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家園:探祕臺灣板塊運動與自然環境變遷

格式
doc
大小
62.5 KB
頁數
2
上傳者
劉晏汝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12-30,离现在 6 29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領域/科目

社會

設計者

黃慶玫

實施年級

總節數

1節,40分鐘

單元名稱

1-2海洋中的家園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b--2 理解各種事實或社會現象的關係,並歸納出其間的關係或規律性。

核心

素養

-E-A2 關注生活問題及其影響,敏覺居住地方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並思考解決方法。

學習內容

Ab--1 臺灣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的發展有關聯性。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E2臺灣地理位置、地質狀況、與生態環境與災害緊密相關。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災害風險與衝擊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不是必要的項目,可視需要再列出。

教材來源

翰林五上社會課本

教學設備/資源

世界地圖

地球儀

學習目標

  1. 透過影片欣賞,了解造成臺灣板塊活動的成因。

  2. 透過有獎徵答遊戲,認識板塊運動對臺灣的影響。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準備活動】

  1. 翰林國小社會五上第一單元第二課海洋中的家園-台灣島的誕生影片

  2. 全球板塊分布地圖


【發展活動】

一、欣賞與發表:

  1. 教師播放,冰原歷險記4: 板塊漂移Ice Age4影片(227)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5TJLkOCiIs,以引起學生動機。

  2. 教師播放,板塊運動與地球歷史(335)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jADbG16w4,並請學生發表心得。

  3. 教師播放,翰林國小社會五上第一單元第二課海洋中的家園-台灣島的誕生影片(139)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sRSGX_NgdI&list=PLnx_KIOwF0jmCRg02wsSZ4ESOnH9NgrIz&index=6,並提醒欣賞影片的內容重點:

  1. 臺灣位在哪兩個板塊的交接處?

  2. 造成臺灣地震頻繁的原因?

  3. 臺灣的山脈為何年年升高?

二、閱讀與問答:

  1. 學生閱讀課本第14-15頁課文。

  2. 教師依課用書補充資料,配合圖123向學生說明。

  3. 教師針對上述影片重點內容進行有獎徵答。

  4. 學生發表學習心得

  5. 學生發表曾經經歷的地震經驗。


【綜合活動】

教師統整

  1. 地球板塊總共有七塊。

  2. 推擠台灣的板塊是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

  3. 板塊擠壓會造成地震頻繁和山脈隆起。








15












15






10







以口頭報告內容評量學生理解程度。










以口頭報告內容評量學生理解程度。


試教成果:(非必要項目)

試教成果不是必要的項目,可視需要再列出。可包括學習歷程案例、教師教學心得、觀課者心得、學習者心得等。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若有參考資料請列出。

附錄:

列出與此示案有關之補充說明。


2

翰林出版社會領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