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3160
類 科: 地政
科 目: 土地經濟學
考試時間: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租隙(rent gap)是指一塊土地之潛在地租(最佳使用狀況下可實現的最大地租)與實
際地租(實際使用狀況下的地租)的差距,當一塊土地的租隙夠大時,該土地上的建
物就會發生翻修或重建(例如都市更新)。試以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地租,畫出
租隙概念圖。又在我國目前都市更新條例規定中,有什麼措施直接使租隙擴大?並請
利用前述租隙概念圖一併呈現租隙擴大的情形。(25 分)
二、最近,在農業上經常提到多功能農業(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它是一個聯合
生產(joint production)的概念,也就是在農業經營過程當中,農業同時可以生產出
糧食、環境財或文化財等,多功能農業的概念可以適用農地使用上。今假設一塊農地
用來生產水稻,在生產水稻的同時,也產生了環境財,但是水稻和環境財是競爭性生
產。另外假定,社會中有兩群人,一群人(A)希望多生產水稻,另一群人(B)
希望多生產環境財。試以橫軸代表水稻產量,縱軸代表環境財產量,經由生產可能
曲線及無差異曲線,繪圖呈現 A及B對這塊農地最適生產組合的樣貌。(25 分)
三、何謂柏拉圖改善(Pareto improvements)?試以柏拉圖改善的觀念分析,土地徵收
要在什麼樣的補償條件,以及達成什麼樣的公共利益條件下,來進行徵收較為妥當。
(25 分)
四、交通運輸工具的改善對地價有何影響?試詳予分析之。(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