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 高普考 高考三級 地政 土地經濟學 試卷

pdf
99.55 KB
1 頁
MIS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1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3560
科: 地政
目: 土地經濟學
考試時間: 2小時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實施至今(101)年五月底屆滿一年,根據相關統計顯
示,這一年中的房地產交易量雖然萎縮,但是都會地區房地產價格仍然普遍增漲,
豪宅的交易量與價格也有同樣現象。試依據「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對於房地課
稅的規定,繪圖分析說明前述現象。(25 分)
二、如果一塊土地具有天然獨占的優勢,因此生產出獨占的產品,並因此而有獨占地租
(獨占利潤或超額利潤),這塊土地的所有權人為了追求最大利潤,因此已經在地
租(利潤)極大化下使用該地。今假定對獨占地租課百分之四十的利潤稅,試繪圖
說明此利潤稅轉嫁的情形。(25 分)
依照過去的觀念和經驗,我國經常以工業用地的產值較高,而將產值較低的農
(耕)地徵收變更為工業用地。但是,近年來在農業體制上有所謂的「多功能農業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被提出來,如果可以接受「多功能農業」的觀念,
將可改變傳統農(耕)地低產值的觀念,也可以影響農(耕)地被徵收轉用的情形。
試問何謂「多功能農業」?並請繪圖說明在考慮與不考慮「多功能農業」的狀況
下,工業用地與農(耕)地數量分配變化的可能情形。(25 分)
四、Niel Smith 曾經提出租隙(rent gap)的觀念,來解釋資本如何流向都市窳陋地區,
而使該地區發生仕紳化(gentrification)的現象。所謂租隙是指潛在地租(一塊土地
最佳使用狀況下可獲得的地租)與實際地租(一塊土地實際使用下的地租)之間的
差距。租隙也可以用來解釋都市更新,亦即,都市老舊地區租隙較大,因此會吸引
資本的到來,而使都市老舊地區具有更新的動力,我國並且採取容積獎勵來擴大租
隙,以利都市更新進行。但是,現在臺北市的都市更新並不一定發生在最老舊及最
需要更新的地區,試以租隙的觀念結合容積獎勵措施,說明前述臺北市都市更新未
在最老舊地區進行的情形。(25 分)
收藏 ⬇️ 下載