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 高普考 高考三級 勞工行政 勞資關係 試卷

pdf
99.66 KB
1 頁
MIS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1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0880
科: 勞工行政
目: 勞資關係
考試時間: 2小時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近五年,我國之基本工資連續三次調整,由 15,840 元提高至 17,880 元、再提高為
18,780 元。惟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的社會新鮮人起薪調查,在民國 100 年,大學
畢業生起薪僅 26,577 元,比 13 年前(88 年)首度調查時還減少了 885 元。以此請
說明:
基本工資的標準是如何決定的?(5分)
基本工資水準已提高,大學畢業生起薪為何會下降?(5分)
社會新鮮人起薪的給付原理為何?有何策略意義?(5分)
若因經濟不景氣縮減工時,工資又將如何調整?基本工資是否適用?(10 分)
二、勞資關係學者克勞奇(Colin Crouch)曾將經濟制度類型與勞資關係結合起來,以區
分勞資關係模式(models of Industrial Relations)。以此請說明:
以經濟制度類型所區分的勞資關係模式為何?(10 分)
我國過去發展的勞資關係模式型態為何?(10 分)
當前勞動政策以及新勞動三法所形塑的勞資關係模式又為何?(5分)
三、因應經濟環境的巨大變遷,國際勞動組織(ILO)在 2006 年曾提出「就業關係建議
書」(Employment Relationship Recommendation, No.198),勞資關係(IR)遂有轉
為就業關係(employment relations)的趨勢。以此請說明:
「就業關係建議書」意指就業關係的內涵為何?與勞工關係(labor relations)、
勞資關係或工業關係(industrial relations)有何差異?(15 分)
以建構科學(science-building)的面向而言,就業關係的研究取向為何?與作為
一個研究領域(a field of study )之勞資關係或工業關係又有何差異?(10 分)
我國加入 WTO 時曾具體承諾「供應模式四」(Mode 4)或「自然人移動」(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的規範,在當前經濟環境,跨國勞動力移動(worker mobility
已是重大議題,政府部門亦擬設置「自由經濟示範區」,適度鬆綁「外籍專業人士
聘僱」。試述:
「供應模式四」或「自然人移動」規範的內容為何?(5分)
跨國勞動力移動的決定因素為何?(5分)
若適度鬆綁「外籍專業人士聘僱」,對我國勞動市場有何衝擊?(10 分)
對於外籍勞工人權與本國勞工權益、國家利益之間,又如何取得平衡?(5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