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社會領域第五冊(五上)第二單元第1課教案-臺灣的地形與形成

格式
doc
大小
60.5 KB
頁數
4
上傳者
bob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9-27,离现在 3 2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國小社會領域第五冊(五上)第二單元第1課教案

單元、課名

第二單元 自然環境

1課 臺灣的地形

資料來源

版別

康軒版

領域冊別

社會領域第五冊(五上)第二單元第1

教學時間

2(80分鐘)

場地

教室

學習資源

臺灣地圖、世界地圖

教學目標

1. 知道臺灣島是如何形成。

2. 了解臺灣的地形與分布。

能力指標

1-3-1 瞭解生活環境的地方差異,並能尊重及欣賞各地的不同特色。

1-3-3 瞭解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有所不同的原因。

1-3-4利用地圖、數據和其它資訊,來描述和解釋地表事象及其空間組織。

評量重點

1-1 能說出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的推擠,形成了臺灣島。

1-2 能說出臺灣有許多高山,是因為板塊的推擠。

2-1 能透過圖片及教學活動,了解臺灣地形的種類。

2-2 能說出臺灣各地的地形分布。

教學活動內容

【活動一】臺灣島的形成(40)

()引起動機: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4頁全球板塊分布圖,並和世界地圖相對照,找找看,什麼地區或國家有超過兩個(或三個)板塊交會。

()閱讀與討論: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425頁課文和圖片,並討論問題。

1. 地球的地殼是由許多板塊組成,臺灣是位在哪兩個板塊之間?(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接處。)

2. 臺灣島是如何形成的?(由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長期擠壓,而慢慢抬升出海面所形成。)

3. 板塊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會造成什麼結果?(例:可能會引起地震、火山爆發等。)

4. 你知道臺灣有哪些海拔高度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你曾經攀爬過任何一座嗎?請說說你的經驗。(例:玉山、雪山的海拔高度都超過3,000公尺。我曾經爬過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中的石門山,高度雖然有3,237公尺,但只要從登山口向上走30分鐘就到山頂了。爸媽告訴我,石門山是最容易爬的「百岳」。)

()統整: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互相推擠,使臺灣隆起,並造就臺灣島上有許多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


【活動二】多樣的地形(20)

()引起動機

1. 教師先請學生思考,曾經聽過哪些地形名稱,然後將該地形以簡單線條畫於黑板。

2. 請學生23人上臺,以合作的方式將該地形表現出來(例:學生提及「玉山」,教師以線條畫出山的形狀,再請學生上臺表演,兩位學生可以面對面,並同時往前傾來表示高山地形。)

3. 教師提問:臺灣島擁有多樣的地形,主要地形有哪些?(例: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等。)

()觀察與說明: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課本第27頁臺灣地形分布圖,請學生回答「臺灣地形分布圖上有哪些顏色,以及這些顏色分別代表哪些地形?」接著向學生說明,運用圖例可以判斷山地為橘色、丘陵為橘黃色、台地為黃色、盆地為深綠色、平原為淺綠色等,指導學生讀圖的技巧。

()閱讀與討論: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和閱讀課本第2627頁課文及圖片,並回答問題。

1. 在臺灣地形分布圖上,有哪些山脈?這些山脈的走向為何?(例:雪山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海岸山脈;南北走向。)

2. 山地地形有什麼特徵?(例:海拔1,000公尺以上,地勢高峻,坡度陡峭的地形。)

3. 在臺灣地形分布圖上,有哪些丘陵?(例:竹東丘陵、苗栗丘陵、斗六丘陵、新化丘陵。)

4. 丘陵地形有什麼特徵?(例:海拔高度約1001,000公尺之間,坡度較緩的地形。)

()統整:臺灣島呈現出多樣的地形變化。主要可分成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五大地形,山地主要分布在島的中央及東部沿海地區,丘陵大多分布在西部,介於平原與山地之間。


【活動三】地形小博士(20)

()觀察與發表: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與閱讀課本第27頁臺灣地形分布圖,與第2829頁課文及圖片,並回答問題。

1. 觀察臺灣地形分布圖,有哪些台地?(例:林口台地、桃園台地、大肚台地、八卦台地。)

2. 台地地形有什麼特徵?(例:海拔高度約在100公尺以上,頂部平坦的高地。)

3. 觀察臺灣地形分布圖,有哪些平原?(例: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宜蘭平原、花東縱谷平原。)

4. 平原地形有什麼特徵?(例:海拔高度約在100公尺以下,表面平坦的地形。)

5. 觀察臺灣地形分布圖,看到臺灣有哪些盆地?(例:臺北盆地、臺中盆地、埔里盆地和泰源盆地。)

6. 盆地地形有什麼特徵?(例:四周高、中間低的地形。)

()多元的地形學習:教師請學生將「臺灣行政區圖」透明片,疊在課本第27頁「臺灣地形分布圖」上,並進行分組討論、搶答與發表。

1. 請學生兩人一組,分工合作找出動動腦提問中的兩個不同地形,並舉手搶答。配合動動腦:「將臺灣行政區圖與臺灣地形分布圖重疊後,找一找臺灣有哪些縣市有盆地地形?哪些縣市有台地地形?」(例:臺北市、新北市、南投縣、臺中市等有盆地地形;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南投縣等有台地地形。)

2. 請各組觀察自己家鄉所在的縣市,看看有哪幾種地形?(例:我的家鄉在高雄市,共有山地、丘陵、平原等三種地形。)

3. 請各組開始製作立體的臺灣地形模型,發揮創意搭配顏色,並運用圖例的概念,說明各顏色所代表的地形。(例:紫色是山地、綠色是丘陵、橘色是台地、咖啡色是盆地、黃色是平原。)

4. 教師找五組學生上臺發表。第一組說明自己家鄉所在縣市,哪種地形所占的範圍較大?並描述該地形的特色。(例:高雄市以山地地形所占的範圍較大。山地地形特色為海拔在1,000公尺以上,地勢高峻,坡度陡峭。)第二~五組同學發表自己想了解的縣市中,分別有哪幾種不同的地形,並選擇其中一個地形介紹其特色,後面小組所介紹的地形,不可與前面的小組重複。

()習作配合: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第1課習作】。

()統整:臺灣的台地、平原、盆地大多分布於西部,地勢大多不高。運用「臺灣行政區圖」透明片,了解臺灣五大地形分布的位置,以及自己家鄉的地形種類。

網站資源

1. 地科教室
http://gis.geo.ncu.edu.tw/earth/earth.htm

2. 用手勢記憶五大地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OP8mwlC48

3. 河川地形之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HFrNYdcb4k

關鍵字

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地震、火山爆發、地形、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


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