。我國的國家高程系統係經由直接水準測量建立的。請回答下列問
題:
在計算平均海水面時,為何至少需要 18.6 年的觀測資料,試申論之。(10 分)
請說明直接水準測量所得的高程差如何改算為正高差?又要做這樣的改算需要那
些資料?(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