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誤判(miscalculation)」是英國經濟學者John Hicks(1963)提出的一個
論說,他的理論探討中認為誤判是造成罷工的一個重大原因,因為勞資雙
方談判薪資時可能誤判對方可供協議的範圍區間,因此造成罷工。請問
Hicks的「誤判」論說是否可以用來解釋長榮空服員罷工的決定?為何?
除了誤判以外還有其他原因會導致罷工嗎?(25分)
二、80年代有學者引據西方學者提出的理論,分析臺灣勞動關係是所謂的國
家統合主義(state corporatism)的體系,試從臺灣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之
過程,以及勞資雙方組織在實際勞動關係運作中之角色,探討究竟此一論
述是否成立?原因為何?(25分)
三、勞資集體協商過程中,學者提出所謂整合性協商(integrative bargaining)
之概念(Walton & McKersie,1958),在實務上發展出所謂「以利益為基礎
的協商」(interest-based bargaining)模式,請問此一模式的主要意涵是什
麼?有何特性?並就勞資集體協商時所謂之立場(position)與利益
(interest)之內涵做比較與分析。(25分)
四、越南政府今年初修改勞動法令,將原本單元工會組織結構調整為多元工
會組織結構,越南國會最近又通過國際勞工組織的核心勞動標準,特別是
與強迫勞動及童工禁止相關之勞動標準。請問,越南政府大幅度改變原有
勞資關係政策之目的為何?當我國雇主倡議所謂外勞與基本工資應該脫
鉤時,政府勞政部門應如何說服雇主?(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